(正式版)YBT 6168-2024 钢包在线热修系统_第1页
(正式版)YBT 6168-2024 钢包在线热修系统_第2页
(正式版)YBT 6168-2024 钢包在线热修系统_第3页
(正式版)YBT 6168-2024 钢包在线热修系统_第4页
(正式版)YBT 6168-2024 钢包在线热修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CS77.180CCSH92YB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On-linemaintenancesystemforhotte2024-03-29发布YB/T6168—2024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设计 4.1钢包在线热修系统组成 4.2系统基本要求 5技术要求 5.1通用要求 5.1.1一般要求 5.1.2焊接 5.1.3材料及热处理 5.2子系统要求 5.2.1倾翻装置 5.2.2移动除尘系统 5.2.3悬臂吊或机械手 5.2.4水口维修系统 5.2.5吹氩维修系统 5.2.6透气砖检测系统 5.2.7渣收集装置 5.2.8加砂装置 5.2.9液压系统 5.2.10气动系统 5.2.11润滑系统 5.2.12电气控制系统 5.2.13安全联锁 5.3设备安装要求 5.4涂装要求 6试验方法 6.2合格试验 6.2.1空载试验 6.2.1.1试车准备 6.2.1.2单体试车 6.2.1.3联动试车 6.2.2负载试验 7检验规则 YB/T6168—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郝晓静、宋贵芳、聂高升、袁军、路学、李桂敏、任斌、杨凤民、蹇华、刘良、陈志杰、吴东军、孙洪浩。本文件为首次发布。1YB/T6168—2024钢包在线热修系统本文件规定了钢包在线热修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钢包容量100t~400t、设置在钢水吊运范围区域之外的钢包在线热修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碳素结构钢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2008,ISO9692-1:2003,MOD)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2008,ISO9692-2:1998,MOD)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1220不锈钢棒GB/T1221耐热钢棒GB/T1800.2—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ISO286-2:2010,MOD)GB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T4830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GB/T4879防锈包装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陷分类及说明(ISO6520-1:1998,IDT)GB/T7323—2019极压锂基润滑脂GB/T7631.2—2003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ISO6743—4:1999,IDT)GB/T7659—2010焊接结构用铸钢件GB/T7932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GB/T7932—2017,ISO4414:2010,IDT)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ISO17640:2010,MOD)GB/T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2009,ISO3755:1991、ISO4990:2003,MOD)GB/T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ISO4406:1999,MOD)GB18613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37400.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产品检验GB/T37400.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火焰切割件GB/T37400.3—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GB/T37400.4—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GB/T37400.5—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5部分:有色金属铸件GB/T37400.6—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2YB/T6168—2024GB/T374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7部分:铸钢件补焊GB/T37400.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GB/T374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GB/T37400.10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0部分:装配GB/T37400.1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GB/T374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GB/T37400.1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GB/T37400.14—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检测GB/T37400.15—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GB/T37400.1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6部分:液压系统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0387冶金机械液压、润滑和气动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397GB50403GB50632冶金电气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钢铁企业节能设计标准AQ2001炼钢安全规程JB/T6396—200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JB/T7943.1—2017润滑系统及元件第1部分:基本参数YB/T4175冶金用钢水罐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钢包在线热修系统on-linemaintenancesystemforhotteemingladle在炼钢生产中,钢包完成一个浇注周期后,在钢包处于红热状态下将钢包内残留钢渣倒出,对钢包内衬、底吹透气孔、包底滑动水口机构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向钢包底部水口添加引流砂等作业的设备总成。由倾翻装置、移动除尘系统、悬臂吊或机械手、水口维修系统、吹氩维修系统、气动系统或液压系统、润滑系统、透气砖检测系统、渣收集装置、加砂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等集成而成。3.2倾翻装置tiltingdevice由机械、液压或气动系统驱动,完成对钢包的夹紧、锁紧、倾翻旋转的机构。3.3夹紧及锁紧装置clamping&lockingdevice夹紧装置为将钢包固定在倾翻架上,与倾翻架成为整体以便进行倾翻的机构;锁紧装置为倾翻到工作角度时将倾翻架锁定停留在工作角度的机构。3.4移动除尘系统mobiledustremovalsystem由减速电机驱动的自走行台车、除尘管道、集尘罩、挡火门组成。钢包热修作业时,减速电机驱动台车至工作位,挡火门遮挡钢包口热辐射,台车上除尘管道与地面除尘系统总管道对接进行除尘作业。3.5水口维修系统slidingnozzlemaintenancesystem由减速电机驱动的自走行台车及台车上的液压站组成,通过油缸打开、关闭钢包滑动水口,辅助完成滑动水口滑板砖更换的机构。3.6吹氩维修系统porousplugmaintenancesystem可折叠或升降的钢结构平台,由气动或液压驱动,可供人员检查、维护钢包底部吹氩透气砖的机构。3.7透气砖检测系统porousplugdetectingsystem对钢包底部透气砖进行流量检测、管路测试,判断透气砖的透气性能和管路的密封情况的检测装置,由气动阀、流量计、检测仪表等组成。3YB/T6168—20243.8加砂装置sandingdevice通过加砂管或提桶或加砂棒等将引流砂添加至钢包底部水口位置以覆盖、保护滑动水口的机构。4系统设计4.1钢包在线热修系统组成钢包在线热修系统由倾翻装置、移动除尘系统、悬臂吊或机械手、水口维修系统、吹氩维修系统、气动系统或液压系统、润滑系统、透气砖检测系统、渣收集装置、加砂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基础等组成。各子系统均安装在基础上,见图1。图1钢包在线热修系统布置简图4.2系统基本要求4YB/T6168—20244.2.1系统设计应符合:a)AQ2001炼钢安全规程中关于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的规定;b)GB50632关于节能、环保、效率的规定;c)GB5083关于系统噪音、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的规定。4.2.2系统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3所选用的原材料、外购的机、电、气配套设备应按照GB/T37400.1的规定进行检验。4.2.4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应符合GB18613的规定。4.2.5平台、栏杆、钢梯的设计及制造应符合GB4053.1,GB4053.2,GB4053.3的规定。4.2.6系统热修适用的钢包应符合YB/T4175关于钢包设计的规定。4.2.7安装基础设计:a)本系统安装基础的设计,应以钢包在线热修系统已批准的设计图样提出的设计输入条件为依据,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详细设计;b)基础的设计应考虑钢包热辐射区域的防护;c)基础的设计应考虑渣收集装置热辐射区域的防护。5技术要求5.1通用要求5.1.1一般要求5.1.1.1图样上对火焰切割件的要求按GB/T37400.2中的规定执行。5.1.1.2图样上对切削加工件的要求按GB/T37400.9中的规定执行。5.1.1.3图样上未注切削加工尺寸公差按GB/T1800.2—2020,孔为H14、轴为h14、长度为IT14控制。5.1.1.4图样上未注形位公差的切削加工零件其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按GB/T1184—1996公差等级H级选用,有特殊要求时单独标注。5.1.1.5图样上对锻件的要求按GB/T37400.8中的规定执行。5.1.1.6图样上对锻件的无损探伤要求按GB/T37400.15—2019中的规定执行,无损检测质量等级选择应不低于2级。5.1.1.7图样上未注尺寸公差等级的铸铁件、铸钢件其公差按GB/T37400.4—2019、GB/T37400.6—2019中DCTG14的规定,有色金属铸件其公差按GB/T37400.5—2019中的DCTG13的规定,有特殊要求时单独标注。5.1.1.8铸钢件的补焊按GB/T37400.7中的规定执行。5.1.1.9图样上对铸钢件的无损探伤要求按GB/T37400.14—2019中的规定执行,无损检测质量等级选择应不低于3级。5.1.2焊接5.1.2.1图样上未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级的焊接件其公差按GB/T37400.3—2019规定,分别采用B级、F级,有特殊要求时单独标注。5.1.2.2焊接坡口应符合GB/T985.1、GB/T985.2的规定,特殊接头应在图样上注明。5.1.2.3焊缝外部检查不得有目测可见的明显缺欠,这些缺欠按GB/T6417.1—2005的分类为: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及未焊透、形状不良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欠。5.1.2.4倾翻架与主动轴连接的部分为受扭转区,受扭转区的盖板、立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缺陷等级不低于GB/T11345—2013中2级的规定。其它焊接件焊缝质量要求和焊接接头分级,应符合GB/T37400.3—2019的规定,对接焊缝按BS级,角焊缝和其它焊缝按BK级,焊接接头质量分级按C级。5.1.2.5焊缝质量不符合规定必须返修,焊缝修复应符合GB/T37400.3的规定。5.1.3材料及热处理5.1.3.1倾翻装置金属结构件的材质,碳素结构钢按GB/T700执行,优质碳素结构钢按GB/T699执行,铸造碳钢件按GB/T11352执行。5YB/T6168—20245.1.3.2倾翻装置用轴,其材质性能不低于JB/T6396—2006中规定的40Cr,调质处理硬度为228HBW~280HBW。5.1.3.3倾翻装置用轴套,其材质性能不低于GB/T7659—2010中规定的ZG270—480H。5.1.3.4加砂装置用砂桶,其材质按GB/T1220或GB/T1221执行。5.2子系统要求5.2.1倾翻装置5.2.1.1技术参数倾翻装置技术参数见表1,可根据性能要求制定并按协议执行。表1倾翻装置技术参数表1t2t34t50°~180°°678°9———5.2.1.2所属部件技术要求5.2.1.2.1倾翻架倾翻架为钢板焊接分体式结构,法兰连接。结构件去应力处理后加工旋转轴孔,轴孔内径圆度、圆柱度不低于GB/T1184—1996公差等级8级,端面的平面度按GB/T1184—1996公差等级K级执行。两侧倾翻架落罐平面度差值不大于2mm。5.2.1.2.2驱动装置5.2.1.2.2.1驱动装置可采用机械式或液压结构。采用机械式驱动,减速机和电机间采用鼓形齿式制动轮联轴器,减速机输出轴与旋转轴间采用鼓形齿式联轴器连接。采用液压式驱动,可选用齿条油缸,油缸与旋转轴间采用插入式直联或采用鼓形齿式联轴器连接。联轴器需设置防护罩,保证人员安全。5.2.1.2.2.2驱动装置主、从动端输出轴同轴度允差不大于φ1mm。5.2.1.2.2.3旋转轴安装座需焊后同时加工两端轴承安装孔位,保证同轴度要求,两端轴承安装孔的同轴度不低于GB/T1184—1996公差等级8级。5.2.1.2.2.4组装前各轴承及齿式联轴器应加注2号锂基润滑脂。5.2.1.2.2.5旋转轴安装座现场基础需找平。5.2.1.2.3夹紧及锁紧装置6YB/T6168—20245.2.1.2.3.1锁紧可采用液压或气动结构。锁紧轴与销孔同轴度允差不大于φ0.2mm。5.2.1.2.3.2锁紧到位后限位开关提供信号给控制系统进行下一步操作。5.2.1.2.3.3夹紧装置可采用液压或气动结构,夹紧装置应动作灵活,夹紧、打开无卡阻。5.2.1.2.3.4倾翻装置的夹紧装置需为自锁结构,以防止设备在倾翻过程中因气动或液压系统故障引起夹紧装置自行打开而出现钢包脱落的安全事故。5.2.2移动除尘系统5.2.2.1技术参数移动除尘系统技术参数见表2,可根据性能要求制定并按协议执行。表2移动除尘系统技术参数表1t23 4567m8—9~5— — 5.2.2.2技术性能5.2.2.2.1移动除尘系统包含移动除尘车、挡火门、爬梯、集尘罩、除尘管道等,挡火门可以是固定式或可水平移动结构;车上除尘管道与地面除尘管道对接,地面除尘管道设置电动除尘阀,电动除尘阀与移动除尘系统互锁,移动除尘系统到达工作位后,地面除尘管路的电动除尘阀自动打开,开始除尘。5.2.2.2.2移动除尘车为钢板焊接结构,分体设计,法兰连接。5.2.2.2.3移动除尘车轨距允许偏差±2mm。5.2.2.2.4移动除尘车停位精度需保证-10mm~20mm。5.2.2.2.5集尘罩及通风量的设计应符合GB50019的要求。5.2.2.2.6移动除尘车高度较高,其平台、栏杆及钢梯的设计应符合GB4053.1、GB4053.2、GB4053.3的规定,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5.2.3悬臂吊或机械手YB/T6168—20245.2.3.1技术参数表3悬臂吊或机械手技术参数表1t23~845°65.2.3.2技术性能5.2.3.2.1悬臂吊通常采用立柱式悬臂吊,由立柱、回转臂、回转驱动装置及电动葫芦组成。5.2.3.2.2机械手通常采用底座固定、机械或液压驱动结构。5.2.3.2.3回转角度允许偏差±1°。5.2.3.2.4回转动作应灵活,额定起吊重量范围内使用。5.2.4水口维修系统5.2.4.1技术参数表4水口维修系统技术参数表1t23 45678—9~5.5——5.2.4.2技术性能5.2.4.2.1水口维修系统由水口维修台车、水口维修液压站、水口油缸、油缸悬挂架等组成。油缸悬挂架为可手动旋转结构。5.2.4.2.2水口维修台车车架为钢板焊接结构,设计应考虑人员维修水口的方便和安全,结构中需考虑设置台车的防倾覆装置。水口维修液压站的位置布置需与台车防倾翻设计同时考虑,悬挂油缸的位置要考虑人员操作的方便和安全。8YB/T6168—20245.2.4.2.35.2.4.2.4水口维修台车轨距允许偏差±2mm。水口维修台车停位精度需保证-10mm~20mm。5.2.5吹氩维修系统5.2.5.1技术参数表5吹氩维修系统技术参数表1t23—5.2.5.2技术性能5.2.5.2.1吹氩维修平台为钢板焊接结构,设计应考虑人员在该平台上操作、维修作业的安全。吹氩维修平台可设计为折叠或水平伸缩结构,以避免与倾翻装置在倾翻过程中的干涉。若为折叠结构,设计中需考虑平台杆系的自锁功能,如果操作空间允许,除自锁功能外,还应设置手动安全锁,防止因气动或液压系统故障引起的平台自动倾覆而出现人员滑倒等安全事故。5.2.5.2.2吹氩维修平台需设置安全护栏,护栏的设计需考虑平台收回后不与回转的倾翻装置干涉,护栏可设计为活动结构,但要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操作方便。5.2.6透气砖检测系统5.2.6.1技术参数表6透气砖检测系统技术参数表1—2 34567Nm3/h5.2.6.2技术性能5.2.6.2.1透气砖检测系统应具备自动提示是否氧气吹扫、透气砖流量正常指示、堵塞报警及指示、泄漏报警及指示等功能。5.2.6.2.2透气砖检测系统应具备管线测试功能。5.2.6.2.3透气砖检测系统应具备吹扫时的透气砖保护和一键测试的运行方式,若用户需要,可将透气砖测试数据上传至远程上位机。5.2.7渣收集装置5.2.7.1渣收集装置的容积应符合用户在订货合同中提出的要求。5.2.7.2渣收集装置的尺寸和数量应能满足钢包倾翻倒渣的轨迹位置要求。5.2.7.3渣收集装置的外形尺寸应考虑该设备能够顺畅吊离地坑,进行下一步渣处理。9YB/T6168—20245.2.8加砂装置5.2.8.1技术参数表7加砂装置技术参数表12—3—4~0.55565.2.8.2技术性能5.2.8.2.1加砂装置可以是加砂管、料斗结构或砂桶结构,也可以采用引流砂棒进行加砂,提升动力为手动或电动卷扬,引流砂棒采用专用安装器推进。5.2.8.2.2砂桶和提升链条的选材,需考虑高温工作环境,修砌钢包内部环境温度不低于600℃。5.2.8.2.3加砂装置若为电机驱动,考虑电机故障状态下手动操作的设计,以保证生产需要。5.2.9液压系统5.2.9.1液压系统能力应满足设备工作要求。5.2.9.2液压介质应符合GB/T7631.2—2003中H组抗磨液压油的规定,油液应达到ISO-L-HM46级。清洁度不低于GB/T14039—2002中等级18/16/13的规定。5.2.9.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应符合GB/T37400.16的规定。5.2.9.4液压管路应符合GB/T37400.11的规定。5.2.10气动系统5.2.10.1气动管路应符合GB/T37400.11的规定,管子、接头及各零部件须进行预处理,消除氧化皮和其它污物。5.2.10.2管路接头采用密封锥接头,管路系统压力试验应符合GB/T50387的规定。如有泄漏,需检查各元件的密封及管路焊接情况,更换不合格密封件、修补焊缝并再次试验,检验要求与原技术要求相5.2.10.3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5.2.10.4气动系统气源选择干燥的压缩空气或氮气,压力范围和质量应符合GB/T4830的规定。5.2.11润滑系统5.2.11.1润滑系统应符合JB/T7943.1的要求。全自动润滑系统推荐采用脂润滑,如需要也可采用油润滑。依据润滑点及管路长短不同,应配置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润滑系统(润滑要求符合地域的要求)。5.2.11.2润滑管路应符合GB/T37400.11的规定,不得有外泄漏,各润滑点要注满润滑脂。润滑脂应符合GB/T7323—2019的规定,优先选用2号极压锂基润滑脂。5.2.11.3润滑系统配管宜采用优质碳素钢10号或20号冷拔无缝钢管,分配器到润滑点的配管一般采用铜管,也可采用不锈钢管。5.2.11.4润滑周期设置:设备工作时连续运转设备推荐采用1~3小时;间歇运转的设备推荐采用8~24小时。5.2.12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50397、GB19517规范,并符合用户在订货合同中提出的要求。YB/T6168—20245.2.13安全联锁5.2.13.1倾翻装置的夹紧装置、锁紧装置控制与倾翻控制必须设置安全联锁,四套夹紧全部压紧到位后才能进行倾翻动作,倾翻到需要的工作角度,锁紧装置动作将倾翻台固定在工作角度位置;从倾翻工作位复位时,先打开锁紧装置才能进行倾翻动作,倾翻到位后才能打开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全部打开后给出允许吊包信号。5.2.13.2移动除尘系统与倾翻装置需设置安全联锁,移动除尘系统与倾翻装置不能同时动作,移动除尘系统走行到工作位后才能进行倾翻作业,同时除尘阀打开以实现全程除尘。5.2.13.3水口维修系统与移动除尘系统、倾翻装置必须设置安全联锁,水口维修系统停留在工作位时,移动除尘系统不能走行,且两者不能同时走行。倾翻装置停留在90°位置,锁紧装置处于工作位时,水口维修系统才能动作。5.2.13.4加砂系统与移动除尘系统、倾翻装置需设置安全联锁,加砂作业时,移动除尘系统不能移动,倾翻装置不能进行作业。移动除尘系统处于工作位,倾翻装置停留在0°位置,锁紧装置处于工作位时,才能进行提桶/加砂管方式的加砂作业;倾翻装置停留在90°位置,锁紧装置处于工作位时,才能进行引流砂棒方式的加砂作业。5.2.13.5吹氩维修系统与倾翻装置需设置安全联锁,倾翻装置处于90°位置时,吹氩维修系统方可工作;吹氩维修系统处于工作位时,倾翻装置不能进行作业。5.2.13.6透气砖流量检测系统与移动除尘系统、倾翻装置、吹氩维修系统需设置安全联锁,透气砖流量检测系统工作时不能进行倾翻作业,也不能移动除尘系统和进行吹氩维修系统平台折叠或伸缩操作。5.2.13.7悬臂吊或机械手与倾翻装置、移动除尘系统需设置安全联锁,倾翻过程中,悬臂吊或机械手不能旋转作业,移动除尘系统移动时,悬臂吊或机械手不能旋转作业。5.3设备安装要求5.3.1设备安装,应符合GB50403的规定。5.3.2出厂前组装时,凡经检验合格的零部件方可进行装配,装配按GB/T37400.10执行。5.3.3热修系统所包括各子系统在安装中相对独立,现场安装时子系统可分别安装,不必考虑安装顺序。5.3.4现场安装时,倾翻装置两侧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φ2mm;两侧钢包支撑面高度允差不大于3mm。5.3.5移动除尘台车一般轨距较大、重心较高,在现场安装时可根据情况在车架梁下方加焊配重,增加台车的稳定性,配重的质量不得超过台车自重的10%。5.3.6现场安装时,底座地脚螺栓安装预紧力按照可拆卸螺栓或预埋地脚螺栓的埋设方式不同的图样要求执行。5.3.7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润滑系统按相关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5.3.8电气控制系统的电控柜、操作箱、检测计器仪表(接近开关、编码器、温度检测元件等)的安装应符合GB50397的规定。5.3.9液压、润滑和气动设备安装验收应符合GB/T50387的规定。5.4涂装要求用户无特殊要求时,按GB/T37400.12执行。受罐口高温辐射的部件需喷涂耐高温漆。用户有特殊要求时,按用户要求。6试验方法6.1目测检查6.1.1用目测方法检验外观,要求干净、整齐,目测检查应包括所有重要部件的规格和状态是否符合图样的要求。检查时,不必拆开任何部件,但应打开在定期检查和正常维护时应打开的盖子。目测检查还应包括检查必备的文件。6.1.2外形尺寸、形位公差采用相应精度等级的测量器具进行检测。6.1.3涂装检验按GB/T37400.12的要求进行。6.2合格试验YB/T6168—20246.2.1空载试验6.2.1.1试车准备所有设备的轴承、减速机、液压系统按要求的介质牌号和数量添加到足够量,气动总管路开关打开,然后才能进行运转试车。6.2.1.2单体试车6.2.1.2.1倾翻装置空载试验时,启动设备,夹紧装置到位,倾翻至90°位置时停留15分钟,在90°以上其它工作角度位置停留5分钟,工作角度分别停留时锁紧装置到位;进行回位操作,锁紧装置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