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_第1页
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_第2页
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_第3页
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_第4页
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第一部分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现状分析 2第二部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 5第三部分安装规范的优化和统一 7第四部分性能评估标准的制定 10第五部分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标准 13第六部分安全和可靠性标准的完善 16第七部分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 18第八部分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 20

第一部分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现状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国际太阳能供热标准化现状

-国际太阳能供热标准化主要由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

-ISO已颁布了太阳能供热系统相关标准,涵盖系统设计、测试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各国也制定了本国太阳能供热标准,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但不同标准之间存在差异,对国际合作构成障碍。

中国太阳能供热标准化现状

-中国太阳能供热标准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管理。

-已制定了包括系统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中国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ISO和ISES等组织开展交流和协调。

太阳能供热系统技术标准

-系统设计标准规定了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系统和辅助加热系统等组件的设计参数和要求。

-测试标准定义了测量和评估太阳能供热系统性能的方法。

-性能评估标准建立了衡量系统热效率、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指标。

太阳能供热系统经济标准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标准提供了评估太阳能供热系统经济性的工具。

-税收抵免和补贴政策标准鼓励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投资回报率(ROI)标准衡量太阳能供热系统投资的盈利能力。

太阳能供热系统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规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电气安全、管道安全和材料安全要求。

-防火标准确保太阳能供热系统不会引发或蔓延火灾。

-泄漏防护标准防止太阳能供热系统中的有害物质泄漏。

太阳能供热系统环境标准

-环境影响评估(EIA)标准规定了评估太阳能供热系统对环境影响的方法。

-生命周期评估(LCA)标准衡量太阳能供热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

-可持续性标准确保太阳能供热系统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几代人的需求。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现状分析

一、我国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发展历程

我国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国家标准局颁布了《太阳能集热器通用技术条件》(GB50240-1986),标志着我国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正式起步。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大,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制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技术规范》(GB50368-2005)、《太阳能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116-2011)、《太阳能供热系统验收规范》(GB50368-2018)等一系列标准。

二、我国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我国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体系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包括:

*基础标准:对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储热器、太阳能热泵等太阳能供热系统主要部件的性能、质量、检测方法等进行规范。

*技术标准:规定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技术要求,以及系统安全、节能、舒适性等指标。

*管理标准:建立太阳能供热系统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和规范。

三、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我国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标准体系不完整:部分重要环节和设备的标准仍未制定,如太阳能供热系统集成控制、太阳能供热系统能效评价等。

*标准内容滞后:部分标准未及时更新,与行业发展实际脱节,制约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标准执行不力:标准执行缺乏刚性,部分地区和企业存在标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系统质量和使用效果。

*标准协调性欠缺:不同标准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和冲突,影响了标准的整体性。

四、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发展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水平,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完善标准体系:重点制定缺失的标准,建立覆盖太阳能供热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

*加强标准修订:及时修订现有标准,使其与行业发展实际保持一致,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提高标准执行力度:强化标准监督检查,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确保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加强标准协调:统筹不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避免重复和冲突,提高标准的整体性。

*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推动我国太阳能供热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二部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

1.集热器技术标准

1.1集热器性能测试标准

*制定了集热器的热效率、起动温度、稳定温度、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最低允许工作压力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确定了集热器性能测试条件,如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风速等。

*规定了集热器性能测试设备和仪器精度要求。

1.2集热器可靠性测试标准

*制定了集热器在长期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热循环试验、冷热冲击试验、寿命试验等。

*确定了集热器可靠性测试条件和周期。

*规定了集热器可靠性测试结果评价指标。

2.储热器技术标准

2.1储热器性能测试标准

*制定了储热器的保温性能、储热容量、热损失系数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确定了储热器性能测试条件,如环境温度、储水温度、充放电时间等。

*规定了储热器性能测试设备和仪器精度要求。

2.2储热器安全技术标准

*制定了储热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标准,包括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要求。

*规定了储热器压力容器材料、焊接工艺、安全附件等技术要求。

*提出了储热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维护要求。

3.管道技术标准

3.1管道材料标准

*制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管道材料的类型、规格、性能要求。

*规定了管道材料的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等性能指标。

*提出了管道材料的连接方式和密封要求。

3.2管道安装标准

*制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管道安装工艺、安装顺序、安装质量要求。

*规定了管道走向、坡度、固定、保温等安装要求。

*提出了管道系统水力平衡和试压要求。

4.辅助设备技术标准

4.1循环泵技术标准

*制定了循环泵的性能、效率、噪声、可靠性等技术要求。

*规定了循环泵的型号选型、安装位置、控制方式等要求。

*提出了循环泵的维护和保养要求。

4.2控制系统技术标准

*制定了控制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技术要求。

*规定了系统的控制策略、数据采集、显示报警等功能要求。

*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自诊断、远程监控等技术要求。

5.系统集成技术标准

5.1系统设计标准

*制定了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结构、系统配置等技术要求。

*规定了系统热负荷计算、集热器面积确定、储热容积计算等设计要求。

*提出了系统优化和经济性分析要求。

5.2系统评价标准

*制定了系统性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规定了系统热效率、太阳能利用率、经济效益等评价指标。

*提出了系统评价结论和改进建议。第三部分安装规范的优化和统一关键词关键要点安装规范编制

1.规范化安装流程:制定详尽的安装规范,从设备选型到系统调试,覆盖全流程标准化作业,确保安装质量。

2.统一安装标准:明确不同类型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安装要求,包括安装位置、管路敷设、设备连接等,实现安装标准的统一化。

3.强化质量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验收标准,确保系统安装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安装工艺优化

1.工艺标准化:研究不同材料和技术的优化工艺,制定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提高安装效率和施工质量。

2.自动化安装技术:探索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安装过程部分或全部自动化,提高安装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3.智能化监测系统: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系统安装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装问题,提升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安装规范的优化和统一

前言

太阳能供热系统安装规范的优化和统一对于保证系统质量、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研究现状

国内外针对太阳能供热系统安装规范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装技术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安装技术标准,规范各环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安装材料标准化:对太阳能集热器、管道、储水箱等主要材料进行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和互换性。

*安装流程优化:优化系统安装流程,提升安装效率和降低安装成本。

*安装质量评估:建立完善的安装质量评估体系,对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系统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存在问题

尽管研究较为深入,但太阳能供热系统安装规范的优化和统一仍面临一些挑战:

*标准法规滞后: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和修订速度相对滞后,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标准执行不力:部分施工单位缺乏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的意识,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安装技术落后:部分施工企业采用传统施工方法,导致安装质量差、成本高。

*地区差异性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安装规范。

优化措施

1.加强标准法规建设

*及时修订和完善既有标准法规,增加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规范要求。

*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约束和指导。

*推广先进的安装技术和工艺,提高安装质量。

2.加强标准执行力度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对施工过程和安装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对违反规范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罚,倒逼其提升安装水平。

3.优化安装技术流程

*推广标准化施工工艺和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降低安装成本。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

4.因地制宜制定规范

*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和技术基础,因地制宜地制定安装规范。

*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促进标准规范的统一和优化。

5.加强行业自律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规范行业行为,促进安装质量的提升。

*加强行业内部交流,分享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安装规范的优化和统一。

结论

太阳能供热系统安装规范的优化和统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施工单位和用户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标准法规建设、加强标准执行力度、优化安装技术流程、因地制宜制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供热系统安装质量,降低成本,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第四部分性能评估标准的制定关键词关键要点性能指标

1.建立通用的性能指标体系,包括热效率、发电功率、能量密度等关键参数。

2.规范测试条件和方法,确保性能评估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设定不同类型太阳能系统的性能目标值,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能效标准

1.制定能效等级标准,根据太阳能系统的性能水平划分不同等级。

2.推广高能效产品,鼓励用户选择和使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设备。

3.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虑系统总体能效,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储能装置等组件的匹配优化。

安全标准

1.规定太阳能系统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和火灾安全要求,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规范材料和工艺标准,防止有害物质泄漏或腐蚀损坏。

3.制定安装、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的安全指南,降低安全风险。

环保标准

1.评估太阳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包括材料开采、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

2.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制定废旧太阳能设备回收利用标准。

3.考虑太阳能系统对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可靠性标准

1.设定太阳能系统的运营寿命和可靠性目标值,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规范产品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3.结合不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制定针对性可靠性测试,提升设备适应性。

成本效益标准

1.评估太阳能系统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收益率和投资回报期。

2.考虑到太阳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制定动态的成本效益标准,反映行业进步和技术创新。

3.推广太阳能系统的应用,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利用。性能评估标准的制定

1.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性能评估标准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综合反映太阳能供热系统性能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涵盖以下主要方面:

*系统热效率:反映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可利用热能的效率。

*年太阳能利用率:反映系统全年利用太阳能满足热需求的比例。

*系统经济性:包括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收益分析。

*系统可靠性:包括系统运行稳定性、故障率和维修维护成本。

*环境效益:包括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2.评估方法的选定

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通常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实测:通过现场监测和测试数据分析,获取系统的实际性能数据。

*模拟计算: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仿真模型,预测系统的热性能和经济性。

*综合评估:结合实测数据和模拟计算结果,综合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

3.评价标准的制定

在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对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基于行业先进水平和国家相关规范,具体包括:

*系统热效率的最低要求(例如,≥60%)。

*年太阳能利用率的最低要求(例如,≥50%)。

*系统投资成本的上限(例如,每平方米集热面积≤1000元)。

*系统运行年限(例如,≥15年)。

*系统故障率(例如,≤5%)。

4.标准化的实现

制定性能评估标准后,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标准化:

*行业标准: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对太阳能供热系统性能评估规范进行统一规定。

*认证制度:建立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太阳能供热系统产品和工程建设进行合格评定。

*技术规范:编制技术规范指导书,为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市场准入机制:将性能评估标准作为太阳能供热系统产品和工程进入市场的准入条件。

5.标准的完善和更新

性能评估标准应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更新。标准的修订和更新需要:

*技术跟踪:密切跟踪太阳能供热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将新技术纳入评估标准。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用户反馈意见调整评估标准。

*专家论证:组织行业专家对评估标准的修订和更新进行论证和协商。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性能评估标准,并通过标准化措施实现其规范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供热系统产品的质量和工程建设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第五部分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标准关键词关键要点系统集成

1.集成接口标准化:定义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其他系统(如供暖系统、电气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确保系统间互操作性。

2.协议标准化:制定系统内部组件通信的通信协议标准,包括数据格式、传输机制和错误处理。

3.能源管理系统集成:建立太阳能供热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EMS)之间的集成接口,实现系统监控、优化和控制。

互联互通

1.数据交换标准化:定义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外部设备(如智能电表、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标准。

2.通信基础设施:建立基于互联网、LoRaWAN等通信基础设施,实现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3.开放数据平台:开发开放数据平台,实现系统数据与外部机构和研究人员共享,促进系统性能评估和创新。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标准

太阳能供热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标准规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与供热系统其他部件(如锅炉、储热器、控制器等)的连接和集成要求。具体包括:

*连接方式:指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物理接口和通信协议。

*控制策略:定义了太阳能供热系统如何与其他部件协调运行,以优化供热系统整体性能。

*能量管理:规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如何与其他能量来源集成,以满足用户的热能需求。

太阳能供热系统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标准确保了太阳能供热系统能够与智能电网和需求侧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系统效率和灵活性。具体包括:

*通信协议:制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外部系统通信的标准化协议,如Modbus、BACnet等。

*数据交换:规定了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外部系统交换数据的格式和内容,包括系统状态、发电量、热负荷等。

*控制接口:定义了外部系统对太阳能供热系统进行控制的接口,如设置运行模式、调整功率输出等。

具体标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标准:

*ISO5497-7:太阳能供热系统-第7部分:系统集成要求

*EN12976-2:太阳能供热系统-第2部分:系统集成和测试方法

*IEC61850:通信网络和系统用于电力公用事业自动化

*IEEE2030.5: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互操作性标准

标准化研究的重要性

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对于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成本和促进市场接受度至关重要。标准化确保了:

*组件兼容性:不同的组件可以无缝集成,从而实现可靠和高效的系统性能。

*系统优化:标准化的控制和能量管理策略可以优化系统运行,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市场互操作性:标准使制造商和安装商能够大规模部署互联互通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消费者信心:标准化的系统提供了质量保证,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对太阳能供热的接受度。

结论

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标准是推动太阳能供热系统广泛应用的关键基础。通过规范不同的系统组件之间的连接、控制和通信,这些标准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加采用。随着太阳能供热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标准化研究将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确保该行业的可持续增长和成功。第六部分安全和可靠性标准的完善关键词关键要点【太阳能集热系统安全和可靠性标准的完善】

【主题名称:储热系统安全】

1.建立储热系统安全评估的规范化标准,涵盖储热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构完整性、防火阻燃性等方面。

2.制定储热系统泄漏检测和应急预案的统一标准,明确泄漏监测手段、预警机制、应急措施等。

3.加强储热系统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研究,探索阻燃、耐高温材料的应用,提高系统的防火安全性。

【主题名称:管道系统可靠性】

安全和可靠性标准的完善

太阳能供热系统安全和可靠性的标准化至关重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避免潜在的风险。本文重点介绍了《太阳能供热系统标准化研究》中提出的安全和可靠性标准完善措施。

1.系统设计规范的完善

*承压能力要求:明确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和管道系统的主要组件的承压能力要求,确保系统能够承受极端条件下的压力。

*防冰冻措施:制定防冰冻措施,包括系统排水、添加防冻液或采用电伴热等,以防止低温下系统冻结损坏。

*腐蚀防护措施:规定系统组件的防腐蚀材料选择、涂层工艺和定期维护要求,以确保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

2.安装和施工规范的优化

*专业资质要求:明确太阳能供热系统安装人员的资质要求,确保安装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

*安装工艺规范:规定太阳能集热器、管道系统和储热器的安装工艺细节,包括支撑结构、连接方式和密封处理等。

*安全距离要求:制定系统组件与建筑物、可燃物和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防止火灾、爆炸和人身伤害风险。

3.运行和维护规范的加强

*定期检查和维护:规定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频次、内容和记录要求,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故障应急预案:制定系统故障的应急预案,包括故障识别、排除措施和人员责任,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保障人员安全。

*数据监测和报警系统:安装数据监测和报警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触发报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检测和认证体系的建立

*产品认证体系:建立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和管道系统等主要组件的产品认证体系,确保符合安全和性能标准。

*系统检测体系:建立太阳能供热系统安装完成后检测体系,验证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安装要求。

*定期抽查制度:定期对在用太阳能供热系统进行抽查检测,监督系统安全运行和规范维护,发现和整改潜在隐患。

完善安全和可靠性标准的效益

完善太阳能供热系统安全和可靠性标准具有以下效益:

*提高系统安全性:通过规范系统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防止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等事故发生。

*延长系统寿命:防腐蚀、防冻冻等措施的实施,有效延长系统组件的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性。

*提升系统效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系统利用率。

*促进产业发展: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保障,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完善太阳能供热系统安全和可靠性标准是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降低安全风险、延长系统寿命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提出的标准完善措施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南和规范,为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七部分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经济效益评价

1.初期投资:太阳能供热系统前期投资较高,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装置、辅助加热装置等设备的购置费用。

2.运行成本:太阳能供热系统运行成本较低,主要包括电费和维护费。电费主要用于运行辅助加热装置,维护费主要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费用。

3.节能减排效益: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显著节约电能和其他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4.政府补贴和激励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补贴和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电价补贴等。

环境影响评价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2.改善空气质量: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3.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4.保护生态环境:太阳能供热系统不排放任何污染物,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经济效益评价

太阳能供热系统投资回收期一般为5~10年,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运行费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无需额外支付燃料费用,可大幅降低供热运行费用,一般可节省50%~90%的供热能耗。

*政府补贴: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为鼓励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发展提供补贴或税收优惠,进一步降低了投资成本。

*长期收益:太阳能是一次性投资项目,系统安装后可稳定运行20~30年,无需经常性维护和更换,长期收益可观。

环境影响评价

太阳能供热系统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供热系统替代化石燃料,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

*改善空气质量:太阳能供热系统不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和呼吸系统疾病。

*保护水资源:太阳能供热系统不消耗水资源,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具体数据

*经济效益数据: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报告,2020年全球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投资回报率约为5%~10%,投资回收期为5~10年。

*在中国,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补贴政策可将投资回报率提高至10%~15%,投资回收期缩短至4~7年。

*环境效益数据:

*每千瓦时太阳能供热可减少0.5~1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太阳能供热系统可减少雾霾和颗粒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

*太阳能供热系统不耗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每平米太阳能集热器可每年节省0.5~1立方米水。

结论

太阳能供热系统是一种经济环保的供热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政府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太阳能供热系统有望在未来更广泛地应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第八部分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关键要点【光热电联产技术】

1.光热电联产系统将光伏发电与太阳能热利用相结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降低太阳能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