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 11生态工业园的内涵 12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42.1规划编制的背景 42.2规划编制的意义 63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3.1指导思想 83.2基本原则 84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4.1规划范围 4.2规划期限 5园区建设的定位 6规划目标 6.1总体目标 6.2近期目标(2005~2010年) 6.3远期目标(2011~2020年) 6.4指标体系 7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二章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 1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 1.1自然概况 1.2社会经济状况 2园区环境状况 2.1大气环境状况 2.2水环境质量状况 2.3声环境质量状况 3园区产业链现状分析 3.1汽车和机械工业产业链 3.2纺织工业产业链 4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4.1优势条件 4.2制约因素 第三章园区总体建设方案 1主要领域建设框架 1.1生产领域建设框架 1.2消费领域建设框架 1.3物质循环领域建设框架 1.4支撑和管理体系建设框架 402总体结构设计 2.1园区生态产业链网 1.2园区公共设施 1.3园区管理服务系统 3园区功能分区与布局 第四章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1.1产业发展目标 1.2产业发展的原则 2工业发展规划 2.1龙头产业发展规划 2.2配套产业发展规划 2.3传统产业发展规划 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2.5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3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3.1以信息服务业为先导 3.2以现代物流业为龙头 3.4拓展生活服务业 4招商引资项目的筛选标准 第五章园区工业生态链网设计 1工业生态链网总体设计 2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生态链网 3纺织服装工业生态链网 4电子工业生态链网 5新材料工业生态链网 6环保工业生态链网 第六章园区系统集成 1物质系统集成 1.1物质系统集成的目标 1.2物质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 2水系统集成 2.1水系统集成的目标 2.2水系统集成的方案 3能源系统集成 3.1能源系统集成的目标 3.2能源系统集成的方案 4信息系统集成 5设施共享 第七章园区景观生态格局构建 1园区景观生态格局现状 1.1园区景观生态单元类型 1.2绿地景观体系建设现状 1.3水景观现状 2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2.1规划目标 2.2规划原则 3景观生态体系建设重点 3.1绿地景观体系建设 3.2水景观建设 3.3生态化人居环境建设 第八章生态工业支持系统建设 1绿色招商体系建设 1.1绿色招商的涵义 1.2绿色招商建设目标 1.3绿色招商方案 1.4主要措施 2绿色供应链管理 2.1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2.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2.3绿色供应链管理规划重点 3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3.1绿色物流的内涵 3.2绿色物流体系建设规划重点 4绿色企业文化 4.1绿色企业文化的内涵 4.2绿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4.3绿色企业文化建设重点 5组织机构建设 6企业孵化器建设 第九章园区生态管理方案 1园区生态管理 1.1园区环境管理体系 2企业生态管理 2.1企业IS014000体系认证 2.2清洁生产 3产品生态管理 3.1生命周期评价 3.2产品生态设计 3.3环境标志认证 第十章主要建设项目及投资和效益分析 1主要建设项目及投资 1.1基础设施 1.2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1.3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系统 1.4中水回用系统 1.5能源综合利用与集中供热系统建设 1.6生态建设 1.7园区环境信息共享系统 1.8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系统 1.9绿色招商体系建设 1.10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 2.2环境效益 2.3社会效益 生态工业园是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是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生态工业园区通过能源、水和材料这些基本要素在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企业得到更大的群体效益。简而言之,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就是要改善参与公司的经济表现,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环境影响。在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存在协同和共生关系,将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影响,最终达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工业园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高效的物质能源转换系统生态工业园的各项活动,在其自然物质一经济物质一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应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这需以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的发展深度作为基础。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尽可能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物质的转换与再生,达到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2)完善的工业支持系统生态工业园应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系统,为工业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从而使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因为在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支持系统已在相当程度上代替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还原者的功能,其质量的高低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工业园支持系统包括:①道路交通系统;②信息转输系统;③物资和能源(主副食品、原材料、水、电、天然气及其它燃料等)的(3)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充分的处理和处置,使环境污染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二是园区的绿地率及居民人均绿地面积上要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应运用植物生态学原理,从植物群落角度对园区绿地系统进行配置和设计,发挥其最大的效应,以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4)高效益的管理系统生态工业园区应具备高效的园区管理系统,对园区内的各个方面,如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治安、防灾、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运行。和传统工业园区比较,生态工业园区具有其独特的特征(表1-表1-1传统工业园与生态工业园的比较类别传统工业生态工业目标单一利润、产品导向综合效益、功能导向结构链式、刚性网状、自适应型规模化趋势产业单一化、大型化产业多样化、网络化系统耦合纵向、部门经济横向,复合生态经济功能产品生产产品+社会服务+生态服务+能力建设经济效益局部效益高、整体效益低综合效益高、整体效益大废弃物向环境排放、负效益系统内资源化、正效益调节机制外部控制、正反馈为主内部调节、正负反馈平衡环境保护末端治理、高投入、无回报过程控制、低投入、正回报行为生态被动、分工专门化、行为机械化化自然生态厂内生产与厂外环境分离与厂外相关环境构成复合生态体稳定性对外部依赖性高抗外部干扰能力强进化策略更新换代难、代价大协同进化快、代价小可持续能力低高决策管理机制人治,自我调节能力弱生态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强研究与开发低、封闭性高、开放性工业景观灰色、破碎、反差大绿色、和谐、生机勃勃2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2.1规划编制的背景(1)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十世纪末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随着工业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人们产生了在工业系统中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设想,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到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被普遍接受,很多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生态工业园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历史上来看,工业园区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即第一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第二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代园区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型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第二代园区内的企业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随着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到来,第三代工业园区即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这种新兴的工业园区通过构建合理的产业链以及资源和能源流动网络,将不同的企业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提高了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克服了传统工业园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环境污染严重的弊(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在国内外已经蓬勃开展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国内外老工业园区改造和新工业园区建设的方向,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先行者,被称为工业生态学中的经典范例,至今仍成功运行着;美国于1994年在环境保护局和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领导下,指定了包括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角、德克萨斯州的布郎斯和田纳西州的恰塔努加在内的四个地区作为工业生态园区建设的示范点,到目前已经建成1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除发达国家以外,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兴建生态工业园区。就国内而言,目前也已经拥有广东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和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等一批成功案例。(4)开发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出迫切要求自盐城经济开发区建设以来,开发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一是粗放经营与资源合理配置的矛盾。在开发区建设初期,为最大可能地吸引企业到开发区投资,较少考虑企业间的产业关联,造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不够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克服上述问题,只有依赖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通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构建生态型产业链,实现物质与能量利用的最优化以及污染物排放的最少化,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现状,达到“资源—经济一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2.2规划编制的意义(1)生态工业园区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综合资源管理和能源持续利用。通过优化园区复合生态系统,疏通关键物流、能流环节,促进园区复合生态系统物流能流的快速高效运转。循环经济强调资源能源节约,倡导生态设计,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因此,生态工业园建设可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大大提高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最大限度降低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干扰。(2)生态工业园区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改变了污染处理方式,从企业对污染的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污染预防与控制为主,再辅以末端的污染治理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生态工业园强调以生态为中心,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行循环经济模式。因此企业实行全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生产无污染产品并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承诺,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职能服务,能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由于区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得到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其排放到环境中的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相应减少。(3)生态工业园区能够增强充分发挥经济的集聚效应现有的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大部分是非有机的群聚,未能形成工业链与工业代谢关系,集聚经济效益差。生态工业园则从企业的共生关系组建企业布局,形成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得到较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4)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能够为开发区赢得更多招商机会生态工业园建设旨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和优化投资环境 (包括基础设施、科技人才、文化教育及金融服务等),提升园区整体形象;通过生态建设措施,提高园区的生态环境水平,为开发区赢得更多的招商机会;通过强化人才引进、科技提升、硬件更新等措施,提高开发区劳动生产力,为实现开发区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基本动力。(5)生态工业园区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程度的不断加深,盐城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和增强经济开发区竞争力。同时,可以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环境友好技术和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另外,还可以为企业建立和运行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奠定重要基础。3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1指导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3.2基本原则(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2)生态效率原则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3)生命周期原则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4)区域发展原则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6)软硬件并重原则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以管理、通讯、应急系统为核心的软件体系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7)前瞻性原则生态工业园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需要应用许多超前性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做法,高起点地开展建设。同时,随着引进项目的增多,开发区范围将需要适时扩大,因而在一些项目的建设上,应照顾到开发区范围扩大的需要,适度超前。4规划的范围和期限4.1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为盐城市经济开发区。包括通榆河以西的开发区西区和通榆河以东的开发区东区,总面积25.4平方公里,其中西区面积9平方公里,已经基本建成;东区面积16.4平方公里,范围西至通榆河,东至东绕城公路,南至西潮河,北部大体到世纪大道。4.2规划期限为了与盐城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保持一致,盐城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期限为16年,共分2个阶段实施: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5园区建设的定位盐城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定位是:现代化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发展定位:建立以汽车制造为核心的工业生态链网,使园区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盐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以现有的机械、汽车制造、纺织服装工业为基础,补充电子、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使整个园区的工业生态链网趋于完城市建设定位:以工业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区域分工和协作方面,园区建设将配合盐城市区“退二进三”的总体发展战略,一方面主动吸纳市区转移出来的第二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吸引符合园区准入条件的企业进驻。生态建设定位:建设园林式的生态工业园区。除了建立完善的生态产业链网以外,园区在景观生态格局的构建方面也要做到高起点,高要求,形成较为合理的绿色廊道、河流廊道和绿地斑块系统,最大程度地维护区域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水绿盐城”的总体建设思想。区域发展定位:作为盐城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园区要立足于接轨上海都市圈、服务于上海都市圈,争取尽快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其协作分工,主动接受上海、南京、苏州等周边大城市的产业扩散,吸引各种符合园区招商引资条件的内外资进驻园区。6.1总体目标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汽车、机械、纺织服装和电子为主导产业,引进现代环保产业技术和生产能力,大力开展科技研发,用16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改革、观念转换和能力建设促进园区生态产业及生态人居一体化建设,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经济良性高效运转、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带动盐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结合生态市的创建要求,建立以汽车、机械、纺织服装和电子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系。引进现代环保产业,完善现有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合理进行功能布局,从企业、企业群和社会三个层面,尽可能高效地利用物质、能量和水资源,实现区域内废物排放最小化。通过制订和落实积极的金融、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扶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区域内工业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推进可持续消费,发展生态社区,建设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环境伦理道德,最终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建及工业景观的生态化,创建具有生态文明的生态型和循环6.2近期目标(2005~2010年)初步建成生态工业园的运行机制和框架。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积极引导,构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区域工业共生网络。提升和做强做大汽车和机械加工产业;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形成电子、新材料和环保等新兴主导产业,构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明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生态景观和生态社区建设与生态工业建设同步,人居环境和城建及工业景观的生态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相应发展,吸引外资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有较大提高,生态型社会初现端倪。6.3远期目标(2011~2020年)到2020年,以城市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为特征的高新区生态型和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实现“工业共生、生产高效、生活舒适、景观优美”,将盐城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个包含高度生态文明的、内在与外表相统一、城乡建设和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稳定、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新区。6.4指标体系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将建设目标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生态管理、生态网络建设和科技进步5方面的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见表1-2。类别序号名称2004年现状指标2010年建设指标2020年建设指标生态经济效益指标1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2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3单位GDPCOD排放量(公斤/万元)4单位GDPSO₂排放量(公斤/万元)4生态环境保护指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7汽车尾气排放达标率(%)8危险废弃物处置率(%)9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01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类别序号名称2004年现状指标2010年建设指标2020年建设指标标11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达到功能区标准达到功能区标准12水环境质量部分超标13噪声环境质量达标14园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515园区绿地率(%)16环保投资占GDP比重(%)35生态工业特征17是否形成成熟生态工业链网尚未形成初步形成基本完善18水资源重复利用率(%)19集中供热比率(%)序号名称2004年现状指标2010年建设指标2020年建设指标指标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1可替代性原材料比率(%)22信息网络建设尚未建基本建成达到完善水平绿色管理指标23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比24通过IS014000认证企业比25园区管理制度完善程度尚未完善基本完善完善26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程度尚未完善基本完善完善科技27科技进步对GDP贡献率类别序号名称2004年现状指标2010年建设指标2020年建设指标进步指标28科技投入占GDP比重(%)7规划编制的依据(1)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试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城市绿线管理办法(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5)盐城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6)盐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7)盐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第二章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1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1)地理位置盐城经济开发区位于盐城市区东南方,距市中心5公里。开发区东抵东绕城公路,西达串场河附近,北至世纪大道附近,南到西潮河,规划面积25.4平方公里。204国道、串场河、通榆运河、新长铁路贯串其中,距盐城民航机场8公里,离宁靖盐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离沿海高速公路和盐淮高速公路的入口约5公里,水路空交通十分便(2)地质地貌开发区大地构造单元处在建湖隆起的盐阜拗陷南缘。盐阜拗陷是一个轴向北东、向北东倾伏的沉降带。燕山运动以来,苏北平原是一个持续下降的断陷地区,新生代沉积物总厚度一般为2000~3000米,断陷中心部分最大厚度可达6000米。从省农化厂~市印染厂地质剖面看,开发区及其附近的下伏地层为第三系陆相泥质杂色砂砾岩,厚度大。上部为第四系河海相冲淤土覆盖,厚达300米以上。第三系为黑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夹有油页岩,厚达数千米,主要是河、湖相堆积物,并夹有大量有机物,后期断裂活动大多数沿老断层产生位移,强度不大。第四系沉积物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影响,沉积岩相有明显差异。下部为灰绿、黑色粘土、亚粘土及灰黄色、深灰色中细砂岩,有铁锰结核和钙结核。中部为褐色粉细砂、淤泥质粉砂和土黄、灰黄、灰绿色粘土、亚粘土,具交错层理,见有植物碎片,上部为灰黑、棕黄色开发区地貌为近代浅海淤涨形成的海积平原。地形平坦辽阔,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有水无山。地形相对高差不大,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标高在2.0~2.7米之间(黄海高程系)。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常年主导风向为ESE。主要气象特征见表2-1。表2-1主要气象特征表编号数值1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温度年最低温度2风速年平均风速3气压年平均大气压4空气温度年平均相对温度5降雨量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6平均无霜期7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全年次主导风向N冬季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8平均静风频率(4)水系及水文开发区河网密布,其中串场河和通榆河是开发区最主要的两条河串场河是盐城市主要河道之一,南北串通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及斗龙港等水系,共同组成了盐城市的农业灌溉和工业供排水体系。其主要水源为里下河地区的排水和大气降水等。串场河海安-盐城段水流方向由南向北,黄海大桥断面年径流量7.54亿立方米;盐城北闸-上冈段水流流向不定,新兴公路桥断面年径流量2.4亿立方米。根据串场河盐城段实测记录,串场河最高水位2.46米(以黄河口基准算),最低枯水位为0.38米,平均水位1.09米。由于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据测量,串场河盐城段水深2.5~4.5米,流速0.059~0.161米/秒。通榆河是江苏省东部沿海输水骨干河道之一,河线位于串场河以东2~3公里,河底宽30~50米,河底真高-1.0~4.0米,堤顶真高4.0~7.5米,堤顶距150米,设计流量100立方米/秒。通榆河向里下河沿海垦区和渠北地区供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它的河流还有丰产河、南中沟、十字河、西伏河、东伏河、胜利河、德新河、团结河、建新河、合心河、前进河、中舍河、新界河地下水平均埋深0.95米,最大埋深1.92米。由于近地表沉积物中以粘土、亚粘土成份居多,透水系数都比较小,平均为0.000044厘米/秒,因此,以雨水和河水渗透为补给源的上层潜水通量不大,可作淡水水源,但开采时应限量,并防止咸水混入。(5)植被与土壤开发区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包括人工林和农作物。主要树种有杨树、槐树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和各种蔬菜。土壤主要为水稻土、潮土等。1.2社会经济状况(1)发展历程江苏省盐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开始建设,1993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3月又被批准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市“外向型经济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市区工业转移聚集区和现代化新城区”。开发区首批规划区为9平方公里,位于通榆河以西。2003年,根据开发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区向通榆河以东拓展,规划面积扩增为25.4平方公里。(2)经济总体概况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盐城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截止2004年底,各类进区企业达到560家。“九五期间”,全区GDP增长年份23.2%;2001~2004期间,GDP增长27.3%。2003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人民币,2004年达到17.67亿元,人均GDP4.7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7:29;产业的规模化效应开始显现,的67%。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6957万元/平方公里,为市区平均数(729万元/平方公里)的近10倍。从1992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情况来看,开发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和快速的增长态势(图2-1)。图2-1盐城经济开发区经济增长情况(3)工业概况目前,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针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汽车、食品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特色。目前,全区主要的60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总数的95.81%,对它们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大类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它们涉及22个大类,而其中列前4位的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合计占到这60家企业工业增加值总数的87.56%(表2-2)。如果将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纺织业归并成纺织服装业,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其它机械行业及电子行业归并成机械电子行业,而区内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又全为汽车制造业,则汽车、纺织服装和机械电子行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占42.38%、28.97%和18.18%,合计占到60家主要企业工业增加值总数的89.53%(图2-2)。表2-2盐城经济开发区各工业大类所占比重行业类别工业增加值(万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建筑安装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合计囚汽车口纺织服装圜机械电子四其它图2-2盐城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在逐渐形成优势产业的同时,开发区涌现了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如汽车行业的中大集团、盐城中威客车有限公司,服装行业的亨威集团,电力行业的盐城热电,机械行业的江动多缸机、斗源空调、兴动机械,纺织行业的盐城宏欣,化纤行业的八菱化纤,塑料制品行业的韩一模塑,等等。其中,中大集团成为盐城市首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和全国最大的生产汽保维修产品的企业。(4)农业概况开发区内目前尚有8个村(新河、新墩、新丰、跃南、蔡尖、江西、界河、巨墩)的58个村民小组,目前耕地面积20814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玉米、棉花、油菜、蔬菜等。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8962吨,棉花484吨,油料403吨,生猪年出栏数42940头,家禽20万只。(5)社会概况十余年来,开发区的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区总人口已达2.15万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达10个。建立和完善了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疾病和女职工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开发区投资5亿多元标准建设了基础设施,首批规划区实现了“六通一平”,具备了现代企业进区的必备条件。2.1大气环境状况盐城经济开发区全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据2004年8月31日~9月4日在开发区西区大兴小区、开发区东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项目区及该项目区东南三个点位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开发区大气环境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表2-3)。表2-3开发区空气环境各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监测项目监测点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日均浓度监测结果浓度范围)二级标准限值超标率(%)浓度范围二级标准限值超标率(%)大兴小区未检出~0未检出~0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未检出~0未检出~0东风悦达起亚公司东南未检出~0未检出~0NO₂大兴小区~0~0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未检出~0未检出~0东风悦达起亚公司东南未检出~00大兴小区一一一~0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一~0东风悦达起亚公司东南一一~0公司30万台扩能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4年9月。2.2水环境质量状况厂断面(邻近开发区北界)2003年例行监测数据和2004年9月对西潮河几个断面(邻近开发区南界)监测的结果,通榆河BOD、石油类超标,水质不符合其功能类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西潮河则满足Ⅲ类标准(表2-4)。表2-4开发区地表水环境各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监测项目三级标准限值监测结果通榆河城东水厂西潮河排污口上游200米排污口下游1000米排污口下游5000米石油类总P一一注:(1)通榆河城东水厂断面监测数据来源于《盐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3年度);西潮河各断面监测数据来源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30万台扩能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表中“排污口”指开发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据2004年11月对开发区中学南2公里处水井的监测结果,开发区地下水质良好,各项因子指数均能达到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表2-5)。表2-5开发区地下水监测结果总硬度监测值Ⅲ类标准限值6.5~≤资料来源:盐城经济开发区东区环境影响报告书。2.3声环境质量状况2004年11月22日、23日在开发区共布设16个噪声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监测值均达到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0类标准(即昼间上限值50dB,夜间上限值40dB),远远优于适用于工业区的3类标准(即昼间上限值65dB,夜间上限值55dB)(表2-6)。表2-6开发区噪声监测结果测点编号监测结果dB(A)11月22日11月23日11月22日11月23日1234567893园区产业链现状分析盐城经济开发区依托盐城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和纺织为核心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现将盐城经济开发区产业链简要分析如下:3.1汽车和机械工业产业链盐城经济开发区的的汽车和机械工业以中大集团和中威客车两大企业为核心,中大集团是集科研、制造、贸易、投资于一体的多元化、国际化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多种类型的汽保产品,包括工业涂装设备、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城市自动洗车设备等。其中工业涂装及汽车维修检测设备部门是全国规模最大;中威客车有限公司是中大集团的控股经营企业,主要生产大型和中型客车,包括高档卧铺和座位型豪华客车。此外,由于悦达-起亚汽车集团位于盐城市,园区内还形成了一系列与此配套的汽车零配件和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包括韩一模塑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内外饰品及注塑件;斗源空调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车用空调及相关配件;富国管路系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汽车滤清器、汽车管路系统等。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专用座椅。机械工业方面,以小型柴油机和纺织机械为主要特色。包括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生产中、小功率柴油机;兴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小马力农用柴油机及手扶拖拉机;万达利针织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纺织机械和原料;韩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著名的自动化袜机生产企业;佐藤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经营与针织机有3.2纺织工业产业链园区地纺织工业目前以针织和成衣制造为主,包括亨威服装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西服、制服等成衣;贵亚针织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针织系列产品;华伦天怡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服装、各种面料及缝纫用品辅助材料。纺织原料企业包括八菱化纤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双组分复合短纤维,是各种无纺布、人造毛等的主要原料;宏欣针织纤维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晴纶纱系列产品。总体而言,盐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链尚处于萌芽状态,未形成实质意义上的生态产业链。相对而言,汽车工业产业链以已经具有一定基础,但依然存在较大问题,目前的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设备生产企业主要与区外的悦达-起亚汽车集团配套,而区内的主要整车生产企业中威集团由于其产品特性,导致规模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无法成为园区汽车产业链的核心。要形成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有待于东风-悦达-起亚项目的正式入驻。此外,园区在车载电子、发动机、变速箱、轮轴总成、转向总成等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方面,基本处于空白,限制了整个园区档次的提升,需要在今后予以扶持。就纺织工业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档次偏低,品牌产品、高档产品缺乏,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未形成比较严密的上下游关系。园区内还有一些零星的食品工业、医药化学工业等,相互间基本没有直接联系。就整个园区的产业链结构而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分解者企业,影响了生态产业链的完善,今后,要鼓励引进与园区原有产业相关的金属五金废料回收、纺织废料回收、再生塑料生产和新材料产业,并加紧建设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等。4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4.1优势条件(1)区位和交通优势盐城经济开发区紧靠盐城市区,使其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可依托老城区,充分利用老城区较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以及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开发区距盐城民航机场仅8公里,离盐靖宁高速公路入口仅6公里。204国道、串场河、通榆运河、新长铁路贯串其中,水路空交通十分便捷。沿海高速通车后,从盐城抵达上海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可纳入上海三小时经济圈。这使得开发区能充分利用市区之外的各种资源,按照生态工业的要求来进行产业的配置。(2)基础设施优势“十五期间”,开发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基础设施总投资达到6亿元,实施了东区开发大道、南北中心路、东区盐渎路、204国道改造、开发大道改造、实际大道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并同时建设了给水、排水、管线等配套工程。其中新建道路23.8公里,改扩建道路11.5公里,埋设排水管道48公里,建设给水管网25.8公里,完成邮电管沟32公里。区内每亩基础设施投入达100万元人民币,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高等级道路、四通八达的地下管线和“九通(3)产业优势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盐城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针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汽车、食品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特色,并涌现了如中大集团、亨威集团、盐城热电、盐城宏欣针织纤维、八菱化纤、恒达人造毛皮、韩一模塑、斗源空调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规模企业。以这些骨干企业为基础,发展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十分有利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目前,依托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而精心打造的国际纺织工业园和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已初具规模,两大园区对项目的集聚和拉动效应已经显现,区内纺织、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延伸和完善,韩国、日本、香港等地的十几家规模企业已进入(4)土地资源优势盐城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4平方公里,区内地形平坦,易于开发建设和形成整体的工业环境。由于盐城市区用地不足、地价偏高、用地结构调整而引起的产业开发区的转移,使盐城经济开发区能够成为盐城市新的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延伸。4.2制约因素(1)水环境具有易受污染的先天脆弱性本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自净能力较差。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上上游污水的影响,目前本区河流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今后随着开发区的发展,水环境受到的压力也将增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水环境质量达标,尤其是确保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和清水通道的通榆河水质达标。(2)经济总量较低与苏南先进开发区相比,盐城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差距较大。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仅12.2亿元,而苏州高新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为盐城经济开发区的2倍)为204亿元。(3)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盐城经济开发区目前以加工制造为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相对缺乏。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区内企业没有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就无法真正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随着周边竞争压力的增大,开发区将处于被动状态。(4)高新技术产业薄弱高新技术产业是智力和知识高度密集和高附加值、高效率、低消耗的产业,其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2003年,盐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说明本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相当薄弱。(5)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第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增力量,也是生态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区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总量规模不足,与苏州、无锡等苏南的一些开发区相比差距较大;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有待开拓;区域资源整合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区域服务功能分区不明显,缺乏辐射功能较强的区域服务中心;服务行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第三章园区总体建设方案1主要领域建设框架根据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基本要求,结合盐城经济开发区的特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主要从生产、消费和能源物质循环三个领域进行全面考虑。在生产领域,主要发展生态工业;在消费领域,倡实现区域内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减量化。同时,加强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保障措施为核心的支撑体系建设,为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发1.1生产领域建设框架在生产方面,主要是在原有汽车、机械加工、服装纺织等优势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信电子、新材料、环保等补链行业,建立和完善行业内部及行业间的产业链和产品代谢,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废物的减量化,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在产业链和产品链的构建和完善中,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要优化产品结构,合理构建产品链,使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少、废物产生最小。要采用生命周期观点,贯彻为环境而设计和为循环而设计的理念,考虑从原材料采购、加工、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到废弃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产品设计要易于拆卸、回收和循环,生产过程要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要通过全面的设计和规划,根据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需求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主题招商和绿色招商,重点引进补链行业和企业,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提高上下游企业对原料产品的供需信息的完备性,增强系统的柔性和效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充分接合,配合盐城市区“退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思路,主动接纳市区转移的机械等轻污染、少污染第二产业,进一步注重产业的配套和提升,建立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体系。要将生态工业的建设与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重点企业中现有的科技力量的作用,同时引进高新技术,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资源改造传统产业,在每一个产业链网的节点上均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产品的深加工和向后延伸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生态工业园区或产业集群的科技含量,在管理上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在产品设计上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培育若干1.2消费领域建设框架在消费方面,努力倡导和实施绿色消费。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推行绿色采购,发展生态住宅,创建生态社区等。(1)绿色采购制订和实施绿色采购政策及措施,鼓励政府和大集团的绿色采购,促进全社会绿色消费的形成。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政府优先购买对环境冲击较小的绿色产品。(2)生态住宅按照生态学原理,设计生态住宅,提供符合生态学原理、环境优美、高雅宁静、方便舒适的高质量的生活居住地。(3)绿色社区通过建立和实施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公民参与机制,建设以生态住宅、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能和新能源等设施的建设1.3物质循环领域建设框架在企业、社区实施清洁生产,提高生态效率,实现资源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基础上,促进园区的物质循环和废物代谢。重点内容包括:第一,在企业层次和区域层次,实施水分质利用和循环使用。第二,推行电子废物、其他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再生循环,构筑完善的废物分类、回收和再用的循环链。(1)水循环利用首先,实施减量化。通过实施“节流减污”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水的使用量,减少废水排放。其次,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根据“全过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优水优用、原位再生、分质利用”的思路,进行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分质利用和循环使用。通过车间内的原位再生、厂内梯级利用、区域范围内的集中再生、区域梯级利用等途径,将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后用于某些用水单元或将废水直接用于某些用水单元,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和废水排放量。(2)固体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根据废物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对金属废物、废塑料、油漆废渣、纺织废料等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促进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对于生活垃圾实施生态化管理,加强生活垃圾的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大力发展再生产业。根据各种废物种类的不同,再生产业可以以开发区为核心,辐射至整个盐城市区甚至盐城市域。1.4支撑和管理体系建设框架(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工业园区运行的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如给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公共交通、消防等的建设。(2)景观生态体系建设加强绿地生态系统建设,注意水体的的保护和畅通,贯彻“水绿盐城”的总体规划思想,形成水网、绿网和路网共生共存的环境优美的生态产业园区,为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绿色保障和(3)环境管理系统建设以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为目标,完善园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推进园区生态公告和清洁生产审核。(4)风险管理系统建设通过建立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系统,从风险源、初级控制、二级控制、风险受体等方面,依据区域环境风险场等区域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理论,建立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系统,将园区发展过程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园区安全和稳定发展。(5)政策措施对入园企业进行绿色招商评价,高起点、高标准和高层次地引进绿色企业,重点引进补链产业和补链企业,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综上所述,盐城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总体上分为两部体系,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和政策措施(见图3-1)。支撑管理体系支撑管理体系循环经济体系政策管理系统环境管理风险管理政策措施生产领域清洁生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生态体系建设消费领域绿色采购生态住宅绿色社区物质循环领域水循环利用固体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2总体结构设计第一是公共设施,即支持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发展的一些公共设形成的链网,它们是园区的主体,不同企业按照产业上下游的关系分别处于产业链条的不同节点上,并按照产业运作规律进行着资源(材料、能源、水、信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第三是管理服务系统,包括管理机构、各种中介组织、市场和法律、金融等服务机构,这些因素将从政策、资金和市场的角度来影响园区内的企业。盐城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结构模型见图3-2。基础设施生产者企业水分解者企业金融管理机构技术支撑系统技术中心消费者企业信息中心信息施图3—2盐城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结构模型2.1园区生态产业链网所谓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由于工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企业在产业链中承担的角色是多样的,常常是某一企业在作为消费者的同时,相对于另一企业又是生产者,因此,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单纯的链式,而是网状,形成生态产业链网。如果参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关系,产业链网中的企业可以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上游企业成为下游企业的供应商,包括原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投资公司等,下游企业则以上游企业提供的产品或副产品为原料进行生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以下对园区中的三种类型企业作简要说明:生产者企业:包括物质生产者和技术生产者。物质生产者指使用基本原料生产直接消费品或生产初级产品供给其它企业作为原料的企业。技术生产者则主要提供不可见的物质产品,通过对园区各企业提供无形的技术支持,使企业和整个生态工业链条都朝着更加丰富和完善的方向发展。盐城经济开发区中,生产者企业主要包括:热电厂、制药厂(主要生产制药原料)、电子器件厂、机械零配件厂、化纤厂等,主要分布在能源、机械电子、纺织、医药等行业。消费者企业:消费者主要指使用初级产品,生产最终产品及中间产品的企业。目前,园区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消费者企业,包括汽车生产厂、机械设备制造厂、模塑制品厂、纺织厂、服装厂、食品厂,分布在汽车、机械电子、塑料制品、纺织服装和食品等各个行业。分解者企业:这类企业主要对其它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进行加工,使之无害化或从中提取有用物质,提供给其它企业作为原料。分解者企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五金回收厂、纺织服装废料回收厂等,目前,园区内内的污水处理厂即将开工建设,其他类型的分解者企业尚不存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工业产业链应当包括三种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交换、资金和人才的交流为纽带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园区内实现材料、能源和水的循环流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盐城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大部分属于消费者企业,生产者企业数量较少,分解者企业目前还处于空白,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要求来看,其目前的产业链是不完整的,今后需要根据生态产业链构建的要求引入一系列补链企业,重点是分解者企在构建生态产业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盐城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属于区域性生态工业示范园,园区内企业类型众多,产业结构复杂,区内的资源将不再是沿着单一的链条流动,不同的链条之间将会出现相互交叉和结网的现象,一家企业可能同时处于几个链条的交点,进而在生态工业园内形成生态产业链网。1.2园区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为了提高园区内企业的资源和生态效率而建立的一些基础设施,由于这些设施的存在,节省了企业大量的本来由自己去投资建设的开支,成为吸引企业进驻生态工业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构成园区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园区中的公共设施包括园区内的技术支撑系统和基础设施。在技术支撑系统中,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环境中心在生态工业园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从总体上对园区中的企业活动进行跟踪与服务。其中,信息中心是园区的信息枢纽,负责收集与发布园区中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包括环境绩效评价、产品类型、原材料的采购信息、副产品的销售信息以及投资合作伙伴的招募等,信息中心可以为园区内、外的企业寻找潜在合作的机会提供各种信息渠道;技术中心则可以为园区内的企业在副产品交换、资源材料、能源和水的流动提供技术支持;环境中心负责对园区环境的指导、管理和协调,并跟踪监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状况。基础设施则与各种服务中心相互协作,共同组成生态工业园中的公共设施链条。1.3园区管理服务系统完善的管理和服务是生态工业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生态工业园内的所有因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管理机构从政策上对企业进行支持与管理,这也是促进园区内生态产业链形成和维护生物链完整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一方面是园区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法律、金融等相关服务体系的完善对节约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3园区功能分区与布局园区的功能分区与布局应本着“大分散、小集中、分清层次、区别对待”的原则。所谓“大分散”,是指园区各功能块中的任一功能,不可能只简单地占据一定地域。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及园区的现状,同种功能区可能在东、西区同时存在,这一方面将有利于内部交通流的疏散,有利于园区内生产与生活的相互协调,同时也可节约开发成本;所谓“小集中”,是指各用地单位不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搞“小而全”,邻近地域同种功能的建筑应当适当归并集中配置,这不但有利于功能小区优美环境与整体统一风貌的形成,而且也利于收到群集规模效益。所谓“分清层次、区别对待”,是指同种功能区块服既服务于园区,同时又承接部分服务于全市的功能;二是区内功能地块,即主要担负面向整个园区服务的功能;三是片区功能地块,即担负为园区内某片区域服务的功能。由于同种功能块的层次上的差别,布局中应充分考虑到各自的要求和特点,使之各得其所。依据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区建设现状,园区总体功能分区与布局为“一轴、一带、二区”。以开发大道为界,其北部为科教文化和居住区,南部为生态工业区。通过纵横交错的水网、路网、沿路沿河的绿网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将不同的功能分区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富有特色的空间整体结构。(1)开发大道公共设施发展轴这一轴线已经初步成型,目前,包括开发区管委会在内的大部分开发区公共设施都分布于通榆河西侧的开发大道西段,规划期内,这一轴线将继续向东延伸,沿开发大道两侧将安排文化、娱乐、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公共设施发展轴。(2)通榆河自然风光带位于通榆河两侧,规划将通榆河建设成为自然风光带,两侧布置物种多样、层次丰富、结构复杂的大型绿化带,平均宽度500米,使通榆河及其两岸成为本片区乃至全市的自然风光带。(3)北部科教文化居住区本区位于开发大道北侧,其功能定位是科教文化和居住,将在原有基础上配置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设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建设成为开发区的科教、文化和商业服务中心。(4)南部生态工业区本区位于开发大道以南,是园区的主体,由于位于城市的上风上水区域,要严格限制对水体、大气环境有污染的项目进入。新增项目应注重对工业类型的选择,注重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和产业链的构建。初步规划在这一地区建设汽车、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电子、新材料和环保等产业园,目前,东风一悦达一起亚轿车生产项目已经决定进驻这一地区,南部生态工业区将成为整个园区的主体。在希望大道以东的南北两侧建设国际创业投资中心,作为企业孵化器,为科技项目开发和中小企业创业提供有效的载体、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服务,广泛吸引一批科技人员和中小企业入驻、发展和壮大,致力培育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总量规模,以此为中心,在周围发展以电子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第四章园区产业发展规划1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原则1.1产业发展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实现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备,产业结构合理,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产品结构方面,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10年达到30%,2020年达到50%。在技术结构方面,到2010年主要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乃至21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与国际1.2产业发展的原则(1)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紧紧抓住沿海开发的重要机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的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的合作和分工。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及其相关的配套产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2)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根据盐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开发区的发展基础,生态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应当优先考虑汽车、机械加工、通信电子和纺织服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主导产业配套的关联产业。为了构建相对完整的生态产业链,还要根据园区产业链的情况发展一些补链产业,如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等。(3)低污染,低能耗低污染、低能耗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首要要求。同时,从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看,园区地处东部平原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缺乏,也没有优良的港口和运输线用于运输大宗能源货物;从位置看,盐城经济开发区位于盐城市南部,地处城市的上风、上水区域,园区的污染将对整个盐城市产生巨大影响。为此,园区的产业发展必须以低污(4)注重产业之间的关联产业之间的关联和构建生态工业链网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核心。为此,园区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优先发展辐射面广、牵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龙头"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不断延长和拓展生态产业链网,同时,根据园区的现有产业结构特征,发展相应的补链产业,使生态工业链网趋于完善。2工业发展规划2.1龙头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盐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已经明确将汽车产业作为园区的龙头产业。汽车工业号称“工业中的工业”,素以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辐射面广、牵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而著称,同时,盐城市的汽车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因此,将汽车产业作为园区的龙头产业是可行的。发展汽车产业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超人的胆识、发展的眼光,大手笔、高起点地谋划汽车产业的战略布局,力争通过5~10年的建设,把园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使之在中国汽车工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1.1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调整产品结构和行业组织结构,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立足扩张整车制造,拉长汽车产业链,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和汽保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形成江苏沿海“汽车城”,5~10年时间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2.1.2发展目标2010年以前,使悦达汽车的生产能力达30万辆,形成整车销售200亿元,配套销售150亿元,利税30~40亿元;中威客车生产能力达1万辆,形成产销100亿元,利税15亿元。由于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单纯量的扩张将难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同时,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年产量30万辆的的规模基本可以使企业各方面的效益达到最优。为此,2010年以后,汽车行业不应当再单纯将数量的扩张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而应当将研发能力的建设作为重点,力争掌握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在品种的多样化和适应能力上下功夫,确保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市场的需求考虑是否扩大生产能力。2.1.3组织结构调整以悦达轿车、中威客车为主体,培植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实施悦达汽车二期工程、中威客车新厂区建设,积极创造一流的环境。加快整合步伐,进一步按照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择机实行重组联合,更多地吸纳民资、外资以及承接国际汽车产业的先进技术。建设以东风悦达起亚—中大中威一中大汽保为主线的、集整车研发与制造、烤漆与涂装及重点零部件制造于一体的汽车制造基地,使其综合规模进入全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行列。2.1.4产品结构调整整车要形成以轿车、中高档客车为核心,特种车、专用车及农用车共同发展的产品格局;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产品形成以汽油发动机为龙头,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底盘部分、车身与附件、汽车电器、汽车轮胎等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为骨架,重点突出、竞争力强的配套2.1.5生产及技术水平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把汽车安全、环保、节能、替代能源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汽车技术创新的重点内容。在汽车安全方面,加快研究侧面与腿部等安全保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智能灯光系统等。在环保方面,可加快研究双燃料、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替代能源汽车。在节能方面,加快研究百公里耗油在3L左右的中小型轿车。要多种渠道筹措必要的发展资金,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的建设。引导企业特别是客车和特种车、专用车及零部件生产等方面实施赶超策略,争取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在2010年以前,整车性能及技术、装备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轿车、中高档客车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2010年以后,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2.2配套产业发展规划2.2.1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与汽车相关的配套产业,以此为依托,培植汽车配套产业集群。我国在加入WTO后汽车工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战略动向如何。如果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比重,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反之只把中国作为一个产品组装地,通过全球采购逐步减少在中国的生产比重,甚至通过进口商品来替代在中国生产,中国无疑是失败者。因为如果只是组装整车,最高不过是挣一些劳务费而已,这与加工服装出口在本质上没有差别。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园区汽车工业短期内还不可能成为产品设计、开发和出售品牌汽车等汽车工业中利润最大部分的获得者,所以园区在发展整车制造的同时,应当努力成为制造环节中相对利润较大部分的获得者,即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园区在这一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今后,应该把高功能、高附加值零部件场产业”予以重视。因此,园区在加快发展汽车工业特别是与韩国合作的悦达轿车时,必须高度重视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园区目前在模塑、管路、涂装设备、车用空调等方面已经拥有一定规模,这为拉长园区汽车工业产业链,形成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奠定了较为有利的基础。2.2.2发展目标园区今后要力争用5~10年时间,培育出年产值400亿元以上的汽车配套产业群。要通过实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结构调整,一方面壮大汽车产业本身,增加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另一方面要带动机械、电子、塑料、纺织等相关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拓展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空间,增强对GDP的拉动作用。2.2.3发展重点不断加强零部件工业基础,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参与国际市场分工,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不以局部区域的封闭式集团为主,而以优势资源和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参与国内或国际汽车大集团的联合重组为主要取向。充分利用盐城市机械装备工业和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专用设备、模具、检测设备。2.3传统产业发展规划除了以汽车为核心的龙头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以外,园区还拥有纺织服装、机械等传统产业,如何使这些产业适应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要求也是园区面临的重要任务。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着重依靠技术进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调整改造力度,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利用外资合资合作、资产重组等途径,提高传统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纺织服装工业是盐城市传统的优势行业。规划期间,园区的纺织服装行业将继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发展高档纺织品,高级时装等系列产品,加大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改造传统服装工业,创建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服装生产体系,提高服装企业的设计水平和服装加工档次,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系列产品。纺织服装行业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创立园区的服装品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服装企业蓬勃发展,支持企业培养自己的服装设计师,完善和建立服装设计开发机构,形成一批衬衫、西服类等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服装骨干企业。力争在2010年以前创立4~5只国内知名品牌,2020年以前创立1~2只国际知名品牌。园区机械工业具有一定区域优势,需要进一步搞好结构重组,重点发展精密机械加工、纺织机械等工业;食品行业要按照现代食品向营养、方便、卫生、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和生产营养食品、微波、冷冻食品和绿色食品等优质食品,要树立品牌意识,实现规模生产。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通信电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智力和知识高度密集的高附加值、高效率、低消耗的新兴产业,同时与汽车工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着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大量采用,电子系统已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30%,信息技术与汽车工业的结合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IT产业与汽车工业是相容的,这是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因素。发展电子产业可以促进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提高园区技术水平和档次。目前,园区电子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应当依托江苏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大力引进人才。园区在招商引资和吸纳人才时,要在该产业方面有所侧重,在税收及其他政策上给予足够的支持。目前,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抓住机遇,高起点、高要求地规划高新技术产业。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应当是车载电子设备等相关产业。此外,园区的医药行业已经拥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可以依托这一条件,适当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环境影响小的生物医药行业。2.5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同时也是生态工业循环链条的重要环节。要把工业发展与“蓝天、碧水、绿地”的环保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坚持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各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设备和器具的研究开发,大力推广先进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和设备。积极组织实施重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园区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污水处理和废弃物资的回收以及再生利用。3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三产业是生态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园区的发展提供基础,作为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虽然是主体,但第三产业同样不可忽视。从园区的基本条件看,沿海经济开发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园区重要的机遇,园区将掀起新一轮城市化进程和城区建设高潮,这为第三产业发展和层次提升提供了契机。发达的第一产业和发展中的第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居民收入不断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