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消毒消杀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疫情防控消毒消杀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疫情防控消毒消杀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疫情防控消毒消杀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疫情防控消毒消杀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确诊病例发生地消杀 2一、目的 2二、适用范围 3三、职责 3四、消杀流程 3五、消杀要求 4六、检查方法 4第二节隔离点的消毒消杀措施 6一、消毒原则 6二、清洁区 6三、污染区 8第三节人员转运车的消毒措施 10一、终末消毒 10二、预防性消毒 11三、注意事项 13四、车辆消毒 13五、消杀流程图 14第四节车站出口环境消杀措施 15一、病例消杀 15二、密切消杀 16三、消杀细则 16第五节临时核酸点的消杀措施 20一、人员配置与防护 21二、消杀要求 22三、室内空气消杀 22四、注意事项 23第六节大型会议消毒消杀措施 24—、准备工作 24二、开窗通风 25三、清洁桌面 25四、清洁座椅 25五、设备设施 26六、清洁茶水柜 26七、地面消杀 26八、消杀手段 27九、离开前关窗 27第七节房间室内消杀措施 28一、消毒方法 28二、消毒剂注意事项 29第八节医院终末消毒措施 29一、终末消毒 29二、消毒流程 31第一节确诊病例发生地消杀一、目的有效地监督“四害”消杀的工作以及新冠防控,保证消杀有效地完成。二、适用范围消杀工作。三、职责1.经理组织人员对消杀工作进行检查监督;2.消杀部主任负责每年每月对消杀工作的效果进行检查;3.消杀部领班负责依照本检验标准对消杀过程进行跟踪检查验证效果;4.消杀员负责依照本检验标准进行消杀具体工作;5.关注环境影响,落实具体节约能源,防止污染措施;四、消杀流程(一)消杀人员应该穿戴好相应的服装,做到全封闭。车辆进入高风险区域尽量不要下车,如果检查证件可以打开车窗就可以检查。(二)消杀人员应该每天对楼道电梯等公共设施进行消杀。每天不少于两次。(三)对于隔离人员的生活区域,每天也要进行两次消杀,用酒精或者消杀剂喷洒并保持通风。(四)在人行通道等公共设施每天要消杀两次以上。打消杀药水。(五)对于餐厅或者简易通道等场所,每天也要进行喷洒药水的消杀工作。(六)对于高风险区域居民的垃圾,生活垃圾类,要全封闭扎好并进行消杀,然后集中运往垃圾处理厂。五、消杀要求(一)小区:含氯消杀剂使用浓度:1000mg/l。1.消杀范围:小区楼道、走廊,门把手、扶手(门把手、扶手消杀使用酒精),卡点值守区域。(二)农贸市场:含氯消杀剂使用浓度1000mg/L。范围:售卖台面,垃圾桶,人员流动通道,公厕(公厕使用浓度2000mg/L),值守卡点区域。一日两次消杀结束后正确填写消杀登记表。(三)村(社区)、组:消杀使用浓度1000mg/L。范围:各值守卡点区域,核酸采样点区域。一日两次。(四)重点人群(患者、密接、次密接家庭):含氯消杀剂使用浓度1000mg/L。终末消杀。消杀工作由负责网格化的单位负责落实六、检查方法(一)每次消杀后由管理处消杀部主任在《消杀工作记录表》上签字,并每月对消杀工作的次数及时间进行检查;(二)每次消杀由消杀领班对消杀过程进行跟踪检查验证效果;(三)管理处每月对消杀工作的效果检查一次,检查结果记录在本月的《消杀工作记录表》的备注栏内;(四)老鼠消杀效果的检验。1.在靠近花园的墙壁或隐蔽处划一个200mm×300mm方框,布粉取值,抽查三处查鼠洞;2.第二天早上检查粉上的痕迹,根据鼠印来判断鼠情及老鼠的种类,及时通知消杀人员进行放药;3.在每次消杀完毕后,第二天应检查药物是否还有,发现死鼠及时处理;4.检查已发现的鼠洞是否全部封堵;(五)蚊、蝇、蟑螂消杀效果的检验1.每次消杀完毕后,检查下水管道、垃圾箱、(污)雨水井等蚊、蝇、蟑螂滋生得是否清理;2.定期检查蚊、蝇、蟑螂宜滋生处的情况,做好记录,及时通知消杀人员喷洒药物;(六)白蚁防治的检验:1.在绿化带设置诱杀点,埋诱蚁木桩,每月拔出检查两次以上,发现蚁踪,即时施药消杀;2.高峰期间每月两次,其余时间每月一次,全面检查白蚁,发现蚁踪,立即施散传染性药物;3.发动业主/住户注意做好白蚁预防工作,如有发现家中有白蚁,应立即联系白蚁防治专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蚁患;(七)新冠病毒的检验1.选取与人体接触频繁,尤其是呼吸道飞沫、排泄物、呕吐物等容易污染到的区域进行采样;2.选取与手、口唇等密切接触及其他可能受到病毒污染的物体进行采样;3.采样部位、面积及数量。第二节隔离点的消毒消杀措施越来越多的隔离点相继投入使用,本节内容为进一步提高隔离点规范、科学消毒,确保人员安全,助力疫情防控。一、消毒原则(一)清洁区需要消毒的场所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通风、高温等)的方法,如进行空气消毒,应选择连续的物理消毒方法,无法使用物理方法的,可采用化学方法。(二)污染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应进行随时消毒,在病例迁出后,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二、清洁区(一)室内空气消毒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办公室、会议室、客房、餐厅等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30min。2.不宜开窗通风或无法形成对流风的房间,应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或符合要求的空气消毒设备进行定期空气消毒。(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公共区域地面、墙壁、电梯、桌椅、门把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基础上,用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1000—2000mg/L过氧乙酸、500mg/L的二氧化氯或3%过氧化氢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0min。(三)办公用品等电器消毒电脑的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等易腐蚀物体表面定期用75%的酒精或消毒湿巾消毒,其他表面可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1000-2000mg/L的过氧乙酸、500mg/L的二氧化氯或3%过氧化氢消毒液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用清水或洁净抹布擦去残留消毒液。(四)餐饮具及饮水机消毒1.清洗后首先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至少30min(水沸腾后开始计时)。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125℃,维持30min。亦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如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消毒剂浸泡后应用清洁水冲洗干净。2.饮水机指定专人定期消毒,出水口可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再放流水冲洗后方可饮用。(五)卫生间消毒每天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2000-5000mg/L过氧乙酸、500mg/L的二氧化氯或3%过氧化氢的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三、污染区(一)室内空气消毒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可采用30000mg/L过氧化氢、5000mg/L过氧乙酸或500mg/L二氧化氯等消毒液,按照20mL/m3—30mL/m3的用量加入到超低容量喷雾器中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为30—60min,过氧乙酸为1h。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床头柜、桌面、门把手、马桶圈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以及地面、墙面,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2000—5000mg/L过氧乙酸、500mg/L的二氧化氯或30000mg/L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作用时间不少于30—60min。(三)衣服、被褥等织物消毒在收集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或先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min,并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四)污染物(患者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消毒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min以上,小心清除干净。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20000mg/L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然后清洗干净。(五)餐饮具消毒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min(水沸腾后开始计时),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六)生活垃圾消毒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第三节人员转运车的消毒措施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扩散,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文件精神,必须加强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等重点人员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及转运车辆的消毒工作,本项工作由经过培训的消杀人员完成。消毒要求如下:一、终末消毒(一)使用的消毒液1.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2.75%的酒精。(二)有效氯为1000mg/L消毒液的配置方法。1.消毒液或次氯酸钠原液5%(50g/L)的500ml的瓶装配比为1:50,即1升水(2斤)加20ml原液(2瓶盖),原液10%的桶装消毒液或次氯酸钠配比方法为1:100,即1升水(2斤)加10ml原液2.含氯泡腾消毒片(1克/片):1升水(2斤)加2颗。(二)消毒方式1.喷洒:用于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喷雾量为表面湿润不流淌为宜。2.擦拭:用于物体表面消毒。3.浸泡:用于毛巾、衣服、被套、餐具消毒,浸泡消毒有效氯浓度可为500mg/L。(三)消毒对象1.车内空气消毒,并及时通风。2.空调表面、出风口擦拭消毒,过滤网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晾干。3.车身可喷洒或擦拭消毒。4.车窗把手、拉手等物体表面可喷洒或擦拭消毒。5.餐饮具可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6.车内按钮用75%酒精擦拭,其余地方可用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7.生活垃圾及垃圾桶喷洒消毒。8.车上的拖把和抹布等卫生用具使用后以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9.运转车辆对车厢地面及物表(包括方向盘、门把手、座椅、车辆内壁及车辆空调出风口等)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二、预防性消毒(一)使用的消毒液为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的酒精。(二)消毒方式1.喷洒:用于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喷雾量为表面湿润不流淌为宜。2.擦拭:用于物体表面消毒。3.浸泡:用于毛巾、衣服、被套、餐具消毒,浸泡消毒有效氯浓度可为500mg/L。(四)消毒对象1.车内空气不需要消毒,以通风为主。2.空调表面、出风口擦拭消毒,过滤网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晾干。3.地面、墙壁可喷洒或擦拭消毒。4.车窗把手、拉手、扶手等物体表面可喷洒或擦拭消毒。5.餐饮具可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6.毛巾、床单、衣服等纺织用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7.车内按钮用75%酒精擦拭,其余地方可用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8.生活垃圾及垃圾桶喷洒消毒。9.拖把和抹布等卫生用具使用后以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10.运转车辆对车厢地面及物表(包括方向盘、门把手、座椅、车辆内壁及车辆空调出风口等)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三、注意事项(一)消杀人员应熟悉消毒液浓度配比、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有消毒记录。(二)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30分钟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三)车内有人时严禁大量喷洒消毒剂。(四)严禁含氯消毒剂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五)酒精用于高档贵重物品、易腐蚀物品表面消毒,存放处应防火防爆,严禁用酒精大面积喷洒消毒。四、车辆消毒(一)转运过程中,若出现人员呕吐、吐痰,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二)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厢及其物体表面。发热病人需要转运时参照以上要求执行。

五、消杀流程图转运新冠病毒感染者(含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救护车的消毒转运新冠病毒感染者(含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救护车的消毒转运新冠病毒感染者(含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救护车的消毒转运新冠病毒感染者(含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救护车的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人员呕吐/吐痰: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覆盖呕吐物,清除呕吐物,对污染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空气消毒:3-5%过氧化氢溶液(20ml/m3)气溶胶喷雾或紫外线灯辐照,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可使用过氧化氢汽化/雾化消毒机消毒。人员呕吐/吐痰: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覆盖呕吐物,清除呕吐物,对污染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空气消毒:3-5%过氧化氢溶液(20ml/m3)气溶胶喷雾或紫外线灯辐照,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可使用过氧化氢汽化/雾化消毒机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物体表面消毒1.担架、扶手、救护车地面、车壁等: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湿抹布、拖布或同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洗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再次擦洗表面。2.止血带、氧气湿化瓶:建议使用一次性用品。3.听诊器、血压计及袖带等、除颤仪、除颤仪电极板、心电监护仪、药品急救箱、车门内外把手:75%酒精或同等效果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4.救护车外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即可。5.驾驶室:如无污染用75%酒精或同等效果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如怀疑污染参考第1点消毒。6.使用过氧化氢汽化/雾化及其他消毒设备进行空间喷雾消毒后,无需再进行物体表面擦拭消毒。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1.定期检修、更换。更换下来的废弃过滤器或滤材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进行处置。2.及时请专业清洗维修人员进行清洗消毒: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直接喷洒至完全浸湿,作用60分钟后进行清洗。第四节车站出口环境消杀措施一、病例消杀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在按规定转运至定点医院后,应及时对核酸阳性病例转运前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杀;经评估,需要对阳性病例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环境进行核酸采样的,应确认核酸采样完成后再开展消杀。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杀,开窗通风,使用3%过氧化氢喷雾或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杀剂进行喷洒或擦拭车厢地面及物表(包括方向盘、门把手、座椅/车辆内壁及车辆空调出风口等),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一)阳性病例如在发热门诊或车站被检出,及时对该病例相关生活用品、诊疗用品和桌、椅、床单,以及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杀。车站人流量大的场所,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终末消杀的要求进行处理。(二)阳性病例如在车站出站口被检出,应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由隔离场所消杀人员进行终末消杀。严格按照防控方案有关消杀技术指南的要求,在病例转运后,对车站内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和空调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杀。二、密切消杀发现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在按规定转运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后,应由培训过的消杀人员对其转运前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进行消杀。密切接触者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的消杀应按照发现阳性病例的消杀原则,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杀;密接的密接相关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应开展预防性消杀(消杀剂浓度为终末消杀标准的1/2)。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以及车站进行终末消杀,开窗通风,使用3%过氧化氢喷雾或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杀剂进行喷洒或擦拭车厢地面及物表,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三、消杀细则关于车站出口环境消杀措施加强座椅、卫生间等重点部位的消杀工作。(一)对站内候车大厅等场所集中喷洒消毒,认真擦拭消毒,检查闸机的交叉接触区域。(二)进站安检区域进行“地毯式”消杀,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三)对站台的地面、电梯等公共设施,进行消杀。(四)增加站内卫生间,消杀和通风频次,保证旅客出行环境安全。第五节临时核酸点的消杀措施开展核酸检测能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是我们新冠防控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手段。然而核酸检测点的安全也不容忽视,要加强管控,做好消杀工作,严防感染风险。一、人员配置与防护每个点应当配备1-2名消杀人员。合理安排消杀人员轮替,原则上每2-4小时轮岗休息1次。(一)防护装备要求:1.工作衣2.防护服/隔离衣3.鞋套/胶靴4.N95口罩5.一次性卫生帽6.护目镜/面屏7.一次性乳胶手套等(二)消杀用品准备1.75%酒精2.含氯消杀剂3.喷壶4.常量喷雾器5.超低容量喷雾器/空气消杀机(室内)6.清洁抹布7.带桶拖把8.抑菌洗手液9.干手纸10.免洗手消11.垃圾桶(大/中号)12.医用垃圾袋(大/中/小号)13.医疗废物标签等二、消杀要求对消杀点的环境,包括物表、空气,应做到随时消杀。从事消杀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按照标准规范实施手卫生。如果接触患者⾎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双层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每采一个人应当进行严格手消杀或更换手套。(一)物体表面消杀桌面、座椅等物表,应做到随时消杀,使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杀液或75%酒精擦拭消杀,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二)办公设施电脑键盘和鼠标、电子设备和不耐腐蚀的物品,随时用75%酒精清洁消杀等。注意:用75%酒精进行消杀时,电子设备应断电;避免接近热源;不能使用酒精进行大范围的喷洒消杀!三、室内空气消杀(一)预防性消杀1.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无法使用物理方法的,可采用化学方法。2.不宜开窗通风,应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或符合要求的空气消杀设备进行空气消杀。3.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杀,用紫外线消杀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h以上。(二)终末消杀1.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采用30000mg/L过氧化氢、5000mg/L过氧乙酸、500mg/L二氧化氯等消杀液,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按照20mL/m3—30mL/m3的用量进行喷雾消杀。2.作用时间: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为30—60min,过氧乙酸为1h。3.消杀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四、注意事项(一)科学精准消杀不建议直接使用消杀剂对人员进行消杀(二)如特殊情况下须对人员进行消杀必须是在二级防护完好的情况下,避免消杀剂对人体造成损害消杀工作完成后,需对人员和器械进行消杀。由两名工作人员相互交替进行人员消杀,从头面部向脚底(正、背两面)依次进行消杀,应特别注意腋窝、鞋底、裆部等易忽略的部位。器械的消杀由两名工作人员相互交替对消杀器械进行全覆盖消杀。最后进行手的消杀。(三)不复用的防护用品作为医废,消杀处理后打包,并对打包后的外包装进行喷洒消杀并转运;复用的防护用品后续进行浸泡或喷洒消杀。(四)样本保存与消杀1.非灭活样本按照WHO《感染性物质运输规章指导》中UN2814的A类感染性物质以PI602进行规范包装,灭活样本按照UN3373的B类感染性物质以PI650进行规范包装。2.样本转运箱封闭前,须使用75%酒精或2000mg/L含氯消杀剂对容器表面进行喷洒消杀。(五)垃圾与医疗废弃物处理1.在消杀场所,应设置医疗废弃物收集装置,做到及时清运,对物表定时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杀液喷洒消杀,杜绝环境污染。按每个消杀场所需配备充足人员,负责消杀场所的终末消杀和医疗废弃物转运。2.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第六节大型会议消毒消杀措施—、准备工作1.作业人员需佩戴口罩、手套。2.作业前先使用酒精喷壶彻底湿润抹布且覆盖抹布整个擦拭面。二、开窗通风1.作业前,先将所有外窗开启通风。2.开启时,对窗户把手进行消杀擦拭。3.应开外窗不得有遗漏。4.会议前40分钟开启外窗通风。5.会议结束后消杀清洁工作时开启。6.外窗打开后,可升起窗帘,加强通风效果。在外窗关闭时,降落窗帘至原位。三、清洁桌面1.使用抹布擦拭桌面。2.覆盖桌面所有区域。3.每擦拭一个座椅位置覆盖的区域后,应使用喷壶重新湿润抹布。4.如有多个桌面,应按照相同作业流程进行。擦拭桌面时,应注意侧面等可接触区域要消杀到位。5.擦拭桌面时,要将抽纸盒表面进行全面擦拭消杀。6.如有绿植盆栽,应对绿植下方死角处进行消杀。四、清洁座椅1.擦拭完桌面后,重新摆放座椅。2.将抹布重新折叠,使用干净面继续使用。3.作业面积大时,可更换干净抹布继续作业。4.更换后的抹布放入消杀桶内浸泡消杀。5.擦拭座椅两侧扶手,包括上沿和底部。6.擦拭座椅表面。7.擦拭座椅靠背及上沿可接触区域。8.会议室内后排放置的闲置座椅也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消杀作业。五、设备设施1.擦拭投影仪等会议设备的插座2.擦拭投影仪等会议室设备的线路连接区域。六、清洁茶水柜1.在擦拭作业前,先将台面摆放的纸杯整理并统一放置在托盘内。避免污染。2.擦拭茶水柜表而3.擦拭茶水柜上方摆放的桌签、标识等。4.擦拭水壶把手。5.如有茶水杯,应用开水浸泡消杀30分钟以上。6.使用的矿泉水瓶、纸杯统一回收。七、地面消杀1.由专人对会议室地面进行喷洒消杀。2.消杀使用的药剂为滴露。3.喷洒时缓慢移动,覆盖所有砖面。4.如有铺设地毯的会议室,尽量避免使用。八、消杀手段(一)喷洒使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由于需要消毒的区域比较大,用喷洒的方式能够顾及各个角落,将消毒液和水以1:100比例进行配置即可。消毒完毕后要开窗透气,会议室内的地毯、电脑、键盘、鼠标、桌面等可以用酒精擦拭。(二)熏蒸会议室内部可以使用白醋进行熏蒸,不过白醋的气味比较刺鼻,因此使用白醋熏蒸的时候室内最好不要有人,或者是在晚上的时候进行蒸煮。将白醋倒入锅中加热,利用水蒸气内的醋酸对会议室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开窗透气。(三)擦拭会议室内还有很多物品需要消毒,如地毯、电脑、键盘、鼠标、面、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这些物品可以使用75%酒精蘸取抹布后擦拭。不过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因此擦拭电器的时候,一定要关闭电源之后再进行擦拭。九、离开前关窗1.会议消杀作业结束后,将所有外窗关闭。2.外窗开启时间不得少于40分钟。补充说明:1.会议室使用前应提前40分钟进行消杀作业,期间完成通风换气。2.会议室使用后清洁作业过程中,完成消杀作业。3.会议室使用前后均需按照该流程进行,不得漏项.不得顺序相反。4.会议消杀作业结束后,使用的抹布要进行冲洗清洁、晾干。5.消杀清洁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洗手做好个人清洁。第七节房间室内消杀措施一、消毒方法(一)房间内自然通风消毒:每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条件允许的话,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新鲜。(病家在终末消杀前不可以开启门窗通风消毒)(二)地面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第二天用清水拖把进行湿式拖地。(三)桌椅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四)门窗把手、开关面板等:每日使用75%酒精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应根据使用频次适当增加消毒次数。二、消毒剂注意事项(一)消毒物品由专人负责保存、配置、分发及使用,并做好登记工作。(二)配置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戴橡胶手套(厨房手套或医用手套)和口罩,按照产品包装上的说明操作。(三)消毒剂须避光密封保存,长期保存的消毒液会分解失活,即配即用,禁止与酸性清洁剂(如洁厕灵)同时使用。(四)75%酒精易燃,严禁喷洒,存放、使用时远离火源。(五)拖布和抹布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84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第八节医院终末消毒措施一、终末消毒(一)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出院、转移、死亡而离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