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_第1页
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_第2页
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_第3页
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_第4页
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XXX-202X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floodingpreventionandcontrolinmountainouscity(征求意见稿)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flooding(waterloggering)preventionandcontrolinmountainouscity(征求意见稿)DBJ50/T-XXX-20XX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编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202X年202X年XX月XX日20XX重庆总则1.0.1为有效防治城镇内涝灾害,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结合山地城市特征,制订本标准。【条文说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城市内涝日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重庆市2007年“7.17”、2009年“8.4”、2013年“6.9”等大暴雨致使中心城区及多个区县遭受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社会影响较大。重庆市具有山地城市的典型特征,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等方面与国内其它城市特别是平原城市有一定的差异,内涝也有其独特性。重庆内涝点主要分布在下穿立交或地通道的最低点、局部低洼地、陡坡接缓坡处的道路和地块等处。重庆地形坡度陡,地表土壤覆盖层薄,强降雨时地面渗透容量有限,径流量大,雨水汇流时间短,容易引发局部内涝。因此,基于重庆山地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内涝特点,结合重庆市现有排水设施的运行和管理状况,编制本标准以指导重庆市内涝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市域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城镇内涝防治系统建设和维护。【条文说明】重庆市市域范围包括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及管辖的各区县。其他山地城镇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1.0.3山地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内涝防治规划,且与其它专项规划相协调。【条文说明】若项目所在区域暂未编制内涝防治专项规划,可按本标准的内容执行。内涝防治系统作为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等设施的建设涉及海绵城市、园林绿地、城镇排水、道路交通、河道水系和城镇防洪等多个领域,与各专项规划统筹协调,可提升城市整体品质。1.0.4山城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国家和重庆市现行规范和标准包括《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8)、《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2)、《城镇内涝防治系统数学模型构建和应用规程》(T/CECS647)等。

2术语及符号2.1术语2.1.1山地城市指大部分土地分布于山地区域(地理学划分为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的城市,它的城市形态和生境与平原城市不同。2.1.2城镇内涝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雨水收集输送设施消纳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1.3城镇内涝防治系统用于防治城镇内涝的工程性设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组合成的总体。其中工程性设施包括雨水渗透、滞蓄、收集、输送、排放、利用的自然和人工设施,非工程性措施包括应对城镇内涝的预警、应急管理等。2.1.4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用于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设计的暴雨重现期,对应地面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等不超过一定标准。2.1.5设计雨型典型降雨事件中,降雨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2.1.6源头减排设施包括绿色屋顶、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渗透、滞蓄和净化作用,削减峰值流量,实现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削减径流污染。2.1.7排涝设施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排出超过排水管渠承载能力的雨水径流的设施。主要包括水体、行泄通道、调蓄设施、排涝泵站等。2.1.8调蓄设施降雨期间调节和存储雨水的天然和人工设施,包括水体、绿地、广场、河道、调蓄池等。2.2符号2.2.1推理公式法设计流量计算F——汇水面积;Q——雨水设计流量;q——设计暴雨强度;Ψ——径流系数。2.2.2净雨量计算As——D0——截留和洼蓄量E——蒸发量;fc——fm——f0——i——设计降雨强度;J——水力坡降;K——土壤渗透系数;k0——R0——Ts——t——降雨历时;tx——Vi——Vs——渗透设施的有效蓄水Wp——2.2.3道路积水计算h——雨水箅箅前积水深度n0——Q0——道路表面流量T——单一横坡路面积水宽度;T'——复合横坡路面积水宽度W——雨水口宽度;SL——边沟纵向坡度Sx——道路横向坡度;Sw——边沟横向坡度2.2.4调蓄容量计算Qi——Qo——V——调蓄量或调蓄设施有效容积;α——脱过系数。3基本规定3.0.1建设项目应进行内涝风险评估,存在内涝风险时应采取防治措施。【条文说明】城镇排水管渠系统通常用于应对较为频繁的降雨事件,设计重现期不高,排水能力有限,不一定能满足内涝防治重现期下的排涝需求。因此,为确保城镇安全,建设项目需要评估内涝防治重现期下的内涝风险。经评估有内涝风险时,应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涝措施,如透水下垫面改造、建设排涝设施、配置应急设备、采取应急管理等。3.0.2新建项目内涝风险评估宜采用水力模型法,改、扩建项目宜采用水力模型和历史灾情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条文说明】内涝风险评估可采用历史灾情评估法或水力模型法(情景模拟评估法)。以SWMM动力波算法为代表的水力模型可模拟城市内涝时管道和地表的各种情景。通过模拟管道承压和地表溢流,对流域的产流及汇流过程进行水文计算,获得进入管道的流量过程线;将管道与地表连通进行水动力计算,结合地表地形特征,获得积水范围及地表积水深度等。新、改、扩建项目涉及新建防洪排涝设施时,可采用水力模型法评估内涝风险。但鉴于模型模拟的局限性,内涝区域对排涝设施改造时可采用水力模型和历史灾情评估相结合的方法。3.0.3应根据积水时间、积水深度、地表径流流速以及所处区域重要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内涝风险等级,且符合表3.0.3的规定。表3.0.3内涝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内涝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重要程度积水时间t(h)积水深度h(cm)内涝高风险非中心城区t>1.5h>50(30)中心城区t>1.0中心城区重要地区t>0.5住宅小区底层住户和工商业建筑物的一楼进水内涝中风险非中心城区t>1.530(15)<h≤50(30)中心城区t>1.0中心城区重要地区t>0.5内涝低风险非中心城区t>1.515(8)0<h≤30(15)中心城区t>1.0中心城区重要地区t>0.5注:1积水深度是指道路中至少双向各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限值;2括弧内数值为地面积水流速超过2m/s地区的积水深度控制要求;3积水时间、积水深度需同时满足。【条文说明】城市内涝的危害程度不仅仅受积水水深和积水时间影响,还与内涝形成的流速有关。流速和水深对行人的稳定性和安全影响较大,表3.0.3以2m/s流速作为界线,对超过该流速的水深进行了限定。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除表现积水时间、积水深度等基本情况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表达内涝风险结果的电子地图。3.0.4新建项目不应出现内涝风险。存在高、中内涝风险的建成区条件受限时可分期改造,内涝风险消除前应配置应急设施。【条文说明】高、中风险建成区受场地或经济等条件限制时,可分阶段降低风险等级,但应最终消除内涝风险,且在风险消除前配置必要的防涝应急设施。3.0.5经评估存在内涝风险的项目应分析内涝成因,合理确定内涝防治方案。【条文说明】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有多种,低洼区域雨水口位置不合理、数量不够、排水管渠容量不够、落叶和垃圾堵塞雨水口或施工造成的雨水口和管渠损坏都可能引发内涝。因此需根据相关资料数据和现场调查,判定造成内涝的主要原因,有重点、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治内涝。3.0.6山地城市内涝防治应贯彻从源头、中途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理念。【条文说明】内涝防治不宜采取仅在末端加大行泄流量或仅提高排水管渠排水能力的措施,还应在源头和中途采取控制措施,全方位进行内涝防治。3.0.7山地城市内涝防治应采取源头减排、管渠排水、排涝等工程性和应急管理等非工程性在内的综合措施,且与城镇防洪相衔接。【条文说明】应对频率较小的超大暴雨,过度扩大防涝工程设施规模并不经济,可配合应急管理等非工程性措施,共同达到内涝防治目的和要求。洪涝灾害经常相伴发生,承担排洪功能的河道及水位对城区涝水及时排放有直接影响。因此山地城市的内涝防治应注重与防洪统筹。内涝防治设施可与水库、河道、堤防等城镇防洪设施衔接并协同管控,保证排水通畅;还可建立防涝与防洪联动监控,预警、应急机制,共享信息平台,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灾害。3.0.8内涝防治设施应便于维护管理,且不应对公众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条文说明】内涝防治设施的应设置方便维护管理的附属设施,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且不应含有危害公众健康的材料。3.0.9区域整体改建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单个项目改建时,若区域内下游排涝设施的排涝能力富余,径流量可超过原有径流量,但应进行区域内涝校核,满足内涝防治标准。【条文说明】区域整体改建时以径流量作为控制指标,但有些区域下游排水条件较好(例如临近水体或其他大型行泄通道),而项目受条件限制,径流量较难满足要求时,则可以充分利用下游排涝设施,满足区域内涝防治标准。

4设计计算4.1设计标准4.1.1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镇类型、人口密度、积水影响程度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可按表4.1.1的规定取值。表4.1.1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年)重现期重要性城区类型一般地区重要地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50100其他主城都市区3050其他区县2030【条文说明】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系指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其他主城都市区系指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璧山区、荣昌区;其他区县(自治县)系指万州区、黔江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城口县、丰都县、忠县、垫江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4.1.2易涝点的雨水管渠宜提高设计重现期,可按表4.1.2的规定取值。表4.1.2易涝点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年)易涝点类型城区类型重要交叉口陡坡变缓坡路段立体交叉下穿道、地通道及下沉式广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5~105~1030~50其他主城都市区及其他区县3~53~510~30【条文说明】重庆由于山地城市特点,立交多、道路坡度陡,内涝易发点多分布在大型交叉口、下穿道、陡坡变缓坡等路段。提高易涝点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有助于暴雨时快速排除雨水,避免内涝。4.1.3应对防涝系统的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和排涝设施进行整体校核,以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积水标准。【条文说明】内涝防治系统校核应符合《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附录B的有关规定。内涝防治系统核算结果应满足重现期和积水深度、积水范围、积水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不满足要求时应对系统中的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设施和排涝设施进行调整,可采取渗透、增大管径、优化排水路径、设置行泄通道、调蓄和内河整治等措施。4.1.4内涝防治系统设计重现期下城镇内涝地面积水设计标准应满足表4.1.4的规定。表4.1.4内涝防治系统设计重现期下的积水标准城区类型积水时间地面积水设计标准非中心城区t≤1.5h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应进水;道路至少有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大于15cm。中心城区t≤1.0h中心城区重要地区t≤0.5h注:1、积水深度和积水时间要求需同时满足。【条文说明】道路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是保证至少一条车行道的机动车不熄火。地面积水设计标准应首先应保证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当周边建筑低于或略高于道路人行道时,标准要求的道路最大积水深度在保证建筑物底层不进水的前提下可能低于15cm。4.2计算方法4.2.1雨水设计流量可采用以下方式计算:1汇水面积不大于2km2时可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2汇水面积大于2km2时,应考虑区域降雨和地面渗透性能的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等因素采用模型法;3汇水面积大于2km2但不超过4km2、且无滞蓄设施时也可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条文说明】雨水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可按照《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3.3.1条执行。但若汇水面积大于2km2但不超过4km2且范围内没有绿地、水体等下渗、截留、蒸发雨水的设施时,考虑到径流量计算的误差有限,仍可按照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流量。4.2.2推理公式应按式4.2.2计算。Qs=qΨF(4.2式中:Qs——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m2)];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4.2.3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内涝防治系统设计和校核时,应采用符合当地气候特点的雨型。模型法中的参数可根据当地地质、地貌、地形、气象和水文等实验研究数据确定或参照类似区域取值。4.2.4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设计和校核时,应根据排放口是否受顶托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条文说明】水力模型的运行需基于给定的下游边界条件。城市雨水系统常用边界条件及其适用范围包括:①排放口无洪水顶托:如通过调查已知下游市政管道或者河道不会对雨水排放产生顶托,边界条件设置为自由出流;②排放口受动态洪水顶托(江水涨落或者下游市政排放管网顶托):边界条件设置为洪水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需要用户从外部定义并输入,可根据市政管网实际运行情况、排放水体对应重现期下的洪水位进行设定;③排放口受静态洪水顶托(排放至湖库等相对静止水体):边界条件设置为与模拟的重现期对应的排放水体的洪水水位,以体现排放水位的顶托作用。4.2.5排水系统下游受顶托时,应采用能够反映管渠承压、溢流等流态的数学模型法计算重现期下的水位值。【条文说明】城镇排水系统通常包括封闭管渠和明渠。下游受顶托时,应采用能够同时模拟管道承压和地表溢流的水力模型进行内涝防治重现期下水位及水深的计算,以反映城市内涝时的管道中的复杂流态。例如重力流和压力流并存、管道承压和地表溢流并存、下游水位顶托等情形,应采用以SWMM动力波算法为代表的城市雨洪模型。4.2.6蒸发量较大或渗透性下垫面比例较高地区宜采用扣除集水区蒸发、植被截留、洼蓄和土壤下渗等损失的扣损法确定净雨量和净雨过程线,并按下式计算:R0=i-fmt-D0式中:R0——净雨量(mm)i——设计降雨强度(mm/h);fm——土壤入渗速率(mm/ht——降雨历时(h);D0——截留和洼蓄量(mmE——蒸发量(mm),降雨历时较短时可忽略。【条文说明】常用的产、汇流计算方法有径流系数法、扣损法和单位线法。蒸发量较大或透水性比例较高地区的内涝防治设施设计和系统校核时,利用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径流量误差较大,可采用扣损法计算。4.2.7土壤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按下式计算:fm=fc+f0-式中:fm——土壤入渗速率(mm/h)fc——稳定入渗速率(mm/h)f0——初始入渗速率(mm/h)k0——衰减常数(h-1),可取2~7tx——下渗时间(s4.2.8城镇内涝防治设施设计和校核时,应根据设施的功能性质、服务面积和地形坡度等采用3h~24h降雨历时和暴雨雨型。【条文说明】排水管渠计算通常采用的是短历时,内涝防治系统设计和校核时,为计算渗透、调蓄等设施对雨水的滞蓄作用,宜采用较长历时雨型。重庆市已公布3h暴雨强度公式和3-24h雨型,可用于内涝防治设计和校核。4.2.9径流系数应根据地面种类依据实测数据确定,资料不足时也可按表4.2.9-1取值。汇水面积的综合径流系数可根据地面种类、建筑密集度等因素按表4.2.9-2的规定取值,并应核实地面种类的组成和比例。表4.2.9-1径流系数(按地面种类分)地面种类Ψ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0.85~0.95大块石铺砌路面或沥青表面各种的碎石路面0.55~0.65级配碎石路面0.40~0.50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0.35~0.40非铺砌土路面0.25~0.35公园或绿地0.10~0.20表4.2.9-2综合径流系数(按建筑密集度分)区域情况Ψ城镇建筑密集区0.60~0.70城镇建筑较密集区0.45~0.60城镇建筑稀疏区0.20~0.454.2.10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内涝防治设计校核时,宜按重现期的等级、历时长短及下垫面坡度修正径流系数,可按表4.2.10-1和4.2.10-2取值。表4.2.10-1重现期径流修正系数设计重现期(年)20~3030~5050~100历时修正系数1.05~1.151.15~1.301.30~1.50注:当修正后的径流系数大于1时,应按1取值。表4.2.10-2下垫面坡度径流修正系数下垫面坡度2%~5%5%~7%7%~10%修正系数1.05~1.151.15~1.301.30~1.50注:当修正后的径流系数大于1时,应按1取值。【条文说明】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随着重现期和降雨历时的增大,城镇径流系数一般也会增大,径流系数的选取对内涝防治系统规模的确定影响较大。因此内涝防治系统设计和校核在中、高重现期、长历时条件计算时对径流系数进行适当修正有利于提高内涝防治系统的安全性。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具有土层较薄、地形坡度大的特点。地形坡度对下垫面雨水渗透能力有直接影响。坡度较缓时,雨水下渗较充分;坡度较陡时,下渗不完全,径流量增大,甚至部分渗透水还可能从下游重新溢出。因此重庆市径流系数可根据地形坡度进行适当修正。4.2.11道路积水宽度及深度可按下式计算:1当道路具有单一横坡断面(图4.2.11-1),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式中:T——单一横坡路面积水宽度(m);Q0——道路表面流量(m3/s)Sx——道路横向坡度;SL——边h——雨水箅箅前积水深度(m);n0——三角沟粗糙度系数,按表4.2.11取值表4.2.11三角沟粗糙度系数三角沟类型粗糙度系数n光滑沥青路面0.013粗糙沥青路面0.016光滑混凝土0.014粗糙混凝土0.016注:对于坡度小的道路,应考虑泥沙沉积,粗糙度按上表值增加0.002图4.2.11-1单一横坡断面(三角沟型)2 当道路具有复合过水断面(图4.2.11-2),路面积水宽度T'可按下列公式计算Th式中:T'——复合横坡路面积水宽度(m)W——雨水口宽度(m);Sw——图4.2.11-2复合横坡过水断面【条文说明】采用手工计算方法进行内涝防治系统校核时,应将由道路表面和两侧路缘石或建筑物构成的积水空间简化为明渠,核算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道路和雨水管渠、雨水口及连接管的过流能力、道路积水宽度、积水深度等。美国交通运输部联邦公路局颁布的《城市排水设计手册》对复合断面积水宽度计算过程较繁琐。我国《公路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宽深比小于1:6的浅沟泄水能力可按单一横坡三角沟泄水能力乘以系数1.2;采用复合断面时,通常雨水口截流范围横坡不大于8%,雨水口宽度范围不大于0.35米,水力半径对改变对排水特征影响较小,近似计算可满足工程设计需求。因此本标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复合断面积水宽度的计算进行了简化。4.2.12渗透设施的有效蓄水容积,应按下式计算: VS=Vi-Wp (4.2.12-1) Wp=KJASTS (4.2.12-2)式中:VS——渗透设施的有效蓄水容积(m3);Vi——渗透设施进水量(m3);Wp——渗透量(m3);K——土壤渗透系数(m/s);J——水力坡降;AS——有效渗透面积(m2);TS——渗透时间(s)。4.2.13当调蓄设施用于削减峰值流量时,调蓄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比较雨水调蓄工程上下游的流量过程线,按下式计算:V=0TQit-注:Qi≥式中:V——调蓄量或调蓄设施有效容积;Qi——调蓄设施上游进水流量(m3/sQo——调蓄设施下游出水流量(m3/st——降雨历时(s)。2当缺乏上下游流量过程线资料时,可采用脱过系数法,按下式计算:V=(4.2.13-2)式中:b——暴雨强度公式参数;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α——脱过系数,取值为设蓄设施下游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

5源头减排设施5.0.1山地城市内涝防治应符合低影响开发理念,可在内涝防治系统源头、中途和末端采取渗透、滞蓄等措施。【条文说明】山地城市内涝防治和低影响开发并不冲突。系统源头可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中途和末端可以采用低影响开发方式转输和滞蓄涝水,即使不计入LID设施的调蓄能力,也应融入低影响开发理念。5.0.2源头减排设施的建设应与内涝防治系统相协调,可根据内涝防治的需求合理选择LID设施类型和设计参数。【条文说明】滞留设施排放超标雨水时,其高程、排水路径应与下游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需要源头减排设施缓解下游排涝压力时,可选择具有滞蓄功能的LID设施削减雨水径流峰值,并尽量提高其滞蓄能力。5.0.3具有滞蓄功能的源头减排设施溢流排放超标雨水时不得产生安全隐患。【条文说明】滞蓄设施可以用于调蓄和排放超标雨水,但其水位、积水深度、流速和排放路径不应影响建构筑物和行人安全。5.0.4设置源头减排设施的区域不应降低城镇及小区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标准。【条文说明】源头减排系统对高频次的中、小降雨有一定削峰效果,在管渠系统设计暴雨强度作用下滞蓄设施可能已处于溢流状态,渗透设施的入渗速率已衰减,对暴雨削峰效果有限。5.0.5源头控制设施用于峰值削减时宜采用水力模型计算,也可按4.2.13计算。【条文说明】考虑其渗透滞蓄作用时可采用模型模拟计算,不考虑渗透滞蓄作用时与一般调蓄设施计算方式相同。5.0.6生物滞留设施用作行泄通道时,溢流口以上的调蓄空间可计入调蓄容积,可按照排涝水位计算溢流口的泄水量。【条文说明】滞留设施汇水范围内无其他溢流设施时,超标雨水将超过滞留设施的溢流能力,漫过周边地坪溢流。溢流口以下的空间是低影响开发蓄水空间,超标雨水发生时低影响蓄水空间已充满,不能计入涝水调蓄容积,但溢流口至地坪最低处的空间可以计入。按照排涝水位计算溢流口泄水量时,不应超过下游管渠按压力流计算的流量。5.0.7当植草沟等雨水转输设施按管渠系统的重现期设计时,其容积不应计入排涝调蓄容积。【条文说明】植草沟按流量法设计,其排水能力一般按管渠系统对应的暴雨强度设计,超高有限,泄水能力余量较小,不能调蓄或排放超标雨水;植草沟按超标雨水排放系统设计时可计入其调蓄容积。5.0.8单个生物滞留设施的汇水面积不宜大于0.5hm2。【条文说明】超标雨水将超过滞留设施的溢流能力,服务范围越大,内涝风险越大。服务范围过大还会导致径流路径过长,初雨收集效果差。5.0.9采用透水铺装的道路和广场兼做临时泄洪通道和调蓄设施时,应充分考虑泥沙沉积对透水性能的影响。【条文说明】行洪排涝时的泥沙沉积对透水铺装的维护带来较大困难,广场、人行道等透水铺装不宜位于低重现期的排涝通道内。

6排水管渠6.1地面雨水收集设施6.1.1山地城市应合理设置地面雨水收集设施,并应加强维护和管理。【条文说明】山地城市地形坡度较大,通常有利于雨水排放,但不利于雨水收集。根据对重庆市内涝点调查分析,雨水口等地面雨水收集设施设置不合理、管理维护不当是造成积水内涝的重要原因。因此,山地城市应特别重视地面雨水的汇流组织及雨水口等收水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维护。6.1.2雨水收集设施应合理确定汇水范围,收集设施的汇水路径不得穿越下穿道、地通道及小区进出口。【条文说明】重庆地形高差大,道路和地面坡度普遍较大,路面雨水并非全部流向两侧雨水口,因此需分析雨水径流轨迹后确定汇水范围。另外在划分汇水范围时,下穿道、地通道应与地块道路分开,路面雨水不得引入下穿道和地通道等易涝区,也不得流入小区进出口影响居民出行。6.1.3雨水口等雨水收集设施的泄水能力,应根据其构造型式、所在位置的道路纵向和横向坡度以及道路积水深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雨水口设计过流能力可按表6.1.3取值。表6.1.3雨水口过流能力表雨水口形式过流能力(L/S)平箅式雨水口偏沟式雨水口单箅20双箅35多箅15(每箅)联合式雨水口单箅30双箅50多箅20(每箅)立箅式雨水口单箅15双箅25多箅10(每箅)注:1表内数据适用于尺寸为750×450mm,开孔率34%的雨水箅子,设计时应根据所选雨水箅子的实际过水面积折算。2当用于排水系统模型计算或其它箅前水深大于40mm的设计工况计算时,雨水口过流能力宜根据试验确定,也可参照图集16S518附录中雨水口过流特性曲线确定。【条文说明】《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5.2.4条文说明及图集《雨水口》(16S518)列举了我国常用的各类型雨水口泄水能力,其数据是在道路纵坡0.3%~3.5%、横坡1.5%、箅前水深40mm条件下并以1:1的水工模型经过试验确定的。《雨水口》(16SS18)中雨水口过流曲线表明,同类雨水口在同一箅前水深时,道路纵坡越大雨水口过流能力越大。因此,对山地城市纵坡较大的道路而言,雨水口实际过流能力采用表格内数据是满足要求的,而采取措施保证雨水口箅前水深才是确保陡坡道路有效收水的关键。6.1.4雨水口等雨水收集设施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汇水面积内的雨水径流量、设施泄水能力和道路形式等因素综合确定。1人行横道线上游设置雨水口以减少雨水径流对行人的干扰;2单向横坡路段宜在较低侧布置雨水口;3陡坡路段宜选用宽型雨水口;4陡坡变缓坡、交叉口、下穿道等低洼易涝区域应在雨水汇流量大和低洼处布置雨水口并合理确定雨水口形式和数量。【条文说明】重庆地区道路雨水口的间距和形式通常按经验选定,导致部分路段雨水口浪费或不足。应根据实际汇流量和道路纵横坡选用适宜的雨水收集设施类型并合理布置。重庆地区路面通常采用窄型偏沟式雨水口,可有效减少对行车的影响,但在陡坡路段收水效果不佳,可选用宽箅雨水口。陡坡下游缓坡段、凹型交叉口及某些低洼地带,雨水汇流量大,易发生内涝。应在汇流集中处选取横沟、双箅、多箅、浅箅与深箅、平箅与侧箅联合等多种组合型式提高收水效果。6.1.5雨水口等收水设施应有保证设计流量下箅前水深的措施。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标高宜低于周围路面3~5cm,立箅式雨水口进水处下缘宜低于周围路面5cm。采用豁口收水时,豁口下缘宜低于路面5cm。下凹式绿地溢流雨水口的箅面标高应根据雨水调蓄设计要求确定。【条文说明】山地城市道路纵坡较大,为保证雨水口箅前水深可采用雨水口下沉、在雨水口前端设置浅沟引流、雨水口末端设置挡水堰等措施。设置了生物滞留带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道路,采用路缘石豁口收水时应采取降低豁口处路面标高等措施保证收水效果。雨水口的位置需保证道路或地块雨水汇入下凹式绿地入渗,待绿地蓄满水后再流入雨水口。6.1.6雨水口等雨水收集设施和其连接管设计流量应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计算流量的1.5倍~3.0倍,并按该地区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进行校核。【条文说明】考虑到雨水口及连接管易被垃圾杂物堵塞,实际收水面积缩小;暴雨期间雨水管渠往往处于超载压力流状态,排除的水量大于重力流或满流情况下的设计流量,因此需提高雨水口及连接管的设计过流能力。雨水口及连接管按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标准校核不能满足积水标准时,可采取增加雨水口数量、增大连接管管径等措施。6.2排水管渠6.2.1新建、改造项目的排水管渠除应满足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标准外,尚应和城镇内涝防治系统中的其他设施相协调,满足内涝重现期要求。【条文说明】,排水管渠的管径或断面尺寸一般根据管渠设计重现期要求计算确定,但排水管渠还可承担防涝功能,需按照内涝重现期标准,与源头减排、排涝等内涝防治设施进行整体校核,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要求。6.2.2排水管渠按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进行校核时,应按压力流计算。【条文说明】校核内涝设计重现期下的地面积水深度和积水时间要求时,排水管道系统一般处于超载状态,其过水能力需按压力流工况计算。6.2.3立体交叉道路应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且互不连通的系统。立体交叉下穿道、地通道排水应设独立的排水系统,其出水口必须可靠。【条文说明】立体交叉道路的地通道或下穿道通常处于城市路网的较低处,为内涝易发点。下穿道或地通道排水系统出口是否可靠是影响下穿道或地通道积水内涝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设置独立的下穿道或地通道排水系统,且不与立交其他排水系统连通,并确保出水口的畅通。下穿道或地通道排水管尽量以重力流方式接入附近河道或水体,条件受限时可采取水泵提升方式或其他防止内涝的措施。未靠近河道或水体的下穿道或地通道排水接入市政管渠系统时,采取放大接入段市政管渠管径和跌水等措施避免反灌。6.2.4排水管渠系统排出口宜高于防洪水位,条件限制时也可低于洪水位、采用淹没出流方式。必要时采取内涝防治措施。【条文说明】排水管渠正常情况下尽量采用均匀出流方式排水,若排水管渠出水口受所处地块标高限制低于受纳水体洪水位时,出水受顶托,也可采用淹没出流。若按内涝防治重现期标准校核上游检查井雍水高度超出地面时,需采取提升排放等措施。

7排涝设施7.1一般规定7.1.1山地城市宜充分利用行泄通道、调蓄、排涝泵站等排涝设施进行排涝。【条文说明】排涝设施主要用于解决超过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雨水传输和控制问题。超标雨水主要通过行泄通道排放下游,当行泄通道排水能力不足时,可采取调蓄等其它措施,不能重力流排放时,可提升排放。7.1.2山地城市可合理利用景观水体、广场、道路等作为排涝兼用设施,并确保安全。【条文说明】除建设排涝专用设施外,还可结合场地空间、用地和竖向等因素利用下沉式广场、运动场、水景、湿地、公园、道路等现有场地兼作雨水临时调蓄空间或行泄通道,但应确保安全。7.1.3排涝兼用设施应制定排涝应急预案,排涝应急设施应保障到位。【条文说明】兼用排涝设施在启动调蓄排涝前应进行预警,关闭休闲、交通等主体功能,并对人员提前进行疏散,对重要财产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各种应急设施应保障到位。7.1.4新建或改建排涝设施应校核下游排涝设施承接能力。【条文说明】新建的行泄通道、调蓄设施或排涝泵站可能会增加下游排涝设施流量负荷,如果水量超过下游可承接能力,将导致新涝点的出现,需选择其它排涝通道或改造下游排涝设施。7.1.5有山洪风险的区域应设置截洪沟渠,宜将山洪独立引至下游沟渠或水体,减轻城区排涝系统负荷。【条文说明】依山而建的城市组团易受山洪威胁造成内涝,有必要在山体坡脚设置截洪沟。截洪沟的雨水单独排放的优点是不会影响城区排涝系统,洁净雨水直接入河。7.2行泄通道7.2.1排水管渠系统不满足排涝需求时应按内涝标准设置超标径流行泄通道。【条文说明】超标径流行泄通道是承担超过排水管道设计标准的雨水输送和排放的通道。山地城市可因地制宜利用河道、冲沟、明渠等天然和人工水系,或城市道路、公共绿地、排水管道等作为行泄通道排放涝水。深隧在山地城市需经技术经济论证后采用。7.2.2行泄通道的平面定线和竖向高程应保证行泄通道的贯通及涝水的有效收集和安全排放。7.2.3采用水系作为行泄通道时,应对其排涝能力进行校核,不能满足城镇内涝防治设计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恢复或提高其过流能力。【条文说明】天然沟渠、水塘、河道等水系可予以保留用作行泄通道。若因填埋、涵管化、占用或因洪涝灾害损坏等造成过流能力降低、影响排涝时,需采取疏浚或修补措施恢复其过流能力。河道或沟渠若经校核在内涝防治设计标准下的水位高于岸堤时,需通过扩大断面、加大沟底坡度等工程措施提高其过流能力。7.2.4对河道等地表水系行泄通道的水位及排涝能力进行校核时,宜按水力模型推求明渠渐变流水面曲线,并应充分考虑排放口处的下游水位。【条文说明】对于长直河道,河道流动近似于均匀流态,河流流速沿程一致,水面比降与河道底坡平行,河道水深可采用曼宁公式进行计算。但当河道底坡及下游水位边界条件变化时,则往往形成明渠渐变流或非均匀流,沿程水深及流速均有所变化。尤其是在高重现期降雨时,城市排水系统在道路涵管、桥墩处易形成壅水,同等流量下实际水深高于明渠均匀流曼宁公式预测的水深,从而导致排涝风险超标。因此对地表水系进行排涝校核时需充分考虑沿线及下游水位等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推求水面曲线以确定排涝标准下的水位值。美国SWMM、美国HEC-RAS等开源软件均可以进行明渠渐变流水面曲线演算,还可计算具有不规则断面的河道及明渠在一定流量下的水位沿程变化情况,并反映桥墩、涵管、水库等的顶托作用。河道等地表水系行泄通道水力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数据需求参考《附录B》。水力模型概化的主要对象包括河道(渠道)断面、水库(湖泊、塘)、大坝桥涵等复杂水工结构以及河道交汇点等流量变化节点。模型构建可根据上述物理对象的特征参数进行要素概化。河道、明渠、冲沟等线性对象通常概化为计算管段,水力模型中通常将计算河道划分若干断面,在模型中定义各断面形状、断面间隔及河道中泓线高程,并考虑下游排放口处的水位边界条件。水库(塘)等大型水体通常概化为水库或者容积类节点。SWMM模型可同时进行水文及水力计算,通过连接河道断面与其对应的汇水流域来确定排涝流量,然后运行模型即可获得河道流量及水位。HEC-RAS模型无流量计算模块,仅做水面曲线的水力计算,因此还需要用户在断面处输入排涝重现期下的流量值,运行程序以获得排涝水位。7.2.5缺乏模型条件的地区或者河道坡度较陡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曼宁公式进行河道水位及排涝能力核算。【条文说明】对于山地城市陡坡河道或者冲沟,水面曲线受下游水位顶托影响范围较小,也可将其近似为明渠均匀流。如坡度大于6%的河道及冲沟,可采用曼宁公式进行河道水位及排涝能力计算,即Q=17.2.6内河、明渠、冲沟等水系作为行泄通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超高不宜小于0.5米,弯曲段还应考虑水位壅高;2宜采取抗冲刷和消能措施。【条文说明】河道明渠可通过种植固土植被减少冲刷,对水土流失、泥石流、边坡坍塌等自然灾害有一定防治作用。对于陡坡渠道及冲沟,涝水排除时流速较高,可通过设置跌水、消能平台等方式进行消能。7.2.7利用道路作为行泄通道时,不宜选取城镇交通主干道、人口密集区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路段。7.2.8道路行泄通道应根据设计流量进行排涝风险校核,并满足以下条件:1设计积水时间及积水深度应满足表4.1.4的要求;2道路路面任何点的水深与流速的乘积hv不应超过0.5m2/s;3道路路面任何点的水深与流速平方的乘积hv2不应超过1.23m2/s2;【条文说明】道路作为泄洪通道时,流速和水深对行人及汽车稳定性影响较大,需限制其最大水深和流速,避免对其道路功能产生影响以及对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如果不能满足本要求,则需要通过改造道路断面及坡度、改造排水管道、源头减排、中途分流、重新选择行泄通道等方式降低排涝风险。参照美国及英国道路大排水设计风险控制,山地城市流速较大,为保证对交通和行人安全,对径流的深度与流速及其乘积进行了限定。陡坡或急转弯路段应特别注意校核流速和壅高。7.2.9道路行泄通道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综合考虑道路漫流对于人行和车行、市政管线的影响;2应设置积水警示牌和水位监控系统;3应避免垃圾或其他沉积物影响排涝通道的畅通;4不应阻断和拦截公众用来逃离洪水的逃生通道。7.2.10道路表面的积水宽度和深度可按本规范第4.2.11计算。在局部有易涝点、管道溢流或管道受下游水位顶托时,宜采用数学模型法。【条文说明】道路行泄通道承担超过排水管渠系统的超标径流的排放。水力公式法是在明确道路行泄通道需排除的涝水流量后(Q道路=Q-Q管),采用明渠均匀流曼宁公式计算道路排涝的水深及流速,并以此评估道路排涝风险在道路排涝时,下游水位通常较高,管道通常处于承压满流状态,管道及道路受下游高水位的影响,实际过流流量与水力公式法预测值差别较大。数学模型法(或水力模型法)对降雨-产流-汇流这一完整过程进行动态概化,能够反映降雨径流过程的时空不均匀性,且可将管道与道路水力计算耦合同步,能够较好地模拟计算管道承压、下游水位顶托等复杂水力工况下的管道及道路实际输水能力。水力公式法和数学模型法的设计流程及计算方法参考《附录B》。7.2.11数学模型法应将道路地表排涝与排水管渠排涝进行耦合计算,并应采用动力波算法(DynamicWave)运行水力模型。【条文说明】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道路行泄通道的设计计算时,可将道路概化为与管渠并行的宽浅明渠,与雨水管渠系统一并概化为双层排水系统,二者同步进行耦合水力计算,并在检查井(雨水口)处竖向进行流量交换。当管道内水位低于道路水位时,道路地表的水将进入地下排水管道;当管道内水位高于道路水位时,雨水将溢流至路面,并顺地势排放或者在局部存积。水力模型的演算方式必须选择动力波算法(DynamicWave),以求解完整的圣维南方程并进行平行管道的水力计算,同时模拟地表溢流及下游顶托等复杂工况。7.2.12道路行泄通道分岔出水时,可使用二维地表洪水模型经现场试验确定分岔口出水流量。条件不足时,可将交叉角度简化为90度,采用堰流公式或者经验公式进行支路分流流量计算。7.3排涝泵站7.3.1山地城市涝水排放应以重力流为主,条件受限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采取提升排放方式。【条文说明】内涝点一般处于低洼地带,尽量通过局部高程改造、增设涝水行泄通道等方式重力流排放涝水。当受场地限制,部分区域无法重力流排出时,可采用水泵提升方式排除涝水。例如立交或道路的下穿道、地下通道或因城市建设造成的洼地,周边地形较高,涝水不能重力流排出时,可采取泵提升方式排涝。部分临河地块低于防洪堤或设计洪水位,上游汇集的雨水受洪水位顶托不能重力流及时排河,在防洪堤陆地侧积水形成内涝,这种情况下,也可采用水泵提升排放。7.3.2排涝泵站的布置应有利于涝水汇集,且宜靠近受纳管渠或水体。7.3.3在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要求的前提下,排涝泵站的设计规模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排涝泵站规模应根据内涝防治设计流量和调蓄设施能力综合确定,并考虑20%的安全余量;2排涝泵站排涝能力不得超过受纳管渠或水体的最大承载能力;3排涝水泵宜采用大小泵搭配的方式。【条文说明】排涝泵站属季节性泵站,利用率低但投资较大,若须采用则需根据内涝标准、设计暴雨、排涝面积、排涝方式等综合分析确定设计规模。当排涝水量较大时,为减少泵站规模可采用泵抽与调蓄并重的方式,通过加大集水池调节容积或设置专用调蓄设施,以应对超标降雨,满足内涝防治标准。有条件还可兼顾径流总量控制、降雨初期污染防治与雨水利用。路面积水时,管道中为有压流,泵站所需的流量增多。因此排涝泵站设计规模应考虑20%的安全余量。水泵采用大小搭配的形式,既满足了小雨量条件下雨水的顺利排放,避免水泵频繁启动,又保证了极端暴雨条件下雨水的及时排出。7.3.4内涝水力模型的泵站宜概化为节点,并按泵站工况曲线进行排涝工况计算。7.3.5若排涝泵站在部分时段具备重力流排放条件时,宜设置重力流超越管道,超越管道上应设置防倒灌的控制阀门。7.3.6排涝泵站配电、自控等重要设备的安全高度应按该地区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的积水深度进行校核。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受淹的措施。7.3.7排涝泵站出水口宜略高于下游洪水水位。当出水口低于洪水位时,应设置防倒灌设施。7.3.8排涝泵站出水口的位置应安全可靠,并应设置防护设施或警示标志。

8调蓄设施8.0.1山地城市宜根据内涝防治要求,采用源头调蓄、管渠调蓄和排涝调蓄等方式进行调蓄。1宜就地利用洼地、池塘、景观水体、绿地或生物滞留带等敞开式场地和空间进行源头调蓄。2宜利用现有管渠分流或设置专用管渠等方式进行管渠调蓄。3超出排水管渠设施能力的雨水宜利用城镇水体、下凹式绿地、下沉式广场、调蓄池等进行集中调蓄。【条文说明】本条进一步体现从源头至末端的滞蓄理念,在排水系统前、中、末端进行全方位调蓄防涝。根据在排水系统的不同位置分为源头调蓄、管渠调蓄和排涝调蓄。源头、管渠和排涝调蓄均可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利用现有绿地、池塘、水体、广场等地上空间或新建地下调蓄设施。当道路两侧雨水管或片区内相邻雨水管渠在暴雨期间运行水位差别较大时可利用现有低水位管渠作为分流管渠削减高水位管渠的峰值流量,有条件时也可新建专用管渠进行调蓄。8.0.2应根据内涝标准、用地条件、场地功能和构造、景观、安全等因素,合理设置调蓄设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洼地、塘、水体、下凹式绿地等用于雨水调蓄应有保证雨水引入的措施,并应在降雨停止后有序排放雨水。2宜结合下沉式广场、景观水体等场地和空间兼作雨水调蓄设施,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的下沉式广场、停车场不宜用于雨水调蓄。3地上调蓄空间不能完全满足内涝防治标准或地上空间紧张、无调蓄空间和设施可利用的区域,宜设置地下雨水调蓄设施。+4合理采用分散或集中、单一或组合形式达到调蓄目标。【条文说明】为保证人身安全,人员集中的重要区域不宜利用停车场或下沉式广场作为调蓄设施。当地上调蓄设施布置受限时,可设置地下调蓄设施,其位置可优先考虑便于维修和改造的公共区域。小区和公共易涝区域若场地构造复杂、雨水汇流点或管渠出口较多、可采取分散式调蓄方式削减径流峰值。8.0.3立体交叉道路区域宜采用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调蓄池削减雨水峰值流量,调蓄雨水宜经净化处理后回收利用。【条文说明】作为城市交通重要节点的立体交叉道路一般是排水管渠系统重要汇水点,也是城市内涝的重灾区。为及时有效调节高峰径流,可根据场地竖向将各匝道雨水分散引入立交范围内的绿地调蓄后排入下游管渠,也可在绿地、桥下等公共空间设置调蓄池集中调蓄。必要时收集的雨水可经处理后用于立交绿化浇灌、市政杂用等。8.0.4雨水调蓄设施的位置及高程应根据空间竖向、雨水汇流路径、下游受纳管渠或水体高程、地下水位等因素综合确定,并与周边环境与景观相互协调。【条文说明】雨水调蓄设施的位置和高程需保证暴雨时服务范围内的雨水径流能进入调蓄空间,且流量超标时及时溢流,降雨停止后雨水能够有序排放。具有渗透功能的调蓄设施底部需尽量高于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否则可在底部采取防止施。8.0.5削减雨水径流峰值的调蓄设施当用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或综合利用时应采取措施满足相应水质要求。8.0.6调蓄设施用于削减雨水径流峰值的设计调蓄量,应根据内涝防治设计标准采用模型法确定,条件受限时可按4.2.13公式进行计算,并考虑下游内河、湖泊等受纳体的容量。8.0.7用于削减径流峰值的调蓄设施调蓄量计算宜采用3h~24h较长历时降雨资料,且应考虑降雨历程即雨型的影响。【条文说明】雨水调蓄设施和其它内涝防治设施需进行内涝防治重现期校核,应考虑设施对雨水的滞蓄作用,因此宜采用较长历时。8.0.8兼用雨水调蓄设施除削减峰值流量外,还兼具景观、休闲娱乐、污染控制或雨水综合利用等功能时,应综合考虑各功能和目标,按各功能计算调蓄量的最大值或合计值确定设计调蓄量。【条文说明】有景观需求的景观水体等兼用雨水调蓄设施,为满足各项功能,需利用水量平衡计算并校核水体的面积和调蓄水深。8.0.9具有渗透功能的调蓄设施与道路、建构筑物基础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m,否则应设置防渗措施。8.0.10敞开式调蓄设施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牌。下沉式广场等兼用调蓄设施应设置调蓄启动条件、淹没范围和最高水位、人员疏散路线等标识和预警预报装置。【条文说明】调蓄设施需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并在重要醒目位置标明调蓄功能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在汛前采取措施隔离人员并检查疏散通道和排水设施是否畅通。8.0.11调蓄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的有关规定。

9运行维护9.1一般规定9.1.1城镇内涝防治系统的运行维护应统筹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设施,并协同园林绿化、市政排水、道路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条文说明】城镇内涝防治设施与道路、园林、防洪等城市基础设施紧密相关,为更有效地保证内涝设施的运行维护,需加强与其它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9.1.2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运行维护应建立运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制度、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9.1.3内涝防治系统的运行管理应根据日常、汛前、汛中、汛后各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维护方案。【条文说明】非汛期和汛期的维护管理通常涉及日常巡查和养护、汛前排查、清掏和设备调试、汛中运行调度、应急抢险、汛后疏浚修复等工作。9.1.4应通过传感、地理信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内涝防治数据中心和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并与城镇排水、防洪、气象、水文等其它平台相互衔接。【条文说明】建立城镇内涝防治数据中心和管理监控平台对城镇内涝防治十分重要。通过平台可以实时获取水情、雨情、管网运行工况、积水点水情、气象预报等信息,实现防汛监测设备统一接入(包括外部系统和平台新建),全面掌握汛情,同时结合数值模型,实现内涝积水模拟预测预警,为防汛提前预警,应急响应、灾害评估提供决策依据。9.1.5内涝防治设施的运行维护操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安全规定执行。【条文说明】相关的规范包括《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10、《城镇排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CJ/T252、《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GB/T51187等。9.2监测监控9.2.1内涝防治应根据内涝风险等级、重要程度以及管理条件等因素,结合内涝防治模型需求,合理设置监测监控装置。【条文说明】历史积水点和日常易涝点、区域雨水主干管交汇点和排放口等内涝风险较高或重要位置设置监测监控装置有利于及时发现险情。内涝模拟时,模型构建需要输入水量的管网节点、重要设施的进出水管渠、模拟结果验证的节点以及其它影响模拟效果的节点有条件时也应设置监测设施,其监测数据能校正模型,是内涝防治的重要支撑。9.2.2内涝监测应采取在线或人工监测相结合方式。重要区域的内涝点、排水口以及内涝模型的关键节点应设置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装置。【条文说明】同步设置液位或流量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可实时掌握积水水位和现场情况,为及时排涝除险提供支撑。但在线监测需要根据经济情况逐步推广和普及。9.2.3内涝监测点位、频率等应综合考虑监测对象类型和管理维护需要等因素确定,并应根据持续监测结果动态调整。【条文说明】监测点位布设要能够反映管网和设施运行的系统特征,能满足水力模型模拟计算或率定的要求。重点区域、重要内涝设施的监测点数量可加强。汛期的监测频率可高于旱季,在监测结果不能有效反映内涝情况时及时对点位和频率进行核实和整改。9.2.4内涝监测指标宜与城市排水、海绵设施、环境保护、气象水文等监测指标相互统筹。【条文说明】内涝监测指标通常以水位、流量、流速为主,可与城镇排水、防洪的水位或水质、雨量等其它城镇监测指标统筹设置、共享数据。9.2.5内涝监测数据应根据历史工程数据和人工现场观测数据校验核实并纳入内涝运行管理平台。【条文说明】监测数据是城市内涝管理和预警预报的主要依据。在线监测数据需要分析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与以往内涝历史记录或现场观测数据出入较大时,要对监测设备、位置及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分析原因,力求数据真实反映内涝情况。9.2.6应根据易涝点积水危害程度、管网设施情况和管理需求等,合理设置监测点液位的预警和报警阈值,并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条文说明】后台监测管理软件可设定预警和报警的阈值,较低的阈值可提前对事故进行预警报警,提高内涝防治设施运行安全系数,但会耗费较高的人力物力财力;反之可降低成本,也降低运行安全系数。因而,需综合考虑监测点所在管网的基本信息、排水规律、周围环境、运行要求等因素,根据管理需求对阈值进行设定。9.2.7内涝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应经济、适用、可靠,满足防水、防腐、防雷、防爆、防盗等相关技术要求,并确保在各种工况条件下能正常运行。安装维护方便并不得影响管、井、泵、池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养护。【条文说明】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在排水管网检查井或其它防涝设施中对水位和流量进行长期的在线监测,设备需具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正常工作的性能,在浸没和水力冲击情况下亦可正常使用。另外设备的选择与安装还需符合重庆山地城市高温、高湿的气候以及坡度大、流速大的特点。9.3日常运行维护9.3.1岗位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宜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9.3.2日常应安排专人巡查和维护内涝防治设施及其设备。并根据设施重要程度和易涝程度制定不同的维护方案。【条文说明】排水管渠、泵站、调蓄设施等设施需配备专门的巡查人员。日常巡查内容包括水位情况、堵塞情况、设施完好情况、违法行为等。当发现设施损坏或缺失、堵塞、塌陷等情况,需及时开展修复工作。9.3.3应制定汛前排查和汛期巡查方案,对立体交通、下穿道、地通道等易涝点和重要内涝防治设施重点检查,加强对主排水通道和排出口附近的在建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及时疏通或修复排水通道,消除内涝隐患。【条文说明】汛前排查和汛期巡查方案需明确排查的具体范围、对象、目标、整治措施、技术路线、责任人员、整治时限和效果等。9.3.4雨水口、排水口以及调蓄等内涝防治设施应加强汛前和汛后清理、疏通。【条文说明】雨水口等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和排水管渠堵塞是造成内涝积水的重要原因。暴雨前常伴随大风、道路人行道上的落叶被风吹落,常常覆盖或落入雨水口和排水沟内,暴雨时严重影响雨水收集。因此在暴雨前和暴雨后需及时清理管渠和检查井内沉积物。调蓄设施的进水口、溢流口和主体也需在汛前清扫沉积物和淤泥,保证调蓄能力。汛后也需清理调蓄设施里面的泥沙及其它杂物。9.3.5汛前调蓄设施应放空到最低水位,内河、水体排涝通道应预降水位。汛后宜在24h内将水位排至设计水位以下。9.4应急管理9.4.1山地城市内涝防治应急管理应对内涝防治设施的事故应急、分期达到内涝防治重现期下的应急、以及超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的应急等不同情况配置应急设施并采取合理措施。9.4.2应以内涝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平台为基础,整合雨情、水情、险情、气象、地理等平台信息,并结合实时监控数据和内涝模型,建立内涝防治应急管理体系,包括预警系统、应急系统和评价系统。【条文说明】依据以GIS技术为基础建立的内涝防治运行管理平台,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可有效进行内涝防治。通过联合其他平台系统,及时收集、分析、汇总关于雨情、汛情、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经水力模型模拟分析易涝区内涝趋势及危害,进行预警等级判定,并针对预警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对预警及应急系统处理实际情况评价分析,对系统做出合理调整。9.4.3内涝防治应建立预警机制、划定预警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进行相应的应急响应。【条文说明】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常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应急响应也可划分为Ⅳ级响应、Ⅲ级响应、Ⅱ级响应和Ⅰ级响应。各内涝防治管理部门可根据预计雨量划分不同的预警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响应方案。根据等级划分对时间、人员、物资等提出相应具体要求。9.4.4内涝防治应急管理应制定内涝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具有可行性和协调性,并从组织体系、应急响应、现场处置、队伍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条文说明】应急措施包括成立由牵头部门和各区域、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联控的防涝应急组织体系并明确各自职责;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应急响应时限和抢险救灾后援人员、物资、器材、机具设备投入时限等。9.4.5应加强与气象、公安、住建、水利、交通、城市管理等相关应急部门的协作,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保证信息及时共享。【条文说明】当出现应急情况时,根据突发情况性质,启动应急预案并联动排水、气象、水利、路政、交通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构建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多部门高效联动防治内涝。9.4.6采用提升方式应急排涝时,提升能力安全系数宜符合表9.4.7要求。表9.4.6防涝应急设施排水能力配置标准区域类型安全系数内涝高风险区≥1.5风涝中风险区≥1.3内涝低风险区≥1.29.4.7内涝防治评价系统应建立内涝防治评价体系,对预警系统、应急系统及内涝防治设施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条文说明】建立内涝防治评价系统的目的是评估内涝防治设施的效果,并通过优化设施设备运营参数,完善预警系统、应急系统、设施运行情况,为智能化平台建设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

10施工与验收10.0.1内涝防治建设项目施工与验收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检验制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条文说明】室外排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工程的施工与验收应满足《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中相关要求。雨水调蓄工程的施工与验收应满足《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中相关要求。源头减排设施的施工与验收可参照《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透水砖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中相关要求执行。10.0.2新建、改建项目施工前应对区域内及下游现状排水管渠、水系进行调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现状排水体系畅通。10.0.3现状排水通道被中断或占用的施工项目,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临时排水系统重现期不应小于1年,并应有排水防涝应急预案。10.0.4重要排水设施应避免雨季施工,其他建设项目宜在雨季前完成排水系统建设。【条文说明】重要排水设施指位于中心城区重要地区、下沉式广场、立体交叉下穿及地通道的排水管渠、泵站及雨水调蓄工程。10.0.5源头减排、排水管渠、雨水调蓄等内涝防治设施应进行功能性试验,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条文说明】功能性试验包括渗透设施的渗透能力试验,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无压管道闭水、闭气试验,雨水调蓄设施满水试验等。有其他特定功能的设施应按设计目的进行功能验收。10.0.6排水管渠设施验收资料中应包含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报告及影像资料,不得出现结构性或功能性缺陷,且宜在保修期结束前进行二次内窥检测。【条文说明】内窥检测方法及评估按《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中相关要求执行。

附录A内涝风险评估水力模型法A.0.1数学模型法进行内涝计算及模拟所需的基本数据如下表所示。表A.0.1内涝分析数学模型法所需基础数据数据资料名称数据内容对应SWMM类模型参数新建区/已建区数字高程模型(DEM)天然地表高程信息地表泄洪流路径设置、洼地蓄积新建区/已建区区域地形图或道路路网图城市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的道路路网及控制高程点汇水区划分面积、坡度、宽度新建区/已建区航拍影像高分辨率的航拍图不透水区百分比已建区水系分布天然及人工水系平面及河底高程、水位高程排放口边界条件新建区/已建区土壤分布土壤水文类型初渗率、稳渗率等渗透性能参数新建区/已建区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规划图不透水区百分比,与污染物累积、冲刷特征对应的规划用地类型设置新建区/已建区规划文本城市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的文本资料新建区排水管网设计或测绘数据节点(检查井、排放口、闸阀、泵站、调蓄池)、管线(排水管、排水渠)位置及高程数据管网拓扑关系,检查井高程、长度、管径、坡度、粗糙系数等新建区/已建区排水设施性能数据水泵曲线、调蓄设施蓄水曲线等水泵特征曲线、调蓄设施特征曲线新建区/已建区低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设施类型、结构参数、位置及服务区域、与雨水管网的竖向高程关系LID设施参数新建区/已建区监测数据水位及流量监测数据,历史内涝数据模型率定已建区降雨数据分钟降雨数据设置雨量计新建区/已建区A.0.2内涝风险评估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以最常见的SWMM系列模型为例:(1)基本排水网络构建。手工或利用第三方软件与CAD、GIS数据的接口导入功能,逐一将子汇水区、雨水管道、检查井节点进行拓扑关联,构建基本排水网络。(2)汇水区水文参数赋值。汇水区坡度可以利用GIS的空间计算功能或者手工面积加权平均得到。不透水率的计算,在新建区基于土地规划资料(不同用地类型)进行面积加权平均得到,已建区可基于土地规划资料或者航拍图(不同用地类型)进行面积加权平均得到。子汇水区宽度可采用:K×汇水区面积(建筑小区0.5<K<2)。雨水下渗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Horton、ModifiedHorton、CurveNumber(CN)、Green-Ampt、ModifiedGreen-Ampt等。Horton模型对参数要求较少,是较常用的下渗模型,CN模型对于数据要求最低。我国常用Horton模型,美国常用Horton、CN模型。其余参数下渗模型系数可参考SWMM(3)雨水系统检查井节点及管道参数赋值。均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其中:①节点SurchargeDepth根据检查井周围实际地表高程情况设定②节点PondedArea在内涝风险评估中一般设为较大值(如100m2)以避免模拟过程中由于检查井溢流而损失这部分水量。(4)设置降雨数据。设置雨量站,输入设计暴雨时间序列数据(或通过记事本打开输入文件.inp直接编辑。)(5)设置泵站(Link)。定义输入泵站特征工况曲线。(6)设置大型调蓄类设施(Node)。需定义水库特征曲线(水位-容积曲线及水位-出流曲线)。调蓄设施的水位-容积曲线根据水库的地形图计算确定,出流流量根据蓄水设施的出水方式进行水力计算获得或通过设置不同outlet实现。(7)设置排放口,给排放口指定边界条件。见第四章:设计计算。(8)设置运行起始和终止时间。运行起始时间应在降雨初始时间,运行时间通常长于降雨时间。(9)模型率定。对于已建区域有历史观测的内涝数据,可利用实际观测或者监测的流量及水位对模型进行率定。(10)运行模型,输出结果,包括同降雨重现期管道流量峰值、水位、最大水深,不同降雨重现期检查井节点最大水深、溢流流量、溢流总量等,可结合GIS生成洪水风险分析图可视化。

附录B道路涝水行泄通道设计B.1水力公式法B.1.1道路行泄通道承担超过地下管渠系统的超标径流的排放。水力公式法是在明确道路行泄通道需排除的涝水流量后,采用明渠流曼宁公式计算得到道路排涝的水深及流速,并以此评估道路排涝风险。B.1.2采用水力公式法进行道路行泄通道设计的基本流程如图B.1.1所示。图B.1.1行泄通道设计流程图B.1.3水力公式法设计计算步骤如下:(1)进行内涝现状分析,识别内涝点。(2)划分计算路段。每一计算路段的横断面、表面粗糙度和坡度应大致一致。(3)径流行泄通道水力计算。地表行泄通道与地下管道共同承担内涝防治标准下的汇水区域雨水峰值流量。在扣除地下排水管渠系统的最大排水流量后,道路行泄通道所需承担流量计算为:Q道路=Q-Q管,其中Q—设计暴雨重现期流量峰值,m3/s,Q(4)排涝风险评估。根据本标准第7章进行道路排涝安全评估,山地城市道路坡度较大,应同时校核水深以及流速×水深两个排涝安全指标。道路行泄通道流速v及水深h采用曼宁公式计算。(5)在重要或者构造复杂的交叉口,应使用二维模型或者现场试验来确定流量分配。在其他信息不足的地区,可将交叉口简化为90度,采用堰流公式进行支路分流流量估算。(6)行泄通道设计调整。当地表径流行泄通道的过水能力不满足安全排涝要求时,需对道路纵向坡度、断面形状进行调整,或规划设计新的径流行泄通道,并重新进行模型流量及水深计算,确保满足设计要求。B.2数学水力模型法`B.2.1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道路行泄通道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