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笔记_第1页
古典文献笔记_第2页
古典文献笔记_第3页
古典文献笔记_第4页
古典文献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周文献与文献学视频:1-7重点:“文献”一词的起源:出自哪?谁提出的?含义是?“礼”指什么?“征”的意思?“文献”一词出自《论语·八佾》,由孔子提出,含义是,“礼”指国家的典章制度,“征”的意思是,验证,征验之意。2.扩展:杞国和夏朝、宋国和商朝,分别的关系是怎样的?杞国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是夏禹后裔。宋,为商汤后代。商朝主要分封同姓子弟,异性功臣,前朝后裔3.扩展:三易指什么?三易: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5.重点:综合郑玄和朱熹的说法,早期的“文献”分别指什么?“文”指典籍,“献”指贤才6.难点:既然杞宋无征,孔子又如何能言夏商之礼?《论语·八佾》中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能言夏、殷之礼,是从周礼推测出来的,因为周礼是据夏、殷二代之礼损益而定的。7.难点: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说明了什么?到孔子的时候,周天子的地位已经没有西周时期那么高了,所以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矣,是有深义的,鲁国作为周公之子伯禽建立的诸侯国,再加上孔子对周公的尊崇,所以鲁国沿用了周礼,对周礼继承得很好,保存了西周文献,与杞、宋不同,所以鲁国可以征验周礼。所以才说周礼尽在鲁矣!8.扩展:十翼。十翼:《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易經》為六十四卦,產生於殷周之際;《易傳》又叫《易大傳》,共有《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詞》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共計十篇,均產生於戰國之際,是現存最古的對《易經》的解釋,漢人稱之為“十翼”。9.扩展: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今文和古文:漢人整理和傳授儒家經典文獻主要是通過兩種文本方式。一種是口耳相傳,靠背誦和記錄來流傳的文本,記錄所用的文字是當時通用的隸書,稱為今文,如由秦博士伏生口授、晁錯記錄的《尚書》,又稱為《今文尚書》。另一種是從牆壁夾層或地下發掘出來的文本,是用先秦六國的文字書寫的,稱為古文,如魯恭王從孔子舊宅牆壁夾層裏發掘出來的《尚書》,又稱為《古文尚書》。10.扩展:“献”作“人物”讲在后代的应用。明代焦竑《国朝献征录》,献指当代重要人物,与历史关系重大的人物;清代李桓《国朝耆献类征》,献指人物。11.重点:首先用“文献”命名的书指哪一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首先用“文献”一词为书名,取义于《论语》。扩展:举例说明从文献学角度研究《史记》应该研究什么?從文獻學研究史記:首先要研究史記怎麼成書的,

寫作過程是怎樣的,有沒有人篡改,有沒有後人摻雜進什麼內容,哪些人做過注,這些注好不好,今天看到的史記文本最早的是南宋的,從司馬遷的時代到南宋,漫長的時間裏,中間有沒有走樣,現有宋本有哪些版本,這些版本好不好,值不值錢,如何鑒定,如何知道是宋版書,還是清代的書,標點本什麼時候有的,怎樣才能標點準確等等。13.扩展:杜先生提到的称谓问题。古人有名有字,对人称字,自称称名,是旧的礼仪规范之一。先生是尊称,比自己小的也要称先生。如以兄弟称,则比自己小的也要称“兄”,自称“弟”。对好友的儿子要称“世兄”。足下,与殿下、阁下、左右、知识、侍者皆是自谦之辞,表示自己不能与对方平起平坐,只能与对方的侍从讲话。14.扩展:科举考试。明清时期,举人进京,在礼部参加会试,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然后参加殿试,取中后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再参加朝考,选优者为翰林院庶吉士,其余授各部主事、知县等。庶吉士在翰林院教习馆学习三年,然后举行散馆考试(御试),成绩优良者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主事、知县等。15.重点:文献学的研究范围。文献学主要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具體範圍:目錄、版本和校勘,辨偽、輯佚、標點、翻譯、注釋、檢索、出土文獻、載體等。16.难点:文献学的研究目的。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一句话,文献学是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库的钥匙。扩展:归纳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18.宋代文献和清代文献,郑玄改称郑元或者直接称字郑康成,采用的是避讳的办法,古书避讳很常见,经常使用的办法有四种:改字、空字、缺笔和改音,以上改称郑元属于哪一种?补充:关于伪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一个是张霸的《百两尚书》,另一个是东晋太守梅赜向东晋元帝献出一本自称是孔安国作传《古文尚书》,这部尚书包括的篇目出除了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8篇之外,还包括多出的25篇,后世称为梅本《古文尚书》或者孔传《古文尚书》,曾一度得到东晋朝廷、南朝及隋唐朝廷的认可,唐太宗时命孔颖达等砖《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采用的本子就是孔传《古文尚书》。到了宋代被怀疑为伪书,首先提出的人就是吴棫和朱熹,他们认为孔传《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的相同部分难读,而多出来的部分却文从字顺容易理解。到了清代怀疑其为伪书的人更多,代表性人物就是明代的梅鷟和清代阎若璩,梅鷟写了《尚书考异》和《尚书谱》,阎若璩写了《尚书古文疏证》,论定其书为伪书。当然也不乏相反意见的学者,代表性人物就是毛奇龄,他写了《古文尚书冤词》,力证该书不伪,两派之间的争论曾轰动一时。第二周文献的载体视频:8-14重点:文献的载体有哪些?甲骨2、金3、石4、竹木5、帛6、莎草纸7、羊皮纸8、贝叶9、纸杜先生的教材上有甲骨、金、石、帛、紙。張三夕教材的總結是:甲骨、金石、竹木、縑帛、紙張和電子。重点:几个术语:甲骨、甲骨文。甲骨:指的是龜甲和獸骨,龜甲主要指的是龜的腹甲,較平整。獸骨則主要指的是牛的肩胛骨,間或刻有記事文字的牛頭骨、鹿頭骨、人頭骨、虎骨等。甲骨文是殷商時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人称甲骨文,是到現在為止人們可以見到的最早的有系統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记录以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故又称“卜辞”。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故又称“殷墟书契”、“殷墟卜辞”。3.重点: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地点、重要人物。时间:清代光绪末年发现甲骨文地点:今河南省安阳县西北五里小屯村重要人物:第一个发现的人王懿荣重点:甲骨的整治过程。甲骨从取材到整治到占卜到刻写的过程:第一步是龟骨的取材,龟的来源一般是由方国进贡。龟的取材通过杀龟解决。杀龟之前要进行祭祀,然后杀龟。杀死之后去除内脏,龟壳贮存,以备加工整治。第二步是龟甲的整治、锯削和刮磨。龟甲的整治首先是将其背甲和腹甲切割开来,甲桥连接在腹甲上,背甲从中间自首至尾分开,经过整治以备占卜。腹甲的甲桥要去除边缘突出的地方,使之成为弧形。腹甲的正反两面都要刮磨,高低不平的地方还要错磨,使龟板面平光泽。对其他骨料的整治也要达到这种程度。第三步就是骨板的钻凿,钻和凿本来是是钻凿时使用的工具,后来用这两种工具在骨板背面所制成的槽洞和圆洞也简称钻凿了。用图形表示的话,椭圆形的是凿,圆形的是钻。钻凿一般是先凿后钻,钻凿都不能从背面穿透骨面,也就是要在正面留有均匀的薄层。这样就克服了骨版坚硬薄厚不均的缺点,后面灼烧时便会使骨板受热均匀,才会在正面准确呈现兆纹。第四步是灼龟,凿钻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占卜。占卜要进行灼龟,也就是灼兆。灼兆是占卜时施于钻内凿旁的烧灼痕迹。用火或者积碳烧灼,使烧灼之处爆裂兆纹,通过兆纹来判断吉凶。在灼兆点发出的爆裂之声就是“卜”字。第五步就是判断吉凶。第六步就是刻辞,卜官卜问吉凶之后,下一步就是刻辞,将其卜问之事及其内容刻记于卜骨之上以作记载。占卜过程到此基本结束。有些卜辞所问之事,要等过一段时间才会得到验证,把所验证的结果再补充刻到卜骨上之后,全部过程就已经完成了。刻记过的甲骨,都有专门人处理,或者进入“档案库”。《周礼春官》中就有“龟人”,掌管藏龟以备卜之用。重点:术语,金、金文。金,先秦時期稱銅為金。金文又稱青銅器銘文、鐘鼎文、鐘鼎款識,是鑄或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鐘鼎是青銅禮器中貴族常用的重器,因此以鐘鼎作為青銅器的代稱。鐘鼎款識,款是凹字,指刻上去的字;識謂凸字,鑄上去的字。6.重点:青铜礼器的种类。青铜器的种类礼器,乐器,兵器,农器,度量衡,钱币,符玺,日用器扩展:青铜礼器的用途。礼器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及随葬。其次为诸侯旅行奠告之用,其次则为其次为陪嫁之物。用于宴飨重点:举例说明石刻文字的种类。石刻文獻的種類1.

碣,就是高石柱子,上小下大,形在方圓之間。現存較早的是石鼓文,共十鼓,各刻有四言詩一首,詠秦國君遊獵事,故又稱獵碣,字體是秦統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屬於秦統一之前的刻石,具體年代有爭議,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2.

摩崖,刻於崖壁,天然之石。著名的有漢代的《石門頌》,全称为《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王升撰,隸書;唐代的《紀太山銘》,唐玄宗撰文,親以隸書書之;再有就是泰山經石峪的《金剛經》,富盛名,書法隸楷並舉。3.

碑,碑上所刻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用於喪葬方面先是有了神道碑,東漢時又產生了墓志銘。二是用來紀工紀事,表彰功德。三是用來刻詩文書法、名人手跡。四是唐代開始的進士題名碑。五是把重要的經典刻在石碑上,稱為石經,儒家經典的刊刻重要的七次,佛經最著名的是房山石經,道經自唐代也有刻石,數量少於佛經。难点:竹木载体的相关术语(竹简、木简、册、牍、尺牍、封、封泥、检、杀青、汗青、椠-板-牍、刀笔、刀笔吏)。竹简:竹,主要是劈成长而窄的竹片木简:用木劈成长而窄的木片册:把竹木简编连成册的象形文字牍:木制的宽长条尺牍:写信用的一尺长的板牍封:这种加盖、系绳、施泥、()印的工作叫封。封泥:封泥亦稱“泥封”。古人簡牘、書函封發時用繩捆縛,在繩端或交叉處用泥粘上封住,上鈐印章,作為信驗,以防私拆。這種鈴有印章的土塊稱“封泥”,主要流行於秦漢。魏晉後紙帛盛行,封泥之制漸廢。。检:信写好之后用另一块板盖上,这块盖信的板叫“检”杀青:竹簡破成竹條後,把簡面刮平(竹黃的一面),再用火烤幹,“殺青”,故又叫“殺青簡”“汗簡”“汗青”。文章寫好了也稱“殺青”。汗青:椠-板-牍:根据《论衡》,椠只是截断的木头,破成片才叫“板”,刮削以后才叫“牍”刀笔:书写会出错,就用刀刮去再写,所以“刀”和“笔”要配合使用,就有了“刀笔”这个词。刀笔吏:扩展:战国秦汉简牍出土情况。重点:马王堆汉墓帛书。馬王堆漢墓帛書l973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又出土了一批古代帛书,共有20多种l2万多字。第一、这批帛书中有些典籍失传了一两千年,其中与《老子》相关的文献保存最多,包括《老子》甲本、乙本以及《老子》甲本卷后元篇名的四篇佚书,《老子》乙本卷前的《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等四种文献。这些文献过去都没有传本。第二、另外还有一些占星、相马、医经方面的古书以及地图、导引图、帛画等珍贵的图书。这批帛书的出土,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军事、语言、医学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异常难得的文献资料。第三、比如帛书本《老子》与传世的今本《老子》在文字篇次上有较大的出人,今本《老子》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帛书本正好相反。不少学者利用帛书本对传世文献做了很有意义的校勘和比较工作。扩展:国外早期三种重要的书写材料。莎草纸,羊皮纸,贝叶扩展:考古发现证明造纸术发明于西汉,说明各次发现的时间及地点等情况。重点: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卷子(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第三要注意这几种装潢形制,从卷轴装到经折装到蝴蝶装到包背装再到线装,所有这些形制,其书页都是单面书写或者印刷,只不过卷轴装和经折装就是把抄了书的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卷轴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而经折装按照一定的宽度一正一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折页;后面那三种装潢形制是对一张印好的单页进行不同的折叠装订而成。15.重点:纸质文献装潢形制相关术语(轴、卷、褾、带、牙签、帙、卷帙、卷轴、黄卷、邺架、触手如新、信口雌黄、芸窗)。1、牙签,藏书者系于轴端或书函上作为标志、以便翻检的牙制签牌。2、卷子不便携带,还有装书的袋子,叫“帙”。铁就是书衣,“书衣”一词一直沿用到近代,不过已变成书册外封皮的称呼了。3、黄卷:卷子通常染黄以驱虫,引申诗句:黄卷青灯空苦心4、邺架:他人的藏书处5、触手如新:形容图书保存完好6、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7、芸窗,书斋。芸者,香草也,置书页内可以辟蠹。“芸香馥兰,绿字摛章。”古代文人常以芳草喻君子美德,取此字,只是表示自己的某种追求。芸窗,亦作“芸牕”,书斋名也。唐人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宋人刘应时诗云:“芹泮三益友,芸窗一炷香。补充:史记三家注史记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的合称。原各单行。《四库提要》认为散列正文下并合为一编,始于北宋。现存最早的有南宋黄善夫刻本(商务印书馆收入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清乾隆时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较为通行。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张文虎考订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一百三十卷,是清朝后期较好的刊本。中华书局1959年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出版《史记》,分段标点,将原散列正文下的三家注移于每段之后,原序文亦移置全书后,并以年代次序重排。第三周文献的形成与流布视频:杜泽逊老师视频15到21讨论问题:文献的形成方式有哪四种。著,述,编,译名山指什么?还有哪些类似的名称?传说中的藏书之处。大酉山,小酉山。通过学习总结什么是“作”。作,也称“著”“造”“著作”。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认为“作”为著作,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张舜徽先生认为将一切从感性认识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提高到理性认识以后,抽出最基本最精要的结论,而成为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理论,这才是著作。杜泽逊先生认为,著作,关键是结论是不是新的,是不是前已有之,是不是仅就旧说稍加变通或稍加损益,而且所谓全新的结论,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证据确凿而可以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学习总结什么是“述”。不止于简单的继承,对于前人的创造,要有个消化过程、理解领会过程,在领会过程中,可能还会有所增益,使之更完整。或有所删订,使之更正确。对那些渐趋隐晦的道理,还要作一番探微索隐工作,古人所作的大量注释,实际上就属于索隐工作。有哪些价值极高的注释之作?(掌握)《诗》之毛传、郑笺、孔疏,《三礼》之郑玄注,《春秋左传》之杜注,《水经》之郦注,《汉书》颜师古注,《史记》之三家注,《后汉书》之李贤注,《三国志》之裴注。通过学习总结什么是“编”。编又叫纂、辑。是根据一定体例缀辑旧文,其重要特点是原始条纹都是其它文献的原文,不加改窜。一般要求注明出处,当然也有不注明出处的。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文选》。最常见的编纂成果有哪些?各举出一两种代表性成果。总集:《诗经》《楚辞》《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诗经》,在今天看来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文选》。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李太白文集》4、类书: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分若干子目,以供读者渎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历代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的《永乐大典》、《经济类编》;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渊鉴类涵》等。5、丛书:《汉魏丛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是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丛书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合刻”、“汇刻”、“汇抄”、“全书”等。《四库全书》(丛书类书区别:丛书在编纂上基本都抄,类书只摘取需要的部分)6、档案类编:《曲阜孔府档案选集》《四库全书档案》《清代文字狱档案》7、资料摘抄《清稗类钞》其中《太平御览》等类书有出处,而《册府元龟》及(清稗米针竿就不注出外我国封建社会的几部十书都县靠编篡而成。辑佚学成就最大的学者是?代表作?马国瀚《玉函山房辑佚书》补充辑佚学和文献的亡佚直接关联,文献的亡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文献亡佚,另外有人伪造同名文献,这属于伪书的范畴;二是原文献亡佚或散佚,但其中有部分内容散存于其他文献,(如类书、典籍注文中)这种文献就叫做佚文献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影响较大的翻译文献有几种?佛典翻译,学术翻译,文学翻译可信的汉译佛经始于什么时候?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译经大师有哪两位?起于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期(公元2世纪)。影响较大的有安世高,支娄加谶。支谦的重要贡献是什么?支谦在翻译方法上有重要贡献:①曾将所译《无量门微密持经〉和两种旧译(《阿难陀目伝尼呵离陀邻尼经》、《为端底总持经》,均已不存)对勘,区别本(母)、末(子),分章断句,上下排列,首创会译体裁。后来支敏度合《维摩》、《首楞严》二种竺法护译本旧译,编成“合本”,道安合《放光》、《光赞》新旧译本,编成合本,都取法于此。②自译经自加注,如《大明度无极经》首卷,足济翻译之穷。③反对译文尚质,主张尚文、尚约调和,开由质趋文先河,很适合佛传文学翻译(参吕激《支谦》,收入《中国佛教》)汉人西行求法第一人是哪一位?朱士行竺法护翻译佛经的特点是什么?言准天竺,事不加饰东晋前期,重要的佛教文献学家和译师是谁?其高足中最著名的是谁?释道安,最著名的是净士宗创始人慧远。其文风忠实原本不厌其详,所以其译本成为后来对照异本的最好材料。东晋后期姚秦的哪一位大师是汉魏六朝时期最杰出的译经大师?他译经和之前的大师主要的区别在于?被评价为并娴华梵,游刃有余的典型例子是?(1)鸠摩罗什,(2)在文体上一变朴拙文风,开始运用达意译法,使中土易于接受,在翻译有文学趣味的《法华》、《维摩》、《大智度论》等经论时,力求不失原意的同时,注重保持原本的语趣。他既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对汉文有很高素养,对于文学有高度欣赏力。(3)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出家人姓“释”从谁开始?并且是我国第一个订立僧伽制度的建立者。释道安玄奘法师的主要贡献是?(从著作和翻译著作方面说就可以)著作:《大唐西域记》翻译:《大般若经》全部六百卷,《瑜伽师地论》,将《老子》译成梵文在学术翻译方面,明清时期著名的译者有哪些?利玛窦,徐光启,李之藻中国三大史诗指的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世界之最)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较著名的外国史诗有哪些?巴比伦《吉尔伽美什》印度《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有了文字之后的还产生了一些叙事诗,主要有哪些?蒙古族《嘎达梅林》苗族《张秀梅之歌》彝族支系撒尼人《阿诗玛》傣族《召树屯》文献流布的方式有哪几种讲唱、镌刻、抄写、印刷、摄影、微机输入、激光扫描第四周学习内容:文献的收藏和散佚视频:杜泽逊老师视频22到29讨论问题:

传说中的较早的古书有哪些?《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书籍的代称:方策,卷帙,坟卷,坟籍2.

现存最早的古书是哪几部?其中的《礼》指的是?唐代孔颖达等的《五经正义》其中的《礼》指的是?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孔颖达的礼指《礼记》《仪礼》的名称有哪两个简称《礼》,亦名《礼经》或《士礼》。儒家注本有: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清胡培翠《仪礼正义》等。3.

十三经包括哪些书?杜老师说的14经又加上了什么书?《\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诗经》、《\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尚书》、《\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周礼》、《\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仪礼》、《\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礼记》、《\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易经》、《\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左传》、《\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公羊传》、《\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榖梁传》、《\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论语》、《\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尔雅》、《\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孝经》、《\t"/item/%E5%8D%81%E4%B8%89%E7%BB%8F/_blank"孟子》后又加上《大戴礼记》《十三经注疏》哪些人给这些经书做的注成为十三经注疏,作为一个必会知识点,查阅⑴《十三经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经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⑵注疏者《周易注疏》(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唐)孔颖达疏《周礼注疏》(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唐)贾公彦疏《礼记注疏》(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唐)孔颖达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唐)徐彦疏《谷梁传注疏》(唐)杨士勋疏《孝经注疏》(宋)邢疏《论语注疏》(宋)邢疏《孟子注疏》(宋)孙奭疏⑶注疏: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周礼》记载的当时掌管图书的职官有哪几种?小史掌邦国之志,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内史,掌书王命,遂二之柱下史征藏史5.

汉以前中国历史朝代有哪几个?夏商周秦6.

秦代藏书的地方有哪些?管理图籍的职官是?地方:明堂,石室,金匮职官:御史大夫

汉代萧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称的图书馆叫什么?石渠阁,天禄阁西汉刘向和刘歆父子整理图书的贡献有哪些(根据杜先生的讲解可以分几个方面来说)?广罗异本、仔细勘对;第二、彼此互参,除去重复;第三、校出脱简,订正讹文;第四、整齐篇章,定著目次;第五、屏弃异号,确定书名;第六每书校毕,写成叙录。从上面所列举的情况看,刘向校书,除了勘对文字异同、订正讹误之外,还大有事在,实包括版本、校勘、目录三方面内容。特别是每书校毕,写成《叙录》一篇,更寓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巨大作用,这便是后世目录解题的开端。最初是每书一篇《叙录》,写在本书上面,后来将群书《叙录》抄集在一起,成为一部总的叙录汇编,以便别行于世,所以又称为《别录》。他的儿子刘歆,后来在《别录》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编为《七略》。班固作《汉书》,又在《七略》的基础上,写成《艺文志》。历代史志,多沿其体。给后来学术界的影响,极其深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来源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意思为(依靠目录学以达到)对历代学术进行考辩,对其源头进行考察甄别(的作用)。现本词泛指对事物的源头与发展过程进行仔细考证的过程或宗旨。出自清代学者章学诚的《校雠通义》章”,有条别阐明的意思,“辨章学术”,就是将千头万绪的各科学术条分缕析,辨别清楚:“镜”,即鉴照比较;“考镜源流”,就是撮取古今学术发展的史料,通过比较鉴别.溯其源流正变。《七略》的类目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种。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种。

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9.西汉刘向校勘整理书籍,后世流传下来的由刘向编订的书籍有哪些?《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楚辞》、《晏子春秋》、《管子》、《山海经》10.

清代目录学巅峰之作是《四库全书总目》这是这本书的正式名称,关于该书的名称还应该注意什么。四库全书每部书前都有一篇提要,叫做《库本提要》又叫《书前提要》另外又编了一部《四库全书总目》这是纪昀根据《库本提要》润色过的。并且《四库全书》三分之二的书只写了提要,没要内容叫做存目提要。存目七千多篇,总目三千多篇。《四库全书总目》又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总目》或《四库提要》存目:只编辑了书目名,没有实目的存在。

东汉藏书之处有哪些?管理图书的官有哪些?藏书之处:石室,兰台,东观,仁寿阁,辟雍,宣明,鸿都管理图书的官:校书郎,兰台令史

对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目录学著作,本课程课程提到了哪些(谁的什么著作)?三国魏秘书郎郑默《中经》、西晋秘书监荀勖《中经新薄》、东晋著作郎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南朝刘宋秘书监谢灵运《四部目录》、刘宋王俭《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南齐永明中秘书丞王亮谢朏《四部书目》。

隋唐北宋重要的藏书机构有哪些?隋在东都观文殿东西屋保存。西安还有嘉则殿。唐:嘉则殿北宋:崇文院(原为三馆,昭文馆,集贤馆,史馆)+秘阁=馆阁龙图阁,太清楼,宣和殿崇文总目《崇文总目》,是宋代的官修书目,著录经籍共3445部,30669卷,是北宋最大的目录书。《崇文总目》六十六卷,按四部分四十五类。由翰林学士承旨王尧臣领衔上奏,仁宗赐名《崇文总目》经籍《随书·经籍志》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纬书、小学十类。史部: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十三类。子部: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集部:楚辞、别集、总集三类。经史子集四大类40小类附道经、佛经15类共55类

明代在藏书方面重要贡献的表现有哪些?1.北伐元大都,收秘书监图书;2.编成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类书《永乐大典》;3.正统间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著录图书7000余部,43200册。《文渊阁书目》是现存不多的官修书目,在目录学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属于明初国家藏书的第一部书目。

清代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的相关情况是怎么样的?《四库全书》是由清高宗乾隆皇帝主持,由总编纂纪昀等360多位官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撰而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约3500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涵盖了清代中期以前中国文化的基本典籍,因此称为“全书”。《四库全书》收书中特别有价值的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385种书,世无传本,独赖《四库全书》以传。《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九年(1744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其后又陆续缮写六部。

《四库全书》抄成7部,分别存放,所谓的北四阁和南三阁都在哪?叫什么名字?北四阁:皇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文溯阁,热河避暑山庄文津阁,南三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西湖圣因寺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命运:

北四阁:1.文源阁本与圆明园一起毁于英法联军之手。2.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于戈壁沙漠中。现藏甘肃省图书馆。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处争议中。3.文渊阁本20世纪40年代被国民党带到台湾,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4.文津阁本从承德移藏北京图书馆。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三阁:1.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2.文澜阁本由于太平天国运动仅有残本,今藏浙江省图书馆。七部中保存完好的是文渊阁本和文津阁本,前者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后者也由大陆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

名词:天禄琳琅(可以联系汉代天禄阁来说明此名词)。天禄琳琅,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藏书精华,也是仍存世的清代皇室藏书。清乾隆九年(1744)开始在乾清宫昭仁殿收藏内府藏书,题室名为“天禄琳琅”。“天禄”来源于西汉的一座阁楼:天禄阁。「天禄」一词取汉朝天禄阁藏书,「琳琅」为美玉之称,意谓内府藏书琳琅满目。此后,昭仁殿成为清廷收藏善本珍籍的专门书库。

写出杜先生列举的17次重大文献损失(或者叫书厄)。秦始皇焚书西汉末年战乱东汉末年战乱西晋末年惠怀之乱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隋末唐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靖康之难李自成起义乾隆禁毁嘉庆宫火太平天国起义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庚子事变日本侵华战争文化大革命第五周学习内容:文献的收藏和散佚视频:杜泽逊老师视频30到34教材:见微信档讨论问题:

春秋时期学术下移的相关情况是怎样的?春秋以前学在官府,随着周王室的衰败,到了春秋时期,学在官府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教育、学术、及典籍都渐渐从中央转移到地方或民间来。私人藏书是随着学术从官府到地方的转变而出现的。所以这一时期兴起了诸子百家,诸子本来都是周王朝的官,后来周王朝衰微,诸侯强大,王官就失其官守了,只好走向民间。这些人大都一面授徒为生,一面到处找诸侯游说,希望得到诸侯任用。学术由此走向民间,这对那些王官似为不幸,对文化学术发展却大有好处,带来了我国学术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百家争鸣。《汉志》分析诸子的来历,说儒家来源于司徒之官,道家来源于史官,阴阳家来源于掌天地四时之官,法家来源于治狱之官,名家来源于礼官,墨家来源于掌管宗庙之官,纵横家来源于外交官,杂家来源于谏官言官,小说家来源于稗官。

一些走向民间的学者手头不仅有先王之书,另一方面又自己著书立说,又要研究别家学说,私人藏书应运而生,文献记载有哪些?举例说明。《墨子》: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失败,回家后“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世主必从而礼之。《史记·六国年表》:秦即得意,烧天下《诗》、《书》。……《诗》、《书》之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西汉刘向,刘歆等校理皇家藏书,异本很多,其中有“中书”“外书,都是官藏,又有“臣向书”“臣参书”“射声校尉立书”则属于私人藏本。

汉代私家藏书的典型代表是蔡邕,有哪些材料显示蔡邕家藏书籍较为丰富?蔡邕之赠是怎么回事?材料:《三国志·魏书》: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后汉书·列女传》: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三国志》裴松之注:“《博物记》曰:……蔡邕有书近万卷,末年载数车与粲,粲亡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粲字与焉,既被诛,邕所与书悉入业”蔡邕之赠蔡邕将书赠送给王粲书籍的行为,叫做蔡邕之赠。后指将自己的书籍赠送给有作为的青年后代

张华、范蔚、崔慰祖、任昉在藏书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晋初,张华富藏书,“尝徙居,载书三十乘”,“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晋书•张华传》)。晋人范蔚“家世好学,有书七千余卷,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蔚为办衣食”(《晋书•范平传》)。范蔚乐于借书与人的品格,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南齐崔慰祖、宋代宋敏求、近人瞿良士都具有这种风范。南齐崔慰祖聚书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南史•崔慰祖传》)。梁任昉“聚书至万卷,常多异本(强调),及卒后,武帝使学士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无者就其家取之”(《南史》本传)。张华:物色罕见的书,追求新鲜的书,藏稀有之书范蔚:乐于借书于人,并置办衣食崔慰祖:乐于借书于人任昉:藏书数量大,稀见书目多

“好事者”的古今词义差别。古;做与自己利益无关的好事,褒义今:好管闲事;喜欢多事”。有爱看热闹,搬弄是非的意思。

唐代私人藏书家代表性人物李泌、李繁,苏弁,韦述等各自藏书特点是什么?整体上唐代藏书注重什么?李泌,李繁:家富藏书,整齐干净/“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整体上唐代藏书注重干净,整齐苏弁“聚书二万卷,手自雠定,当时称与秘府埒”(《新唐书》本传)。韦述“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秘书不逮也。古草隶帖,秘书、古器图谱无不备”(《新唐书》本传)。整体上唐代藏书也体现了体面这一特点,注重书种类的齐全,数量多,注重书的整洁。

宋敏求(次道)藏书有什么特点?宋人眼中的善本主要特点是什么?特点:宋次道藏书皆校三五遍,世之蓄书,以宋为善本。居春明坊时,士大夫喜读书者多居其侧,以便于借置故也。”主要特点是错误少,且罕见。宋人眼中善本:错误少(讲求学术的精华,细化以及文本的精善)

宋代著名三家私人藏书目录是哪三家?晁公武家藏书籍的来源有哪些?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来源:井度赠书,自己家藏《群斋读书志》私家目录起源很早,但保存至今的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第一部。

尤袤的“四当”指的是哪四个方面?谁取义于此而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字为“四当斋”?饥读之可以当肉,寒读之可以当裘,孤寂而读之可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可以当金石琴瑟也。清末民国间长洲章钰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字为“四当斋”

南宋四大诗人指的是?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11.

《眉山七史》或者叫《南北朝七史》谁刻印的?指的是哪七史?研究南北朝所需的“十史”又是指哪“十史”?七史:《宋书》《魏书》《梁书》《南齐书》《北齐书》《周书》和《陈书》十史:《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北周书》《南史》《北史》《隋书》

研究藏书史的书哪一部称得上是空前绝后?《藏书纪事诗》叶昌炽

赵孟頫最显赫的藏书是什么?刘体仁赞颂“宋板书未有逾《前汉书》者”的原因是什么?宋板两汉书前有赵文敏小象,元美小像于次帙,标签文衡山八分书

陈继儒在《读书十六观》记载赵孟頫说过的藏书读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静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

关防公章

李开先的藏书特点。品类齐全,数量丰富,质量很高,用朱砂校对,最大特色,词山曲海

词山曲海词曲多18.

明代天一阁收藏的书籍的主要是哪种类型?天一阁的伟大在于什么?明代史料,伟大在能保存朱明一代的直接史料。

天一阁

)至今保存完好,为我国最古的藏书楼。藏书楼的命名1.借典故佳义清钱曾的“述古堂”:清代钱曾的“述古堂”,典出《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彭祖传说为殷商贤大夫,好述古事。)(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彭祖。这是孔子的一种治学方式,即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只将古代好的东西做陈陈相因,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钱谦益作《述古堂记》认为老彭即彭祖,姓篯,是他们钱氏的祖宗,于是钱曾以“述古”号书楼,标榜他遵先祖之故行。清鲍廷博的“知不足斋”:笃好书籍,取《戴记》“学然后知不足”之义名其书室。清张金吾的“爱日精庐”:取《大戴礼记》“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之句。清钱大昕的“潜研堂”:清钱大昕室名。著有《潜研堂全集》。潜研,专心钻研。《后汉书·班固传上》:“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清曾国藩《唐确慎公墓志铭》:“公潜研性道,宗尚洛、闽诸贤。”清錢大昕的十駕齋:钱大昕有一斋名“十驾斋”。典出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马早晨驾车,晚上卸驾,固称一天的路程为一驾,“十驾”即为马驾车走十天的路程。“驽马十驾”,病弱之马,不畏长途,其意比喻锲而不舍。钱大昕取斋名“十驾”,既为自谦,也为自勉,意在勉励自己钻研学问。清章钰的“四当斋”:饥读之可以当肉,寒读之可以当裘,孤寂而读之可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可以当金石琴瑟也。2.表藏书志向清徐乾学有“传是楼”:当传是楼落成后,徐乾学把五个儿子召至楼中,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久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然后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清黄丕烈有“读未见书斋”: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出自清朝金缨所著《格言联璧》清朱昌燕的“朝经暮史昼子夜集楼”:清朱昌燕的“朝经暮史昼子夜集楼”----出自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开场》:"真个此人朝经暮史,昼览夜习,口不绝吟,手不停披。",释义为形容勤奋读书。清吴骞的“拜经楼”:吴氏建楼藏书,之所以取“拜经”为楼名,是用臧庸之例。臧庸,字在东,号拜经,初名镛堂,字西成。武林(今杭州)人。系清乾、嘉间学者。其家有拜经家塾,藏书非常丰富。“拜经”者,尊崇经籍者也。吴骞深感自己志趣与臧氏同,因而也名其藏书楼曰“拜经楼”。吴氏取“拜经”名其楼,既表示他对于经籍之尊崇以至于拜,又表示了自己的谦虚,于经只能尊“拜”,而达不到“穷”究。其寓义是很深的。3.夸收藏之富清翁方纲的“三万卷楼”清陆心源的“十万卷楼”清莫伯骥的“五十万卷楼”清黄丕烈的“百宋一廛”清吴骞的“千元十驾”清陆心源“皕宋楼”千元百宋竞相夸,引得吴人道是娃。我为嗜奇荒产业,君因勤学耗年华。良朋隔世亡双壁,异地同心有几家。真个苏杭闻见广,艺林佳话遍天涯4.念先世遗泽、追念皇恩及所敬之人清陈梦雷的“松鹤山房”:陈梦雷因感念康熙皇帝的知遇之恩,以皇帝赐联“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的前两字,命名自己的书房曰“松鹤山房”明袁宗道的“白苏斋”:袁宗道钦袁宗道墓慕白居易、苏轼,书斋取名为“白苏斋”。清程大年的“立雪斋”:宋代著名学者杨时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杨时传》)。“程门立雪”的故事即源于此。清人程大年一意尊师,遂名其室“立雪斋”5、取字号地居及难忘之事北宋欧阳修的“六一堂”:\t"/item/%E5%85%AD%E4%B8%80%E5%A0%82/_blank"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t"/item/%E5%85%AD%E4%B8%80%E5%A0%82/_blank"朝廷\t"/item/%E5%85%AD%E4%B8%80%E5%A0%82/_blank"宰相虚位以待\t"/item/%E5%85%AD%E4%B8%80%E5%A0%82/_blank"欧阳修,朝廷内外都这么风传,宋神宗也确实对他眷顾有加,但欧阳修“心志已衰,精神并耗,虽未伏枕,实一行尸”,健康状态一塌糊涂,多次递交辞职报告。这样,宋神宗也就未再勉强这位衰病的老臣,就让他去蔡州当太守了。\o"欧阳修"\t"/item/%E5%85%AD%E4%B8%80%E5%A0%82/_blank"欧阳修写了一篇《\t"/item/%E5%85%AD%E4%B8%80%E5%A0%82/_blank"六一居士传》,文曰:有客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故号\t"/item/%E5%85%AD%E4%B8%80%E5%A0%82/_blank"六一居士。元末明初宋濂的“青萝山房”: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等人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元末明初,宋濂避战乱于浦江青萝山中,于山中藏书读书,即名书楼为“青萝山房”。曹寅的“楝亭”:曹寅(曹雪芹之祖父)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时,尝於署内手植楝树数株,清绿可爱,因结亭其间,名曰:"楝亭"。宋卫泾的“后乐堂”: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人卫泾因取此句之意,名其室曰“后乐堂”明戴金的“三难轩”:明人戴金以力行、责己、克终为三件难事,因名其室曰“三难轩”,寄托征服三难之心。清黄遵宪的“人境庐”:清黄遵宪喜欢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因名其室曰“人境庐”,寓意志在高远。宋赵明诚、李清照的“归来堂”: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受到赵挺之罢相的株连,从汴京遣返青州故里,归隐田园,因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意,名其室曰“归来堂“。清陆陇其的“三鱼堂”:清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朝的著名清官。他四十一岁考取进士,四十六岁才做了江南嘉定县知县。乾隆元年,特赠予清献的谥号,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陆陇其曾祖陆溥督运钱粮,乘船路过采石矶时,船舱突然裂缝,漏水如注,后有三条鱼偶然游入裂缝,夹在其中,竟将裂缝堵住,陆溥从而幸免于难。陆陇其不忘救命之恩,因名其室曰“三鱼堂”。清郑燮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之斋”:郑板桥别号清胜保的“十五入泮宫二十八词林三十为大将”:清代,还有一位江苏常州人洪亮吉。嘉庆年间,因批评朝政,被遣戍新疆伊犁。赦还后,他改号“更生居士”。其室名也怪,叫“上下三千年纵横二万里之轩”。泮宫古代的国家高等学校。词林翰林院的别称。6.标珍本宝物清黄丕烈的“士礼居”:黄丕烈有“士礼居”,是因购得宋本《仪礼》两种,《仪礼》又称《士礼》,故名书楼为士礼居。清瞿镛的“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主人瞿绍基不仅喜藏书,且好金石文物,因收得古铁琴、古铜剑各一,因以冠书楼之称。清潘仕成的“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清潘仕成的“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长物,佛家常用词汇,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的东西。清阮元的“积古斋”:清阮元收钟鼎彝器数百件,因名其室曰“积古斋”。第六周学习内容:文献的收藏和散佚视频:看杜泽逊先生视频35-40名词:司业、祭酒。司业:副校长祭酒:校长吴门是苏州的代称,类似的代称还有哪些?阊门,金阊特殊词语:捐馆。教材和视频里提到朱大韶捐馆的原因是什么?去世,看到美婢的题诗不管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藏书家嗜书,用美女、山庄包括钱财换取喜欢的宋本或者元本的书是非常多的现象。典故:武康山中,白昼鬼哭。清常殁,其书尽归牧翁。就听闻武康山中,白昼鬼哭。“赵清常殁,子孙鬻其遗书,武康山中,白昼鬼哭”。赵清常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死后为鬼,看到自己的书被子孙卖掉了,伤心得大哭,也顾不得鬼不在白天出没的禁忌,可见其伤心之痛。5.总结本课视频中和教材上提到的诸位藏书家的藏书楼名称(赵琦美、祁承熯、钱谦益、钱曾、王士禛、徐乾学、朱彝尊、翁方纲、周永年)赵琦美:脉望馆祁承熯:澹生堂(亦作淡生堂)钱谦益:脉望馆、绛云楼钱曾:述古堂、也是园王士禛:池北书库徐乾学:传是楼朱彝尊:曝书亭翁方纲:宝苏室周永年:借书园《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流传经过(结合视频和教材看都经过谁的手)赵琦美、钱谦益、钱曾、季振宜、何煌、黄丕烈士礼居、汪士钟艺芸书社、赵宗建旧山楼、丁祖荫、孙博渊、陈乃乾、郑振铎《龙龛手镜》是辽本,《龙龛手鉴》是宋本的原因是什么?传到宋国,赵匡胤的祖父叫赵敬,为了避讳而改为《龙龛手鉴》名词:校雠。雠,两只鸟对着叫,双向行为,校雠要两人共同完成。校雠:两个人校对仇≠雠校雠(chóu),校勘学术语。一称“雠校”。作为一项独立的学问,始于西汉。根据《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风俗通义》:"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专指校对文字讹误。宋代郑樵《通志校雠略》用此名称来指以寻求、考辨、评介分类为手段,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的的治书工作。毛晋汲古阁藏书印、毛抄本。毛抄本:好影宋元抄(影抄:类似于临摹)所谓毛抄本,即明末清初常熟毛氏汲古阁抄本。汲古阁主人\t"/item/%E6%AF%9B%E6%8A%84%E6%9C%AC/_blank"毛晋,一生酷爱买书、刻书、抄书。包括毛晋本人在列,其子侄僮仆均擅长抄写书籍,且字体俊秀,端正严谨,尤其是其影抄本,更是酷似原书。加之其抄写的书籍多为宋元难得的本子,故为世人所珍视。毛抄本的特点是,大部分抄本的版心下方有“汲古阁”三字,书栏外往往有“毛氏正本汲古阁藏”八字。讲王懿荣“对临一过”戚继光《止止堂集》的目的是什么?一过:一遍,对临一过:临摹一遍引出毛晋的抄本的珍贵性,刻书多,影响大证明影抄本不是去临摹的,而是对临名词:世家。世代相传这才叫世家,有家学渊源,底蕴才会更加深厚毛晋和他儿子孙子都藏书刻书以某种专业世代相承的家族典故:不食周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稳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列朝诗集小传》的来历。来于《列朝诗集》把小传摘出来朱彝尊盗抄《读书敏求记》的轶事。请他喝酒,贿赂书童,得到书,使抄书人埋伏在那,每人抄几页。钱曾名和字的由来。字遵王:宋朝王曾的父亲,敬惜字纸,取自王曾王爱好、朱贪多。朱彝尊东西多,王士禛写的谨慎“曾在某人处”的藏书印,表达的藏书思想是什么?要通达一定要豁达,作过眼烟云观周永年三方面贡献。①周永年见收藏家易散,有感于曹石仓及释道藏,作《儒藏说》​。②入四库馆,辑集《永乐大典》​佚书,不避艰辛,不辞辛劳,在馆臣中无第二人。③藏书处:借书园。有图书馆思想。背诵作业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辑。第七周学习内容:文献的收藏和散佚视频:杜泽逊先生视频41到45教材:《文献学概要》电子版讨论问题:

清代藏书家第一名毫无争议的是黄丕烈,是最最典型的藏书家。号称老眼,看不错。懂书爱书,大大丰富了中国藏书文化。他的藏书楼名称有哪些?士礼居,百宋一廛,陶陶居,读未见书斋“佞宋主人”黄丕烈对宋版书的痴迷,都超越了对美食之欲和男女情欲,有王芑孙《黄荛圃陶陶室记》的记载为证。“今天下好宋版书未有如荛圃者也。荛圃非惟好之,实能读之。于其板本之后先,篇第之多寡,音训之异同,字画之增损,及其授受源流、繙摹本末,下至行幅之疏密广狭、装缀之精粗敝好,莫不心营目识,条分缕析;积晦明风雨之勤,夺饮食男女之欲,以沉冥其中”。

晚清四大藏书家(藏书家名字及其藏书楼)。瞿绍基:铁琴铜剑楼(地主)杨以增:海源阁(官僚)丁申、丁丙:八千卷楼(银行家)陆心源:皕宋楼

瞿氏藏书五代相传,涉及到哪些人物,后来其家藏书的主要下落。瞿绍基—瞿镛—秉渊、秉清(太平天国)—启甲(民国)—凤起(抗战)、济苍、旭初,抗战时,少量善本出让,大部分保存无恙;建国后,部分捐赠,部分出让,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文革中被抄没,存于上海博物馆。文革后返还,悉数捐于常熟图书馆。

杨氏藏书四代相传,涉及到哪些人物,书籍主要下落。以增—绍和—保彝—承训及同治间绍和官京师,怡亲王府书散出,杨绍和,翁同酥,潘祖荫,朱学勤得之为多。可见,聊城杨氏藏书实为父子两代经心所聚。杨氏书宝藏四代,于民国间散出,精品多辗转归北京图书馆普通本则多归山东省图书馆。四经四史双南华馆后来大量的好书都流到周书弢家,两部宋板《庄子》,都到了周家,周书弢因此取书斋名为“双南华馆”。一为南宋高宗间刻本《南华真经》,一为宋刻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注》,《南华真经》即《庄子》

谈谈陆氏藏书的主要下落。归于日本静嘉堂文库6.

丁氏藏书提及的主要人物有哪几位,其藏书后来的下落和主要特点是什么。丁申,丁丙特点:主要是与四库全书有关:四库全书已收的,四库全书未收但在存目之中的,四库全书未收在四库之后的。品类齐全,数量大。、两广总督端方和张之洞做主由公家买下来,成立了江南图书馆(现在的南京图书馆)

版本的最初含义。指雕刻木板刷印的书本,所以前人常写作“板本”

版本含义虚化之后的概念演变(或者叫做版本的现代概念)。包括所有形式的文本,变成了以雕版印本为主体而包括写本、活字本、批校本、手稿本在内的一个大概念。

写本的种类有哪些?手稿本,清稿本,抄稿本,影抄本,抄本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还有大规模的抄本出现,典型的代表有哪些古籍?《永乐大典》《四库全书》11.

手稿本和清稿本及抄稿本如何区分(借助概念进行分析)1.手稿本:作者亲笔所写,往往多勾改涂乙2.清稿本:有作者亲手誊写的,但大都是请人誊清,往往经作者校过,有少量添改,添改为作者手迹。这种清稿本往往有作者印鉴。3.抄稿本:从稿本直接过录,仅次于稿本,一般根据抄者跋语来定。

12.影抄本的相关例子,钱曾所藏哪本书被季沧苇借去未还(之前杜先生介绍过,这次课里也有介绍),后来的情况怎样?读书敏求记,沧苇殁,常熟桂枝徐健庵,予复从健庵借来,躬自摹写。

在提到抄本时,像杜先生那样一口气说出著名的十个藏书家及其藏书楼。明代祁承㸁淡生堂、毛晋汲古阁、清代钱曾述古堂、赵昱小山堂、鲍廷博知不足斋、彭元瑞知圣道斋、黄丕烈士礼居、刘喜海味经书屋、近代刘承干嘉业堂等的抄本14.

杜先生提到不可等闲视之两家的钞本,世上还有流传,如果你遇上了一定要重视,是哪两家?王献唐双行精舍,王守训海西阁知识补充一是收书藏书刻书的痴狂者毛晋;(微信4.16日语音)有以宋槧本至者,门內主人計頁抽籤,每頁出二百,有以舊鈔本至者,每頁出四十。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三百六十行,不如鬻书于毛氏。)二是大藏书家黄丕烈的痴书故事;(微信4.16语音)三是宋版书特别珍贵的几点原因(掌握)宋版书的为什么宋版书这么珍贵,这其中有几方面原因的,其一是时代,宋代自由的文化空间,自上而下的鼓励文化的政策,使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其二是匠心,宋人独有的匠心,使宋版书在校勘、刻板、纸张、字体、版式和装帧等方面,都体现出独树一帜的创造和讲究。清代藏书家顾千里甚至说宋版书无字的地方都是美的;其三是稀缺,明清以来,私家藏书成风,藏书家辈出,宋版书日渐稀少,成为了藏书家们“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珍品。双南华馆后来大量的好书都流到周书弢家,两部宋板《庄子》,都到了周家,周书弢因此取书斋名为“双南华馆”。一为南宋高宗间刻本《南华真经》,一为宋刻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注》,《南华真经》即《庄子》三余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出自董遇“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1、冬者岁之余:讲的是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因为古人都是应季耕作,冬天没有农事活动,相对比较空余;2、夜者日之余:因为白天忙于耕作或者其它事情,晚上就有时间了;3、阴雨者时之余:意思是阴雨天空余时间一大把;这个也是相对于古代的农事活动而言,一般下了雨很多农活干不了,所以有时间读书。第八周本周预习视频46-51普通抄本出现的原因,普通抄本的流传量大吗书店为保留书种子,会将一些流传量不大的书,找人抄写之后卖抄本,保留原本,流传量小地方献志的修订怎么判断早晚?看是否有序言看记载的最后一位上任的知县看是否记载了科举(三年一届),看最后一科是谁顺治的《祥符县志》的流传情况由民国时期进行抄写,中国大陆没有,由日本流入本草和药方的区别本草:一书,一味一味药来讲,至于和什么药材搭配,不必记载药方:需要验方版本的种类写本、刻本、石印、珂罗版、套印本,活字本、短版与拱花、批校本、题跋本6.刻本的概念,影印和刷印的区别概念:即雕版印刷的本子区别:1、字体不同2、墨色不同:影印为洋墨,化学墨(黑度浓);刷印为中国水墨,没有油(颜色淡,淡而清晰)石印的特点以及方法石印:用石材制版印刷的书本(属于平板印刷)字小且密,墨色浓,纸张有油性,边框十分完整,规范,线很直。方法:印刷前,先用水拂拭石面。其字画因系油质,不沾水,余处则沾水。趁水未干,滚上油墨。凡石板沾水处均不沾油墨,其字画则均沾油墨,然后铺纸刷印,即成一页。家谱用什么印刷方法,原因是什么活字印刷,因为家谱量大,再版时因为变化大不能再用老版,雕版成本大,活字成本小。补充:鉴别活字本和雕版的方法:首先看看四周的板框有无缝隙,因为活字办板框是拼接起来的;再看看摆字有无歪斜;第三再看看墨色是否有浓有淡;第四看看上下子之间是否有交叉。校勘中,字排倒后用什么校勘符号?见书136版本的鉴别就是對特定版本(包括寫本和刻本)的出版時間、出版地點、出版人、版次以及內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該版本在同書的各種版本中處於什麼地位等進行鑒別,從而確定其版本價值。11.杜先生提出的中国的“看家书”都有哪些?(同13题)12.学术意义上的善本归纳为?精注精校,不缺不讹什么是文物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补充:张之洞曾说:善本非紙白、板新之謂,謂其為前輩通人用古刻數本,精校細勘付刊,不訛不缺之本也。《书目答问》善本之義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舊本(一舊刻、一舊抄)。13.四部要籍的精校精注本就四部要籍的注本来说,称得上善本而又通行易得的有:《周易集解纂疏》十卷,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尚书今古文注疏》三十卷,清孙星衍撰《尚书孔传参证》三十卷,清王先谦撰《诗毛氏传疏》三十卷,清陈奂撰《诗三家义集疏》二十八卷,清王先谦撰《周礼正义》八十六卷,清孙诒让撰《仪礼正义》四十卷,清胡培翚撰《礼记训纂》四十九卷,清朱彬撰《礼记集解》六十一卷,清孙希旦撰《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撰《公羊义疏》七十六卷,清陈立撰《穀梁补注》二十四卷,清钟文烝撰《论语正义》二十卷,清刘宝楠撰《论语集释》四十卷,程树德撰《论语译注》,杨伯峻撰《孟子正义》三十卷,清焦循撰《孟子译注》,杨伯峻撰《孝经郑注疏》二卷,清皮锡瑞撰《尔雅正义》二十卷,清邵晋涵撰《尔雅义疏》二十卷,清郝懿行撰《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宋朱熹撰《说文解字注》三十卷,清段玉裁掼《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清桂馥撰《说文解字句读》三十卷,清王筠撰《广雅疏证》十卷,清王念孙撰《史记会注考证》一百三十卷(附《校补》),南朝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日本泷川资言考证。日本水泽利忠校补。《汉书补注》--百卷,清王先谦撰《后汉书集解》一百二十卷,清王先谦撰《三国志集解》六十五卷,卢弼撰《晋书斛注》一百三十卷,吴士鉴撰《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资治通鉴音注》二百九十四卷,元胡三省撰《史通通释》二十卷,清浦起龙撰《荀子集解〉二十卷,清王先谦撰《墨子聞诂》十五卷,清孙诒让撰《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庄子集释》十卷,清郭庆藩撰《庄子集解》八,卷,清王先谦撰《列子集释》八,卷,杨伯峻撰《管子集校》,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通撰《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撰《商君书锥指》五卷,蒋礼鸿撰《韩非子集解》二十卷,清王先慎撰《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撰《淮南鸿烈集解》二十一卷,刘文典撰《韩诗外传集释》,许维通撰《盐铁论校注》十卷,王利器撰《春秋繁瞑义证》十七卷,苏舆撰《说苑校证》二十卷,向宗鲁撰《法言义疏》二十卷,汪荣宝撰《白虎通疏证》十二卷,清陈立撰《论衡校释》三十卷,黄晖撰《论衡集解》三十卷,刘盼遂撰《世说新语笺疏》六卷,梁刘孝标注,近人余嘉锡笺疏《颜氏家训集解》七卷,王利器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二十卷,王明撰《抱朴子外篇校释》五十卷,杨明照撰《楚辞补注》十七卷,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文选注》六十卷,唐李善撰《文心雕龙注》十卷,范文澜撰版本鉴定的目的版本鉴定的目的主要是确认一个本子(或抄写、排印)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刻的,是否稀见,是否完整,在现存各本中处于何等地位。时代较近的本子,一般有明确的出版年代及出版者,无需鉴定。这里讲鉴定,主要针对旧本而言。15.版本鉴定的基本方法?明确撰写年代、细读前后序跋、验牌记、查避讳、考刻工、校核阅人时代、看字体、看版式、看纸张、看装潢、查藏印、类比法、查著录、求旁证、对书影16.避讳的常见方法?缺笔、改字、空字、改音17.宋刻本《龙龛手鉴》的三个传世本?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四卷清朝宫廷天禄琳琅藏本傅增湘双鉴楼藏宋本还有清初钱曾述古堂藏宋刻本,系钱谦益故物,现不知飘落何处18.宋体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好处?宋体字产生于明中叶以后,这是明中叶仿宋浙本的结果。宋体字横比较细,竖比较粗,所有的笔画都是直的,好刻,笔画多的字也可以交代得清楚。19.鉴定宋板书最重要的是什么?字体20.什么叫著录?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21.讲版权历史的人都要提到哪本书?为什么?​《东都事略》这本书有维护版权的牌记。十三经成书过程春秋时期孔子所说的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西汉代的五经(乐亡佚)——东汉的七经(五经加论语孝经)——唐代九经(礼分三礼,春秋三传,加上易诗书)——唐代十二经(九经加上论语孝经尔雅)——宋代的十三经(十二经加上孟子)五岳四渎,四渎指的是江淮河济。《二十四史》七大版本系统:《二十四史》七大版本系统: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至《新唐书》、《新五代史》止);清乾隆武英殿刻《二十四史》(在《二十一史》基础上加上《旧唐书》、《旧五代史》、《明史》);清同治光绪年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建国后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百衲本——用同一種書的不同版片或用同一種書的不同版本拼配起來的書本。百衲本書始出於清初的宋犖,他用2種宋本、3種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記》80卷,稱為《百衲本史記》。傅增湘用幾種宋本拼配了一部《資治通鑒》,稱為《百衲本資治通鑒》。商務印書館彙集不同版本的史書,拼配了一部《二十四史》,稱為《百衲本二十四史》。关于百纳:亦作“百纳”。指僧衣。衲谓补缀,百言其多。补充:另外,汉唐人旧注,如《十三经注疏》所收诸家注、疏,《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三国志》裴松之注,《后汉书》李贤注等亦应购置。补充: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毛詩正義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编著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氏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榖梁傳注疏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論語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例。开创于司马迁的《史记》。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始于《春秋》,记事详尽的始于《左传》。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目,独立成篇,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编排的史书体例。创始于南宋的袁枢,代表作:《通鉴纪事本末》借助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将294卷1362年的史料,归并为239件事,自为标题,每事各详起讫,依时为序,始“三家分晋”,终周世宗征淮南。脉络清楚,首尾分明。克服了编年体以年为经不详人事原委和纪传体以人为主难明人事因果之不足。15种古籍版本鉴别步骤和方法明确撰写年代(上限:最早,下限:最晚)看序跋,记载了这本书的始末,怎么编的,怎么出版的,谁修订的,谁注解的看牌记,牌记的概念,从宋刻本就有,是刻书的专门识语。一种是用长方形(或别的形状、如亞字形,碑形等)围起来。一种是不围,直接在空白处(卷尾或目录等处)刻上一行字,说明刻书时间、地点或者刻书人、刻书铺号等。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版权页。第五看刻工。刻工是刻字工匠名字,宋版书中浙江系统多有之,元明清及近代刻本一直相沿。刻工大多刻刀版心下方,最初为了支付工钱,同时也为了表示负责。刻工名也有刻在卷尾的,多见于明清刻本。到了近代,出现陶子麟这样的高手,把自己名字刻在书名页背面这种显赫的位置上。第六核校阅人时代。一般来讲校阅人就是刻书的人。一种情况刻书的人为了让世人和后人记住他,在刻书同时请人写序,来说明刻书的人和校书的人是谁,包括刻书人如何的好。另一种是刻书人自己亲自写序,交代刻书过程。还有一种是明确写上作者名字和刻书人校书人的名字。第七看字体。需要经验多一些。首先宋版书浙江地区是欧体,四川和福建是颜体。其次,我们现在最眼熟的宋体字是明朝中叶以后才有的。看到这种字体的书不可能是宋元明前期的。第三写刻本的书假如字很小的话是清代的,清以前没有这种端端正正的端楷。鉴定古书最要命的就是字体。刻工很重要,有刻工姓名的也就占十分之二。字体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难的。第八是看版式。具体就是半页多少行每行多少字,黑口还是白口,双鱼尾还是单鱼尾,黑鱼尾还是白鱼尾。看纸张第十看装潢。蝴蝶装的大致是宋版书或者元前期的;包背装则是明中叶之前;先装就是明中叶以后;如果是折子的佛经经常用;卷子的有可能是唐代的。第十一看印章。能定出书籍的下限。第十三查著录。就是看记载。一本书弄不清楚刊刻年代的,可以查一下这本书以前到底有过哪些刻本,那些刻本各有什么特征,诸如行款、版式、刻工、讳字、牌记、序跋、校阅人等,看看这本书的本子与哪个本子相近,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排除许多可能,找到较接近的答案,从而进一步参考其他证据确定刊刻年代。求旁证说文四大家:清时的说文四大家即指治《说文解字》最有成就者,目前通常认为这四个人是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解字句读》及《说文释例》、《说文通训定声》。最重要的也要知道,那就是第一位。段玉裁以及他的说文解字注第十五对书影。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应相互对比,不能对比原书则应对比书影。“书影”所指的不仅是书的封面图案,还可以包括内页和封底。一般来说,书影所起的作用是向读者展示和介绍一本书的样式,尤其多用于古籍的珍本展示。出版书影的目的主要是为版本目录学研究之用。古籍的形态,如行款、字体、边栏、墨色以及藏印、题跋等,如用文字记述,说得再详细也是纸上谈兵,总不如亲眼看一看。第九周学习内容:文献的校勘视频:杜泽逊先生视频52到54教材:《文献学概要》电子版讨论问题:

校勘和校对的关系。校勘和校对形式一样,但内容有别,校对是出版行业的一项工作,目标是向定稿看齐;校勘学是一项学问,在没有原版的情况下,校勘学要在不同的文本发生异文的情况下,辩证是非并争取复原原本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讹,脱,衍,倒,错乱。

关于讹文,“松果之山”那条校勘案例的来龙去脉。

关于脱文,是否听懂《史记吴太伯世家》那一条案例。

关于衍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那一条的始末。6.

关于衍文,“鬼谷子”那一条案例的始末。7.

关于倒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校勘案例的始末。8.

《松崖笔记》那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