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新规制度和培训管理新规制度_第1页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新规制度和培训管理新规制度_第2页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新规制度和培训管理新规制度_第3页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新规制度和培训管理新规制度_第4页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新规制度和培训管理新规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1、凡在本单位直接接触食品工作人员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2、新参与或临时参与工作人员,应经健康检验取得健康证实,并经过培训、考评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工作。食品从业人员每十二个月最少进行一次健康检验,必需时接收临时检验。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和其它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4、从业人员有发烧、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5、食品安全管理员要立即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十二个月定时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责任人和从业人员参与多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6、食品安全管理员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健康情况,并对其健康证实进行定时检验。从业人员健康证实应随身佩带(携带)或食品安全管理员统一保留,以备检验。7、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含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8、培训方法以集中讲授和自学相结合,定时考评,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建立食品经营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评结果统计归档,以备查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1、制订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方法。2、制订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计划。3、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和知识培训,培训合格者才许可从事食品流通经营。4、建立并实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5、实施食品安全标准。6、帮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和汇报制度1、配置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验。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天天检验各部门、各岗位食品安全情况和岗位责任制实施情况,并作好登记。3、每日组织一次食品安全检验,单位责任人每个月组织考评食品安全管理人职员作。每次检验全部必需有统计。发觉问题应有些人跟踪更正。各类检验统计必需完整齐全并存档。4、检验内容应包含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多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5、对损坏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修统计,确保正常运转。6、经质量自检不合格食品,应立即撤柜停止销售,进行销毁或作无害化处理,不得进入本经营单位销售。食品经营过程和控制制度1、食品采购(1)制订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食品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2)选择供货商。要认真查验供货商主体资格证实,确保食品起源正当。(3)签署供货协议。和供货商签署供货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尤其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双方责任和义务。(4)索取食品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相关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商标证实、进货发票等证实材料,采取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5)对食品进行查验。含有条件时设置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具体统计。经查验不合格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6)每一批次进货情况具体统计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2、食品运输(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在装卸所采购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和地面接触。(2)直接入口散装食品,应该采取密闭容器装运。不得把直接入口食品堆放在地面或和需要加工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预防直接入口食品受到污染。3、食品销售(1)天天对商家销售食品进行查验。销售人员要根据食品标签标示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注意事项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2)对立即抵达保质期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标示。(3)用于食品销售容器、销售工具必需符合卫生要求。(4)销售散装食品,应该在散装食品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络方法等内容。(5)销售散装、裸装食品必需有防蝇防尘设施,预防食品被二次污染。(6)、销售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7)、从事批发业务经营企业建立食品销售统计制度。4、不合格食品退市(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觉经营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召回通知,应该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立即通知政府监管部门。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统计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2)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告召回食品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安排专员处理消费者退货事宜。(3)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给予封存,做好统计,严禁再次流入市场。召回及封存食品情况要立即通知供货商和政府监管部门。(4)不合格食品处理。和供货商有协议约定,根据约定实施。政府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根据政府部门通知要求进行处理。(5)政府部门命令召回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步骤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及政府监管部门通知要求实施。(6)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理资料,要建立专门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验。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1、设置专用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2、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和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取化学消毒,最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显著标识标明其用途。3、接触直接入口食品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餐饮具。不得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专员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及检验统计。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顿、隔夜。4、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根据"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次序操作。使用化学药品消毒严格根据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品泡、清水冲、保洁次序操作,并注意要根本清洗洁净,预防药品残留。5、消毒后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6、消毒后餐饮具立即放入保洁柜密闭保留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保洁柜要有显著标识,保洁柜应该定时清洗,保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7、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给餐饮具,应该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消毒合格凭证;清洗消毒餐饮具用洗涤剂、消毒剂等必需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8、洗刷消毒结束,立即清理地面、水池卫生,立即处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无积水,池内无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9、生食及熟食使用刀具应分开,避免熟食被污染;磨刀最好每七天一次。不常使用刀较干燥,宜涂上橄榄油(或沙拉油)以防锈,再用报纸或塑料纸包裹收藏。10、抹布用清洁剂洗涤,冲洗洁净后晒干;也可使用漂白剂。11、炉灶开始清理前,将炉灶完全冷却,遮板以热又湿布料擦拭;去除油脂,使用热机器清洁水溶液,冲净再拭干;表面烧焦物用金属绒制成刷子刮除;热源采取湿布拭擦,不可浸入水中。12、餐饮设备既要清洁又要卫生,二者不可缺一。假如表面脏物污垢轻易去除,假如汁、果酱、残酒、汤水等,设备和餐具清洁、卫生处理能够同时进行。倘若脏物过于粘结,如油脂、牛奶、鸡蛋等,则必需先将脏物洗去,然后再进行卫生消毒处理。13、设备清洁卫生工作必需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因为多种设备有不一样特点,管理者在制订操作规程时应考虑以下多个方面:设备种类;清理时间;拆卸、洗刷、安装步骤;安装注意事项;洗刷、冲洗、消毒用清洁剂和消毒剂性质、数量和水温。食品贮存管理制度1、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该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具。2、食品和非食品(不会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一样性质食品和物品应区分存放区域,不一样区域应有显著标识。3、食品应该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时检验,使用应遵照优异先出标准,变质和过期食品应立即清除。4、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显著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温度计,定时除霜(不得超出1cm)、清洁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转,符合对应温度范围要求。5、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6、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络方法等内容。7、除冷库外库房应有良好通风、防潮设施。废弃物处理制度1、安排专员负责废弃物处理、收运、台账管理工作;2、将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3、严禁乱倒乱堆废弃物,严禁将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搜集设施;4、废弃物应该实施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该含有废弃物标识,整齐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5、严禁将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立案废弃物收运、处理单位或个人处理;6、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喂养畜禽;7、建立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理台账,具体统计废弃物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汇报;8、企业责任人应实时监测单位废弃物处理管理,并对处理行为负责。食品召回制度1、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制度是指销售者对销售不合格食品进行停止销售、更换、退货过程。2、不合格食品是指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过期变质食品;因为设计、生产、工艺、原材料等方面原因,普遍存在危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不合理隐患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食品。3、发觉自己销售食品质量不合格,应该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并主动召回。4、销售严重不合格食品,应该设法通知每个购置者,不能通知到每个购置者,应该公布召回公告。召回通知或公告中应该包含食品名称、品种、批次、生产及销售单位、召回原因、处理方法及期限等内容。5、食品存在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危害,销售者应该实施紧急召回,避免危害扩大。6、主动采取方法召回食品,立即阻止食品在市场上流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视情况在企业信誉统计系统中给良好统计。7、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验、质量抽检中或依据消费者投诉、举报发觉食品存在严重健康、安全隐患,认为应该召回或紧急召回,立即向社会公众公布召回食品相关信息。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召回食品,应该立即停止销售,就地封存,消费者可持有有效凭证要求退货,不得有意拖延或无理拒绝。进货查验和查验统计制度1、指定经培训合格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统计。专(兼)职人员应该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和食品感官判别常识。2、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该到证照齐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该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该包含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置日期等内容。长久定点采购,和供给商签署包含确保食品安全内容采购供给协议。3、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该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实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4、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久采购时,应该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5、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许或临时采购时,应该确定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6、从农贸市场采购,应该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加盖公章(或签字)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应该查验并留存供给者盖章(或签字)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给清单。7、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应该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实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应该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实原件。8、采购乳制品,应该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实文件复印件。9、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应该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和所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食品检验合格证实复印件。10、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给餐饮具,应该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批次出厂检验汇报(或复印件)。11、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餐饮服务提供者应该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和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统计。采购统计应该如实统计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给单位名称及联络方法、进货日期等。12、按产品类别或供给商、进货时间次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实文件和进货统计,不得涂改、伪造,其保留期限不得少于2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立即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1、领导小组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2、应急处理程序(1)立即汇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相关人员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造成或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络电话:4411791)汇报,汇报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关键临床表现,可能引发中毒食物等。并按摄影关监管部门要求采取控制方法。(2)立即抢救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3)保护现场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4)配合调查责任人及相关工作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