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_第1页
论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_第2页
论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_第3页
论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_第4页
论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学论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

一、贾宝玉的形象

1、贾宝玉性格的主导方面是不喜欢读“孔孟之书”特别是不喜欢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对传统人生仕途观念的叛逆。如他喜读“杂书”,不喜欢“八股文章”,称热衷于功名富贵的人为“禄蠹”,“顽童闹学堂”等。

但《红楼梦》还写了贾宝玉“中乡魁”的内容,虽然这是80回后的情节而非曹雪芹本意,但即以《红楼梦》前80回而论,他也并非一概反对读孔孟之书,比如他进过私塾,他还说过“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之类的话。

2、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这是他对传统“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等级观念的叛逆,如“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与小厮“没上没下”,与戏子交往,对兄弟、晚辈不立规矩。当然就文本实际来说,他的叛逆并不彻底。

3、贾宝玉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如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是对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叛逆。这是贾宝玉以偏激形式反映出的追求男女平等的要求,同时表现了人性理想,即他对大观园少女“博爱”,他的女人“三变”论即明证。如为平儿理妆,为香菱换裙,祭祀金钏。

4、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主要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方面体现出了他要“木石前盟”而不要“金玉良缘”,所体现的顺从个人情志与服从现实利益的冲突。如他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真情都倾诉了出来;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5、

但同时还应看到,贾宝玉的性格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而且贾宝玉形象也有缺陷,他生活在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如踢袭人,训晴雯。

还有受作者时代的局限,他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二、林黛玉

1、叛逆的思想和行为

如黛玉从不劝宝玉读八股文章、谈仕途经济,她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而且她与宝玉自由恋爱亦属越轨行为。

2、对爱情痴情执着

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是一心相许,以生命相依托,因而有不尽的哀愁情思,乃至猜忌、争吵、嫉妒。她与宝玉既言和意顺,又求全责备,直至误会归于冰释。如林“黛玉误剪香囊”,“宝黛共读《西厢记》”,“黛玉怡红院外悲戚“,“情重愈斟情”

,“诉肺腑”、“泪尽而逝”。

3、纯真率直

她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也不会刻意讨好他人,但对待紫鹃,亲如姐妹;香菱学诗,向她请教,她热诚相接;她感于宝钗的劝解,与宝钗赤诚相见。

4、孤高敏感

孤傲高洁;目无下尘,喜散不喜聚,鄙视身外名利,她弃绝尘世的庸俗与浮华、富贵与桎梏,“质本洁来还洁去”。如掷而不取北静王的鹡鸰香串念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