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修订编制说明_第1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修订编制说明_第2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修订编制说明_第3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修订编制说明_第4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修订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随着电力安全工器具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的不断涌现,需对DL/T

1476-2015《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修

订,以进一步提高标准的适应性。

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

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对《电力安全工器具

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修订。标准由全国高压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二)工作过程

1、2019年8月,根据标准修订的总体要求,对修订工作进行整体构思和策

划,初步制定修订工作总体目标和编写原则。

2、2019年9月-10月,走访基层单位和检测机构,开展集中调研,探讨问

题和解决方案,获取意见建议。在广泛调研收资和技术交流的基础上,明确标准

修订的工作方向。

3、2019年11月,完成了标准草案,在苏州召开了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

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构建了组织机构,确定了参编单位及人员,讨论并明确

了标准修订的框架、大纲、主要内容、分工安排及时间进度要求。

4、2019年12月——2020年9月,根据标准启动会的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

修改,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对绝缘杆分段试验的方法进行分时段、分地域的

试验研究,将获得的数百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分段试验的具体方法。

5、2020年10月,完成了标准初稿,在苏州召开了初稿审查会,并根据与

会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三)主要参加单位及负责事项

1、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标准的适用范围、

分类部分的研究及内容起草工作。

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部分的

研究及起草工作。

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标准总则部分的研究

及起草工作。

5、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贵州电网电力科学

研究院、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圣耀(集团)有限

公司、广东朗固实业有限公司、保定市汇邦电气有限公司、广州市恒力检测股份

有限公司负责试验项目、周期、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研究及起草工作。

二、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论据

(一)编制原则

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电力安全工器具是生产作业中保

证设备、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力安全工器具也经历改进革新,新产品、新技

术、新标准不断涌现,需对DL/T1476-2015《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中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标准的适应性,以利于预防性试

验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

针对DL/T1476-2015《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在实际工作中发

现的问题,综合各单位提供的意见建议,标准修订工作组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确

定了如下编写原则:

1、结合目前的技术进步和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发展现状,充分吸收新技术的

发展成果,体现产品技术和试验方法的进步。

2、充分吸收近几年电力安全工器具标准体系的最新建设成果,对本标准进

行修改和扩充,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3、充分考虑各使用单位的技术条件和现状,使得标准修订能够突出共性,

在确保试验效果的前提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编写格式应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二)标准主要内容论据

1、范围

本部分与原标准一致,无改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要求,将“本标准”改成“本文件”。

根据标准全文的引用内容,删除原标准中的GB/T2812安全帽测试方法、

GB/T19889.2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GB21146个体防护装备职

业鞋,新增DL/T1659电力作业用软梯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定义中,将“材料、器械或装置”改成“工具、器

械或装置”,使定义更科学。

3.2预防性试验的定义中,删除“设备”两字,强调预防性试验的目的是预

防人身事故。

4、分类

在个体防护装备的分类中加入“在作业过程中”,强调使用场所;

增加带电作业绝缘安全工器具的分类,并说明其预防性试验按DL/T976进

行。

5、总则

修改了总则部分的整体写法,调整了条款的顺序,新增了预防性试验的对象,

并以表1的形式列表写出。

6、试验项目、周期、要求及试验方法

6.1、个体防护装备

6.1.1、安全帽

(1)对安全帽试验周期的写法进行了调整,写清楚了试验是在塑料帽使用

期满2.5年后、玻璃钢帽使用期满3.5年后,每年进行一次。

(2)“传递到头模上的冲击力4900N”改成“应不大于4900N”,依据是

GB2811-2019《头部防护安全帽》。

(3)在表注2中,增加了2‰抽样比例的规定,依据是GB2811-2019《头

部防护安全帽》。

(4)在表注3中,增加了“同一顶安全帽不能同时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

和耐穿刺性能试验”的说明。

(5)在安全帽试验方法中,删除“试验方法按GB/T2812进行”,改成按

照GB/T2812的内容详细写明具体的试验方法,原因是GB/T2812在进行安全帽

冲击/穿刺试验之前,需进行高温、低温、浸水、紫外线老化等预处理,而预防

性试验不需要进行预处理。

6.1.2、安全带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了产品标识、织带、金属件、塑料件的检查内容;

(2)在表3安全带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除原标准中规定的静负荷

试验外,新增了整体静负荷试验,试验单位可根据自身需要任选其中一种方法进

行试验。

(3)表3中新增了静负荷试验时,各种安全带的具体部件,使试验更加明

确。

(4)在安全带的试验方法中,新增了区域限制安全带、围杆作业安全带、

坠落悬挂安全带的整体静负荷试验方法,依据是GB/T6096-2009《安全带测试

方法》。

6.1.3、连接器

新增了连接器大类。连接器是安全带的重要附件,与安全带一样分为区域限

制用、围杆作业用、坠落悬挂用,其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与安全带保持一致,

试验方法依据为GB/T23469-2009《坠落防护连接器》。

6.1.4、安全绳

在表5安全绳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依据GB24543-2009《坠落防护

安全绳》的规定,将安全绳分为区域限制用、围杆作业用、坠落悬挂用,与安全

带保持一致。

6.1.5、缓冲器

根据GB/T24538-2009《坠落防护缓冲器》的规定,缓冲器分为两种,一

种为单一型缓冲器,另一种为带安全绳的缓冲器。在表6缓冲器的试验项目、

周期和要求中,将缓冲器的试验项目分为缓冲包、配套的连接器和配套的安全绳

3个部分分别进行试验。

6.1.6、速差自控器

本部分与原标准一致,无改动。

6.1.7、自锁器

(1)将名称“自锁器(含导轨式、绳索式)”改成“自锁器(含柔性导轨

式、刚性导轨式)”。

(2)由于自锁器是坠落防护用品,只作坠落悬挂用,将其试验静负荷有

2205N改为3300N。

(3)试验方法中,加载速度为不大于150mm/min,并在附录中新增了静负

荷试验的示意图,依据为GB/T24537-2009《坠落防护带柔性导轨的自锁器》、

GB24542-2009《坠落防护带刚性导轨的自锁器》。

6.1.8、导电鞋

在导电鞋的试验方法中,将“试验按GB21146进行”改成按照GB21146

的内容详细写明试验的具体方法,原因是GB21146中在进行试验之前需对导电

鞋进行预处理,而预防性试验不需要预处理。同时考虑到试验设备的功率限制,

将试验电压由100V改成不超过100V。依据为GB21146-2007《个体防护装备职

业鞋》。

6.1.9、个人保安线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在表10个人保安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以及试验方法中,增加

绝缘电阻试验,依据为GB/T3787-201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

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6.2、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

6.2.1、绝缘杆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新增20kV电压等级,工频耐压值参照DL/T976-2017《带电作业用工

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验长度取10kV和35kV的中值。

(3)在表11绝缘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以及试验方法中,增加低压

绝缘杆的绝缘电阻试验,依据为GB/T3787-201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

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4)在表11绝缘杆直流耐压试验中,增加±1100的试验电压、试验长度

和试验时间的规定,数据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提供。

(5)绝缘杆工频耐压试验方法中,增加110kV、220kV电压等级可以进行的

分段试验的规定,并给出二楼具体的分段试验方法,用表12的方式列出。分段

试验的方法和数据由多家单位通过数百组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具体实验过程

和数据分析见第三章: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6.2.2、携带型短路接地线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新增20kV电压等级,工频耐压值参照DL/T976-2017《带电作业用工

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在表13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以及试验方法中,

增加低压操作杆的绝缘电阻试验,依据为GB/T3787-201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

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4)在表13操作杆直流耐压试验中,增加±1100的试验电压和试验时间

的规定,数据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提供。

6.2.3、电容型验电器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在表14电容型验电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将“启动电压值

在额定电压的10%~45%”改成“启动电压值应不低于额定电压的10%,不高于额

定电压的45%”,包含边界值。

6.2.4、核相器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新增20kV电压等级,工频耐压值参照DL/T976-2017《带电作业用工

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验长度取10kV和35kV的中值。

(3)对电阻管泄漏电流试验方法进行了修改,将试验电压加在接触电极与

电阻出线端之间改成加在接触电极与电阻管末端管壁之间。

6.2.5、绝缘罩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新增20kV电压等级,工频耐压值参照DL/T976-2017《带电作业用工

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在表16绝缘罩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修改了各电压等级绝缘

罩的工频耐压值,依据为GB/T12168-2006《带电作业用遮蔽罩》。

6.2.6、绝缘隔板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新增20kV电压等级,工频耐压值参照DL/T976-2017《带电作业用工

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在表17绝缘隔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修改了各电压等级绝

缘隔板的工频耐压值。由于目前还没有绝缘隔板的产品标准,绝缘隔板一般依据

遮蔽罩进行试验。

(4)在绝缘隔板的试验方法中,修改了工频耐压试验的方法,采用小电极

替代原标准的大电极,可以有效避免试验过程中严重放电导致试验无法继续进行

的现象。小电极尺寸为:一个电极的高度为25mm,直径为25mm;另一个电极的

高度为15mm,直径为75mm。依据为GB/T1408.1-200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

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6.2.7、绝缘绳

(1)增加了绝缘绳的静负荷试验,如表18所示,依据为GB/T13035-2008

《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2)将绝缘绳的工频耐压试验值由原标准的100kV改为105kV,依据为《国

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DL/T477-2010《农村电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6.2.8、绝缘夹钳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新增20kV电压等级,工频耐压值参照DL/T976-2017《带电作业用工

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验长度取10kV和35kV的中值。

6.3、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

6.3.1、辅助型绝缘手套

(1)外观检查中,增加产品标识的检查要求。

(2)在表21辅助型绝缘手套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将“工频耐压

试验”改成“工频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6.3.2、辅助型绝缘靴

(1)将名称“辅助型绝缘靴(鞋)”改成“辅助型绝缘靴”。

(2)在表22辅助型绝缘靴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将“工频耐压试

验”改成“工频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6.2.4、辅助型绝缘胶垫

删除了表23辅助型绝缘胶垫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注:使用于带电

设备区域”一句。

6.4、登高工器具

6.4.1、登杆脚扣

修改了表24登杆脚扣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的写法,将其改成数字表格

形式,与全文表格形式保持一致,将要求中的文字部分写到本段开头部分中去。

6.4.2、登高板

修改了表25登高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的写法,将其改成数字表格形

式,与全文表格形式保持一致,将要求中的文字部分写到本段开头部分中去。

6.4.3、硬梯

(1)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建议,外观检查中增加了“竹、木梯表面应无虫

蛀、腐蚀、过度熏烤等现象,无连续贯穿节疤的裂纹,木梯浅表裂纹长度应小于

100mm”一句,以加强对裂纹的检查,依据为GB/T17889.2-2012《梯子第2

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2)在表26硬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除原有的静负荷试验以外,

新增了踏档强度试验、水平强度试验和人字梯限张装置强度试验。其中,踏档强

度试验和水平强度试验是有静负荷试验经受力分解得到的,与静负荷试验等价,

用户单位可在两者方法之间二选一进行试验;人字梯限张装置强度试验是仅对人

字梯的限张装置进行的试验,以考察限张装置是否完好。其分析过程如下:

硬梯预防性试验的常规方法是将硬梯置于工作状态,与地面的夹角为65°

±5°,对经常站立部位的踏档施加1765N静负荷。

F2

F1

F

图1硬梯静负荷试验示意图

则上述试验可以分解成踏档静负荷试验和水平强度试验两个部分。

a)硬梯踏档静负荷试验示意图如图2所示。

F1=F*sin(65°±5°)=1765*sin(65°±5°)=(1528~1658)N

F1

1

图2硬梯踏档静负荷试验示意图F

b)硬梯水平强度试验示意图如图3所示。

F2=F*cos(65°±5°)=1765*cos(65°±5°)=(603~882)N

F2

图3硬梯水平强度试验示意图

c)对于人字梯,增加一项限张装置强度试验,示意图如图4所示。

F=1765*sin(65°±5°)*cos(65°±5°)=(566~764)N

FF

图4限张装置强度试验示意图

6.4.4、梯凳

梯凳为新增项目,是根据使用单位及专家建议,从硬梯中独立出来,单独列

为一项。其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均与硬梯静负荷试验保持一致,试验方法中的

“负荷应加在踏档中心直径(300±10)mm的范围内”,依据为DL/T1209.2-2014

《变电站登高作业及防护器材技术要求第2部分:拆卸型检修平台》。

6.2.5、软梯

软梯的试验项目中出来边绳静负荷试验之外,新增了踏档静负荷试验、软梯

头踏档静负荷试验,其试验项目、周期、要求和试验方法,均按照DL/T1659-2016

《电力作业用软梯技术要求》进行。

6.2.6、快装脚手架

在表29快装脚手架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踏档强度试验的静负荷值

由1960N改成了980N,依据为DL/T1209.4-2014《变电站登高作业及防护器材

技术要求第4部分:复合材料快装脚手架》。

6.2.7、检修平台

本部分与原标准一致,无改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改成“资料性”,依据为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新增安全帽冲击吸收性能试验示意图和耐穿刺性能试验示意图,依据为

GB/T2812-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

新增区域限制安全带、围杆作业安全带、坠落悬挂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示

意图,依据为GB/T6096-2009《安全带测试方法》。

新增连接器静负荷试验示意图,依据为GB/T23469-2009《坠落防护连接

器》。

新增安全绳静负荷试验示意图,依据为GB24543-2009《坠落防护安全绳》。

新增柔性导轨自锁器、刚性导轨自锁器静负荷试验示意图,依据为GB/T

24537-2009《坠落防护带柔性导轨的自锁器》、GB24542-2009《坠落防护带

刚性导轨的自锁器》。

新增硬梯踏档强度试验、水平强度试验、人字梯限张强度试验示意图,依据

为GB/TGB/T17620-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硬梯》。

附录B

“资料性附录”改成“资料性”,依据为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绝缘杆分段试验及数据分析:

GB/T18037-2008《带电作业用工具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中规定:22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的工频耐压水平为250kV/m平均电位梯度和有效绝

缘长度的乘积。

由此可知,绝缘操作杆的工频耐压水平与试验长度成线性关系,这一点从实

验中也得到了验证,如下图的图5和图6所示。

图5110kV绝缘杆整体耐压趋势图

图6220kV绝缘杆整体耐压趋势图

对于一根绝缘杆而言,其交流阻抗是一个固定值,随着试验电压的不断增高,

泄漏电流线性增加,因此可以考虑进行分段试验。

苏州热工研究院、保定汇邦、圣耀集团、广州恒力四家单位对新采购的绝缘

杆和使用中的旧杆,从多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段试验,获得了共计600多组试验数

据,希望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探寻合适的分段系数k值。

分段试验的方案如下:

(1)绝缘杆整体试验电压为U1,整体试验长度为L1,首先测量整体试验时

的泄漏电流I1。

(2)然后对绝缘杆进行分段试验,分段数为n,分段试验长度L2=L1/n;

分段试验电压U2从0开始升压,随着U2的不断增加,分段泄漏电流I2不断增

加;当I2等于I1时,记录下此时的U2,则分段系数k=n×U2/U1。

实验涵盖了不同杆径的新杆和旧杆,在不同时间、地点、温湿度条件下将绝

缘杆分成2段、3段和4段进行试验。先测量出绝缘杆整体耐压时的泄漏电流,

再进行分段试验,当分段试验时的泄漏电流与整体耐压时的泄漏电流基本一致

时,记录下此时的电压,并计算出分段系数k值。

绝缘杆分段试验的泄漏电流趋势图见附录1的图7~图22,各单位的具体试

验数据见附录2。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本标准的编制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从

现场使用的角度出发,试验项目、周期、要求和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性、

适应性和通用性,可操作性强,对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开展具有较大

的推动作用。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未检索到国际同类标准,无采标。

七、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强制性标准保持一

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标委会委员和专家的意见,所有意见和建议均

按照标准编制程序进行了认真研究探讨,决定是否采纳,不存在重大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本标准通过审查后,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于发布后六个月实施。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标委会定期组织标准的宣贯会议,起草工作组对标准条文进行解读宣

贯。

十一、代替或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修订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后替代DL/T1476-2015《电力安全工器

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编制人:吴俊杰

2020.11.16

附录1:110kV、220kV绝缘杆工频耐压及泄漏电流趋势图

图7苏州热工院11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8苏州热工院22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9苏州热工院11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图10苏州热工院22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图11保定汇邦11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12保定汇邦22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13保定汇邦11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图14保定汇邦22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图15广州恒力11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16广州恒力22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17广州恒力11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图18广州恒力22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图19圣耀集团11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20圣耀集团220kV绝缘杆分2段趋势图

图21圣耀集团11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图22圣耀集团220kV绝缘杆分3段趋势图

附录2:110kV、220kV绝缘杆分段试验数据

苏州热工院-110kV绝缘杆分段试验数据记录-分2段

杆径:Φ30试验日期:2020.3.11温湿度:11℃59%

电压等绝缘杆整段/分时间泄漏电流实测泄漏电流平均

试验电压(kV)试验长度(m)

级编号段(min)值(μA)值(μA)

1#杆220.61.3742.5

2#杆220.31.3742.3

3#杆220.41.3743.3

整段2201.31742.8

4#杆220.21.3747.4

5#杆220.21.3744.8

6#杆220.51.3736.7

7#杆149.00.65737.3

8#杆148.70.65734.8

9#杆分2段148.20.65734.7

148.60.651739.3

10#杆K=1.35148.30.65739.7

11#杆148.70.65743.4

12#杆148.70.65746.2

7#杆109.90.65474.1

8#杆111.20.65472.8

9#杆分2段110.40.65478.4

1100.651475.3

10#杆K=1.0110.50.65474.8

11#杆110.30.65479.3

110kV12#杆119.70.65472.5

7#杆121.40.65550.2

8#杆121.50.65551.3

9#杆分2段121.20.65548.2

1210.651547.3

10#杆K=1.1121.40.65543.4

11#杆121.10.65547.3

12#杆121.20.65543.6

7#杆132.20.65616.6

8#杆132.30.65618.2

9#杆分2段131.70.65616.6

1320.651617.6

10#杆K=1.2131.60.65615.3

11#杆132.50.65618.5

12#杆132.40.65620.2

7#杆143.30.65702.2

8#杆143.20.65698.3

分2段

9#杆143142.50.650.651695.7699.8

K=1.3

10#杆142.70.65700.1

11#杆142.90.65699.5

12#杆143.20.65702.7

7#杆154.60.65772.4

8#杆154.20.65771.3

9#杆分2段153.80.65773.7

1540.651778.9

10#杆K=1.4153.90.65779.2

11#杆154.50.65787.3

12#杆154.20.65789.7

7#杆165.10.65862.2

8#杆165.30.65861.3

9#杆分2段165.30.65853.2

1650.651859.2

10#杆K=1.5166.10.65867.7

11#杆164.70.65851.2

12#杆165.50.65859.3

苏州热工院-110kV绝缘杆分段试验数据记录-分2段

杆径:Φ32试验日期:2020.3.11温湿度:11℃59%

电压等绝缘杆整段/分时间泄漏电流实测泄漏电流平均

试验电压(kV)试验长度(m)

级编号段(min)值(μA)值(μA)

13#杆220.31.3748.3

14#杆220.11.3749.8

15#杆220.51.3743.2

整段2201.31743.9

16#杆220.31.3746.4

17#杆220.71.3729.6

18#杆219.81.3746.1

19#杆148.80.65739.9

20#杆148.90.65738.3

21#杆分2段148.20.65735.5

148.50.651739.5

22#杆K=1.35148.30.65738.9

110kV23#杆148.30.65746.1

24#杆148.70.65738.7

19#杆110.30.65475.2

20#杆110.50.65482.1

21#杆分2段110.40.65471.3

1100.651474.8

22#杆K=1.0109.80.65472.4

23#杆109.60.65475.2

24#杆110.40.65472.3

19#杆121.00.65546.3

分2段

20#杆121121.20.650.651547.4548.2

K=1.1

21#杆121.70.65546.3

22#杆120.40.65542.6

23#杆121.20.65552.3

24#杆121.40.65554.4

19#杆131.30.65618.6

20#杆131.50.65619.3

21#杆分2段131.40.65621.3

1320.651621.5

22#杆K=1.2132.40.65622.1

23#杆132.10.65624.4

24#杆132.60.65623.2

19#杆143.20.65703.1

20#杆142.70.65701.2

21#杆分2段142.20.65697.8

1430.651701.5

22#杆K=1.3142.10.65698.2

23#杆143.00.65703.9

24#杆143.40.65704.6

19#杆154.30.65776.6

20#杆155.00.65775.4

21#杆分2段154.20.65773.2

1540.651777.6

22#杆K=1.4154.40.65779.5

23#杆153.50.65788.3

24#杆153.90.65772.7

19#杆166.10.65861.5

20#杆165.50.65864.2

21#杆分2段164.80.65855.2

1650.651858.4

22#杆K=1.5165.40.65860.7

23#杆164.90.65853.2

24#杆165.40.65855.3

苏州热工院-110kV绝缘杆分段试验数据记录-分2段

杆径:Φ34试验日期:2020.3.11温湿度:11℃59%

电压等绝缘杆整段/分时间泄漏电流实测泄漏电流平均

试验电压(kV)试验长度(m)

级编号段(min)值(μA)值(μA)

25#杆220.61.3742.1

26#杆219.21.3729.2

27#杆220.51.3732.6

整段2201.31738.4

110kV28#杆220.41.3742.1

29#杆219.51.3737.6

30#杆220.71.3746.7

31#杆分2段148.7148.80.650.651742.8746.9

32#杆K=1.35148.80.65745.5

33#杆149.10.65741.4

34#杆148.10.65738.5

35#杆149.00.65746.8

36#杆148.60.65742.5

31#杆110.70.65484.1

32#杆109.60.65480.2

33#杆分2段110.30.65491.5

1100.651488.0

34#杆K=1.0110.20.65494.1

35#杆111.00.65490.2

36#杆110.30.65487.6

31#杆120.30.65544.3

32#杆121.40.65550.4

33#杆分2段121.70.65556.2

1210.651551.0

34#杆K=1.1121.30.65557.1

35#杆121.20.65552.6

36#杆120.70.65545.3

31#杆131.60.65618.8

32#杆132.30.65620.4

33#杆分2段132.20.65619.5

1320.651620.8

34#杆K=1.2131.90.65622.7

35#杆132.20.65624.8

36#杆131.40.65618.4

31#杆143.30.65700.2

32#杆143.40.65704.3

33#杆分2段143.20.65696.5

1430.651702.3

34#杆K=1.3142.60.65701.7

35#杆143.50.65706.4

36#杆143.30.65704.6

31#杆154.30.65785.4

32#杆154.10.65786.7

33#杆分2段154.90.65786.2

1540.651783.5

34#杆K=1.4153.60.65775.3

35#杆154.50.65787.2

36#杆153.90.65780.3

31#杆165.10.65860.4

32#杆165.40.65858.2

33#杆分2段165.30.65855.2

1650.651858.0

34#杆K=1.5166.40.65864.7

35#杆164.80.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