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陆上风电编制说明_第1页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陆上风电编制说明_第2页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陆上风电编制说明_第3页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陆上风电编制说明_第4页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陆上风电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陆上风电》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21-10-11

1编制背景

为了规范风电场建设、并网和运行,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电涉网相

关标准体系,其中涉及到风电场的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标准主要有GB/T

19963-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NB/T31047-2013风电调度运行管理

规范、NB/T31055-2014风电场理论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46-2013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等。但这些标准发布时间较早,随着陆上

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部分条款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风电

调度运行现状。

为了应对大规模陆上风电的接入,确保风电接入后的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对陆上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管理与控制措施做出

相应的规定,补充对风电机组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次/超同步振荡、风电场短

路比、故障穿越能力、电能质量监测、有功/无功控制系统和电力市场交易等方

面的要求。

2编制主要原则

本标准编制的原则遵守现有相关法律、条例、标准和导则等,兼顾了现有电

网结构和配置、陆上风电的技术水平以及电力市场化的发展需求。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国外欧美国家普遍制定了风电场并网技术导则和场站监控方面的标准,例如

丹麦、德国等。但由于我国风电开发利用模式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电网调度运

行模式以及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均与欧美国家不同,在陆上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

方面没有可供借鉴的国外经验。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并引用的国内标准包括:GB/T19963风电场接入电

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1464电网运行准则、GB/T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

则、GB/T38969电力系统技术导则、GB/T40604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

技术要求、GB/T40607调度侧风电或光伏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31053

风电机组电气仿真模型验证规程、NB/T31075风电场电气仿真模型建模及验证

规程、NB/T31099风力发电场无功配置及电压控制技术规定、DL/T516电力调

1

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

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等。本规范结合现有标准和导则、我国陆上风电发

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制定出合适的调度运行管理要求,以

明确电网调度机构与风电场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化陆上风电并网的各类技术要求,

为我国大规模陆上风电的高质量发展做好技术准备。

4主要工作过程

本项目的执行期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修订过程中结合实际运行

情况,多次广泛征求意见,于2021年10月形成《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

部分:陆上风电》征求意见稿。

1)2020年2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编制组工作会议,讨论标准制订的原

则和工作进度,确立工作总体目标,构建组织机构,确定参编单位及其

人员,开展课题前期研究工作。

2)2020年3月-2018年6月,调研现有陆上风电调度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单位就陆上风电调度运行关键技术进行

深入技术交流。

3)2020年7月至10月,梳理现有的风电场并网技术导则和场站监控方面

的标准,如GB/T1996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NB/T31053风

电机组电气仿真模型验证规程、NB/T31075风电场电气仿真模型建模

及验证规程、NB/T31099风力发电场无功配置及电压控制技术规定等,

对标准中的重点条款进行分析比对。

4)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编制《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

陆上风电》标准大纲,明确了各单位的分工,确定了编写工作的具体时

间节点,并完成标准草案。

5)2021年4月至7月,针对标准内容进行研究和详细编制,形成《分散式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标准初稿

2

6)2021年8月至9月,完善标准。8月31日,编写组在北京召开了初稿

讨论会,对各参编单位初稿进行阶段性讨论,形成了修改意见。

7)2021年10月初,在能源行业风电标委会风电场并网管理分技术委员会

年中会议上进行初稿讨论。

8)2021年10月中旬,提交中电联征求意见稿,并在中电联的网站征求意

见。

5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规则》和DL/T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编写要求进行标准编

制。本标准规定了分散式风电场接入电网运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主

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1.目次;

2.前言;

3.标准正文,共设11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风电场并

网管理、风电场调试管理、风电场调度运行管理、风电场发电计划管理、风电场

检修管理、风电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风电场通信运行管理、风电场

调度自动化管理。其中:

1)范围:规定标准的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标准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规定标准采用的术语和定义;

4)风电场并网管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在并网前应满足的并网检测等要

求;

5)风电场调试管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并网调试的基本要求;

6)风电场调度运行管理:规定了电网调度机构及陆上风电场的调度运行

管理要求;

7)风电场发电计划管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发电计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8)风电场检修管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检修管理的基本要求;

3

9)风电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保护配置基

本要求;

10)风电场通信运行管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与调度通信的基本要求;

11)风电场调度自动化管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调度自动化管理的基本要

求。

6条文说明

本标准内容的主要条款分析和说明如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网调度机构和并网运行陆上风电场的调度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及以上电网调度机构和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并

网运行的风电场(包括通过集控中心接入的风电场),省级以下电网调度机构和

通过其它电压等级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4风电场并网管理,根据当前陆上风电的实际运行及发展需求,补充对风电

机组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次/超同步振荡、风电场短路比、中长期功率预测和

长期电量预测、故障穿越能力(代替原标准中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电能质量监

测、有功/无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