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3讲细胞的增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3讲细胞的增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3讲细胞的增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3讲细胞的增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3讲细胞的增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细胞增殖第1页[考试要求]

1.细胞周期(a/a)。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b/b)。3.活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b/b)。4.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暂时装片(b/b)。5.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简图绘制(/b)。6.染色体形态、结构及类型(a/a)。7.减数分裂及其意义(b/b)。8.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其异同(b/b)。9.动物受精过程(b/b)。10.活动:减数分裂模型制作研究(b/b)。1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b)。第2页考点1围绕细胞周期考查生命观念1.(·浙江4月选考)如表所表示为试验测得离体培养胡萝卜根尖细胞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周期G1SG2M累计时间(h)1.32.72.90.67.5第3页以下叙述正确是(

)A.G1期细胞中主要进行相关蛋白质合成及核糖体增生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培养液培养1.3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C.G2期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染色单体,造成染色体数目加倍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时间长短不一样解析1.3h后,G1期和S期细胞被阻断在S期,G2期和M期细胞未被阻断在S期;G2期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不一样细胞周期,时间长短各不相同。答案A第4页(1)不能分裂细胞、分裂一次不再分裂细胞及进行减数分裂细胞没有细胞周期。(2)S期DNA复制结果是DNA数量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变,但每个染色体由两条并列染色单体组成。第5页考点2有丝分裂过程及相关物质或结构改变2.(·浙江11月选考,14)以下关于观察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叙述,正确是(

) A.前期,分开中心体之间有纺锤丝相连 B.中期,伸展延长染色质排列在赤道面上 C.后期,可观察到核被膜逐步解体形成小泡 D.末期,可观察到由许多囊泡聚集形成细胞板

第6页解析

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所以分开中心体之间有纺锤丝相连,A正确;中期没有染色质存在,是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B错误;核被膜在前期解体形成小泡,C错误;动物细胞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环沟使细胞分开,不需要形成细胞板,D错误。答案A第7页3.(·宁波3月模拟)以下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叙述,正确是(

) A.前期,核膜解体形成小泡,在末期重新聚集形成细胞板 B.中期,可用于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过染色体数目变异 C.后期,在纺锤丝牵拉下,着丝粒一分为二 D.末期,细胞中央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解析细胞板是由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形成;着丝粒断裂与纺锤丝无关;动物细胞在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环沟。

答案B第8页4.(·浙江11月选考)以下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叙述,正确是(

) A.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两极 B.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C.后期,细胞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 D.末期,核膜向内不停凹陷并逐步形成环沟

解析前期,一对中心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基因重组通常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染色体数目变异通常发生于后期,B错误;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2条性染色体,C正确;末期,向内凹陷是质膜而不是核膜,D错误。

答案C第9页(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改变①染色体形态改变

②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改变:2n→4n→2n。第10页③细胞中核DNA含量改变:2n→4n→2n。

(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区分①看胞质分裂方式:有细胞板形成为植物细胞分裂,由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沟,为动物细胞分裂。②看细胞外形特征:方形为植物细胞,圆形普通为动物细胞。③看有没有中心体结构: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为高等植物细胞。第11页考点3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暂时装片5.(·浙江4月选考)以下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暂时装片”活动叙述,错误是(

) A.盐酸使植物细胞间果胶质层涣散 B.试验选取醋酸洋红属于碱性染色剂 C.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完整染色体组型

解析染色体组型是观察后再经过排列后形成,不是能够直接看到。

答案

D第12页6.以下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暂时装片”活动叙述,正确是(

) A.解离是为了促进染色体分离 B.染色时间过长将抑制细胞分裂 C.漂洗是为了洗去不利于染色物质 D.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赤道”上向内凹陷

解析解离目标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A错误;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再进行细胞分裂,B错误;漂洗是为了洗去不利于染色物质,便于染色,C正确;在动物细胞中,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赤道”上向内凹陷,而在植物细胞中,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中央“赤道”上出现了细胞板,D错误。

答案C第13页(1)制作装片程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务必漂洗后再染色,预防解离过分和影响染色效果。(2)解离液是盐酸,解离过程中细胞即已死亡,所以后续显微镜下观察到都是死细胞,不能观察到细胞动态改变。(3)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细胞,可经过移动玻片在临近区域寻找。第14页考点4减数分裂过程及相关物质或结构改变7.(·浙江4月选考)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以下。以下叙述正确是(

)第15页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着丝粒都连有两极发出纺锤丝D.该细胞分裂形成配子基因型为aBX、aBXA、AbY、bY第16页解析本题考查是减数分裂和变异。由图可知,A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易位到了X染色体上,没有表达基因突变,A错误;该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中较晚时候图像,此时没有四分体,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含有少许DNA,所以细胞中DNA分子数大于12,B错误;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纺锤丝由中心体发出,C错误;据图可知,可形成4种配子,D正确。答案D第17页8.(·浙江4月选考)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一样时期细胞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表示。以下叙述错误是(

)第18页A.乙时期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解析甲属于G1期,乙属于G2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丙属于后期Ⅱ,丁属于形成精细胞。D中丙已不存在染色单体,丙→丁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

D第19页(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改变①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改变:2n→n→2n→n。

②细胞中核DNA数量改变:2n→4n→2n→n。第20页(2)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细胞分裂图像辨析第21页(3)基因型AaBb(独立遗传)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交叉交换)

可能产生配子种类数实际产生配子种类数1个精原细胞42种:AB、ab或Ab、aB1个雄性个体44种:AB、Ab、aB、ab1个卵原细胞41种:AB或Ab或aB或ab1个雌性个体44种:AB、Ab、aB、ab第22页考点5动物受精作用及减数分裂意义9.以下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叙述,正确是(

) A.精卵相互识别基础是细胞膜流动性 B.后代从双亲各取得二分之一DNA C.使后代产生不一样于双亲变异 D.后代继承了双亲全部遗传性状

解析精卵融合基础是细胞膜流动性,相互识别是依赖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后代从双亲各取得二分之一细胞核中遗传物质,而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来自母方。进行有性生殖生物,后代含有更大变异性。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有父方和母方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二分之一,后代不可能继承双亲全部遗传性状。

答案C第23页10.下列图表示某细胞(含4条染色体)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交换,则以下叙述不合理是(

)第24页A.细胞⑥基因型为aBbB.细胞②为第一极体C.细胞③有2个基因BD.细胞⑤基因型为a解析细胞①~⑥基因型分别为AAaaBBbb、aa、AABBbb、a、a、ABb。答案A第25页(1)减数分裂与遗传关系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细胞学基础。(2)减数分裂与变异关系①基因突变:间期DNA复制时,基因突变概率相对较高。②基因重组:前期Ⅰ同源染色体对应片段交换和后期Ⅰ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造成非等位基因重组。③染色体畸变:减数分裂过程有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第26页考点6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11.下表表示一个精原细胞在从甲到丁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改变,以下相关描述正确是(

)生理过程甲乙丙丁细胞中染色体组数2→1→2→1一直为11→22→4→2第27页A.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B.乙过程中能够发生等位基因分离或基因突变C.丙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D.丁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解析甲过程染色体组数出现1⇒甲为减数分裂,丁过程染色体组数出现4⇒丁为有丝分裂;再结合“从甲到丁是一个精原细胞连续生理过程”,所以整个生理过程为:减数分裂→精细胞变形→受精作用→受精卵有丝分裂。答案A第28页12.研究人员对某二倍体动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中某一时期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是不一样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含量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是(

)第29页A.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它属于图2中类型c细胞B.若某细胞属于图2中类型a,且取自睾丸,则该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C.若图2中类型b、c、d、e细胞属于同一减数分裂,则出现先后次序是b、d、c、eD.在图2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类型有a、b、c第30页解析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2:a染色体数为体细胞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能够是体细胞也能够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图1细胞属于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