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入学适应教育探究8000字(论文)】_第1页
【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入学适应教育探究8000字(论文)】_第2页
【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入学适应教育探究8000字(论文)】_第3页
【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入学适应教育探究8000字(论文)】_第4页
【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入学适应教育探究8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入学适应教育研究摘要幼儿入园适应指的是新入园的幼儿在从家庭到幼儿园这个转折过程中,能够逐渐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要求,从而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出调整以达到接纳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依恋是一种主体间的相互亲密的情感联系,表达了个体寻求亲近或接触特定对象的倾向。母亲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母亲的教养方式、亲子之间的依恋会直接作用于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本文首先通过依恋关系与依恋行为、和幼儿入园适应的意义的理论概述,其次分析不同依恋风格幼儿的不同表现。提出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为此促进幼儿的依恋有所转变,能够独立入学。关键词:不同依恋风格;幼儿;入学适应目录1.相关理论概述 11.1依恋关系与依恋行为 11.1.1依恋以及依恋的表现 11.1.2幼儿依恋的特点 11.1.3依恋的发展阶段 11.2幼儿入园适应 21.2.1幼儿入园适应的概念 21.2.2幼儿入园适应意义 22.不同依恋风格幼儿的不同表现 32.1安全型依恋 32.2安全回避型依恋 32.3不安全抵抗型依恋 32.4没有定向型依恋 33.应对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 33.1针对不同依恋类型的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33.1.1营造温暖的家庭气氛 33.1.2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 43.2幼儿入学前该做的准备工作 43.2.1心理方面 53.2.2生理方面 63.2.3家长方面 63.2.4学校方面 74.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幼儿进入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与许多陌生的面孔在一起吃饭、睡觉、游戏,上课……把这一时期说成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大转折点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他们要面对很多的入园不适应。。在没有父母和其他熟悉的人整天围着自己转的情况下,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孩子相同的年龄为伴。因此,很有必要针对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对其入园适应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具体依恋类型的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的身心变化状态。分析不同依恋风格幼儿的不同表现,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1.相关理论概述1.1依恋关系与依恋行为1.1.1依恋以及依恋的表现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外一个亲密的身体关系的一种倾向。婴儿依恋的对象主要是妈妈,也可以是与婴儿关系比较亲密的人,或者是家庭里的成员。婴儿一出生就与妈妈呆在一起,所以妈妈是婴儿最信任和依恋的对象[1]。1.1.2幼儿依恋的特点有研究发现,婴儿依恋突出变现为三个特点:第一,婴儿最喜欢与依恋对象在一起,这样他们会感到特别的安全,舒适和满足。第二,在婴儿有情绪,不安时,依恋对象比其他人更能抚慰孩子。第三,依恋对象让孩子具有特别安全感,婴儿呆在依恋对象身边的时候,孩子会减少害怕,在孩子害怕时,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依恋的对象。1.1.3依恋的发展阶段依恋不是突然之间产生的,而是在婴儿主要照看者在较长时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产生,建立起来的。根据鲍尔比、埃斯沃等的研究,依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无差别反应阶段。在这个时期,婴儿对任何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会喜欢所有的人,喜欢听他们的声音,注视他们的脸,还要看到人的面孔就会笑起来,手足舞蹈。第二,有差别的反应阶段。在这个时期,婴儿对人的反应已经开始有了区别,对妈妈和其他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额,婴儿对妈妈更为偏爱。婴儿会在妈妈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的面前,这些反应会相对少一些,在陌生不认识的人面前,这些反应更少,但依然会有这些反应。第三,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特别喜欢和妈妈呆在一起,当妈妈离开的时候,会哭喊着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妈妈的作用。这时候已建立了“母婴”依恋分离焦虑。妈妈在婴儿身边的时候,婴儿能很安心的玩耍,好像妈妈是安全基地。形成了专门对妈妈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怯生,紧张和哭泣。当孩子进入幼儿园,还可能对老师产生依恋情感。第四,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两岁以后,儿童能认识并理解妈妈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是爱自己的,不会抛弃自己,吧妈妈作为一个伙伴,还知道交往时要考虑到她的需要和兴趣,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时儿童与妈妈额邻近性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1.2幼儿入园适应1.2.1幼儿入园适应的概念陶沙认为,从本质上说,是适应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的动态响应,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符合环境和身体的发展过程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需求变化。那么,从转折的角度看,实际上个体在原有适应状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再适应,在脱离原来环境,进入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个体根据新环境提出的要求,通过积极调整心理行为,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达成与新环境的协调关系;任何转折期适应,均是过程与阶段性结果的统一。在这项研究中的幼儿是指新入学的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这个转折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要求,为了从心理和行为来实现幼儿园生活的接受过程进行调整,具体标准包括情绪稳定性的基本规则,生活可以初步的自我护理,与老师和同伴沟通和交流的快乐,并积极参与活动的教师组织、遵守班级的基本规则[2]。1.2.2幼儿入园适应意义加德纳和斯腾伯格曾提出,全面的智力内涵不仅包涵学术智力,还应该包括社会智能,而适度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是社会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入园适应也是一种智力,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成年后的很多行为都与童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后续的研究也证明,一些重大事件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婴幼儿在最初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将在长期在原来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如果一开始就能顺利发展,将有助于增强自信心、自我意识、情绪、促进德国产品的良性发展;反之,如果童年早期的适应出现问题,则会给以后的社会化进程埋下隐患。2.不同依恋风格幼儿的不同表现2.1安全型依恋把妈妈作为探索的基础,当妈妈离开的时候会感到难过,伤心。当妈妈返回,迅速得到安慰,积极欢迎妈妈的归来。2.2安全回避型依恋当妈妈离开的时候,很少哭闹,当妈妈返回时,忽略或积极回避,当妈妈把他抱起的时候,有明显的不看或不紧贴妈妈。回避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分离或避免母亲担心,很难适应陌生的环境,与他人沟通联系的恐惧。2.3不安全抵抗型依恋当妈妈离开,会感到非常的难过,当妈妈返回的时候,会非常的生气,有时会把妈妈推开。2.4没有定向型依恋对分离与重聚团聚,表现出矛盾,没有组织的反应。当妈妈返回时可能裤脚,也可能哭叫,也可能跑开,或者一边看着其他地方,一边接近妈妈。3.应对不同依恋风格的幼儿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3.1针对不同依恋类型的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正确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大部分的父母的生理需求可以及时满足,因为任何身体,外界的刺激会导致孩子的哭闹等情绪反应,直到父母消除这些不宜刺激。心理需求主要是指儿童的注意力、关心、照顾等的情感需求和活动[3]。3.1.1营造温暖的家庭气氛家庭情绪气氛是抚养质量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家庭情感氛围的每一个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共同创建一个温馨、互助、和谐或冷漠,疏远、排斥,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照顾的温暖,在抚养孩子的合理途径,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风格。而父母如果存在行为与情绪问题,往往难以形成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在需要的时候,因此,人际关系是不可靠的,而异化增强,产生回避型依恋风格。所以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爱与关怀。3.1.2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对孩子的长辈保护过度呵护,普遍存在依恋过重的情况,造从而对儿童交流的依赖,但限制未来发展的独立性。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往往会惯着孩子,往往对幼儿的啼哭、喊叫等采取漠视、不理会的态度。溺爱和拒绝会使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前者可能形成一种缠绕式的依恋,后者可能形成一种冷漠型的依恋,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发展。正确的方法是父母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如即时满足、延迟满足或不满足。父母要培养孩子的信任感,而且要注重孩子的独立性的形成,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和有序的环境中。根据不同类型的儿童的依恋,以促进儿童的安全,家长继续需要积极应对他们的需求,努力创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可以。在回避和矛盾的面对孩子,父母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矛盾型幼儿比较被动,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让他接受爱抚,并试图触摸他的生活规则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孩子的要求,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变化的程度。回避型儿童经常悄然隐退,适应新事物慢,尤其是需要家长的耐心,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以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引起孩子的反应,如果父母的呵护和正确的教育,并且获得安全的依恋[4]。3.2幼儿入学前该做的准备工作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个个都是宝贝,宠着,爱着,一直生活在蜜罐里。当孩子上幼儿园,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人,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的、陌生的环境,不能随心所欲了,面临着陌生环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苦恼,因幼儿的情绪易激动,自控能力差,哭闹是难免的,这就是入园焦虑期。焦虑期的长短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而不同,犹如“第二次断奶”,容易产生不确定性,并不能提高自己的控制感,自然加深他们入园的不适与焦虑,除表现为哭闹、拒绝、发脾气等,食欲变化和睡眠结构紊乱,排便习惯改变等也十分常见。宝宝入园的不适应困扰着家长,甚至动摇送宝宝入园的信心。然而,家长的担忧、摇摆和焦虑反过来又会强化宝宝的焦虑,所以,要有效缓解宝宝入园的焦虑,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心地把宝宝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解决宝宝的问题,家长放心,宝宝才可能安心。为此,家长应该在宝宝上幼儿园前针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做好准备,以减轻宝宝入园时的“分离焦虑”症状。3.2.1心理方面幼儿的生理成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使新的心理活动的出现在准备状态,也决定了选择性依附的发生和发生的可能性。作为依恋的关键点之一是指向,所以只有当幼儿能够区分主要的育儿方式,稳定的安全依恋才能形成。幼儿只有具备了“人,物水久性概念”才会在母亲离开后焦急的寻找母亲,才会将母亲视为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孩子需要发展一个哭、笑、哭、体和跟随身体的行为,因为他们是有吸引力的吸引注意力的信号。董奇等人认为个体自身的动作、活动对旱期心理发展的组织与建构具重要作用,他们发现与不会爬的婴儿相比,具有四周爬行经验的婴儿更普遍地表现出对依恋对象分离的敏感。作为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发展依恋,并在孩子生理成熟时,提供更多的机会与他们在一起,给孩子以温暖和安全的感觉[5]。第一,提前告诉幼儿,你已经长大了,要像爸爸妈妈上班和哥哥姐姐上学一样,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老师会弹琴、唱歌、跳舞、讲故事,还领小朋友做游戏,老师喜欢每一个小朋友,上幼儿园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使孩子从心理上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切记不要拿上幼儿园吓唬孩子,如说“你再不听话就送你到幼儿园”等等,以免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惧怕心理。

第二,入园前,带孩子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减少陌生感

带孩子到幼儿园玩玩玩具,参观参观幼儿园的教室等,使孩子正式入园时觉得我来过这儿,有一种熟悉感,心理上会有一种安全感,有条件的家长不妨给孩子报一个亲子班,让孩子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初步学会与人相处,实践证明,上过亲子班的幼儿很少有“分离焦虑”的现象发生。

第三,多让孩子和别人交流,在上幼儿园之前的一段时间,要尽多地与其他孩子接触,也尽可能地让孩子多接触除了家人之外的其他成年人。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一起长时间的游戏。比如,周末约其他孩子一起出去玩,或到家里来做客。

第四,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第五,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是件开心的事情,有期待感。

家长尽可能多的向孩子讲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让孩子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可以做游戏、可以交朋友。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3.2.2生理方面第一,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技能。如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漱口、自己洗手、擦手、自己大小便、自己擦屁股、自己穿脱鞋,自己扣扣子等等,一旦孩子离开父母,在集体中他具备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会觉得自己很能干,能增强生活的自信心[6]。第二,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入园前,让孩子学习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他们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要上厕所等,并大胆地说出来。要知道,社交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是语言能力的强弱,家长应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您能猜到孩子要什么、想说什么,也尽量让他自己说出来,让孩子习惯用语言表达,当有了自我表达的意愿和能力后,在集体生活中孩子就不会因不爱说话而被忽视了。第三,调整作息时间,幼儿园有幼儿的作息时间和要求,入园前父母在家中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每天按时进步、睡眠、盥洗、活动等等,并坚持执行让孩子在家照这个作息制度生活一段时间,进入幼儿园后会较快地适应新生活,同时能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遵守时间的好习惯。3.2.3家长方面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气氛会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个体的言谈举止中留下难以磨火的印记。显然,温暖、和谐和支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的安全依恋的形成,而冷漠、疏远、排斥的家庭氛围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有证据表明,在童年时期,父母离异或与他们的孩子分离形成一个不安全依恋。第一,爸妈要调整好心态,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当孩子对父母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父母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孩子虽小,对父母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孩子察觉到父母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所以父母要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孩子进幼儿园,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第二,孩子刚入园时,家长不要不舍得离开孩子,更不要再去控望,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不利于老师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孩子尽快克服焦虑和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第三,孩子衣物准备。与孩子一起准备入园用具,为孩子准备几套得体的衣服,穿脱方便的鞋子,如孩子依赖性强,可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1、2件喜欢的玩具或食具,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注意一定不要带不安全物品入园,第四,入园时要把孩子的基本情况向老师介绍,如有没有过敏史、疾病史、孩子性格等等,以便老师心中有数,便于尽快熟悉了解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更好地开展工作,按老师的要求填写各种表格,如详细通话地址、电话号码等等,以便双方能及时取得联系[7]。3.2.4学校方面第一,“笑容”接待每一位幼儿,拉近师生距离,转移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入园的第一天是关键中的关键,孩子们往往很紧张,早晨入学时害怕。在这一点上,老师的友好态度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赞美孩子,如:“你的声音真的很响亮。”“自己走进来了,好极了。”让幼儿感到教师喜欢他、爱他,从而使情绪逐渐平静下来。教师要理解幼儿对家人的依恋及对幼儿园的陌生感,适时恰当地给予积极的反应,如关注、微笑、搂抱、应答等。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教师的依赖与信任,培养他们的安全感,教师情绪状态应热情而平静,并对幼儿的情绪状态表示敏感,在关注他们生理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反映他们心理需要的情绪反应,作出应答和处理,使他们处于较好的心理状态。第二,游戏关注幼儿,参与集体生活,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初上幼儿园,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胆怯,对一日生活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可采用游戏方式帮助他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同伴。如,组织“旅游团”的游戏,以导游身份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室、寝室、厨房、室外大型玩具等。还可通过“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游戏让幼儿互相熟悉,以有效减轻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缓解焦虑情绪。以教师带领活动为主,动静结合,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若让幼儿自由活动,部分幼儿不知所措,又会哭起来。在室内放音乐,教师带幼儿做模仿操、有趣的律动。教师弹唱幼儿的歌曲,如《生日歌》《新年好》《摇啊摇》等。幼儿听着听着就有幼儿会跟唱起来,弹唱这些老歌,幼儿并不会觉得厌烦,反而觉得亲切。做家长的多数会把这些常唱的老歌教给幼儿。第三,“前辈”引领每一位幼儿,同伴互相感染幼儿。教师选择一些既富有爱心、责任性强,又比较能干的大班孩子,带领爱哭的小班孩子一起游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很快会忘记陌生、恐惧、伤心,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们幼儿园尝试采用“大带小”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生入园哭闹的现象很多,班上的几位老师照顾起来常常会顾此失彼,而幼儿都很喜欢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交往,我们就请大班的幼儿与托小班幼儿各分成两组,结合成一个混龄的新班级,共同开展活动,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讲故事、表演节目,教弟弟、妹妹怎样拼插玩具等等。在活动中,大班的幼儿尝试帮助、照顾弟弟、妹妹,增强了爱心、责任心、自信心;托小班的幼儿与大孩子们在一起,减轻了焦虑,产生了亲切感。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交往、游戏,感受到了家庭的气息,学习了基本的习惯、要求,明显缩短了幼儿入园的焦虑期,减缓了入园初期的阵痛。“惊喜”奖励每位幼儿,感染幼儿来园的欲望,创设丰富有趣的活动。开始一个星期,幼儿离园前,每人奖励一颗小花朵,或教师自制的小物件,告诉幼儿: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好孩子,你什么地方进步了。家长来接时,幼儿会把自己的小奖品拿给家长看,家长定会表扬一番,于是幼儿的心情会好起来,增加幼儿第二天来园的欲望。接下来的日子,小奖品应慢慢地减少,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否则奖品多了,幼儿就不会珍惜,再不看作是好东西了[8]。新入园的幼儿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好胜心,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捕捉孩子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奖励,加以强化,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依恋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中要创设丰富有趣的活动,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