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驱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安全规范_第1页
曳引驱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安全规范_第2页
曳引驱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安全规范_第3页
曳引驱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安全规范_第4页
曳引驱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安全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XX/XXXXX—XXXX曳引驱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安全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曳引驱动电梯维护保养操作安全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不适用于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和杂物电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18775电梯维修规范TSGT5002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国质检特〔2014〕260号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修订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维护保养按计划对电梯定期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和保养性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调整和更换易损件不会改变任何电梯性能参数。3.2救援操作电梯中受困人员被救出的过程。4基本要求4.1维护保养前,应了解操作环境、作业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4.2维护保养前,应确认携带的工具完好、仪器正常、计量器具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4.3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绝缘鞋、工作服等)。4.4作业人员应掌握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的程序和方法。4.5严禁酒后作业,严禁作业时嬉戏打闹。2DBXX/XXXXX—XXXX4.6作业人员到达使用单位后,应主动与安全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提出需要配合的工作(如机房钥匙、电梯技术资料等)。4.7维护保养时,作业人员应落实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基站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栏。如某层层门因故障或其他原因不能可靠关闭锁紧,还应在该层门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栏。4.8维护保养时,应尽量避免在机房、井道及底坑、轿厢、层站任何两部位同时进行作业。如需同时进行,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4.9维护保养时,作业人员应相互配合,严禁擅自操作。4.10维护保养时,使用的润滑油应符合维护保养说明书的要求,不得随意代用。4.11因电梯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维护保养工作未能完成时,作业人员应确认所有的层门锁紧、轿门关闭,切断电源,设置警示标志,并立即通知使用单位禁止使用电梯。4.12维护保养及救援操作结束后,应进行试运行。4.13每个工作区域维护保养结束后,应收集、清点工具仪器及材料等,防止遗漏。4.1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维护保养现场。4.15维护保养期间,禁止载客、运货。5机房5.1基本要求5.1.1维护保养前应确保通往机房的通道畅通、安全。5.1.2维护保养前应确保接地装置良好。5.1.3在机房进行下列操作时,应断开电源主开关:a)检修电气设备和线路时;b)检修控制柜内各电器元件时;c)减速箱加注润滑油时;d)维护保养旋转部件时(如曳引轮、限速器、制动轮等);e)其他需要断电的情况。5.1.4机房地面开口处探视井道时,应防止随身物品、工具等落入井道。5.1.5带电操作时,应有相应防触电措施。5.1.6维护保养所用手持电动工具应由专人保管,使用时按规定做好接零保护。5.1.7在旋转部件及其周围作业时,应避免被卷入或被夹住。5.1.8短接操作应符合相关要求。短接线上应带有警示标志,并标注作业人员的名字。5.1.9短接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复原,所使用的短接线应如数拆除清点。5.1.10维护保养结束后应将机房门可靠锁闭。5.2部件5.2.1控制柜5.2.1.1对主回路部件进行操作前,应先切断电源,并遵循验电、放电程序。5.2.1.2接触主板时,应先释放人体静电或佩戴防静电手套。5.2.1.3清洁控制柜时,不得用金属构件接触主板。5.2.1.4维护保养时应防止金属物品掉落在控制柜中。5.2.1.5禁止覆盖制动电阻的散热区域。3DBXX/XXXXX—XXXX5.2.2限速器5.2.2.1作业人员禁止损坏限速器封记。5.2.2.2限速器绳和绳槽内均不得加注润滑油。5.2.3主开关5.2.3.1当一个机房有多台电梯共用时,须确认主开关对应的电梯编号后再实施断电操作。5.2.3.2断开主开关前,应确保轿厢无人。5.2.3.3断开主开关后,应对其进行锁闭,防止误操作。5.2.3.4严禁触碰主开关裸露的带电体。5.2.4曳引机5.2.4.1制动器5.2.4.1.1使用强制松闸螺栓或扳手后应及时拆除。5.2.4.1.2清洁制动轮时,应防止油类或异物粘到制动轮表面。发现油污,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5.2.4.1.3调整制动器和更换制动闸瓦时,严禁同时松开两侧制动弹簧。5.2.4.2曳引轮5.2.4.2.1严禁用汽油等易燃油类清洗轮槽。5.2.4.2.2曳引轮绳和绳槽内均不得加注润滑油。5.2.4.3减速箱5.2.4.3.1减速箱轴伸出端渗漏油应及时收集处理,防止渗漏油进入制动轮表面。5.2.4.3.2换油时,应将减速箱清洗干净后再注入新的润滑油。5.2.5吊钩5.2.5.1使用吊钩时应注意其标注的载荷范围。5.2.5.2在起吊过程中严禁任何人站立或通过吊物下方。6井道及底坑6.1基本要求6.1.1井道作业时宜从上到下进行。6.1.2在井道不同部位同时作业时,应防止异物坠落。6.1.3多台电梯共用井道时,作业人员应注意观察相邻电梯的位置和运行状况。6.1.4进入底坑前,将轿厢驶离最低层,验证层门门锁、底坑紧急停止开关有效后,将紧急停止开关置于停止位置,方可进入底坑。6.1.5进入底坑时,要确认底坑有足够的亮度。如需使用可移动的照明装置,应使用带护罩的且标称电压为36V以下安全电压的手提灯。6.1.6底坑如有积水或渗水现象,应及时处理后方可进行维护保养。6.1.7底坑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确保自己处于安全位置。6.1.8底坑作业时,应有相应的措施方便打开最低层层门。4DBXX/XXXXX—XXXX6.1.9离开底坑时,将轿厢驶离最低层,紧急停止开关置于停止位置;离开底坑后,复位紧急停止开关、底坑照明开关,关闭层门。6.2部件6.2.1钢丝绳及其端接装置6.2.1.1清洁钢丝绳时,应确保电梯处于静止状态。6.2.1.2清洁钢丝绳时,不得使用影响绳芯油脂成分的材料。6.2.1.3更换钢丝绳时,应将轿厢制停在顶层,并将对重在底坑内可靠支护。严禁一次性将钢丝绳全部拆除。6.2.1.4如钢丝绳端接装置采用锥套型,重新制作绳头时,应防止引起火灾和高温伤害。6.2.2导轨6.2.2.1严禁用汽油等易燃油类清洁导轨。6.2.2.2禁止攀爬导轨支架。6.2.3对重6.2.3.1更换对重块后,应重新测定平衡系数。6.2.3.2更换对重块后,须重新标明对重块的数量或者总高度。6.2.3.3禁止攀爬对重架。6.2.4补偿装置6.2.4.1调整补偿装置时,应在底坑进行,且只能调整轿厢侧。6.2.4.2调整补偿装置完成后应恢复二次保护装置并确认其完好。6.2.5爬梯6.2.5.1进出底坑时,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必须使用爬梯。如使用活动爬梯,应确保放置稳固,防止跌落底坑。6.2.5.2使用爬梯进出底坑时,应防止电梯层门毛边和突出物划伤手部。7轿厢7.1基本要求7.1.1进入轿顶前,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不大于150mm,确认轿厢处于方便上轿顶的位置,验证层门门锁、轿顶紧急停止开关有效后,方可进入轿顶。7.1.2进入轿顶时,要确认轿顶有足够的亮度。如需使用可移动的照明装置,应使用带护罩的且标称电压为36V以下安全电压的手提灯。7.1.3进入轿顶后,应确认轿顶检修开关是否有效、“上、下行”按钮工作是否正常。7.1.4作业人员站立之处应有足够的面积,脚下不得有油污。7.1.5轿顶上不允许存放工具、材料、配件等物品。7.1.6轿顶作业时使用的工具应安全放置,防止掉落。7.1.7离开轿顶前,将轿顶停在与出口楼层接近的水平位置,验证层门门锁有效后,将紧急停止开关置于停止位置;离开轿顶后,复位紧急停止开关、轿顶照明开关,关闭层门。5DBXX/XXXXX—XXXX7.2部件7.2.1护栏7.2.1.1禁止俯伏、斜靠、踩踏、跨越护栏。7.2.1.2轿厢运行时,除抓握扶手外,作业人员身体其他任何部位不得超出护栏扶手外缘。7.2.2安全钳及其联动部件7.2.2.1作业人员严禁损坏安全钳封记。7.2.2.2调整楔块面与导轨侧面间隙时,须确保间隙均匀。7.2.3防夹人保护装置7.2.3.1严禁短接光幕触点和安全触板的电气开关。7.2.3.2电梯在防夹人装置失效情况下严禁运行。7.2.3.3光幕安全触板同时使用时,两者必须均有效电梯方能运行。7.2.4紧急报警装置和紧急照明7.2.4.1应确认紧急报警装置接通后能清晰听到对方讲话。7.2.4.2应确保紧急照明有足够的照度。7.2.5超载保护装置7.2.5.1电梯正常运行时,严禁通过短接开关、调整电位器等人为方法使超载保护装置失效。7.2.5.2对于额定载重量不小于750kg的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应当在100%-110%额定载荷范围内动作。对于额定载重量小于750kg的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最迟在超载量达到75kg时动作。8层站8.1严禁跨立于层门内外侧工作。8.2禁止长时间阻挡层门、轿门关闭。8.3禁止移动轿厢时清洁层门。8.4清理层门上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