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技术规程_第1页
野生茶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技术规程_第2页
野生茶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技术规程_第3页
野生茶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技术规程_第4页
野生茶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野生茶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技术规程本文件界定了野生茶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野生茶调查、野生茶生态保护、野生茶安全利用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本文件适用于野生茶的生态保护与安全利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LY/T1952-2011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DB45/T1390野生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野生茶wildtea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大量利用的茶树,分自然型和野生型。3.2野生茶生境wildteahabitat野生茶赖以生存、栖息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3.3野生茶生态保护ecologicalprotectionofwildtea通过人工干预,按照自然引导或促进野生茶自然演化与生态恢复的过程措施。3.4野生茶安全利用safeutilizationofwildtea通过人工培育、引种、种植,实现野生茶资源开发和安全利用。4生态保护目标和原则以守护和保育野生茶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野生茶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增加野生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野生茶保护修复的制度、管理及技术措施,保护与恢复野生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野生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社会提供优质野生茶生态环境和绿色产品。4.2基本原则4.2.1保护优先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立完善的野生茶保护制度体系。聚焦国家重点野生茶生态功能、野生茶自然保护区、野生茶自然公园等,实行依法治茶、整体保护、严格管理。24.2.2自然恢复为主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根据野生茶生态条件状况,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5调查5.1原则定期对野生茶资源的类型、数量、空间分布、生态质量、利用现状等进行调查,掌握野生茶资源与生态基本状况。5.2指标5.2.1生境指标通过对土壤、气象、植物群落特征的长期监测,获取野生茶生境的变化情况及致危因素。生境监测指标与监测周期见表1。表1生境监测指标与监测周期--%-%℃D----%--5.2.2物候指标物候监测指标与监测周期见表2。表2物候监测指标与监测周期次35.3监测方法生境指标监测按LY/T1952的规定执行;物候指标监测按LY/T1952-2011中4.18的规定执行,并进行影像记录。5.4评价根据野生茶土壤、气候、群落等生境指标及物候指标调查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或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建立野生茶资源生态保护模型,评估野生茶生态建设和健康状况评价。6生态保护6.1原位管护技术6.1.1松耕松耕宜在野生茶生境土壤容重过大、板结的情况下进行,主要对野生茶树冠投影处30cm内的土层进行宽20cm的环状翻耕。6.1.2施肥根据野生茶生长状况,施用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微量元素、微生物肥料等对野生茶土壤进行养分补充。6.2工程技术措施在野生茶周边铺设有机覆盖物,并建立围栏。6.3科学采摘根据野生茶树龄、生长特征,在保护野生茶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依据野生茶长势选取合理的茶叶采摘方式。6.4科学修剪劈裂枝和病虫枝。7安全利用7.1引种安全利用7.1.1野生茶植物的选择7.1.1.1根据引种目标,分析引种的可行性,选择生态环境与引种种植地相似的地区引种。7.1.1.2根据引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与地形地貌等主要生境条件,从相宜的引种来源区或分布中心选择引种野生草本植物。7.1.2野生茶植物资料的收集拟引野生茶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适应性、病虫害情况、经济价值与市场状况;拟引野生茶植物的地理分布、起源中心、分布区的现实生态条件和历史生态条件;拟引野生茶在各地的引种和利用情况。7.1.3引种试验观测引种的野生茶的生物学特征、适应性和物候期,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作为分析引种成败、提出相应栽培技术的参考依据。47.1.4引种栽培和养护应符合DB45/T1390的规定。7.1.5生物学隔离可选择生态隔离、时间隔离、机械隔离、配子隔离。7.1.6引种过程管理对初次引种的野生茶,特别是从生境差异较大的地区引进的野生茶,应进行小区的试种观察,初步评价野生茶的适应性等。然后对已确定引种的野生茶进行区域性试验、引种结果评价或应用推广等。过程管理记录包括:植物繁殖记录;植物转移定植/种苗出圃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植物转让/死亡记录;物候观测。7.2茶园栽培安全利用7.2.1茶树种植7.2.1.1品种选择选择引种成功、生境基本一致的野生茶品种。7.2.1.2种植时间11月~翌年2月。7.2.1.3种植密度每667m2种植3000株~4000株7.2.1.4种植方法平地茶园直线种植,坡地茶园横坡等高种植;采用双行双株方法种植,行距1.5m~1.8m、列距0.4m、丛距0.33m,每丛2株;种植前施足底肥,每667m2施有机肥1000kg~1500kg,底肥深度为30cm~40cm;种植前用生根粉混合的泥浆(赤红壤)蘸染茶苗根部,种植时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覆土至茶苗扦穗剪口5cm处后压实,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浇足定根水,再覆松土1层。种植后茶苗应有防晒措施。7.2.2茶园管理7.2.2.1土壤管理7.2.2.1.1采用地布或有机覆盖物覆盖,有机覆盖物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7.2.2.1.2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7.2.3施肥管理茶园施肥根据平衡施肥原则,基肥和追肥配合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7.2.4茶树修剪采用夏季修剪与冬季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夏季修剪在春茶结束时进行,时间为5月中旬~7月中旬;冬季修剪在秋茶结束时进行,时间为11月上旬~12月上旬。7.2.5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