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四美中学高一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四美中学高一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四美中学高一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四美中学高一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四美中学高一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四美中学高一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参考答案:A2.把11011(2)化为十进制数为(

).A.11 B.31 C.27 D.19参考答案:C略3.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③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④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编号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由已知的茎叶图,我们易分析出甲、乙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抽取的样本温度,进而求出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茎叶图中的数据,我们可得甲、乙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抽取的样本温度分别为:甲:26,28,29,31,31乙:28,29,30,31,32;可得: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26+28+29+31+31)=29,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28+29+30+31+32)=30,故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甲地该月14时温度的方差为:==3.6乙地该月14时温度的方差为:==2,故>,所以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标准差.故选:B.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内是增函数的为(

)A.

B.

C.

D.参考答案:B5.若集合、、,满足,则与之间的关系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6.对于向量及实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且;

③且唯一;

④其中能使与共线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C略7.直线的倾斜角是(

(A)30°

(B)120°

(C)60°

(D)150°参考答案:A略8.若函数,则的值是

(

)A.

B. C.

D.4参考答案:C9.已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间的距离最小值为,若与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则的值是

(A) (B)(C) (D)参考答案:A10.下面各组角中,终边相同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B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3分)若4x﹣2x+1=0,则x=

.参考答案:1考点: 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 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性质即可得出.解答: ∵4x﹣2x+1=0,∴2x(2x﹣2)=0,∴2x﹣2=0,解得x=1.故答案为:1点评: 本题考查了指数类型的方程的解法,属于基础题.12.从某校3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学生,获得了他们一天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分钟)的数据,整理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则估计该校学生中每天阅读时间在[70,80)的学生人数为_____.参考答案:900【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有小矩形面积之和为1,可以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找到阅读时间在这个组内的,频率与组距之比的值,然后求出落在这个段的频率,最后求出名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的学生人数.【详解】因为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所以有下列等式成立:,在这个组内,频率与组距之比的值为,所以频率为,因此名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的学生人数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这一性质,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13.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则参考答案:2514.(理科)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小值是.参考答案:﹣3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 先根据条件画出可行域,设z=x﹣y,再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将最小值转化为y轴上的截距最大,只需求出直线z=x﹣y,过可行域内的点A(0,3)时的最小值,从而得到z最小值即可.解答: 解: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在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三角形,将z=x﹣y整理得到y=x﹣z,要求z=x﹣y的最小值即是求直线y=x﹣z的纵截距的最大值,当平移直线x﹣y=0经过点A(0,3)时,x﹣y最小,且最小值为:﹣3,则目标函数z=x﹣y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点评: 借助于平面区域特性,用几何方法处理代数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线性规划中的最优解,通常是利用平移直线法确定.15.在中,,则最长边的长是

参考答案:

16.函数y=|x2﹣4x|的增区间是

.参考答案:[0,2]和[4,+∞)【考点】5B:分段函数的应用.【分析】画出函数y=|x2﹣4x|的图象,数形结合可得答案.【解答】解:函数y=|x2﹣4x|=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函数y=|x2﹣4x|的增区间是[0,2]和[4,+∞),(区间端点可以为开),故答案为:[0,2]和[4,+∞)17.如图,将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面四边形ABCD,若(x,y∈R).则x+y=

.参考答案:1+

【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分析】根据题意,过点C作CE⊥AB,CF⊥AD,设AB=1,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用、表示出,求出x、y的值即可.【解答】解:设AB=1,则AD=,BD=BC=2,过点C作CE⊥AB,CF⊥AD,垂足分别为E、F,如图所示;则BE=,AF=1,且=+=(+1)+,又=x+y,所以x=+1,y=,x+y=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对任意满足,且,数列{bn}满足,,其前9项和为63.(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2)令,数列{cn}的前n项和为Tn,若存在正整数n,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将数列{an},{bn}的项按照“当n为奇数时,an放在前面;当n为偶数时,bn放在前面”的要求进行“交叉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列:…,求这个新数列的前n项和Sn.参考答案:(1);(2);(3)试题分析:(1)由已知得数列是等差数列,从而易得,也即得,利用求得,再求得可得数列通项,利用已知可得是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基本量法可求得;(2)代入得,变形后得,从而易求得和,于是有,只要求得的最大值即可得的最小值,从而得的范围,研究的单调性可得;(3)根据新数列的构造方法,在求新数列的前项和时,对分类:,和三类,可求解.试题解析:(1)∵,∴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即,∴,又,∴.∵,∴数列是等差数列,设的前项和为,∵且,∴,∴的公差为(2)由(1)知,∴,∴设,则,∴数列为递增数列,∴,∵对任意正整数,都有恒成立,∴.(3)数列的前项和,数列的前项和,①当时,;②当时,,特别地,当时,也符合上式;③当时,.综上: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单调性,数列的求和.19.△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1)求sinBsinC;(2)若6cosBcosC=1,a=3,求△ABC的周长.参考答案:【考点】HP:正弦定理;HR:余弦定理.【分析】(1)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正弦定理可得答案,(2)根据两角余弦公式可得cosA=,即可求出A=,再根据正弦定理可得bc=8,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出b+c,问题得以解决.【解答】解:(1)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ABC=acsinB=,∴3csinBsinA=2a,由正弦定理可得3sinCsinBsinA=2sinA,∵sinA≠0,∴sinBsinC=;(2)∵6cosBcosC=1,∴cosBcosC=,∴cosBcosC﹣sinBsinC=﹣=﹣,∴cos(B+C)=﹣,∴cosA=,∵0<A<π,∴A=,∵===2R==2,∴sinBsinC=?===,∴bc=8,∵a2=b2+c2﹣2bccosA,∴b2+c2﹣bc=9,∴(b+c)2=9+3cb=9+24=33,∴b+c=∴周长a+b+c=3+.20.(本小题满分12分)若二次函数满足,且。(1)求的解析式;(2)若在区间上,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有题可知:,解得:由。可知:化简得:

所以:。∴(2)不等式可化简为

即:设,则其对称轴为,∴在[-1,1]上是单调递

减函数.因此只需的最小值大于零即可,∴代入得:

解得:m—1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21.设f(θ)=.(1)化简f(θ);

(2)若为第四象限角,求满足f()=1的值.参考答案:(1)-------------8分

(2)由f()=1得2cosθ=1,cos=

∵为第四象限角,∴

---------------12分2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点D是AB的中点.求证:(1)AC⊥BC1;(2)AC1∥平面B1CD.参考答案:【考点】LS: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LO: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先证明AC⊥平面BCC1B1,BC1?平面BCC1B1,即可证得AC⊥BC1;(2)取BC1与B1C的交点为O,连DO,则OD是三角形ABC1的中位线,OD∥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