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4029-2014 棉磨毛印染布_第1页
FZT 14029-2014 棉磨毛印染布_第2页
FZT 14029-2014 棉磨毛印染布_第3页
FZT 14029-2014 棉磨毛印染布_第4页
FZT 14029-2014 棉磨毛印染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Z棉磨毛印染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0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护神特种织物有限公司、新天龙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丰公司、山东欧化印染家纺有限公司、鲁丰织染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印染行业1FZ/T14029—2014棉磨毛印染布1范围本标准不适用于提花织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406—2008棉本色布GB/T411棉印染布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6152—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GB/T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10005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FZ/T10010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3术语和定义GB/T411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棉磨毛印染布printedanddyedsandedcottonfabric2染布的加工系数按照附录A执行。棉磨毛印染布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密度偏差率、断裂强力、撕破强5.2.3在同一匹(段)布内,局部性疵点采用有限度的每平方米允许评分的办法评定等级;散布性疵点5.3.1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考核项目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密度偏差率/%≥经向纬向断裂强力*/N≥200g/m²以上经向纬向150g/m²以上~经向纬向110g/m²以上~经向纬向撕破强力*/N≥200g/m²以上经向纬向9150g/m²以上~经向8纬向7110g/m²以上~经向7纬向63表1(续)考核项目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水洗尺寸变化率/%经、纬向色牢度/级≥耐光b,d变色43耐皂洗变色43沾色33耐摩擦6d干摩43湿摩32耐热压变色43沾色3·单位面积质量在110g/m²及以下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按客户协议要求。6耐光色牢度优等品和一等品中、浅色可降半级。深、中、浅色程度按GB/T250标准,5级为深色,2级及以下为浅色,介于两者之间为中色。5.4.1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数的规定5.4.1.1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数规定见表2。单位为分每平方米表2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数规定单位为分每平方米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5.4.1.2每匹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按式(1)计算: (1)a——每平方米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平方米(分/m²);4表3局部性疵点评分规定疵点长度评分8.0cm及以下1分8.0cm以上至16.0cm及以下2分16.0cm以上至24.0cm及以下3分24.0cm以上4分注:布面疵点具体内容见GB/T406—2008附录B,疵点名称说明见GB/T406—2008附录C。5.4.2.21m评分不得超过4分。5.4.2.3距边2.0cm以上的所有破洞(断纱3根及以上,或者经纬各断1根且明显的、0.3cm以上的跳花)不论大小,均评4分;距边2.0cm及以内的破损性疵点评2分。5.4.3局部性疵点评分说明5.4.3.1疵点长度按经向或纬向的最大长度量计。5.4.3.2除破损和边疵外,距边1.0cm及以内的其他疵点不评分。5.4.3.3个评定布面疵点时,均以布匹正面为准,反面有通匹、散布性的严重疵点时应降一个等级。5.4.4散布性疵点允许程度规定散布性疵点允许程度规定见表4。表4散布性疵点允许程度规定疵点名称和类别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幅宽偏差/cm幅宽140cm及以下-1.0~+2.0—1.5~+2.5-2.0~+3.0幅宽140cm~240cm-1.5~+2.5—2.0~+3.0—2.5~+3.5幅宽240cm以上-2.5~+3.5-3.0~十4.0-3.5~+4.5色差/级≥原样漂色布同类布样43参考样3花布同类布样43参考样3左中右漂色布4-544花布43前后443歪斜/%≤花斜或纬斜条格花斜或纬斜4.0磨毛风格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符合要求花纹不符、染色不匀不影响外观不影响外观影响外观条花不影响外观不影响外观影响外观棉结杂质、深浅细点不影响外观不影响外观影响外观注1:歪斜以条格、花斜或纬斜中严重的一项考核。注2:印花布的布面疵点应根据对总体效果的影响程度评定。5FZ/T14029—20145.4.5优等品疵点说明优等品不允许有下列疵点:——单独一处评4分的局部性疵点;——破损性疵点。5.4.6一等品破损性疵点说明一等品不允许有破损性疵点。5.5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5.5.1在优等品中不允许假开剪。5.5.2假开剪的疵点应是评为4分的疵点或评为3分的严重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5.5.3凡用户允许假开剪或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距布端5m以内及长度在30m以下不允许假开剪,最低拼件长度不低于10m;假开剪按60m不允许超过2处,长度每增加30m,假开剪可相应增加1处。5.5.4假开剪和拼件率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另有要求按双方协议执行。5.5.5假开剪布应作明显标记,附假开剪段长记录单。6试验和检验方法6.1试验方法6.1.1密度检验方法按GB/T4668执行,密度偏差率按式(2)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2)e——密度偏差率,%;D——棉磨毛印染布标准(经、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D₁——棉磨毛印染布实测(经、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6.1.2断裂强力试验方法按GB/T3923.1执行。6.1.3撕破强力试验方法按GB/T3917.1执行。6.1.4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T8628、GB/T8629—2001(采用洗涤程序5A,干燥程序F)和GB/T8630执行。6.1.5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8427—2008中方法3执行。6.1.6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1—2008中C(3)单纤维贴衬执行。6.1.7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0执行。6.1.8耐热压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6152—1997中潮压法,温度150℃±2℃执行。6.1.9幅宽检验方法按GB/T4666执行。6.1.11歪斜(花斜、纬斜、条格斜)按GB/T14801执行。6.2外观质量检验条件和方法6.2.1采用灯光检验时,以40W加罩青光日光灯管3根~4根,照度不低于750lx,光源与布面距离为67检验规则8标志和包装9其他(规范性附录)棉磨毛印染布加工系数加工系数见表A.1。表A.1加工系数单位面积质量200g/m²以上单位面积质量200g/m²及以下幅宽加工系数(b)0.9380.915经密加工系数(c;)纬密加工系数(cw)0.9800.950A.2计算方法A.2.1标准幅宽按式(A.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W=W₁Xb…………(A.1)式中:W——棉磨毛印染布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W₁——棉磨毛本色布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b——棉磨毛印染布幅宽加工系数。A.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