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32006-2016 苎麻本色线行业标准_第1页
FZT 32006-2016 苎麻本色线行业标准_第2页
FZT 32006-2016 苎麻本色线行业标准_第3页
FZT 32006-2016 苎麻本色线行业标准_第4页
FZT 32006-2016 苎麻本色线行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FZ/T32006—2003Ramie2016-10-22发布greyyarn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FZ/T32006—2003《苎麻本色线》,与FZ/T32006—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苎麻双股线和三股线其品种规格系列由原来的6档细分为7档,将重量变异系数和重量偏差改为线密度变异系数和线密度偏差;——苎麻双股线和三股线技术要求增加考核指标捻度变异系数;——增加苎麻常规多股线的技术要求(见4.3);——增加了外观疵点有关项目要求;——分等规定增加线密度偏差、单线断裂强度两项考核指标(见.4.3),删除原4.4.4;——删除原4.5(重量偏差月度控制要求)生产型条款;——增加苎麻多股线外观疵点检验方法(见5.3.4)。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国家苎麻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523—1982;——FZ/T32006—1999、FZ/T32006—2003,1FZ/T32006—201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苎麻本色线(以下简称“苎麻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苎麻长纤纱经并捻而成的股线的品质,包括苎麻双股线、三股线及常规多股线。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苎麻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刑定FZ/T32002—2014苎麻本色纱3分类(tex)乘以合股根数表示其规格。色线的公定回潮率为12%。式中:mg——100m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T——苎麻线总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3.4100m苎麻线的标准干燥质量(g)计算公式见式(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式中:ma——100m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mg——100m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W₁——苎麻线的公定回潮率,%。23.5苎麻线设计线密度应与其最后成品线密度相符。4.1苎麻双股线技术要求苎麻双股线技术要求见表1。表1苎麻双股线技术要求线密度等别质量指标单线强力变异系数CV%≤线密度%≤粗节个/800m≤单线断裂强度cN/tex线密度偏差%针织用机织用(17×2)以下优一合20.04.528土2.54.08.017×2~20×2优一合4.528士2.54.08.0(20×2)以上~24×2优一合4.58土2.54.08.0(24×2)以上~32×22820.520.5土2.84.08.0(32×2)以上~48×2优一合4.52822.022.0士2.84.08.0(48×2)以上~90×2优一合9.04.52823.523.520.0土2.8—8.090×2以上优一合4.52826.026.022.0土2.8—8.04.2苎麻三股线技术要求苎麻三股线技术要见表2。3表2苎麻三股线技术要求线密度等别质量指标变异系数CV粗节个/800m≤单线断裂强度cN/tex≥线密度偏差%(17×3)以下优一合4.5289.017×3~20×3优一合4.52820.020.89.0(20×3)以上~24×3优一合4.52821.021.09.0(24×3)以上~32×3优一合4.5222.022.020.0士2.89.0(32×3)以上~48×3优一合4.52823.523.521.0士2.89.0(48×3)以上~90×3优一合8.02825.525.523.09.0(90×3)以上优一合8.54.52828.028.025.0士2.89.04.3苎麻常规多股线技术要求苎麻常规多股线技术要求见表3。4表3苎麻常规多股线的技术要求线密度等别质量指标单线断裂强力N≤线密度偏差%外观疵点要求粗节个/1000m≤其他疵点优一合2逐筒或绞按4.4.2进行评定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2优一合4052优一合4202注:其他规格的多股线强力值可按总号数值相近规格用插入法求得相应的指标值。54.4苎麻股线粗节规定及外观疵点要求4.4.1苎麻股线粗节规定如下:a)长1.0cm以上,粗为原线直径的3倍及以上者;b)长1.5cm以上,粗为原线直径的2.5倍及以上者;c)长2.0cm以上,粗为原线直径的2倍及以上者。4.4.2外观疵点有关项目的要求:a)结头规定:二股至六股允许直接打结;七股及以上允许将纱分成两份错开打结。结头采用织布结(俗称蚊子结),留头长度0.4cm~0.8cm,结头与结头之间距离应在5cm以上。不符上述规定即为结头集中。b)藤捻:单根或单根以上的纱成圈状者,不允许;单根或单根以上的纱虽未成圈,但明显松散者,长度超过3cm者,不允许。d)多捻、少捻:目测明显的不允许,或实际捻度对设计捻度的偏差率超过±20%者不允许。e)油污线:凡影响客户使用要求者,不允许。f)成形不良:凡影响客户使用要求者,不允许。4.5分等规定4.5.1苎麻线规定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批次或一个发伤批(合同号)为一个检验批,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按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并以一次试验的结果为准。4.5.3苎麻双股线、三股线的品等以单线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粗节、单线断裂强度、线密度偏差及捻度变异系数六项评定,当六项的品等不同时,按六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4.5.4苎麻常规多股线的品等以单线断裂强力、单线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及外观疵点要求四项评定,当四项的品等不同时,按四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4.5.5必要时,苎麻线的捻度大小及偏差要求以合同形式约定,不作为分等考核指标。5.1试验条件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5.2试样苎麻线的品等试验,以成品线质量检验为准。抽样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批次或交货批(合同号)中均匀、随机抽取为原则。苎麻双股线、三股线的线密度变异系数及线密度偏差采样,取筒子线(或绞线)15个,每个摇2缕,共30缕。其他质量指标在上述15个筒子线(或绞线)中任取10筒(或绞)。苎麻常规多股线取筒子线(或线团)15个,其中线密度变异系数及线密度偏差采样10个,每个摇2缕,合计20缕;单线断裂强力取5个,每个测10段,合计试验50次;外观疵点采样5个,每个摇取40m,合计试验200m。6FZ/T32006—20165.3试验方法5.3.1线密度变异系数和线密度偏差线密度变异系数CV(%)、线密度偏差的试验方法按GB/T4743执行,其中线密度变异系数CV(%)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线密度偏差的计算公式见式(3):式中:D——线密度偏差,%;m——试样实际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ma——试样设计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5.3.2单线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强度执行。滑脱或断裂点离夹头未超过0.5cm,则该次试验无效。5.3.3苎麻双股线、三股线的粗节及外观疵点检验苎麻双股线、三股线粗节的确定按4.4.1,外观辊点的确定按4.4.2。检验方法按FZ/T320022014附录C执行。5.3.4苎麻多股线外观疵点检验5.3.4.1检验仪器及要求5.3.4.2检验步骤将取好的5只试样分别摇取缕线40m,检验总长度为200m。按4.4要求目测疵点数;粗节视其大小程度达到标准规定时,即计算之。粗节结果折算到1000m内粗节数。1000m内粗节数计算公式见式(4):N——1000m内粗节数,个;n——5只试样粗节总数,个。5.3.5回潮率检验按FZ/T32002—2014中的5.3.5执行。5.4试验结果的表示一批股线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项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平均值表示,数值修约按GB/T8170执行。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作比较的方法采用修约值比较法。6检验规则按FZ/T32002—2014中第6章执行。7.1标志按GB5296.4执行。标志应明确、清7.2包装7.2.1成包的公称质量,按公定回潮率折合计算,成包公称质留的计算按FZ/T32002—2014中5.3.5.6的规定。7.2.2线的单个卷装形式可以是有边筒或无边筒的纸叠,木管,也可以是绞线或线团,单个用塑料袋封装好。按照用户要求,可用编织袋或纸箱包装,成包质量每包不超过50kg,每包质量允许偏差±0.3%。7.2.3不同规格、不同品等的线不得混合成包。7.2.4线的包装应保证产品不受损坏,并适于运输、贮存。7.3运输应保证产品不受损失,安全稳妥。贮存场所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风条件,使空气经常保持流畅,以确保产品品质不变质、不霉烂。加强防火措施,杜绝火种。8其他用户对本标准有特殊要求的,供货方与用户可另订协议。(规范性附录)苎麻线在不同回潮率下的强力修正系数苎麻股线标准回潮率时的修正强力为快速试验测得的股线强力乘以实验样品实测回潮率下的强力修正系数。A.2苎麻线在不同回潮率下的强力修正系数苎麻线在不同回潮率下的强力修正系数见表A.1。表A.1苎麻线在不同回潮率下的强力修正系数实测回潮率%00.9968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