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沿线造林树种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0000字(论文)】_第1页
【高铁沿线造林树种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0000字(论文)】_第2页
【高铁沿线造林树种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0000字(论文)】_第3页
【高铁沿线造林树种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0000字(论文)】_第4页
【高铁沿线造林树种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铁沿线造林树种种植现状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2"\h\u295293高铁沿线造林树种种植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173173.1敦化站至敦化南站路段情况 129865表3-4水曲柳、旱柳和樟子松人工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 377443.2敦化南站至永庆站路段情况 4175223.3全地段植物景观调查结果分析 632682表3-11敦化至长白山站植物景观质量等级评价表 8165213.4敦白高铁沿线绿化现状存在问题 9293243.5小结与讨论 11调查开始,首先对敦白高铁建设特点、沿线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壤、植被等特点进行了全面踏查,总体来看,敦化站和长白山站的植被以常绿针叶林为主,并间杂有色木槭等阔叶树种。主要优势树种中,白桦、云杉、红松、椴树、长白落叶松、蒙古栎、家榆以及枫桦等树种可以在野外独立生长,并在两个站点内都分布较广,特别是白桦、红松、云杉和椴树比较常见。人工种植的主要有黄檗、毛赤杨、樟子松、大青杨、大叶榆(欧洲白榆)、红毛柳、花曲柳、沙松冷杉等,主要种植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多为纯林。其中外来种血皮槭、黄连木因病虫害、气候和立地不适应问题而长势相对较差,大都处在其他优势针叶树种的下层,趋于死亡。在踏查的基础上,分别敦化站至敦化南站、敦化南站至永庆站和永庆站至长白山站3个站区路段对沿线周边区域立地条件、植被状况、分布或栽植树种及其数量组成和生长发育状况、景观特点等进行典型抽样调查和分析。在植被盖度统计上,本次借助遥感图像,采取的是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NIR),其中R为红光波段的反射值,本文将归一化植被指数缩写为NDVI,以此来检测敦白高铁沿线的造林树植被生长状态与植被盖度。本次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上参考了王志国(2015)像元二分模型原理,也即一个像元的NDVI值可以分为植被覆盖和裸地两部分借此估算敦白高铁沿线的造林树种植被盖度[42]。在估算敦白高铁沿线的造林树种植被盖度时,采取公式如下:其中NDVIsoil表示敦白高铁沿线裸地像元的NDVI值,NDVIveg代表完全被植被所覆盖像元的NDVI值。在本次的遥感图像调研中,考虑到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与红光波段的反射值两者之差与两者之和的比值,即(NIR-R)/(NIR+R)以此来反映敦白高铁沿线的造林树长势情况和营养水平。最终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3.1敦化站至敦化南站路段情况敦化站至敦化南站路段,地处平坦开阔之地,气候温寒,适宜多种针叶树和阔叶树生长。(1)敦化站附近区域的人工红皮云杉和红松及天然白桦构成的混交林景观自敦化站入口广场西面的北山公园,主要是由红皮云杉和红松的人工林及白桦为优势树种的次生林植被景观(表3-1),分布面积约9.5hm2,林中还伴生有少部分枫桦、五角枫等树种。该地块坡度比较大,封山育林范围内,人工干扰比较小,生长的植物种类比较多,特别是藤类植物生长繁茂,攀爬上树木上的也比较多,对下层木的生长影响比较大,但也分布有金银花等观赏价值比较高的植物。构成该路段主要景观的红皮云杉、白桦和红松长势较好,植株都比较高大、挺拔,树冠面积大,整个路段郁闭度比较大,植被景观季相表现上春、夏季节景观效果比较好。此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8,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40%。表3-1红皮云杉和红松人工林及白桦次生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3-1DominanttreespeciesinKoreanspruceandKoreanpineplantationandBetulaplatyphyllasecondaryforest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红皮云杉7248白桦4026.7红松3825.3(2)专线附近六顶山景区的红皮云杉和红松、杂种杨构成的人工林景观沿着敦化站往南方走,会途经沈家沟的安乐村与永胜村围合的六鼎山景区,该路段距离敦化站不足15min的车程,路段欣长、视野开阔,适合乘客长时间观光。主要由红皮云杉、红松和白杨(杂种杨)为优势树种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景观(表3-2)。其他主要伴生树种有五角枫、山麻黄、小叶杨、君迁子等,其中山麻黄和君迁子属于外来树种。该路段分布地块坡度也比较大,优势树种林冠层下生长的乔木树种比较少,站点沿线从林中穿过,将这片路段分割成了两部分。整体而言,该段路段郁闭度较大,地被层生长的主要是对开蕨等蕨类植物,该路段中的优势树种红皮云杉、白杨和红松长势也比较好,植被景观季相表现上春、夏季节景观效果比较好。此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6,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45%。表3-2红皮云杉、红松和白杨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2DominanttreespeciesinKoreanspruce,KoreanpineandPoplarforest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云杉6060红松2020白杨2020(3)敦化南站区域的天然白桦、椴树和人工红松构成的人天混交林景观在敦化站30min车程范围内设有敦化南站,其出口附近多沟塘,但是向南水源便会切断。此处主要由天然更新的白桦和椴树与人工栽植的红松构成的人工天然混交林植被景观(表3-3),分布面积约10hm2,其他主要伴生树种有红皮云杉、紫椴、水曲柳等。该路段分布地块坡度也比较大,水分、阳光都比较充足,优势树种林冠层下生长的其他乔木树种比较多,如水曲柳、黄檗、核桃楸等,地被层的灌木、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等生长的也比较茂盛,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掌叶铁线蕨在此路段分布的比较多,路段层次结构比较复杂,路段郁闭度比较大,同时,该路段中攀援植物也有不少,对路段的影响也比较大,其生长分布在下层的乔木。本路段中的优势树种白桦、椴树和红松长势较好,在植物造景上的观赏价值比较高,适宜乘坐半个小时左右低头玩手机稍显疲劳的乘客进行远眺放松。尤其是作为常青植物群落中较为罕见的季相植物槲寄生,待其秋季叶子会变黄果实呈红色,因此该路段的植被景观季相表现上夏、冬两季景观效果都比较好,但是冬季的温度会对槲寄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75,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55%。表3-3白桦、椴树和红松人天混交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3ProportionofdominanttreespeciesinsecondaryforestsofBetulaplatyphylla,TiliaamurensisandPinuskoraiensis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白桦5454椴树3030红松1616(4)敦化站至敦化南站线路区域的水曲柳、旱柳和樟子松构成的人工林景观这一路段在人工林景观上也独具匠心。该路段的模式林面积约5hm2,其中水曲柳、旱柳、樟子松为优势(表3-4),其他主要伴生树种有红皮云杉、椴树、红松、花楸等。该路段地块坡度变化比较大,但整体上相对比较和缓,也因靠近沟谷地带,水分、阳光都比较充足。林分类型主要为人工林,优势树种林冠层下生长的植物种类较多,其他主要伴生树种有大青杨、枫桦、五角枫、长白落叶松、家榆等。优势树种大多长势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是敦化站至敦化南站范围内路段长势最好的路段,优势树种林冠层下因缺乏足够的阳光其他乔木树种生长的不多,伴生树种主要分布在林缘一带,除沟谷底部地被层生长较好外,其他地方地被层植物比较稀少,路段郁闭度大,在部分林缘分布有金银花。优势树种水曲柳和旱柳都长势较好,樟子松林在山坡底部生长较好,向南山顶的则长势一般。本路段中大部分乔木长势都比较好,林冠线变化多端,林相错落有致,景观价值比较高,而且敦化站主干道刚好从此路段西侧经过,路段东侧是敦化站至敦化南站值得游客欣赏景观的最佳地段。此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8,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20%。表3-4水曲柳、旱柳和樟子松人工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4DominanttreespeciescompositionofFraxinusmandshurica,SalixmatsudanaandPinussilvestrisvar.mongolicaartificialforest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花曲柳2828红毛柳3030鱼鳞松4242隧道节点村屯附近农田区域与高速公路相交图3-1敦白高铁沿线实景图Fig.3-1RealmapalongtheDunBaihigh-speedrailway3.2敦化南站至永庆站路段情况在敦化南站至永庆站路的路段建设中,此处丘陵起伏地势较高,主要是参照鹤大高速沿线绿化的框架进行设计。典型调查地点与敦化南站接近20min的车程,占地面积约9hm2,整体变化不甚丰富,主要生长有蒙古栎,林分层次结构比较简单,郁闭度不大。该林分不同树种之间高度相差较大,林冠层参差不齐,植被景观季相上除春季外其他季节都一般,景观价值不高。此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50,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30%。全路段横穿牡丹龄森林区域,以天然林构成的自然植被为主,其中的野生植物多以根系发达的树种为主,红松、云冷杉和白桦为优势树种(表3-5)。个别路段由人工林构成,在起始路段中部的墩子沟、二道沟以及庙岭等属于浅山区的区域主要分布樟子松人工林。该林分南侧山坡面积比较小,约2hm2,地块周边环境比较阴冷,非常适宜樟子松的生长,林分中的樟子松胸径和树高都比较均匀统一,平均胸径在22-25cm之间,平均树高在12m左右,林分层次结构单一,郁闭度大,接近1.0。因缺乏阳光,林冠层下地被植物很少,基本上是寸草不生,地被物盖度接近0。本路段中因樟子松生长的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林冠层整齐统一,远观郁郁葱葱,近看则稍感阴森、荒凉,春、夏季景观效果比较好。表3-5红松、云冷杉和白桦为优势树种天然林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5DominanttreespeciescompositionofKoreanpine,Apruce-firandBetulaplatyphyllaforest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红松4848冷杉3232白桦2020此外,黄波罗、毛赤杨和水曲柳人工针叶林景观在接近敦化南站区域分布面积较大(表3-6),并呈长带状分布,黄波罗所占比较比较大,林中其他主要伴生树种有红皮云杉、五角枫等。该景观林带分布地块地势较急,坡度偏高,因该区域的坡道较为陡峭,因此导致当地的优势种树冠都比较稀疏,路段郁闭度不大。此外,本路段中的优势树种黄波罗、毛赤杨和水曲柳长势较好,主干大都比较挺拔修长,林缘的毛赤杨枝叶比较繁茂。在穿过牡丹岭、靠近永庆站路段,随着地势坡度稍有缓解,该路段植被景观在季相上春、夏季观赏价值开始逐渐升高。有车行道、游人步行道都从该路段旁经过。此景观林分郁闭度为0.6,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50%。表3-6黄檗、毛赤杨和水曲柳人工针叶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6StatisticaltableofdominanttreespeciescompositionofPhellodendronamurense,AlnussibiricaandFraxinusmandshuricaartificialforest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黄檗6060毛赤杨2626水曲柳1414整体而言,该路段除了接近永庆站的柳树村东路段出现了大量的荒地外,总体植物盖度较为理想,但是由于大部分路段经过深山区天然林的原因,导致该路段多以野生植物为主(图3-2),人工种植尚未成为规模,并呈现出单一化造林倾向严重,生态的功能性较为理想,但是从艺术设计来看却可赏度不高。阳坡天然林阴坡天然林次生林林内人工栽植红松图3-2穿越牡丹岭路段的3个典型林分示例Fig.3-2Examplesof3typicalstandscrossingmudanlingroadsection从永庆站至长白山站,整体沙化严重,在永庆站出了环山村后,有将近6公里的地段属于荒地,直到杨木条子沟后,其绿化才开始有所好转。从杨木条子沟到长白山站路段在绿化上多以水田为主,并主要由云杉、白桦和红松为优势树种构成的次生针叶林景观(表3-7),其他主要伴生树种有五角枫、枫桦、家榆等。永庆站至长白山站的后半路段林缘地块坡度比较和缓,优势层树种一般都长势高大挺拔,路段郁闭度比较大,优势树种林冠层下植物生长茂盛,主要有水曲柳、家榆、黄檗等。对开蕨、掌叶铁线蕨等蕨类植物这一带也有大量分布。该路段林分结构比较复杂,林冠层富有变化,林缘长势良好的伴生树种,从而使得路段外观看上去景观构成多样,景观价值比较高,而且该路段基本沿着两江水库(延长高速)延伸分布,山水相衬,更加凸显出路段景观的美感和观赏性,该路段植被景观在季相上春、夏两季观赏价值比较高,是永庆站至长白山站路段赏山色水景较为理想的地段。此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7,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60%。表3-7云杉、白桦、红松次生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7DominanttreespeciescompositionofSpruce,BetulaplatyphyllaandKoreanpinesecondaryforest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云杉12642白桦9632红松7826过了延长高速与两江水库的交汇处,永庆站至长白山站路段的造林树种开始产生了极大的好转,其中长白山站护林防火队办公楼后山向上地段,东侧一直延伸至三道河,是由山杨、白桦和红皮云杉为主要优势树种构成的次生林景观(表3-8),面积约30hm2,其他主要伴生树种有五角枫、枫桦、小叶杨、椴树、蒙古栎等。该路段分布地块坡度比较陡峭,沟谷幽深,优势层树种一般都长势高大挺拔,枝叶繁茂,路段郁闭度比较大,优势树种林冠层下植物生长茂盛,主要有水曲柳、黄檗、五角枫等,对开蕨、掌叶铁线蕨等蕨类植物这一带也有大量分布,同时林中藤本植物也比较多,主要有金银花等,山脚及沟谷地带藤类植物攀爬上树的比较多。这一路段结构比较复杂,林冠层富有变化,外观看上去景观构成多样,景观价值比较高。在涵养水源方面,此路段自4月冰盖融化后,是周边村民主要的饮用水源地。该路段植被景观在季相上春、夏两季观赏价值比较高。由于此地段西侧有二道河,东侧有三道河,因此水源充沛,路段郁闭,而且北面就是两江水库,因此造就了此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8,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50%。表3-8山杨、白桦、红皮云杉次生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8DominanttreespeciescompositionofPoplar,BetulaplatyphyllaandSprucesecondaryforest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白杨3838白桦3232云杉3030而在永庆站至长白山站路段的人工林景观方面,主要由旱柳、黄连木为优势树种构成(表3-9)。不过由于这一地段气候特殊,因此人工林的林缘分布有少量的东北红豆杉、银杏等,其他引入的人工树种(比如香樟)常因黄化病而难以活过冬天。总而言之,该景观林带分布地块地势坡度不大,因本路段优势种树冠都比较稀疏,路段郁闭度不大,就比如其中的黄连木便长势一般,梢头及枝干出现干枯的比较多,路段植被景观在季相上夏季稍微好一点。通过调查可知,目前该地段的人工景观路段郁闭度为0.5,地被层植物盖度约为70%。表3-9旱柳、黄连木人工林优势树种组成比例统计表Table3-9StatisticaltableofcompositionproportionofdominanttreespeciesofSalixtomentosaandCoptischinensisplantation优势树种名称被抽检株数组成比例(%)旱柳5050黄连木50503.3全地段植物景观调查结果分析3.3.1不同路段单个优势树种的分析在本次对敦化和两江敦白高铁沿线植物景观的调查中,调查范围共计14个林地基质,其中,敦化站至敦化南站共8个林地基质,敦化南站至永庆站共3个林地基质,永庆站至长白山站共3个林地基质。此外,通过对敦白高铁沿线内植物景观的现场调查,根据形成敦白高铁沿线主要植物景观的不同优势树种的树种组合,将敦化站内现有的植物景观分为云杉、白桦和红松次生林等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将长白山站内现有的植物景观分为山杨、枫桦和红皮云杉次生林等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具体植物景观类型调查情况详见表3-10。表3-10各路段单个优势树种的分析结果Table3-10Analysisresultsofsingledominanttreespeciesineachsection分布路段优势树种景观类型分布面积(hm2)敦化站至南站云杉、白桦、红松天然次生林9.5敦化站至南站云杉、红松、白杨天然次生林13敦化站至南站白桦、椴树、红松天然次生林10敦化站至南站水曲柳、旱柳、樟子松人工林5敦化站至南站红松、冷杉、白桦天然次生林9敦化站至南站樟子松人工林2敦化站至南站黄檗、毛赤杨、水曲柳人工林10敦化站至南站大青杨、大叶榆人工林9敦化南站至永庆站毛赤杨人工林3敦化南站至永庆站白桦、红松天然次生林50敦化南站至永庆站云杉、白桦、红松天然次生林75永庆站至长白山站白杨、白桦、云杉天然次生林30永庆站至长白山站白杨、云杉、枫桦天然次生林65永庆站至长白山站旱柳、黄连木人工林7.5由表3-10可见,在连接敦白高铁沿线沿线14个类型的植物景观中,有8个类型的植物景观都是天然林,分布面积为259.5hm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87.6%;剩余的6个植物景观类型为人工林,分布面积为36.5hm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12.4%。3.3.2各树种之间的组合形式分析在敦白高铁沿线森林景观分布组成分析样地中,有11个类型的植物景观都是含有针叶树的针阔混交林,分布面积为285.5hm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95.8%;1个针叶人工纯林,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0.7%;1个人工阔叶纯林,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1.0%;1个人工阔叶混交林,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2.5%。11个针阔混交林植物景观类型中,由云杉、白桦、红松为优势树种构成的次生林景观在敦白高铁沿线内都有分布,其中次生林植物景观共有8个类型,分布面积为261.5hm2,占混交林植物景观面积的91.6%,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87.8%;人工林植物景观共3个类型,分布面积为24hm2,占混交林植物景观面积的8.4%,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8.1%。天然混交林植物景观中,由云杉、白桦、红松为优势树种构成的次生林景观分布面积最大,为84.5hm2,占针阔混交林植物景观面积的29.6%,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28.4%;第二是由山杨、云杉和枫桦构成的次生林景观,分布面积为65hm2,占针阔混交林植物景观面积的22.8%,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21.8%;第三是由白桦、红松次生人天混交林景观,分布面积为50hm2,占针阔混交林植物景观面积的17.5%,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16.8%;第四是山杨、白桦、云杉次生林景观,分布面积为30hm2,占针叶林植物景观面积的10.5%,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10.1%;第五是云杉、红松和山杨次生林景观,分布面积为13hm2,占针叶林植物景观面积的4.6%,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4.4%;第六是白桦、椴树和红松次生林景观,分布面积为10hm2,占针叶林植物景观面积的3.5%,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3.4%;分布面积最小的是红松、冷杉和白桦次生林景观,分布面积为9hm2,占针叶林植物景观面积的3.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3.0%。红皮云杉白桦红松白杨沙松冷杉图3-3敦白高铁沿线优势树种Fig.3-3Dominanttreespeciesalongdunbaihigh-speedrailway人工林植物景观主要分布在敦白高铁沿线的4个火车站周边,其中黄檗、毛赤杨和水曲柳人工林景观分布面积最大,为10hm2,占人工林植物景观面积的27.4%,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3.4%;第二是大青杨、大叶榆人工林景观,分布面积为9hm2,占人工林植物景观面积的24.7%,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3.0%;第三是水曲柳、旱柳和樟子松人工林景观,分布面积为5hm2,占人工林植物景观面积的13.7%,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1.6%;第四是毛赤杨人工林景观,分布面积为3hm2,占人工林植物景观面积的8.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1.0%;分布面积最小的是樟子松人工林景观,分布面积为2hm2,占人工林植物景观面积的5.5%,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0.7%。3.3.3敦白高铁沿线的植物景观质量评定本次研究根据14种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的15种优势树种的树高抽样调查数据结果的分析,敦白高铁沿线内15种优势树种中树高在5-10m的共有1071株,占总抽样树木总数的61.2%;树高在10-15m的共有647株,占总抽样树木总数的37%;而树高在15m以上的优势树种共有32株,仅占总抽样树木总数的1.8%。在敦化站10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中,植物景观质量达到Ⅱ级的共有5种类型的植物景观,占敦化站所调查植物景观类型总数的50%,分布面积共计80.5hm2,占敦化站所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66.8%;植物景观质量达到Ⅲ级的也有5种类型的植物景观,占敦化站所调查植物景观类型总数的50%,分布面积共计40hm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33.2%。在长白山站5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中,植物景观质量达到Ⅱ级的共有2种类型的植物景观,占长白山站所调查植物景观类型总数的40%,分布面积共计105hm2,占长白山站所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53.6%;植物景观质量达到Ⅲ级的也有2种类型的植物景观,占长白山站所调查植物景观类型总数的40%,分布面积共计83.5hm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42.6%;植物景观质量为Ⅳ级的有1种类型的植物景观,占长白山站所调查植物景观类型总数的20%,分布面积共计7.5hm2,占调查植物景观总面积的3.8%。整理出的景观质量等级评价表见表3-11,主要景观树种观赏特性见表3-12。表3-11敦化至长白山站植物景观质量等级评价表Table3-11LandscapqualitiesofplantsalongDunhua-Baihehigh-speedrailway分布路段优势树种景观类型BM等级敦化站至敦化南站云杉、白桦、红松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3.4471Ⅱ云杉、红松、山杨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2.6855Ⅲ白桦、椴树、红松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3.3870Ⅱ水曲柳、旱柳、樟子松人工林(针阔混交)2.1644Ⅲ红松、冷杉、白桦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3.470Ⅱ敦化南站至永庆站樟子松人工林(纯林)3.0663Ⅱ黄檗、毛赤杨、水曲柳人工林(阔叶混交)2.7256Ⅲ大青杨、大叶榆人工林(阔叶混交)2.5452Ⅲ毛赤杨人工林(纯林)2.4250Ⅲ白桦、红松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3.1865Ⅱ云杉、白桦、红松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3.3870Ⅱ永庆站至长白山站山杨、白桦、云杉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3.5473Ⅱ山杨、云杉、枫桦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2.245Ⅲ旱柳、黄连木人工林(阔叶混交)1.7636Ⅳ表3-12敦化站至长白山站主要景观树种观赏特性统计表Table3-12OrnamentalcharacteristicsofmainlandscapetreespeciesalongrailwaylinebetweenDunhuaandChangbaishanstation景观树种观赏特性白桦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树冠圆形,干皮纯白云杉圆锥塔形树冠、针叶常绿,枝叶繁茂,雄球花雌球果常为紫红色红松塔形树冠、针叶常绿,叶色浓绿,枝叶繁茂,球果大,成簇聚集于冠顶樟子松塔形树冠、针叶常绿、扭曲,枝繁叶茂,树干挺直,树形优美毛赤杨基部有板根,枝条层层伸展,株形如尖塔,花白色,成串排列山杨树干挺直,叶子浓密翠绿,树形优美,可以固岸旱柳树干高大挺直,叶大有特色,树冠圆整黄檗树干通直,树姿雄伟,枝干内皮可入药,浆果状核果成熟黑色、长期宿存大青杨树干通直,枝繁叶茂,分枝伸展水曲柳主干通直,枝叶繁茂,冠幅宽阔冷杉树体高大,干形通直,枝条伸展,树皮有环形皮孔,多年生有特色,有强烈的对比感椴树树体优美,枝叶舒展,树皮有特色,秋季果叶暗红色长白落叶松树形优美,枝叶浓密,皮灰褐剥落后呈酱紫红枫桦树姿秀美,羽状复叶,叶色光亮,果形奇特五角枫树形优美,叶色浓绿,叶形分明有特色,叶浓密3.4敦白高铁沿线绿化现状存在问题乡土树种植物造景中,植物对于本土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要远高于植物的可赏性。但绿色通道植物造景需将功能与美观同时考虑。基于不同植被类型样地的地上植被生长特征和水分入渗特征,各样地植被草本层盖度、数量和高度等群落特征以及植物种重要值,从多角度加以权衡考量,筛选和引进应用树种。结合实地调研拍摄的相关照片和以上分析结果,确定目前敦白高铁沿线景观存在一下问题:3.4.1乡土特色植物应用不足,尤其缺乏彩叶、彩枝、彩果树种应用通过前文的论述分析可知,由于敦白高铁沿线受气候环境以及地质土壤的影响,因此在生物多样性的树种选择上多以温带的植物为主,故而在色彩上多以常青的绿色以及冬天被大雪覆盖的白色成为了主基调。在优势植物上,敦白高铁沿线的红松、红皮云杉、樟子松、冷杉、白桦、白杨、椴树、花曲柳、旱柳、黄檗、毛赤杨、大叶榆、枫桦、黄连木为主,其中的季相彩叶植物如色木槭、白牛槭、拧劲槭、茶条槭、紫叶李等少之又少,花楸、忍冬、接骨木等乡土彩果树种和山桃稠李、花楷槭、山茱萸等彩干树种未见应用,这是敦白线景观廊道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3.4.2边坡种植技术不过关或应用不当(1)景观树种护坡固土效果研究不足,影响其合理应用前文分析可知,由于敦白高铁沿线受气候环境以及地质土壤的影响,因此是植被固土护坡效果的研究问题,边坡的立地条件和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到植物根系的护坡效果,又由于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根系分布的随机性、根的发育特性、根的强度的多变性,以及高铁沿线基底的复杂性、气候条件的变幻、土壤及水文的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多变性,都是导致目前敦白高铁沿线造林树种植缺乏植物根系固土,以及在具体实践中缺乏护坡效果的定量化研究。(2)景观植物根系与土体复合体的界面间相互作用特性研究不足,影响树种合理配置和养护管理根土间相互作用直接决定了根土复合体的内部稳定性,是根系固土机制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但目前关于根土相互作用的研究文献很少。再加上目前学术方面对坡面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或再造工程)还很不深入,工程应用中缺乏系统完整的边坡植被护坡理论体系支撑,对它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人工绿化这一层次上,无法指导设计,不足以从理论上支持这一技术途径。(3)缺乏针对敦白高铁专线具体立地特点的景观树种(植物)研究,树种应用依据不足观察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