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24年1月26日,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2024年度第一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批准《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淡水池塘循环养殖模式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20212BBF61009)、江西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二)起草单位起草单位: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协作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昌润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干县瑞鑫和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江西流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三)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周辉明男高级水产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制定标准编制计划、起草标准文本、技术参数确定陶志英女高级水产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标准内容设计、技术参数确定、编写编制说明袁嘉欣女助理水产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标准内容设计、技术参数确定、编写编制说明邓勇辉男高级水产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标准内容设计、技术参数确定章海鑫男高级水产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标准内容设计、技术参数确定谢世红女研究员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标准文本起草与校对贺刚男高级水产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标准文本起草与校对李艳芳女助理会计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意见收集邓宏奎男水产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生产试验李梦露女无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意见收集王嘉伟男无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意见收集李小勇男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意见收集刘文珍女高级水产师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意见收集熊开云男工程师南昌润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验示范张卫民男工程师新干县瑞鑫和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试验示范黎流球男工程师江西流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试验示范郑应龙男高级水产师南城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欧阳敏男研究员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标准内容设计、技术参数确定二、本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是利用池塘1/4的水面建设养殖区,养殖区实行设施化(集装槽),配有投饲、增氧和吸污装置等,嵌入式地安装在池塘中;3/4的水面建立养水区,处理合格后的水体通过水管自动注入槽内,通过调水满足养殖要求,实现养水控病目标,达到整个养殖水体生态平衡的一个循环水养殖模式。目前我国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存在几大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养殖空间压缩,如何利用池塘高效养殖功能及拓展养殖空间作用的问题;二是池塘养殖尾水存在如何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三是池塘养殖如何节水的问题;四是如何解决池塘养殖病害问题;五是如何确保池塘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等。本标准主要针对解决上述池塘养殖的问题,根据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特点,规定了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环境条件、建设要求、开展饲养所要开展的工作和掌握的关键技术、应急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要求等内容,技术指导性强、具有可操作性,适用于推动我省淡水池塘养殖技术创新升级,实现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三、主要起草过程1.开展前期研究在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淡水池塘循环养殖模式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课题的支持下,针对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设施设计、建造、系统安装、池塘改造、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成立《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标准编写小组,由周辉明为组长,陶志英、袁嘉欣、邓勇辉、章海鑫、谢世红、贺刚、李艳芳、邓宏奎、李梦露、王嘉伟、李小勇、刘文珍、熊开云、张卫民、黎流球、郑应龙、欧阳敏为组员,共同编制该技术规范。对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技术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确定了标准研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对标准的起草、现场调研及试验示范工作做出详细部署,在此基础上编写标准草稿。四、标准编制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本标准遵循“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内外领先标准接轨,注重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GB/T1.1-2020的最新版本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根据需要引用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水产养殖术语》GB/T22213、《淡水养殖池塘设施要求》SC/T6048、《水产养殖设施名词术语》SC/T6056、《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等。(二)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目前国内没有针对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方面,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嵌入式集装槽”和“循环水养殖”作为关键词搜索,共检索到与“循环水养殖”相关的现行标准23项,其中水产行业标准1项,其余均为地方标准;未检索到与“嵌入式集装槽”相关的标准。我省暂无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相关的标准及规程。主要条款的说明(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环境条件、建设要求、开展饲养所要开展的工作和掌握的关键技术、应急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设和饲养。2、术语本标准规定了以下术语:集装槽由食品级PE材料建造的长方形槽体,外带钢架,钢架外包PE,长6m,宽2m,高2m。底部集污端低于对应端10cm,集污端造有集污室,连接吸污管,吸污管外端造有栅栏。集污室上端面装有过滤孔网板,孔径可根据养殖鱼苗的大小进行更换。也可用相关材料类型建造。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利用池塘1/4的水面建设养殖区,养殖区实行设施化(集装槽),配有投饲、增氧和吸污装置等,嵌入式地安装在池塘中,集装槽顶面与养水区水面高程落差在40-50cm左右;3/4的水面建立养水区,且实行多个不同功能模块进行水生态化处理;处理合格后的水体通过水管自动注入槽内,注入量可控,槽内水体与废弃物通过吸污泵、管道等连接抽到养水区的沉淀池,从而建立养殖槽与养水区之间的水循环;实现养殖槽内水体自动注入,排放水量自动可控,槽内水体自动交换,养水区废水及时处理,通过调水满足养殖要求,实现养水控病目标,达到整个养殖水体生态平衡的一个循环水养殖系统。3、主要技术创新点(1)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1、养殖区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4,以4亩池塘为例,其中1亩面积可放置16个集装槽,在养水区(洁水池)到养殖区之间填埋一根Ф110cm引水管,位置使管进水口与集装槽顶端落差20cm左右。16个集装槽分成两排,每排设置8个集装槽紧密相连,两排之间间隔1.0m-1.2m。集装槽吊装好后,通过管道连接吸污口,然后再用土回填,四周的池埂略低于集装槽边高,将池埂进行硬化并建设一个饲养平台,便于吸污泵、增氧机等的安装及饲养工作的开展。2、养水区面积与组成养水区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3/4。养水区由沉淀池、曝气池、洁水池和两道过滤坝组成。过滤坝通过设置过滤坝多孔砖的位置,让养殖尾水形成“下进上出”的形式。每道过滤坝的建设中在迎水流方向(沉淀池→曝气池→洁水池)的一面墙,底部用多孔砖建20-30cm高,其它用实砖建;出水面的墙,距顶端10cm左右的下面用多孔砖建20-30cm高,其它用实砖建,这样造成水流在流经过滤坝时,水是从底部进入坝内,利用坝内填充的陶粒和沸石及藤棉吸附等作用净化水质,水从坝上面注入下一个功能池。沉淀池集装槽养殖尾水经过集污袋干湿分离处理后进入沉淀池。集污袋用纱绢制作,前端用40目,末端用60目-80目,视固体物量,决定换袋时间曝气池流经第一道过滤坝的尾水进入曝气池,曝气池的内部中心处装配有一台喷水式增氧机。坝体靠曝气池一侧挂一排微孔增氧环(后期视水体污染程度决定是否安装),部分水面种植浮水植物。曝气池沿第一道过滤坝边安装有毛刷,选用毛竹或PVC管做支架串好每条毛刷,每根竹子串16-20条毛刷,每根竹子之间间隔10cm左右,支架数可依据实际情况、洁水池水质监测结果来调整数量。洁水池流经第二道过滤坝的尾水进入洁水池,选择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水蕹菜等,种类选择因地制宜,做成各种浮岛,形式不枸泥,数量根据洁水池处理水质的效果来定多少。(2)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消毒与培水鱼种放养前15d,养水区每667m2用生石灰50kg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消毒,3d后注入新水,并使养水区达到正常养殖水水位,然后洁水区阀门打开,放水到每个槽中,槽中最高水位设置为1.7m,最低水位设置为20cm,连续循环2d后,每槽保持20cm水位关掉进水阀。消毒后的第6d开始培水,投放发酵后生物复合全价肥,主投养水区的沉淀池、曝气池(本试验采用与协作单位南昌润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产品-藻增宝Ⅰ型,用量按1m水深每亩泼洒5kg)。消毒后的第8d养殖区泼洒芽胞杆菌产品调水(本试验使用协作单位南昌润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产品-优优水,用量按1m水深每亩50g)。毛刷区培育池塘消毒后7d,在毛刷区泼洒红糖水(50kg化水)1次,3d后再泼洒1次,将毛刷区的菌胶团等微生物培育起来,利于水体部分有机物的分解。关键点是毛刷区水体不能太清瘦,否则不易培育起来,反而会被青苔占领,必须避免。放苗时间最适放鱼种时间为4月底,选择大规格鱼种,即缩短饲养周期,又规避江西霉雨季节,减少损失,提高成活率。鱼种放养前按常规方法浸泡消毒后,轻放入槽。4、饲养管理养水随着养殖鱼类摄食的开始,水体中粪便、残饵、尿、粘液等废弃物带入养水区,会造成水体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首先,沉淀区入水口水色变浓,但大颗粒废弃物由于自身的重量会慢慢下沉水底,再经过滤坝中过滤物(陶粒、藤棉等)吸附等作用,上层水变清爽进入到氧化池,先通过毛刷区的菌胶团、浮游动物团等微生物的作用,溶于水体中细小有机物、尿得到分解,再经过增氧曝气,多数进一步分解成无机物,再经过滤坝中过滤物(陶粒、藤棉等)吸附等作用,进入到净化池,净化池中的水葫芦或水浮莲吸收无机物,将使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大大下降,尤其氨氮、亚硝酸盐下降,达到养殖水体要求。以洁水池水质为监测对象,下列表1为监测调水标准,饲养周期内开展养水区水质动态调控措施,即:一、当条件参数正常时,先检测有毒物参数,若值处正常范围内,再检测叶绿素a的含量,值低于范围最低限时,说明水体藻类营养素的量不足,可向水体中投放藻类营养素产品(各种肥水产品等),但需再检测CODMn和碱度的值,来决定投放营养素的类别,如碱度偏低投放含C肥较高的营养素产品,如CODMn偏低投放含N肥较高的营养素产品;若叶绿素a的含量值高于阈值时,说明水体营养物过多,需投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产品,降低水体中的藻类量,使之达到适宜范围,防止倒藻现象;若叶绿素a的含量值在限定范围内,可不调水。二、当条件参数正常时,检测有毒参数超出阈值时,检查毛刷区,加大毛刷区的培养,用干净的藤棉交换部分过滤藤棉,对换出的藤棉进行清洗,并添加扩大净化池水生植物的量。三、当条件参数溶氧、pH波动大时,往往说明水中藻类生长变动大,尤其当水温高时,波动更大,要明白水体的溶氧、pH是一个动态参数,不能机械地认知。日常按标准定期检测,及时调水,维持饲养周期内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蓝藻暴发现象发生,达到养好水,控住病,促生长的目的。表1水质调控参数及阈值检测项目测定参数正常范围调水措施的阈值测定周期条件参数水温(℃)18~32℃-1次/1天溶氧(mg/L)≥5<3.01次/1天pH值6.5~8.5>10或<62次/1天藻相(ug/L)叶绿素a90~120>120或<901次/3~5天有毒参数(mg/L)NH3-N<1.0>2.01次/3天亚硝酸盐-N<0.2>0.21次/3天营养参数(mg/L)CODMn4~10>10或<41次/7天碱度70~100>100或<701次/7天备注净化池水体肉眼观察清澈且带有颜色,洗手不沾手。饲料投喂选择蛋白含量、粒径与所养殖的品种相适应的膨化全价料,以双方预测的饲料系数选择饲料品牌。通过观察鱼苗的习性、摄食情况,决定投饲量与投饲时间、餐数,并随着生长期的推进不断调整投饲量和餐数。通过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缺氧浮头、是否有发病症状等异常现象。同时,及时发现和捞出死亡鱼。做好记录,记录死亡数量、水温、每天投饲量等。本标准主要内容都是来源于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淡水池塘循环养殖模式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课题组三年来实施的实验数据、发表的论文以及验收材料等。其中有《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专刊》1期(江西水产科技,2023-3)、发明专利1项《一种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装置及系统》(ZL202210010517.3)、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证书1份(赣科农验字{2024}29号)。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技术规程在草案意见征求过程中没有重大的意见分歧。在草案征求意见阶段时,征求了南昌大学、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