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轨工程地质勘察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都市快轨工程地质勘察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都市快轨工程地质勘察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都市快轨工程地质勘察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都市快轨工程地质勘察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D隧道围岩分级条文说明:隧道围岩分级参照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重庆市地方标准《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及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编制。目前隧道工程、地下工程围岩分级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先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确定围岩基本分级,再根据受地下水、高地应力及环境条件等影响进行分级修正,综合确定围岩分级;其二是根据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定性综合分析判断。本标准采用两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D.0.1隧道围岩分级应根据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地下水出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主要结构面与隧道的关系等因素进行围岩分级修正,经综合分析后确定。D.0.2隧道围岩基本分级划分应符合表D.0.2的规定。表D.0.2隧道围岩基本分级围岩级别围岩主要特征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岩体特征土体特征I极硬岩,岩体完整->550Ⅱ极硬岩,岩体较完整硬岩,岩体完整。-550~451Ⅲ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岩体较完整较软岩,岩体完整-450~351Ⅳ极硬岩,岩体破碎硬岩,岩体较破碎、破碎较软岩,岩体较完整、较破碎软岩,岩体完整、较完整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粉土、砂类土;一般钙质或铁质胶结的粗角砾土、粗圆砾土、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350~251Ⅴ极硬岩,岩体极破碎硬岩,岩体极破碎较软岩,岩体破碎、极破碎软岩,岩体较破碎、破碎、极破碎极软岩,岩体完整~极破碎液性指数<0.50的一般第四系黏性土;中密~密实、稍湿~潮湿的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稍密~密实的块、碎石含量超过25%的素填土≤250VI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带液性指数≥0.50的黏性土;稍密或饱和的粉土;松散或饱和的砂类土、碎石类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注:1上表不适用于膨胀性岩土、腐蚀性岩土;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一般采用饱和抗压强度值;2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依据本标准第第4.1.1、第4.1.4、第4.1.5、第4.1.6条的规定确定。D.0.3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定量指标Rc的兆帕数值和岩体完整程度定量指标Kv按下式计算:BQ=100+3Rc+250Kv(D.0.3)使用公式(D.0.3)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2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D.0.4隧道围岩级别定性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围岩受地下水影响时,应按表D.0.4-1确定地下水出水状态,并根据地下水的出水状态参照表D.0.4-2进行围岩级别的修正;表D.0.4-1地下水出水状态地下水出水状态单位渗水量(L/min·1m)干燥或湿润<1.0偶有渗水,点滴状出水1.0~2.5经常渗水,淋雨状或线流状出水2.5~12.5涌流状出水>12.5注:表中渗水量等效为5m洞跨时的渗水量。表D.0.4-2地下水影响的围岩级别修正修正围岩级别地下水出水状态围岩基本分级ⅠⅡⅢⅣⅤ偶有渗水,点滴状出水ⅠⅡⅢⅣⅤ经常渗水,淋雨状或线流状出水ⅠⅡⅢ或Ⅳ①ⅤⅥ涌流状出水ⅡⅢⅣⅤⅥ注:①围岩岩体为较完整的硬质岩时可不降级。2围岩初始地应力状态,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隧道工程埋深、地貌、地形、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结合表D.0.4-3综合进行评估;对于地应力状态高~极高地区的隧道围岩级别可按表D.0.4-4进行修正。表D.0.4-3地应力状态评估初始地应力状态主要现象Rc/σmax极高应力硬质岩:开挖过程中时有岩爆发生,有岩块弹出,洞壁岩体发生剥离,新生裂缝多,成洞性差。<4软质岩:岩芯常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有剥离,位移极为显著,持续时间长,不易成洞。高应力硬质岩: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岩爆,洞壁岩体有剥离和掉块现象,新生裂缝较多,成洞性较差。4~7软质岩:岩芯时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位移显著,持续时间较长,成洞性差。注:Rc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σmax为垂直洞轴方向的最大初始地应力值(MPa)表D.0.4-4地应力影响的围岩级别修正修正围岩级别初始地应力状态围岩基本分级IIIIIIIVV极高应力IIIIII或IV①VVI高应力IIIIIIIV或V②VI注:1①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较完整的硬岩时定为Ⅲ级;其它情况定为Ⅳ级;②围岩岩体为破碎的极硬岩、较破碎及破碎的硬岩时定为Ⅳ级;其它情况定为V级;2本表不适用于特殊围岩。3当隧道走向与贯通性软弱结构面走向呈小角度相交时,可根据贯通性软弱结构面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适当降低围岩级别。D.0.5隧道围岩级别定量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围岩级别定量修正是对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并以修正后的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依据本附录表D.0.6确定围岩级别。2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可按下式计算:[BQ]=BQ-100(K1+K2+K3)(D.0.5)式中: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按表D.0.5-1确定;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按表D.0.5-2确定;K3——初始地应力影响修正系数,按表D.0.5-3确定;表D.0.5-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地下水出水状态>550550~451450~351350~251≤250偶有渗水,点滴状出水000~0.10.2~0.30.4~0.6经常渗水,淋雨状或线流状出水0~0.10.1~0.20.2~0.30.4~0.60.7~0.9涌流状出水0.1~0.20.2~0.30.4~0.60.7~0.91表D.0.5-2主要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结构面产状及其与隧道轴线的组合关系结构面倾角30°~70°结构面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30°结构面倾角>75°结构面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60°其他组合K20.4~0.60~0.20.2~0.4表D.0.5-3初始地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初始地应力状态>550550~451450~351350~251≤250极高应力1.01.01.0~1.51.0~1.51.0高应力0.5~1.00.5~1.0条文说明:D.0.2~D.0.5隧道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地下水、高地应力、主要结构面特征等影响因素的围岩分级定性修正及考虑围岩基本质量指标的围岩分级定量修正与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和铁路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一致。D.0.6隧道围岩分级宜采用定性分级与定量分级相结合,综合分析确定围岩级别,综合分析确定围岩级别应符合表D.0.6的规定。表D.0.6隧道围岩分级围岩级别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小跨度)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围岩弹性纵波速度(km/s)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I极硬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6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巨厚层或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呈巨块状整体结构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生岩爆>550>4.5II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厚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偶夹软质岩石呈巨块状或大块状结构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壁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550~4513.5~4.5III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组合关系尚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软质岩石互层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能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塌落450~3512.5~4.0较软岩(15MPa<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巨厚层,层间结合良好或—般呈大块状结构软岩(5MPa<Rc≤15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岩体完整,层状岩层为厚层、巨厚层状,层间结合良好。呈巨块状或大块状结构IV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极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已基本破坏呈碎石角砾状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350~2511.5~3.0软质岩(5MPa<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或较重,节理较发育或发育 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极软岩(4MPa<Rc≤5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巨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岩体完整、较完整;呈巨块状或大块状结构土体:1.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粉土及碎石土2.一般钙质或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1呈大块状压密结构2呈巨块状整体结构V岩体:较软岩,岩体破碎;软岩,岩体较破碎至破碎;全部极破碎岩;Rc≤4MPa极软岩;4MPa<Rc≤5Mpa的较破碎、破碎的极软岩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塌至地表≤2501.0~2.0土体:一般第四系的坚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及以上、稍湿或潮湿的碎石土、卵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粉土非黏性土呈松散结构,黏性土松软结构VI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富水断层带黏性土呈易蠕动的松软结构,砂性土呈潮湿松散结构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齐涌出;浅埋时易塌至地表-<1.0(饱和状态的土<1.5)土体:软塑状黏性土、稍密或饱和的粉土;松散或饱和的砂类土、碎石类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条文说明:D.0.6隧道围岩分级表D.0.6主要参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编制,并根据重庆区域的岩性特征进行了少量修改。按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和铁路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围岩分级,重庆地区广泛分布的泥岩(软岩),其围岩分级最高就是IV级,不可能达到III级,但在实际重庆地区的铁路隧道及市政隧道工程将泥岩的围岩分级确定为III级的实际情况不少,因此,增加了: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岩体完整,层状岩层为厚层、巨厚层状,层间结合良好的软岩(5MPa<Rc≤15MPa)围岩分级为III级;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巨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岩体完整的部分极软岩(4MPa<Rc≤5MPa)围岩分级为IV级。在实际工作中除非确有将极软岩(4MPa<Rc≤5MPa)围岩分级确定为IV级的经验及实践,一般宜将极软岩围岩分级确定为V级,将极软岩(4MPa<Rc≤5MPa)围岩分级确定为IV级应谨慎。

附录E岩土施工工程分级E.0.1工程地质勘察应根据岩土性质和施工的难易程度进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E.0.1的规定。表E.0.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等级类别岩土名称及特征钻1m所需的时间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开挖方法液压凿岩台车、潜孔钻机(净钻分钟)手持风枪湿式凿岩合金钻头(净钻分钟)双人打眼(工天)Ⅰ松土砂类土,种植土,未经历压实的填土用铁锹挖,脚蹬一下到底的松散土层,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普通装载机可满载Ⅱ普通土硬塑和软塑的粉质黏土,硬塑和软塑的黏土、膨胀土,粉土,稍密、中密的细角砾土、细圆砾土,松散的粗角砾土、碎石土、粗圆砾土,卵石土,压密的填土部分用镐刨松,再用锹挖,脚蹬锹数次才能挖动。挖掘机、带齿尖口装载机可满载、普通装载机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Ⅲ硬土坚硬的黏性土、膨胀土,稍密、中密粗角砾土、碎石土、粗圆砾土,卵石土,密实的细圆砾土、细角砾土,各种风化成土状的岩石必须用镐先全部刨过才能用铁锹挖。挖掘机、带齿尖口装载机不能满载、大部分采用松土器松动方能铲挖装满Ⅳ软石块石土、漂石土、含块石、漂石30%~50%的土及密实的碎石土、粗角砾土、卵石土、粗圆砾土;岩盐,各类较软岩、软岩及成岩作用差的岩石:泥质岩类、煤-<7<0.2<30部分用橇棍及大锤开挖或挖掘机、单钩裂土器松动,部分需借助液压冲击镐解碎或部分采用爆破法开挖Ⅴ次坚石各种硬质岩:硅质页岩、钙质岩、白云岩、石灰岩、泥灰岩≤107~200.2~1.030~60能用液压冲击镐解碎,大部分需用爆破法开挖Ⅵ坚石各种极硬岩:硅质砂岩、硅质砾岩、石灰岩、石英岩>10>20>1.0>60可用液压冲击镐解碎,需用爆破法开挖注:1软土(软黏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泥炭)的施工工程分级,一般可定为Ⅱ级。2表中所列岩石均按完整结构岩体考虑,若岩体极破碎、破碎、较破碎或强风化时,其等级应按表对应岩石的等级降低一个等级。

附录F岩土热物理指标经验值表F岩土热物理指标经验值岩土类别含水量w(%)密度Ρ(g/cm3)热物理指标比热容C[kJ/(kg·K)]导热系数λ[W/(m·K)]导温系数a×10-3(mz/h)黏性土5≤w<151.90〜2.000.82〜1.350.25〜1.250.55〜1.6515≤w<251.85〜1.951.05〜1.651.08〜1.850.80〜2.3525≤w<351.75〜1.851.25〜1.851.15〜1.950.95〜2.5535≤w<451.70〜1.801.55〜2.351.25〜2.051.05〜2.65粉土w<51.55〜1.850.92〜1.250.28〜1.051.05〜2.055≤w<151.65〜1.901.05〜1.350.88〜1.351.25〜2.3515≤w<251.75〜2.001.35〜1.651.15〜1.851.45〜2.5525≤w<351.85〜2.051.55〜1.951.35〜2.151.65〜2.65粉、细砂w<51.55〜1.850.85〜1.150.35〜0.950.90〜2.455≤w<151.65〜1.951.05〜1.450.55〜1.451.10〜2.5515≤w<251.75〜2.151.25〜1.651.20〜1.851.25〜2.75中砂、粗砂、砾砂w<51.65〜2.300.85〜1.050.45〜1.050.90〜2.855≤w<151.75〜2.250.95〜1.450.65〜1.651.05〜3.1515≤w<251.85〜2.351.15〜1.751.35〜2.251.90〜3.35圆砾、角砾w<51.85〜2.250.95〜1.250.65〜1.151.35〜3.355≤w<152.05〜2.451.05〜1.500.75〜2.551.55〜3.55卵石、碎石w<51.95〜2.351.00〜1.350.75〜1.251.35〜3.455≤w<102.05〜2.451.15〜1.450.85〜2.751.65〜3.65强风化软质岩2≤w<102.05〜2.400.57〜1.551.00〜1.751.30〜3.50强风化硬质岩2≤w<102.05〜2.450.43〜1.460.90〜1.851.50〜4.50弱风化软质岩w<52.25〜2.450.85〜1.151.65〜2.451.60〜4.00弱风化硬质宕w<52.25〜2.550.75〜1.251.85〜2.751.60〜5.50条文说明:岩土热物理指标用于地下洞室通风负荷计算。测定热物理性能试验方法较多,各种不同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通常采用面热源法、热线法和热平衡法三种方法测定岩土的热物理性能。面热源法能够一次测得岩土的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并计算出比热容,但测试仪器及操作计算较复杂。热线法和热平衡法分别适用于测定潮湿土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利用关系式计算出导温系数。岩土热物理指标具体测定方法可参照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条文说明。当无岩土热物理性能试验数据时,可参照本附录选用岩土热物理指标经验值。本附录岩土热物理指标经验值引用自国标《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重庆市域岩土热物理指标经验值应在以后工程实践中总结积累。

附录G基床系数经验值G.0.1基床系数宜采用K30试验结合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以及当地经验综合确定,基床系数经验值可按表G.0.1选用。表G.0.1基床系数经验值岩土类别状态/密实度基床系数K(MPa/m)水平基床系数Kh垂直基床系数Kv软土(软黏性土、软粉土、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和泥炭质土等)—1~121~10黏性土流塑3~154~10软塑10~308~27硬塑25~6525~70坚硬60~10055~90粉土稍密10~2511~20中密15~4015~35密实20~7025~70砂类土松散3~155~15稍密10~3012~30中密20~4520~40密实25~6025~65圆砾、角砾稍密15~4015~40中密25~5525~60密实55~9060~80卵石、碎石稍密17~5020~60中密25~8535~100密实50~12050~120软质岩石强风化135~160160~180弱风化200220~250硬质岩石强风化或弱风化200~1000微风化或未风化1000~15000条文说明:G.0.1基床系数是地下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用于衬砌设计时计算围岩的弹性抗力强度,应通过原位荷载板试验(或K30荷载板试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可参见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条文说明。当未进行K30荷载板试验时,可根据岩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参照本附录选用基床系数经验值。本附录基床系数经验值引用自国标《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重庆市域基床系数经验值应在以后工程实践中总结积累。

附录H环境水、土侵蚀性的判别标准H.0.1化学侵蚀环境下环境水、土对混凝土侵蚀性判定标准应符合表H.0.1的规定。表H.0.1化学侵蚀环境下环境水、土对混凝土侵蚀类型和侵蚀程度的判定侵蚀类型环境条件环境作用等级H1H2H3H4硫酸盐侵蚀环境水中SO4(mg/L)200≤SO41000<SO44000<SO410000<SO4强透水性环境土中SO42−含量(300≤SO41500<SO46000<SO415000<SO4弱透水性环境土中SO42−含量(1500≤SO46000<SO4SO4-酸性侵蚀环境水中的pH值5.5≤pH≤6.54.5≤pH<5.54.0≤pH<4.5-二氧化碳侵蚀环境水中侵蚀性CO2含量(mg/L15≤CO240<CO2CO2-镁盐侵蚀环境水中Mg(mg/L)300≤Mg1000<MgMg-注:1强透水性环境土是指碎石类土和砂土,弱透水性环境土是指粉土和黏性土。2当环境中存在酸雨时,按酸性水侵蚀考虑,但相应作用等级可降一级。3水和土中侵蚀性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和《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规程》(TB10103)的规定。H.0.2氯盐环境下环境水、土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判定标准应符合表H.0.2的规定。表H.0.2氯盐环境下环境水、土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判定侵蚀类型环境条件环境作用等级L1L2L3氯盐侵蚀环境水中的Cl-含量(mg/L),并有干湿交替100≤Cl-≤500500≤Cl-<5000Cl->5000环境土中的Cl-含量(mg/kg),并有干湿交替150≤Cl-≤750750<Cl-≤7500Cl->7500注:水和土中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和《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规程》(TB10103)的规定。H.0.3盐类结晶破坏环境下环境水、土对混凝土侵蚀性判定标准应符合表H.0.3的规定。表H.0.3盐类结晶破坏环境下环境水、土对混凝土侵蚀性判定标准侵蚀类型环境条件环境作用等级Y1Y2Y3Y4盐类结晶侵蚀环境水中SO4(mg/L)200≤SO4500<SO42000<SO45000<SO4环境土中SO42−含量(300≤SO4750<SO43000<SO47500<SO4注:水和土中硫酸盐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和《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规程》(TB10103)的规定。H.0.4大面积厂房或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环境水、土的腐蚀性评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相关规定执行。条文说明:H.0.1~H.0.4都市快轨工程的结构类型大体可归属为铁路和建筑两大行业,两大行业设计采用不同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因此两大行业环境水、土侵蚀性的判别标准不同。都市快轨工程中路基、桥涵、隧道等线路工程环境水、土侵蚀性的判别标准应符合本附录H.0.1~H.0.3条的规定。H.0.1、H.0.2和H.0.3条依据现行铁路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编制。对于都市快轨的车站、车辆基地房屋建筑工程的环境水、土的腐蚀性评价应按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相关规定执行。

附录J常用图例1、土的成因崩积层残积层冲积层洪积层滑坡堆积层坡积层弃土人工填筑土2、土粉、细、中、粗、砾砂(粉、细、中、粗、砾砂对应注f、x、z、c、l)粉土粉质黏土红黏土块石土卵石土泥炭黏土膨胀土漂石土人工弃土(按实际填土花纹图例)人工填筑土(按实际填土花纹图例)素填土碎石土细、粗角砾土(按实际细、粗角砾土分别注x、c)细、粗圆砾土(按实际细、粗圆砾土分别注x、c)淤泥(淤泥质土为淤泥图例加相应土的图例)杂填土3、岩石Dm白云岩DLs白云质灰岩Cas钙质砂岩Sir硅质岩Sis硅质页岩灰质白云岩Br角砾岩角砾状灰岩Cg砾岩Cb煤层Ml泥灰岩Ms泥岩泥质灰岩泥质砂岩Ss砂岩Sm砂质泥岩砂质页岩生物碎屑灰岩Ls石灰岩Qu石英砂岩CSh炭质页岩kLs岩溶化灰岩Sh页岩Ar长石砂岩4、地质构造背斜层理产状垂直节理垂直岩层(箭头指向新地层)倒转地层产状节理产状逆断层产状水平节理水平岩层向斜性质不明断层张开节理产状正断层产状5、地貌及不良地质崩塌软土岩溶上升泉滑坡溶洞岩溶下降泉古(老)滑坡溶蚀洼地废弃矿窑口泥石流岩溶塌陷生产矿窑口岩堆漏斗地表塌陷危岩落石竖井湿地冲积(洪积)扇落水洞河岸冲刷古冲积(洪积)扇暗河进口河流阶地(齿数表示几级阶地)地下采空区暗河出口地面裂缝6、地质界线不良地质界限地层分界线(平面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风化界线W1-微风化W2-弱风化W3-强风化工程地质分区界线(I、II-分区编号)矿区规划开采界线岩层分界线(断面图虚线为推测)岩土施工工程分级(断面图用)采矿区界限7、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