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4-2018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彩彩)12.26_第1页
20181224-2018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彩彩)12.26_第2页
20181224-2018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彩彩)12.26_第3页
20181224-2018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彩彩)12.26_第4页
20181224-2018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彩彩)12.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汇报人:邓彩汇报时间:2018.12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目录案例展示要点回顾解读整个工作流程存在主要问题Part1Part2Part3Part401举证成果问题1.举证照片无效2.佐证材料如相关批文信息缺失或造假02地类认定问题1.超8米道路问题2.新增耕地变更问题3.重点图斑错误响应问题03表格填写问题1.表格填写擅自改变MDB模板内容2.表格间逻辑关系不一致04图斑响应问题1.对图斑类型认识模糊2.对不变更的情况未填写不变更原因05数据库质量问题1.数据库反复修改影响汇总进度2.基础报表和数据库用错版本1存在的主要问题2案例展示数据库质量问题提交成果目录问题国家内业抽查图斑反馈表格填写问题3工作流程解读1.开展遥感监测2.开展调查准备工作3.调查界线调整4.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图斑举证和基本农田上图5.开展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省级全面检查6.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成果内业抽样检查7.开展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8.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与现状数据汇总9.开展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和数据统计分析10.开展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11.数据汇总,报告编写和成果归档主要任务2018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时段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土地变更调查的统一时点为每年12月31日。土地变更调查采用的土地分类以GB/T21010为基础,原则上与全国土地调查采用的分类一致。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采集覆盖全国的卫星遥感数据,以二次调查底图、高程数据等控制资料为基础,以县(市、区)为单位,制作覆盖全国的2018年度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DOM),实现遥感监测“一张图”全面更新。1.卫星遥感数据采集和加工遥感原始数据正射影像图纠正、配准、融合一、遥感监测生产2.遥感监测信息提取将2018年度遥感正射影像与2017年度遥感正射影像叠加对比,并参考2017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等基础资料,按照统一的图斑提取原则和要求,分类提取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变化信息提取一、遥感监测生产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的12大种类型: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第五类:以往“P(批而未用)”图斑,本年度影像表现为新增建设特征的图斑。第六类:未拆除的“拟拆除图斑”。一、遥感监测生产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的12大种类型:第七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没有明显建设,后时相影像有明显道路或大型沟渠特征(包括在建推土、搭建桥墩等);或前时相影像道路或大型沟渠在建,后时相影像明显建成特征(包括路面硬化、运行通车等)。第八类:新增围填海造地。第九类:未拆除的“临时用地图斑”。第十类:新增高尔夫球场用地。第十一类:新增光伏用地。第十二类:新增钢铁企业用地。一、遥感监测生产根据影像特征第一类再细分为ABCDEF六个类型1F类图斑1A类图斑1B类图斑1E类图斑1D类图斑1C类图斑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大坝等。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指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第一类疑似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分ABCDEF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1A类图斑: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一、遥感监测生产1B类图斑: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一、遥感监测生产1C类图斑: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大坝等。一、遥感监测生产1D类图斑: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一、遥感监测生产1E类图斑:指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一、遥感监测生产1F类图斑: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一、遥感监测生产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其中,翻建的建筑物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F”。(注意:建筑本身没有明显加高或扩大等翻建迹象,而仅是房顶材质或颜色等有所变化,不提取)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三类3F类图斑3A类图斑3E类图斑3C类图斑3B类图斑3D类图斑根据影像特征第三类再细分为ABCDEF六个类型,细类图斑解释同第一类相同。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大坝等。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指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五类:以往“P(批而未用)”图斑,本年度影像表现为新增建设特征的图斑。根据后时相影像特征,细分为AB两个二级类。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图斑落在数据库P范围内,在“tz”属性项标注“2013”;落在2014-2018年单独P图层范围内分别标注相应年份,如落在2014年P图层范围内标注“2014”。A类指有新增建筑/构筑物特征的图斑;B类指有新增建设推填土特征的图斑;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六类:未拆除的“拟拆除图斑”。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七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没有明显建设,后时相影像有明显道路或大型沟渠特征(包括在建推土、搭建桥墩等);或前时相影像道路或大型沟渠在建,后时相影像明显建成特征(包括路面硬化、运行通车等)。对于新增道路需图上量取路面宽度,在属性项“tz”中进行标注,单位为“米”,宽度不均匀路面采用平均值。注意:从数据库线状地物中提取“101”和“102”,根据其宽度属性生成面状图斑,此类区域内新增道路不提取,检查软件可以自动做。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七类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四个类型7D类指在建或建成的大型沟渠(如南水北调等)。7A指基本建成的新增道路。表现为路边无堆土、路基基本成型、已具备通车条件等。其中前时相在建,后时相硬化、铺油等建成的,在“tz”属性项中标注“Y”。7C类指在建或建成的大型开发建设区域内部路网。7B类指动土在建的新增道路。表现为路面不平整、路边有堆土、路面宽度不均匀、分段在建等。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路面硬化7A类:指基本建成的新增道路。表现为路边无堆土、路基基本成型、已具备通车条件等。其中前时相在建,后时相硬化、铺油等建成的,在“tz”属性项中标注“Y”。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7B类:指动土在建的新增道路。表现为路面不平整、路边有堆土、路面宽度不均匀、分段在建等。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7C类:指在建或建成的大型开发建设区域内部路网;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7D类:指在建或建成的大型沟渠(如南水北调等)。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八类:新增围填海造地,根据影像特征细分为ABC三个二级类。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其中,位于县级行政界线外的围填海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W”。A类指新增围海项目;B类指新增填海造地;C类指尚未封闭的围海堤坝及其他伸入海中的线状水工建筑。第九类:未拆除的“临时用地图斑”。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两个类型9A类指仍保持原状或仅部分拆除;9B类指在原基础上扩建、加高等进一步规模扩大。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十类:新增高尔夫球场用地。根据前后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两个二级类。10A类指前时相无高尔夫球场,后时相新建球场;10B类指在已有高尔夫球场基础上向外扩建部分。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十一类:新增光伏用地。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第十二类:新增钢铁企业用地。根据前后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两个二级类。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类型一、遥感监测生产A类指新建钢铁企业;B类指在已有钢铁企业基础上向外扩建部分。遥感监测成果包括(1)正射影像图一、遥感监测生产遥感监测情况变更情况(地方填写)序号行政监测图斑类型中心点坐标时相监测面积(亩)变更后地类变更范围情况未变更原因备注代码图斑号XY前后12345678910111213遥感监测成果(2)《遥感监测信息核实记录表》一、遥感监测生产遥感监测成果空间套合各地如未及时备案,可与2019年1月31日前到部备案,限期内未完成报备的,将不作为本年度部综合监管平台备案信息。1.新增耕地信息套合套合下发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2011-2018年度验收土地整治项目区范围界线、历年来增减挂钩备案系统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备案系统中新增耕地验收项目区范围界线,分发各地辅助开展年度新增耕地调查。2.新增建设用地信息套合套合下发综合监管平台农转用勘测定界范围界线,增减挂项目建新区范围界线,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建新区范围界线和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场地平整区范围界线等新增建设用地管理信息。下发用地管理信息一、遥感监测生产1月15日以后提取的遥感监测图斑2017年度遥感监测图斑于2018年1月15日之后提取的,以单独文件夹与2018年度遥感监测一并下发,纳入2018年度变更调查内、外业抽样检查。2018年度遥感监测图斑于2019年1月15日之后提取的,纳入下年度抽样检查。一、遥感监测生产1.准备工作(2)遥感监测成果准备(1)界线资料准备(3)用地管理信息准备(4)制作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5)仪器、工具和设备准备(6)制定方案和人员培训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界线调整(2)权属调查(3)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4)“批而未用”图斑变更(5)耕地现状变化调查(6)其他现状变化调查(7)地类信息专项调查标注(8)基本农田上图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界线包括:国界、零米线、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形成的各级控制界线、控制面积和各地类面积,作为本年变更调查的基础。各级调查界线如果发生变化(包括:名称、代码、界线位置变化)需要调整,应依据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采用分级负责的方法进行。(1)调查界线调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界线调整大陆、海岛与海洋分界线(即零米线)更新大陆、海岛与海洋分界线(即零米线)一般不得改动。对因新修建人工岸(港口、码头)、围填海造地等造成实地变化需要更新的,应依据最新的遥感影像,以标准分幅为单位确定变化部分,形成更新后的零米线标准分幅图幅矢量数据(线层、面层数据)。零米线更新成果应以省为单位单独上报,提交的材料包括:——零米线更新情况的省级报告(包括零米线变更说明、并附相关批准文件);——零米线更新所涉及的标准分幅图幅矢量数据(线层、面层数据);——相应标准分幅影像数据。国家确认并重新下发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省级依据国家下发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调整省内涉及的县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调整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并按照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程序上报。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①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应依据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界线调整的批准文件进行。②调整内容包括县级的控制面积、行政区域界线和土地调查数据库。③调整要求:涉及调整的县调整前后控制面积之和应一致。面积对比表中总面积应与控制面积相等,同一地类面积之和调整前与调整后的差值不得大于1公顷。调整后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图斑地类属性不能发生变化。2.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界线调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④上报:涉及县级及以上界线调整的,应以省为单位,上报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的相关材料。提交的材料包括:——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的省级报告(包括行政区域界线调整说明、并附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批准文件);——调整前后全省分县控制面积对比表(包括调整前控制面积、调整后控制面积及调整面积差值);——涉及调整县区调整后的控制界线(shp格式);——调整前后地类面积对比表(见附录A);——行政区域界线调整后的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包括调整后的土地调查数据库、调整后的批而未用等相关图层、调整后的各类面积汇总表)。⑤经国家审核通过后,作为本年变更调查的基础数据库。2.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界线调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应依据主管部门界线调整的批准文件在年度变更调查中进行。所有涉及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的,应在本年变更调查中,提取由于界线变化产生的变化信息,随本年县级年度更新数据包一并上报即可。2.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界线调整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2)权属调查①权属调查内容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性质变化、权属界线变化和权属单位名称变化。②权属性质发生变化的,应按照实际情况变更。③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界线双方应依法重新签定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将变化后的界线调绘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上。同时提5.取涉及界线变化的信息。④权属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应按照实际情况变更。⑤每一变化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应在权属性质字段赋国有或集体。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利用外业底图,对照实地现状,对遥感监测图斑及属性信息进行逐一核实、调整和补充调查,调绘实地建设范围和地类,确认遥感监测图斑变化情况。原则上遥感监测图斑要拍互联网照片举证。《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设施农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见附录表B.3)《临时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见附录表B.4)《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见附录表B.5)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

如实填写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PPT模板下载:/moban/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PPT论坛:

①对实地已发生动工建设的,应结合实际情况,按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分别变更,或按临时用地上图。其中,对实地为建设用地的,按建设用地变更;对实地为设施农用地的,按设施农用地变更;对于实地为临时用地的,应调查该地块的范围和面积,按照单独图层方式,录入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和更新数据包中;对于监测图斑为推填土类型、遥感影像伪变化以及2018年12月31日前已拆除的遥感监测图斑,应维持原地类,并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中说明未变更原因类型及实地情况。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②对新增道路图斑,按照最新修订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T21010-2017)要求进行变更。路宽超过8米必须变更为公路。已经变更为公路的暂不调整。

对新增道路图斑,未变更为公路(包括变更为农村道路,或解释为伪变化的),要《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中说明未变更原因类型。对道路类型监测图斑路基未确定的,可纳入以后年度变更,并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中填写相应“原因类型”编号并说明情况。7A,7C不能纳入以后年度变更。7B路基未确定可以纳入以后年度变更。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③对遥感影像未反映的新增建设用地地块,除在已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并已在部监管平台备案外,暂不纳入本年度变更范畴。卫星拍摄后建设的图斑,在部监管平台备案范围内的,可上报新增建设用地,超出范围该范围上报,就算虚报建设用地了。④对上年度部卫片执法检查中查处的建设用地结果,应如实纳入本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对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已经调查为建设用地的图斑,经依法查处并拆除的,按现状进行调查和变更。⑤对上年度土地督察地区,应按照督察处置结果如实变更。对本年度土地督察地区,在变更调查“二上”阶段已完成督察工作的,按照督察处置结果如实变更;在变更调查“二上”阶段尚未完成督察工作的,按照督察处置结果在下年度如实变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各地应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要求,开展设施农用地调查。严禁随意扩大设施农用地范围,对于经营性粮食存储、加工和农机农贸存放、维修场所;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以及各类农业园区中设计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展销等用地必须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临时用地单独图层上图。按照实际用地范围,在数据库中进行临时用地图斑上图,在变更图斑相应字段中标注“临时用地”(LS)信息,其他原有图斑信息(空间和属性信息)保持不变。该类变化仅反映在更新数据包中,不得用于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对于遥感监测图斑数据库中变更为设施农用地或按临时用地上图的,以及拆除的,必须由省级自然资源耕地保护、土地利用以及土地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查核查通过后,分别填写《设施农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临时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和《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并经逐级审核后报部。省市县3级分管耕保、利用、执法等负责人签字。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今年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的变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县级、市级和省级自然资源分管负责人签字,并盖公章。(耕保)设施农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行政区代码序号过程层标识码变更后标识码监测图斑编号监测图斑类型权属性质权属单位名称座落单位名称权属单位代码座落单位代码变更前地类图斑面积(亩)是否提供用地协议用地协议备案编号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今年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的变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县级、市级和省级自然资源分管负责人签字,并盖公章。(利用)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今年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的变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对于遥感监测图斑已拆除的,应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举证材料,填写《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并由地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验收证明,省级自然资源执法部门审查。没填该表的、市级验收不通过的、省级审查不通过的图斑,在内业抽查时都算错。县级市级和省级自然资源分管负责人签字,并盖公章(执法)。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今年拆除图斑的处理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对国家下发的遥感监测图斑未变更或部分未变更为建设用地的,结合遥感监测图斑类型,各地应在《遥感监测信息核实记录表》中相应属性栏填写该图斑未变更为建设用地理由的相应代码。《遥感监测信息核实记录表》遥感监测情况变更情况(地方填写)序号行政监测图斑类型中心点坐标时相监测面积(亩)变更后地类变更范围情况未变更原因备注代码图斑号XY前后12345678910111213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遥感监测图斑未变更为建设用地的原因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3)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

未变更建设用地理由①设施农用地,填写“1”。②依法批准的临时用地,填写“2”。③农村道路,填写“3”。④已恢复的管线施工等临时用地,或推平未实质建设的图斑,填写“4”。⑤受灾土地(如洪水、泥石流、滑坡、塌陷等受灾土地),填写“5”。⑥临时堆场(如废品、沙土、砖瓦、建筑构件等临时堆放地),填写“6”。⑦违法用地,实地已拆除,填“7”。⑧塑料(竹、草等)大棚或地膜覆盖地等,填写“8”。⑨因地表覆盖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影像特征变化,地类未变化(如盐碱地地表变化、坑塘水位变化、山林过火、作物种植品种改变等),填写“9”。⑩季节性晾晒场(如木材、药材、水产品等晾晒场)或打谷场,填写“10”。⑪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土地整治施工、滩涂围垦、农业结构调整、河流整治等;填写“11”。⑫道路类型图斑(7类图斑)路基未确定的,填写“12”。⑬其他原因,填写“13”,需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对2017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批而未用”土地,2018年实地已建设的,应按照已有变更调查技术要求,将实际建设部分,在数据库中标注为“PJ”属性。对2017年度由部套合形成的“批而未用”土地,2018年实地已建设的,根据“批而未用”图斑(单独图层)的建设范围,在2018年度增量数据中,标注为“2018PJ”属性,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变更。①“2018PJ”图斑变更,不得超出2017年部套合的“批而未用”土地范围,必须与套合地类保持一致,且不得与范围外的其他图斑合并。②属于2017年度部套合的“批而未用”土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图斑,除变更为“2018PJ”外,不得再发生其他变化(增存挂钩变更的,省级统一专报)。“批而未用”图斑变更的具体变更方法参见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2.调查内容与方法(4)“批而未用”图斑变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小结2.调查内容与方法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是指:监测类型为1类和3类中的A/B/C/D二级类,7类中的A、C二级类,以及6类、8类、9类、10类、12类的监测图斑。这些图斑必须变更为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或临时用地三者之一。否则,国家内业抽样核查时,则记录为内业核查错误图斑。(国家错提取的除外)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的变更推填土及简易临时建筑遥感监测图斑的变更推填土及简易临时建筑遥感监测图斑是指:监测类型2类、1类和3类中的E/F二级类、7类中的B、D二级类、11类的监测图斑。这些图斑如果未变更为建设用地,必须填写《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并在表中说明未变更原因类型。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小结2.调查内容与方法①如果遥感监测图斑是违法建设用地,且在当年12月31日未拆除的,应在数据库中按照建设用地变更。来年拆除了,下一年度再变更回原地类。违法用地图斑的处理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包括:非耕地土地整治、ZZL、ZZW)(一定要在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新增耕地,以及其他方式新增耕地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5)新增耕地及田坎调查123非耕地土地整治。在非耕地上,经土地整治工程形成新的耕地,当坡度>2°时,新增耕地图斑中的田坎,采用全国土地调查确定的本地区同类型耕地田坎系数,按系数在耕地图斑中扣除田坎面积,新增耕地面积等于新的耕地图斑面积减去田坎等其他非耕地面积之值。耕地土地整治。整理田坎、小型沟渠等小于上图面积无法按图斑表示的,且处于土地整治项目区内的,标注为“土地整理田坎等新增耕地”(ZZL)。土地整治前耕地面积与新增耕地面积之和应小于等于耕地图斑面积。土地整治本年验收往年变更新增耕地(ZZW)。对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的,经年度土地整治项目验收的新增耕地中,往年已变更的耕地图斑,确定范围界线,以单独图层表示,并标注项目备案编号等相关备案信息。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5)新增耕地及田坎调查456土地整治工程以外其他方式的新增耕地,按照实地现状调绘新增耕地的范围和地类。新增耕地坡度分五级,对应的坡度分别是:≤2°、2°~6°、6°~15°、15°~25°、>25°。耕地类型。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坡度级耕地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种类型。耕地的梯田、坡地类型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允许将梯田变更为坡地。对于梯田变为坡地的,应予以核实。7耕地内部地类原则上也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将水田变为水浇地或旱地,不得将水浇地变更为旱地。确有经土地整治项目将旱地整治为水田或水浇地的,经省级审核把关后,按要求纳入到年度变更调查。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

对于建设用地和耕地之外的现状变化,按照土地变更调查的有关要求,开展调查工作。2.调查内容与方法(6)其他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田坎等。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原则上为单线线状地物,并测量其宽度。以系数扣除田坎面积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区域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²,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²,其他地类为图上15.0mm²。零星地物可不调查。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7)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对确因重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人为因素、长期自然环境变迁所致农用地实际变化为未利用地的,按照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和范围,填写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在年度变更调查前提前专报到部审查,提交的材料如下:——申请农用地变为未利用地的省级报告(说明变更原因、涉及的县级单位名称及面积、省级核实情况及拟变更汇总面积);——省级及以上相关主管部门证明文件;——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矢量数据;——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灾毁:因洪水、泥石流、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造成农用地地表土层严重损毁,且不经过土地整治工程难以恢复种植的灾毁农用地,可按照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和范围,并填写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见后)。并提交的材料如下:——省级核实情况报告;——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人为撂荒的耕地,以及受洪水等突发自然灾害影响但耕作层或表土层未被破坏的耕地,维持原地类,不得变更为未利用地。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注意填写的文件编号与扫描件的编号一致图斑标识码要与变更调查增量数据过程层标识码一致2.调查内容与方法(7)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对地方上报的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材料,部首先组织专家开展证明材料的审定,证明材料审定不通过的不同意变更;证明材料审定通过的,利用遥感影像逐图斑开展内业地类一致性审查,内业审查不通过的图斑不同意变更,内业审查通过的图斑同意变更;对内业审查有异议的图斑,部院将这些图斑下发地方,地方使用统一的互联网+举证软件,实地拍摄包含定位坐标和拍摄方位角等信息的举证照片,加密报送至国家统一举证平台。部院结合卫星影像审查举证照片,审查不通过的图斑不同意变更,审查通过的图斑同意变更。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工作背景:互联网+外业技术扩展应用不断深入全面应用于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外业核查、非常规变更举证及在线审查工作。部领导批示全面应用于国家土地督察系统,开展例行督察实地举证及在线审查工作。应用于国务院钢铁厂去产能外业核实等其他监管工作。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关于县级举证软件操作流程举证要求:各地需对遥感监测图斑和重点变更图斑进行举证,使用统一的互联网+举证软件,实地拍摄包含定位坐标和拍摄方位角等信息的举证照片,加密报送至国家统一举证平台。举证流程: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关于统一的“互联网+”举证平台国家级在线举证平台数据分发监管调度进度概览成果审核省级举证任务管理端成果查收成果审核成果导出

市县任务管理端(web)设备管理任务分发成果初审确认提交实地举证App数据加载实地举证成果上传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关于统一下发的省级举证任务管理端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各地需对遥感监测图斑和重点变更图斑进行举证,使用统一的互联网+举证软件,实地拍摄包含定位坐标和拍摄方位角等信息的举证照片,加密报送至国家统一举证平台。举证照片举证信息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影像上为规模化工厂和农村居民点,数据库变更为建设用地,可以不举证原则上遥感监测图斑都需要举证,对于依据遥感影像特征能够准确认定为住宅小区、规模化工厂并在数据库中变更为建设用地的,以及面积较小(小于1亩)或地处偏远实地举证确有困难的图斑可不举证。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依据监测图斑调查新增的建设用地图斑无需重复举证。遥感监测范围之外的图斑举证需要举证的重点变更图斑自主变更新增建设用地图斑灾毁耕地图斑农用地变更未利用地指遥感监测图斑范围外,自主调查新增的建设用地图斑。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对于需要举证的为同一条道路或沟渠等线性地物的,可选择其中1-2个典型图斑进行实地举证,其他图斑备注说明。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举证照片拍摄要求:举证照片包括图斑全景照片、局部近景照片、利用特征照片。图斑全景照片1-2张。照片应能反映图斑整体利用情况;局部近景照片1-3张。照片应能具体说明图斑实地利用现状,特别是对图斑地类与图斑影像特征明显不一致的区域,应拍摄局部近景照片,对影像特征与图斑地类明显一致的可不拍摄局部近景照片;利用特征照片1张。拍摄建筑物内部照片;对全景和近景照片不能反映种植作物情况的,可拍摄种植作物的近距离照片。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全景近景土地利用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全景近景土地利用2.调查内容与方法(8)图斑举证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2.调查内容与方法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由耕地改为园地、林地、草地和坑塘水面,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按可调整地类变更。①可调整地类包括:可调整果园、可调整茶园、可调整其他园地、可调整有林地、可调整其他林地(耕地改为未成林地、苗圃)、可调整人工牧草地和可调整坑塘水面等7个可调整地类。耕作层未被破坏时,可调整地类之间依据实地现状允许相互变更。②可调整地类,在相应属性字段中加注“K”。③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将调查认定的“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在相应属性字段中加注“KB”。“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包括可视为补充耕地果园、可视为补充耕地茶园、可视为补充耕地其他园地。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①依据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及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调整)等资料,调整数据库中基本农田图斑的位置和范围,按照TD/T1017—2008更新形成基本农田数据层,汇总形成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未报送基本农田划定界线资料的,视为年度内无基本农田相关调整情况。②在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中说明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和依据。2.调查内容与方法(9)基本农田上图二、地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按照土地变更调查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按照数据库更新标准和要求,采用增量更新的方式,更新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库质量检查及更新方法。数据库质量检查及更新要求。(参照数据库有关标准执行)三、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调查范围调查统计方法以城镇村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日常地籍调查,开展年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获取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将城市(201)、建制镇(202)和村庄(203)范围作为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范围。四、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各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利用数据库汇总功能,汇总县级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形成县级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经检查后,逐级报送。同时,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也可依据部下发的用地管理信息界线,自行叠加套合,形成所需的各类用地管理信息。县级上报成果12345672018年度更新数据包2018度变更调查各类统计汇总报表(见规程附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设施农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临时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和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举证材料的电子文件89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汇总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城镇村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报告五、县级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汇总和上报省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照遥感影像,对本地区所有的①遥感监测图斑②新增建设用地图斑③新增耕地图斑④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⑤新增设施农用地图斑⑥临时用地单独图层图斑⑦拆除图斑⑧耕地内部调整图斑⑨灾毁导致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⑩“土地整理田坎等新增耕地”(ZZL)图层⑪其他地类变更图斑的变更情况进行内外业逐图斑全面检查,检查图斑地类和范围变更的正确性,并进行数据库质量检查六、变更调查成果省级全面检查根据《技术规程》的要求,各省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经省级审核把关确认后的分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及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设施农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临时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和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今年上报表格格式为MDB格式),按时报部。上述表格应同时提供纸质和电子形式,纸质表格须省级和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为确保数据安全,成果报送应安排专人负责,以移动硬盘形式报送,严禁在网上传递。(一)变更调查数据接收部收到各省(区、市)报送的变更调查成果后,现场组织对各地报送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有数据无法正常打开、成果项缺失、以及成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的,当面通知省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重新提交。七、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初步汇总(一)变更调查数据接收成果组织目录UPD增量包核查记录表证明材料扫描件非本年新增耕地七、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初步汇总国家利用省级上报结果,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初步汇总,初步掌握年度土地利用的数据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年度土地利用预判结果,形成年度土地利用变化预报结果。七、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初步汇总国家组织专业队伍,依据当年遥感监测成果,对地方上报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结果进行内业抽样检查,以省(区、市)为单位对整体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整理例行督察地区所需数据(包括变更调查增量数据、《遥感监测信息核实记录表》、《设施农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和《临时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提供督察机构开展例行督察工作。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抽查范围和内容以省(区、市)为单位,对全省(区、市)所有遥感监测图斑、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新增耕地图斑、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和其他地类变更图斑的变更情况,结合地方举证照片进行内业抽样检查,检查内容是图斑地类和范围变更的正确性。根据督察反馈结果,检查按督察处置结果变更的正确性。抽样方法每个省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县,如果抽中的县总样本不足时或没有(ZZL)图斑、农变未图斑等,还要加抽县。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样本县确定(1)样本县起点确定按照行政区划代码,将全省的行政县区按自然数顺序排列,由2个人分别抽取自然数顺序的百位十位和个位后,进行组合,确定样本县区的起点。比如:某省行政辖区的总个数是173个,分别抽取(0-17)和(0-9)中的一个数字,(0-17)中抽取的是15,(0-9)中抽取的是1,则第151个县为起点。百位、十位数抽签箱个位数抽签箱样本起点确定后,依据面积等距方法(以监测图斑与土地变更图斑的总面积除以该省(区、市)确定的样本县数量为距离),确定剩余的样本县区。内业抽样检查程序国家级内业抽样检查主要分为数据接收与分发、内业抽样检查、抽样整改结果检查及全面比对、成果整理归档及报告编写等几个阶段。检查内容和方法(1)检查遥感监测图斑是否变更。(2)检查地方是否虚报新增建设用地。(3)检查地方是否虚报新增耕地(包括是否虚报ZZL)。(4)检查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等流量变化图斑,是否按部提前审查通过的范围和地类变更。(5)检查灾毁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变更图斑与影像的一致性。(6)检查其他地类变化图斑与影像的一致性。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1.检查遥感监测图斑是否变更-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检查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是指:监测类型为1类和3类中的A/B/C/D二级类,7类中的A、C二级类,以及6类、8类、9类、10类、12类的监测图斑。这些图斑必须变更为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或临时用地三者之一。将上述遥感监测图斑与地方上报的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图层叠加,计算套合部分占监测图斑面积比例,对套合在一定比例以上(90%)的图斑,通过检查。对套合在一定比例以下的图斑,依据遥感影像,对未套合部分逐图斑开展人机交互检查,检查是否符合变更调查要求。(二)遥感监测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错误图斑不通过不通过(2)重叠比例在90%以下的图斑,未重叠部分有明显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记录为错误图斑;未重叠部分仅有零星不够上图面积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通过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影像有偏移检查通过(3)因正射影像图误差等原因,造成地方变更范围与影像建设范围有整体偏移现象的,通过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4)对于应整体变更为建设用地的(例如住宅小区和工厂等),但地方仅变更建筑物部分的图斑,记录为错误图斑。错误图斑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5)对于1C和3C类监测图斑,对未硬化的土坡、土坝和土堤,以及属性项tz字段中标识“S”(水面)的,可通过检查。通过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6)对于1D和3D类监测图斑,对未硬化的或小型简易的广场、晾晒场、停车场等,可通过检查。通过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右图变更宽度小于一定比例(7)对7A、7B和7C类监测图斑,确为新增道路(含桥梁),且路面宽度明显大于8米,但数据库中未变更为建设用地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对变更宽度明显小于影像量测路面宽度一定比例的(含路中间的绿化带),记录为错误图斑;对影像确为非道路的监测图斑,经严格核定后,可通过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1.检查遥感监测图斑是否变更-推填土及简易临时建筑遥感监测图斑检查推填土及简易临时建筑遥感监测图斑是指:监测类型2类、1类和3类中的E/F二级类、7类中的B、D二级类,11类的监测图斑。将上述遥感监测图斑与地方上报的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图层叠加检查。并将地方报送的《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通过图斑号等关键字段链接到对应的遥感监测图斑矢量数据中。填写未变更原因类型,通过检查①对地方已变更或部分变更为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或按临时用地上图的,通过检查。②对整图斑未变更为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或按临时用地上图,地方已按要求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中填写说明未变更原因类型,通过检查,否则记录为错误图斑。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地方未变更图斑,需填写“未变更原因”,有多种原因的中间用“/”分开;未填写未变更原因且地方未变更,检查不通过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1.检查遥感监测图斑是否变更-拆除图斑检查对遥感监测图斑地方解释为已拆除的,且在省市2级自然资源执法部门审查通过的《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中的,通过检查。所有拆除图斑不论省级检查通过否,来年还要利用下一年卫星影像检查其拆除情况。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1)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检查依据遥感影像和部综合监管平台备案信息,检查地方报送的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变更的正确性。将新增建设用地图斑与遥感监测图斑和部综合监管平台中的建设用地审批备案信息套合,计算套合部分占变更图斑面积比例,对套合比例累计达到一定比例(70%)的,通过检查;对套合低于一定比例的图斑,依据遥感影像开展人机交互检查,检查是否符合变更调查要求。与监测图斑重叠通过与管理信息通过2.变更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大面积采矿用地①对检查图斑明显无建设迹象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对大面积变更为采矿用地、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等建设用地的,对照影像严格检查。(2)对套合比例在70%以下的图斑,依据遥感影像开展人机交互检查,检查是否符合变更调查要求。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未套合部分未建设检查不通过①对检查图斑明显无建设迹象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对大面积变更为采矿用地、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等建设用地的,对照影像严格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偏移检查通过②对于因正射影像图误差等原因,造成地方变更范围与影像建设范围或备案范围有整体偏移现象的,可通过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③对按照设计范围整段变更为公路或铁路用地,影像表现为分段施工建设的,可通过检查。对道路变更宽度明显大于影像量测路面宽度达到一定比例的,记录为错误图斑。(1)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检查2.变更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依据遥感影像和部综合监管平台土地整治备案信息,检查新增耕地图斑变更正确性。①对检查图斑明显为非耕地的,记录为错误图斑。(2)新增耕地图斑检查2.变更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影像特征为耕地检查通过①对检查图斑明显为非耕地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影像特征为林地检查不通过①对检查图斑明显为非耕地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②对地方标注为“土地整理田坎等新增耕地”(ZZL)的图斑,不在土地整治项目区内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国家内业抽查时,将地方上报的(ZZL)范围与土地整理项目区范围逐一套合。(ZZL)在项目区外的,这个问题将直接严重影响省级成果的通过率。(2)新增耕地图斑检查2.变更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与管理信息套合检查通过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检查样本县内全部这类图斑。①抽取的样本县未在部提前专项审查通过县级单位名单中的,其全部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及耕地内部地类调整的图斑,均记录为错误图斑。②抽取的样本县在部提前专项审查通过县级单位名单中的,将地方上报的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及耕地内部地类调整的图斑与部提取专项审查通过允许变更的图层叠加,重合部分占变更图斑面积低于一定比例的,记录为错误图斑。(3)专报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检查2.变更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与审查通过的农变未信息套合变更范围超过套合范围检查不通过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检查样本县内全部这类图斑。检查变更地类及范围与影像的一致性,对遥感影像特征与图斑变更地类明显不一致的图斑,记录为错误图斑,单项计算差错率。(4)灾毁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检查2.变更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在抽取的样本县中,结合遥感影像检查耕地变更为其他非耕农用地遥感影像特征与变更地类的一致性;同时,检查耕地变更为其他非耕农用地是否按照《关于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增加可调整地类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9号)变更为可调整地类,未变更为可调整地类的或遥感影像特征与变更地类不一致的,记录为错误图斑。(5)其他地类变化图斑检查2.变更图斑检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园地变耕地不通过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耕地变园地影像特征为园地检查通过加k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耕地变坑塘影像特征为坑塘检查通过加K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建设用地变其他草地影像特征为房屋检查不通过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检查《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设施农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和《临时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表格中填写的图斑个数、面积、标识码和遥感监测图斑编号跟相应矢量数据的一致性。遥感监测图斑在数据库中按设施农用地变更或按临时用地上图,但在相应的《设施农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和《临时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表格中无对应记录或标识码填写错误的,记录为错误图斑。3.表格审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数据库与表不对应也算错啊。。。3.表格审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提交材料包括:省级核实情况报告和媒体报道;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表中“情况说明”栏一定要填写“1”灾毁)。检查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4.灾毁提交材料审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省级核实情况报告4.灾毁提交材料审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省级核实情况报告4.灾毁提交材料审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媒体报道4.灾毁提交材料审查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根据抽样图斑检查结果,以省(区、市)为单位进行省级成果整体质量评价,计算全省(区、市)内业检查发现错误图斑数量占全部检查样本图斑量的比值,比值不大于省级最多允许差错发生率(10%)的视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灾毁农用地变更未利用地错误图斑单项计算。5.内业抽样检查结果评价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对内业抽样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对内业抽样检查质量评价不合格的省份,以及土地整治项目区范围外,上报“土地整理田坎等新增耕地”(ZZL)的,国家将下发质量抽样检查不合格通知书,反馈全省(区、市)变更调查结果,要求省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全省(区、市)变更调查结果进行全面整改完善。部将对整改后的变更调查成果再次开展内业抽样检查(第2次),对评价再次不合格的省份开展全面比对工作,对全面比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省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修改到位,对修改不到位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通报。省级抽样检查结果处理八、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内业抽样检查在开展内业抽样检查时,部组织异地开展外业抽样检查,实地检查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和灾毁耕地图斑的正确性。互联网+举证结果会纳入到外业图斑抽取中。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和拆除图斑外业抽样检查样本县和样本图斑的抽取方法与内业抽样检查一致。灾毁耕地的样本县和样本图斑只从存在灾毁流量的县区中抽取。各外业核查单位独立开展外业核查工作,利用3S一体化在线外业核查软件实现外业图斑的准确定位,并拍摄现场照片、记录实地情况、形成外业抽查核实结果。根据抽样检查质量评价公式,分别计算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的省级外业抽样检查最多允许错误个数,换算得出省级允许差错发生率为10%。计算全省外业检查发现错误图斑数量占全部检查样本图斑量的比值,比值不大于省级最多允许差错发生率的视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1.外业核查样本县抽取以省为单位,在全省县级调查单位行政区划代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县,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和拆除图斑外业抽样检查样本县抽取方法与内业抽样检查一致。灾毁耕地的样本县只从存在灾毁流量的县区中抽取。(1)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和拆除图斑每个县每类图斑总数原则上不超过15个。(2)当全省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和拆除图斑总数不足75个时,应适当加样本县(最多加抽2个县)。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7510111515155县共抽75个图斑其中2个县不足15个图斑从另外3个县中增加9个图斑如果另外三个县图斑不足9个加抽样本县(最多加抽2个县)153外业样本县和样本图斑抽取方法面积等距抽样的特点是:面积大的图斑抽中的概率大在抽中的外业核查样本县中,将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图斑按监测类型分为3层。第一层为监测类型为1A、3A的图斑。第二层为监测类型为1B、3B的图斑。第三层为互联网+举证内业检查不通过的图斑。第四层其他类型监测图斑。在样本县中,采用分层随机和面积等距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样本图斑。当上一层抽取图斑数量不够时,从下一层中补足抽取数量。2.外业样本图斑抽取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1对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临时用地认定范围、临时用地上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的,判定为错误图斑。2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地类认定标准,同时结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等相关标准和文件,对不符合设施农用地认定范围及用地规模超限的,判定为错误图斑。3.外业核查认定标准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使用带卫星定位功能和方向传感器的手机,利用国家统一下发的互联网+举证软件视频互联。4.互联网+在线检查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5.外业核查工作流程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6.外业核查结果认定(1)设施农用地认定①工厂化作物栽培中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等。②规模化养殖中畜禽舍(含场区内通道)、畜禽有机物处置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③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池和进排水渠道等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④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的生产看护房(单层小于15平方米)用地等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⑤配套附属设施配套设施用地是指由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包括:晾晒场、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大型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等用地。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⑥不能认定为设施农用地的情况a.经营性粮食存储、加工和农机农资存放、维修场所b.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c.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展销等用地d.以农业项目为依托的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其他建设用地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2)临时用地认定①建设项目临时指挥部及工棚②工程临时露天及封闭式搅拌站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③工程临时钢筋或预制板加工④建设施工的临时碎石场或取土场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⑤地质勘查临时用地⑥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范围内的采矿用地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a.经营性砖瓦窑场等采矿用地b.石油开采井场⑦不能认定为临时用地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c.工厂及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d.工业仓储用地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e.在建房屋等建设用地f.正规驾校、广场及公路用地等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3)拆除图斑认定实地现场要求建筑物全部拆除(包括地基、硬化路面),并清除建筑垃圾。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设施农用地图斑,经营性质生态园,检查不通过7.互联网+举证内业检查不通过的图斑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设施农用地图斑,照片为办公楼,检查不通过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临时用地图斑,在建房屋,检查不通过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除图斑等外业抽样检查临时用地图斑,永久建筑,检查不通过九、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