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762.7-2020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_第1页
DB32T3762.7-2020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_第2页
DB32T3762.7-2020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_第3页
DB32T3762.7-2020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_第4页
DB32T3762.7-2020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020

C6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762.7—2020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ARS-CoV-2detection

Part7:Airsampledetectionandevaluation

2020-03-02发布2020-03-03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762.7—2020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样本分类、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和评估。

本部分适用于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其它呼吸道病毒的空气样

本检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39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DB32/T3762.3-2020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核酸荧光PCR检测程序

Doc9284-AN/905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breathcondensate,EBC

一种高度稀释的体液,含有气道内衬液体及其可挥发成分,是肺内生化、炎症的标记物。EBC检测

是一种无创检测呼吸道疾病炎症的方法,可以评价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程度,具有安全、可靠、简便、

易行、重复性好等优点。呼吸道冷凝液微生物的检测,可用于鉴别病原菌。

4样本分类

4.1呼出气冷凝液

4.1.1原理

采用呼出气低温冷凝加撞击的原理,采集呼出气中的生化物质及气溶胶颗粒。

4.1.2仪器设备

4.1.2.1呼出气冷凝液采集器:采集效率150μL/min,冷凝温度-10℃~0℃,预冷时间3min~5min。

4.1.2.2波纹管:一次性,可伸缩。

4.1.2.3冷凝盒:一次性。

4.1.2.4冻存管:2mL。

4.2室内空气、空调送风、空调新风和室外排风

4.2.1原理

1

DB32/T3762.7—2020

采用旋风分离式与撞击式相结合,将空气中的颗粒物直接采集到液体中,检测采集样本中的病毒。

4.2.2仪器设备

4.2.2.1便携式小流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流量14L/min~20L/min,切割点0.5μm,采集液3mL~

5mL,时间自设。

4.2.2.2便携式大流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流量≥300L/min,切割点0.5μm~0.8μm,采集液3mL~

15mL,时间自设。

4.2.2.3采样头:一次性,和仪器配套。

4.2.2.4采样桶/采样瓶:和仪器配套。

4.2.2.5采集管:一次性,3mL~15mL。

4.2.2.6冻存管:3mL~15mL。

4.2.3气溶胶采集液

病毒咽试纸采集液或者无菌水。

5现场采样

5.1采样人员防护

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

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5.2点位分布

发热门诊、ICU病房、普通病房、护士站、病房走廊、实验室、CT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与新

风口、室外排风口。

5.3布点原则

5.3.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按照WS/T395进行设点;普通病房≤100间,抽取病房数量的3%~5%进行

布点;普通病房>100间,抽取病房数量的1%~3%进行布点。室内面积不足50m2的设置1个采样点,

50m2~200m2的设置2个采样点,200m2以上的设置3~5个采样点。

5.3.2采样点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距离地面高度1.2m~1.5m,距离墙壁不小于1m;避开通风口、

通风道等;同时考虑离传染源远近。

5.4样本运输

新型冠状病毒空气样本运输包装分类属于B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3373,包装符合国际民航

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PI650分类包装要求;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

可参照以上标准包装。

6实验室检验

6.1负压P2实验前准备

6.1.1消毒剂:75%乙醇、0.55%含氯消毒剂(需每天新鲜配制):缓冲间有效氯1瓶;核心区生安柜

内75%乙醇、有效氯各1瓶,生安柜外75%乙醇、有效氯1瓶。

2

DB32/T3762.7—2020

6.1.2进入P2实验室,检查垃圾袋、纸巾、Tip头、冻存管、冻存盒、EP管、封口膜、标签笔、一

次性乳胶手套、核酸提取试剂数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6.1.3在生安柜内铺一次性软吸收垫;在垃圾缸内放置垃圾袋,倒少量含氯消毒剂。

6.2负压P2实验过程中

6.2.1应在生安柜内两人同时操作。

6.2.2取出待检样本,在生安柜内打开密封袋,核对送检单,在样本管上标记,注明采样地点、日期、

样本类型等。若管壁外有不明液体,应用有效氯消毒剂擦拭。

6.2.3暂不检测样本放转运冻存盒,预留待检测样本放置位置。

6.2.4对于未分装拭子样本需进行分装,分装于2mL带螺旋盖内有垫圈冻存管。所有样本旋紧管盖

后需用封口膜密封。

6.2.5废弃Tip头打入含氯消毒剂的废液缸中,注意需浸入液体中。

6.2.6将核酸提取试剂槽样本孔(第一孔)中的裂解液吸出至1.5mLEP管中,每管加入20μL用于病

毒DNA/RNA提取的蛋白酶K和200μL样本,在涡旋器上充分振荡混匀后室温孵育10min。

6.2.7将EP管置于离心机中短暂离心(12000rpm×10min),离心完成后将EP管中裂解后的样本吸

回至核酸提取试剂槽的样本孔(第一孔)中。

6.2.8将试剂槽加套管置入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中进行核酸提取。

6.2.9剩余样本旋紧管盖后需用封口膜密封,放入样本转运盒。

6.2.10取出提取好的核酸,转入1.5mLEP管,注明采样地点、日期、样本类型等。

6.2.11将核酸管放入核酸转运盒,连同样本转运盒进行盒内外消毒后转出生安柜。

6.3负压P2实验结束后

6.3.1生安柜内清场:使用后的核酸提取条/板放入垃圾袋,包扎垃圾袋,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外表面,

将一次性软吸收垫喷洒含氯消毒剂后折叠。手消毒后将垃圾袋和一次性软吸收垫一起带出生安柜放入核

心区中号垃圾袋。

6.3.2试管架,试验台面、移液器等喷洒含氯消毒剂消毒后用75%乙醇擦拭。

6.3.3关闭生安柜,开启紫外消毒。

6.3.4消毒反穿衣、脱一次性反穿衣放入中号垃圾袋,包扎垃圾袋。消毒垃圾袋外表面、核酸和样本

转运盒。

6.3.5退出核心区,将中号垃圾袋放入缓冲区大号垃圾袋内。

6.3.6每日固定时间对核心区进行过氧化氢终末消毒,消毒前应以塑料袋覆盖机器如核酸提取仪、离

心机等,记录终末消毒记录。

6.3.7在缓冲区按合理程序脱卸个人防护用品。脱内层手套前开启核心间紫外。

6.3.8出缓冲区,将垃圾袋放入高压灭菌器高压,并记录。

6.3.9开启缓冲区紫外消毒。

6.3.10将核酸交核酸检测人员。样本转入病毒样本专用专人保管冰箱。

6.4扩增体系配制与扩增

按照DB32/T3762.3-2020第8章的要求。

6.5结果判定

按照DB32/T3762.3-2020中9.3的要求。

3

DB32/T3762.7—2020

7评估

只要出现2个靶标和单靶标阳性样本,均视为空气环境有新冠病毒污染,应进行合理通风与消毒等

措施,并对医疗机构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T3762.7—2020

前言

DB32/T3762《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目前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生物样本采集、运输和保存;

——第2部分:病毒分离与鉴定;

——第3部分:核酸荧光PCR检测程序;

——第4部分: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程序;

——第5部分:血清IgM和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程序;

——第6部分:血清IgM和IgG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程序;

——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

——第8部分:物体表面检测与评估;

——第9部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检测与评估。

本部分为DB32/T3762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江苏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二院、昆山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连、崔仑标、徐斌、丁震、程军平、徐佳南、钱志远、罗晓明、沈欢喜、朱

宝立。

I

DB32/T3762.7—2020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第7部分:空气样本检测与评估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样本分类、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和评估。

本部分适用于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其它呼吸道病毒的空气样

本检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39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DB32/T3762.3-2020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核酸荧光PCR检测程序

Doc9284-AN/905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breathcondensate,EBC

一种高度稀释的体液,含有气道内衬液体及其可挥发成分,是肺内生化、炎症的标记物。EBC检测

是一种无创检测呼吸道疾病炎症的方法,可以评价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程度,具有安全、可靠、简便、

易行、重复性好等优点。呼吸道冷凝液微生物的检测,可用于鉴别病原菌。

4样本分类

4.1呼出气冷凝液

4.1.1原理

采用呼出气低温冷凝加撞击的原理,采集呼出气中的生化物质及气溶胶颗粒。

4.1.2仪器设备

4.1.2.1呼出气冷凝液采集器:采集效率150μL/min,冷凝温度-10℃~0℃,预冷时间3min~5min。

4.1.2.2波纹管:一次性,可伸缩。

4.1.2.3冷凝盒:一次性。

4.1.2.4冻存管:2mL。

4.2室内空气、空调送风、空调新风和室外排风

4.2.1原理

1

DB32/T3762.7—2020

采用旋风分离式与撞击式相结合,将空气中的颗粒物直接采集到液体中,检测采集样本中的病毒。

4.2.2仪器设备

4.2.2.1便携式小流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流量14L/min~20L/min,切割点0.5μm,采集液3mL~

5mL,时间自设。

4.2.2.2便携式大流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流量≥300L/min,切割点0.5μm~0.8μm,采集液3mL~

15mL,时间自设。

4.2.2.3采样头:一次性,和仪器配套。

4.2.2.4采样桶/采样瓶:和仪器配套。

4.2.2.5采集管:一次性,3mL~15mL。

4.2.2.6冻存管:3mL~15mL。

4.2.3气溶胶采集液

病毒咽试纸采集液或者无菌水。

5现场采样

5.1采样人员防护

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

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5.2点位分布

发热门诊、ICU病房、普通病房、护士站、病房走廊、实验室、CT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与新

风口、室外排风口。

5.3布点原则

5.3.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按照WS/T395进行设点;普通病房≤100间,抽取病房数量的3%~5%进行

布点;普通病房>100间,抽取病房数量的1%~3%进行布点。室内面积不足50m2的设置1个采样点,

50m2~200m2的设置2个采样点,200m2以上的设置3~5个采样点。

5.3.2采样点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距离地面高度1.2m~1.5m,距离墙壁不小于1m;避开通风口、

通风道等;同时考虑离传染源远近。

5.4样本运输

新型冠状病毒空气样本运输包装分类属于B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3373,包装符合国际民航

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PI650分类包装要求;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

可参照以上标准包装。

6实验室检验

6.1负压P2实验前准备

6.1.1消毒剂:75%乙醇、0.55%含氯消毒剂(需每天新鲜配制):缓冲间有效氯1瓶;核心区生安柜

内75%乙醇、有效氯各1瓶,生安柜外75%乙醇、有效氯1瓶。

2

DB32/T3762.7—2020

6.1.2进入P2实验室,检查垃圾袋、纸巾、Tip头、冻存管、冻存盒、EP管、封口膜、标签笔、一

次性乳胶手套、核酸提取试剂数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6.1.3在生安柜内铺一次性软吸收垫;在垃圾缸内放置垃圾袋,倒少量含氯消毒剂。

6.2负压P2实验过程中

6.2.1应在生安柜内两人同时操作。

6.2.2取出待检样本,在生安柜内打开密封袋,核对送检单,在样本管上标记,注明采样地点、日期、

样本类型等。若管壁外有不明液体,应用有效氯消毒剂擦拭。

6.2.3暂不检测样本放转运冻存盒,预留待检测样本放置位置。

6.2.4对于未分装拭子样本需进行分装,分装于2mL带螺旋盖内有垫圈冻存管。所有样本旋紧管盖

后需用封口膜密封。

6.2.5废弃Tip头打入含氯消毒剂的废液缸中,注意需浸入液体中。

6.2.6将核酸提取试剂槽样本孔(第一孔)中的裂解液吸出至1.5mLEP管中,每管加入20μL用于病

毒DNA/RNA提取的蛋白酶K和200μL样本,在涡旋器上充分振荡混匀后室温孵育10min。

6.2.7将EP管置于离心机中短暂离心(12000rpm×10min),离心完成后将EP管中裂解后的样本吸

回至核酸提取试剂槽的样本孔(第一孔)中。

6.2.8将试剂槽加套管置入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中进行核酸提取。

6.2.9剩余样本旋紧管盖后需用封口膜密封,放入样本转运盒。

6.2.10取出提取好的核酸,转入1.5mLEP管,注明采样地点、日期、样本类型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