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仿真的文献综述2100字】_第1页
【关于交通仿真的文献综述2100字】_第2页
【关于交通仿真的文献综述21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交通仿真的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29899关于交通仿真的文献综述 19133一、交通仿真的概念 125317二、交通仿真的类型 16038参考文献: 2一、交通仿真的概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具有了越来越强的作用,能够为民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而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交通现象及过程已成为当今国际上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现实交通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再现,解决问题也可以在计算机上仿真。1交通仿真作为计算机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它既可以反复地再现交通流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运行状态,也可以单一地或者全面地分析多种交通参数和经济参数,从而科学地量化地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2-4交通仿真对于复杂交通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系统太过复杂而又不能通过简单抽象数学模型来描述的情况下,它能明确地协助分析与预测交通堵塞路段及成因5-6,并对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及交通管理等相关方案做出对比与评估,尽可能地避免,或者做好准备后再将问题解决。7现有研究认为交通仿真有如下特点:(1)经济性好:一些数据不能通过调查和测试获得,或者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在这种情况下交通仿真可以用较小的开销达到这个目的。8(2)安全:采用计算机模拟测试,避免了实地调研及测试时可能产生的意外危害,不给个人,社会带来不利。9-10(3)可重复性:仿真模型建立后,只需满足该模型就能随意重复仿真过程。11-12(4)易用:仿真方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无需过多的数学知识来构建某些解析模型。11(4)通用性:交通仿真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它能够模拟各种交通流特性,如车辆排队长度等。13(5)可控制性:交通仿真由程序来控制,容易将一些参数的功能限定在某一个范围内或者某一个数值内。14二、交通仿真的类型宏观交通仿真在系统中所含元素,行为,实体以及相互作用等细节程度上刻画得非常粗糙,且缺少对道路纵横断面改变以及交通控制和管理特点改变等因素的考虑。它的模型灵活性及描述能力都受到限制,多用于交通规划中。15最有代表性的有:1967年英国道路与交通研究所D.L.罗伯逊研制的道路交通流模拟软件TRANSYT.TRANSYT主要用来确定定时交通信号参数最优值。中观交通仿真对体系中所含元素,行为,实体以及互动等细节程度描述相对宏观更为具体,而与微观相比则比较粗糙。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建模方法加以选择。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中观交通仿真软件及其特点,并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16-17其模型多用于反映路网动态特性,适合大中小路网模拟。比较常用的模型包括INTEG-RATION、DYNASMART、DYNAMIT国外仿真模型,以及我国正在研制中的DYNACASTIM模型。微观交通仿真中,其研究目标为单辆汽车,跟踪每一辆汽车的行驶过程,利用一些较为简单却又较为逼真的仿真模型对汽车在各种路况及交通条件的路网中行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采用动态图像方式进行展示。18它的模型主要用来仿真微观道路的几何参数、车辆运行情况以及其他细节。19虽然目前交通仿真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成绩,软件的功能也在逐步增强,但是仍有较大的不足之处。目前我国交通仿真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导致不同厂家的产品间无法兼容;二是仿真模型通用性差,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三是仿真结果准确性有待提高。例如有些仿真软件是理想化的模拟,未考虑行人因素而无法真实反映真实情况,软件间契合程度不高,多软件间无法很好地切合一块应用。20交通仿真将向虚拟现实技术、并行计算等方向迈进,随着计算机的进步,交通仿真也将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参考文献:[1]刘杰,聂明旺,Liu,等.城市道路微观交通仿真分析[J].市政技术,2017,35(3):4.[2]范朋朋,朱兴林,张乐,等.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信号交叉口优化[J].公路与汽运,2017(4):4.[3]吴春江,周世杰,陈鹏飞.面向多用户的微观交通仿真实验系统设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1,50(4):7.[4]邹智军,杨东援.道路交通仿真研究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1(2):4.[5]魏明,杨方廷,曹正清.交通仿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系统仿真学报,2003,15(8):5.[6]毛保华,杨肇夏,陈海波.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与系统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2,26(005):37-46.[7]张立东,王英龙,贾磊,等.交通仿真研究现状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6,23(6):4.[8]周祥.交通仿真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6):1.[9]任鹏,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研究[J].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08.[10]王丽,刘小明,任福田,等.交通仿真在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4(3):4.[11]邹智军.新一代交通仿真技术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0(9):6.[12]金双泉,李硕,杜攀峰.交通仿真软件在线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交通,2003,20(005):104-107.[13]李嘉,刘小兰,陈明.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事故研究中的应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4,29(3):4.[14]杨嘉,孙剑.微观交通仿真流程及其应用[J].城市交通,2010(5):5.[15]荣建,马建明,任福田,刘小明.利用交通仿真模型求解通行能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4-7.[16]沈文超,徐建闽,游峰.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1):5.[17]孙俊,商蕾,高孝洪.交通仿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2004(4):4.[18]金双泉,李硕,杜攀峰.交通仿真软件在线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