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S区部分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调研报告(含问卷)11000字(论文)】_第1页
【重庆市S区部分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调研报告(含问卷)11000字(论文)】_第2页
【重庆市S区部分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调研报告(含问卷)11000字(论文)】_第3页
【重庆市S区部分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调研报告(含问卷)11000字(论文)】_第4页
【重庆市S区部分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调研报告(含问卷)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重庆市S区部分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调研分析报告摘要………………I前言……………11.对象与方法…………………11.1对象…………………11.2调查方法……………11.2.1调查方式……………………11.2.2知晓情况判定标准…………11.3统计学方法…………………12.结果………………22.1基本情况………………………22.2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22.3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22.4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2.5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类型知晓程度比较………42.6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程度比较…………………52.7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知晓程度比较………………52.8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程度比较………………62.9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比较………72.10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影响因素的秩相关分析……………82.11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渠道情况…………………83.讨论…………84.结论…………………9参考文献………………………10附录……………………11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南川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南川区18岁以上的居民,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法填写调查表格。结果:调查300份问卷,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91.7%;在得到的275份问卷中,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知晓率为64.0%;对糖尿病最常见症状知晓率为70.2%;对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知晓率为34.5%;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的知晓率为64.3%;对糖尿病类型的完全知晓率为6.5%;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完全知晓率为4.7%;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完全知晓率为23.6%;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完全知晓率为13.8%;对糖尿病患者应忌口的食物完全知晓率为15.6%;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区域、不同职业和不同月收入居民对糖尿病类型、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治疗方法、糖尿病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文化程度与糖尿病类型、并发症、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生活在城镇还是农村与它们呈负相关关系(p<0.05);居民获得糖尿病知识主要来源有自己周围的糖尿病患者(65.5%)、听别人讲的(62.9%)、网络及电视媒体(52.0%)、书籍(26.2%)、其他渠道(11.3%)。结论:调查地区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较差,需要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重庆市南川区前言近十几年来,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正与日俱增,糖尿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的逐步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和死亡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糖尿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以蛋白糖的基化和高血糖为其主要特征。血糖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的同时,还使血糖利用率降低,口渴多饮,从而刺激饥饿中枢致使糖尿病患者吃得多却很容易饿,还严重影响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使它们分解增多,最终导致体重减轻[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极大,其致死率仅次于创伤、癌症、感染、心血管等疾病[3]。有资料显示[4],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超过11.6%,但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只占36.1%。国际糖尿病联盟在2015年指出,全球超过4.15亿成年人患糖尿病,中国(1.096亿)排在第一、其次为印度(6920万)以及美国(2930万),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2010年的某研究[5]估测全球超过396万人死于糖尿病。有资料显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延缓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6]。有研究[7]显示,18~59岁的重庆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标化患病率为8.83%,粗患病率为11.78%。但对重庆市南川区糖尿病知识知晓方面调查鲜有报道,为了解南川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糖尿病健康宣教。于2017年1月至3月对重庆市南川区部分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8岁以上的重庆市南川区居民。1.2调查方法1.2.1调查方式以偶遇抽样的方法,在公共场所,以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抽取重庆市南川区18岁以上的3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文化程度高者自行填写问卷,文化程度较低者,由调查者指导被调查者填写,完成后由调查者检查,确保无漏项后回收问卷,保证问卷的有效性。1.2.2知晓情况判定标准单项选择题目选对即为知晓,未选到正确选项则为不知晓,多项选择题目选对一个为知晓很少,选对两个为知晓较少,选对三个为一般知晓,选对四个为知晓较多,全部选对为完全知晓。1.3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因素下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采用卡方检验,总体有差异后,进行卡方分割,做两两比较;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而不同因素下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的类型、并发症、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口的食物的知晓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总体有差异后,再进行两两比较,将可能对糖尿病类型、并发症、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与各个因变量做秩相关分析。2结果2.1基本情况调查300份问卷,最终整理得到27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1.7%;其中男性140人,占50.9%,女性135人,占49.1%;年龄在18到81岁之间,平均(35.95±15.48)岁,将18~24岁列为甲组,25~45岁列为乙组,46~81岁列为丙组;生活区域,城镇181人,占65.8%,农村94人,占34.2%;职业,学生73人,占26.5%,企事业单位人员65人,占23.6%,个体经营者35人,占12.7%,农民45人,占16.4%,其他57人,占20.7%;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24人,占8.7%,初中76人,占27.6%,高中98人,占35.6%,大学及其以上77人,占28.0%;月收入,1000元及其以下者100人,占36.4%,1000~3000元者80人,占29.1%,3000~5000元者68人,占24.7%,5000元及其以上者27人,占9.8%。2.2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在得到的275份问卷中,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知晓的有176人,占64.0%;对糖尿病最常见症状知晓的有193人,占70.2%;对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知晓的有95人,占34.5%;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知晓的有177人,占64.3%;对糖尿病的类型完全知晓的有18人,占6.5%;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完全知晓的有13人,占4.7%;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完全知晓的有65人,占23.6%;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完全知晓的有38人,占13.8%;对糖尿病患者应忌口的食物完全知晓的有43人,占15.6%。2.3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调查对象对糖尿病为常见病和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的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糖尿病最常见症状、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几个方面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知晓率提高;不同生活区域的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最常见症状、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两方面知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城镇的调查对象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不同职业调查对象除了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知晓率外,其余几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收入调查对象对于糖尿病最常见症状和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知晓率有影响(p<0.05),见表1。表1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比较[n(%)]Table1Comparisonofawarenessrateofdiabetesmellitusknowledge[n(%)]分析因素例数知晓糖尿病是常见病知晓糖尿病的最常见症状知晓正常血糖值(空腹)知晓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性别男14091(65.0)101(72.1)49(35.0)90(64.3)女13585(63.0)92(68.1)46(34.1)87(64.4)年龄组甲组9673(76.0)AB58(60.4)29(30.2)60(62.5)乙组9152(57.1)68(74.7)32(35.2)58(63.7)丙组8851(58.0)67(76.1)34(38.6)59(67.0)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2415(62.5)16(66.7)4(16.7)11(45.8)初中7638(50.0)D50(65.8)D23(30.3)36(47.4)DE高中9868(69.4)59(60.2)C32(32.7)72(73.5)大学及其以上7755(71.4)68(88.3)36(46.8)58(75.3)生活区域城镇181123(68.0)145(80.1)71(39.2)122(67.4)农村9453(56.4)48(51.1)24(25.5)55(58.5)职业学生7356(76.7)G39(53.4)H20(27.4)44(60.3)企事业单位人员6546(70.8)54(83.1)30(46.2)50(76.9)F个体经营者3521(60.0)26(74.3)14(40.0)23(65.7)农民4521(46.7)30(66.7)12(26.7)21(46.7)其他5732(56.1)44(77.2)19(33.3)39(68.4)月收入1000及其以下10066(66.0)60(60.0)K29(29.0)53(53.0)J1000~30008049(61.3)54(67.5)27(33.8)52(65.0)I3000~50006843(63.2)56(82.4)24(35.3)47(69.1)5000及其以上2718(66.7)23(85.2)15(55.6)25(92.6)注:A:甲组和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甲组和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高中和大学及其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初中和大学及其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初中和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学生和农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000~3000元者和5000元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1000元以下者和5000元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1000元以下者和3000元~5000元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糖尿病为常见病、糖尿病的最常见症状、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知晓与否作为因变量,把可能的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生活区域)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对糖尿病最常见症状、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的知晓率有影响;职业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糖尿病最常见症状的知晓率有影响;不同生活区域对糖尿病最常见症状的知晓率有影响;月收入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的知晓率有影响,见表2。表2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2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ofknowledgeofdiabetesmellitus因素OR值p值95%CI糖尿病为常见病文化程度0.8870.4290.658~1.195职业1.2350.0331.018~1.498续表2因素OR值p值95%CI糖尿病为常见病年龄组1.1980.3200.839~1.712最常见症状文化程度0.5960.0130.397~0.895职业0.7550.0260.591~0.966生活区域3.1040.0001.647~5.847月收入0.9930.9690.697~1.414年龄组0.6950.1290.435~1.112正常血糖值文化程度0.6020.0300.532~0.968生活区域1.2440.1960.817~2.683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文化程度0.6010.0020.433~0.833月收入0.9620.0070.496~0.897职业0.6670.7040.790~1.173赋值:文化程度(1=小学及其以下,2=初中,3=高中,4=大学及其以上)。职业(1=学生,2=企事业单位人员,3=个体经营者,4=农民,5=其他)。年龄组(1=甲组,2=乙组,3=丙组)。生活区域(1=城镇,2=农村)。月收入(1=1000及其以下,2=1000~3000,3=3000~5000,4=5000及其以上)2.5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类型知晓程度比较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类型的知晓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区域、不同职业和不同月收入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类型的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表3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类型知晓程度比较[n(%)]Table3Comparisonofthedegreeofawarenessofthetypeofdiabetes[n(%)]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性别男9(6.4)85(60.7)24(17.1)11(7.9)11(7.9)143.94女17(12.6)79(58.5)24(17.8)8(5.9)7(5.2)131.84年龄组甲组13(13.5)55(57.5)15(15.8)10(10.4)3(3.1)131.67乙组5(5.5)51(56.0)20(22.0)4(4.4)11(12.1)151.81丙组8(9.1)58(65.9)13(14.8)5(5.7)4(4.5)130.63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3(12.5)17(70.8)3(12.5)1(4.2)0(0)115.69初中5(6.6)50(65.8)12(15.8)4(5.3)5(6.6)136.72高中13(13.3)60(61.2)16(16.3)4(4.1)5(5.1)126.96大学及其以上5(6.5)37(48.1)17(22.1)10(13.0)8(10.4)160.27A生活区域城镇17(9.4)93(51.4)39(21.5)15(8.3)17(9.4)148.82农村9(9.6)71(75.5)9(9.6)4(4.3)1(1.1)117.17职业学生9(12.3)41(56.2)12(16.4)8(11.0)3(4.1)135.99企事业单位人员6(9.2)27(41.5)14(21.5)6(9.2)12(18.5)164.61B个体经营者2(5.7)21(60.0)10(28.6)1(2.9)1(2.9)141.86农民4(8.9)36(80.0)3(6.7)2(4.4)0(0)113.32其他5(8.8)39(68.4)9(15.8)2(3.5)2(3.5)127.34月收入1000及其以下14(14.0)65(65.0)13(13.0)5(5.0)3(3.0)120.70续表3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月收入1000~30007(8.8)45(56.3)15(18.8)9(11.3)4(5.0)143.663000~50003(4.4)41(60.3)13(19.1)2(2.9)9(13.2)149.59C5000及其以上2(7.4)13(48.1)7(25.9)3(11.1)2(7.4)156.15注:A:大学及其以上和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民、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3000~5000元和1000元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程度比较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区域、不同职业和不同月收入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表4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并发症知晓度比较[n(%)]Table4Comparisonofthedegreeofawarenessofdiabeticcomplications[n(%)]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性别男16(11.4)83(59.3)24(17.1)9(6.4)8(5.7)131.13女22(16.3)82(60.7)22(16.3)4(3.0)5(3.7)126.42年龄组甲组14(14.6)65(67.7)12(12.5)5(5.2)0(0)154.58乙组9(9.9)49(53.8)20(22.0)5(5.5)8(8.8)133.49丙组15(17.0)51(58.0)14(15.9)3(3.4)5(5.7)121.67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4(16.7)16(66.7)4(16.7)0(0)0(0)126.14初中13(17.1)48(63.2)12(15.8)0(0)3(3.9)130.18高中16(16.3)60(61.2)16(16.3)4(4.1)2(2.0)164.75A大学及其以上5(6.5)41(53.2)14(18.2)9(11.7)8(10.4)149.30生活区域城镇18(9.9)106(58.8)31(17.1)13(7.2)13(7.2)116.24农村20(21.3)59(62.8)15(16.0)0(0)0(0)122.41职业学生11(15.1)51(69.9)9(12.3)2(2.7)0(0)166.26C企事业单位人员9(13.8)26(40.0)11(16.9)9(13.8)10(15.4)136.53个体经营者4(11.4)22(62.9)9(25.7)0(0)0(0)110.17B农民10(22.2)30(66.7)5(11.1)0(0)0(0)148.61其他4(7.0)36(63.2)12(21.1)2(3.5)3(5.3)114.67D月收入1000及其以下19(19.0)69(69.0)11(11.0)1(1.0)0(0)147.141000~30009(11.3)45(56.3)18(22.5)6(7.5)2(2.5)146.203000~50007(10.3)41(60.3)12(17.6)2(2.9)6(8.8)176.67 5000及其以上3(11.1)10(37.0)5(18.5)4(14.8)5(18.5)131.13注:A:大学及其以上和初中、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农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1000元以下和3000~5000元、5000元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知晓程度比较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知晓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区域、不同职业和不同月收入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表5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知晓度比较[n(%)]Table5Comparisonofthedegreeofawarenessofthetreatmentofdiabetes[n(%)]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性别男4(2.9)44(31.4)46(32.9)11(7.9)35(25.0)141.50女7(5.2)47(34.8)36(26.7)15(11.1)30(22.2)134.37年龄组甲组1(1.0)29(30.2)37(38.5)10(10.4)19(19.8)141.26乙组6(6.6)26(28.6)24(26.4)8(8.8)27(29.7)143.99丙组4(4.5)36(40.9)21(23.9)8(9.1)19(21.6)128.26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3(12.5)9(37.5)8(33.3)3(12.5)1(4.2)104.77初中5(6.6)42(55.3)18(23.7)2(2.6)9(11.8)99.86B高中3(3.1)29(29.6)29(29.6)12(12.2)25(25.5)145.69大学及其以上0(0)11(14.3)27(35.1)27(11.7)30(39.0)176.22A生活区域城镇4(2.2)46(25.4)54(29.8)20(11.0)57(31.5)155.78农村7(7.4)45(47.9)28(29.8)6(6.4)8(8.5)103.77职业学生1(1.4)26(35.6)28(38.4)7(9.6)11(15.1)130.98企事业单位人员3(4.6)9(13.8)12(18.5)7(10.8)34(52.3)183.04D个体经营者2(5.7)10(28.6)14(40.0)2(5.7)7(20.0)133.91农民4(8.9)29(64.4)10(22.2)1(2.2)1(2.2)78.94C其他1(1.8)17(29.8)18(31.6)9(15.8)12(21.1)144.76月收入1000及其以下5(5.0)41(41.0)33(33.0)9(9.0)12(12.0)117.96F1000~30004(5.0)33(41.3)20(25.0)6(7.5)17(21.3)126.14E3000~50002(2.9)15(22.1)19(27.9)7(10.3)25(36.8)162.515000及其以上0(0)2(7.4)10(37.0)4(14.8)11(40.7)185.63注:A:大学及其以上和小学及其以下、初中、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高中和初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民、学生、个体经营者、其他职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1000~3000元和5000元以上、3000~50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0元及其以下和3000~5000元、5000元及其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程度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区域、不同职业和不同月收入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6。表6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度比较[n(%)]Table6Comparisonofthedegreeofawarenessofdiabetesriskfactors[n(%)]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性别男4(2.9)58(41.4)34(24.3)18(12.9)26(18.6)150.26女11(8.1)68(50.4)26(19.3)18(13.3)12(8.9)125.29年龄组甲组7(7.3)40(41.7)27(28.1)11(11.5)11(11.5)136.07乙组5(5.5)41(45.1)18(19.8)11(12.1)16(17.6)141.36丙组3(3.4)45(51.1)15(17.0)14(15.9)11(12.5)136.63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2(8.3)15(62.5)2(8.3)3(12.5)2(8.3)112.83续表6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文化程度初中4(5.3)49(64.5)12(15.8)4(5.3)7(9.2)113.29高中9(9.2)41(41.8)23(23.5)15(15.3)10(10.2)133.60大学及其以上0(0)21(27.3)23(29.9)14(18.2)19(24.7)175.84A生活区域城镇5(2.8)70(38.7)44(24.3)27(14.9)35(19.3)154.61农村10(10.6)56(59.6)16(17.0)9(9.6)3(3.2)106.01职业学生5(6.8)35(47.9)20(27.4)7(9.6)6(8.2)127.30企事业单位人员4(6.2)19(29.2)11(16.9)10(15.4)21(32.3)169.10B个体经营者1(2.9)15(42.9)7(20.0)9(25.7)3(8.6)146.60农民4(8.9)32(71.1)6(13.3)3(6.7)0(0)94.03C其他1(1.8)25(43.9)16(28.1)7(12.3)8(14.0)145.67月收入1000及其以下8(8.0)54(54.0)24(24.0)7(7.0)7(7.0)117.51D1000~30006(7.5)37(46.3)15(18.8)12(15.0)10(12.5)134.053000~50001(1.5)25(36.8)16(23.5)12(17.6)14(20.6)160.885000及其以上0(0)10(37.0)5(18.5)5(18.5)7(25.9)167.98注:A:大学及其以上和小学及其以下、初中、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1000元以下和3000~5000元、5000元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区域、不同职业和不同月收入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7。表7调查对象对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知晓度比较[n(%)]Table7Comparisonofthesurveyonthedegreeofawarenessofdiabetespatientsdiet[n(%)]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性别男7(5.0)44(31.4)37(26.4)24(17.1)28(20.0)147.94女11(8.1)53(39.3)33(24.4)23(17.0)15(11.1)127.70年龄组甲组6(6.3)34(35.4)20(20.8)19(19.8)17(17.7)142.02乙组6(6.6)29(31.9)30(33.0)10(11.0)16(17.6)139.22丙组6(6.8)34(38.6)20(22.7)18(20.5)10(11.4)132.35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3(12.5)9(37.5)5(20.8)5(20.8)2(8.3)122.38初中7(9.2)41(53.9)15(19.7)5(6.6)8(10.5)107.21高中5(5.1)39(39.8)28(28.6)15(15.3)11(11.2)130.65大学及其以上3(3.9)8(10.4)22(28.6)22(28.6)22(28.6)182.62A生活区域城镇9(5.0)54(29.8)47(26.0)37(20.4)34(18.8)149.98农村9(9.6)43(45.7)23(24.5)10(10.6)9(9.6)114.94职业学生4(5.5)27(37.0)16(21.9)17(23.3)9(12.3)138.27企事业单位人员7(10.8)10(15.4)18(27.7)14(21.5)16(24.6)160.55个体经营者2(5.7)15(42.9)8(22.9)6(17.1)4(11.4)128.51农民3(6.7)26(57.8)10(22.2)4(8.9)2(4.4)102.66B其他2(3.5)19(33.3)18(31.6)6(10.5)12(21.1)145.67续表7分析因素知晓度等级均秩次知晓很少知晓较少一般知晓知晓较多完全知晓月收入1000及其以下7(7.0)44(44.0)21(21.0)17(17.0)11(11.0)125.221000~30004(5.0)32(40.0)20(25.0)13(16.3)11(13.8)133.793000~50006(8.8)16(23.5)24(35.3)11(16.2)11(16.2)144.625000及其以上1(3.7)5(18.5)5(18.5)6(22.2)10(37.0)181.15C注:A:大学及其以上和小学及其以下、初中、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农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5000元以上和1000元以下、1000~30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影响因素的秩相关分析将可能对糖尿病类型、并发症、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与各个因变量做秩相关分析,见表8。表8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影响因素的秩相关分析(秩相关系数rs)Table8Rankcorrelationanalysisofinfluencingfactorsofknowledgeofdiabetesmellitus(rankcorrelationcoefficientrs)因素糖尿病类型知晓程度糖尿病并发症知晓程度糖尿病治疗方法知晓程度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程度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知晓程度文化程度0.159*0.214*0.389*0.321*0.348*生活区域-0.214*-0.224*-0.323*-0.308*-0.217*职业-0.1130.033-0.096-0.030-0.061月收入0.1640.244*0.0450.1090.058年龄组0.0000.048-0.0680.004-0.051性别-0.086-0.096-0.047-0.167*-0.132*注:*:p<0.05。赋值:文化程度(1=小学及其以下,2=初中,3=高中,4=大学及其以上)。职业(1=学生,2=企事业单位人员,3=个体经营者,4=农民,5=其他)。年龄组(1=甲组,2=乙组,3=丙组)。生活区域(1=城镇,2=农村)。月收入(1=1000及其以下,2=1000~3000,3=3000~5000,4=5000及其以上)。性别(1=男,2=女)2.11调查对象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渠道情况调查对象获得糖尿病知识主要渠道是自己周围的糖尿病患者(占65.5%)以及听别人讲的(占62.9%),其次是来源于网络及电视媒体(占52.0%),而来源于书籍(占26.2%),其他渠道(占11.3%)。3.讨论调查结果表明,甲年龄组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的知晓率这一方面高于乙年龄组和丙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较大者知晓率低于年龄较小者,这与王芳[8]的研究相似。文化程度在大学及其上者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糖尿病的最常见症状和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等几个方面的知晓率高于初中文化程度者;文化程度在大学及其以上者在对糖尿病最常见症状方面的知晓率也高于高中文化程度者。这种文化程度高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于文化程度低者的结论,与陈传绮[9]的研究类似。就一部分糖尿病知识而言,有文化程度高者知晓率反而较文化程度低者差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者平常工作更忙,对这方面的知识的关注相对减少的缘故。企事业单位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的知晓率要高于农民;学生在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的知晓率也要高于农民。由于平时所接触到的知识层面的不同,不难解释企事业单位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民。月收入高者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方面的知晓率要高于月收入低者,可能是因为人们月收入提高后,对饮食方面的知识关注增多,从而也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也有所了解。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对糖尿病最常见症状、人体正常血糖值(空腹)、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的知晓率有影响,这与国内其他一些研究[10-11]相似。研究中发现文化程度高者对糖尿病类型、并发症、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食物的知晓程度较文化程度低者好;生活在城镇者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知晓程度高于生活在农村者;企事业单位人员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知晓程度均高于农民;月收入高者对这几个方面的知晓率普遍高于月收入低者。文化程度高者对这几个方面知晓程度高于文化程度低者的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高者健康方面的意识相对较好,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多,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也更好;而生活在城镇的居民比生活在农村的居民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好,这应该是城镇宣传力度要比农村的宣传力度大造成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高于农民可能是由于企事业单位人员平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的机会都比较大,糖尿病方面的知识也不例外,而农民可能由于农务繁忙,日常生活中很少接受这些知识,而且很多农民从根本上就不重视这些知识;学生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和知晓程度也比较高,原因可能是学生在学校有更好的条件去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比如各种讲座,书籍等,都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这些知识,另外学生对时间也可以更加自由的支配。月收入高者知晓程度比月收入低者好,这可能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逐年增多的大环境下,自己或者周围的居民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加大,月收入高者对养生保养类知识关注增多的原因。秩相关分析表明文化程度与糖尿病类型、并发症、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口食物的知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生活在城镇还是农村与它们呈负相关关系。文化程度和生活区域是影响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最为明显的两个因素。提示有关部门在宣传糖尿病知识的时候应该对不同文化程度和生活区域的居民用不同的宣传手段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本研究还发现调查对象对糖尿病为常见病、糖尿病最常见症状以及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的主食知晓率均在60%以上,但对糖尿病类型、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治疗方法、糖尿病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患者应忌口的食物的完全知晓率均不高,完全知晓的百分数为6.5%、4.7%、23.6%、13.8%、15.6%,提示有关部门以后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更全面的了解糖尿病知识。4.结论调查地区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较差,需要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参考文献[1]姜荣艳,柴国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其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6):8-9.[2]高月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126-126.[3]RoglicG,UnwinN,BennettPH,etal.Theburdenofmortalityattributabletodiabetes:realisticestimatesfortheyear2000.[J].DiabetesCare,2005,28(9):2130-2135.[4]康继宏,宁光,吴家睿,等.中国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挑战[J].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2012,2(3):1-24.[5]RoglicG,UnwinN.Mortalityattributabletodiabetes:estimatesfortheyear2010.[J].DiabetesResearch&ClinicalPractice,2010,87(1):15.[6]曾文娟,段昌华,王伟民,等.社区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防治应用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6):758-760.[7]丁贤彬,毛德强,沈卓之,等.重庆市18~5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2):1131-1134.[8]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