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标_第1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标_第2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标_第3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标_第4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背景(1)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_______________。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但当时统治欧洲文化思想的教会却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3)文化:意大利人接触到大量的古代_________文化遗存和典籍。希腊罗马2.实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___________运动。思想解放3.核心:_________,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4.成就十日谈(1)文学神曲人文主义之父 ①薄伽丘:短篇小说集《________》,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开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长诗《________》,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歌集

③彼特拉克: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_____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

(2)艺术: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________被誉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等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达·芬奇 5.影响 (1)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到达高潮。 (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天主教会的权威是有力的挑战。二、宗教改革1.原因

赎罪券 (1)思想文化上: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渐趋强烈。 (2)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 (3)直接原因:1517年,罗马教皇兜售_______。 2.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_____________”,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唐,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九十五条论纲3.主张信仰圣经

(1)认为只要有虔诚的______,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_______》的权利。

(3)国家权利高于教会。4.影响加尔文派

(1)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被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__________和英国国教。

(2)打破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__________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开展。人文主义 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以下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

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最早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反对神学世界观。

答案:B

2.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小王准备参加这次活动,他选了以下几本书进行研究。你认为他所选的哪本书存在问题?()A.《圣经》B.但丁的《神曲》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D.彼特拉克的《歌集》解析:B、C、D三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弘扬了人文精神。答案:A 3.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这场革命指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再现史实、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指的是封建神学世界观受到冲击,联系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可知,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B

4.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外表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 C.亨利八世B.克伦威尔

D.加尔文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此人反对烦琐的宗教礼仪,主张信仰就可以得救,这是马丁·路德派的教义。

答案:A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讨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时各抒己见,以下有关该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促进了新教的产生 B.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 C.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D.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西欧的封建势力包括两方面: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宗教改革只是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并没有摧毁西欧的封建势力,故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D问题一:怎样认识文艺复兴?【引思】对文艺复兴的认识,可以从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核心思想、实质等方面着手。【问题详解】1.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1)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摧毁宗教神学,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意大利地区保存着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和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4.对文艺复兴的评价 (1)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符合了资本主义开展的需要,也推动了近代欧洲文学艺术的开展。(2)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追求现时幸福和冒险的精神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之一。 1.温家宝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的讲话中,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经济的大繁荣往往会带来思想文化的空前活泼”。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且成就辉煌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B.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C.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D.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反对封建制度

解析: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而两者中起根本作用的是经济。故A项符合。答案:A2.以下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主流思潮的核心

B.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思想武器

C.曾一度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D.宣扬人性、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建立法治社会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并没有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要求建立法治社会。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答案:D问题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哪些异同?

【引思】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反对封建秩序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两者在批判天主教会方面立场一致,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问题详解】 1.相同点: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开展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斗争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都向古代寻求和汲取养料;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2.不同点

(1)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向往自由与宽容;宗教改革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强调信仰与服从。(2)文艺复兴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3)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宗教改革直接否认教皇权威。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社会历史开展的主要奉献是( )A.否认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开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架 解析:此题易错选A项,错选原因是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待宗教的态度理解不准确。文艺复兴主张人性的解放,肯定现实的人生,并不反对天主教,且借用宗教题材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宗教改革是主张进一步解放人性,反对宗教的烦琐仪式和教皇的统治地位,并不主张废除天主教,故排除A项。两次运动都是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C项符合题意。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D项属于启蒙运动的成果。答案:C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 B.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C.都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D.都为资本主义的开展打碎了精神枷锁 解析: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但宗教改革不符合此项,应选C项。 答案:C教材P28思考题。

【参考答案】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1.右图所示作品的内容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主要价值在于()

A.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率先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

D.提倡信仰即可得救,否认了教皇权威《 解析:十日谈》猛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这是其历史价值所在。答案:A

2.“文艺复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时代,但也是世界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时代”,这段文字指出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即()

A.发生的时间大体吻合

B.发生的地点大致相同

C.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一致

D.人文主义在起作用

解析: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与新航路开辟发现“世界”一样。

答案:D3.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B.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C.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是直接原因。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激起了马丁·路德的极大反感,他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A、C两项是主要原因。D项是经济根源或根本原因。答案:B

4.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认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认教皇地位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权力的地位,当时欧洲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天主教和教皇在欧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马丁·路德这样说就是对教皇权威的最大挑战。答案:D

5.马丁·路德说:“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这说明马丁·路德()A.否认宗教信仰C.倡导人文主义B.追求民主政治D.反对封建制度 解析:马丁·路德要求教皇归还“自由”“权利”“财产”等,反映了他追求自由、幸福,要求获得尊严的愿望,表达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应选C项。 答案:C

一、单项选择题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商品经济的开展C.社会上层的倡导B.社会思潮的变化D.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典型代表,而风俗画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开展、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作品,而文艺复兴的发生主要是欧洲商品经济开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结果。故二者呈现出世俗化倾向的共同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A2.有人将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这是因为这两本书()A.都用文学打动人心B.都描写了现实生活C.都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歌颂人性D.都批判宗教信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结论的能力。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开展人的个性;《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3.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开展的历程。)以下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设想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认识近代西欧历次思想解放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展历程。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准绳;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鼓吹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在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提出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而启蒙思想家在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根底上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设想。 答案:C4.右图是16世纪的著名画作《路德燃烧教皇令》。)该图所示历史现象所反映的重要信息是( A.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B.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

C.宗教改革旨在推翻天主教

D.路德反对天主教思想的禁锢 解析:此题易错选C项,针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敛财,马丁·路德燃烧了教皇令,否认了教皇的权威。但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天主教,因为他的运动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他反对的只是天主教烦琐的仪式、天主教的欺骗及其搜刮人们钱财的做法,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是马丁·路德的主张,但与画作反映的信息不符,B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

5.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旨在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建立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故前一个“枷锁”指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后一个“枷锁”指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

答案:B二、非选择题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开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