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取土场削坡及排水、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取弃土场修复方案_第1页
铁路建设取土场削坡及排水、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取弃土场修复方案_第2页
铁路建设取土场削坡及排水、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取弃土场修复方案_第3页
铁路建设取土场削坡及排水、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取弃土场修复方案_第4页
铁路建设取土场削坡及排水、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取弃土场修复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取弃土场修复方案1.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为了完成沿线主线路的填筑、挖方、弃土清理等工程,在沿线分别设置了取弃土场,其中取弃土场数量如下表:序号起止里程位置厚度范围备注侧别距离长宽1DK684+150DK685+000右取土场2DK694+600DK694+900左取土场3DK705+700DK705+900左取土场4DK711+150DK711+200左取土场5DK717+000DK717+650左取土场6DK719+940DK720+400左取土场7DK721+190DK721+450左取土场8DK723+200DK723+600左取土场9DK728+600DK728+700左取土场DK730+900DK731+100左取土场DK736+150DK736+700左取土场DK739+050DK739+500左取土场DK791+200DK791+950左取土场DK787+626DK787+790右弃土场DK797+916DK798+000右弃土场2.总体方案铁路的建设对于沿线的环境的影响很大,由于取弃土场数量较力式挡墙防护、设置排水工程、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3.具体恢复方案取土场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工程之一。因此,取土场的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取(1)取土场削坡及排水设计应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分块分段取土,避免形成大的开挖面,道,车道宽8m,车道纵坡为1:5,车道留在面向施工区的一侧,除出取三面或四面削坡,对小于8m的开挖边坡,坡比取1:1.5,对于大于8m的开挖边坡,每8m高留一开挖平台,平台宽4.0m,8m以下坡比1:2,8m以上坡比1:1.5。应采取半挖半填的方式削坡,以挖深的1/2冲刷,在取土场上部坡肩以外3m处筑高80cm,顶宽50cm的挡水埂,排至临近沟渠或河道,截流沟底宽0.6m,深0.6m,边坡比1:1,采用半填半挖断面土质水沟,坡脚外1m处设底宽0.6m,深0.6m,边坡比1:1的坡底排水沟,采用土沟形式,内壁夯实。坡面有二级平土和排水创造条件,同时,在中间平台和二级坡面的坡脚设排水沟,(2)取土场平整及覆土设计整后的区域覆盖卵砾石,以减少大风天气引起的风覆土土料来源为取土前剥离的表土,覆土厚度约为20~30cm。(3)取土场绿化设计(4)取土场剥离表土临时挡护措施设计对于可绿化区域的取土场,取土场取土前,将表层30cm左右熟(5)施工期管理措施工期施工过程中引起风蚀,因此,在施工期应采取以下强管理,构成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抑制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1)优化取土场选址,为避免大范围扒皮取土而破坏地表结皮层和植被,采取集中远运取土的设置原则,主体2)对拟定的部分取土场采取适当加深取土、就近合并或进一步“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取土量和取土场数量;3)分析气象资料中的风季特征,合理安排取、弃土的施工时间,4)取土场回填方应层层回填,逐层夯实,压实度大于85%,回5)加强管理和环保宣传,严禁施工车辆随意偏离施工便道,避(1)弃土弃碴场挡墙防护设计本着“先挡后弃、分级挡护”的原则,对弃土弃碴场采取浆砌片为减小主动土压力,本次重力式挡墙均采用仰斜式。设计墙高度多在4~8m,墙高发生变化时,墙身尺寸以直线渐变过渡,墙背的坡度为1:0.25,墙面与墙背平行。碴堆坡脚采用挡墙挡护,基础埋深不小于2.0m。墙身地面以下部分做成台阶状,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基底做成逆坡,以增加墙底的抗倾覆能力。挡墙墙身预埋φ100PVC管作为泄水孔,间距2m×2m。碴顶设截、排水沟,水沟底部必须回填密实,水沟纵向每隔10m设沉降缝一道,缝宽2~3cm。对于土质弃碴,需在墙后做宽约500mm的碎石滤水层,以利于排水和防止填土中细粒土的流失。墙身高度较大的,弃土场、坡面型碴场和沟谷型碴场按照统一形式设计,墙高(m)顶宽(m)底宽(m)基础高度(m)地面以上(m)墙趾到墙踵高(m)截面积(m²)826725624523422321挡墙稳定验算示意图(m)(2)稳定性分析①主动土压力计算δ——土对挡土墙背的摩擦角;β——墙后填土面的倾角。主动土压力Ea与水平面夹角为:δ-α②挡土、挡碴墙自重G1=D(H-1)rgG2=Z(0.3+D)rg:G3=0.5Hi(0.3+D)rgG=G1+G2+G3④抗倾覆系数KtX0十b=(0.3+D)+1.0tan14.120X1=(0.3+D)/2+0.5sin19.480XO=(0.3+D);tan14.12°Zf=H/3⑤基底应力验算挡土墙基底合力的偏心距Xf=(0.3+D)+H/3×要求Kt>1.5ZM0——倾覆力系对墙趾的总力距(KN-m);又N,作用于基底上的总垂直力(KN):BB基底宽度;c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分力对墙趾的力臂。倾斜基底时,作用于其上的总垂直力为ZN,=ZNcosa0+ZExsina0;EN=G+E基底压应力σ基底平均压应力不应大于基底的容许承载力(σ)。容许承载力:(σ)=1.1×300=330KN/m3⑥设计条件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弃土、弃碴性质,其设计条件如表2。挡碴墙设计条件表表2指标填土内摩擦角墙背与填土间摩擦基底摩擦系数墙体附加荷载承载力符号b0δrμW₀数值0由设计的挡碴墙尺寸概化为计算用的挡碴墙尺寸详见表3。挡碴墙尺寸表表3总高(m)墙背倾角()墙体底宽(m)墙体顶宽(m)基底倾角(Ha876543⑧稳定性验算结果算出挡碴墙的抗滑移系数、抗倾覆系数、地基承载力(系数)和合力偏心距,其结果见表4。可见,所有指标均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要求,所设计的挡碴墙是稳定的。挡碴墙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表4挡墙高度抗滑移系数抗倾覆系数最大压应力/地基允许应力合力偏心距e876543要求⑨碴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为了确保碴体的稳定以及沿基础不产生深层、浅层滑动,须对碴体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坡土体粘聚力;碴体边坡抗滑稳定性计算结果详见表5。碴体边坡抗滑稳定性计算成果表表5边坡率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值允许值碴体在坡脚设置挡碴墙后,还需对碴体坡面进行防护设计,以保证碴体在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均能稳定、不滑动。通过试算确定的碴体稳定设计坡度为1:1.5。削坡后如碴体总堆高超过15m,则每堆高8m左右设置一道1.5m宽的平台,可根据具体堆碴高度设置一级、二级或三级平台等。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本工程碴场挡碴墙的抗滑、抗倾覆、地基应力及边坡抗滑稳定性均满足安全稳定需要。(5)弃土弃碴场排水工程设计根据工程沿线降水情况分析,本次在弃土弃碴场周围及弃土和弃碴顶部均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以便及时顺畅的排走径流,防止径流冲刷弃土弃碴引起水土流失。参照《防洪标准》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弃碴场截、排水沟按坡面洪水频率标准20年一遇设计。坡面洪水计算采用下面的公式:Q=0.278KIFI最大1h降雨强度,20mm/h:F山坡集水面积,km2。将弃碴场截、排水沟结合进行。根据相关水文手册查得,本项目沿线地区径流系数K=0.2。一小时最大降雨按照暴雨量级取值(当一小时降雨量超过10毫米时,就达到了暴雨量级),10.05=20mm/h。单个弃碴场最大山坡集水面积约为4.0km2,计算得到最大洪水洪峰流量为4.50m3/s。考虑到碴场实际设置中采用碴场两侧同时设置排水沟进行排水,因此可将最大洪水洪峰流量减半,按2.25m3/s进行检算设计。截、排水沟断面面积A,根据上式中的设计频率暴雨坡面最大径流量,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n——截排水沟地面糙率,此处取0.025;i——截排水沟比降,取0.02。B(m)H(m)A(m²)X(m)R(m)InQ设(m³/s2.2980.31330.025根据上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当截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取B=0.6m,沟深H=0.6m,边坡取1:1时,Q设为2.61m3/s>2.25m3/s,完全能够满足弃碴场上游截、排水的要求。浆砌片石结构的挡碴墙坡面设置φ10cmPVC排水管,其垂直、水平间距各为2.0m;排水管预埋进砌体内,呈梅花型布孔,底排孔高出地面约30cm。长度每隔10m留一道沉降伸缩缝,缝宽2cm,用沥青麻筋填塞。碴顶留一定坡度,以利于碴面排水。(6)弃土弃碴场平整及覆土设计弃土弃碴完成后,对弃土碴顶部进行平整。为有利于植被恢复,平整后土体、碴体顶部应覆盖一定厚度的熟土,覆土来源为弃土、弃碴时剥离的表土。(7)弃土弃碴场复垦和绿化设计弃土弃碴场平整、覆土工作完成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本工程占用耕地、旱地的弃土弃碴场采取土地复垦措施,对祁连中高山山区占用的荒坡、荒沟的弃土弃碴场和绿洲区的弃土场采取植草、植灌的防护措施,其它的弃渣场设置在荒漠戈壁区和风区,不采取植物防(8)弃土弃碴场剥离表土临时挡护措施设计对要进行植被恢复的弃土弃渣场,弃土弃碴前将地表30cm左右覆盖剥离的表土,以利于土地复垦和绿化。4.环保管理机构取弃土场恢复施工前成立项目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为项目经保控制和管理。详见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图。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图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安质环保部5.环保、水保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均成立以第一负责人为组长的环水保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线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落实“三同时”,在全线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框图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框图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思想保证组织保证过程保证目标保证制度保证经济保证基人金施工人员素质保证施工科研技术保证方案工艺操作保证全面管理宣传教育市区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法宣传各行政领导环保领导小组制定对策措施各队展开目标施工细则及暂规环境保护法施工组织调度管理目定理制管标项目经理规范及工艺标准奖法定办组织学习制惩本包责同订合奖干签任组计施织结合本工程特点建立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和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每个人和每道工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根据国家及省市政府的法律法规,对工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本工程的重要环境因素,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针对其他因素制定控制措施。6.3环保工作检查制度由项目经理部定期组织进行环保情况检查,对取弃土场恢复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对违章事件及时处理纠正,并对相关人员给予处罚。1.工程概况 12.总体方案 13.具体恢复方案 23.1取土场修复方案 23.2弃土场修复方案 54.环保管理机构 5.环保、水保管理体系 6.环保管理制度 6.1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6.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制度 6.3环保工作检查制度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LXS-13标段取弃土场修复方案中铁九局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TA1-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