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米来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宁夏米来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宁夏米来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宁夏米来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宁夏米来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PAGEPAGE62—————————————————————————————————————————————————宁夏回族自治区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1总则1.1评价任务的由来二OO四年三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大计。要密切结合西部地区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能源、矿业、机械、旅游、特色农业、中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为了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合作双方在资金、市场开发、技术、管理和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江苏省吴江市天水味精厂和宁夏轻工业设计研究院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考察和论证,于2004年2月25日达成协议,共同注册5000万元在青铜峡成立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收购闲置资产(原青铜峡糖厂),建设年产5万吨谷氨酸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年产3万吨谷氨酸并计划于2004年10月建成投产。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04年6月15日以《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的形式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评单位”)承担其公司“谷氨酸项目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以下简称“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据此,环评单位编制完成了《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项目(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2004年7月8日组织区(省)内有关专家对大纲进行了技术评审,根据专家组技术评审意见及评价大纲,评价单位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04年9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组织区(省)内有关专家对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审,根据专家组技术评审意见,评价单位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审批。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8)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年1月1日);(10)国家环保局开发监督司编著《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五”计划;(12)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文件,宁价费发[2002]138号《关于调整宁夏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2002年8月27日);(1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51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2年8月27日);(14)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部委,国经贸资源(2002)1015号《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15)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委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16)国家计委、中国轻工总会,计原材[1997]2516号《轻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17)中国轻工总会《酿造工业环保行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环保对策》(1997年8月18日);(18)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19)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文《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2.2技术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1993年9月18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1995年11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1997年11月18日);1.2.3项目依据(1)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04年6月15日);(2)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文件,宁经(投资)备案发[2004]34号“技术改造项目登记备案回执(代可行性研究批复)”;(3)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2004]041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表》(2004年5月26日);(4)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环函[2004]139号《关于对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批复函》(2001年7月26日);(5)吴忠市环境保护局,吴环函发[2004]32号《关于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万t/a谷氨酸项目环评使用标准的审查意见》(2004年8月12日);(6)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夏轻工业设计研究院《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1.3评价目的、指导思想1.3.1评价目的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和工程分析,查清工程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找出建设项目的排污环节,确定排污量,预测项目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按照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提出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为决策部门及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1.3.2评价指导思想(1)根据项目特点,抓住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有重点地进行评述。(2)评价方法力求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分析论述力求客观公正;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并贯彻“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等原则。(3)按照环评技术导则要求,本次评价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料,不足部分通过现场监测获得。1.4评价工作程序

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接受委托接受委托现场踏勘、有关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有关资料收集确定评价范围、重点、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编制评价大纲及审查确定评价范围、重点、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编制评价大纲及审查确定评价等级确定评价因子收集气象资料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评价工程环境因素分析社会状况,区域污染源调查收集气象资料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评价工程环境因素分析社会状况,区域污染源调查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削减污染物的对策措施削减污染物的对策措施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公众参与评价结论、对策建议评价结论、对策建议图1-1评价工作程序框图1.5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本项目实施后受到不利影响的环境要素为自然环境方面,主要是水环境;受到有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为社会、经济环境方面,主要有能源的、资源的转化利用、劳动就业等诸方面。

根据该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原辅材料的耗量、污染物排放强度、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以及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识别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见表1-1。

1.5.1筛选依据

(1)污染因子的性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2)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评价项目;

(3)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

(4)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及标准;

(5)具备完善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

1.5.2评价因子筛选结果

通过对本项目污染因子的识别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和有利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对污染因子进一步筛选,从而确定评价因子。

(1)环境空气评价因子:SO2、烟尘、H2S、氨气;(2)水体环境评价因子:CODcr、BOD5、SS、NH3-N、SO42-、pH、硫化物;(3)声环境评价因子:车间设备噪声、厂界噪声,作一般性影响分析;

(4)固体废弃物评价因子:各种废弃物的处置,综合利用作一般性影响分析;

1.6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6.1控制污染目标控制污染的根本目标是依靠清洁生产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效果,通过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使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符合区域总量控制要求,以保护厂址所在区域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表1-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矩阵表环境影响因素分类主要影响因子施工期生产期建材运输施工材料堆放工程施工糖化车间发酵提取离交车间废水处理站压缩机房锅炉房废气烟尘2-SO22-H2S1-NH31-废水pH1-2-2-2-2-BOD51-2-2-2-2-2-1-SS1-2-2-2-2-2-1-SO42-1-2-2-2-2-2-1-S2-1-2-2-2-2-2-1-NH3-N1-2-2-2-2-2-COD1-2-2-2-3-2-1-固体废物锅炉渣2-硫酸钙2-浓缩污泥2-菌丝蛋白2-办公生活垃圾1-2-1-1-1-1-1-1-1-噪声噪声压缩机、泵类噪声2-2-2-2-2-2-施工噪声2-2-3-生态破坏土地变更植被水土流失社会环境发展规划1+1+1+2+2+2+2+2+相关产业发展1+1+1+1+1+1+1+1+劳动就业2+2+2+1+1+1+1+1+注:1—较轻影响2—一般影响3—显著影响“+”“-”分别表示正影响和负影响1.6.2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位于原青铜峡糖厂,周围没有需要重点保护的目标,一般保护目标为唐徕渠、惠农渠、蒋新渠及周围农田。1.7评价标准根据吴忠市环境保护局吴环函发[2004]32号《关于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万t/a谷氨酸项目环评使用标准的审查意见》(2004年8月12日),(见附件5);(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1-5;厂界噪声执行标准见表1-6;废水排放标准见表1-7。表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Nm3评价因子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备注SO2日均值0.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一小时平均0.50TSP日均值0.30PM10日均值0.15H2S任何一次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02)氨任何一次0.02污染物作物敏感程度生长季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任何一次备注SO2中等敏感作物0.080.250.70《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表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因子浓度限值单位GB3838-2002中V类GB5084-92中水作类CODcr40200mg/lBOD51080mg/lSS/150mg/lPH6-95.5-8.5NH3-N2.0/mg/lSO42-250/mg/lS2-1.01.0mg/l表1-4噪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因子标准限值单位备注昼间65d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夜间55dB(A)表1-5废气排放标准一览表锅炉类别污染因子适用区域排放浓度(mg/m3)备注燃煤锅炉烟尘二类区20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Ⅱ时段标准SO2全部区域900污水处理场硫化氢二类区0.06《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表4中的二级标准表1-6厂界噪声标准时段标准值标准昼间6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夜间55表1-7废水排放标准污染因子标准值(mg/l,pH除外)标准CODcr200总排放口执行《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表2中的标准BOD580SS100PH6-9NH3-N50(3)其它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8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1.8.1评价项目: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谷氨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项目1.8.2评价等级1.8.2.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3516m3/d,经一系列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中干沟,中干沟为一农田灌溉退水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环评工作等级判据(见表1-8)判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表1-8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三级地面水域规模要求(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水质类别)<5000≥1000中等小Ⅴ1.8.2.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环评工作等级判据(见表1-9)及等标污染负荷(Pi=Qi×109/Coi)的计算结果(见表1-10)可知,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判表评价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地形复杂地形Pi≥2.5×1092.5×109>Pi≥2.5×108Pi<2.5×108平原/Pi≥2.5×1092.5×109>Pi≥2.5×108或Pi<2.5×108表1-10扩建项目大气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计算结果表实际情况评价区为平原地形项目SO2TSP年排放量(t/a)153.629.18小时排放量(kg/h)19.393.684标准(mg/Nm3)0.50.3工作时数(h/a)79207920Pi(m3/h)3.88×1071.23×107确定级别三级三级1.8.2.3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和评价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处在GB3096-93中规定的1、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故此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9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1.9.1评价范围(1)地表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地表水环境影响的三级评价调查范围为5-15km,结合本项目的工程特点,本次地表水的评价范围为项目在中干沟项目排污口上游0.5km处至下游8.5km处的河湾段,总长为9km。(2)环境空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大气环境影响的三级评价范围边长不小于4-6km,取下限,即评价范围为16km2。即以建设项目为中心,东、西、南、北各取2km的范围,具体见图5-1监测布点图。(3)噪声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米和噪声敏感点。1.9.2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为水体环境影响评价和废渣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加强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评述。2建设项目概况2.1原青铜峡糖厂概况宁夏米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收购的闲置资产为原青铜峡糖厂的资产。原青铜峡糖厂始建于1988年,于1996年停产,1998年吴忠新伊公司启动原厂一套1万吨/年酒精生产装置,利用糖厂原有的公用设施进行生产,于2002年由于经营不善停产至今。2.2改建项目概况2.2.1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谷氨酸项目(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谷氨酸)建设性质:技改2.2.2建设地点该技改项目位于宁夏吴忠市的青铜峡境内的原青铜峡糖厂,详见地理位置图2-1。2.2.3项目组成本项目组成见表2-1。表2-1技改项目组成一览表序号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性质1主体工程制糖车间颗粒粕车间酒精车间流洗车间利用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干燥车间改建2辅助工程锅炉房机修车间仓储设施利用空压机房冷冻机房菌种室改建3公用工程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利用酸碱站化验室污水处理站(部分)改建4办公及生活设施大部分利用,不足部分改建2.3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该技改项目的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3万吨谷氨酸、产品谷氨酸的质量符合(GB/T8976-2000)的质量标准,其理化指标见表2-2。表2-2谷氨酸(麸酸)理化指标项目优等品合格品L-谷氨酸含量为,%,≥97.095.0比旋光度,[α]D20,≥31.030.3透光率,%,≥40.030硫酸盐(SO42-),%,≤0.352.4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2.4.1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2-3。表2-3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序号名称单位年需用量1玉米淀粉吨/年592502玉米浆吨/年3003酶制剂吨/年2254磷酸氢二钾吨/年4205糖蜜吨/年4506硫酸镁吨/年1957泡敌吨/年1808树脂吨/年609液氨吨/年870010氨水吨/年2064011硫酸吨/年240002.4.2动力消耗项目动力消耗情况见表2-4。表2-4动力消耗统计表序号名称年需用量1电3000万度2煤30000吨3水1570800吨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该技改项目为年产5万吨谷氨酸,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3万吨/年,预计投资61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656万元,具体见环保投资表2-5,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10.64%,技改项目预计于2004年10月建成投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6。表2-5环保设施及投资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容积(m3)数量(台)投资(万元)1高浓度废水池10002602药物气浮设备10081603脱SO42-池3004484中和桶204805四效蒸发器21606压滤机8487风机10100总计656表2-6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数值1总投资6168万元(一期)2销售收入36250万元3基准收益率16%4基准投资回收期8.3年5平均投资利润率16%6平均投资利税率21%2.6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项目一期定员37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人,管理人员15人,其它19人,工人256人。公司全年工作日为330天,每日工作24小时,四班三运转。2.7平面布置2.7.1厂区建筑物规划本项目工程主要利用原青铜峡糖厂的公用工程、动力车间、制糖车间、颗粒粕车间、酒精车间、流洗车间、污水处理以及仓储设施等。根据生产工艺需求需改建菌种室、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离交车间、干燥车间、包装车间、化验室、空压机房、冷冻机房、酸碱站、污水处理站等。本项目在满足生产工艺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公用设施,力争节约土建投资。2.7.2厂区道路规划原有厂区已有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只在所建车间进出口新铺设混凝土路面与主干道相连,修补部分损坏路面,即可满足生产工艺以及消防的要求。2.7.3厂区竖向本次工程主要排水来自大量的冷却用水,可铺设管道将冷却排水引入循环水池进行循环使用,这样不仅可节约水资源,又可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其车间排水和厂区道路雨水与原厂下水管网相连,流入污水处理池,经处理后达标排放。2.7.4厂区绿化规模在厂区道路、围墙以及建筑物两侧适量栽种绿化树木,利用已有的排灌系统,修复花园、绿地,种植灌木、花卉、草坪,达到绿化及美化厂区环境的目的。厂区平面布置见图2-2。2.8运输该项目的运输方式详见表2-7。表2-7该技改项目运输方式一览表序号货物名称运输量(吨)包装形式运输方式距离(km)1玉米淀粉59250袋汽车652玉米浆300袋汽车653酶制剂225袋汽车224磷酸氢二钾420袋汽车655糖蜜450罐装车汽车656硫酸镁195袋汽车227液氨8700罐装车汽车908氨水20640罐装车汽车909硫酸24000罐装车汽车2210煤30000汽车3011谷氨酸30000袋火车230012其它300013合计177180厂外运输以载重汽车为主,厂区内以铲车、小客货、手推车为主,主要依靠社会运输力量,厂内还需增加大小五辆汽车。3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3.1.1地理位置项目位于青铜峡市(青铜峡糖厂)境内,距市区约6公里,占地730余亩,南面是生活区,西边有唐徕渠及蒋新渠,北边有蒋顶村。厂区地理位置详见图2-1。3.1.2地形、地貌、地质评价区域属宁夏引黄灌区上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属于黄河冲积平原与缓坡丘陵结合部,土质构造主要为黄河冲积的细砂层,其次为粉砂和亚砂土夹层,地下水埋深1.4m(局部为1.2m)。其地质构造属于祁连山褶皱带的东南部分,靠近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脊柱部分。地层由第四系风积——洪积的非自重湿陷性黄土(非湿性黄土分细、中、粗砂和砾砂)和第四系洪积——坡积的角砾的胶结砾岩以及第三系的砂岩、泥岩等组成。3.1.3水文评价区西边有蒋新渠和唐徕渠流过,其功能为农田灌溉渠。3.1.4气象条件评价区域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其主要特征为:干燥、风沙多、湿度小、蒸发强烈、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雪少、冬寒长、夏热短。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全年的主导风向东北偏北风,频率为10%,次主导风向东南偏南风,静风频率16%,年平均大风日数22天,年平均风速为2.81m/s。年平均气温8.8℃,1月平均气温-7.6℃,7月平均气温22.9℃;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9℃,多年极端最低气温-26℃。无霜期158天。全年降水仅202.9mm,7-9月降水量占全年62%;年平均蒸发量1986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6%;主要灾害性天气除大风外,还有霜冻、冰雹、暴雨、山洪等。3.2社会环境青铜峡是1960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人口密度80人/km2。现已形成以电力、冶金、化工、造纸为主的工业城镇。评价区交通便利,项目所处地的道路与城镇道路相通,境内有包兰铁路、包兰公路通过,青铜峡火车站距厂址5km,各乡镇、厂矿均有公路网联结。青铜峡市建材资源丰富,如重晶石、石膏、耐火粘土等矿藏储量丰富。3.3区域污染源评价区域内无大小型企业,区域环境质量良好。4项目工程分析4.1工艺流程4.1.1工艺技术路线该技改项目采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其工艺主要包括:淀粉糖化、发酵、谷氨酸提取、谷氨酸干燥四个过程,主要采用的生产工艺如下:(1)采用双酶法制糖技术——连续液化工艺代替酸解法制糖工艺。(2)谷氨酸发酵使用液态氨代替尿素作为氮源。(3)谷氨酸发酵由原来的一次投糖或高糖发酵工艺,向中前期补糖和低糖流加工工艺发展。(4)营养素:用纯生物素和部分生物素代替糖蜜和玉米浆。(5)谷氨酸提取等电中和以硫酸代替盐酸。(6)谷氨酸提取工艺由一次冷冻等电点改为一次冷冻等电点——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工艺。新技术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谷氨酸生产4大收率指标(糖化转化率、发酵糖酸转化率和产酸率,提取收率)。4.1.2生产工艺流程(1)工艺流程简图该技改项目工艺流程简图如下图,图4-1。水糖化酶水耐高温α-淀粉酶水糖化酶水耐高温α-淀粉酶原料淀粉调浆液化过滤糖化冷却原料淀粉调浆液化过滤糖化冷却废渣S(60℃)冷却水L罐洗涤水L废渣S(60℃)冷却水L罐洗涤水LN硫酸(pH=3.2)菌种空气菌种水N硫酸(pH=3.2)菌种空气菌种水谷氨酸干燥(麸酸)离心分离冷冻提取冷却糖液发酵谷氨酸干燥(麸酸)离心分离冷冻提取冷却糖液发酵S4℃罐洗水L冷却水LS4℃罐洗水L冷却水L滤液、上清液离子交换高流分滤液、上清液离子交换高流分图例:L—废水;G—废气;图例:L—废水;G—废气;N—噪声;S—固废离子交换尾液L树脂再生废水L废母液L低流分离子交换尾液L树脂再生废水L废母液L低流分图4-1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2)工艺流程简述①淀粉糖化工艺酶解法也称双酶法,这是通过淀粉酶液化和糖化酶糖化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工艺。双酶法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液化过程,用a–淀粉酶将淀粉液化,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可溶性增加。第二步是糖化,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变为葡萄糖。该双酶法工艺液化和糖化工序基本上不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外排的仅为冷却水和冲洗水。②发酵工艺谷氨酸发酵是谷氨酸生产菌以葡萄糖为碳源,经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生成并大量积累谷氨酸。谷氨酸生产菌经活化一、二、三级种子,扩大培养后接入发酵罐,在32--38℃,pH7.0条件下好氧发酵30h左右制得谷氨酸发酵液。谷氨酸是谷氨酸生产菌的代谢调节异常化的产物。该菌种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谷氨酸的发酵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a谷氨酸菌种的保存、分离、纯化与复壮b菌种的扩大培养c灭菌与空气净化d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谷氨酸发酵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③谷氨酸提取与分离发酵液中除谷氨酸外,还有其他的代谢副产物、培养基的残留物、有机色素、菌体蛋白和胶体物质等。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方法较多,有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法、锌盐法、钙盐法、溶剂萃取法、电渗析法。谷氨酸的分离方法应考虑工艺简单、收率高、产品纯度好、操作安全、设备精简、成本低以及环境污染小等因素。本项目采用一次冷冻等电点——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工艺,就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从谷氨酸发酵液中选择性吸附谷氨酸。使发酵液中残糖及其聚合物、色素、蛋白质等非离子杂质得以分离,经洗脱浓缩,在等电条件下获取谷氨酸。关键控制点:上柱的PH值、体积流速控制、树脂预热和洗脱、树脂再生。谷氨酸的提取和分离工序是该项目废水的主要来源,即离子变换尾液和交换树脂的洗涤及再生的废液,这些废液含有高浓度的COD、硫酸根和氨氮。④谷氨酸的干燥拟选用气流干燥设施对谷氨酸进行干燥。4.2项目设备选型技改项目为食品加工行业,按食品行业卫生要求,设备选型要求较严,基本以碳钢或不锈钢材料为主。主要设备有发酵罐、种子罐、四效蒸发器、离子交换柱以及环保设备等。4.3主要原辅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该技改项目主要原料、燃料的来源和储运详见表4-1。表4-1主要原辅料、燃料的来源和储运序号名称来源运距及运输方式储存方式吨产品年耗原辅料1玉米淀粉宁夏65km汽车原料库1.915t2玉米浆宁夏65km汽车玉米浆桶10kg3硫酸镁宁夏22km汽车原料库6.5kg4氨水宁夏90km汽车氨水储罐100t×50.68t5液氨宁夏90km汽车液氨储罐50t×60.29t6硫酸宁夏22km汽车硫酸储罐30t×60.8t燃料7煤宁夏灵武30km汽车煤场堆放1t4.4公用工程4.4.1项目给排水该技改工程一期用水量为198m3/h,即日用水量为4760m3/d。该项目给水利用原青铜峡糖厂原有的8口深井,每口井的最大出水量为80m3/h,完全能够满足该技改项目一期工程的生产用水。该技改项目的排水主要来源于发酵罐的洗罐水、离交废液以及过滤清洗水、锅炉m3污水处理场处理后经4km左右的地下管道排入中干沟。项目水重复利用率为62.1%,详见图4-2水平衡图。4.4.2供电谷氨酸生产为连续性生产,中间不允许停电,供电要求较高,一期工程每小时最大用电量为2100度,而原糖厂现有变压器为3600KVA,并且有一台3000千瓦发电机组,可保证生产用电。4.4.3暖通(1)热负荷项目一期生产最大用汽量30t/h,使用压力为3.8Mpa,采暖用汽量0.5t/h,使用压力0.8Mpa。(2)煤质资料该项目拟用灵武煤,煤质分析见表4-2。表4-2煤质分析表项目符号单位设计值工业分析收到基水分Mar%13.57收到基灰分Aar%12.16干燥基挥发分Vd%32.03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KJ/kg19680全硫St.ar%0.80元素分析碳Car%55.33氢Har%2.04氧Oar%11.14氮Nar%0.59(3)供热交换软化后进入水箱,由给水泵打入锅炉。发酵车间内设计暖风机,蒸汽采暖,采用NC-30暖风机,蒸汽由设置在车间内的分汽缸引出。采暖系统为上供下回式。设备采用原有锅炉全套配置,发酵车间采用NC-30暖风机10台;提取车间采用大60暖汽片85组,每组4片;干燥车间,采用大60暖汽片取暖。干燥车间根据高度和层数决定暖气片数量。4.4.4消防(1)设计依据本工程消防部分执行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工程特征本厂距青铜峡市(小坝镇)6公里,出现火情,消防车可及时赶到。进行现场救火,厂区给水管道采用厂内水塔压力及消防生产合一管道系统。本项目的建筑物耐火等级均按一级考虑,建筑材料为非燃烧体,耐火极限为二级。(3)厂区内道路畅通,能保证消防车辆通行并在道路旁设置消防井。(4)消防给水室外消防用水系统总量及其计算依据。结合本工程各车间工段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消防最大用水量确定为40m3/h。水源供水能力与专用消防设备选型水源为本厂深水井,各车间根据需要设置泡沫灭火器若干套。4.5项目污染源分析4.5.1项目废水污染源分析4.5.1.1废水来源本项目废水主要来自发酵工段的离子交换尾液和发酵废母液,液化和糖化工段设备冲洗水,冷却水以及少量生活污水和锅炉排水。本项目预计废水排放量为3516m3/d。4.5.1.2项目所排废水特点该项目生产废水是一种高浓度非持久性易降解的有机废水,其废水水质中COD、SS较高,但属易降解的有机废水,无其他有毒物质,可生化比BOD5/CODcr≥0.3,易于生化处理。类比分析味精行业废水,具有以下特点:(1)有机物和悬浮物菌丝体含量高、酸度大。(2)氨氮和硫酸根的含量大,对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直接和间接引起生物中毒的作用。高。4.5.1.3项目生产废水水质分析根据项目生产工艺性质和废水特征,类比调查类似味精行业项目废水水质,得到本项目废水水质估算值见表4-3。表4-3项目废水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类别PHCODcr(mg/l)BOD5(mg/l)NH3-N(mg/l)SS(mg/l)SO42-(mg/l)排放量(万吨/年)占废水总量比率%高浓度废水(离子交换尾液和发酵废母液)2.020000-3000015000-20000500-7008000-1200010000-1600023.119.9中浓度废水(洗涤水、冲洗水)4.510007002.515033.1528.6低浓度废水(冷却水、冷凝水)6.8120700.571049.1342.3锅炉水7.58.927.6生活水7.03501701.651.6综合废水5.56349.64774.1144.625903186.2合计116100项目所排放废水主要为高浓度有机废水、中低浓度有机废水,为食品行业废水,无其他有毒物质.有机物为易降解性有机物,可生化性好,易于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年排放量23.1万吨/年,中低浓度废水年排放量为82.28万吨/年,污水排放量分别占总污水排放量的19.9%,70.9%。中低浓度废水有机负荷较低,直接进入生化(厌氧-好氧)系统处理。高浓度废水由于水质CODcr、SS分别高达30000mg/l,12000mg/l.采用“气浮-浓缩硫铵-生化”处理工艺:通过对高浓度废水气浮回收废母液中的菌体蛋白,大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CODcr)和悬浮物,然后经过浓缩结晶出硫酸铵,废水再和中低浓度废水、生活污水在均调池内混合后进行生化处理。混合后估算水质可生化比BOD5/CODcr≥0.3,能够满足供氧和活性污泥等所需有机负荷,废水经过生化系统是能达到很好的治理效果。4.5.1.4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经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处理,外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见表4-4。表4-4废水产生及排放量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去除量(t/a)排放量(t/a)去除率(%0CODcr7365.547138.64226.997BOD55538.265448.7689.598.4SS3004.42921.882.697.3SO42-36963646.449.698.7NH3-N167.75119.3848.3771.24.5.2项目废气污染源分析该项目主要的废气排放源为三台20t/h锅炉,用煤量为30000t/a,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SO2,年产生量分别是729.6t/a和384t/a,废气经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处理后,烟尘和SO2的排放量分别为29.18t/a和153.6t/a,由45m高烟囱排入大气。具体排放量及排放浓度见表4-5。表4-5废气产生量、排放量及排放浓度一览表产生量t/a产生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m3去除率%烟气量26287.9m3/h烟尘729.63423.629.18136.9.96SO23842016.1153.6806.4460该项目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是污水处理场产生的H2S和NH3,排放量很少,排放浓度很低。4.5.3废渣该项目生产废渣主要是锅炉渣以及硫酸铵和污水处理场的浓缩污泥。年产生量分别为4648t/a、3300t/a、9000t/a。4.5.4噪声该项目噪声源主要是空压站以及发酵罐的排气口,噪声分贝值在90-100分贝。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1评价水域概况建设项目外排废水由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外排于建设项目北侧中干沟中,中干沟起于青铜峡市树新林场,于中沟村汇于惠农渠,全长20.9km,设计流量15m3/s,其主要功能为农田退水,洪期还承担泄洪任务,近几年由于黄河水量减少,各灌区实行节水灌溉,中干沟还承担沿途补水提灌任务,沿途有大小提泵站7座,其中还有青铜峡市水利局管辖的一座较大泵站。该沟沿途排污单位主要有大坝火车站的职工生活污水、原青铜峡糖厂开工时的生产废水及下游沿途各村庄村民生活废水。详细污水排放去向见图5-1。5.1.2地表水现状调查及监测5.1.2.1监测断面布设在中干沟9km的沟段上布设五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见表5-1。具体监测断面布设见图2-1。表5-1中干沟监测断面布设统计断面编号断面位置断面间距(km)断面类型Ⅰ项目排污口上游500m0.0对照Ⅱ项目排污口500污染Ⅲ牛家庄3.45控制Ⅳ蒋顶砖厂3.65控制Ⅴ中沟桥4.5削减5.1.2.2监测时间和频率(1)监测时间:本次评价在2004年7月20日—22日进行监测。根据现场调查及实测中干沟流量,由于近几年黄河水量减小,各灌区实行节水灌溉,农田退水减少,加之中干沟沿途大小泵站的提水补灌,中干沟水量很小,基本为枯水期流量。(2)监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瞬时样一次。5.1.2.3监测项目及分析(1)监测项目:PH、SS、NH3—N、SO42-、CODcr、BOD5、S2-共七个项目。在采样的同时测量沟水的水文要素:流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度等。(2)监测分析方法:如表5-2所示。表5-2地表水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一览表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测定下限方法来源1SO42-重量法10GB11899-892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3NH3—N纳氏试剂比色法0.05GB7479-874CODcr重铬酸钾法5GB11914-895BOD5稀释与接触法2GB7488-876SS滤膜法5以上GB109117S2-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0.005GB/T15489-19985.1.3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5.1.3.1评价方法。(1)其常规计算模式为:Pi=Ci/Si式中:Pi——单项指标;Ci——评价因子实测值;Si——相应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2)PH的单项指数计算公式为:SPhj=[(7.0—PHj)/(7.0—PHsd)](PHj<7.0)SPhj=[(PHj—7.0)/(PHsu—7.0)](PHj≥7.0)式中:PHj——地面水水质PH的平均监测值;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Phsu——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上限。5.1.3.2评价标准根据“环评标准批复”,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进行评价。详见表5-3。表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不包括PH)项目SO42-PHNH3-NCODcrBOD5SSS2-标准值≤2506-9≤2.0≤40≤10150≤1.0注:SS标准借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5.1.3.3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1)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见表5-4。表5-4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断面项目监测范围值(mg/l)平均值超标率(%)指数Ⅰ(流量1.672m3/s)PH7.80-8.067.9300.47S2-0-0.230.1100.11NH3-N0.31-0.370.3400.17SS82.3-86.084.000.56CODcr18.6-23.421.200.53BOD53.3-3.83.600.36SO42-76.4-80.578.400.31Ⅱ(流量1.743m3/s)PH8.02-8.088.0500.53S2-0.18-0.220.2000.20NH3-N0.46-0.500.4800.24SS85.6-89.487.400.58CODcr17.6-25.620.600.52BOD53.4-4.14.000.40SO42-72.4-90.481.300.33Ⅲ(流量2.586m3/s)PH8.05-8.078.0600.53S2-0.19-0.230.2100.21NH3-N0.49-0.530.5100.26SS120.1-126123.000.82CODcr21.4-23.422.600.56BOD54.4-4.64.5700.46SO42-81.6-84.683.500.33Ⅳ(流量2.747m3/s)PH8.05-8.068.0600.53S2-0.12-0.500.3100.31NH3-N1.02-1.141.0800.54SS114.0-122.0118.000.79CODcr26.7-28.427.600.69BOD54.8-5.35.200.52SO42-81.2-82.581.800.33Ⅴ(流量3.696m3/s)PH7.93-8.128.0300.52S2-0.38-0.430.4100.41NH3-N1.27-1.341.2900.65SS89.2-93.091.000.61CODcr23.8-26.725.400.64BOD54.7-5.25.1200.51SO42-84.3-87.285.700.31(2)评价结论:由表5-4的监测结果分析可知,评价水体7个监测项目水质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标准要求,其中SS、COD、BOD5监测值较高,氨氮含量在0.31-1.29mg/L之间,其中Ⅲ、Ⅳ段在水质污染物浓度较其余断面稍高。主要污染源为农田灌溉退水中化肥流失和沿线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所致。5.1.4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4.1影响预测范围:同现状评价范围,即中干沟沟段建设项目排污口上游500m处至下游蒋项砖厂附近,沟段长9km。5.1.4.2预测因子:CODcr、BOD5、SS、NH3-N。5.1.4.3预测模式: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即:C=(Cp·Qp+Cn·Qn)/Qp+Qn式中:C——污染物预测浓度(mg/l);Cp——废水排放浓度(mg/l);Cn——沟水污染物浓度(mg/l);Qp——废水排放量(m3/s);Qn——沟水流量(m3/s)。5.1.4.4预测时段: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行期。5.1.4.5预测段面:预测Ⅱ污染断面、Ⅲ控制断面和Ⅴ削减断面。5.1.4.6地表水预测评价水污染物源强统计见表5-5。表5-5水污染物源强统计表废水PHCODcr(mg/l)BOD5(mg/l)NH3-N(mg/l)SS(mg/l)产生废水高浓度废水(离子交换尾液和发酵废母液)2.0中浓度废水(洗涤水、冲洗水)4.510007002.5150低浓度废水(冷却水、冷凝水)6.8120700.5710综合废水5.56949.6144.62590排放废水7.0195.671.1641.771.25地表水预测结果评价见表5-6。表5-6地表水预测结果断面地点结果项目Ⅱ污染断面Ⅲ控制断面Ⅴ削减断面评价标准(GB383-2002Ⅴ类)项目排污口东升四队蒋顶砖厂CODcr监测值20.622.625.4≤40指数0.520.570.64预测值24.6225.327.27指数0.620.630.68BOD5监测值4.04.575.12≤10指数0.400.460.51预测值5.545.615.85指数0.550.560.59SS监测值87.4123.091.0≤150指数0.580.820.61预测值87.03122.2990.78指数0.580.820.61NH3-N监测值0.480.511.29≤2.0指数0.240.260.65预测值1.431.151.73指数0.710.580.87预测结论由表5-6的预测结果可知,技改项目实施后,废水达标排放入中干沟,中干沟各预测断面污染物预测值除SS外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太大,CODcr污染指数增加值在0.04-0.10之间,BOD5污染指数增加值在0.08-0.15之间,NH3-N污染指数增加值在0.22-0.47之间。但整体水质仍达到GB3838-2002Ⅴ类标准要求,对中干沟水质影响较小。5.1.5废水非正常排放预测当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中干沟及沿途提水补灌对农作物的影响应做非正常排放预测。废水不经处理其污染物浓度以综合废水计算预测其排入中干沟后对沟水枯水期的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综合废水浓度见表5-5,预测结果见表5-7。表5-7废水非正常排放地表水预测结果断面地点结果项目Ⅱ污染断面Ⅲ控制断面Ⅴ削减断面评价标准(GB383-2002Ⅴ类)项目排污口东升四队蒋顶砖厂CODcr监测值20.622.625.4≤40指数0.520.570.64预测值166.05121.3594.79指数4.153.032.37BOD5监测值4.04.575.12≤10指数0.400.460.51预测值113.6379.0157.44指数11.367.95.74SS监测值87.4123.091.0≤150指数0.580.820.61预测值144.92147.50118.42指数0.970.980.79NH3-N监测值0.480.511.29≤2.0指数0.240.260.65预测值3.882.762.86指数1.941.381.43由表5-7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使中干沟各预测段面污染物浓度大幅升高,其中CODcr污染指数在2.37-4.15之间,BOD5污染指数在5.74-11.36之间,NH3-N污染指数在1.38-1.94之间,SS污染指数在0.79-0.98之间,除SS外,各污染物预测浓度均大大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因此非正常排放将对中干沟影响较大。另由表5-7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非正常排放各污染物预测浓度虽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但各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水作类标准,因此非正常排放废水排入中干沟后能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水作类标准要求,对中干沟补水提灌和惠农渠的灌溉水质没有影响。中的NH3-N、CODcr、BOD5有所上升,但仍然能够达到(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对中干沟水质影响不大。(2)项目建成后,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量预计为116.028万t/a,CODcr排放量预计为226.9t/a,BOD5的排放量预计为89.5t/a,SS的排放量预计为82.6t/a。(3)非正常情况下即污水处理设施故障时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中干沟各预测断面污染物预测值除SS外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且污染指数CODcr在2.37-4.15之间,BOD5污染指数在5.74-11.36之间,NH3-N污染指数在1.38-1.94之间,对中干沟的水质影响较大。(4)非正常情况下,中干沟预测段面污染物预测值均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水作类标准限值,对中干沟提水补灌和惠农渠的灌溉水质影响不大。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2.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5.2.1.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1)评价范围及监测点的布设在以生产厂区为轴心约16km2的范围进行布点监测,采用扇形布点和敏感点相结合的方法共布设3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见图5-1。(2)监测项目:烟尘、SO2、H2S、NH3。(3)监测时间及频率由于受评价周期的限制,只进行非采暖期的监测,于2004年6月27日至7月1日进行五天,每个日平均浓度采样时间不少于18小时,1小时平均浓度采样时间不少于45分钟,每天测至少4个1小时平均浓度(采样时间02时、07时、14时、19时)。(4)监测样品分析检验本次评价的采样、样品分析等监测工作严格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各监测项目的分析见表5-8。表5-8大气环境现状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一览表分析项目采样方法设备分析方法来源SO2大气采样器多孔玻璃板吸收瓶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GB/T15262-94NH3大气采样器多孔玻璃板吸收瓶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H2S大气采样器多孔玻璃板吸收瓶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烟尘大气悬浮微粒采样器GB/T15432-95(5)评价标准按照环评标准批复,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详见表5-9。表5-9评价标准选用一览表项目标准限值(mg/Nm3)标准来源SO20.15(日均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NH30.20(一次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HS0.01(一次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烟尘0.30(日均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统计见表5-10所示。表5-10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项目监测点日均值五日均值(mg/Nm3)日均浓度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倍)SO210.013—0.019000.01720.012-0.017000.01430.011-0.015000.013NH310.016-0.041000.02820.015-0.034000.02530.018-0.038000.030H2S1未检出00未检出2未检出00未检出3未检出00未检出烟尘10.213-0.342330.140.22620.184-0.261000.27930.202-0.287000.256(7)监测结果分析①表5-10显示:SO2日均浓度在0.11—0.019mg/Nm3之间,日均最大值及五日均值最大值均出现在1#点,分别占二级标准的12.7%及11.3%。②NH3的一次值浓度在0.015-0.038mg/Nm3之间,一次最大值及五月均值最大值也都出现在1#点,分别占标准的20.5%及14%。③烟尘的日均浓度范围在0.184-0.342mg/Nm3之间,平均超标率为33%,最大超标倍数达到0.14倍。超标严重的是20%超标。主要原因是1#点处于马路边缘,周围路况较差,受过往车辆扬尘影响较大。④H2S各个监测点均末检出,是因为该地区无H2S污染源,环境空气未受H2S污染。5.2.1.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采取单项指数法进行评价,其模式为:Pi=Ci/Coi式中:Pi——单项指数;Ci——某种污染因子的实测浓度值(mg/Nm3);Coi——相应污染因子的评价标准(mg/Nm3)。(2)各污染因子的评价结果见表5-11、表5-12。表5-11单项指数评价结果表监测点项目1#2#3#评价区内综合污染指数Pi(SO2)0.110.090.0870.096Pi(H2S)0000Pi(NH3)0.140.130.710.33Pi(烟尘)0.930.750.850.74表5-12不同级别单项指数所占百分比数Pi分级SO2H2SNH3烟尘Pi<0.510010066.700.5<Pi<1.00033.3100Pi>1.00000(3)表5-11、表5-12显示:评价区域H2S单项指数为0,未受H2S污染。评价区域内SO2及NH3的单项指数分别为0.096和0.33均小于0.5,污染程度较轻;烟尘单项指数为0.84大于0.5。表明该区域受烟尘影响较重,但仍有容量。5.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评述该项目主要的废气排放源是三台20t/h锅炉,用煤量为30000t/a,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SO2年产生量分别为729.6t/a和384t/a,浓度分别为3423.6mg/Nm3和2016.1mg/Nm3,废气经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处理后,烟尘和SO2的排放量分别为29.18t/a和153.6t/a,浓度分别为136.9mg/Nm3和806.4mg/Nm3,由45m高烟囱排入大气,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技改项目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是污水处理场厌氧塘产生的少量H2S,排放浓度很低,对周围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明显。5.2.3结论(1)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现状除TSP偶有超标外,其它各污染因子的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结果显示: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所排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内大气环境的贡献值不大,在烟气治理设施运行正常情况下废气污染物SO2和烟尘能达标排放,不会对区域内大气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说,从大气环境的角度上看,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5.3固废环境影响分析5.3.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该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锅炉燃煤产生的锅炉渣(灰)、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菌丝蛋白及硫酸铵。其产生量由工程分析可知,锅炉渣(灰)产生量为4648t/a,污泥产生量为9000t/a,菌丝蛋白产生量为3000t/a,硫酸铵产生量为3300t/a。5.3.2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5.3.2.1锅炉渣(灰)该项目锅炉渣处置方式为出售给青铜峡建材工业园区炉渣砖厂。5.3.2.2菌丝蛋白该项目产生的菌丝蛋白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饲料,出售给当地农民。5.3.2.3污泥通过对该项目的原材料分析可知,主要原料玉米浆和辅助材料都不含有毒性,生产过程中也无毒性物质生成,因此其污水处理站污泥中也无毒性物质,污泥压滤脱水后用作肥料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5.3.2.4硫酸铵项目产生的硫酸铵来自废水处理中浓缩过程,企业回收硫酸铵后结晶生产硫酸铵复合肥。5.3.4结论上述分析表明:锅炉渣、菌丝蛋白、硫酸铵及污泥都有较好的综合利用前景,采取的处置措施即防止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在综合利用,节约了资源。5.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4.1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该项目所在地属于青铜峡市,现没有工矿企业噪声源。(2)根据拟建厂区及周围的环境噪声现状及环评标准的批复,于7月19、20日对于厂界噪声及区域环境噪声敏感点分夜进行了连续二天监测。监测结果见表5-13。表5-13厂界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监测点监测时间LeqL10L50L901#拟建厂界北1m7月19日昼42.143.341.138.27月20日夜36.542.638.635.57月19日昼43.147.337.635.87月20日夜39.643.939.937.62#施工标志牌7月19日昼44.447.343.341.47月20日夜42.746.840.238.47月19日昼44.648.940.539.07月20日夜40.341.739.937.83#拟建厂界东1m7月19日昼54.158.551.848.87月20日夜40.242.339.437.97月19日昼41.343.440.038.37月20日夜43.244.240.737.14#拟建厂界南1m7月19日昼50.552.750.246.77月20日夜40.442.139.637.77月19日昼46.048.744.841.67月20日夜40.742.839.937.65#拟建厂界西1m7月19日昼46.349.543.338.77月20日夜40.342.239.538.27月19日昼42.245.739.335.67月20日夜40.642.940.037.6(3)从表5-14中可以看出,两天监测结果显示厂界噪声背景值,昼夜Leq、L10、L50、L90均无超标,因此说评价区域内噪声环境质量良好。5.4.2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5.4.2.1拟建工程噪声源该项目的噪声音及振动主要来源于鼓风机、机泵等机械传动设备。5.4.2.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针对该项目将产生的工业噪声,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噪声源,采取相应的减噪措施。例如选用低噪音的部件,设减振垫、消音器、加设防护罩、隔离发生源等,使一般生产区机械噪声低于85dB(A),洁净区动态测试时低于75dB(A)。本项目拟建厂址远离居民区,不会对人群产生危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其厂界噪声、区域环境噪声虽然有所叠加,但因对噪声源都分别采取了减噪措施,因而该项目所产生的噪声贡献量不大,加上工厂周边10m范围内种植防护林带,减缓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厂界噪声、区域噪声均可分别达到GB12348-90二级标准和GB3096-93二级标准,即整体声环境质量较为清静。5.4.2.3结论及对策(1)结论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①拟建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无论昼夜,均无超标现象。②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会发生扰民现象,整体声环境质量较安静。(2)控制对策由于其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要求,因而在实施减噪的同时,还要做到:①切实落实防噪减噪措施;②在种植林带时,选用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的树种,尽量扩大绿化面积和强度,并强化管护措施,以茂密树木减缓噪声对人群的侵害。6污染防治措施评述6.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1)废水处理工艺简介该项目废水污染治理设备充分利用原青铜峡糖厂投资500多万元建成的4╳2.5万m3的氧化塘和气浮池,企业再投资656万元对污染处理系统进行适当改造,增加高浓度废水池,气浮刮板,浓缩池、曝气池并优化氧化塘结构,最终形成以下处理工艺:废水→气浮→浓缩→曝气→生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蒸发浓缩提取蛋白离子交换尾液和发酵废母液蒸发浓缩提取蛋白离子交换尾液和发酵废母液生物膜氧化塘2曝气池硫酸铵复合肥中低浓度废水生活污水均调池结晶生物膜氧化塘2曝气池硫酸铵复合肥中低浓度废水生活污水均调池结晶厌氧塘 厌氧塘氧化塘1氧化塘1排水排水(2)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废水处理设施及工艺设计和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污水处理排放是否达标。通过对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并结合类似味精行业生产性质相似的企业废水治理措施类比分析,企业所采取的“气浮—浓缩硫铵—曝气--生化”治理工艺,其中气浮工艺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9.6%,SS的去除率达到96%以上,不仅减少了废水污染物的有机负荷,而且也回收废水中的菌体蛋白;通过浓缩硫铵工艺,硫酸根的去除率达到99%,浓缩出副产品硫酸铵;废水经过上述两个工艺,大大消减了废水中有机物、悬浮物和硫酸根,为后续的处理好氧处理工艺能够满足达标排放提供了保障。各废水水质及各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详细情况见表6-1。表6-1各工艺处理后水质负荷单位:mg/l本项目废水处理工艺在味精行业被广泛应用,河南莲花味精集团采用与此类似的处理工艺,该企业废水COD进水浓度为45000mg/l。国家环保总局1997年12月5日对该企业污水排放组织验收成为淮河流域19家重点污染企业首家通过验收的企业,各项废水水质指标均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味精行业的二级标准。再类比分析味精行业其他污水治理工艺,该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只要能满足各工艺污染负荷并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该项目的治理工艺是能达到《味精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表中的二级标准。6.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6.2.1锅炉烟气的治理措施评述该项目的锅炉烟气的治理措施为文丘里水膜除尘器,该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6%,脱硫效率为60%,经处理达标后的烟气经由45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以上拟采取的烟气治理措施如能达到所设计的处理效率,则烟气中SO2、烟尘的排放量分别为153.6t/a、29.18t/a,排放浓度分别为806.44mg/Nm3、136.9mg/Nm3,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的Ⅱ时段二类区的排放标准要求。6.2.2污水处理场的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该项目的废水由于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会有少量的H2S,但由于H2S的产生量很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而且在生化池周围种植树木和花草,可进一步减弱H2S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3废渣处理措施评述(1)锅炉废渣的产生量为4648t/a,处置方式为出售给青铜峡建材工业园区炉渣砖厂。(2)污水处理场的菌丝蛋白产生量为3000t/a,全部出售。(3)污水处理场的浓缩污泥产生量为9000t/a,作为生物肥料出售。(4)污水处理场产生的硫酸铵为3300t/a,企业回后生产硫酸铵复合肥。以上针对各种不同的废渣都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措施,但应注意菌丝蛋白和浓缩污泥临时堆存的防渗,防流失。应在临时堆存场设顶棚,挡土坝等,以免造成二次污染。6.4噪声防治措施(1)空压站的噪声防治措施首先是选用低噪设备,并采取防震措施以及安装消音器,并加强空压站的隔音性和封闭性。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相应标准要求。(2)对发酵罐排气口采取加装消音器的措施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相应标准要求。7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7.1污染物“三笔帐”7.1.1废气污染物“三笔帐”该项目主要的废气排放源是三台20t/h锅炉,用煤量为30000t/a,主要污染物为和SO2,年产生量分别是729.6t/a和384t/a,废气经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处理后,烟尘和SO2的排放量分别为29.18t/a和153.6t/a,由40m高烟囱排入大气。排放的“三笔帐”见表7-1。表7-1大气污染物的“三笔帐”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去除量(t/a)排放量(t/a)去除率(%)烟尘729.6700.4229.1896SO2384230.4153.660该项目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是污水处理场产生的H2S。排放量很少,排放浓度很低。7.1.2废水污染物“三笔帐”该项目废水的产污环节主要为发酵罐的清洗,离子交换的废液以及过滤清洗和锅炉排水,排放量为3516t/d,污水中CODcr、BOD5值较高。经过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后,排入中干沟。其废水污染物排放“三笔帐”见表7-2。表7-2废水污染物的“三笔帐”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去除量(t/a)排放量(t/a)去除率(%0CODcr7365.547138.64226.997BOD55538.265448.7689.598.4SS3004.42921.882.697.3SO42-36963646.449.698.7NH3-N167.75119.3848.3771.27.1.3固体废弃物“三笔帐”该项目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处置或综合利用情况详见表7-3。表7-3固体废弃物的“三笔帐”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去除量(t/a)排放量(t/a)综合利用率(%)灰渣4648464801000菌丝蛋白3000300000100浓缩污泥90000900000100硫酸铵3300330001007.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根据污染物排放的“三笔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国家排放标准、当地环保部门的控制指标及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建议技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表7-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物废水及主要污染物烟尘(t/a)29.18废水排放量(万t/a)116SO2(t/a)153.6CODcr226.9NH3-N48.378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污染预防战略。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其目的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采用清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并降低未端控制投资费用,实现污染物排放的过程控制,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以期达到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本行业的特点,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其清洁生产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评述。8.1生产技术方案和工艺水平分析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符合宁夏的产业发展政策,该项目已被列入宁夏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近期规划中的重点发展计划,自治区有关部门在北京邀请了十几位国家级著名生物工程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我区应重点发展。该项目采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该工艺主要包括:淀粉糖化、发酵、谷氨酸提取、谷氨酸干燥四个过程,主要采用的生产工艺如下:(1)采用双酶法制糖技术——连续液化工艺代替酸解法、酸酶法、酶酸法制糖工艺。双酶法比酸水解法粉糖转化率高,残糖降低并降低污染发生量及能耗。(2)谷氨酸发酵液流加尿素改为流加液氨可省去配制尿素复杂工序并节约能耗。(3)谷氨酸发酵由原来的一次投糖或高糖发酵工艺,向中前期补糖和低糖流加工工艺发展。(4)营养素:用纯生物素和部分生物素代替糖蜜和玉米浆。可省去玉米浆水解工序,减少了发酵液体积。(5)谷氨酸提取等电中和以硫酸代替盐酸。(6)谷氨酸提取工艺由一次冷冻等电点改为一次冷冻等电点——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工艺。可使离子交换尾液中谷氨酸含量从1.2%—1.5%下降到0.2%--0.3%;COD从6万—8万mg/L降至3万mg/L。新技术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谷氨酸生产4大收率指标(糖化转化率、发酵糖酸转化率和产酸率、提取收率)。符合《发酵工业环境保护行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污染防治对策》中有关要求。8.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发酵行业清洁生产除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外,还应对污染物全过程进行控制,把污染物有效地控制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负荷。评价清洁生产水平除比较技术经济指标外,还应与同类先进生产工艺的单位产品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比较。具体指标分别见表8-1及8-2。表8-11996-1998年国内主要味精企业及技改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指标1996年1997年1998年技改项目水平年产大于万吨企业数161717糖化率/%96.5-98.398.0-99.798.0-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