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资煤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1页
煤炭物资煤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2页
煤炭物资煤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3页
煤炭物资煤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4页
煤炭物资煤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目录TOC\o"1-3"\h\z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编制依据 1第二节分析重点 1第三节分析范围及重点保护目标 2一、分析范围 2二、重点保护目标 2第四节分析标准 2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2二、环境质量标准 3第二章项目概况 4第一节工程概况 4一、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 4二、主要设备 4三、建设内容 4四、职工人数 4五、水电消耗 4六、项目水平衡图 5第二节污染分析 5一、项目建设期工程污染分析 5二、项目营运期工程污染分析 7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 10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 10一、厂址地理位置 10二、气象特征 10三、地形地貌 10四、水文地质 11第二节社会环境概况 11一、项目所在地概况 11第三节环境质量概况 12一、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12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概况 13三、声环境质量概况 13第四章环境影响分析 14第一节气象背景及场地选址合理性分析 14一、一般气候状况 14二、风向、风速和污染系数 14三、大气稳定度 19四、风速、风向和稳定度联合频率 19五、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20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 21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1二、水环境污染分析 24三、噪声污染分析 25四、固废影响分析 25第五章环境管理及规章制度 26第一节环境管理 26一、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26二、企业外环境的主要环境管理体系 26三、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机构的职责 26四、环境管理工作计划 27第二节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28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31第一节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31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31二、水环境污染分析结论 31三、噪声污染分析 32四、固废影响分析 32第二节主要建议 32第三节环境影响分析总结论 33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7、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8、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7)9、《山东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经营资格审查中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函[2005]171号第二节分析重点通过对拟建项目工程分析,确定拟建工程的主要排污环节和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对拟建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摸清工程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工程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论证拟建项目选址是否可行和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提出减轻或防止污染的措施与建议,为工程环保设施设计、环境管理及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第三节分析范围及重点保护目标一、分析范围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的范围定为项目周围半径2公里范围内。二、重点保护目标主要保护目标影响要素距项目场界距离、方位宋家坊大气,声环境项目南800米郭庄大气环境项目西南1500米第四节分析标准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使用功能以及当地环保部门对该地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本次环境影响分析拟采用以下标准:一、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排气筒高度(m)二级监控点浓度颗粒物1201520303.55.923周围外浓度最高点1.02、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Ⅱ类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单位:LeqdB(A)评价区域昼间夜间2类区6050二、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单位:mg/m3污染物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TSP0.200.30-2、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值单位:LeqdB(A)评价区域昼间夜间2类声环境功能区6050第二章项目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项目建设地点该建设项目距离最近的居民区为项目南800米处的宋家坊村,项目北面紧邻一个煤场,东、南、西三面均为空地。评价区域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及历史文化保护遗迹。项目厂区情况见附件。二、主要设备项目主要目的是存储、销售煤炭,主要设备为煤炭运输车辆、铲车等。三、建设内容项目建设一个年储存销售5万吨,占地面积为5200平方米的煤炭储存场。主要包括:①地磅安装、办公设施;②地面和道路硬化;③安装钢结构煤棚和喷洒水管,以减少起尘量;④修建排水沟等煤场周围设排水沟及沉淀池,以收集下雨时产生的含煤尘的雨水以及喷洒煤堆后渗流多余的水,并且回收沉淀池中的泥煤。项目水电等均由宋家坊村提供。四、职工人数该项目职工定员14人。五、水电消耗项目年用电量约1800kwh;项目用水由自备水井提供,总用水量1626t/a。日常喷洒煤场用新鲜水量5m3/d;项目职工生活用水量按30L/(人·d)计算,年涌水量约126t/a煤场日常喷洒时用水量5m3/d,水分随蒸发带走,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项目设置防渗旱厕,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盥洗水,产生量六、项目水平衡图煤堆喷洒1500t煤堆喷洒1500t/a损耗1500t/a新鲜水1626t/a新鲜水1626t/a126t/a消耗126t/a消耗25.2t/a生活污水100.8t/a绿化化粪池职工生活绿化化粪池职工生活第二节污染分析一、项目建设期工程污染分析本项目由淄博广兴煤炭物资有限公司租赁宋家坊村北一闲置地。本建设过程主要由场地清理平整、煤炭存储场地建设、地磅称量器械安装、环保设施建设等几部分组成。在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和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以施工粉尘和施工噪声尤为明显。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1)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烃类物。(2)粉尘及扬尘在施工过程中,粉尘及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粉尘;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产生的扬尘污染;搅拌车辆和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根据2008年2月1日实施的《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施工期内要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建议拟建单位在施工期间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厂区四周设置2.5米的围挡,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2)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需进行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3)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等建筑材料时,应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4)未铺装道路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铺装、硬化或定期施洒抑制剂以保持道路积尘处于低负荷状态。(5)进出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车厢上均应遮盖防尘布以防止物料洒落起尘。由于本项目建设周期短、工程量小、牵涉的范围小,且当地的大气扩散条件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扬尘的影响。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和各类车辆的运行,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污染。施工中使用的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等都是噪声的主要产生源,噪声值为75-85dB(A)。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施工机械影响范围为60m,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厂址距离最近的居民区为800m,因此施工产生的噪声对附近居民产生的影响很小。但是施工时仍需要加强噪声管理,将噪声扰民降到最低。3、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来源于: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工程前期施工的砂石料系统冲洗水、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水、混凝土交办、浇注、和养护用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砂石料中的泥浆和细砂,根据类比资料,砂石料冲洗水中的悬浮物浓度约为2500~3000mg/L。施工期生产废水含泥沙量较高,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悬浮物大幅度下沉,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现场,既提高了水重复录用率,又可做到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产量为50L/人·d,施工期内预计最多施工人数约10人左右,生活污水产量0.5m3/d,主要污染物为COD、SS。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临时旱侧,后用于农灌。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废弃建筑垃圾(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土石方等)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送至指定地点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实行临时定点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处理。综合来看,由于本项目建设周期短、工程量小、牵涉的范围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随即消失。二、项目营运期工程污染分析1、营运期间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装卸时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2)风吹煤堆产生的扬尘;(3)运输及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4)喷洒煤堆及降雨产生的带煤尘废水;(5)职工生活垃圾;(6)职工的生活污水。2、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分析(1)营运期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少量的生活污水,全厂职工14人,年生活用水126t,生产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年产生100.8t的生活污水。该部分污水CODcr浓度约为300mg/L,SS浓度约为150mg/L。该废水经旱厕处理后,CODcr浓度小于150mg/L,SS浓度小于100mg/L,达到农用水标准。喷洒煤堆产生的渗流水及降雨时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煤尘,需收集起来统一处理。在煤场四周设置排水渠道,并设置沉淀池(约9m3),含煤尘水经过沉淀后,清液做降尘洒水水源,沉淀池内沉淀下来的泥煤定期清理回收。(2)营运期粉尘本项目大气污染主要是煤堆风吹扬尘的污染以及煤炭装卸时产生的粉尘污染。以及在公路运输过程中煤尘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区平均风速为2.5m/s,时,在保证含水率7~8%时,煤堆不易起尘。项目运营期间,采取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储存减少煤的裸露,同时定期喷洒保证煤炭的含水率;在装卸过程中可采取洒水来抑尘措施减缓环境影响。(3)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的运转过程及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级在60~85dB(A)之间。参考同类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机械影响范围为60m,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噪声衰减到厂界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厂址距离最近的居民区为800m,因此项目运营期间噪声对附近居民产生的影响很小。(4)营运期固废项目运营后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约2.1t/a,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外运;生产垃圾主要为原煤中搀杂的煤矸石约150t/a,可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出售;沉淀池产生的泥煤约1.5t/a回收利用。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一、厂址地理位置淄川区位于淄博市中部。地处东经117°41'~118°14',北纬36°22'~36°45'。南邻博山区,西接章丘市,北与周村、张店、临淄三区相连,东傍青州市,东南与临朐、沂源两县接壤。项目选址位于淄川区昆仑镇宋家坊村村北。厂区临近张博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经营煤炭的好地方。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二、气象特征淄川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温度为12.9℃,年平均降水量为550~800mm。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干旱,秋季冷暖适中多晴,雨季多在6-8月份。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夏季平均风速2.3m/s;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平均风速2.6m/s。历年平均气压为101.2KPa,空气平均相对湿度64%。三、地形地貌淄川区位于淄博盆地中部,其东侧、东南侧、西南侧为中低山区,局部为山间洼地及河谷地形,北部、西北部则逐渐过渡到低山、丘陵及平原。最高峰黑石寨,位于峨庄乡后紫峪村东部,海拔923米,最低点是杨寨镇北部,海拔48米。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类。其中平原面积93.175平方公里,地面标高均在100米以下,平均地面坡度1/200。丘陵面积345.321平方公里,高度150四、水文地质淄川境内有4条过境河流,自东向西为淄河、孝妇河、范阳河、青杨河,皆属小清河水系,发源于泰沂山区北坡中低山区,由南向北经本区单独出境,汇入小清河。淄川区河流为山溪性河流,泉水出入较多,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及转化较为频繁,因此河道延续时间较长,水量较大。因矿业排水及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加之山区水土流失,泉水大部干涸,河道径流减少。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地震烈度为7级。厂区处地质属于第四纪地层及石灰纪,自下而上地层依次为杂填土、粉质黏土、中风化石灰岩,共计三层。石灰岩地质均匀分布且地质坚硬。第二节社会环境概况一、项目所在地概况淄川区辖经济开发区,般阳路、商城路、松龄路、钟楼4个街道办事处,洪山、昆仑、城南、双杨、罗村、寨里、黑旺、龙泉、西河、东坪、淄河、磁村、岭子、商家14个镇,张庄、太河、峨庄3个乡。淄川区委、区政府座落于般阳路街道办事处。驰名中外的蒲松龄故居位于城区以东洪山镇蒲家庄,全国闻名的淄川服装城坐落在城内孝妇河西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6年底,全区人口为672915人。其中,男336257人,女336658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0:100.1。农业人口408012人,非农业人口264930人。人口出生率9‰,死亡率6.75‰,自然增长率2.25‰。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等,主要分布在洪山、淄城、昆仑、寨里等镇。2006年,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95亿元,增长6.0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7.73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8.74亿元,增长1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853元,增长17.1%。三次产业构成比由上年的2.8:61.3:35.9调整为2.5:60.9:36.6,产业构成日趋合理。淄川区矿产资源丰富,伴生、共生矿多,矿产资源组合好,煤炭、耐火材料、紫砂、陶土、铝土矿、石灰石、铁矿石、石英等储量大,分布广。煤炭可采储量1500万吨,耐火粘土储量为841万吨,页岩质红粘土(紫砂)储量为1000万吨,花岗岩储量1000万吨,石灰石储量2万亿吨,铁矿石储量60万吨,石英砂储量1500万吨。第三节环境质量概况一、环境空气质量概况2008年发布的《淄博市二〇〇七年环境状况公报》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如下:2007年,淄川区SO2年均值为0.057mg/m3,全年日均值均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淄川区NO2年均值0.032mg/m3,全年日均值均不超标;淄川区PM10年均值0.093mg/m3,全年日均值均不超标。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其共同特点呈季节性变化,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项目位于淄川区昆仑镇宋家坊村北800m处,北面紧邻一煤场,三面为空地。空气质量优于淄川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概况流经淄川的地表水主要是孝妇河。根据淄博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划分及管理规定,北神头至杨寨乡东大桥,承纳博山、淄川城区及沿岸工业、生活污水,化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功能区。到2000年,北神头至杨寨乡东大桥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功能区。三、声环境质量概况项目选址位于淄川区昆仑镇宋家坊村村北,厂区临近张博路,交通便利,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第四章环境影响分析第一节气象背景及场地选址合理性分析一、一般气候状况淄川区地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由表4-1-1可知,该地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3.2℃,平均最低气温-7.9℃;7月份为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气温为25.9℃,平均最高气温为30.9℃。冬季该地区多为高压控制,1月份平均气压为1021.3hpa,夏季多受低气压影响,7月份平均气压为997.9hpa。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71.5mm,多集中于夏季,其中7、8二个月份降水量为334.8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冬季干冷,12、1、2三个月份降水量合计为31.1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6%。该地春季风速较大,4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4.6m/s,夏末秋初风速较小,8月份平均风速为2.6m/s,9月份平均风速为2.5m/s,为全年最小。春季静风频率最小,为4%左右。8、9月份静风频率最大,分别为11%和2%。该地区冬季常风向为NW,春夏常风向为SSE,秋季常风为S,全年平均常风向为SSE二、风向、风速和污染系数(一)、风速由表可以看出,全年以NNE方位风速最大,其值为5.1m/s,NNW、SSE、NW、N风向下风速次之,其值分别为4.2m/s、4.1m/s、4.0m/s和4.0m/s,ENE和E风向下风速最小,其值为2.5m/s。年内冬季以NNE风向下风速最大,其值为5.2m/s,SW风向下风速最小2.2m/s;春季以NW风向下风速最大,其值为5.5m/s,E风向下风速最小,其值为2.7m/s;夏季SSE风向下风速最大,其值为4.1m/s,W风向下风速最小,其值为1.8m/s;秋季NNE风向风速最大,其值为4.4m/s,ENE风向下风速最小,其值为2.0m/s。煤炭存储场地环境影响分析报告PAGE31表4-1-1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气温(℃)-3.2-1.05.112.519.123.625.96.5-0.512.4最高气温(℃)2.05.111.819.630.226.320.812.65.318.5最低气温(℃)-7.9-5.9-0.56.412.417.821.31.6-4.97.1平均气压(hpa)1021.31019.71015.51009.61005.0999.9997.91001.31008.41015.01019.11021.11011.2降水量(mm)7.812.618.338.136.290.5200.0134.862.636.223.710.7671.5降水日数85.0平均风速(m/s)4.64.02.53.0常风向NWNWSSSESSESSESSESSESSS.NWNWSSE.S次常风向WNWSSSESSSS.SESSSESSESSWNWNW静风频率(%)865455811128877表4-1-2各风向下平均风速(单位:m/s风向月份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3.14.04.04.93.95.05.54.93.12.03.44.03.4年4.02.53.04.2(二)、风向表4-1-3为各风向频率,图4-1-1为年季风向频率玫瑰图。由图表可以看出,评价区全年盛行SSE和S风,风频都是12%。全年以ENE、E、W和NE、ESE、WSW出现频率最小,频率均分别为2%和3%。图4-1-1年季风向频率玫瑰图表4-1-3月份风向14710年N65355NNE76456NE32333ENE12222E13322ESE15633SE281356SSE515231112S1013131412SSW79698SW84365WSW43133W41122WNW115366NW1674109NNW86366C84887合计100100100100100(三)、污染系数由于地面空气污染受到风向、风速的影响较大,因此,常常定义r1=Fi/Vi为污染系数,作为定性描述i方向上对当地的污染潜势,其中Fi为i方向的风频。表4-1-4为该地区各方位污染系数。由表可以看出,该地区冬季以S~SW和WNW~NW风向下污染系数最大,NE~SE风向下最小。春季以SE~SSW风向下污染系数最大,WSW~W和NE~ENE风向最小。夏季以SE~S风向下污染系数最大,WSW~W和N及ENE风向下最小。秋季以SSE~SW和NW风向下污染系数最大,NE~E和N及W风向下污染系数最大,NE~ESE和W风向最小。表4-1-4月份风向14710全年N1.51.3NNE1.11.3NE1.01.0ENE1.00.8E0.90.8ESE1.31.0SE1.61.8SSE3.12.9S4.23.2SSW3.22.3SW3.61.0WSW1.41.1W0.90.7WNW2.81.0NW4.02.3NNW1.81.4三、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描述湍流强弱的指标,大气扩散能力与稳定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进行大气稳定度分类和统计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必不可少的工作。本评价用Pasquill稳定度出现频率。表4-1-5表明,评价区全年以D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高,为53.3%,其次是E类,为20.1%,B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低,为4.5%。如将B、C二类划分为不稳定类,D类为中性,E、F为稳定类,则全年稳定类出现频率为16.7%,稳定类占32%。在年内,各类稳定出现频率随季节略有变化。不稳类出现频率相对较小,其值为8.3%。夏季不稳定类出现频率有所增加,其值上升为19.9%,而稳定类出现频率仅为26.4%,明显比冬季为低。冬季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是造成冬季污染物浓度高于夏季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表4-1-5季节稳定度春夏秋冬全年B2.24.5C13.514.4D59.856.142.853.453.3E18.415.524.925.420.1F8.410.915.814.311.9四、风速、风向和稳定度联合频率为预测地面各污染物的长期浓度分布,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度的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利用评价地区2003-2005年三年观测资料,用P-T法进行大气稳定度分类,然后统计出不同风速等级各种风向下所出现的稳定度频率,详见表4-1-6。由统计结果可知,该地区全年大气稳定度以中性出现最多,为53.3%,其中风速在3.0~4.9m/s范围的中性大气出现频率最大,为17.3%,稳定类天气次之,为32.0%,不稳天气占比例较少,为16.7%。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最高的情况为SSE风向,风速为3.0~4.9m/s和风速大于6.0m/s的中性稳定度条件,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9%和2.6%。另外,SSE风向有S风向风速3.0~4.9m/s、F类稳定度条件下的联合频率也较大,分别为2.0%和2.1%。表4-1-6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稳定度风速风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B≤1.91001010764331132242.0-2.91001002121110102C2.0-2.91102132111351305223.0-4.9871325823145133101314D≤1.92101111523101435282.0-2.953233685852426853.0-4.913195771722472070211520195.0-5.9101422461131139001131116≥6.03522102610442213120151128E≤1.921211010202010310152.0-2.903412347522358663.0-4.94932156311711235866F≤1.91313222222131101232.0-2.93326161172096735103五、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从该评价区近三年全年及四季风向频率玫瑰图看,该区域盛行风向较为集中,评价区全年盛行SSE和S风。项目区最近的村庄项目南面的淄川区昆仑镇宋家坊村,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所以扬尘对居民区影响小。厂区临近张博路,交通运输便利。综合来看,煤场选址合理。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一)煤炭堆放对大气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根据气象资料,评价区全年盛行SSE和S风,风频都是12%。全年以ENE、E、W和NE、ESE、WSW出现频率最小,频率均分别为2%和3%。由统计结果可知,该地区全年大气稳定度以中性出现最多,为52.3%,其中风速在3.0~4.9m/s范围的中性大气出现频率最大,为18.3%,稳定类天气次之,为32.0%,不稳天气占比例较少,为16.7%。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最高的情况为SSE风向,风速为3.0~4.9m/s和风速大于6.0m/s的中性稳定度条件,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9%和2.6%。另外,SSE风向有S风向风速3.0~4.9m/s、F类稳定度条件下的联合频率也较大,分别为2.0%和2.1%。淄川区各级风速出现频率(%)(2003~2007年)风速级别(m/s)静风1.51.5~3.03.1~5.05.1~7.0>7.0出现频率(%)6.0111.4846.5823.327.972.91煤堆起尘量计算采用清华大学在霍州电厂现场试验的模式Qp=11.7U2.45S0.345e-0.5w式中:Q——煤堆起尘强度,mg/s;U——地面平均风速,m/s;S——煤堆表面积,m2;W——储煤含水量,%。扩散模式采用导则推荐的浓度模式:式中:H为面源高度,m;Vg为重力沉降速度,取0.015m/s;X为面源中心到测点的距离,m;V为风速,m/s;σz为垂直扩散参数,;σy为水平扩散参数,;L为面源边长m,H为面源高度m。项目面积5226m2,煤堆高度约面源煤尘产生量约10-30mg/m3煤堆扬尘轴线浓度(mg/m3)稳定度风速(m/s)不同稳定度、不同风速下的粉煤灰轴线浓度mg/m3超标距离2004006008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B2.00.005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0.0280.0080.005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0850.0250.0120.030.005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00.200.0620.0300.0180.010.002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C2.00.0120.002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0.060.0180.010.0050.00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190.0570.030.0180.0120.005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5.00.460.140.070.0420.030.010.0050.0020.010.010.000.000.000.00100米以内D2.00.020.005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0.110.030.0150.010.008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340.0950.050.030.020.0080.0020.0020.000.000.000.000.000.005.00.870.050.020.010.0050.0050.0030.0020.0020.000.00150米以内6.01.660.400.030.020.010.0080.0050.0050.0030.0020.00250米以内7.03.050.870.400.030.020.0150.010.0080.0070.0050.005350米以内8.05.151.470.740.460.320.100.0550.0350.0250.0180.0150.010.010.008500米以内9.08.182.331.180.730.500.160.090.060.040.030.020.020.0150.012700米以内10.012.373.521.781.100.780.060.040.030.030.0220.02650米以内12.025.297.183.632.251.560.500.290.070.060.050.041150米以内E、F2.00.060.020.010.005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0.340.080.040.0250.0180.0050.0030.0020.0020.000.000.000.000.004.01.080.050.020.010.0080.0050.0030.0020.000.000.00110米以内5.02.630.620.300.180.010.040.0250.0150.0120.010.0080.0050.000.00300米以内根据计算,各稳定度下各风速下的轴线浓度见表。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没有TSP小时浓度限值,因此借用日均浓度限值进行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如果煤炭干燥存放,在该地风速为5米/秒,C类稳定度下100米以内、D类稳定度下150米以内、EF类稳定度下300米以内煤尘均超过二级标准;如风速大于12米/秒,在D类稳定度下,扬尘的影响范围在1000米以上。煤尘污染是目前煤炭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若管理不善,煤尘极易污染周围环境,为有效防止煤堆风吹扬尘的污染,必须采取防治措施,常规的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如下内容:1)煤场四周建设固定挡风墙。2)煤场周围大量种植乔木,组成防护林带,减少煤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在煤堆周围设置喷淋装置,覆盖整个煤堆面积,定时向煤堆洒水,保持煤堆表面含水率5%以上,以有效减少煤尘飞扬。4)大风天气,须在煤堆上加盖篷布,防止煤尘污染。5)工程运营期间,煤尘防治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落实以上措施外,还要对防尘设施的运行进行严格管理,各种降尘设施及时投入运行,避免人为制造扬尘污染。项目所在地周围主要是空地及小型企业。该项目周围设有固定围墙,可有效的减低风速,场地周围设有高大乔木组成的绿化带。在项目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二)燃煤装卸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本项目来煤方式为公路运输。运煤车辆进入厂区后经地磅房地磅计量后直接运煤到煤堆上再卸车,可减少装载机的作业量。卸煤可进行自卸或以装载机及人力辅助卸煤。装卸过程中减小煤尘影响的防治措施有:1)易扬尘处均设置水力喷洒设施,以消除煤尘,防止煤尘的二次污染。2)汽车卸煤时,通过喷水雾降尘。项目采取以上措施后,能够取得较好的防尘效果,使煤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三)煤炭道路运输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本项目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除装卸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外,由于路途颠簸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漏撒、碾压造成煤尘在公路沿线的扬尘污染较大。2、措施:装卸车过程中采取喷水降尘措施装车后除在煤车表层煤炭喷水增加湿度外,还要在煤车上加盖篷布,防止汽车运行过程中煤炭漏撒。控制汽车装载量,严禁超载,避免因超载加速路面损坏。主要运煤道路要有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及时清洁路面,防止漏撒煤炭受汽车碾压后风吹起尘。车辆出煤场时,要将车身、车轮上的煤渣冲洗干净。公路运输的防尘是比较难于控制的,煤尘对公路沿线的污染影响也是必然存在的,但只要防尘措施落实,这种影响可以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四)防治效果分析结论在采取一定的防尘措施后,本项目可以有效的减少煤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二、水环境污染分析项目生活污水约100.8t/a,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生产用水主要为喷洒煤堆及场地冲洗水,大部分蒸发损耗,少量含煤尘废水通过煤场四周的汇水渠道排入水收集池,上清夜排放。含有煤尘的雨水通过汇水渠道排入水收集池内经过沉淀除去其中的煤渣后可排放。煤场地面全部硬化处理,下雨及喷洒水不会深漏到地下,污染浅层地下水。本项目废水对环境影响很小。三、噪声污染分析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的运转过程及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级在60~85dB(A)之间。参考同类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机械影响范围为60m,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对噪声的控制主要采取控制噪声源与隔断噪声传播途径相接合的办法,以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噪声控制措施如下:1)尽量选用低噪声型号及对环境影响小的产品,使本工程运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规定标准。2)在厂界四周、场区道路两侧种植灌木、乔木和林带绿化,起到阻止噪声传播的作用。采取以上措施后,噪声衰减到厂界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厂址距离最近的居民区为800m,因此项目运营期间噪声对附近居民产生的影响很小。四、固废影响分析本项目没有生产固废,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2.1t/a,储存后定期外运处理。原煤中搀杂的煤矸石约150t/a,可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出售。沉淀池产生的泥煤约1.5t/a回收利用,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第五章环境管理及规章制度第一节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的重要性环境管理是以管理工程与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手段,对损害环境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达到生产目标与环境目标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保护环境“预防为主”方针的关键性工作,在我国实施可持续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管理是“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是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及防治对策的顺利实施,并保证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是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生产管理体系中,做到与生产管理同步计划、同步考核、同步检验的环保管理“三同步”制度的重要保障。二、企业外环境的主要环境管理体系淄博市环保局为本项目的环境管理者,负责该项目环境管理计划的审核、检查、监督该项目“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并且具体负责检查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不定期进行抽查性测试,对检查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监督其改正。三、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机构的职责(1)企业的环境管理体制和机构由于本项目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物的排放,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一些环境管理先进企业的经验,企业应建立健全厂长负责,其他人员各负其责。根据煤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公司现有的环境管理机构和设施,配备1名专职环保人员,担负起全厂的环境管理工作,配合公司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使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制度得以贯彻落实。(2)环保人员的职责环保人员是该厂内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其主要职责如下:①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条例、规划和有关法律,使厂内职工了解政策法规、执行政策法规。②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岗位责任制,职责分明,把企业的环保工作在统一的目标下联系起来,防止脱节。③负责定期检查监督全厂各环保设施的运行及检修情况,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④负责全厂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环保意识,增强职工的环境保护责任感,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四、环境管理工作计划(一)项目各阶段环境管理工作计划内容如下:(1)投入运行以前①可研阶段,建设单位在征求负责审批环保部门的意见后,确定是否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并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工作。②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编制初步设计及其环保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确定的各项环保工程措施和投资概算。③施工建设阶段,建设单位会同施工单位负责落实环保部门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中对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施工过程排污的治理措施。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修整和恢复建设过程中受破坏的环境。④试生产和竣工阶段,请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2)投入运营以后该项目投入运营后,企业的环境管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本项目来讲,生产运营期的环境管理是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把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从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到经济成本核算都要有控制污染的内容和指标,并要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②实行环保责任制,由厂长负责,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和个人,做到奖罚分明。③建立、健全企业的污染监测系统,为企业环境管理提供依据。④建立环境保护监督岗,检查企业生产和管理活动违背环保法规和制度的行为。⑤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操作规则和企业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⑥实施清洁生产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并结合末端治理,有效控制污染。把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结合起来,通过管理,促进治理;通过管理,发挥和巩固治理效果。第二节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在健全了环保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还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和环保管理的特点,建立健全必要的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并把它作为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行动的一种规范和准则。环境管理规程1)每日测定煤堆表面含水率,定时向煤堆洒水,保持煤堆表面含水率5%以上,以有效减少煤尘飞扬。2)装卸过程必须采取喷淋防尘措施,通过水雾消除煤尘。3)干燥季节,根据天气情况开启喷淋设施。4)大风天气,不得进行装卸,须在煤堆上加盖篷布,防止煤尘污染。5)加强喷淋设施管理,专人负责维护及管理。6)易扬尘处均设置水力喷洒设施,以消除煤尘,防止煤尘的二次污染。7)装车后除在煤车表层煤炭喷水增加湿度外,还要在煤车上加盖篷布,防止汽车运行过程中煤炭漏撒。8)制汽车装载量,严禁超载,避免因超载加速路面损坏。9)主要运煤道路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及时清洁路面,防止漏撒煤炭受汽车碾压后风吹起尘。10)出煤场时,车身、车轮上的煤渣冲洗干净。1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场区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