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循环梭式窑开创间隙式窑炉_第1页
连通循环梭式窑开创间隙式窑炉_第2页
连通循环梭式窑开创间隙式窑炉_第3页
连通循环梭式窑开创间隙式窑炉_第4页
连通循环梭式窑开创间隙式窑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专利——连通循环梭式窑,开创间隙式窑炉节能新时代中国知识产权——连通循环梭式窑,敢与世界先进节能窑炉争锋一、连通循环梭式窑节能原理目前间隙式窑炉与连续式窑(隧道窑)相比其能耗相对较高,一般能耗要高30%~50%。其原理是梭式窑高温烟气未被直接利用直接排空,冷却余热除部分利用作为烘干处理,大部分也被排空,但由于梭式窑的生产灵活性使得大部分工厂还不得不使用梭式窑来用于陶瓷,卫浴,耐火材料,金属热处理烧成的主要窑炉。尽管目前窑炉工作者对梭式窑作了很多改进,比如快速烧成自动控制。采用轻质耐火材料采用热风助燃等对降低能耗一定效果,但降低幅度是有限,因为在梭式窑在高温烧成中65%的热量被烟气带走,如何像隧道窑一样充分利用65%的高温烟气热量,直接对产品升温,这才是降低能耗的关键。连通循环梭式窑就是利用隧道窑原理将烧成烟气直接利用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它即具有梭式窑生产的灵活性,又具有隧道窑的节能效果二连通循环梭式窑结构连通循环梭式窑由三至四座快速窑连体构成,单座窑的结构相似于快速窑,但烟道结构不同,它的下烟道相互连通,并设有调节控制闸板,使高温烟气按指令流入,预定炉膛,每个窑有上排烟道,并有控制闸板排出经换热后的低温烟气,上排烟烟道主管上还设有烟气和余热转换装置。当冷却时,冷却余热可转换管道经抽排烟气送入烘干房。以三连体为例,三个窑分别担当:烧成、预热、冷却功能。当A窑烧成时,A窑上烟道关闭,烟气经下烟道疏入B窑,经与产品换热后低温烟气经B窑上烟道排空,A窑的高温烟气被B窑利用了,当A窑烧成结束,B窑直接利用A窑的烟气余热,产品实窑进入烧成,A窑冷却初期与B窑点火初期,其温度相差四~五百度,A窑的冷却热量仍排入B窑与B窑燃烧热量混合对B窑产品联合加热,A窑的冷却余热也被部分利用,此时C窑已冷却完毕已装入待烧窑车,关闭B窑上烟道,打开B窑与C窑的连通下烟道,B窑的高温烟气流入C窑,此时A窑进入冷却,B窑进入烧成,C窑进入预热。当A窑与B窑温度接近,关闭A窑与B窑的下连通烟道,同时打开A窑的上烟道和烟气转换开关,冷却余热经余热抽风机送入烘干房(或送入助燃风机)。以此依次循环,其热量达到循环利用,其节能效果与传统梭式窑相比达到45%以上,与快速窑(电脑窑)相比节省25%~30%。问:连通循环梭式窑能达到隧道窑节能效果吗?答:目前与隧道窑相比已接近隧道窑,烧成烟气余热利用上连通循环梭式窑与隧道窑相差无几,连通循环梭式窑冷却余热部分被直接利用,目前隧道窑冷却余热还只是间接利用(烘干)。但隧道窑是连续生产的,窑墙不存在热损失,这就是连通循环梭式,窑还比隧道窑能耗稍高一点的原因。如果连通循环梭式窑尽量不间断循环生产,并进一步提高冷却余热,其利用效果减小窑墙,台车蓄热,达到或低于隧道窑能耗成为可能。问:连通循环梭式窑烧成质量能达到梭式窑烧成品质吗?答:从单个窑烧成讲循环梭式窑就是一座快速窑,原快速窑能烧出什么品质,它也能烧出什么品质,顺便提一下,由于连通循环梭式窑特殊的烟道设计,特殊的传热方式,它的上下温差比较小,它的整窑烧成品质要优于快速窑。问:由于烟气连通与复杂的烟道,是否对产品有污染?答:连通循环梭式窑低温烟气是从本身炉膛上烟道直接排空,只有窑温达到500℃以上,其烟气才导入预热窑,减少了产品滴水的可能性(这比快速窑至始至终烟气从下面排出要好)。烟道内衬材料包括窑墙,源科隆窑炉公司郑重声明连通循环梭式窑为潮州源科隆窑炉公司独家经一年多研制的节能高效窑炉为世界首创,凡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2012204895835)公司郑重声明,在本专利原理基础形成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对本专利权构成侵犯,本公司将追究仿制者经济和法律责任。技术咨询热线:13076908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