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_第1页
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_第2页
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_第3页
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_第4页
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科 室:XX科汇报人:AAA活动时间:2020年1-7月况简介-圈名圈徽绿色橄榄叶代表急诊的绿色通道,XXX圈中间是一个船锚,代表我们团队坚如磐石、坚忍不拔的意志,船锚蓝色部分像英文字母t,是trauma(创伤)的首字母。XXX圈圈徽XXX圈圈名我们圆形的XXX圈为图腾,象征着XX科是危重创伤患者生命的XXX圈。况简介-圈的简介圈名XXX圈主题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品管圈类型问题解决型成立时间2019.12.25圈长AAA辅导员OOO活动时间2020.01~2020.07活动次数10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称AAABBBCCCDDDEEEFFFGGG情况简介-圈能力编号评价项目自评分值1解决问题的能力3.32个人素质修养4.13沟通协调能力3.24责任心4.25自信心3.46团队合作能力3.67品管手法掌握程度2.38积极性3.9备注评分由弱到强共5分备注:圈能力=单项自评均分总和/评价项目数×满分70%PART01主题选定题选定-选题过程分数项目135上级重视程度次重视重视极重视迫切性次迫切迫切极迫切可行性不可行可行较可行圈能力需多部门配合其他部门配合本圈能达成项目主题上级重视程度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25273129提高休克患者深静脉穿刺成功率19172131提高困难气道的插管成功率19252131降低外伤患者空腔脏器损伤误诊率21192325备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7人参与选题过程。题选定-权重评价权重评价法圈员打分评价项目AAABBBCCCDDDEEEFFFGGG平均分上级重视程度0.200.200.300.150.250.200.350.24(24%)迫切性0.300.250.200.200.250.200.250.24(24%)可行性0.300.350.250.350.250.40.200.30(30%)圈能力0.200.200.250.300.250.200.200.22(22%)总分11111111(100%)备注:7人参于评价,每人总分1分。题选定-主题选定注:以权重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7人参与选题过程,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项目主题上级重视程度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总分排名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25×0.24=627×0.24=6.4831×0.3=9.329×0.22=6.3828.161提高休克患者的深静脉穿刺成功率19×0.24=4.5617×0.24=4.08

21×0.3=6.3

31×0.22=6.8221.764提高困难气道的插管成功率19×0.24=4.5625×0.24=6

21×0.3=6.3

31×0.22=6.8223.682降低外伤患者空腔脏器损伤的误诊率21×0.24=5.0419×0.24=4.5623×0.3=6.925×0.22=5.5223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题选定-名词定义多发伤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同时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1]急诊滞留时间(emergency

department

length

of

stay,EDLOS)从急诊接诊多发伤患者起,至患者离开急诊室到达下一步治疗的场所(包括手术室、

DSA室、监护病房)所需的时间。[2]张连阳,王正国.多发伤定义的演进[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9):802-804.叶立刚,何小军,许永安等.收住ICU多发伤患者XX科滞留时间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8)∶798-802.题选定-主题背景国家卫健委和中国创伤联盟关于创伤中心的质控指标中均包括急诊滞留时间,并指出急诊滞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伤中心的救治水平和管理能力。[3][3]国卫办医函[2020]477号,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题选定-主题选定亡现场即刻死死亡亡伤后6-8早期死小时死亡亡后期并发晚期死症死亡多发伤死亡三个高峰[4]多发伤急救“黄金一小时”[4]London

JA,Battistella

FD.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center

volume

andmortalit[J].J

Trauma,2003,54(1):16-24.题选定-主题选定急诊滞留时间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的要求。根据国内大部分医院的救治条件,急诊滞留时间在一小时以内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5][5]姚元章,孙士锦等.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的时效性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2):103-106.题选定-选题理由对医院而言能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创伤中心的品牌影响

力。对科室而言规范多发伤治疗的流程,提升救治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对患者而言使多发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促进团队合作水平提升,增强凝聚力。对圈员而言选题理由题选定-衡量指标衡量指标计算公式急诊滞留时间超过1小时的多发伤患者比率调查记录一段时间急诊室多发伤患者的数量和急诊滞留时间,统计其中滞留时间超过1小时患者的比率。=急诊滞留时间超过1小时多发伤患者数同时期急诊室多发伤患者总数X100%PART02计划拟定拟定-活动计划书计划进度实际进度WHATWHENWHOHOWWHERE月份周次步骤2020年1月2020年2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19年5月2019年6月2020年7月负责人主要工具地点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5周

周主题选定AAA头脑风暴B1示教室计划拟订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

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BBB甘特图B1示教室DDD柏拉图抢救室CCC柱状图B1示教室EEE鱼骨图B1示教室FFF头脑风暴B1示教室AAAPDCAB1示教室CCC柏拉图B1示教室GGGPDCAB1示教室检讨改进BBB头脑风暴B1示教室A10%P33.3%C13.4%D43.3%春节暂停一周五一暂停一周PART03现状把握现状把握-流程图多发伤患者进抢救室医生

ADCDE法初步评估护士协助生命体征监护开通静脉通路保护气道和颈椎处理致命性的损伤,控制出血,胸腔引流等容量复苏,配备输血再次评估病史(AMPLE法则)体格检查(CRASHPLAN法则)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相关科室会诊当班医生决定患者去向继续急诊室处理、复苏手术室、ICU或其它专科生命体征平稳生命体征不平稳多发伤急诊流程图本次活动改善范围5MIN20MIN5MIN20MIN5MIN5MIN60MIN现状把握-查检表WhoWhenWhereWhatWhyHowHowmany查检负责人:FFF收集数据时间:2020年1月25日收集数据地点:急诊抢救室收集对象:2019年12月份急诊抢救室多发伤患者收集数据的目的: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超过一小时原因收集数据的方法:查阅并统计护理记录单时间节点,圈员讨论分析查检数量:2019年12月共有49例多发伤患者状把握-查检汇总XXXX医院XX科(外科组品管圈)查检汇总表科室:

XX科

圈名:XXX圈时间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合计多发伤患者101219849急诊滞留超过1小时的患者81013637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原因分析检查周转的时间长447318会诊时间长233210急诊处理生命体征维护时间长*01102控制出血时间长00011复苏时间长12104领血时间长10102合计81013637数据收集时间:2020年01月;收集地点:急诊抢救室;检查人员:AAA、FFF*包括高级气道建立及静脉通路的建立现状把握-柏拉图急诊滞留原因例数占比累积百分比检查周转时间长1848.65%48.65%会诊时间长1027.03%75.68%复苏时间长410.81%86.49%生命体征维护时间长25.41%91.89%领血时间长25.41%97.30%控制出血时间长12.70%100.00%合计37100%例数累积百分比XXX圈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改善前柏拉N=3775.68%现状把握-小结多发伤急诊流程图改善重点多发伤患者进抢救室医生

ADCDE法初步评估护士协助生命体征监护开通静脉通路保护气道和颈椎处理致命性的损伤,控制出血,胸腔引流等容量复苏,配备输血再次评估病史(AMPLE法则)体格检查(CRASHPLAN法则)继续急诊室处理、复苏相关科室会诊当班医生决定患者去向手术室、ICU或其它专科生命体征平稳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生命体征不平稳PART04目标设定标设定-目标设定现状值

75.51%改善重点

75.67%圈能力

70.00%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X改善重点X圈能力目标值=75.51%-75.51%X75.67%X

70.00%目标值=35.51%改善幅度=(现状值-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幅度=(75.51%-35.51%)/75.51%改善幅度=52.97%改善前目标值急诊滞留时间大于1小时多发伤患者比率75.51%改善幅度52.97%35.51%2019年08月31日前将急诊滞留时间大于1小时的多发伤患者比率降低至35.5%PART05解析解析-鱼骨图一环境医院布局检查场所分散缺少急诊专用检查场所绿色通道不熟悉启动标准不严格绿色通道危重患者转运风险大医疗环境抢救室滞留患者多装运呼吸机数量不足检查设备设备陈旧运行速度慢用物检查设备数量不足辅助设施转运仪器铲式担架数量少吸相关设施不配套心电监护仪故障率高人员家属不配合配合不默契医生人手不足患者护士交接班流程繁琐经济原因辅助科室

人员操作不熟练外出检查转运患者流程不规范方法稳定生命体征技术

领血配血不熟练

时间长床边检查床边检查床边设备应用少应用不熟练增强CT指征重复把握不准检查多为什么检查周转时间长解析-鱼骨图二环境医疗布局医患沟通困难危重患者救治风险高相关科室床位紧张急诊抢救室床位紧张床位手术室繁忙手术室不能及时启动杂交手术室信息系统急诊系统和病房系统不兼容用物影像系统数据传输慢电梯繁忙专科备用器械不足设施通讯电话频繁

电话占线

无人接听人员缺乏指挥

核心制度经验

落实不严会诊科室人手不足医生缺乏病情判断决断能力经验不足XX科总值班会诊科室会诊医生经验不足方法协调医务部门协调不够各科室配合不熟练会诊科室缺乏整体观念团队模式多学科团队(MDT)机制不健全患者去向转运

手术指征时机欠佳

把握不准为什么会诊时间长解析-要因分析现场调查分析要因析-真因验证查检WhoWhenWhereWhatWhyHowHowmany查检负责人:AAA收集数据时间:2020年2月收集数据地点:急诊抢救室收集对象:2020年2月份急诊抢救室多发伤患者收集数据的目的: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超时真因收集数据的方法:针对可能的要因,现场调查,组织圈员讨论查检数量:2020年2月共有43例多发伤患者析-真因验证查检现场跟踪调查护理记录单汇总分析数据收集时间:2020年02月03日-2020年02月28日解析-查检汇总XXX圈真因查检汇总表时间2月1-2周2月3-4周合计多发伤患者261743急诊滞留超过一小时患者191433急诊滞留超过一小时原因检查周转时间长11617等待会诊时间长6511复苏时间长112生命体征维护时间长010领血时间长101控制出血时间长011合计191433解析-柏拉图一要因例数占比累积百分比抢救室滞留患者多741.18%41.18%绿色通道不熟悉635.29%76.47%床边检查应用少211.76%88.24%检查设备数量不足15.88%94.12%转运患者流程不规范15.88%100.00%合计17100%例数累积百分比76.47%为什么检查周转时间长真因验证柏拉图N=17解析-柏拉图二要因例数占比累积百分比MDT机制不健全545.45%45.45%手术指征把握不准436.36%81.82%相关科室床位紧张19.09%90.91%急诊医生缺乏决断能力19.09%100.00%会诊医生经验不足00.00%100.00%合计11100%例数累积百分比为什么会诊时间长真因验证柏拉图N=1181.82%解析-小结真因一抢救室滞留患者多真因二绿色通道不熟悉真因三MDT机制不健全真因四手术指征把握不准PART06对策拟定策拟定-权重评价圈员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总分AAA0.50.20.31BBB0.50.30.21CCC0.50.20.31DDD0.40.30.31EEE0.40.20.41FFF0.40.20.41GGG0.30.20.51合计3.01.62.47平均0.43(43%)0.23(23%)0.34(34%)备注:7人参于评价,每人总分1分。问问题题真真因因分分析析对对策策评评价价得得分分采采纳纳对对策策编编号号负负责责人人实实施施时时间间地地点点可可行行性性((4433%%))经经济济性性((2233%%))效效益益性性((3344%%))问题真因分析对策评价得分采纳对策编号负责人实施时间地点可行性(43%)经济性(23%)效益性(34%)人员配置适当向多发伤患者倾12.477.599.1829.24√二CCC4.30-抢救室检查抢救室滞留患者多斜6.15医务处和科室领导协调处理滞13.337.139.8630.32√二BBB4.30-抢救室周转留患者6.15时间优化流程14.196.679.1830.04√二EEE4.30-抢救室长绿色通道不熟悉6.15多发伤患者最优先处置7.315.297.1419.74×DDD建立创伤中心团队模式14.197.599.8631.64√—AAA3.12-抢救室MDT机制不健全4.29会诊建立规范的院内合作机制10.756.216.4623.42×FFF时间长手术指征把握不准强化损伤控制手术观念13.337.138.5028.96√—AAA3.12-4.29抢救室急诊外科团队判断手术指征13.335.755.7524.83×AAA策拟定-对策拟定备注:优5分,可3分,差1分。7人参加评分,总分35分;根据80/20原则,28分以上为实行对策。PART07对策实施及检讨对策一对策名称负责人:AAA实施时间:2020年3月12日至4月29日实施地点:急诊抢救室对策实施:1、医院明确XX科牵头成立创伤中心2、急诊外科当班医师判断创伤团队启动标准。3、急诊手术组成员应急响应,协调创伤团队。真因问题点缩短等待会诊时间1.MDT机制不健全;2.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会诊时间长改善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多数是等待各专科会诊解决问题的模式,手术指征把握不准,等待会诊的时间过长。对策内容:1、成立创伤中心,建立规范化多学科创伤团队模式,制定创伤团队启动标准。2、强化损伤控制手术观念。PD对策处置:AC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予以持续实施;相关标准上升到医院层面实施。效果确认:7周多发伤患者共55例,急诊滞留时间大于1小时的患者有26例,比例由75.51%下降至47.27%。对 实施及检讨-PDCA1对策一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等待会诊时间1.MDT机制不健全;2.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会诊时间长对 实施及检讨-PDCA1措施1:成立创伤中心,转变观念。制定标准搭建团队明确思路明确思路转变模式(等待各专科医师会诊解决问题),建立规范化多学科创伤团队模式。搭建团队多发伤患者救治以急诊外科为主导,人员相对固定。包括骨科、脑外科、普外科等手术团队以及输血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制定标准制定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对策一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等待会诊时间1.MDT机制不健全;2.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会诊时间长对 实施及检讨-PDCA1措施1:成立创伤中心,转变观念。成立创伤中心急诊室改造,成立相对独立的创伤中心抢救区域对策一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等待会诊时间1.MDT机制不健全;2.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会诊时间长对 实施及检讨-PDCA1措施1:成立创伤中心,转变观念。刀刺伤,以急诊外科为主导,入院1h内手术治疗对策一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等待会诊时间1.MDT机制不健全;2.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会诊时间长对 实施及检讨-PDCA1措施1:成立创伤中心,转变观念。钢筋贯通伤,多学科团队迅速合作治疗XX科手术室影像科重症医学科DSA对策一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等待会诊时间1.MDT机制不健全;2.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会诊时间长对 实施及检讨-PDCA1措施2:强化损伤控制手术观念(damage

control)控制出血外出血/胸腹腔内出血止血带/紧急手术/介入减轻压力胸腔或心包腔引流/去骨瓣减压/开放腹腔/切开减压控制污染清创/修补/VSD/冲洗针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阶段性修复的外科策略,旨在避免由于体温不升、凝血病、酸中毒互相促进形成致命性三联征而引起的不可逆的生理损伤。控制出血,控制污染和减轻压力是急诊手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策一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等待会诊时间1.MDT机制不健全;2.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会诊时间长对 实施及检讨-PDCA1措施2:强化损伤控制手术观念(damage

control)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床边外固定治疗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控制感染、降低腹内压对 实施及检讨-PDCA2对策二对策名称改善前:急诊抢救室滞留了较多的患者,医护人员不能集中力量优先处理多发伤患者,同时绿色通道演练不够,实战时容易延误时机。。对策内容:1、医务处和科室领导协调处理滞留患者。2、人员配置适当向多发伤患者倾斜。3、优化流程,熟悉绿色通道。P

DA

C负责人:AAA实施时间:2020年4月30日至6月15日实施地点:急诊抢救室对策实施:1、医务处和科室领导协调处理滞留患者。2、人员配置适当向多发伤患者倾斜。3、优化流程,熟悉绿色通道。真因问题点缩短检查周转时间1.抢救室滞留患者多;2.绿色通道不熟悉检查周转时间长对策处置: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予以持续实施;形成汇报机制和科主任行政查房机制。效果确认:7周多发伤患者共53例,急诊滞留时间大于1小时的患者有16例,比例由47.27%下降至30.19%。对 实施及检讨-PDCA2对策二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检查周转时间1.抢救室滞留患者多;2.绿色通道不熟悉检查周转时间长措施1:医务处和科室领导协调处理滞留患者。每日登记、汇报急诊抢救室滞留病人。科主任及治疗组长每日上午至抢救室查房。医务处协调处理滞留患者。夜间和节假日由总值班协调处理滞留患者。对 实施及检讨-PDCA2对策二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检查周转时间1.抢救室滞留患者多;2.绿色通道不熟悉检查周转时间长措施2:人员配置适当向多发伤患者倾斜010203急诊室改造完成后有相对固定的创伤区域和床位。创伤团队启动后,创伤组成员和护理人员固定床位。相对固定的创伤区域,配置无影灯、吸引器、呼吸机、手术器械等。对 实施及检讨-PDCA2对策二对策名称真因问题点缩短检查周转时间1.抢救室滞留患者多;2.绿色通道不熟悉检查周转时间长措施3:优化流程,熟悉绿色通道。调相相关关科科室室简简化化使用电子评分系统,评分高的危重患者优先检查和使用床边检查危重患者床边检查和电子评分系统院内组织学习和演练绿色通道。010203协

绿色通道流程。与收费、检验、影像、输血、手术麻醉等科室紧密合作,优化流程PART08效果确认果确认-查检汇总XXXX医院XX科(外科组品管圈)改善后查检表科室:

XX科

圈名:XXX圈时间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合计多发伤患者11127838急诊滞留超过1小时的患者352212多发伤患者急诊滞留原因分析检查周转的时间长13015复苏时间长10113领血时间长00011生命体征维护时间长01001会诊时间长01001控制出血时间长00101合计252312收集时间:2020年6月18日-7月14日;收集地点:急诊抢救室;检查人员:AAA果确认-指标检查单位:%=110%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31.60%-75.51%)/(35.51%-75.51%)×100

%=

58.1%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75.5%-31.6%)/75.5%×

100

%XXX圈改善前后急诊滞留>1h多发伤患者数对比确认-柏拉图对比改善前柏拉图改善后柏拉图确认-流程图对比改善前改善后果确认-有形成果解决问题的能力3.34.1个人素质修养4.14.2沟通协调能力3.24.0责任心4.24.3自信心3.43.9团队合作能力3.64.5品管手法掌握程度2.33.3积极性3.9评分由弱到强共5分4.6活动前活动后内容自评分值活动前活动后PART09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一类别:☑流程改善☑提升质量□临床路径名称:多发伤患者急诊流程编号:QCC-JZK-001主办部门:XX科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2020年7月28日核定AAA审核OOO主办人CCC制定日期:2020年8月18日一、目的:规范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室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二、适用范围:XX科和创伤团队全体医护人员三、说明:(一)作业程序(流程图)(二)作业内容具体见流程图四、注意事项:如果流程有进一步优化,本流程可以修订。五、附则:(一)实施日期:2020年8月01日(二)修订依据: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标-标准化作业书一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治流程图标准化-标准化二类别:☑流程改善☑提升质量□临床路径名称:创伤团队启动标准编号:QCC-JZK-002主办部门:XX科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2020年8月1日核定AAA审核OOO主办人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