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教版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教版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教版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教版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人教版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悄然转变中社会生活工业革命时期科技结果有哪些?其中哪些结果在近代传入中国?第1页交通方式新交通工具在中国出现一、生活中的变化:蒸汽轮车中国第一台汽车电车火车第2页中国人对火车反应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汽笛声。参加淞沪铁路通车仪式一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第3页邮政电报电话新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①1897年2月20日,“大清邮政”在北京创办,标志着我国国家邮政正式开始。(大龙邮票)②清末,台湾改驿为邮,创办近代邮政;③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取代“大清邮政”;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私自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推广到各省③20世纪初,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置电话企业;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设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第4页邮票的诞生第5页1882年,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话局。到了20世纪30年代,拨打号码自动电话才逐步代替了人工接线电话。依据英文译音,人们称电话为“德律风”。〇还有哪些日惯用具称呼来历类似于电话?〇想一想,为何近代许多创造都是从西方传进来?半封建制度国家,闭关自守,拒绝西方文明;八股取士,压抑了创造力;清朝政府腐败,殖民者疯狂掠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三明治(sandwich)、白兰地(brandy)、维他命(vitamin)、沙发(sofa)、麦克风(microphone)、霓虹灯(neonlight)、卡通片(cartoon)等。第6页工商日报早期报刊秦中公报陕西日报新秦日报二、头脑中的变化:街头阅报第7页渔光曲《定军山》民国时期上海电影院第8页(2)婚姻改变,表达婚姻自由、平等。婚姻改变也反应了社会物质、精神和习俗改变。民主观念影响(1)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女士”有不一样情感态度,婚姻改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买卖婚姻——自由婚姻前者是封建等级制度反应。后者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愿望。末代皇帝溥仪妃子文绣与溥仪离婚相关报道第9页妇女地位提升越来越多丈夫以为应该尊敬妻子,夫妻双方应该平等相待。妇女开始觉醒,奋力摆脱几千年来陈规陋习套在身上枷锁,争取个人应有权利。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领域发挥主要作用。第10页近代教育制度建立1.当初学生学习内容同过去和现在各有什么不一样?○民国时期课程增加了科学和技术方面内容,○与现在相比,那时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少,而且比较单一。2.为何会有这些不一样?科举制培养出来是封建统治下盲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