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浅谈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浅谈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浅谈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浅谈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PAGE第1页学习中心编号:学习中心编号:学习中心名称: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浅谈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生学号专业层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指导教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PAGE第5页浅谈浙江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摘要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字: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和措施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所以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二)、特征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二、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均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可总结为三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不能竭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1、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3、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三、浙江省杭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一)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同时也是个资源匮乏的省份——“无油、缺煤、少电”,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需要靠省外调入。经济危机中浙江能源的紧缺,导致了电力、钢材、水泥、柴油、煤炭和棉花等6种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这些成本的增加绝大部分转嫁到了重化工业的下游产业。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近年来,浙江能源供求趋于紧张,其中电最为突出,全省电网供电能力在1200万千瓦左右,2004年夏天全省最高用电需求高达1900万千瓦,缺电比重达58.33%,是全国电力缺口相对值最高的省份。不仅如此,浙江一次能源生产增长缓慢(原煤为负增长,水电、核电近3年的平均增长率为5.5%、3.5%),自给率逐年下降;二次能源生产虽逐年有所增长,但相对于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优质能源需求的骤增,能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而且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还加剧了煤炭供应紧张,电力短缺又导致企业大量启用柴油发电,油制品供需矛盾也明显凸显。(二)浙江省杭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1、低碳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浙江省各大城市都已开展探寻“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例如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公交服务的延伸,不仅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机动性和便利性,更吸引小汽车出行者改变出行方式,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出行难”问题,是低碳行动实施的重要一笔。同时,为打造杭州“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的目标,“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正在紧张的筹建之中;杭州市科协于2008年底成功举办了“低碳经济与生活品质”科技沙龙。宁波市努力把节减经济延伸推广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城市的建设管理,向低碳城市迈进;绍兴市也在轻工业的工艺和工序上指导企业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努力探索低碳经济。目前浙江省已经已将低碳经济模式纳入全省未来建设规划中。2、低碳经济技术应用领域分析工业领域方面。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调整浙江省工业行业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行业升级换代,对于单位GDP碳排放量大、减排速度较慢的工业行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掘业等),应该限制其发展;鼓励发展那些碳排放小、单位GDP增加量下碳减排量较大的行业,比如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大力发展低碳模式企业。低碳经济的企业模式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替代能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要向低碳模式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整个生产工艺低能源低资源消耗,废弃物循环利用,清洁高效产出。公共体系方面。如交通体系。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用能迅速增加,已在总能量需求中占30%的比例。大力倡导和建设公共交通体系,为大众提供一个快捷便利完善的交通体系,包括良好的交通枢纽规划、交通道路和桥梁建设、多种完备的交通工具(高速公交车、地铁、轻轨、铁路等)。出台相应交通法规和经济政策来引导和鼓励大众少用私家车、限制和取消公车、提高燃油税等措施,鼓励浙江省低碳经济建设思路(三)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当前,全国多省都已开展起了低碳经济的建设工作,浙江省作为我国GDP大省理应走在前列,尽快把省内大城市建设成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对于低碳经济建设主要要从政策和技术两大方面入手。1、政策层面的建设宣传教育,更新观念。政府部门作为低碳经济政策的规划、制定、指导和监督者,首先要自我教育,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和理解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好适合区域特点的宣传教育计划和方案;企业必须树立低碳生产模式和经营的理念和管理方针,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要了解国内外低碳政策,宣传教育员工参与到低碳生产经营中。企业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企业掌握了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还应加强政策实施和社会宣传力度,让群众在实践生活中逐渐培养低碳生活和消费模式。强化管理、体制创新。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应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从政府角度而言,首先要尽快制定和完善能源总体规划以及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专项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提高浙江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其次要引导、支持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积极投资、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准入制度,对名录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企业和技术坚决取缔;再次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在财政上要支持低碳项目的开拓和实施,建议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激励低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增加低碳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促进省内碳排放权交易的货币化。同时推进浙江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积极向国际碳交易市场接轨,积极和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国际碳基金等金融组织合作,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为省内发展低碳经济打开国际融资渠道。建设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如今,河北保定、上海崇明都已成为国内低碳城市试点,浙江省应在省内选取1至2个低碳城市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再逐步铺开。2、技术层面的建设低碳技术是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在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低碳技术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CO2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部门。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对现有能源技术改造。传统过程节能挖潜以强化传热为基础,通过冷热物流之间的逆流换热,运用夹点分析技术优化换热网络,可以使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浙江省水泥制造业发达,而水泥又是节能和碳减排潜力较大的行业,通过水泥煅烧过程的窑外分解技术(通过组织多种逆流接触,把转窑高温排放尾气中的热量用来加热水泥原料,所排出的高温,水泥熟料用来加热助燃空气),使所有热损失降到最少,节能成效显著。而在水泥生产中捕集CO2技术的推广可以使水泥制造的碳减排潜力发挥到最大。如果水泥窑燃烧时,以氧气或富氧替代空气,则尾气中的成分会以CO2为主,便于收集利用或贮存,而且以富氧煅烧水泥减少了高温氮气带走的热量,使煅烧更为节能。开发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革命有三个层次:首先,能源的提供方式正在从煤、石油等传统能源走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其次,能源的运输方式从传统电网走向智能电网;再则,能源的消费方式在发生变化,如新能源汽车,其核心技术是新能源燃料和电池。浙江省的能源资源现状应优先发展太阳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和新型电池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模块及组件、光伏电源/电池、太阳能转换设备等光电产品,太阳能取暖系统工程及再生能源产品和应用等。能源效率及CCS碳捕获技术。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CO2排放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能资源较缺乏的浙江省,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如在城市及区域交通方面,应更多地鼓励建立高效和快捷的共用交通运输系统;加强电网建设,改造配电网络适应分布式发电这一形式;加强输电网络以容纳可再生资源所发的电能;建立和完善电力管理运行条例;控制风力发电中间歇现象所造成的影响,既能保证能源供应的可靠性,更能提高经济效益。CO2的捕集是其利用和埋藏的先决条件,CO2大量低成本捕集技术难度相当大。浙江省能源构成中,燃煤电厂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应用于大型电厂的CO2捕获技术的普及将对浙江省碳减排总量产生巨大影响。电站锅炉直接燃烧发电,烟道气中CO2含量一般在20%左右,采用吸收法可以进行CO2富集,但成本较高。国际上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化学循环燃烧技术,燃料燃烧在两个流化床组合锅炉内完成,颗粒氧载体(Cu,Fe,Ni等氧化物),在两个流化床之间循环,通过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在两个反应区之间的循环完成氧传输和热传输过程,使尾气中的N2和CO2分开,从而实现CO2富集和捕获。为此,浙江省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的浪潮中,应抓住机遇,努力把传统的高碳产业结构转型为低碳模式,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实现经济过程的循环化,生活方式的公共化及空间发展的紧凑化,使浙江省的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四、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建议措施低碳经济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之一,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发展低碳经济,对于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环境容量有限的浙江而言意义重大,这是加快推进我省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弯道超越”、“提档进位”的重要途径。(一)、正确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和机遇浙江是经济大省、资源小省,面临着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如果碳排放指标一旦成为国家控制的一项指标,则我省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空前的。但另一方面,也为我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能源资源贫乏。浙江是能源小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供给主要依靠从外省调入或进口。2008年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3745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自产率仅为3.5%。其中调入和进口煤炭13114万吨,煤炭自给率仅为0.1%,进口和调入原油2297万吨,天然气调入量17.7亿立方米。2、煤炭消费为主。煤炭在浙江终端能源消费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如工业锅炉和火力发电耗煤量大。目前,煤炭在全省能源品种消费结构中比例占到62%,尽管近年来浙江能源消费结构有所调整,但煤炭消费总量仍在高位盘整。2008年,全省煤炭消费1302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3、能耗强度偏高。浙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能源投入为主,成本代价过高。2008年,浙江年耗能5000吨以上的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4552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用能的30.1%,占工业用能的41.3%。其中宁波临港大工业中钢铁、造纸、化工的能耗强度分别为7.6、5.2、2.4吨标煤/万元增加值,远超过全省万元GDP能耗0.78吨标准煤,以及全省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35吨标准煤的水平。4、大气污染加重。近几年来,我省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机动车废气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宁波2008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60万辆,所产生的总碳氢、一氧化碳排放总量至少达到6.70万吨和36.64万吨。杭州预计到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169万辆,主城区和萧山、余杭两区一氧化碳排放量各将超过41万吨/年。5、低碳意识薄弱。尽管低碳观念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但公众的低碳意识仍然显得比较薄弱,对如何具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了解不多。要真正落到实际和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小的行动阻力和漫不经心的思想懈怠,公民的低碳意识很难真正形成。(二)、扎实推进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低碳经济是第五次经济浪潮,必将给社会经济生活各个层面带来巨大变化。我省应创造条件,率先突破,积极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1、抓住机遇,尽快研究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根据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浙江实情,浙江要把构建低碳强省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结合我省“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尽早制定浙江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低碳强省发展路线图,确立今后各发展阶段推进低碳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明确一系列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为低碳发展提供战略导向。二是着手设立低碳经济试验区。省里可安排一些低碳经济重点开发项目,并从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倾斜。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级低碳经济试验区,这将对国家及我省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向国家多争取一些低碳经济试验和推广项目。2、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出台相关政策一是成立省低碳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包括研究全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重大政策,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等。二是抓紧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就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技术、应用等问题作出专题研究,并从税收、信贷、土地、产业等方面,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具体支持意见,特别是对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给予激励政策。三是探索碳指标交易制度。用政策、经济等手段合理控制碳排放速度,尝试进行碳指标交易,逐步推行区域碳排放额度逐年递减和减排量交易制度。3、着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要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引进和进一步扩张。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突出抓好汽车、钢铁、石化、电力、造纸、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工艺,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能源利用水平,坚决淘汰高耗能产业。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优势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光源。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是重视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脱碳与去碳等技术研发,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上有重大突破,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应用。融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快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扶持新能源、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加快成熟技术和工艺的转化利用。三是加快技术引进与合作。要加强地区间、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技术转让,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机会,实现低碳技术发展的“跨越式”进步。5、加强宣传认识,推动全民参与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大力宣传倡导,增强全民低碳意识。一是培养全民低碳意识。政府应带头实行节能减排,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生产出低碳节能的商品,做低碳消费的引领者;消费者从自身做起,把低碳文明的消费变成自觉行动,做低碳消费方式的推动者。二是广泛宣传教育。要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三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节能、减排、降耗、适度的消费观念,适当控制私家车数量,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大力推广节能家电、保温住宅,倡导居民使用清洁能源。结论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