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_第1页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_第2页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_第3页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_第4页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QGCMLXXXX—2023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构成及原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的生产及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17799.1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

GB17799.3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构成及原理

4.1装置

装置机械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由以下零部件构成:

——1.底板;

——2.液压伸缩杆;

——3.连接板;

——4.支撑板;

——5.移动杆;

——6.螺孔

——7、螺杆;

——8、电机;

1

T/QGCMLXXXX—2023

——9、固定板;

——10、连接块;

——11、连接架;

——12、凹槽;

——13、夹板;

——14、弹簧;

——15、吹气泵;

——16、管道;

——17、通气通道;

——18、通孔;

——19、滑槽;

——20、滑块;

——21、限位杆;

——22、限位套;

——23、轴承;

——24、安装孔。

图1装置结构

4.2原理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活动端固

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通过滑动机构与移动杆连接,移动杆的

内部开有螺孔,移动杆通过所述螺孔与螺杆螺纹连接,移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固定于

固定板上,移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

顶部连接有吹气机构,连接架的内部两侧开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铰链连接有夹板,夹板顶部与凹槽之间

2

T/QGCMLXXXX—2023

连接有弹簧。装置工作时能够将工件夹紧的同时不对工件造成破坏,且操作简单。

5要求

5.1工作条件

5.1.1工作环境温度:0℃~40℃。

5.1.2工作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90%。

5.1.3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应保持在10%~5%的范围内。

5.2一般要求

5.2.1装置应按审定的技术文件制造。

5.2.2装置外观不应有凸起、凹陷、粗糙不平等缺陷。

5.2.3装置各零部件、螺栓及螺母等紧固件应可靠牢固,无松动,不应因震动而脱落。

5.2.4装置应运转正常、平稳、无异响。

5.2.5装置选用的材料、外购配套零部件应有生产厂的质量合格证。

5.3结构要求

5.3.1结构应牢固可靠。

5.3.2电镀件的装饰镀层应光滑细密,不应有锈点锈迹、针孔气泡和镀层剥落等缺陷。

5.3.3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

5.4功能要求

应能进行自动取件,并能将物体运送至指定位置,中途不应掉落。

5.5机械安全

装置中构成危险因素的部件应有固定的防护罩或外壳,且在正常运行工作期间,外壳不应打开或脱

落。

5.6噪声

装置噪声正常运行时噪声水平应≤65dB。

5.7急停装置

装置应具有手动急停功能,急停功能开启时应能切断自动取件设备驱动器的驱动源,且只能手动复

位。

5.8电磁兼容性

电磁发射和电磁抗扰度应符合GB17799.3、GB/T17799.1的要求。

5.9安全要求

3

T/QGCMLXXXX—2023

应符合GB/T5226.1的相关规定。

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验

采用目测法对装置的外观、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5.2和5.3的相关要求。

6.2功能检验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手动检查。

6.3机械安全

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目测检查。

6.4噪声试验

按GB/T3768的规定进行。

6.5急停

按手动操作法进行检查。

6.6电磁兼容

按GB17799.3、GB/T17799.1中的方法进行。

6.7安全试验

应按GB/T5226.1的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需本厂质检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检验项目符合表1规定。

表1检验项目

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外观检验√√

功能检查√√

机械安全√√

噪声试验-√

4

T/QGCMLXXXX—2023

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急停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

安全试验-√

注:“√”为必检项目,“-”为不检项目

7.3型式检验

7.3.1常规情况下型式检验一般一年一次,型式检验项目符合表1内容。

7.3.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正式生产的产品在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1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4判定规则

7.4.1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出产检验判为合格,有一项不符合的则判为不合格。

7.4.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符合本文件规定时则判定该产品合格,若有不符合规定的则判为型式检验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标志

装置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自己应清晰、耐久,内容包括:

——产品型号和名称;

——额定电压:V;

——额定频率:Hz;

——制造厂名称;

——制造日期和出厂编号。

8.2包装

装置的包装贮存图示标志和运输包装收发标志应按GB/T191和GB/T6388执行。

8.3运输及贮存

5

T/QGCMLXXXX—2023

装置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不应随意抛掷,注意防水防潮;贮存时需放置在干燥清洁处,

避免锈蚀。

6

ICS25.040.30

CCSJ70

团体标准

T/QGCMLXXXX—2023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

Robottake-offintegrateddevice

(征求意见稿)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发布

T/QGCMLXXXX—2023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构成及原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的生产及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17799.1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

GB17799.3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构成及原理

4.1装置

装置机械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由以下零部件构成:

——1.底板;

——2.液压伸缩杆;

——3.连接板;

——4.支撑板;

——5.移动杆;

——6.螺孔

——7、螺杆;

——8、电机;

1

T/QGCMLXXXX—2023

——9、固定板;

——10、连接块;

——11、连接架;

——12、凹槽;

——13、夹板;

——14、弹簧;

——15、吹气泵;

——16、管道;

——17、通气通道;

——18、通孔;

——19、滑槽;

——20、滑块;

——21、限位杆;

——22、限位套;

——23、轴承;

——24、安装孔。

图1装置结构

4.2原理

机器人取件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活动端固

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通过滑动机构与移动杆连接,移动杆的

内部开有螺孔,移动杆通过所述螺孔与螺杆螺纹连接,移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固定于

固定板上,移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

顶部连接有吹气机构,连接架的内部两侧开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铰链连接有夹板,夹板顶部与凹槽之间

2

T/QGCMLXXXX—2023

连接有弹簧。装置工作时能够将工件夹紧的同时不对工件造成破坏,且操作简单。

5要求

5.1工作条件

5.1.1工作环境温度:0℃~40℃。

5.1.2工作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90%。

5.1.3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应保持在10%~5%的范围内。

5.2一般要求

5.2.1装置应按审定的技术文件制造。

5.2.2装置外观不应有凸起、凹陷、粗糙不平等缺陷。

5.2.3装置各零部件、螺栓及螺母等紧固件应可靠牢固,无松动,不应因震动而脱落。

5.2.4装置应运转正常、平稳、无异响。

5.2.5装置选用的材料、外购配套零部件应有生产厂的质量合格证。

5.3结构要求

5.3.1结构应牢固可靠。

5.3.2电镀件的装饰镀层应光滑细密,不应有锈点锈迹、针孔气泡和镀层剥落等缺陷。

5.3.3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

5.4功能要求

应能进行自动取件,并能将物体运送至指定位置,中途不应掉落。

5.5机械安全

装置中构成危险因素的部件应有固定的防护罩或外壳,且在正常运行工作期间,外壳不应打开或脱

落。

5.6噪声

装置噪声正常运行时噪声水平应≤65dB。

5.7急停装置

装置应具有手动急停功能,急停功能开启时应能切断自动取件设备驱动器的驱动源,且只能手动复

位。

5.8电磁兼容性

电磁发射和电磁抗扰度应符合GB17799.3、GB/T17799.1的要求。

5.9安全要求

3

T/QGCMLXXXX—2023

应符合GB/T5226.1的相关规定。

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验

采用目测法对装置的外观、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5.2和5.3的相关要求。

6.2功能检验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手动检查。

6.3机械安全

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目测检查。

6.4噪声试验

按GB/T3768的规定进行。

6.5急停

按手动操作法进行检查。

6.6电磁兼容

按GB17799.3、GB/T17799.1中的方法进行。

6.7安全试验

应按GB/T5226.1的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需本厂质检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检验项目符合表1规定。

表1检验项目

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外观检验√√

功能检查√√

机械安全√√

噪声试验-√

4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