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258-2008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_第1页
JTS-258-2008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_第2页
JTS-258-2008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_第3页
JTS-258-2008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_第4页
JTS-258-2008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2008年第36号标准,编号为JTS258—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的第3.2.1条、第3.3.1条、第3.3.2条、第4.1.8条和第5.0.4条的黑体字袁永胜颜昌平附录A万大斌张铁军附录B张铁军袁永胜附录C李金亮袁世中裴文斌洪剑颜昌平本标准于2008年7月25日通过部审,于2008年12月2日发布,自2009年1月1日 2术语 3基本规定 3.2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划分 3.3测量质量合格标准和检验程序 4测量质量检验 4.1一般规定 4.2平面控制测量 4.3高程控制测量 4.4地形测量 4.5水位控制测量 4.6水深测量 4.7变形测量 4.8施工测量 4.9水文观测 4.10制图 5测量质量评分 附录A测量工程质量检查报告样式 (41)附录B测量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样式 附录C测量工程质量检验专用表样式 (47)附录D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 人员名单 1.0.2本标准适用于水运工程测量成果的质量检验,应与《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配套使用。2根据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按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主要内容划分的质量检验基本 3基本规定3议执行1选点外业观测观测4续表3.2.21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技术报告资料整理2选点外业观测观测it录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技术报告资甘整理3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内业绘图技术报告资扫整理4水准联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理论最低潮而确定技术报告 55水位观测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内业绘图技术报告资料整理6网形布置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水平位移观测、滑坡观测、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技术报告 7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67外业观测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标志制作标志放样和标定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吹填区沉降观测水工建筑物变形观测外业观测内业整理技术报告8水文观测比降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檠理沿海流速流向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内河流速流向和流量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泥沙测验和底质探测外业观测 3基本规定78水文观测泥沙测验和底质探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断面测最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波浪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风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海水含盐度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冰情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航迹观测外业观测外业记录内业整理技术报告89制图资料转绘输人图历簿制图输出技术报告3.3.1测量质量检验应按照严重缺陷、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分别扣分的方法进行。3.3.2测量质量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1)测量工程无严重缺陷;(2)所有单位工程质量得分均不低于60分。3.3.4验收不合格的测量成果,应全部退回生产单位进行修测、补测或返工,并应重新抽样检验。 94测量质量检验4.1.1对于有外业检测要求且不可重复测量的内容,验收单位应在实际测量时跟踪检4.1.2过程检查的抽样率应为100%。最终检查和验收抽样率不应低于表4.1.2的最终检查抽样率(%)验收抽样率(%)测量任务书技术设计书技术报告外业观测内业计算资料外业观测内业计算资料内业资料水位观测内业资料水平位移观测最终检查抽样率(%)验收抽样率(%)滑坡观测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内业资料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水文观测比降观测沿海流速流向观测内河流速流向和流量观测底质探测断面测量波浪观测风观测冰情观测航迹观测制图制图输出4.1.3验收单位对最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全部进行核查。4.1.4验收单位应对样本进行详查,对样本以外的成果进行概查,概查内容占总成果的比例不应低于30%。概查内容应包括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等资料。4.1.5样本抽取方法可采用随机抽样,抽样前应制定抽样方案。4.1.6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入质量检验专用表,并应对各类缺陷数进行统计,其质量检查或验收记录表的格式见附录C中表C.0.1。4.1.7对测量资料的概查,应记录严重缺陷,其记录格式见附录C中表C.0.2。 4.1.8测量质量应按单位工程分别进行检验。4.2平面控制测量4.2.1检验项目应包括技术设计、选点造标埋石、外业观测、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等4.2.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2.2的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选点1.控制点网布设和密度1.觇标质量1.内容完整性外业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观测高、觇标高等的测定3.控制点的测站重测4.距离观测7.GPS观测条件及观测1.记簿和字迹质量、计算结果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1.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2.外业验算资料和计算数据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资料整理资料麓理、汇总和归档4.2.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2.3的规定。质量缺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2.伪造成果3.坐标系统使用错误5.选择的主要仪器的技术指标无法满足项目的技术要求6.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未定期送检,或未进行现场检验7.三角形闭合差超限引起测角中误差超限8.最弱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超限或一般缺陷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5.强检仪器已送检,现场检验或校准每缺1项或超限1项9.在不影响三角形闭合差条件下,每有1站因记录、计算错误造10.在测角中误差不超限的条件下,三角形闭合差每超限1处11.外业记录每有10%无校核签名12.因记录、计算错误造成个别观测误差每超限1处,但点位精度合格13.极条件自由项每超限1处,但点位精度合格14.GPS网某条基线长度中误差超限,或GPS基线分量改正数超限,但GPS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未超限续表4.2.3质量缺陷类别一般缺陷15.在整个成果精度不超限的条件下,计算每错1处16.验算项目每缺2项17.起始点等级不能满足测量工程的要求18.其他较大差、锆、漏轻微缺陷1.观测记录字迹潦草、不整齐、不规范,每1处3.资料齐全,但零乱5.记录错误,处理不规范6.其他轻微缺陷4.2.4当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各测量成果应分别按表4.2.2和表4.2.3进行检验,其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和缺陷类别及内容等应4.3.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3.2的高程控制测量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表4.3.2 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选点1.控制点分布和密度3.路线的布设1.标石规格和埋设质量1.内容完整性外业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观测1.观测方法和时问段的选择1.记簿和字迹质量、计算结果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1.高程系统及起算数据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4.3.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3.3的规定。质量缺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2.伪造成果3.高程系统使用错误5.选择的主要仪器的技术指标无法满足项目的技术要求6.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未定期送检,或未进行现场检验7.平差后高程中误差超限8.GPS高程起算点精度、分布位置,观测10.附合路线、环线闭合差或支线路往返较差超限11.平差后每千米高差中误差超限12.其他严重的差、锆、漏4测量质量检验续表4.3.3质量缺陷类别一般缺陷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5.强检仪器已送检,现场检验或校准每缺1项或超限1项10.记录连环涂改每2次或划改毫米数每2处11.GPS测量信息不完整,影响数据处理,但成果精度未超限12.外业验算项目每缺2项13.成果取舍、重测不合理每2处14.其他较大差、错、湖轻微缺陷1.观测记录字迹潦草、不整齐、不规范,每1处3.资料齐全,但零乱5.记录错误,处理不规范6.其他轻微缺陷4.3.4当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各测量成果应分别按表4.3.2、表4.3.3进行检验,其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分项工程的详查内容4.4.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4.2的地形测量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表4.4.2 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续表4.4.2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日、方法和结果1.测站和测站补点的密度3.观测方法、指标和植度高程精度5.测量范时和比例尺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1.解析法补点2.图解法展点内业绘图1.绘图软件的利用3.建筑物细部坐际点、地物和地貌等地理要素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 4测量质量检验4.4.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质量峡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2.伪造成果3.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未定期送检,或未进行现5.测图比例尺和测图范围不符合合同要求9.原图拼接中有3条图廓边与相邻图廓拼接误10.其他严重的差、错、漏一般缺陷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2.主要地物点平面位置和高程误差超限3.1幅图中20%的测点密度和高程注记密度不符合要求5.RTK测图未采用另一个控制点进行校测9.洞测图上1000mm²范围的高经济价值植被每1处,或漏测图上超过50mm高压输电线、10.一般注记锆漏范围每超过整幅图的15%11.原图坐标格网对角线长度校对每有1/3的方格超限12.原图拼接中相邻两图廓边的接边误差每超限2处13.未注明坐标系统或高程系统14.无外业查图记录15.其他较大差、错、漏轻微缺陷1.漏绘计曲线100mm或首曲线150mm,每1处3.错、漏测图上50mm的双线道路或水系、双4.错、漏测图上面积超过100mm²的三层楼以上房屋每1处7.次要地物点平面位置误差超限10.图廊整饰不符合图式规定每I处11.其他轻微缺陷4.5.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5.2的水位控制测量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表4.5.2一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选址、埋石、1.站址的选抒2.水位站的位置及变动4.水位观测设备布设图5.水尺、水尺组、水位仪初装后的校验,比对测定的6.水位控制有效范围的确定水准联测1.水准联测等级的选定水位观测水位观测1.观测时制3.自记式水位仪换纸、检核比对过程及结果1.记簿和字迹质量1.水位过程曲线异常和水位仪零点漂移检查 与技术报告 1.各类水位站平均海面确定方法3.计算结果4.水位曲线绘制理论最低潮面确定1.理论最低潮面计算软件的采用3.计算结果1.内河航行基准面计算资料2.计算方法及结果3.上、下游同步观测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4.5.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5.3的规定。质量缺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4.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未定期送检,或未进行现场检验和校5.水尺零点或工作水准点水准联测精度超限6.其他严重的差、错、漏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2.水位站水尺布设位置不当3.强检仪器已送检,现场检验或校准每缺1项或超限1项4.观测记录每连续错、漏3次或连环涂改1次,或观测成果计算5.工作水准点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水准联测或复测9.长期和短期水位站或基本水位站和基本水尺均未建立水位10.水位观测时间间隔不符合规范要求11.其他较大差、错、漏质量缺陷类别轻微缺陷1.记录字迹潦草3.基准面与水尺零点关系图、水尺关系图绘制质量差9.其他轻微缺陷4.6.1检验项目应包括技术设计、外业测量、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等内容。4.6.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6.2的规定。 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水位观测1.水尺零点接测、校核6.水位曲线1.外业图板准备3.测深检查线续表4.6.21.定位点问距、定位精度2.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的一致性及偏距改正4.测图比例尺与定位精度的关系1.测深的环境条件5.声纳扫海测量姿态等各项修正10.记录的完整性和质量11.对新发现的障碍物的加密探测12.软式拖底扫测底索的提高量及船速13.重度测量时测深与定位的同步性14.淤泥层厚度是否符合适航水深测量条件15.重度值的选用16.密度计探头偏移量的修正17.测深检查线的总长及比对结果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内业计算1.外业成果的检查3.水深计算5.障碍物高度或适航水深计算内业绘图1.坐标格网绘制10.图廓、地界、境界拼接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续表4.6.2内业处理与技术报告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资针整理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水深测量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表4.6.3质量缺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4.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来定期送检,或来进行现场检验和校5.测深线布设严重不符合要求或20%主测线间距严重超限7.主测深线与检查线测深比对不符值超限点数超过比对点数的1/3,或未布置检查线9.定位中心与换能器偏差过大,未作归算10.适航重度用错11.原图拼接,有3条图廓边与相邻图廓边拼接误差超限,具呈系统性12.水深点或等深线严重位移达整幅图的15%13.多波束测深范围未达到全覆蓝14.其他严重的差,错,漏一般缺陷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2.强检仪器已送检,现场检验或校准每缺1项或超限1项3.1蝠图中每有10%的测线间距超限6.在通航水域内每有连续2个水深浅点未量取,或1个碍航水深浅点未量取或漏测8.检查线与主测深线测深比对互差超限点数,每9.水位改正错,漏且呈系统性,或水位曲线部分 质量缺陷类别一般缺陷10.仪器校正.吃水改正不准确11.声速改正不符合要求每1次12.扫海重卷带宽度不足规定限差的1/213.侧扫声结个别时段记录信号弱,对判读有一定影响图质量有一定影响15.通航水域内的障碍物每漏测1处16.图名、图号同时注错或漏注17.涂改水位或定位记录3次以上18.差分基准站使用的控制点等级不符合测图比例尺的要求19.漏测助航标志,漏测跨航道高架桥,跨航道电缆或水下电缆每1处21.原图坐标格网对角线长度校核,每有1/3的方格网超限轻微缺陷1.观测记录字迹潦草3.外业记录不完善6.个别水深量取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但不是浅点10.与等深线矛盾的个别水深注记每2处11.图原整饰不符合图式规定每1处12.其他轻微缺陷4.6.4在测量工程中,当常规水深测量、水下障碍物探测或适航位工程存在时,应按照表4.6.2和表4.6.3分别对其进行详查,累积各类缺陷数,其权重可按其工作量之比划分。4.7.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7.2的规定。一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仪表、标尺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网形布置1.布网形式2.布网等级1.基准点,观测点的确定外业现测1.观测方法和观测误差5.气急元素的测定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计算1.外业观测资料使用与验算3.上交成果水平位移观测、滑坡观测、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外业观测1.仪器检验、校准3.观测方法,测回数和精度5.成果取舍、复测6.观测周期1.记簿和字迹质量 续表4.7.2水平位移观测、滑坡观测、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内业落理1.统计图表质量3.资料整理、汇总箱归档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4.7.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7.3的规定。表4.7.3质量缺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6.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未定期送检,或未进行现场检验10.其他严重的差.错、满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2.强检仪器已送检,现场检验或校准每缺1项或超限1项4.监测点松动未及时加固重测,对成果分析有10.外业观测精度每超限1处11.观测周期或时段不符合要求12.分析报告存在较大问题13.其他较大茬、错、漏质量缺陷类别轻微缺陷1.4%以下观测点标石埋设不合格时,每1%7.资料整理不规范8.其他轻微缺陷 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1.控制点和基线点的分布、数量、位置的确定3.基线点的埋设1.内容完整性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外业观测1.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方法、测回数、重测数定方法和精度6.测站重测续表4.8.2外业记录1.记簿质量和计算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1.外业验算3.不同坐标系的换算及应用5.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1.水准点的分布、数量、位置的确定1.内容完整性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外业观测1.对已有水准点的水准路线联测或接测的方法2.水尺零点接测、校核5.成果取舍和重测外业记录1.记簿质量和计算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1.外业验算3.内业计算成果质量、精度和验算4.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1前地形测量或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计量检定外业观测1.地形测量见表4.4.2相应的详查内容3.吹填区地物、地貌平面和高程精度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见表4.4.2和表4.6,2相应的详查内容续表4.8.21.导标标牌形状、颤色、灯质和组合方深1.起算数据1.仪器的选择3.各项误差和限差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计算数据1.放样方法吹填区沉降观测1.观测点和标志设置水工建筑物变形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外业观测1.地形测量见表4.4.2相应的详查内容3.吹填区地物、地貌平而和高程精度内业整理1.见表4.4.2和表4.6.2相应的详查内容 4.8.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8.3的规定。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2.伪造成果3.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未定期送检,或未进行现6.施工坐标系或转换关系用错,或施工高程系用7.平面或高程外业放样观测精度超限10.RTK测图时未进行点校正或结果错误11.平面控制点点位中误差超限或高程联测闭合差超限12.表4.4.3、表4.6.3中与竣工测量相关的严重缺陷内容13.表4.4.3、表4.6.3与内业绘图相关的严重缺陷内容14.其他严重的差、错、漏10.表4.4.3、表4.6.3中与工前地质量缺陷类别轻微缺陷I.观测记录字迹潦草3.记簿或图上注记错漏,或装订编号错漏5.放样测量记录不规范、不清晰6.表4.4.3、表4.6.3中与工前地形测量或浚前水深测量、竣工测8.其他轻微缺陷4.9.1检验项目应包括技术设计、比降观测、沿海流速流向观测、内河流速流向和流量观观测及技术报告等内容。4.9.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9.2的1.技术设计格式、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比降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纵,横观测点布设及密度外业观测1.水尺零点与已知水准点联测2.水尺之间的联测4.同步观测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计算成果的验算资料2.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 沿海流速流向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观测点布设及密度2.测流垂线上分层外业观测1.水尺零点与已知点检测及联测3.测流点定位方法和精度5.流速、流向采样率6.在采用ADCP测流时,盲区、旁舞确定及修正外业记录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测点点位和深度2.成果统计计算和各类图表绘制3.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测量断而和观测点布设2.测流垂线上分层外业观测1.水尺零点与已知点检测及联测3.测流点定位方法和精度5.流速、流向采样率6.表面流观测时浮标的制作7.表面流观测时上下游界限的确定外业记录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测点点位和深度2.成果统计计算和各类图表绘制3.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续表4.9.2泥沙测验和底质探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悬移质观测点布设和密度外业观测1.采择方法和性品3.推移质采砂器的选用5.悬移质采样时现场分层及深度7.河床底质探测器底质现状和粘着物的辨别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监理1.采样点位和水深3.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断而浏量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捡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日,方法和结果断面线布设外业观测1.水尺零点与已知点检测及联测5.测深情度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落理1.外业成果的检查3.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 续表4.9.2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测波站的站位和高度2.测波点的点位和深度外业观测1.观测要素外业记录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外业成果的检查4.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风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观测站的站位和高度外业观测1.观测要素外业记录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外业成果的检查3.风玫瑰图绘制4.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海水含盐度观测1.采样器的清洁度2.仪器的率定、比测1.采样点的密度海水含盐度观测外业观测1.取样方法3.测点的采样卓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样品处理及测定3.资料慈理,汇总和归档冰情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3.现场检验与校准的项目、方法和结果1.观测站的站位和高度外业观测1.观测项目和辅助项目的内容2.观测时间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外业成果检查3.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航迹观测1.仪器的选择2.强检仪器的计量检定1.渊站布设、定位,环境条件外业观测1.观测单桅或双桅的目标4测量质量检验续表4.9.2航迹观测外业记录1.记簿和字迹质量内业整理1.计算方法和结果2.水深图上航迹线绘制3.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4.9.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9.3的规定。水文观测质最缺陷分类及内容质量缺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2.伪造成果3.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未定期送检,或未进行现5.基准面用错或水尺零点联测错误7.比降观测结果错误9.沿海表而流观测的区间、时问、采样率10.泥沙样品处理方法不正确,造成成果严重不可靠1.断面测量坐标系统或基准面用错12.断面测量定位或测深情度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13.测风仪、测波仪设置点位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14.玫瑰图严重错送15.盐度分析方法不当,造成成果不能使用17.海冰观测内容缺测、缺项严重18.海冰观测期比整个冰期短20%及以上19.资料统计、整理、计算有严重错误20.其他严重的差、错、涌续表4.9.3质量缺陷类别一般缺陷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2.强检仪器已送检,现场检验或校准每缺1项或超限1项3.同步观测项目不同步,海上每差20分钟或内河每差10分钟7.流向未归算到真北或坐标北方向8.流量观测的各相关控制断面流量闭合差,非感湖河段大于5%,感果质量有一定影响10.表而流观测区间每差10%,对成果质量有一定影响11.浮标投放时间与要求每差1小时12.每有1/5的泥沙观测水样容量不够13.每有1/5的底质样品重量不够14.砂样处理中每有较大错误1处15.断面测量定位或测深精度超限范围在10%以内17.断面起、终点坐标与任务书要求不一致,每1处18.风、浪观测站位代表性有较大缺陷19.玫瑰图每绘错1个方位22.海冰观测每缺或错1项轻微缺陷1.同步观测项目不同步,海上每差4分钟、内河每差2分钟6.流量观测封闭区间流人、流出量每差27.表面流测量浮标不符合要求8.浮标投放时间差每差10分钟 质量缺陷类别轻微缺陷10.底质样品重量不够,每差4%,但不影响成果质量11.断面起,终点距离与要求每差2%,但不影响成果质量12.玫瑰图每错绘1处13.含盐度观测错误,对观测质量影响轻微,每1处14.测冰周期不够,每少1天15.风、浪观测资料缺测,对观测质量影响轻微,每缺测2%16.冰情图上每少1个内容17.记录潦草18.各种图、线不规范,每1处19.资料整理不规范,每1处20.其他轻微缺陷4.10.1检验项目应包括技术设计、制图编辑、制图输出及技术报告等内容。4.10.2分部工程质量所占权重的划分及其所含分项工程详查内容应符合表4.10.2的1.制图区城的规划资料转绘输人1.制图资料的加工、转绘的方法和内容的输入精度3.矢量化点矫正5.坐标格网绘制情度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续表4.10.21.各类图式符号、线形、字体、注记2.各类点、线的信息7.各类计算方法、计算精度10.清绘时颜色、光滑度、祖细度、整洁度11.图板绘制12.数据格式转换图历簿1.制图过程及重要问题处理记录3.各级签宇制图输出1.图廓精度、图幅拼接1.图面的整洁度2.图面的清晰度技术报告1.技术报告内容与规范的符合程度4.10.3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应符合表4.10.3的规定。制图质量缺陷分类及内容表4.10.3质量缺陷类别严重缺陷1.无技术设计和技术报告,或其均不符合技术要求2.伪造数据3.数学基础错误7.绘图仪器检验不合格9.编绘范围严重不满足要求,造成图纸无法使用10.错绘国界11.原图坐标格网对角线长度校对有1/3的方格超限或原图拼接时有3条图廓边误差超限,而且呈系统性12.其他严重的差、错、漏 续表4.10.3质量缺陷类别一般缺陷1.无技术设计,或无技术报告,或其不符合规范要求10.其他较大差、错、漏轻微缺陷1.个别图面要素绘制不规范3.个别水深注记与等深线有矛盾7.其他轻微缺陷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5测量质量评分质量缺陷类别质量缺陷类别一般缺陷8轻微缺陷1测量工程质量评分时扣分值调整系数分档表5.0.5C(万元)Tn=100-8iT-jT附录A测量工程质量检查报告样式附录A测量工程质量检查报告样式检查单位(印章):生产单位技术主管意见生产单位意见印章:(1)任务概要(2)检查概述,包括设备、人员组成等;(3)检查的技术依据和检查方法(4)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5)遗留问题及建议;(6)质量统计和检查结论等。报告撰写人(签字)附录B测量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样式测量工程名称:验收单位(印章):工程名称测量时间送样日期抽样地点验收时间委托验收通知书编号(如果测量工程验收单位未委托监理,本栏应注明“未委托监理”)(验收单位印章)(1)验收工作概述,包括设备、人员组成和抽样方法等;(2)验收技术依据和对各类测量工程权重的划分及缺陷调整系数的意见;(3)工程质量综述,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等;(4)验收结论;(5)其他意见及建议等。报告撰写人(签字):命附录C测量工程质量检验专用表样式检验时间检验类别检查□验收口资料名称意见结果人员小计(个数)小计(个数)小计(个数)表C.0.2概查时间资料名称严重缺陷内容说明处理结果处理人员概查结论:验收者签字:语郭文伟(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内河航道分会)(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李金亮(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张铁军(天津海事局)洪剑(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袁世中(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袁永胜(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裴文试(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颜昌平(长江航道局)总校人员名单:胡明(交通运输部水运司)李德春(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吴敦龙(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万大斌(长江航道局)潘育明(长江航道局)郭文伟(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内河航道分会)李金亮(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洪剑(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颜昌平(长江航道局)刘敏(长江航道局)董方(人民交通出版社)单单潘育明(长江航道局)颜昌平(长江航道局)洪剑(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裴文斌(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李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3测量质量合格标准和检验程序 4测量质量检验 4.1,一般规定 4.2平面控制测量 4.4地形测量 4.5水位控制测量 4.6水深测量 4.9水文观测 5测量质量评分 学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水运工程测量成果”的含还要提供施工放样和验收所需要的竣工图和数据及施工放样质量检测数据和图纸。这些1.0.3本条规定中所提的国家现行标准,主要包括《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测量质量各类工程的术语不能作为某些测量作业工序名词,它与测量作业工序、作业方法无关,在测量工作中不能把某些作业说成是某分项工程。本标准的术语多数只是在全部测量内外业完成后,提交质量最终检查和验收时,才会出现的名词。争3.1.3本条明确了质量检验单位的责任和参加质检的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质量检验3.2.2表3.2.2是吸收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的经验,按照本标准术语的定义依据测量内3.3.2根据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提交给建设及管理段的工作质量对测量成果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外业记录、施工标志测设、技术报有可能不到60分,但它对测量成果(如控制点位坐标、高程、图上的水深和地形点)的质当然就为不合格。至于以60分为合格标准的理由,主要是考虑了两个原因。其一:国内质量的评分都采用的是60分为合格,各种扣分标准的制定也都是按60分作为合格标准来考虑的。原交通部和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的评选办法中也是把60分作为合格标准的。为使本标准既能在行业方便使用,又能与社会测绘行业标准相协调。本标准仍采用60分而是在测量的过程中或在工序结束时,在现场自我校对检查和记录。在质量最终检查和工程只是一个计算过程,同样即可计算单位工程的质量得分并判定质量是否合格。所以质量检验不同于水运工程等工程质量检验程序的特殊性。在验收中,也是如此。测量质量不因检查的时间不同而改变。总之,测量质量检验程序不按施工质量的时间先后来划上,由生产单位的作业队对测量作业组提交的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