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_第1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_第2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_第3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_第4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医附一院(Yuan)急诊医学科王国琴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1第一页,共七十五页。2第二页,共七十五页。3第三页,共七十五页。不同(Tong)部位的骨折4第四页,共七十五页。教学目(Mu)标掌握四大技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四大技术对外伤病人进行急救5第五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6第六页,共七十五页。内出血:血液流向体腔或组织间隙(Xi)外出血:血液自创面流出出血可分为:止血7第七页,共七十五页。出血性质的判断: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或(Huo)片状渗出,色鲜红,可自行凝固止血。静脉出血:较缓慢流出,色暗红,出血量逐渐增多。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止血8第八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夜间无法辨别出血性质时,怎么办可从脉搏的强弱、快慢,呼吸是否浅而快,意识是否清醒,皮肤温度及衣服被血液浸湿的情况来判断伤员出血的程度!9第九页,共七十五页。正常成人全身血量占体重的7~8%,体重60Kg的人,血量约为4200~4800ml。失血量≤10%(约400ml):可能有轻度的头昏、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无任何反应;失血量达20%左右(约800ml),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如(Ru)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肢端厥冷,意识模糊等;失血量≥30%,患者发生严重的失血性休克。10第十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适应症:凡是出血的伤口均需止血。止血11第十一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一、指压止血法

1.方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2.适应症: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12第十二页,共七十五页。全身走行于体表的(De)中等以上动脉13第十三页,共七十五页。头(Tou)部出血头顶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压迫面动脉颜面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压迫枕动脉能同时压迫双侧颈动脉吗?头颈部出血——头后部出血——14第十四页,共七十五页。上(Shang)肢出血肩、腋部出血——压迫锁骨下动脉手部出血——压迫尺、桡动脉前臂出血——压迫肱动脉15第十五页,共七十五页。下肢(Zhi)出血大腿出血——压迫股动脉小腿出血——压迫腘动脉足部出血——压迫胫后动脉足背动脉16第十六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注意:指压止血法属于临时止血法。方法简单、但效果有限。只能用于应急!

17第十七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先将无菌敷料覆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以适当压力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同时抬高患肢。适应症:小动脉和小静脉出血。18第十八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三、止血带止血法

1.方法:勒紧止血法绞紧止血法操作要领:一提二绞三固定橡皮止血带止血法19第十九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先加衬垫,以橡皮止血带绕肢体2~3圈,拉紧将末端压在橡皮带下面。20第二十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充气止血带止血法21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五页。止血(Xue)带止血(Xue)适应症:一般只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时才选用。另:截肢病人术后床旁应常规备用止血带。22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五页。止血(Xue)带止血(Xue)注意:止血带止血法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当,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23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五页。止血(Xue)带止血(Xue)3.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①部位要准确,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②压力要适当

:上肢为250~300mmHg下肢300~500mmHg

以扪及远端动脉搏动刚好消失为宜。③明显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连续使用<5小时④定时放松:每1小时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⑤止血带下加衬垫,切忌用绳索或铁丝直接扎在皮肤上⑥先补充血容量24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止(Zhi)血四、结扎止血法适用于能清楚地见到喷血血管断端的止血。注意:对于损伤组织辨认不清不能盲目钳夹,以免损伤神经和血管。25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五页。五、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外(Wai)加大块敷料加压包扎。

临床常见:腋窝肩部大腿根部出血止血26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五页。六、屈曲肢体加(Jia)垫止血法止血注意:不宜首选,疑有骨折或关节损伤,不能使用。适应症:多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的出血。27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五页。止(Zhi)血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结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28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五页。包(Bao)扎29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五页。包(Bao)扎一、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压迫止血及减轻疼痛等30第三十页,共七十五页。包(Bao)扎二、包扎的用物:31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五页。包(Bao)扎二、包扎的用物:32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五页。包(Bao)扎包扎伤口前应了解有无内在损伤

有无骨折?有无内脏损伤?有无颅脑损伤?在有出血的情况下,外伤包扎的实施必须以止血为前提。33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五页。卷轴绷带基本(Ben)包扎法34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五页。环(Huan)形包扎法是绷带包扎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直径大小相同的部位35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五页。螺(Luo)旋包扎法适用于直径大小基本相同的部位36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五页。螺旋反(Fan)折包扎法适用于直径大小不同的部位37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五页。回返包扎(Zha)法适用于指端、头部、截肢残端38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五页。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五页。“8”字形包扎(Zha)法适用于屈曲的关节部位40第四十页,共七十五页。蛇形包扎(Zha)法:适用于夹板固定蛇形包扎法41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五页。包扎的注意事项:1先简单清创一般伤口(Kou)的处理有异物的处理包扎包扎,不是这么简单!42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五页。包扎的注意事项:1先(Xian)简单清创一般伤口的处理有异物的处理2包扎时松紧要适宜,打结注意避开伤口3病人的位置保持舒适,肢体必须保持于功能位置包扎包扎,不是这么简单!43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五页。包扎的注意事项:4选用宽度适宜的绷带和大小合适的三角巾包扎范围是超过创面边缘5-10cm。5包扎方向为自下而上、由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助静脉血液的回流。6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以两(Liang)手互相传递松解。包扎44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固(Gu)定45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一、固定的适应症:所有的四肢骨(Gu)折均应进行固定,脊椎损伤和骨盆骨折在急救中应相对固定。固定46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五页。

二、固定的目的限制受伤部位的活(Huo)动,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防治休克,便于搬运。

固定47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五页。三(San)、固定的材料固定48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五页。四、常见各部位(Wei)骨折的固定方法前臂固定49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五页。固定(Ding)方法(小腿部)固定50第五十页,共七十五页。固定方法(Fa)(大腿)颈部固定法固定51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五页。脊柱固定方(Fang)法骨盆固定方法固定52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三、固定的注意事项:

止血包扎再固定,就(Jiu)地取材要记牢,上下关节固定牢,骨突部位要加垫,固定松紧要适度,功能位置要放好。固定53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五页。

搬(Ban)运54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搬运的基本原则:

及时、迅速、安(An)全地将伤员搬至安(An)全地带,防止再次损伤可扶、背、抱、抬搬运55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五页。搬运方法:担架搬运法:担架搬运要领:病人头部向后,足(Zu)部向前。适用于病情重、路途远的伤员。搬运56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五页。担架种(Zhong)类板式担架铲式担架57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五页。吊装(Zhuang)担架四轮担架担架种类58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五页。担架种(Zhong)类59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五页。担架(Jia)种类60第六十页,共七十五页。担架(Jia)种类61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五页。搬运方法:担架搬运法:担架搬运要领:病人头部向后(Hou),足部向前徒手搬运法:单人双人多人搬运62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五页。单人搬运(Yun):

扶抱背搬运63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五页。双人(Ren)搬运:椅托式拉车式搬运64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五页。多(Duo)人搬运法:肩胛部腰部臀部两下肢专管颈部搬运65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五页。搬运伤员的要求搬运前必须作好(Hao)伤员的全面检查,并做急救处理。按受伤情况和环境条件选用最恰当搬运方法。搬运66第六十六页,共七十五页。搬运伤员的(De)要求搬运动作要准确,并做到轻、稳、快,避免震动伤员。在整个搬运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受伤部位和伤员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告诉接收伤员的医务人员。搬运67第六十七页,共七十五页。腹部内脏(Zang)脱出的伤员

特殊病人的搬运体位仰卧位,双腿屈曲严禁送回腹腔脱出的内脏大小合适容器扣住,包扎固定注意腹部保温,防止肠管过度胀气68第六十八页,共七十五页。

身体带有刺入物的伤员

先包扎好伤口,固定好刺入物,方可搬运,应避免挤压、碰撞。刺入物外露部分较长时,要有专人负责(Ze)保护刺入物。怎样固定?特殊病人的搬运69第六十九页,共七十五页。身体带(Dai)有刺入物的伤员途中严禁震动,以防止刺入物脱出或深入。不可随意拔出,以免造成大出血或加重伤情。一旦刺入物脱出怎么办?特殊病人的搬运70第七十页,共七十五页。脊柱、颈髓损伤的伤员

搬运时,应严防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应使脊柱保持伸直。注意(Yi)颈托的使用!特殊病人的搬运71第七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昏迷伤员

使患者侧卧或俯卧于担架上,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Fen)泌物引流。特殊病人的搬运72第七十二页,共七十五页。练(Lian)习一、头顶部出血,可按压哪根动脉止血?二、止血带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三、包扎的六种方法,用于固定夹板的是?四、固定时,骨折部位的肢体应处于

位?五、担架搬运应头部在

,足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