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1页
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2页
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3页
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4页
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二○二〇年九月i 11.1项目建设背景 1 1 2 21.5方案适用年限 6 72矿区概况 102.1项目概况 10 122.3矿产资源概况 15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323.1矿产品需求现状与预测 323.2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333.3矿床开采 413.4选矿及尾矿设施 473.5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 503.6职业卫生与安全 543.7环境保护 603.8建设工期与劳动组织 63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654.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654.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754.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754.4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805土地复垦 905.1土地复垦方向性与可行性分析 905.2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1035.3工程设计及工程测算 1076经费估算 1086.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费用估算 1116.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费用估算 1136.3土地复垦费用估算 1176.4项目经费投资构成汇总 1217进度安排 1247.1建设工期 1247.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度安排 1247.3土地复垦进度安排 1258保障措施 1278.1组织保障措施 1278.2技术保障措施 1278.3监管保障措施 1288.4资金保障措施 1308.5公众参与 1318.6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1329效益分析 1339.1经济效益 1339.2生态效益 1349.3社会效益 1349.4综合评价 13510结论与建议 136 136 1392、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襄自然资储备字[2020]4号)3、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4、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5、土地复垦费用预算表6、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回复函及相关资料7、方案公众参与调查表顺序号11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地形地质图22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资源量分布平面图33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1勘查线地质剖面图44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基建终了及总平面布置图55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66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1勘查线开采典型剖面图77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3勘查线开采典型剖面图88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采矿方法图示意99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采矿方法图示意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土地损毁预测图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土地复垦规划图11.1项目建设背景宜城市伍子山矿区位于宜城市北东30°方向,直距9km,隶属宜城市南营办事处管辖,采矿权人为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拍挂后确定。2020年7月,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编制完成《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普查报告》,为设置新的采矿权提供地质依据(备案文号:襄自然资储备字[2020]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鄂政发〔2015〕60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5〕5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宜城市人民政府申报并批准设置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采矿权。为认真贯彻十九大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的政策法规,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规范矿山开采活动,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内矿产资源,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实现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受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湖北襄地资源环境有限公司承担了《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的编制工作。1.2编制目的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规定,省、市、县三级发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合并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该方案的编制,主要是为该矿区采矿权出让、采矿权价款评估、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及土地复垦备用金提2供依据,同时作为矿山办理采矿权登记、变更及延续手续、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的必备要件之一。1.3编制原则从本矿山生产建设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保《方案》经济上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的原则,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文件要求进行绿色矿山建设。(1)坚持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原则,以建设“安全矿业、绿色矿业、和谐矿业”为目标,提升办矿水平,促进矿山开采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2)建设成为管理科学、开采规范、绿色环保、安全和谐、技术先进的新型矿山,形成科学管理、规范开采的长效机制,促进矿山开采企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3)对采矿区采取“人防、技防、物防”(即动态巡查、录像监控、设置路障)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督,坚决杜绝违章开采行为,消除安全隐患。(4)坚持“边开采边治理”原则,定期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4编制依据1.4.1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08月27修订并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修订并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修订并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并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2018年1月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08月27修订并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施行3(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年4月23日修订并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年12月修订并施行(12)《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1997年12月3日施行(13)《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施行(14)《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3年3月1日起施行);(15)《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2010年7月30日起施行);(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016年1月5日修订并施行(1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起施行)。1.4.2政策性文件(1)《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鄂政发);(2)《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3)《湖北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实施方案》(鄂政办函〔2013〕23);(4)《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鄂政发);(5)《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6)《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工作的通知》(鄂国土资发〔2007〕77号);国土资发〔2009〕63号);(8)《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鄂土资发〔2011〕102号);4(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10)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恢复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09]104);(11)《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执行(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鄂财综发〔2007〕42号);(12)《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及评审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16]22号);(13)《财政部国土部环保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1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国经贸安全〔2000〕189(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1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4)第653号令修订(18)《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1.4.3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8号);(2)《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鄂土资发〔2012〕108号);(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4)《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6-20185(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6)《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1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2)《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2003(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2013(1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2016年版;(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7)《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2008(18)《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1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20)《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类(2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2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16年(2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25)《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26)《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T/CAGHP025-2018;(2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2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5-2014(29)《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30)《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19916(3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3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4)《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35)《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96(36)《防洪标准》(GB50210-2014Ⅲ.土地复垦类(3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4-2011(38)《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39)《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40)《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4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2011(4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43)《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99)。1.4.4其他技术资料(1)《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普查报告》(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2020年7月(2)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襄自然资储备字[2020]4);(3)《宜城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4)《宜城市矿山恢复治理规划》(2019-2025(5)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号:H49G005069(6)现场调查资料。1.5方案适用年限7基建期0.7年,矿山总服务年限8年。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法。考虑到矿山闭坑后的生态复绿及后期监测管护时间预计3年,确定该矿山生态复绿期限为11年(2020年1由于矿山环境问题是一个动态问题,它是随着矿山开采的进程而随之变化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故本方案适用年限为11年,但每5年应进行一次修编。方案适用年限内,如采矿权人申请变更矿区范围、矿种、规模、开采方式,必须重新编制或修编本方案。1.6方案摘要1.6.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摘要(1)开采对象:拟设矿区范围内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2)地质储量:根据《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普查报告》,普查区查明砖瓦用页岩矿推断资源量326千立方米(772千吨查明建筑用白云岩矿推断资源量1004千立方米(2810千吨)。拟设采矿权包含于普查区范围内,且保有资源储量与普查区内一致。其中建筑用白云岩矿设计利用资源储量794千立方米(2224千吨),砖瓦用页岩矿设计利用资源储量261千立方米(618千吨);设计可采储量为1002千立方米(2700千吨),其中建筑用白云岩矿设计可采储量754千立方米(2113千吨),砖瓦用页岩矿可采储量248千立方米(587千吨)。(3)建设规模:38万吨/年。(4)矿山生产服务年限7.3年,基建期0.7年,矿山总服务年限8年;(5)产品方案:建筑用白云岩矿碎石、砖瓦用页岩矿原矿;(6)矿山总投资:1887万元;(7)税后利润:315.4万元/年;(8)开采方式:露天开采;8(9)开拓运输方案:公路开拓、汽车运输;(10)采矿方法:自上而下水平台阶采矿工艺;(11)选矿工艺:不选矿,只需破碎加工即可销售。1.6.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摘要(1)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为重要区,矿山建设规模为中型,故综合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确定为一级评估,评估区面积0.74km2。(2)现状评估结果:现状条件下,按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区,将整个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较轻一个级别,面积为0.74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3)预测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其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面积为0.0931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12.58%;较严重区面积为0.133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17.97%;较轻区面积为0.5139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69.45%。(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面积分别为0.0931km2、0.133km2、0.5139km2。同时将综合治理工作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进行。(5)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主要为截排水沟工程、排土场挡土墙工程、局部边坡治理工程、监测工程、植被复绿工程。(6)本项目矿山恢复治理工程总投资253.1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64.75万元,监测费用33.17万元,施工临时工程3.96万元,独立费用39.19万元,基1.6.3土地复垦摘要(1)土地利用情况项目区由露采坑、工业场地、矿山公路和排土场构成,总面积为13.1753hm2,占地范围内土地属宜城市南营办事处土城村、五连村集体所有,土地现状为水田、9旱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农村道路和田坎。(2)土地损毁情况项目区开采将共损毁土地13.1753hm2,其中无已损毁土地,拟损毁土地面积13.1753hm2,按地类分为水田0.2987hm2,旱地0.7754hm2,灌木林地1.4496hm2,按损毁类型为挖损9.2282hm2,压占3.9471hm2。(3)土地复垦目标项目区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面积共13.1753hm2,经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实际复垦土地面积13.1753hm2,设计复垦率为100%。通过土地复垦,预计恢复耕地1.5000hm2,林地4.7136hm2,草地4.7205hm2,坑塘水面2.2412hm2。(4)土地复垦投资情况本项目土地复垦总面积13.1753hm²(197.63亩),采用综合单价法进行计算项目土地复垦静态总投资131.38万元,单位面积投资6648元/亩;动态投资总额为146.71万元,单位面积投资7423元/亩。通过土地复垦后的长期经济效益较好,主要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矿区概况2.1项目概况2.1.1矿山基本情况宜城市伍子山矿区位于宜城市北东30°方向,直距9km,隶属宜城市南营办事处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8′33″~112°28′93″,北纬31°80′03″~矿区位置矿区位置依据《宜城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伍子山矿区新设采矿权。为大致查明矿区范围建筑用白云岩矿、砖瓦用页岩矿地质特征、资源量及开采技术条件,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于2020年7月编制了《湖北省宜城市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普查报告》(襄自然资储备字[2020]4号矿区面积0.2325平方公里,标高范围+142米至+60米,各拐点直角坐标见表13520900.0037621634.4523520749.0037621525.7633520437.0037621775.8743520714.0037622102.8853521086.0037622098.9663521042.0037621832.35根据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拟设采矿权范围与普查范围一致。矿区卫片图如图2-2。2.1.2矿业权设置情况该矿为新建矿山,矿区地貌为原始地形,以往无矿业权设置。2.1.3社会经济概况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兼种桃子、油菜等经济作物。工业经济以磷化工和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等采矿业、加工业为主。矿山周边环境、水源、电力及人力资源,满足矿山建设需求。2.2.1地形地貌矿区属丘陵地貌区,区内最高海拔+146m,最低点海拔+56m,最大相对高差90m左右。地形坡度较缓,一般小于20°,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植被发育一般,为灌木、草地覆盖,最近村庄距离矿区400m以上。矿区东南角紧挨伍子山最高点,西部及南部为平原,北部为丘陵,东部为伍子山最高点,矿区地势总体比四周高,西南部地势最低,矿区内地下水主要流向西南侧农田,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沿地形自矿区东南侧伍子山最高点流经矿区向西南至西北方向低洼处径流、排泄。照片2-1项目区地貌2.2.2气候本区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冷夏热,陆性率64%,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境内各地年降水量在800至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16.4天。降水分布趋势是东西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少,南部多。历年自然降水状况初步是丰雨年、缺雨年和正常年各占三分之一。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为全省日照时数高值区。一年中至16℃,境内各地年平均气温相差不过0.5℃。气温一般1月为最冷,平均2.2.3土壤项目区土壤质地野外鉴定属砂质土:干时手握成团,但极易散落;润时握成团后,用手小心拿不会散开;表土平均厚度50cm。砂质土的主要肥力特征为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但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土壤含砂粒较多,粘粒少,颗粒间空隙比较大,所以蓄水力弱,抗旱能力差。砂质土适宜种植耐旱、耐瘠、生育期短、早熟的作物。项目区土壤剖面见照片2-2。2.2.4生物项目区内多为林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原生树种主要为乔木、野生灌木、杂草等,野生木本植物主要有苦楝、马桑、牡荆、白背叶、盐肤木、草、车前草、野菊花、狗牙根、浦公英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蔬菜、水稻等。项目区内没有需要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植物等。项目区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有野猪、锦鸡、野兔、黄鼠狼、鼠类、蛇类、青蛙、山雀、八哥等。水生鱼类资源主要有草鱼、鲤鱼、鲫鱼、鲭鱼、鲢鱼、鳊鱼、白鱼等。项目区植被见照片2-3。2.2.5水文矿区内地下水主要流向西南侧农田,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沿地形自矿区东南侧伍子山最高点流经矿区向西南至西北方向低洼处径流、排泄。因此矿区属于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区,本区工业矿层赋存标高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最低侵蚀基准面+56m)以上,地形有利于矿床地下水的自然排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照片2-2项目区土壤剖面照片2-3项目区植被2.3矿产资源概况2.3.1矿区总体概况2.3.1.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2016年,原襄阳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编制了《襄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2016年,原宜城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编制了《宜城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根据上述规划,建筑石料类矿山属于宜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要矿产,是宜城市主要开发利用矿种。2.3.1.2本项目与矿区总体规划关系本项目位于上述规划范围之内,且符合上述规划及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具体设置,本矿区周边300m范围内无其他矿业权设置,且符合湖北省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准入许可的必要条件。2.3.2矿区资源概况2.3.2.1矿区地质伍子山矿区地层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1d)、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lr)及第四系全新统(Qh)。一、地层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1d)分布于矿区中部,主要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Z2∈1d1):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微晶结构,中层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白云石、泥质。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第二岩性段:(Z2∈1d2为一套灰-深灰色白云岩,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为建筑用白云岩矿主要赋矿层位。在本矿区内由于地表覆盖较广,地层出露情况较差,零星可见,地表露头风化严重,呈滚圆状,裂隙发育,局部可见方解石细脉。(2)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lr)分布于矿区南部,主要分两个岩性段。粉砂泥质结构(粒径<0.02mm页理发育,性脆,为砖瓦用页岩矿主要赋矿第二岩性段(S1lr2)为粉砂质页岩与粉砂岩互层。(3)第四系(Qh)主要由黄褐色腐植土层、亚粘土、残坡积土等组成,主要为人工覆土,在低洼、沟谷中分布较多,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二、构造矿区内地层整体表现为一推覆体构造,原地系统由志留系罗惹坪组(S1lr)地层构成,主要岩性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外来系统由震旦系灯影组(Z2∈1d)地层构成,主要岩性为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外来系统地层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30°~50°之间,倾角:30°~40°之间;表现为一单斜构造。推覆构造特征为KP1:推覆断裂结构面呈波状分布,平面上呈北西-南东方向展布,长度约1.5km。外来系统为震旦系灯影组(Z2∈1d)覆于原地系统志留系罗惹坪组地层上方,地层倒转,推覆体形态呈舌状,为逆冲推覆构造。2.3.2.2矿(床)体地质特征一、矿体特征本次拟设立矿区范围内共圈定两个矿体,编号为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Ⅰ号矿体为建筑用白云岩矿,Ⅱ号矿体为砖瓦用页岩矿。砖瓦用页岩矿和建筑用白云岩矿矿体产状基本一致。矿层倾向30°~50°,倾角30°~40°,沿走向和倾向方向连续性较好。1、建筑用白云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体广泛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部,本次圈定矿体为赋矿层震旦系灯影组第二岩性段(Z2∈1d2)的一部分,故顶板仍为震旦系灯影组第二岩性段白云岩,底板为震旦系灯影组第一岩性段(Z2∈1d1)紫红色泥质白云岩。矿体岩性主要为白云岩,颜色灰白-深灰色,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单层厚度10-30cm,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建筑用白云岩矿体由于被第四系残坡积物所覆盖,在地表出露情况较差,零星分布,覆盖层为人工覆土,厚度不稳定。建筑用白云岩矿体北西—南东宽约235m,北东—南西长178m~215m,赋存标高+60~+128m,出露面积0.038km2。2、砖瓦用页岩矿砖瓦用页岩矿体分布于矿区南部,顶板为志留系罗惹坪组第二岩性段(S1lr2底板未出露,主要岩性为粉砂质页岩,颜色为黄绿色、紫红色,主要成分为粘土质,具有页理构造,粉砂泥质结构(粒径<0.02mm页理发育,性脆。砖瓦用页岩矿体在地表出露良好,连续性好,覆盖层厚度较薄。砖瓦用页岩矿体北西-南东长205m,北东-南西宽28~72m,矿体出露标高+60m~+84m,出露面积0.019km2。二、矿石特征(一)矿石的物质组成砖瓦用页岩矿的矿物组成成分以粘土为主,粉砂质含量约25~30%,岩石较松软,属于粘土岩类,具有页理构造,粉砂泥质结构(粒径<0.02mm页理发育,性脆。建筑用白云岩矿的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矿物为白云石,次要矿物为石英,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二)矿石的化学成分砖瓦用页岩矿的化学成分为:SiO2:60.44~71.42%,Al2O3:11.98~18.24%,Fe2O3:4.9~6.55%,TiO2:0.64~0.83%,Ca1.46~2.04%,K2O:2.45~4.29%,Na2O:0.12~0.26%,SO3:0.05~0.084%,0.59%,MgO:2.02%,K2O:3.63%,Na2O:0.20%,SO3:0.072%,详见附0.38%,CaO:29.83%,MgO:20.13%,K2O:0.12%,Na2O:0.059%,SO3:0.077%。(三)矿石的物性特征砖瓦用页岩矿和建筑用白云岩矿的物性特征分述如下:1、砖瓦用页岩矿物性特征:(1)粒度粒径一般小于0.02mm,页理构造,粉砂质结构。(2)烧失量(%)烧失量一般为4.57~6.29,平均烧失量为5.45。(3)密度一般为2.30~2.45g/cm3,平均密度2.37g/cm3。2、建筑用白云岩矿物性特征:(1)饱和抗压强度白云岩饱和抗压强度21.35~64.79MPa,平均抗压强度39.74MPa。(2)碎石压碎指标钻孔ZK01中白云岩压碎值13.7%。(3)密度一般为2.76~2.83g/cm3,平均密度2.80g/cm3。(四)矿石的风(氧)化特征及覆盖层砖瓦用页岩风化层呈黄绿色、褐红色,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岩石矿物成份、化学性质及结构构造与原生页岩基本相同,仍可作为砖瓦用页岩原料。砖瓦用页岩矿位于矿区南部,赋存位置较低,无人工开荒植林,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厚度0.3~1m。建筑用白云岩风化层呈土黄色,破碎较严重,表面发育刀砍纹,岩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与原生白云岩基本相同。建筑用白云岩矿位于矿区中部,地表有第四系覆盖层,为人工开荒植林时堆积,分布范围较广且不连续,厚度不稳定。受勘查条件限制,在勘查工作时,使用小型挖掘机对地表进行挖掘勘查,初步了解风化层及覆盖层厚度为3~8m,平均厚度6m,在开采过程中需进行剥离。风化层及覆盖层厚度确定依据有所欠缺。三、矿石自然类型和品级(一)矿石类型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本矿区砖瓦用页岩矿石自然类型为粉砂质页岩,灰绿色或紫红色页岩,属于粘土岩,具有页理构造,粉砂质结构(粒径<0.02mm页理发育,性脆。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工业类型为烧制砖瓦原料。建筑用白云岩矿石自然类型为白云岩,灰-深灰色白云岩,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次为方解石、石英等。工业类型为普通建筑用石料。(二)矿石品级矿区内砖瓦用页岩矿石符合砖瓦用粘土岩类矿床地质勘查一般工业指标,可作为烧制砖瓦的原料,该指标中未对矿石品级进行划分。建筑用白云岩矿石SO3含量平均0.077%,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一般21.35~64.79MPa,平均抗压强度39.74MPa,压碎值13.7%,对比《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报批稿)附录E一般工业要求,矿石质量达Ⅲ类标准。区内建筑用白云岩矿厚度稳定程度一般,矿体基本连续,厚度整体稳定,局部变化较大,产状稳定,便于集中开采利用,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使用。四、矿体围岩及夹石(一)矿体顶、底板砖瓦用页岩矿体分布于矿区南部,顶板为志留系罗惹坪组第二岩性段(S1lr2接触层岩性为粉砂岩,砖瓦用页岩矿体仅为赋矿层位罗惹坪组第一岩性段(S1lr1)的一部分,故矿区内矿体的直接底板仍为罗惹坪组第一岩性段(S1lr1)粉砂质页岩。建筑用白云岩矿体广泛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部,本次圈定矿体为赋矿层震旦系灯影组第二岩性段(Z2∈1d2)的一部分,故顶板任为震旦系灯影组第红色泥质白云岩。矿体岩性主要为白云岩。(二)夹石砖瓦用页岩矿体为罗惹坪组第一岩性段地层,中间有粉砂岩夹层出露,单层厚度0.1~0.5m,小于最小剔除厚度(2m),不单独剔除。建筑用白云岩矿体中有部分白云岩软弱夹层,层厚1~2m,层厚岩石裂未达到《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报批稿)附录E一般工业要求,不能作为建筑用白云岩使用,但软弱夹层厚度为1~2m,小于最小剔除厚度4m,故在资源量估算时不单独予以剔除。2.3.2.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一、砖瓦用页岩加工技术性能本矿区矿石(页岩)主要用于页岩砖瓦原料,其生产工艺为:原矿开挖—破碎—筛分—陈化—制坯—烧结—冷却,工艺较简单。矿石一般不需要选矿,原矿直接粉碎,具体配矿比例要按实验确定。矿石呈层状,硬度1.5~2.5级,松散易碎,干燥时呈块粒状集合体,具粘结性和可塑性。矿石中矿物种类及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显示;SiO2含量较高,会大大降低生产材料的可塑性和干燥收缩性;硅铝酸盐的含量较低不会导致焙烧温度计耐火度增高;同时有机质含量较小,烧成的制品气孔率将较低。矿体经过挖掘后即可满足生产要求,矿石加工技术条件简单。二、建筑用白云岩加工技术性能本区建筑用白云岩矿岩性相对单一,结构、构造简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平均32.93MPa,产品主要为块石和各种规格的石料(主要有13(20~31.5mm)、12(10~20mm)、米石(3~10mm)、石粉3mm)共4种规块石生产的工艺流程为:剥离覆盖层-潜孔钻凿岩—中深孔爆破-机械采装-破碎运输—块石。石料生产的工艺流程为:剥离覆盖层-潜孔钻凿岩—中深孔爆破-机械采装-运至加工场-料仓—给料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振动筛筛分-不同规格的石料,不同机器之间用输送机相接。普查工作所测试及收集的矿石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测试结果,表明本区矿石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使用。若改变矿石用途,需按规范补作相应分析测试工作,重新进行评价。2.3.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矿区属丘陵地貌区,区内最高海拔146m,最低点海拔56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90m。地形坡度较缓,植被发育一般,为灌木、草地覆盖,区内水系不发育。2、气象、水文矿区东南角紧挨伍子山最高点,西部及南部为平原,北部为丘陵,东部为伍子山最高点,矿区地势总体比四周高,西南部地势最低,矿区内地下水主要流向西南侧农田,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沿地形自矿区东南侧伍子山最高点流经矿区向西南至西北方向低洼处径流、排泄。因此矿区属于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区,本区工业矿层赋存标高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最低侵蚀基准面+56m)以上,地形有利于矿床地下水的自然排泄。(二)岩层的含、隔水性划分矿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1d)、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lr)及第四系全新统(Qh)。其岩性特征按由老至新顺序分述如下: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1d)白云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中部,主要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Z2∈1d1):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微晶结构,中层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白云石、泥质。岩石富水性弱。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第二岩性段(Z2∈1d2为一套灰-深灰色白云岩,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在本矿区内由于地表覆盖较广,地层出露情况较差,零星可见,地表露头风化严重,呈滚圆状,裂隙发育,局部可见方解石细脉。岩石富水性弱。2、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lr)粉砂质页岩相对隔水层颜色黄绿色、紫红色,具有页理构造,粉砂泥质结构(粒径<0.02mm),页理发育,性脆。第二岩性段(S1lr2)为粉砂质页岩与粉砂岩互层。3、第四系(Qh)人工覆土孔隙含水层主要由黄褐色腐植土层、亚粘土、残坡积土等组成,主要为人工覆土。第四系一般厚度0.3~1m。在低洼、沟谷中分布较多,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和接触。孔隙含水层富水性良好。(三)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矿区地势总体比四周高,西南部地势最低,矿区内地下水主要流向西南侧农田,沿地形自矿区东南侧伍子山最高点流经矿区向西南至西北方向低洼处径流、排泄。矿区属于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区,本区工业矿层赋存标高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最低侵蚀基准面+56m)以上,地形有利于矿床地下水的自然排泄。矿区内无地表水体,主要地层为岩溶裂隙水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影响较大。(四)未来矿坑充水因素初步分析矿山为露天开采,未来露天采坑位于半山坡,露天采坑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主要充水方式为顶板直接充水,降雨直接流入采坑,矿山位于山顶,周边地势低于矿区,因此采坑水可经地表径流直接排到周边地势较低处。(五)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砖瓦用页岩矿开采方式为由上至下台阶式采矿法。建筑用白云岩矿开采方式为台阶采矿法,中深孔爆破技术,由上至下进行开采。(六)水文地质现状林,有居民在山上放牧,植被长势良好,地形简单,因此水文地质现状良好。(七)断裂构造的影响矿区内地层整体表现为一推覆体构造,原地系统由志留系罗惹坪组(S1lr)地层构成,主要岩性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外来系统由震旦系灯影组(Z2∈1d)地层构成,主要岩性为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推覆体地层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30°~50°之间,倾角:30°~40°之间;表现为一单斜构造。推覆构造特征(KP1):推覆断裂结构面呈波状分布,平面上呈北西-南东方向展布,长度约1.5km。外来系统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Z2∈1d)覆于原地系统志留系罗惹坪组地层上方,地层倒转,推覆体形态呈舌状,为逆冲推覆构造。断裂上部为建筑用白云岩矿,下部为砖瓦用页岩矿,二者均呈单斜构造,产状基本一致,断层面特征与两侧地层基本一致。两个矿体深部均受断裂构造影响。矿体内有少量裂隙及内部小构造存在,断裂构造对未来矿坑充水有一定影响,是部分矿坑的导水通道,但矿区地势较高,自排水条件良好,因此断裂构造对矿体开采影响不大。(八)矿区水资源综合评价矿山西北侧为闸口村,有自来水,矿山生产、生活用水均可引自来水,可以满足矿山生产生活用水。(九)水文地质条件勘查类型拟开采矿体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未来矿床的开采方式拟为露天开采,拟开采的矿体分属岩溶裂隙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矿区内断裂构造影响不大,矿区地表水体不发育。因此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本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应为第三类第一型,属于岩溶含水层充水的矿床,本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二、工程地质(一)矿区工程地质特征1、工程地质岩组根据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标准,单轴饱和抗压强度fr>60MPa为坚硬岩类,30MPa<fr≤60MPa为半坚硬岩类,fr≤30MPa为软弱岩类,本次普查采取了物理力学样并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可将矿区分岩(土)划分为如下工程地质岩组:(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1d)碳酸盐岩类半坚硬岩组(Ⅱ1)分布于矿区中部,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主要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一套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第二岩性段为紫红色中层状泥质白云岩。据本次普查工作所采取矿区岩石物理力学样分析得建筑用白云岩矿的饱和抗压强度一般21.71~47.42MPa,平均抗压强度32.93MPa,属于半坚硬岩组。岩石完整性良好,弱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呈土黄色,破碎较严重。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2)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lr)碎屑岩类软弱岩组(Ⅲ2)分布于矿区南部,主要分两个岩性段,主要分两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粉砂质页岩,为赋矿层位;第二岩性段为粉砂质页岩与粉砂岩互层。砖瓦用页岩矿的矿物组成成分以粘土为主,粉砂质含量约25-30%,岩石较松软,页理发育,性脆。岩石完整性一般,中等-强风化,强风化层分布于上部,风化层及覆盖层厚度为3~8m,平均厚度6m,呈黄绿色、褐红色,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风化后岩石力学强度降低,较破碎。(3)第四系(Qh)人工覆土松散岩组(Ⅳ)主要由黄褐色腐植土层、亚粘土、残坡积土等组成,为冲洪积相堆积物。本层厚度0.5~1.8m。在低洼、沟谷中分布较多,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和接触。2、矿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砖瓦用页岩矿体分布于矿区南部,顶板为志留系罗惹坪组第二岩性段(S1lr2接触层岩性为粉砂岩,砖瓦用页岩矿体仅为赋矿层位罗惹坪组第一岩性段(S1lr1)的一部分,故矿区内矿体的直接底板仍为罗惹坪组第一岩性段(S1lr1)粉砂质页岩。矿层顶板岩性为粉砂质页岩与粉砂岩互层,底板岩性为粉砂质页岩,均为软弱岩组,岩石完整性一般,中等-强风化,风化层呈黄绿色、褐红色,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风化后较破碎。建筑用白云岩矿体广泛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部,本次圈定矿体为赋矿层震旦系灯影组第二岩性段(Z2∈1d2)的一部分,故顶板为震旦系灯影组第二岩性段(Z2∈1d2)白云岩,底板为震旦系灯影组色泥质白云岩。矿体岩性主要为白云岩。顶板为白云岩,属于半坚硬岩组,岩石完整性良好,弱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呈土黄色,破碎较严重,底板为泥质白云岩,强度较白云岩略低,层面易发生滑移破坏。据钻孔揭露结果显示,多呈碎块状,少量柱状。(二)矿区工程地质现状矿区现未开采,地形地貌并未遭到破坏,有自然边坡,边坡坡度较缓,断裂构造及风化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工程地质现状良好。(三)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随着矿山开采,山体将遭破坏。矿区西侧有一条断层,北西-南东方向展布,断层面产状约35°,长度约1.5km,断层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与下盘志留系罗惹坪组呈断层接触。断层破碎带会降低岩体稳定性,但由于断层破碎带所在位置地势较低,地形平缓,因此对开采影响不大。矿区东侧留下露天边坡,露天边坡最终高50m~88m,边坡岩性为硅质白云岩,属于半坚硬岩组,但边坡节理裂隙较发育,据钻孔揭露结果显示,白云岩RQD值4.4%-93.6%,多小于50%,岩心较破碎,多呈碎块状,少量柱状,局部可能存在软弱夹层,因此未来露天采坑边坡局部可能失稳。(四)工程地质条件勘查类型矿体顶板为白云岩层状半坚硬岩组,底板为页岩软弱岩类,稳定性差。矿区高差不大,未来开采边坡可能因片理及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局部边坡失稳。因此,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本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应为第三类中等型,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型。三、环境地质条件(一)区域稳定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动反映谱周期特征0.35s,区域地壳较稳定。根据《地壳稳定性等级与地震指标》,凡震级Ms<5.5级,烈度<Ⅶ度的地区属于稳定区,依此标准,本区属稳定区。(二)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本区环境地质条件较为简单,随着露天开采,对环境地质会带来一定的1、矿山地质灾害随着矿山的开采,采空区的范围将会逐渐扩大,将可能出现崩塌、边坡失稳、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矿山应按设计的坡高及边坡角开采,当边坡岩石较破碎时应重新调整(调小)边坡角或进行边坡加固,并采取在边坡上方修筑截、排水沟等措施,以防止掉块、垮塌和滑坡造成的危害。在矿区周边的废渣堆场进行综合治理,修筑挡土墙,防止山洪泥石流,确保矿山开采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由于矿体部分地段破碎带及节理裂隙较发育,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当坡体较高或遇顺向坡时,应加强不稳定边坡的监测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按开发利用方案规范开采,防止边坡掉块、顺坡向滑移。2、矿山在剥离、采装、运输及破碎过程中,将产生废石(土)、粉尘、废气及爆破震动等,对矿山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简述如下:废石(土):矿山开采过程中将产生较多废石(土),废石(土)堆弃过程如不采取一定措施,将给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建议矿山制订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对固体废弃物应有序、合理的堆放。粉尘和噪音: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在凿岩穿孔及运输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和噪音,因此对矿区及附近地区环境有一定影响。但矿山只要采取有效防尘降噪措施,就会减少对采场环境的影响。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矿山生产开采过程中土地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同时固体废弃物堆放,对地形地貌也会造成影响,破坏当地景观。建议矿山选用合适的综合利用技术,加大综合利用量,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对已出现的不良环境状况,及时对边坡施行加固、采坑回填、植树种草等补救措施,修复景观。矿区范围内有一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伍子胥墓,位于拟设矿区范围东南方向两百米以外,经查询《宜城市文物古迹及地质遗迹保护区》,该墓葬保护范围为墓葬封土坡脚线上各向外扩展50米,建筑控制地带为墓葬保护范围的边线上各向外扩展30米,故此矿区设立对墓葬影响不大。4、水土环境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果不经处理随意排放,会污染矿区周边水资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会对当地水土造成污染。因此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妥善处理,应配备相关处理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循环使用。以免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水土污染。5、土地及植被资源的占压和破坏预测未来矿山开采固体废弃物堆放、矿山工程建设等矿业活动,一方面会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会破坏原有地层结构,加上地下水位降低,会使得地表无法生长植被,造成植被资源的占压和破坏。因此建议矿山优化开采方案,尽量避免或少破坏土地,对已破坏的土地进行恢复治理。(三)矿区环境地质防治措施建议1、制订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对固体废弃物应有序、合理的堆放,设计稳定的边坡角,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或修筑拦挡工程,疏浚矿区排水系统。2、优化开采方案尽量避免或少破坏土地,加强表土、剥离围岩等的综合3、对矿山上的生产及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后循环再利用。(四)环境地质条件勘查类型矿区为山坡露天矿,在区域地质上属相对稳定地区;现状条件下矿区地质环境良好;未来矿山开采可能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环境地质灾害;矿山在剥离、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及破碎过程中,将产生废石(土)、粉尘、废气及爆破震动等,对矿山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本矿区环境地质类型应为第二类,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型。矿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节理裂隙发育,矿床属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因此本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区工程地质现状良好,未来矿山为露天开采,边坡岩体主要为半坚硬岩类(Ⅱ1),其稳定性较好,但边坡岩体片理及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可能存在软弱夹层,因此未来露天采坑边坡局部可能失稳。因此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矿区为山坡露天矿,在区域地质上属相对稳定地区;现状条件下矿区地质环境良好;未来矿山开采可能会对环境地质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综上所述,依据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附录B划分,本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复合问题的矿床(Ⅱ-4)。2.3.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2.3.3.1工业指标依据《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2012年修订版)中砖瓦用粘土岩类矿床的一般参考工业指标、《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报批稿),结合矿石生产应用的实际,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发关于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的工业指标函,确定本矿区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如下:一、砖瓦用页岩A、质量要求:1、砖瓦用页岩化学成分及允许波动范围:Al2O3CaO(%)K2O+Na2O33-7110-20≤15≤3≤31-52、物理性能:烧失量:7-15。B、开采技术条件:1、可采厚度:≥4.0m;2、夹石最小剔除厚度:2.0m;3、最低可采标高:+60m;4、总剥采比:≤0.5:1(m3/m3),剥离物包括覆盖层、风化层、夹层(石)5、资源量估算边坡角:60°;6、采场最终底盘最小宽度:40m。二、建筑用白云岩A、石料质量要求:1、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0MPa;2、硫酸盐及硫化物(SO3质量计)≤1.0%。B、开采技术条件1、最低可采厚度:≥8m;2、夹石最小剔除厚度:4m;3、矿床最低开采标高:+60m;4、剥采比:≤0.5:1(m3/m3),剥离物包括覆盖层、风化层、夹层(石)等;5、资源量估算边坡角:60°;6、采场最终底盘最小宽度:40m;7、爆破安全距离:不小于300m。2.3.3.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砖瓦用页岩矿均属沉积矿床。矿区内两个矿体均呈单倾斜层状产出,矿体的形态规则且产状稳定,其变化系数小,勘查线基本沿矿层倾向方向平行布置。依据上述特点,选择断面法估算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和砖瓦用页岩矿资源量较合理。2.3.3.3矿产资源储量),建筑用白云岩矿剥离物284千立方米,剥采比0.28:1,砖瓦用页岩矿剥离物121千立方米,剥采比0.37:1。表2-2伍子山矿区建筑用白云岩矿资源量估算汇总表矿区矿体块段量类别断面投影面积(m2)断面间距(m)块段体积(千m3)密度(g/cm3)资源量伍子山Ⅰ推断资源量④2.8039.2044②2.80343.1637663766①744.512.802084.6255705570④2.80343.11Ⅰ2810表2-3伍子山矿区砖瓦用页岩矿资源量估算汇总表矿区矿体块段量类别断面投影面积(m2)断面间距(m)块段体积(千m3)密度(g/cm3)资源量Ⅱ推断资源量④0.862.372.0344①2.3730.07279279②24.032.3756.95①2.37362.57919919①2.37291.78968968③2.3728.68Ⅱ7722.3.4对地质报告的评述本次地质普查工作,主要收集了矿区以往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大致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构造、赋矿层位、岩石组合等地质概况;大致查明了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总体分布特征;大致查明了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及其分布特征;合理准确地估算了矿区范围内+60m标高以上砖瓦用页岩矿、建筑用白云岩矿石资源量;采用断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方法恰当,估算参数的确定及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合理,估算结果正确。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大致了解;对矿区进行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大致查明了矿区内的含水层、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岩体结构面及软弱夹层特征;大致查明了地质环境情况;并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今后矿山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普查工作所估算资源储量数据可作为矿山建设、管理的依据。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3.1矿产品需求现状与预测3.1.1矿产品需求分析3.1.2矿产品价格分析3.2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3.2.1开采方案3.2.1.1矿床开采方式3.2.1.2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Nj=d-(+e)=30-(+10)=0.5m3/m3);1.5m3,最大挖掘高度为10.2m,由于开采高差较大,设计建筑用白云岩矿②台阶坡面角及最终边坡角: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l坡面角取65°,则设计最终边坡角≤55°。砖瓦用页岩矿体主要岩性为粉砂质页岩,主要),阶坡面角取45°,则设计最终边坡角≤40°。③开采标高:根据矿体赋存状态,矿体埋藏标高为+14),3.2.1.3开采储量角45°,设计损失较小,可一并记为开采损失,本次设计开采损失率为5%。砖瓦用页岩矿设计利用资源储量=326×0.建筑用白云岩矿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3.2.1.4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矿山实际服务年限应以自然资源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内核准的生产规模进行计3.2.1.5开拓运输方案3.2.2厂址方案3.2.2.1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2.2.2厂址选择的原则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3.2.2.3厂址方案的确定3.2.3.1地下水控制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区内矿层及围岩均属裂隙含水岩组,富水性弱~3.2.3.2采场排水矿区属丘陵地貌区,区内最高海拔+146m,最低点海拔+56m,最大相对高差90m左右。地形坡度较缓,植被发育一般,为灌木、30~40°之间。矿山废石堆场(排土场)应选择有利地势堆放,并修筑挡墙,在四周修3.2.3.3地面防排水物资,落实应急救援措施;d、及时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气象预报情况,确保排土场3.3矿床开采3.3.1首采区及初始开段沟位置3.3.2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3.3.2.1采区划分3.3.2.2开采顺序3.3.3开采工艺及开采方法3.3.3.1开采工艺3.3.3.2开采方法(2)穿爆参数参考周边矿山以往开采技术参数及国家关于建筑用白云岩矿矿山相应的技术参数,并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爆破参数列于下表:1m2°34m5m6m7m8m9mmm3/m(3)爆破器材炸药:岩石膨化炸药或乳化炸药(水孔)。起爆器材:导爆管雷管。起爆源:专用起爆器。(4)装药、堵塞、起爆矿山建筑用白云岩矿30万吨/年,考虑采用人工装药。炮孔装药后进行堵塞,堵塞料采用黄泥和穿孔作业留下的岩粉,保征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开采过程中采用非电导爆管微差爆破,炮孔中装2个导爆管雷管(孔底及孔中间部位各一个各炮孔引出的塑料导爆管在地面进行网路连接(根据爆区大小确定网路连接方式),用非电雷管引爆导爆管。采用中深孔爆破时,安全距离一般为反坡200m、顺坡为300m。本矿山设计采用12m台阶中深孔爆破。爆破前应在警戒线上插旗、鸣哨、示警,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行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爆破参数均为参照类似矿山山企业在爆破作业前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爆破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对单次爆破炮孔个数、单次爆破装药总量以及爆破安全距离、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进行计算,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合格后方可开展爆破作业。3.3.3.4采剥工作进度计划水平以上为削顶工程,基建完成形成+70m首采平台。经计算,矿山基建工程量约3.3.4采、装、运设备选型本项目为露天开采矿山,建筑用白云岩矿设计年生产规模30万吨/年(10.7万m3/a),年工作天数250天,一般作业,每班工作8小时,剥采比0.28:1,则年采剥年工作天数250天,一般作业,每班工作8小时,剥采比0.37:1,则年采剥总量约为3.3.4.1凿岩设备),N=A=137000=1.33.3.4.2铲装设备本矿山年装载量为18.4万m3。铲装设备选用小松PC300-7型反铲液压挖掘机,挖掘机台班生产能力计算:QB=3600·T·η·E·kw/(t·Kp)=3600×8×0.55×1.5×0.85/(35×1.5)=产能力的需要,考虑矿山大块二次破碎,设计配备3台挖掘机满足生产。型轮式装载机(斗容3.0m3)辅助进行铲装、排土等作业。3.3.4.3运输设备1台22辆43台34台15台26台17台18台19辆23.4选矿及尾矿设施3.4.1选矿(加工)方案3.4.1.1选矿(加工)试验研究及评价3.4.1.2选矿(加工)方案3.4.1.3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中破碎然后闭路返回中间缓冲矿仓,圆振筛-25mm粒级部分→成品矿圆振筛,筛分成为了减少采场矿石运输距离,降低采矿作业成本,破碎站及矿石堆场布置在爆破3)在破碎站旁设置了避炮掩体,矿山爆破时,爆破危险区内滞留在办公室、仓库3.4.1.4主要工艺设备3.4.2尾矿设施3.4.3排土作业3.5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3.5.1总图运输3.5.1.1总平面布置农田和土地。工业场地应尽量平整,并有排水措施2)工业场地布置应尽量避开采需有足够的照明,道路交叉口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信号4)场地内和重要或遮拦及警示标志6)易爆物品临时贮存库与工业场地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3.5.1.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3.5.1.4外部运输3.5.1.5道路设计3.5.1.6机修、汽修设施3.5.2供电、通信3.5.2.1供电表3-312222231155411335116117228229113.5.2.2通讯3.5.3给排水矿区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降尘用水和车辆用水。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等标准,用水量应能满3.5.3.2供水生活用水取自当地自来水管网,水质标准要符合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3.5.3.3排水3.5.4通风、除尘3.6职业卫生与安全3.6.1采场及排土场边坡稳定3.6.1.1地质条件分析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边坡岩体主要为硬质岩类-坚硬岩类,其稳定性较好,但3.6.1.2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以较坚硬-坚硬类岩石为主,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多为切向坡和顺向坡,且边坡普遍较3.6.1.3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3.6.1.4边坡监测1.合理降低边坡角度。本设计中终了台阶坡面角为65º,最终边坡角≤55°。2.委托地质测量部门负责对采坑可能发生的形变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3.6.2安全卫生与消防3.6.2.1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2)生产过程危害因素主要有坍塌、滑坡、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坍塌:严格按开采设计要求从上而下台阶开采,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检查台阶(边坡)四周应有围墙或栅栏;3)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应设置保护罩或遮在电源线路上断电作业时,该线路的电源开关把手,应加锁或设专人看护,并悬挂“有还必须装有漏电保护装置;8)在带电的导线、设备、变压器、油开关附近,不应有任3.6.2.3消防安全措施3.6.2.4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的防护措施3.6.3安全机构设置与安全教育管理3.6.3.1机构设置3.6.3.2工业卫生、救护组织及人员配备3.6.3.3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及人员配备5)凡已取得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的人员,若继续从事原岗位3.6.3.4加强企业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矿山应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人2)矿长应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并经依3)特种作业人员(如爆破工、凿岩工、车辆司机、电工等)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4)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进入矿山作业5)在要害岗位、重要设备和设施及危险区域,设置符合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不6)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运输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8)矿山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及时进行修改。每个职3.7环境保护3.7.1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3.7.2生产过程3.7.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7.3.1矿山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7.3.2破碎生产线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7.4矿山控制污染的初步方案声,根据对同类噪声源的调查,各类机械噪声级在80-90dB(A)之间,电动机电磁噪矿区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3.7.4.2粉尘3.7.4.4废气、废水3.7.4.5矿山绿化和闭坑措施3.8建设工期与劳动组织3.8.1建设工期表3-4基建工程量表12345678123234465466111171111821229111111112122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4.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4.1.1评估范围和级别4.1.1.1评估范围确定4.1.1.2评估级别确定表4-1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1.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2.分布有二级公路、中型水2.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3.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4.有重要水源地。表4-2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100化-强风化,风化层呈土黄色,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厚层状结构为主,裂隙发育,矿层岩石完整性一般,中等-强风化,风化层呈黄绿色、褐红色,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表4-3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1.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大,采场进水边界条件复杂,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密切,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好,采场采矿活动和疏干排水容易导致1.采场矿层(体)局部位于较大,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较密切,采坑正常涌水量排水比较容易导致矿区周围主1.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为主,软弱结存在饱水软弱岩层或松散软弱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岩石边坡风化破碎或危岩发2.矿床围岩岩体以薄到厚层状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中等,存在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坡岩石风化较破碎,边坡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局部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巨厚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边坡较稳3.地质构造复杂,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带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或沟通地表水体,导水性强,对采场3.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3.地质构造简单,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较和围岩、覆岩,对采场充水影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5.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大,5.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较5.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小,边坡较稳定,不易产生地质灾6.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6.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高差较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6.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表4-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4.1.2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4.1.2.1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4.1.2.2地下含水层破坏现状评估矿区内含水层分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节理裂隙发育,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4.1.2.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评估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