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样本_第1页
毕业论文样本_第2页
毕业论文样本_第3页
毕业论文样本_第4页
毕业论文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样本全军信息系统管理专业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文题目CDMA网络优化中的掉话分析方法导师姓名姚世凯作者姓名刘崇英准考证号111411285600作者单位国防信息学院完成时间年月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系统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制•PAGE9•摘要网络优化化的重点之一是解决掉话问题,通过对网络掉话现象的原因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排除掉话,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质量,以便提高用户感知。关键词:网络优化掉话分析AbstractOneoftheCDMAnetworkoptimizationfocusistosolvethedroppedcalls,droppedcallsonthenetworkcauseanalysistoidentifypracticalmeanstoexcludethedroppedcalls,improvethequalityoftheCDMAmobilecommunicationnetwork,inordertoimprovetheuserperception.Keywords:CDMANetworkoptimizationDroppedcallsAnalysis

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PAGEIIII引言1一、常用的掉话分析方法2(一)指标统计分析...2(二)设备告警统计分析3(三)用户投诉分析3(四)路测数据分析3二、CDMA无线掉话常见原因分析及优化4(一)覆盖不足引起的掉话4(二)干扰引起的掉话5(三)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5(四)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话6结论7致谢8参考文献9学生姓名: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要加副标题)信息系统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CDMA网络优化中的掉话分析方法一、常用的掉话分析方法由于CDMA无线掉话原因的多样性,对某小区一次掉话的分析往往显得很复杂。因此,在实际网络优化工作中,如果在固定区域内、固定时间段内的掉话频繁发生,或出现较多的用户投诉掉话,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到引起掉话的原因并进行优化调整。常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话务统计分析、投诉分析、告警统计分析和路测数据分析,以下是对各种方法的简要介绍:(一)指标统计分析每天进行指标统计分析是网络优化工作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对于CDMA无线掉话也同样适用。分析时采用过滤法,找到指标明显异常的小区来分析,对指标恶化的小区寻找共性,如果是软、硬件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结合告警来分析。每天对所有小区进行分析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根据日常维护经验大部分的基站指标一直比较稳定,通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分析后可以通过剔除这部分基站,从而大幅度地减少每天需要关注的小区数量,提高工作效率。指标统计分析无线掉话过程中,有以下两点需要多加注意:第一、看指标不能只注意指标绝对数值的高低,例如某一扇区一段时间只有2次通话,却发生了1次掉话,50%的掉话率非常高,但由于试呼次数太少根本就没有意义,只有当试呼次数比较高时掉话次数对优化工作才更有参考价值。第二、掉话指标分析与其他指标分析要相互结合,掉话率与呼叫建立成功率、切换成功率等指标都是反映的网络运行状况,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当网络质量下降或者提升时,各项指标通常是同时下降或者提升的。对于单个的基站或者扇区来说,这种状况更是十分明显,例如某基站覆盖区域存在外部干扰,其掉话率、呼叫建立成功率、软切换成功率肯定都会受到影响而有明显的下降。为此,进行指标统计分析时,在重点抓住掉话指标统计分析的同时,还要与其他网络指标结合来一起进行分析。(二)设备告警统计分析网络优化是建立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的,设备存在故障时就会引起网络质量下降,在故障未排除之前网络质量未恢复正常,网络优化也就没有了意义。设备告警信息能实时反映全网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对网络质量影响最大,需要密切关注。日常维护过程中某一指标出现异常,很有可能是因设备出现告警,区别不同的告警并将其与指标统计联系起来才不至于盲目地浪费时间。一般来说,设备传输延时上升、信道板或主处理器故障均能引起掉话次数增加,此外基站设备不能正常解调GPS时钟信号,造成时钟不同步也会造成大量的掉话,这些硬件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设备告警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缩短定位问题的时间,从而节省大量人力。(三)用户投诉分析网络指标统计只是对用户使用频繁的时间段进行网络质量统计分析,无法对网络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分析,设备存在隐性故障或周边有干扰时无法通过告警信息监控来发现,因此用户投诉是最直接也是最及时的检查网络质量的方法,因此对某一区域同时出现大量用户投诉网络质量的问题时需重点关注相关地点是否存在基站设备隐性故障或干扰。如在设备厂商替换后出现某一区域用户投诉通话过程中杂音大,且频繁出现掉话问题,此时检查设备没有任何告警,通过对用户投诉地点测试后发现由于设备替换过程中周边新增加一个基站,但未考虑新建站点附近存在直放站问题,由于参数配置问题引起直放站工作异常,从而对周围其它基站产生干扰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由于直放站覆盖区域已由新建基站覆盖,经关闭直放站后测试网络恢复正常;通过对用户投诉的分析可以迅速对网络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定位,缩短故障定位时间。(四)路测数据分析路测是了解网络质量、发现网络问题较为直接、准确的方法。路测在掌握无线网络覆盖方面,具有指标统计、告警监控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特点。通过路测数据采集分析可以了解是否有越区覆盖、覆盖盲区现象,是否有上下行不平衡,设备是否存在隐性故障,是否有天馈系统接反或接错,导致PN信号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等。在进行了网络覆盖或做了参数调整调整后,都需要路测确认这些调整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某地新建基站入网后进行路测时发现周边基站切换到新建基站时存在掉话,但向周边基站切换时正常,检查相关参数配置均正常,经反复测试后确认新建基站时钟单元存在隐性故障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经更换时钟板后恢复正常。路测可以解决细节问题,但也有一定局限。路测有路线限制、时间限制等,因此不可能得到网络完全数据。在解决掉话的问题时,路测数据采集分析可以作为指标统计、告警监控的必要补充,但不能寄希望于单凭路测来优化全网的掉话指标。要想通过路测来找到掉话从而分析掉话的原因是十分困难的,依照中国电信总部2009年的指标考核体系,业务信道掉话率基准指标为低于0.35%,这就意味着只有打超过286个电话平均才能出现1次掉话,所以依靠路测很难捕捉到掉话的具体情形,也很难通过路测来了解清楚有哪些掉话原因。二、CDMA无线掉话常见原因分析及优化(一)覆盖不足引起的掉话无线网络覆盖不足是引起掉话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当前网络覆盖率已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仍存在一些盲区和信号强度很弱的区域,当手机处于基站覆盖范围以外,或无线环境很差手机不能正常解调前向信号时很容易产生掉话,由于手机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很差的区域,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小区的EC/IO值和移动台接收电平RX值同时呈下降趋势,此时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增大,一般会达到最大值,FER增高;当导频强度下降到-15dB以下时,前向链路不能被手机正确解调,根据前向掉话控制机制,当手机连续收到12个坏帧时关闭其发射机,此时基站收不到反向功控比特,前向业务信道功率保持不变,由此TX_GAIN_ADJ(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值)将保持不变。这种情况持续5s(MSfadetimer计时器)以上,手机将重新初始化搜索网络,同时也产生掉话。此类掉话也可以通过无线侧专业网管统计分析,根据手机接入时PN码时延码片数来估算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从统计结果看高山站的掉话基本都是手机处于基站覆盖边缘10公里以外信号很差的区域,偏远山区大量的无线公话通过安装八目天线保证用户平常使用,当基站下用户较多时呼吸效应引起覆盖范围收缩,用户将处于无网络覆盖的环境,通话将非正常中断而产生掉话。对于此类由于覆盖原因引起的掉话,根本的解决方法还在于对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持续加强网络建设。此外,对于覆盖弱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增大扇区导频功率,调整天线覆盖方向或增加高增益天线来加以优化调整。(二)干扰引起的掉话无线链路干扰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无线环境之中。从干扰源来讲无线链路干扰分为外部干扰和系统内部干扰。外部干扰包括直放站、雷达站、电台、微波甚至是高压线对无线链路造成的干扰等等,内部干扰主要是由于基站设备本身软硬件故障或工程、软件参数设置出现漏洞导致;从干扰影响的频段来说干扰分为前向链路干扰和反向链路干扰,一般而言,比底噪(-108dBm/Hz)高10dBm以上的信号均可认为是干扰。CDMA系统作为一个干扰受限系统,其前反向链路接收机输入信号功率谱密度都很低,可以认为有用信号是淹没在噪声之中的,这也使得CDMA网络对无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干扰信号对CDMA无线系统质量、容量都有很大的影响。CDMA无线掉话也同样受到干扰的直接影响,设备隐性故障对网络的干扰影响较大,故障点的定位也比较困难,例如某基站下部分用户投诉通话质量较差,掉话现象频繁发生,而基站站无任何告警,由于同一基站下部分用户却正常,很难确定是否为网络故障,根据故障现象判定为干扰引起;对现场测试时未发现有干扰源存在,而用户反映的问题依然存在,对用户所在基站进行全面测试后发现一个扇区的功放存在隐性故障从而对其它两个扇区形成干扰,从而引起用户使用过程中频繁掉话,此类问题只有通过实地测试才能发现。(三)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进入激活集的可用导频数量大于手机Rake接收机数量时,Rake接收机只能以时分的形式选择其中一部分信号进行合并,多余的导频信号则成为一种干扰,增加了系统的背景噪声,形成导频污染现象。导频污染造成的掉话也是网络优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掉话。当手机在导频污染区进行通话时,由于多余导频信号的干扰,使得无线环境恶化,造成EC/IO值下降,F-FER上升,很容易引起掉话。由于进入激活集中的各个导频强度相差不大,无法形成一个主导频,虽然手机在软切换过程中与激活集中各个扇区都建立通信,但维持其通话的信令消息主要来源于主导频扇区,主导频扇区不断切换很容易造成通话过程中信令消息丢失,从而引起掉话。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多发生在基站分布相对密集的城区及高层建筑,城区基站比较密集,一些天线挂高较高的基站扇区,周围环境中大部分区域都在其天线视距范围以内,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其覆盖范围,形成越区覆盖,造成导频污染。如某县城双载频基站较少,201频点的掉话率一直居高不下,从而引起全网的掉话率一直在0.48%,而统计周边单载频基站正常,经对周边网络情况分析由于直邻地市边界高山站海拔较高,对县城基站产生导频污染,县城基站201频点与相邻地市高山站283频点之间的切换为硬切换,因此掉话率也就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县城基站数量较少且能满足用户正常需求,经调整为单载频基站,同时联系相邻地市调整基站天线下倾角和功率后掉话问题得到解决,全网掉话率下降到0.28%,可见干扰对网络质量的影响之大;对导频污染现象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优化手段:对基站进行合理布局,尽量在密集市区不建设过高的基站。通过调整天线挂高、下倾角、方位角来调整基站覆盖范围,避免产生越区覆盖现象。合理设置导频功率,尤其是密集市区应当在保障网络覆盖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导频功率,从而避免产生导频污染。(四)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话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前向覆盖大于反向覆盖,一是反向覆盖大于前向覆盖。对后一种情况在实际网络中比较少见,因为基站系统功率性能要明显优于手机,所以很少会出现反向覆盖大于前向覆盖的情况,而反向覆盖大于前向覆盖对于掉话并无直接影响,主要是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话。当前向覆盖大于反向覆盖时,前向链路信号太强而反向链路信号太弱,对于处于切换状态的移动台而言,导频信道强度指示手机进行切换,但是手机的反向发射功率无法满足维持反向链路的功率要求,很容易造成掉话,此时的导频信道就不再是协助切换而是干扰了。此类问题多发生在基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尤其是前向覆盖很远的基站边缘,譬如高山站等。对此可以采取降低导频信道增益、调整基站天线下倾角或方向角等方式来缩小基站覆盖范围,从而均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