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题库-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笔记_第1页
知识题库-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笔记_第2页
知识题库-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笔记_第3页
知识题库-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笔记_第4页
知识题库-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实操文库知识题库-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笔记一、神话传说1.了解神话与传说的区别,熟悉神话的基本特点。(1)、神话与传说的同:A.上古传说与神话相交融,神话是传说的源头之一B.传说的人物、情节也有一定的超现实因素C.传说继承了神话的“变形”手法和夸张叙事。(2)、神话与传说的异:A.神话是先民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创作,而传说却是有意为之。B.神话的主人公是神灵,而传说的主角通常是人。C.神话更多地与宗教有关系,而传说则体现出明显的历史性质(参见教材p3)(3)、神话的基本特点:叙事性、形象性、象征性、夸张性、虚幻性2.熟悉中国古代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孟姜女3.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农耕文明色彩)

(1)、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而中国古代神话也与此相吻合,体现出了浓厚的农耕文明的色彩

(2)、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看,中西神话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这种区别,通过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的简单比较可以窥见一斑。

A、从内容来看:a.希腊中的神灵是谱系化的,中国的神灵缺乏这种系统性。

b.希腊的神是世俗的、人性化的,而中国的神则是神圣的、道德化的。c.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却性格模糊。d.中国神话保存了较原始的面貌,而希腊神话经过整理后已非原生态神话。

B、从保存来看:a.希腊神话得到了系统而充分的整理和加工,而中国神话则相反;b.中国古代神话被历史化,而希腊神话的历史化程度较小。4.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按内容划分的各种类型。(1)、自然神话:洪水神话(大禹治水)、创世神话(盘古开天)、生命起源神话(女娲造人);(2)、人文神话:始祖神话(伏羲与女娲)、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创造发明神话(仓颉造字、杜康酿酒)。5.了解传说与历史的差异(1)、传说是口头形式的,而历史是文字形式;(2)、传说强调传奇色彩,而历史着重真实性(如哭塌長城);(3)、传说在流传中经常发生变异,而历史相对较为稳定;(4)、传说与历史还可以互相转化。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或事件会进入历史记录,而历史上的人和事也可能在传播中逐渐变为传说。6.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价值。(1)、承载民族的历史:

华夏的上古史大多是由神话、传说转换而来的。如五帝、三王中夏禹等。(2)、奠定民族精神:

[1]深重的忧患意识[2]崇德的文化传统[3]不屈的抗争精神(3)、开启华夏文明:[1]民间文学的发源地[2]文人文学的素材库二、诗骚传统1.熟悉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1)、先秦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诗经》,一是《楚辞》(2)、《诗经》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反映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3)、《楚辞》产生于战国时期,以反映长江中游、汉水流域、洞庭湖畔

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南方荆楚地区民风民俗、尤其是以巫祀文化为主要内容。(4)、《诗经》以记录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5)、《楚辞》以抒发理想,表现自我,赞美爱情的神话为主,从而形成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2.熟悉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原称《诗》,或称“诗三百”。汉武帝以后,称《诗经》3.熟悉《诗经》“六义”。(1)、“六义”实际上分为两组:风雅颂

赋比兴(2)、风雅颂:《诗经》中诗歌的分类:风

即“土调”,是各地方的乐调民歌;雅

是朝廷的宫廷乐调;颂

有表演之意,即不但配合乐器,用皇家声调歌唱,还带有扮演、舞蹈的艺术。(3)、赋比兴:《诗经》中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赋

的基本特征,一是“敷陈”——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或抒情;二是“直言”——直接表达而不用曲笔。比

就是用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也就是比喻、比拟、借代等手法。兴

的基本特征,一是必定在章节之首,二是通常是对景物、事物的描写。4.掌握《诗经》中的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1)、句法以四言为主,兼以杂言(2)、章法灵活,常见重章叠句(3)、词汇丰富,大量叠字及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4)、修辞生动,手法多变(5)、韵律自然5.熟悉中国最早的著名诗人。中国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诗人就是屈原!之前的《诗经》都是集体创作。屈原的楚辞是个人的创作。或者可以说,自屈原之后,中国才出现了“诗人”。(1)、屈原的生平:[1]屈原的家世。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和楚王原本同姓“熊”(其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屈瑕被封于“屈”地,因以地为氏。

[2]屈原的生年。屈原的生年,众说纷纭。现在较多人认同的说法,是根据《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辰吾以降”一句,推算出其生日为楚威王元年(前339)正月十四日。其卒年较少异议,多认同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的说法。按此说法,屈原享年62岁。

[3]屈原的史迹。少年得志(0-27岁)、中年遭贬(27-44岁)、晚年流放(44-62岁)(2)、屈原的作品:,在《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其中《离骚》一诗为其代表作。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将其中二十五篇列为屈原作品,这些作品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可知对这二十五篇中部分作品的归属和真伪,汉代就存在争议。大致说来,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招魂》仍应遵从《史记》,视为屈原之作;《远游》、《卜居》、《渔父》,则伪托的可能性为大。6.了解“楚辞”一词的三个具体含义是什么。了解《楚辞》一书是哪一时期由何人辑录而成。(1)、含义:a、指战国时期形成的具有楚语和楚音特征的、富于地方色彩和楚地民歌传统的新兴文学样式。这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b、指用这种样式创作的富有南方民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的作品。因屈原作品是此类创作的代表,而又与汉代的赋有渊源关系,故被称为“屈赋”(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所以此类作品又被称为“骚体”,或简称为“骚”。c、指汇集这类诗歌作品而形成的一部诗集。(2)、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为《楚辞》。7.熟悉楚辞体诗歌的基本特点。(1)、浪漫的精神气质(2)、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3)、鲜明的南方楚地特色(4)、独特的语言风格8.熟悉浪漫主义作品的主要表现。(1)、感情的热烈奔放;(2)、对理想的执着追求;(3)、想象的奇幻怪特;(4)、以幻想、神话创造出的瑰丽图景;(5)、夸张的笔调。9.了解儒家经典“十三经”的基本构成及“四书五经”的含义。

(1)、六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整理过的六部古代著作被奉为经典,史称“六经”,即:《诗》(《诗经》)、《书》(《书经》、《尚书》)、《易》(《易经》、《周易》)、《礼》(《礼经》、《仪礼》)、《春秋》(《春秋经》)、《乐》(《乐经》)

五经:约在汉代至魏晋期间,《乐经》散佚,“六经”只剩下五经。但请注意:此时的“五经”与明清时期“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并不完全相同。

九经:唐代初、中期,用九部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儒家经典于是增加到“九经”。这九经是:《诗经》、《书经》、《易经》和“三《礼》”、“三《传》”。

●“三《礼》”是指三部与礼仪有关的儒家典籍:《仪礼》、《周礼》和《礼記》。

●“三《传》”则是指古人认为是注释《春秋》的三部著作:春秋末到战国初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漢代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和戰國谷梁赤的《春秋谷梁傳》。

十二经:晚唐文宗时,在原来九经的基础上增加了《论语》、《尔雅》(解释儒家经典中的词语的一部工具书)和《孝经》,儒家经典增加到十二经。

十三经:五代十国时期,《孟子》曾一度被后蜀列为儒经。南宋时,《孟子》被朝廷正式列入儒家经典中,十三经正式形成,並从此固定了下來。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2)、四书:宋代朱熹为两部儒家著作(《论语》、《孟子》)和儒经《礼记》中的两篇论文(《大学》、《中庸》)作过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著作。不过,宋代以后所说的“五经”,与汉代所说的“五经”(见上文“十三经”部分)并不完全相同。宋人把《礼记》列入五经之列,作为“礼”经的代表,而代替了汉代五经中的《仪礼》。三、史传散文1.了解作为文体名称的“散文”概念出现于何时。

(1)、“散文”一词最早表示“文采焕发”之意。如晋木华《海赋》:“若乃云锦散文于沙内之际,绫罗被光于螺蚌之节。”(adj.形容词)(2)、又有“行文”之意。如《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

(v.动词)(3)、作为文体名称,则始见于南宋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一书中《文章有体》条,该条记杨东山论文曰:“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n.名词)2.了解狭义的散文(即古文)的基本含义,掌握其不押韵,不重排偶两大基本特征。(1)、广义的散文,指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的所有文章。或者说,除了小说之外的所有不押韵的文章。(2)、狭义的散文,则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即古人所谓的“古文”。3.了解先秦散文的两个主要类别——哲理(诸子)散文和叙事(历史)散文。(1)、是先秦到汉代的历史散文(叙事散文)和诸子散文(哲理散文)。(2)、先秦散文奠定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基本特点:实用性,形象性,情感性4.了解中国纪事史书的四大体裁(春秋战国时期,先人已对史官有所分工,“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由此形成了最早的史书分类。记言体史书:以《尚书》为代表;纪事体史书:包括《春秋》、《国语》等)(1)、编年体:编年体史书出现于春秋时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纪事史书。编年体以时为序,即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编排史料,叙述史实。编年体史书最早的作品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所撰的《春秋》;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是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2)、国别体:

国别体史书出现于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以地为序,即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区(如诸侯国)编排史料、叙述史实。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相传由战国初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的《国语》,以及此后出现的《战国策》等史书。(3)、纪传体:

纪传体史书出现于汉代,由司马迁开创。纪传体史书以人为序,即通过记载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来叙述史实。纪传体是古代纪事史书四种体裁中影响最大的一种。中国古代官方修撰的“正史”,全部使用纪传体来撰写。纪传体史书最早、影响也最大的作品是司马迁所撰的《太史公书》(后通称《史记》)。(4)、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出现于宋代,是几种史书纪事体裁中出现最迟的一种。纪事本末体以事为序,即按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整个过程来编排史料、叙述史实。纪事本末体最早的作品是南宋袁枢所撰《通鉴纪事本末》。5.了解骈文的主要特征对仗、四六、用典、藻饰6.了解作为古文的《谏逐客书》却被视为“骈文之祖”的原因。掌握文中骈文化的具体表现。(1)、《谏逐客书》写作艺术:[1]罗列事实,证据典型充足

[2]正反对比,论证充分有力

[3]摸准心理,论证针对性强

[4]针对对象,语言优美得体:A.骈偶化的句式B.谦恭得体的措辞

[5]灵活多变的笔法:a.用词、句式的变化;b.举证角度的变化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2)、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骈文的特点:a.裁对的均衡对称美

b.句式的整齐建筑美

c.隶事的典雅含蓄美

d.藻饰的华丽色彩美

d.调声的和谐音乐美四、诗词曲赋1.概说【1】了解汉族古典诗歌与西方诗歌或少数民族诗歌的基本特点。[1]从广义上说,凡是古代押韵的文字作品,都属于古典诗歌之列,因此,古典诗歌包括了诗(含民歌、歌谣)、词、曲、赋等。[2]从狭义讲,则仅指诗。【2】掌握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古典诗歌分类名词。

(1)、按照体裁分,广义的古诗可分为诗、词、散曲、民歌等(2)、按照格律分,狭义的古诗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3)、按句式分类,狭义的古诗可以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大类。此外,还有较为罕见的二言、三言、九言等形式。(4)、按照内容、题材进行分类,名目繁多。较常见的如: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讽喻诗、闲适诗、感遇诗、游仙诗、招隐诗、闺情诗、宫怨诗、悼亡诗、弃妇诗等。(5)、古人对诗词也有按照用途进行的分类的,常见的如赠答诗、应试诗、题画诗。2.诗【1】掌握近体诗的基本特点,并能据之辨别古体诗与近体诗古诗尽管形式多变,但从格律严谨与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古体诗与近体诗。(1)、近体诗的说法是唐人提出的,用以指当时出现的一种按照非常严格的格律要求创作的诗歌,因其格律严整,这种诗歌形式又被称为格律诗。古体诗格律较为宽松,形式限制没那么严格。所以唐代以前的诗歌,或唐代以后格律没有那么严格的诗歌,都可称之为古体诗。(2)、近体诗的基本特点:

[1]句式方面:近体诗基本只用五言、七言两种句式(也有极少数六言体),且不能五七言相杂。换言之,五言诗每句都是五字句,七言诗每句都是七字句。[2]句数方面:绝句每首诗必定是四句,律诗每首诗必定是八句。此外还有一种较长的排律,全诗句数也必须是偶数句。换言之,作品句数为奇数,或者全诗仅六句的,都不符合近体诗的要求。[3]平仄的变化方面(见【2】)[4]押韵方面。押韵上近体诗格律的限制也很严格,表现为以下几点:

a.除首句以外,奇数句一律不押韵,偶数句一律押韵。换言之,近体诗押韵的位置,肯定是第二、四、六、八句,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

b.一韵到底,不得换韵。

c.由于通常只能押平声韵。因此,近体诗必须押韵的第二、四、六、八句,一定是以平声收结的。[5]对仗方面近体诗的格律规定律诗的颔联(第二联)、颈联(第三联)必须对仗,其余两联可对可不对。而绝句则没有这一规定,有首联对仗的,有尾联对仗的,还有两联都对仗或两联都不对仗的。【2】熟悉近体诗平仄、粘对、对仗的相关规则,并能根据首句推断其后各诗句平仄格式。平仄的变化方面:近体诗格律的严格性在平仄的规定方面表现为下列几点:(1)、一句之内必须平仄相间:由于这一规定,近体诗的诗句的平仄格式,一般只有四类八种:甲、平起平收

五言:平平/仄仄/平。如“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如“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乙、平起仄收

五言:平平/平/仄。如“竹喧归浣女”(王维《山居秋暝》)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如“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丙、仄起平收

五言:仄仄/仄/平平。如“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丁、仄起仄收

五言:仄仄/平平/仄。如“香雾云鬟湿”(杜甫《月夜》)

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如“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这些规定都比较严格,除了平仄重叠的音步(如“平平”或“仄仄”在一起时)允许前一个字平仄可以变化以外,任何一个处于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如单独一个音步的平仄,或重叠音步中后一个字的平仄)都是不允许改变的。违反这一规定的,就必须采取补救措施。(2)、句与句之间必须讲究平仄上的“对”和“粘”。a.所谓“对”,是指同一联的两句诗必须平仄相对(相反)。上句是“仄起仄收”,下句就必须是“平起平收”;上句是“平起仄收”,下句就必须是“仄起平收”。b.所谓“粘”,指上下联相邻的两句(上一联的后一句与下一联的前一句)之间,平仄格式相“粘”,即前半截平仄格式相同,后半截平仄格式相对。以律诗为例,如果第二句是“仄起平收”,那么第三句必须是“仄起仄收”(起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是“平起平收”,第五句必须是“平起仄收”(起句与第四句相粘)。【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阅读实践。【4】掌握唐代诗人的下列誉称:●四杰之冠——王勃

●诗仙、谪仙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诗圣、人民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诗史——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诗佛——王维

●诗豪——刘禹锡

●诗鬼、鬼才、诗之妖——李贺

●诗魔、诗王——白居易【5】了解下列唐代著名诗人的基本诗歌风格:

●李白——奔放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清新秀雅

闲逸萧散

●岑参——雄奇瑰丽

●白居易——平浅明快

●李商隐——深沉绵邈,典丽精工【6】掌握以下唐代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

●盛唐边塞诗派

●盛唐田园山水诗派

●中唐元白诗派

●中唐苦吟诗派【7】了解宋代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及其主要诗歌主张。(1)、南北宋之际,出现了影响巨大的江西诗派。他们所作诗歌都遵循黄庭坚的诗歌主张。(黄庭坚作诗,有所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方法,讲究“无一字无来历”,目的是“以故为新”,尚不失宋诗革新期的首创精神。他也因之成为稍后兴起的“江西诗派”的旗帜。)(2)、江西诗派的成员众多,影响深远,元代方回编选《瀛奎律髓》时,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此时江西诗派正式定型,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3)、可惜的是,江西诗派的很多诗人只是在模仿前人的技巧、声韵格律方面用功,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直到南渡之际,陈与义(1090~1138)等人由早期江西诗人对杜诗声律的偏爱转向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和苍凉沉郁的风格,在诗歌中反映出民族灾难降临之初知识分子的爱国感情,宋诗停滞不前的现象才有所改变。【8】熟悉宋诗的三大基本特色。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辩》说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也正是宋诗区别于唐诗的基本特点。(1)、以文字为诗:指诗歌的散文化的倾向——用散文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之法作诗,使诗歌散文化。语言平直、简洁,不晦涩,文脉畅通不悖理,通顺易懂。(2)、以才学为诗:即在诗中表现出某种才气和学问。形式表现为爱用典故,爱化用前人诗句。(3)、以议论为诗:就是在诗中直接发表议论,从而阐明某种道理。【9】了解“乐府”一词的众多含义。(1)、乐府本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乐是音乐,府是官署,政府机构。(2)、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所唱的诗,即“歌诗”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最早的乐府(诗),主要是指汉代乐府收集、演奏的民歌。(3)、魏晋以后,文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诗,有合乐的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也有称为“拟乐府”的。【10】熟悉汉乐府的基本特点。(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2)、声辞并茂的音乐特性(3)、相对完整的叙事情节【11】熟悉《上邪》一诗的情感内容和艺术特色。(1)、用五种不可能发生的情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一种强烈、扑面而来的压力——发毒誓。(2)、山洪暴发的激情、矢志不移的坚贞、直白外露的抒情、奇思妙想的设誓、夸张扬厉的笔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自由不羁的形式【12】了解陶渊明的文学地位(最早的田园山水诗人、隐逸诗人之宗)。(1)、概况: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又字渊明。西晋浔阳柴桑人,谥号“靖节征士”,因其曾作过彭泽令,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陶彭泽。因其辞官归隐,躬耕自娱,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2)、陶渊明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出生-29岁:在家闲居时期。29-41岁:出仕时期;隐居时期(41岁-去世)【13】了解陶渊明诗歌中哪一类题材成就最高。陶诗现存125首。按内容,题材,陶诗可分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陶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人。(最早的山水诗人是谢灵运)【14】熟悉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七)的情感内容与艺术特色。(1)、对误入红尘的悔恨、对浑浊官场的厌恶、对清明风起的期盼、对回归自然的渴望(2)、语意双关的手法、恰当巧妙的比况、自然流畅的语言【15】了解李商隐诗歌的基本特点文辞清丽、意蕴朦胧幽微、情调感伤【16】熟悉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的情感内容与艺术特色。(1)、追求爱情的热切、求之不得的痛苦、梦想幻灭的绝望(2)、巧借春景暗示怀春之心、明暗用典反映追求之意、强烈对比表现悲剧之美3.词【1】了解词的起源及臻于巅峰的时代。(1)、词发源于唐代。是在民歌(包括乐府)、近体诗(尤其是七绝)和唐代燕乐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配乐可唱的新的诗歌形式。(2)、宋代是词的发展的高峰期。【2】了解词先起于民间,后文人加入的发源历程,熟悉最早的词集和最早的文人词集。(1)、词起初流行于民间。中唐以后,文人开始参与到词的创作中来。五代时期,词的成就集中体现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以及曾任南唐宰相的冯延巳的创作中。李后主的词作,在内容上、艺术上都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北宋初期,词大多沿袭五代时期的词风。宋代是词的发展的高峰期。晏殊、晏几道父子、欧阳修、张先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词人。这些人基本上是官员,词作也以反映士大夫的情感为主。北宋中期,著名词人柳永一改早期士大夫派的词风,专注于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情感。影响巨大。其后著名的词人,当推苏轼,他拓宽了词的内容和境界,开创了豪放一流的词风。北宋中后期的著名词人,还有秦观、贺铸等。而周邦彦则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随着国势衰颓,豪放词派崛起。这一派的代表词人是辛弃疾。此外还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张元干、张孝祥、陆游、岳飞等。婉约词人首推李清照。此外还有吴文英及因格律严整而被称为格律派词人的姜夔等。宋代以后,历代词的创作依然不断。但巅峰已过,辉煌难再。词人中成就、影响最大者,当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2)、a.现存最早的词集——1900年,敦煌鸣沙山藏经洞中发现的收有数百首唐五代时所写的词曲的《云谣集》,除杂有五首文人词外,其余均为民间词。b.现存最早的文人词集——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收录了中唐的刘长卿、戴叔伦、韦应物、王建、刘禹锡、白居易、张志和等的词作。晚唐温庭筠创作了70多首词作,是最早的著名词人。【3】熟悉婉约词、豪放词的不同特点,能够根据词作内容及表达特色赏析不同风格的词作。(按照不同的标准,古人对词有不同的分类。[1]按基本风格分[2]按词调长短分[3]按分段情况分)(1)、按基本风格分,词可分为婉约、豪放两大类。(2)、婉约词被古人认为是词的正宗,其主要特点是:内容上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之类。形式上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3)、豪放词一度被视为另类。其主要特点是:题材宽广,不受限制。意境开阔,富于气势。不拘音律,表达自由。【4】掌握根据字数、段数区分的词的分类名称,并能在赏析时加以运用。(1)、按词调长短分,词可分为:小令(少于58字);中调(59—90字);长调(慢词)(91字以上)从现存词谱看,最短的小令仅14字;最长的长调达240字。(2)、从分段情况看,词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类。词调以单调、双调为常见。三叠已经很少;四叠则仅有《莺啼序》一个词调。【5】了解词的词调、词题、句法方面的形式特点。(1)、词调方面: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调。从文学的角度看,词调是依据音乐而形成的歌词形式,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分段与否及分多少段、词句数量、每句的字数及平仄变化、押韵的位置及押韵字的平仄、对仗与否及在何位置对仗等等。词调不同,词的字数、句数、“段”数也就各不相同。(2)、词题方面:词必有词调,却未必有词题,这是词的体制上另一个特点。词题即词的题目,往往是对词的内容的概括,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则是词题。(3)、句式方面:句式参差不齐,是很多词调的一大特点,也是区分词与近体诗和古体诗的明显标志。从词谱上看,词的句式,最少的是一字句,如《十六字令》的首句;最多的是十一字句,如《水调歌头》上下阕的第三句。【6】熟悉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情感内容与艺术特色。(1)、旷达的开阔胸襟、独到的人生感悟(2)、飘逸豪放之气、寻常处生奇警、处处语意双关4.曲【1】了解曲的基本含义。曲是宋代以后兴起的一种依托音乐而建立起来的新的文学形式。因其配乐可唱,所以又叫“乐府”,“今乐府”、“余音”等。【2】了解南曲与北曲的不同流行时代。曲分南曲、北曲:南曲最早流行于南方,以宋朝统治地区为主;北曲最早流行于北方,以金朝统治地区为主。南北曲通常来说区别颇大,以易于辨别者言:

A.就音乐的总体风格言:南曲缠绵而北曲激越;

B.就伴奏乐器言:南曲用鼓板而北曲用琵琶C.就流行时代言:北曲流行于元代;按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观点,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是曲。所谓“唐诗宋词元曲”,这里所说的元曲,主要就是北曲。南曲盛行于明清。【3】了解元曲的基本分类及其性质。南北曲都可分为两大类:散曲和剧曲。

A.散曲是清唱曲,形式与词相类似;B.剧曲是包括清唱曲、对白、音响、舞蹈及其它表演的戏剧,形式类似于歌剧。南曲中的剧曲,一般叫“南曲”、“南戏”、“传奇”;北曲中的剧曲,一般叫做“杂剧”。【4】掌握散曲的分类,并能运用于作品赏析中。元代的散曲,主要分两大类:小令、套数。还有一种较少见的形式:带过曲。

[1]小令:又叫“叶儿”,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形式与单调的词相似。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2]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几支曲子组成的组曲(组诗)。如课本所选的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通常有主曲、尾声(尾、尾声、煞)[3]带过曲:带过曲是一种介于小令与套数之间的组曲。通常有两三支曲子,曲牌写明“带”、“过”或“带过”。如(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等。三首的如《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5】熟悉散曲与词的异同。(1)、散曲与词从形式上看非常相似,一般人觉得难以区分。其共同点如:

[1]都有调名:词调、曲调(有的甚至相同,如《八声甘州》)

[2]都有标题: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天净沙·秋思》(曲)

[3]句式都可以是长短句。但是毕竟词与曲是不同的形式,故也各有特点。(2)、词与散曲的形式差异:词曲段数一/二/三/四一套数无有韵脚疏密相间隔句/句句押平仄区分平仄/四声平仄通押换韵有些可以一韵到底衬字罕见常用宫调名不注明通常注明内容、语言由通俗到文雅通俗

【6】熟悉张可久《普天乐·暮春即事》的情感内容与艺术特色。(1)、春光离去的无奈之感、人生失意的途穷之叹(2)、情景交融的表意方法、清新秀丽的表达语言5.赋【1】了解赋的基本含义。(1)、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2)、因为韵文成分较多,所以古人大多把其与诗词曲相提并论,而不归入文的范畴。(3)、赋起源于战国末年(4)、赋是两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体,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汉赋四大家”【2】了解“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归田赋》【3】了解赋的分类。(1)、骚体赋:出现于战国末。最早的作品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汉代贾谊的《鵩鸟赋》《吊屈原赋》等。其基本特点是脱胎于《楚辞》句法带有明显的楚辞体诗歌的痕迹。(2)、大赋:出现于西汉。这是汉赋最典型的形式。所谓“大”,指的是这类赋作篇幅宏大。汉赋的代表作主要是大赋。(3)、小赋:出现于东汉后期。这类赋有不少改变了大赋以体物为主、铺张扬厉、歌功颂德的弊端,抒情言志,名气不如大赋,但较有真情实感,成就并不下于大赋。其代表如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4)、骈赋(俳赋):出现于魏晋以后。这是赋向骈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基本特点,保留了赋体韵散结合、句法宗于楚辞的特色,其余的则与骈文相似。其代表作如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等。(5)、律赋:出现于唐代。唐代科举考试要求作赋。于是出现了格律严格的律赋。这类赋要求对仗工整、声律严密,指定用韵,限定篇幅。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乏善可陈。(6)、文赋:出现于唐宋时期。其主要特色就是在保留了赋的一些文体特点的前提下加大散文成分,呈现散文化倾向。其写作较为自由:叙事、抒情、议论皆可。故在赋体作品中成就最高。其代表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两篇《赤壁赋》等【4】掌握赋的主要特点。(1)、内容上注重体物(2)、形式上假设主客,客问主答(3)、语言上韵散结合,客人发问用散文,主人回答用韵文(4)、句法上不再模仿楚辞,以散言为常见(5)、表现手法上主要用“赋”,铺张扬厉(6)、修辞上注重辞藻五、小说戏曲1.小说【1】熟悉小说三要素,掌握小说欣赏的基本要领。(1)、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三要素”中的中心。三要素中,人物性格是中心,是关键;情节是人物活动的历史,是人物性格展示出来的过程;而环境,则是人物性格赖以生存的基本依据。(2)、小说欣赏的基本要领:[1]了解写作背景,做好欣赏准备(作者及其流派、创作特点作品写作的具体触发点、时代氛围等)

[2]欣赏人物形象,理解表达意图(A.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B.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欣赏叙述语言,领略表现技巧【2】掌握小说根据题材内容、篇幅字数划分的不同分类名称,并能运用于作品欣赏中。

[1]按题材内容分:历史小说、社会小说、侦探小说、爱情小说、问题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战争小说、讽刺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等

[2]按文体样式分:诗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童话体小说、传记体小说、笔记小说、话本小说、传奇小说等

[3]按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

[4]按发表形式分:纸本小说、网络小说等【3】掌握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流派的主要创作特点并能运用于作品欣赏中。(1)、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它源于古希腊时代,并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即所谓“古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像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却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僧侣主义的斗争相当激烈,主张“天赋人权”,要求“个性解放”,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反对古典主义,提倡革新创造。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A.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理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B.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喜欢将自己的理想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想的美好。

C.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D.注重艺术效果:异国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3)、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产生的一个反传统的文学流派,它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存在主义、未来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新小说派、超现实主义、荒诞派等等。其反传统的特色不仅表现在创作方法上,也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与人们一些传统的认识格格不入。【4】掌握中国古典小说发源、兴盛的时代。[1]源头[先秦-两汉]:A.神话、寓言(如《山海经》《庄子》)B.史传文学(如《战国策》《史记》)[2]产生[魏晋南北朝]:A.志怪小说(鬼神怪异故事,约30部)代表:[西晋]干宝《搜神记》

B.志人小说(人物轶事小说)代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C.特点:形式多为笔记;、语言为文言、篇幅较短小、创作意味不浓。[3]成熟[唐代]:A.传奇——最早的创作小说

B.代表作:《李娃传》《霍小玉传》《柳毅传》《莺莺传》等。见鲁迅《唐宋传奇选》、王汝寿等《太平广记选》等书

C.特点:文言短篇,篇幅增加、虚构手法,有意创作、题材广泛,走向现实、艺术性的提高、情节完整曲折、人物生动丰满、技巧语言高超[4]发展[宋代]:A.话本——说书的底本

B.特点:白话短篇;单篇流传

C.收集:后代文人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两“拍”一“型”等[5]高峰[明清]:A.话本、拟话本及其结集三“言”、两“拍”、一“型”

B.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蒲松龄《聊斋志异》

C.长篇小说的繁荣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及其他【5】掌握下列古典小说形式的产生时代:

(1)、笔记体小说:

南朝(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2)、传奇小说:唐代

(3)、话本小说:宋元时期

(4)、章回体小说:源於宋代平话,确立於元末【6】掌握中国古典小说全盛时期——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主要成就

●古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三言”、“二拍”、“一型”;

●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

●四大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其他优秀长篇小说:

☆最早的长篇世情小说——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最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曾朴《孽海花》吴沃尧(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铁云)《老残游记》李伯元(宝嘉)《官场现形记》【7】掌握下列根据题材划分的古典小说门类的基本内容及其代表作品:

志怪:《搜神记》《聊斋志异》等

志人(轶事):《世说新语》等

历史:《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

英雄传奇:《水浒传》等

神魔:《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世情:《金瓶梅》《红楼梦》等;

讽刺:《儒林外史》等

谴责:《官场现形记》等

才子佳人:《好俅传》等

公案:《龙图公案》、《施公案》等

侠义:《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

狭邪:《品花宝鉴》、《青楼梦》、《海上花列传》等【8】熟悉《世说新语》人物塑造的主要特点。(1)、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2)、巧妙的人物刻画手法:精选人物言行凸现、通过对比衬托显现、通过矛盾冲突刻画、借助夸张手法表现(3)、短小精悍的作品篇幅(4)、精炼简约的叙事语言2.戏曲【1】了解中国古典戏剧产生于何时。(1)、古典戏剧的准备期:先秦-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中国戏剧的两大源头:[1]有情节的歌舞[2]有科白的滑稽表演(2)、古典戏剧的萌芽与产生期:[1]唐代到北宋是中国古典戏曲的萌芽时期。

[2]北宋到南宋之交则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产生、成熟期。(3)、古典戏剧的第一个高峰期:元代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第一个高峰期。元曲之著称,主要是因为杂剧。元杂剧在形式上具备了戏曲的一切基本要素,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目,戏剧活动活跃。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古典戏曲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4)、古典戏剧的第二个高峰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第二个高峰。随着杂剧的衰亡,传奇这一新的戏曲形式开始兴起。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2】了解元杂剧的基本构成、角色行当、剧本构成等常识并能运用于作品欣赏中。(1)、在结构上,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个别的是五折或六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一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