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_第1页
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_第2页
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_第3页
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_第4页
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能源管理

与能源管理体系5/8/2024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管理及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特点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当前能源管理的主要工作能源管理体系介绍5/8/2024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管理主要特点定量化定量化管理是指能源实行全面计量,统计可靠的、完整的数据,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找出最优解决方案。系统化将用能设备划分体系进行评估,不是单纯从设备效率进行考核,而是提高系统效率。标准化收集学习国家能源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能源标准、口径进行统计、考核。制度化建立健全节能机构,是保证制度化的前提,通过机构专职管理,使能源管理制度化。5/8/2024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能源管理网络与制度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能源计划管理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管理能耗定额管理5/8/2024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管理网络与制度企业能源管理网络企业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责企业能源管理制度5/8/2024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5/8/2024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节能管理机构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具有权威性:必须建立健全有关供能和用能的规章制度。(用电、用汽、用水用压缩空气、燃料管理、生活用能计量、统计管理定额管理和奖惩)二、要和企业节能工作量相适应:专职节能员的人数,机构的大小.三、要覆盖全部工作面:使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都能完成本职的节能任务。四、要能正常运转:节能组织机构一般模式是厂级节能决策层、车间节能管理层和班组节能操作层构成的节能管理体系,即三级节能管理模式.5/8/2024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责

节能领导小组的职责节能办的职责车间(分厂)节能小组职责5/8/2024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节能领导小组的职责:(1)统筹、综合、协调、管理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2)贯彻国家节能方面的方针、政策;(3)组织实施企业节能规划、节能技改及年度节能计划;(4)组织制定节能宣传培训并实施;(5)审定企业节能奖惩制度;(6)检查、总结全年节能工作。5/8/2024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节能办职责节能办是企业节能综合管理、监督、检查的部门,在分管能源厂长的领导下,做好企业节能管理督促、检查各项节能工作。(1)贯彻节能领导小组的决定;(2)落实国家、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3)具体组织企业能源的统计和审计;(4)具体编制节能技改计划;(5)参与新设计项目的节能工作;(6)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组织职工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设;(7)负责对用能单位进行计量监督、标准监督、统计监督;(8)按月按季按年做好能耗分析、节能工作总结和各种节能报表,建立节能管理技术档案;(9)根据企业节能奖惩制度,提出节能奖金分配方案。5/8/20241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车间节能小组的职责:1、负责车间节能工作的原始记录管理和各项能源统计,定期向节能办报送能源报表;2、监督检查本车间的能源使用情况,对浪费能源的现象、违反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进行制止,并追查责任;3、结合本车间生产工艺和管理业务,制定合理的用能标准和节能措施;4、按照规定的能源供应指标和能耗定额,合理组织生产,将节能纳入班组经济核算;5、对本车间的耗能设备加强管理,保证设备经常在经济状态下运行;6、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推广应用节能经验。5/8/20241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的能源管理制度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能源财务管理制度用能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统计制度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节能考核与奖惩制度

能源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节能技改管理制度5/8/20241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一)重点用能单位的定义与义务新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

国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配合新《节能法》的颁布实施,,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修订《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重点用能单位管理5/8/20241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抓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意义重大

我国能源消费中工业占很大比重,年用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又是工业能源消费的大户,约占工业用能的70-80%。2019年,全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9个行业的922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1.5%。因此突出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强化政府对其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与环境约束具有重要意义。5/8/20241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重点用能单位的义务

原法第二十八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用能效率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新法第五十三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5/8/20241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原法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可以委托具有检验测试技术条件的单位依法进行节能的检验测试。

新法第五十四条: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开展现场调查,组织实施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检测,责令实施能源审计,并提出书面整改要求,限期整改。5/8/20241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原法第二十九条能源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新法第五十五条: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5/8/20241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二)对重点用能单位设立能源管理岗位的规定

日本推行能源管理师制度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日本《节约能源法》要求,年能源消耗折合原油3000千升或耗电1200万千瓦时以上的单位必须配备能源管理师,能源管理师主要职责:一是维护用能设备,二是现场监督和改进用能方法,三是编写企业能源利用报告书,四是编制企业中长期用能计划,五是组织和监督与节能有关的所有业务。能源管理师通过对指定工厂的日常节能管理和推进节能计划,有力保障并促进了企业的节能工作。

5/8/20241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师考试

(热能)

报名者

/考试者

/及格者人数2019年(平成11年)设立第二类能源控制

指定工厂2006年(平成18年)热能・电气整体管理报名者考试者及格者5/8/20241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人数能源管理师考试

(电气)

报名者

/考试者

/及格者2019年(平成11年)设立第二类能源控制指定工厂2006年(平成18年)热能・电气整体管理及格者考试者报名者5/8/20242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具备能源管理师资格的人数推移(全体)<参考>1948~1978

热能管理师(旧法)25,308人

注)数字是考试及格者和进修结业者的合计年度人数获得资格者累计热能电气5/8/20242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在重点用能单位设立能源管理师是日本、韩国节能管理的重要措施。建立专业化的节能管理人才队伍,是企业开展节能管理的基础。

——我国应当先建立能源管理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引导重点用能单位优先聘用具有能源管理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能源管理人员。逐步实行重点用能单位设立能源管理师岗位制度。

——积极推行能源管理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试点。

5/8/20242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师的职责与要求

1、协助和督促本单位负责人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的能源法律、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2、负责本单位能源管理制度、节能计划、节能技术进步措施、能源消耗定额、节能奖惩办法的制定与执行监督;3、负责本单位新增用能项目的合理用能评价,参与本单位增购用能设备的审查;4、组织用能分析、节能测试,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5/8/20242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5、开展节能宣传,组织节能培训,进行节能信息交流,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6、组织编写并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按照节能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报告工作;7、参加由节能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的企业能源管理咨询和节能方案制定。5/8/20242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三)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负责人的规定

《节能法》中明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要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同时要求能源管理负责人必须符合如下法定条件:

——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节能工作经验;——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必须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应当接受培训;提出了能源管理负责人的职责:

——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5/8/20242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第八十二条: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厂长,我们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不实,被处罚了!!!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5/8/20242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第八十三条:重点用能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整改要求或者整改没有达到要求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厂长,我们厂的节能工作整改后还是没有达要求,被处罚款!!!啊!早知道就不敷衍了事了!5/8/20242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第八十四条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我们厂到现在还没有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主管部门已下达了整改通知。

那应抓紧时间设立岗位,组织人员参加能源管理培训!5/8/20242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计划管理能源计划管理重要性能源计划管理内容能源计划管理要求5/8/20242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计划管理重要性*节能工作计划是企业节能的一个纲,对搞好节能工作是具有举足轻重的第一位工作。*企业节能的三个途径,一是加强科学管理,二是推进技术进步,三是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

5/8/20243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计划管理内容

1、能源耗用计划。2、节约能源计划。3、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4、节能技术改造计划。5、供能设备、能源输送管线和用能设备的检修计划。6、计量器具的配备和检修、校定计划。7、宣传、培训、教育计划。5/8/20243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计划管理要求计划管理在整个能源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能源管理的前奏曲。因此,对能源的计划要求是严格的。政策性要强、要有科学性、超前性、完整性、可行性和严肃性。5/8/20243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耗定额管理

能源消耗定额定义定额管理的作用能源消耗定额的分类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基本原则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准备工作制定定额的主要方法能源消耗定额的修订和提高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5/8/20243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定额定义

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为完成单位产品、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的能源数量标准。

一定条件:是指产品的设计结构、生产方法、生产技术条件,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能源品种、规格、质量,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

单位产品:指以实物单位表示的一个产品,如一吨钢材,一吨水泥。

单位工作量:主要是指以劳动量指标表示的某项工作量,如装卸一万吨物资,运输一万吨煤炭等。

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应当理解为在最低工艺消耗的情况下,生产

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需足够的能源数量。

5/8/20243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能耗定额管理的作用能耗定额管理工作是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目前我国考核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发改委在节能中长期规划中对重点耗能行业14种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制定考核指标,省经贸委结合我省情况对27种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制定考核指标。能源消耗定额是计量管理能源的依据。正确制定并管理好能源消耗定额是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定额指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淘汰落后工艺、设备,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以及围绕国家“十一五”规划,要完成的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而制定的,必须完成,并与责任制挂钩。5/8/20243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定额管理的作用

1、定额管理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2、定额是编制能源供应计划的基础。

3、定额是科学地组织能源供应及对能源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

4.能源消耗定额是计量管理能源的依据。

5.正确制定并管理好能源消耗定额是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5/8/20243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定额的分类

按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耗构成分类:1、工序或设备的工艺耗能定额2、车间(或企业)的生产耗能定额3、车间(或企业)的能源供应定额按照能源消耗定额的综合程度分类:1、能源消耗单项定额2、能源消耗综合定额5/8/20243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基本原则

节约原则:充分考虑工艺改革、设备改造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因素;实事求是原则:平均先进的原则:行业内看齐。综合效益的原则:即优质高产、低耗环保等统一的原则。5/8/20243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准备工作

1、进行企业能源利用情况普查。

2、完善能源计量设施。;

3、收集本市、省内、国内同行业有关能源消耗定额的资料,为制定本企业同类产品的能源消耗定额作参考。5/8/20243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5/8/20244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制定定额的主要方法

1、统计分析法:

在分析研究历年能源消耗有关的原始记录、统计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考虑现有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工人操作技能水平来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方法。

2、实际测定法:实测出产品单耗实绩,同时也是制定定额的基数。

3、技术计算法:

根据设计数据,在设计状态下的某一时间内设计能源消耗量和设计产量及其他一些不可避免的附加能源损耗来进行计算的方法。5/8/20244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技术计算法根据产品设计工艺过程、管理水平等因素通过计算并考虑到己达到先进水平和采用节能技术措施等因素后制定的

n×293079S+=iQH有

H:某产品单耗,kg标准煤/个

Q有:设计规定有效热,KJ

i9S:设计规定热损失和,KJ

5/8/20244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实际测定法

现场实测用能消耗量,但应考虑选择对象有代表性。5/8/20244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统计法5/8/20244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定额水平确定方法5/8/20244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耗定额的修订和提高

修改定额有定期修改和临时修改之分,关于定额修改期的长短,要考虑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周期、产品品种、技术先进和复杂程度,以及工人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等等。一般的单项定额一年修改一次,但是遇到下列情况,对完成定额有重大影响时,可做必要的临时修改:(1)在能源消耗定额执行过程中,发现定额脱离实际或计算失误时;(2)产品结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3)提高了生产或改进了操作时;(4)能源的品种、规格、质量等发生了重大变动时;总之,修改定额,提高定额管理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定额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修改并不是简单的压低能源消耗指标,而是为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进一步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促进生产的发展。5/8/20244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

定额的考核是定额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定额考核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法”。具体的做法是将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与执行能源消耗定额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偏差的幅度,并分析研究产生偏差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5/8/20244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定额考核的目的通过生产实践的检验,考察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是否先进合理。通过各种方法考核定额完成程度,不仅要分析超过定额消耗的原因,也要分析实际消耗低于定额的原因,分析前者的目的,在于提出措施以利于迅速实现定额,分析后者,则是为了总结并推广先进操作方法和经验。通过定额考核,要与本企业历史上最好的水平和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拟出措施,订出计划,赶上并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通过定额考核,可以累计完整的历史资料,还可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提供系统的定额执行情况报告,为指导生产和有效地进行能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5/8/20244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

实行奖惩办法,促进能源消耗定额考核落实到基层。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和职工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必须与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相结合。节能奖金必须发给对节能有贡献的集体和个人。5/8/20244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耗定额的检查分析

全面地、综合地进行分析。不仅能看到能源消耗多少,而且要从完成任务、保证质量、减轻环境污染、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中找出能源消耗定额的规律性。在每个不同生产活动中,其能源消耗品种和数量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在同一生产部门,由于具体生产条件不一样,能源消耗情况也不尽相同,甚至有时相差悬殊,只有善于观察和认真分析,才可以发现和掌握这些规律,从而制定出先进的能源消耗定额。抓住重点进行分析。每种产品在生产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的能源消耗是不同的,有的环节能源消耗很多,有的环节能源消耗很少,在分析产品或工序能耗时应抓住重点耗能环节和主要设备耗能进行重点分析,这样容易找到定额波动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能源消耗定额管理水平。5/8/20245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当前能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开展能源审计及编制节能规划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奖励制度建立能源管理体系5/8/20245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能源审计及编制节能规划

开展能源审计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它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及时分析、评价和掌握能源管理水平和用能状况;排查问题、摸清薄弱环节;寻找节能方向、挖掘节能潜力、确定节能技案;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本;最终目标是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5/8/20245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编制节能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三章系统分析第四章节能措施第五章实施步骤第六章推进措施5/8/20245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企业概况第三节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介绍第四节企业节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5/8/20245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第二章规划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规划目标第四节基本思路

5/8/20245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第三章系统分析第一节基本情况第二节能源系统第三节工序分析第四节存在问题5/8/20245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第四章节能措施第一节技术路线第二节主要措施第三节措施明细第四节节能措施效果预评估

5/8/20245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第五章实施步骤1、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2、节能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5/8/20245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第六章推进措施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1、领导小组2、推进办公室3、建立推进工作机制1)明确职责和工作程序2)建立例会制度3)实施动态管理4)制定考核办法5/8/20245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对促进企业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华能、中铝、宝钢、鞍钢、武钢、一汽、东方电气、中国建材集团等企业,都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对标管理系统。他们跟踪、研究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成熟的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系统,瞄准同行业可比先进水平,一个指标一个指标的对比,一项措施一项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向更高目标、更好水平发展。从今年起中央企业业绩考核新规定引入”行业对标“原则,要求业绩考核”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实施对标管理。

5/8/20246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对标管理定义——指企业持续不断地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与最强的竞争对手或那些被公认为是行业领袖的企业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实质上是指一种为促进企业绩效的改进和提高而寻找、分析并研究优秀的产品、服务、设计、机器设备、流程及管理实践的系统方法和过程。能效对标管理

——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

5/8/20246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效对标的作用——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估:通过辨识最佳节能绩效及其实现途径,企业可明了本企业能效水平、能源管理需要改进之处,从而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能效改进措施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绩效:通过设定可达到的节能目标来改进企业的能源管理绩效,全面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持续改进能效水平: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测度各部门能源投入产出现状及目标的方法,可达到持续改进能源管理薄弱环节的目的

5/8/20246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效对标的类型5/8/20246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效对标的类型内部对标——指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对标工作,可以是企业内生产经营指标的不断超越,也可以是将企业内部工作更具绩效的某一部门的做法当作其他部门学习的标杆。——优点:标杆资料和信息容易获取,无商业机密问题;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内,可促进部门间的沟通。——缺点:视野狭隘,难以有创新性突破竞争性对标

——指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流程进行详尽分析,寻求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自身产品或服务改进。

——优点: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做法较具可比性,将对手的流程转换到本企业比较容易。

——缺点:相关信息收集困难

5/8/20246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效对标的类型行业对标(同业对标)——指与全国或全世界范围内按照通用标准所划分的行业中最好企业进行对比。一般性对标

——指与不相关的企业就某个工作程序进行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

——优点:帮助企业激发具有创意的经营思路和突破性的思维方式。

——缺点: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来进行初级资料的搜集或购买;业务流程的转换较为困难。

5/8/20246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步骤

5/8/20246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水泥行业——水泥企业能效对标实施指南——水泥企业能效对标培训:河南、海南、山东、山西、河北、宁夏——能效对标信息传播:数字水泥网——水泥企业能效对标分析工具——水泥企业能效对标实施试点河南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淮南舜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鲁南水泥有限公司宁夏赛马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8/20246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5/8/20246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5/8/20246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水泥企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5/8/20247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不同规模生产线及水泥粉磨企业能效对标基线

5/8/20247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不同规模水泥生产线各工序能效指标

5/8/20247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不同规模水泥生产线各工序能效指标

5/8/20247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不同规模水泥生产线各工序能效指标

5/8/20247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钢铁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1、企业内对标

吨钢综合能耗

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包括焦化工序、烧结工序、高炉工序、转炉工序、电炉工序、精炼工序、连铸工序和热轧工序(一次热轧材)

主要二次能耗回收指标:CDQ蒸汽回收量、烧结余热回收量、TRT发电量及转炉余热回收量等2、同类企业间对标

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焦化工序、烧结工序、高炉工序、转炉工序、电炉工序、精炼工序、连铸工序和热轧工序(一次热轧材)

主要二次能耗回收指标:CDQ蒸汽回收量、烧结余热回收量、TRT发电量及转炉余热回收量等3、企业与先进企业对标

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包括焦化工序、烧结工序、高炉工序、转炉工序、电炉工序、精炼工序、连铸工序和热轧工序(一次热轧材)

主要二次能耗回收指标:CDQ蒸汽回收量、烧结余热回收量、TRT发电量及转炉余热回收量等5/8/20247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5/8/20247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奖励制度

目标责任制就是要明确节能工作各个环节的岗位目标责任,并按目标责任进行严格的岗位考核。奖励制度是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员工的业绩考核范畴,安排一定的奖励资金,对节能发明创造、挖潜革新和管理等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与奖励。对于用能单位而言,目标责任制和奖励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结果也是做出奖励的依据。如宝钢将国家和上海市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分解到23家分(子)公司,明确把节能指标作为分(子)公司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指标和关键经营指标,每季度进行评价考核,同时制定实施股份公司《节能环保激励办法》,对取得节能环保效益的分(子)公司进行奖励。5/8/20247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2019年11月国务院“国发36号文”批转了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关于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把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以下称“三个体系”),并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5/8/20247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节能考核主要实现对政府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进行考核,考核按照“国发36号文”中的规定执行,由被考核单位填报考核评分表,节能监察机构负责考核。对统计数据的审核是行政执法监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数据的监测,保障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数据的真实性,利用这些经过审核的能源数据来验证被考核单位填报的考核评分表,这样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监控下,节能考核将会变得真实可靠。5/8/202479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实施方案节能目标考核奖惩措施:对省级政府——考核结果提交组织部门,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千家企业——优秀的进行表彰,不合格的暂停核准和审批其新建项目和用地

考核对象:省级政府和千家企业考核程序:确立年度节能目标;提交自查报告;政府组织评估核查;考核结果经有关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分为超额完成(95分以上)完成(80-94分)基本完成(60-80分)未完成(60分以下)四个等级考核内容:节能目标完成和措施落实情况考核方法:满分100,节能目标40分,定量考核节能措施落实60分,定性评估5/8/202480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考核评价表5/8/202481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的定义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目的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GB/T23331-2009)能源管理的基本要求5/8/202482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的定义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目标、并实现这些方针和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集合,包括组织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能源管理体系: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是在管理承诺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模式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体现为兑现管理承诺、实现能源方针而进行策划、实施、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过程,对能源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控制,达到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目标。能源因素: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通过能源因素的识别可以发现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约用能和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5/8/202483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5/8/202484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

目前企业能源管理薄弱环节1)重技术节能,轻管理节能。在能源管理中,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单纯地依靠节能技术并不能最终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等问题。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为节能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2)能源管理专业人员缺乏3)员工节能意识差4)能源计量不能满足能耗统计、产品单耗计算等的需要。如:缺少一级计量,如取用地下水、地表水等缺少取水计量;缺少二级计量,如锅炉产出蒸汽后,蒸汽产量的计量;空气压缩机产出的压缩空气的计量;缺少三级计量,如到各用能单位后各种产品生产线、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计量(电、燃气、蒸汽、压缩空气、采暖通风量等)5)未实施有效的能耗检测目前大部分企业未实施主动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检测,无法确切的了解工艺、设备、设施等的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使用的合理性,从而不利于发现差距,找出可提高能效的途径和方法。5/8/202485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为了切实加强组织的能源管理,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防止组织在能源管理实践中走样、变调现象发生,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推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一条科学可行的技术途径能源管理涉及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必须对全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这就需要有一个覆盖全过程的体系,对所涉及的要素实施严格监控,进行有效的能源管理,逐步使企业形成节约能源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自律机制,促进建成节约型社会。5/8/202486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利于节能工作准确地贯彻落实

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决了“谁”、“做什么”(结构化)的问题,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运行绩效),主要由任职者凭个人的经验,甚至意愿来决定,这是执行中走样或工作中出现推诿等不良风气的主因。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明确、可操作的规范,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同时,各级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能源管理中“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将有利于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和考核,有利于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企业内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准确地贯彻落实。规范节能行为,建立节能的自律机制

通过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研发并实施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节能意识,提高企业能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标准的约束、规范等一系列扎实的活动,最终使企业逐步建立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约能源的自律机制。

5/8/202487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应用系统的管理手段使其能源管理工作满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过程方法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为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搭建良好平台。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5/8/202488企业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管理承诺: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做出的承诺,并为承诺的兑现提高证据例如:公司在弘扬“诚信、敬业、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中,倡导“上下同心、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郑重承诺:1)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作;2)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高能源使用效率;3)遵守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加强燃煤管理、提高机组效率,合理优化发电运行方案;5)做好能源管理技术监督工作,提高自动化监控水平;6)克煤必节、度电必省、修旧利废、节能降耗工作就在身边;7)增强员工节能意识、树立能源观念,不断提高能源绩效;8)将节能信息传达到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