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编辑说明_第1页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编辑说明_第2页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编辑说明_第3页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编辑说明_第4页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编辑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目次

一、工作简况...................................................................................................................1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2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5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5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5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6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6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6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6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6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6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6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先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近年来引用的国标升

版逐步暴露出《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与GB7258等现行标准法规的协调性问题、标准

本身的可操作性不足问题等,因此开展此次GB/T12428—2005《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标准的修订。2022年1月标准立项,标准计划号为:20214896-T-339。该标准由中国公路车

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标准起草。

(二)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

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

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表1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内容

序号单位名称起草人主要工作

负责确定标准框架、主要技术

1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于雅丽

内容及执笔编写

申福林负责客车性能测试项目的校

2长安大学

郭金刚验、确认

裴志浩

3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梁博

4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宋江泉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5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刘厚林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6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伟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7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施红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8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康团结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9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褚观耀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10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陈燕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11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蔡鹏飞负责客车可靠性测试项目的校

1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序号单位名称起草人主要工作

验、确认

(三)标准的研究及工作过程

1、从2021年申报立项开始,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和比较。对《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涉及相关标准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GB13094《客车结构安全要求》等

强制性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

(1)国际上,欧盟客车指令和ECER36、ECER52和ECER107等法规的最新版本对

M2和M3类客车规定:单个乘客计算质量68kg,手提行李3kg,随身行李按100kg/m3计

(规定0.1m3/人,即10kg/人);

(2)国内: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从2010年和2014

年四年间,各个年龄段居民的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25-69年龄段男子平局体重从68.9kg/

人增加到70.32kg/人;女子从57.29kg/人增加到57.8kg/人;

而实际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公路客运的旅客平均行李质量已超过

GB/T12428-2005的规定值,与民航和高铁规定相当;另外,从客运安全出发,原标准对乘

客站立面积范围的界定也不适应GB7258-2017的要求。对此,客车制造、客运、交通管理

部门和广大旅客都呼吁对GB/T12428-2005进行修订,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2022年1月标准立项后,迅速组成了标准课题组,落实了参与单位和人员。随后,

课题组根据课题任务书、标准大纲及总体实施计划启动了编写工作。

3、2022年3月9日,召开第一次标准讨论会。通过会上工作组的充分讨论,形成了标

准征求意见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

标准水平的对比。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协调一致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室内、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

的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并通过前期实验数据的分析汇总开展标准化研究,与现

2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阶段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运行、管理保持协调一致。

2.服务性原则。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长途客车业务发展迅猛,但现有的长途客车内空

气质量要求已不能满足司乘人员的健康需求。本标准的修订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满足行业管理

和发展需要,精准调整长途客车内空气污染物指标及浓度,明确配套检测方法,为一线的长

途客车驾驶员和广大乘客服务。

3.实用性原则。坚持科学、系统、实效为主的原则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符合交通运输

发展状况和以人为本的实际需求,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车辆内空气质量规范和标准具有现实意

义。

4.优先级原则。编写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优

先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优先于现有行业管理和应用资料的原则。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针对标准使用现状标准制修订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修改了乘客区有效面积的术语定义

对于“乘客区有效面积”术语,增加“对于双层客车,乘客区有效面积包括上层面积”。

和安装有驾驶区隔离装置的客车,驾驶区面积是指驾驶区隔离装置及内部区域。

理由:(1)原乘客区有效面积,对于双层客车,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从目前客车技术的

发展情况来看,双层客车在城市公交中占有一定份额,因此有必要对双层客车的乘客区有效

面积予以明确化。(2)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1号修改单,规定车长大于

等于6米的公共汽车和车长大于9米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应设置驾驶区隔离设施。因此,

在这里增加这部分的内容。

2、修改了站立乘客有效面积的定义

(1)根据公安部交管部门的意见,从乘坐安全性出发,对于“站立乘客有效面积”,增

加“在1轴与2轴之间的车辆中心线处测量,客舱通道地板高于650mm的客车,不核定站

立面积”限定。

理由:出于结构上设计的要求,在客车客舱通道地板上可能会存在高度大于650mm的

高台,从安全角度,这些高台明显不适合站立乘客。旧版标准对此并没有限定。

(2)卧铺客车地板面积;

理由:对于现运营的卧铺客车,对于卧铺客车地板提出相关要求。

3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3、修改了每位乘员的平均质量

将每位乘员的平均质量由65kg提高到68kg。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给

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造成公民的体重明显增加。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

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

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全国18岁

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

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

重增幅更为显著。

同时从2010年(表1)和2014年(表2)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也可

以看出,各个年龄段居民的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

综上以上因素,在计算客车装载质量时,有必要适当提高每位乘员的平均质量。

表1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性别年龄组(岁)身高(厘米)体重(千克)

20~24171.165.6

25~29170.768.7

30~34169.869.8

35~39169.269.7

男40~44168.670.0

45~49168.269.9

50~54167.669.0

55~59167.068.5

平均值169.0368.9

20~24159.053.0

25~29158.754.6

30~34158.156.1

35~39157.656.9

40~44157.458.4

45~49157.459.8

50~54156.659.8

55~59155.859.7

4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平均值157.5857.29

表2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性别年龄组(岁)身高(厘米)体重(千克)

20~24171.967.2

25~29171.670.4

30~34170.871.4

35~39169.971.5

男40~44169.071.2

45~49168.771.2

50~54168.370.6

55~59167.569.1

平均值169.7170.32

20~24159.953.8

25~29159.655.3

30~34159.156.8

35~39158.557.8

女40~44157.859.0

45~49157.759.7

50~54157.760.4

55~59156.859.6

平均值158.3957.8

4、重新核定了乘员人数的公式(2)、客车装载行李质量的公式(3)和客车最大设计装

载质量的公式(6)。

由于2005版标准对于驾驶员和车组人员的平均质量确定为75kg,不计手提行李。导致

几个计算公式存在混乱。因此这版标准对于这块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更正。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GB/T12428-2005《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标准属于方法类标准,不涉及试验验证情

况。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该标准不涉及专利。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

5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本标准不采用国际标准。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无不协调之处,且贯彻了我国的有关法

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为便于后续主管部门的实施及行业的应用,建议本标准自发

布之日起第6个月开始对新定型车实施。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6

推荐性国家标准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先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近年来引用的国标升

版逐步暴露出《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与GB7258等现行标准法规的协调性问题、标准

本身的可操作性不足问题等,因此开展此次GB/T12428—2005《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标准的修订。2022年1月标准立项,标准计划号为:20214896-T-339。该标准由中国公路车

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标准起草。

(二)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

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

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表1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内容

序号单位名称起草人主要工作

负责确定标准框架、主要技术

1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于雅丽

内容及执笔编写

申福林负责客车性能测试项目的校

2长安大学

郭金刚验、确认

裴志浩

3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梁博

4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宋江泉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5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刘厚林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6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伟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7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施红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8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康团结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9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褚观耀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10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陈燕负责标准的校验与审核工作

11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蔡鹏飞负责客车可靠性测试项目的校

1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序号单位名称起草人主要工作

验、确认

(三)标准的研究及工作过程

1、从2021年申报立项开始,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和比较。对《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涉及相关标准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GB13094《客车结构安全要求》等

强制性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

(1)国际上,欧盟客车指令和ECER36、ECER52和ECER107等法规的最新版本对

M2和M3类客车规定:单个乘客计算质量68kg,手提行李3kg,随身行李按100kg/m3计

(规定0.1m3/人,即10kg/人);

(2)国内: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从2010年和2014

年四年间,各个年龄段居民的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25-69年龄段男子平局体重从68.9kg/

人增加到70.32kg/人;女子从57.29kg/人增加到57.8kg/人;

而实际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公路客运的旅客平均行李质量已超过

GB/T12428-2005的规定值,与民航和高铁规定相当;另外,从客运安全出发,原标准对乘

客站立面积范围的界定也不适应GB7258-2017的要求。对此,客车制造、客运、交通管理

部门和广大旅客都呼吁对GB/T12428-2005进行修订,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2022年1月标准立项后,迅速组成了标准课题组,落实了参与单位和人员。随后,

课题组根据课题任务书、标准大纲及总体实施计划启动了编写工作。

3、2022年3月9日,召开第一次标准讨论会。通过会上工作组的充分讨论,形成了标

准征求意见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

标准水平的对比。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协调一致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室内、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

的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并通过前期实验数据的分析汇总开展标准化研究,与现

2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阶段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运行、管理保持协调一致。

2.服务性原则。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长途客车业务发展迅猛,但现有的长途客车内空

气质量要求已不能满足司乘人员的健康需求。本标准的修订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满足行业管理

和发展需要,精准调整长途客车内空气污染物指标及浓度,明确配套检测方法,为一线的长

途客车驾驶员和广大乘客服务。

3.实用性原则。坚持科学、系统、实效为主的原则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符合交通运输

发展状况和以人为本的实际需求,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车辆内空气质量规范和标准具有现实意

义。

4.优先级原则。编写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优

先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优先于现有行业管理和应用资料的原则。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针对标准使用现状标准制修订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修改了乘客区有效面积的术语定义

对于“乘客区有效面积”术语,增加“对于双层客车,乘客区有效面积包括上层面积”。

和安装有驾驶区隔离装置的客车,驾驶区面积是指驾驶区隔离装置及内部区域。

理由:(1)原乘客区有效面积,对于双层客车,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从目前客车技术的

发展情况来看,双层客车在城市公交中占有一定份额,因此有必要对双层客车的乘客区有效

面积予以明确化。(2)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1号修改单,规定车长大于

等于6米的公共汽车和车长大于9米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应设置驾驶区隔离设施。因此,

在这里增加这部分的内容。

2、修改了站立乘客有效面积的定义

(1)根据公安部交管部门的意见,从乘坐安全性出发,对于“站立乘客有效面积”,增

加“在1轴与2轴之间的车辆中心线处测量,客舱通道地板高于650mm的客车,不核定站

立面积”限定。

理由:出于结构上设计的要求,在客车客舱通道地板上可能会存在高度大于650mm的

高台,从安全角度,这些高台明显不适合站立乘客。旧版标准对此并没有限定。

(2)卧铺客车地板面积;

理由:对于现运营的卧铺客车,对于卧铺客车地板提出相关要求。

3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3、修改了每位乘员的平均质量

将每位乘员的平均质量由65kg提高到68kg。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给

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造成公民的体重明显增加。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

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

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全国18岁

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

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

重增幅更为显著。

同时从2010年(表1)和2014年(表2)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也可

以看出,各个年龄段居民的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

综上以上因素,在计算客车装载质量时,有必要适当提高每位乘员的平均质量。

表1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性别年龄组(岁)身高(厘米)体重(千克)

20~24171.165.6

25~29170.768.7

30~34169.869.8

35~39169.269.7

男40~44168.670.0

45~49168.269.9

50~54167.669.0

55~59167.068.5

平均值169.0368.9

20~24159.053.0

25~29158.754.6

30~34158.156.1

35~39157.656.9

40~44157.458.4

45~49157.459.8

50~54156.659.8

55~59155.859.7

4

《标准名称》(XX稿)编制说明

平均值157.5857.29

表2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性别年龄组(岁)身高(厘米)体重(千克)

20~24171.967.2

25~29171.670.4

30~34170.871.4

35~39169.971.5

男40~44169.071.2

45~49168.77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