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急诊分诊_第1页
急诊科急诊分诊_第2页
急诊科急诊分诊_第3页
急诊科急诊分诊_第4页
急诊科急诊分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科急诊分诊演示文稿第1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5/8/2024(优选)急诊科急诊分诊.第2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5/8/2024

内容1、概述2、分诊程序3、群发伤分诊4、常见症状和体征的分诊要点第3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5/8/2024一、概述

(一)分诊的概念

急诊分诊(triage)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stream)。第4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5/8/2024(二)分诊原则1、护士必须熟悉分诊程序,坚守工作岗位,责任心强。2、热情接待,简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征,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初步诊断。3、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病人就诊,对需抢救的危重病人开放绿色通道,并立即通知有关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行挂号付费。4、对危急病人,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应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吸痰、止血包扎等。第5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55/8/2024(三)分诊优点1、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心情。2、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病人等待就诊时间。3、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4、遇到暴力事件及时和保安部门联系。第6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65/8/2024(四)分诊处的设置

1、地理位置

在急诊科的明显位置,一般在入口处,有明显标志。病人进入能立刻看到分诊区,分诊护士能清楚看到每位就诊的急诊病人,分诊护士也能清楚看到每位前来的就诊病人,以便主动提供服务。

第7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75/8/2024分诊处的设置2、物品设置

1)基本评估用物:如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等。

2)办公用物:如:计算机、电话、病历、记录表格等。

3)病人转运工具:如:轮椅、平车等。4)简单伤口急救用物:如:止血带、口咽通气道、无菌敷料等。5)其他:如便民设施和物品、科室设置介绍、相关疾病健康教育信息等。3、人员设置

1)急诊护士

2)职员(文员)

3)护理辅助人员4)保安人员第8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85/8/2024二、分诊程序(一)急诊常用分诊方法

1.交通指挥分诊法(trafficdirector):此类分诊方法通常由非医护人员负责。2.现场检查分诊法(spot-checktriage):通常适用于就诊患者人数较少的急诊科。3.综合分诊法(comprehensivetriage):由急诊科护士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综合需要进行分诊。第9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95/8/2024

1、三级分类:危急、紧急和非紧急。2、四级分类: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3、五级分类: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

自2000年以后,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采用五级分类系统。

(二)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第10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05/8/2024【五级(V级)分类】

1.Ⅰ级-危殆(critical)

: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不到紧急救治,有生命危险。须立即将患者送到抢救室进行抢救与治疗。例如:心搏呼吸骤停、严重创伤/多发伤伴大出血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应用颜色标识为红色。

2.Ⅱ级-危急(emergent)

: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临界正常值,但可能迅速发生变化。需要立即将患者送到抢救区域,在15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例如:胸痛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外科危重急腹症、严重创伤或骨折、中度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pO285%—90%、心律失常(P>140次/分或<50次/分)、收缩压>90mmHg伴有代偿症状(心率>120次/分,皮肤湿冷)等。应用颜色标识为橙色。第11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15/8/2024

3.Ⅲ级-紧急(urgent):

病情有潜在加重的危险,但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需要给予及时诊治。可暂时等候就诊,等待时间不超过30分钟。例如:闭合性骨折、轻度气促、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pO290%~95%、高血压(血压>220/120mmHg伴头晕、头痛)、发热伴寒战、急性尿潴留等。应用颜色标识为黄色。

4.Ⅳ级-次紧急(semiurgent):急性发病但病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没有严重并发症,可等待就诊,必要时给予治疗,患者等待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例如:轻度呼吸困难(SpO2正常,呼吸频率<20次/分)、无症状的高血压、非严重的骨折/脱位、呕吐/腹泻(无脱水)、严重扭伤、持续发热(>5天)等。应用颜色标识为绿色。【五级(V级)分类】第12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25/8/2024【五级(V级)分类】

5.Ⅴ级-非紧急(nonurgent):

轻症,病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病情不会加重,可安排患者在急诊候诊区等候,但等候时间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必要时给予治疗。病情允许亦可介绍患者到普通门诊就诊。例如:失眠、便秘、皮疹、尿路感染等。应用颜色标识为蓝色。第13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35/8/2024分诊程序

应及时而简洁,包括:分诊问诊、测量生命体征、分诊分流、分诊护理和分诊记录。

1.分诊问诊

首先要热情问候来诊患者和家属,主动介绍自己,询问患者不适,目的是了解患者就诊的原因。可应用以下模式进行问诊:第14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45/8/20241)SAMPLE:是六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单词,主要用于询问病史。

S(Signandsymptom):症状与体征;

A(Allergy):过敏史;

M(Medication):用药情况,如询问“有无服过药?”;

P(Pertinentmedicalhistory):相关病史,如“有无慢性疾病?”;

L(LastmealorLastmenstrualperiod):最后进食时间,对育龄女

士询问最近一次经期时间;

E(Eventsurroundingthisincident):围绕患病前后情况,如询问

“是什么令你不适?”。2)OLDCART:亦为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单词,用于评估各种不适症状。0(Onset):是发病时间,即“何时感到不适?”;L(Location):部位,即“哪儿感到不适?”;D(Duration):持续时间,即“不适多长时间了?”;C(Characteristic):不适特点,即“怎样不适?”;A(Aggravatingfactor):加重因素,即“是什么引起不适?”;R(Relievingfactor):缓解因素,即“有什么可舒缓不适?”;T(Treatmentprior):来诊前治疗,即“有没有服过药/接受过治疗?”第15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55/8/20243)PQRST: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缩写,主要用于疼痛评估。P(Provoke):诱因,即疼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与缓解

的因素;Q(Quality):性质,即疼痛的性质,如绞痛、钝痛、针

刺样痛、刀割样痛、烧灼样痛等;R(Radiation):放射,有无放射,放射部位;S(Severity):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可应用疼痛

评估工具(如0-10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估;T(Time):时间,疼痛开始、持续、终止的时间。第16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65/8/2024分诊护士亦可运用眼、耳、鼻、手等感官配合快速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

如:用眼观察气道通畅和呼吸情况、有无外出血、意识状态、疼痛表现、皮肤颜色状况、有无慢性疾病、营养状态、活动状况以及行为举止与衣着是否清洁、得体。用耳听有无异常呼吸音、语音、语气、语调以及与其他人交流情况。

用鼻嗅便、尿、呕吐物、酮体、酒精、吸烟、感染、化学物以及不洁卫生等气味。用手触摸患者脉搏了解其频率、节律及充盈度,同时还可了解体温等情况。

通过以上快速评估,迅速对病情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及时进行分诊分级和分科。第17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75/8/20242.测量生命体征

问诊时同时测量生命体征,作为就诊的基本资料,包括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等。如果发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不正常,应立刻将患者送往抢救室。3.分诊分流

根据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医疗体检,然后进行分诊分类和分科,按照分诊分类结果,安排患者就诊或候诊。4.分诊护理

在日常工作中,分诊之后应引导一般急诊患者到相关科室就诊,按患者所需给予适当的处理和帮助。有需要时,再次分诊分类。对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者,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危重患者应由分诊护士先送人抢救室进行抢救,之后再办理就诊手续。任何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分诊护士都必须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必要时配合抢救护士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CPR、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第18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85/8/20245.分诊记录

不同的医疗单位可能有不同的记录要求和格式,如应用计算机或纸质病历。但分诊记录的基本要求是清晰而简单。基本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到达急诊的日期与时间、分诊时间、患者年龄与性别、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过敏史、分诊护士签名等。

亦可根据SOAPIE格式进行记录:S(Subjectiveassessment):为主观数据评估,应简单;0(Objectiveassessment):客观数据评估,为快速重点体检;A(Analysisofdata):为数据分析,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分级;P(Planofcare):护理计划;I(Imple-mentation):实施分诊时所提供的护理,包括诊断性检查、现场救治措施、或启动的感染控制措施;E(Evaluation):评价或再评估,记录对救治措施的任何反应或病情变化情况。第19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195/8/2024

注意!!!①初次评估中,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如出现气道、呼吸、脉搏不稳定、不清醒,须立刻送往抢救室抢救,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的原则。②不是每一名患者都必须经过分诊处,才可进入抢救室。如严重创伤或生命危在旦夕,事前已由相关救援单位(如院前急救“120”)通知急诊科,即可不经过分诊处,直接送入抢救室。③保证分诊准确,定期评价急诊分诊系统,合理利用急诊科资源。定期评价急诊分诊系统和对分诊护士进行考核与培训非常重要。④如有分诊错误,应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即首诊医生先看再转诊或会诊,分诊护士应做好会诊、转科协调工作。第20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05/8/2024

注意!!!⑤遇成批伤员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及有关部门,同时按所在医疗单位规定进行快速检伤、分类、分流处理。⑥遇患有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按规定将其安排到隔离室就诊。⑦遇身份不明的患者,应先予分诊处理,同时按所在医疗单位规定进行登记、报告,并做好保护工作。神志不清者,应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清点其随身所带的钱物,签名后上交负责部门保存,待患者清醒或家属到来后归还。第21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15/8/2024三、群发伤分诊定义:同一致病因素引起的三人以上同时受伤或中毒即称为群发伤。特点:突发性强损伤人员多损伤的种类和性质复杂第22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25/8/2024群发伤分类轻度:1次伤病亡5人,或死亡2人以上,无特殊危重情况中度:

1次伤病亡6--19人,或死亡3--9人,事故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或死亡人数可能增加重度:1次伤病亡20--49人,或死亡10--19人,事故还有发展趋势,伤亡还在增加第23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35/8/2024群发伤院前分诊由于时间短促,要求快速进行,目的是决定转送先后次序,所以比医院分诊简单,以颜色分诊法常用,一般分红、黄、绿、黑四种等级。红色

表示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转运黄色

表示病情重需要尽快转运绿色

表示病情一般可以暂缓转运黑色

表示已死亡不必转运在分诊时,只有患者在气道阻塞或大出血两种情况时才立即处理,其他情况均在分诊后再做处理。

第24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45/8/2024腕带与标牌腕带: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受伤部位、药物过敏、日期、时间标牌:颜色代表伤情严重程度第25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55/8/2024

时间就是生命急救“白金10分钟”在紧急情况下,从紧急事件发生到最初的十分钟左右是急救或处置的关键,在此段时间内进行急救处理可以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和/或提高抢救成功率,这一时间段叫“急救白金十分钟”。创伤“黄金1小时”创伤发生后的1小时内,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创伤发生后第1个小时又被称为“黄金1小时”。

第26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65/8/2024《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2011.09.07

卫生部拟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红黄绿“三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四级”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第27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75/8/2024一级:濒危病人

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如:心脏骤停,呼吸停止,严重呼吸窘迫、SPO2<90%,创伤病人、无反应,药物过量(R<6次/分),心动过缓/过速+低血压,创伤需要容量复苏,心率30次/分+头晕/乏力,严重过敏反应,无反应病人+强烈酒味,低血糖病人+意识改变第28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85/8/2024二级: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一级。如急性意识模糊或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也属于该级别。第29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295/8/2024三级:急症病人

是指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各医院最纠结最易产生纠纷第30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05/8/2024四类:非急症病人

非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的病人。如伤风感冒、皮疹、便秘、皮肤擦伤第31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15/8/2024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

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一级和二级

病人处置。黄区

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病人,原

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病人,当出现病情

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

应诊,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红区。绿区

即四级病人诊疗区。

第32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25/8/2024急诊预检分诊流程

第33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35/8/2024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及不适,客观上

表现为呼吸节律、频率、呼吸深度,以及是否有

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动作。

端坐呼吸:因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坐位

哮喘: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响声者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因呼吸困难在夜间睡着后被

憋醒,醒后稍事活动后又可入睡四、常见症状和体征的分诊要点

第34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45/8/2024呼吸困难分诊要点吸气性呼吸困难:病变为上呼吸道的梗阻吸气显著困难,可发生喉鸣,可有三凹现象。见于喉头水肿、异物呼气性呼吸困难:病变在小支气管由于其水肿、狭窄或肺组织弹性减低表现为呼气困难,呼气相对延长见于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哮喘时两肺满布哮鸣音第35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55/8/2024呼吸困难分诊要点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及呼气时均感困难见于大面积肺炎而使呼吸面积减少或因胸膜炎、肋骨骨折,胸痛而不敢呼吸中枢神经性呼吸困难:因中枢神经病变影响呼吸中枢,临床表现为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暂停精神性呼吸困难:常见于癔病,表现为浅而快的呼吸,因二氧化碳过度排出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血浆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抽搐第36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65/8/20242、腹痛

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涉及多科的疾病,急性腹痛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需尽快诊断,及时治疗,一旦延误诊断后果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第37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75/8/2024腹痛分诊要点根据发病缓急突然发作性剧痛伴病情迅速恶化:提示空腔器官穿孔、脏器破裂和血管意外突然发作性剧痛:如胆绞痛、肾绞痛突然发作性疼痛并很快加重:如急性胰腺炎、小肠扭转、异位妊娠及卵泡囊肿破裂疼痛逐渐发作并渐进加剧:如腹腔感染、腹膜炎、阑尾炎等第38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85/8/2024

根据腹痛性质持续性痛(钝痛、锐痛、刺痛):如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肝胆疾患、肝癌等阵发性疼痛:如肠绞痛、肾绞痛等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常见于急性胰腺炎,为炎症合并梗阻所致钻顶样痛阵发性发作:呈辗转不安:常见于胆道蛔虫症间歇性痉挛性疼痛或突发加重:如胃肠炎;如周期性变化逐渐加重,间歇时疼痛减轻,考虑小肠机械性梗阻、急性胰腺炎、肾绞痛。腹痛分诊要点第39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395/8/2024

根据腹痛部位常见腹痛部位与疾病关系如下:右上腹痛:见于肝胆疾患,也可见于右膈胸膜炎中上腹及脐部痛:常见于胃、十二指肠的各种病变、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左上腹部痛:可见于脾脏各种病变,如(脾破裂)、左膈胸膜炎等侧腹部腹痛(腰部):肾、输尿管的各种病变右下腹痛:常见于急性阑尾炎、右侧嵌顿性腹股沟疝或股疝、右侧卵巢、输卵管病变下腹痛:常见于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痛经等腹痛分诊要点第40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05/8/2024腹痛分诊要点根据腹痛部位左下腹痛:常见于急性乙状结肠炎症、左侧嵌顿性腹股沟疝或股疝,左侧卵巢、输卵管病变部位不定或弥漫性腹痛:腹内病变常见的有腹膜炎、急性肠穿孔、肠梗阻等,腹外病变常见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放射痛、局部转移痛:如胆囊炎致上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胛下;典型阑尾炎可由上腹痛转至脐周,再转移至右下腹;输尿管结石绞痛,疼痛可向侧腹、腹股沟和会阴部放射第41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15/8/2024

伴随症状:阑尾炎、胆囊炎、化脓型胆管炎常伴发热,肝胆疾病常伴黄疸,急性腹腔内出血常伴休克,血尿多见于肾、输尿管结石等根据诱因或加重因素有不洁食物史为肠道疾患;胃穿孔多为饭后腹痛;空腹腹痛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脂肪餐及酒后(暴饮暴食)后,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胆道和胆囊疾患;胆囊炎胆石症腹痛常在夜间发作。腹痛分诊要点第42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25/8/2024几种常见急腹症的临床特点

胃、十二指肠穿孔

有溃疡病史,多在饭后发生。上腹部突然发生剧烈持续疼痛,伴上腹压痛、腹肌紧张及反跳痛。随后可扩散至全腹,全腹可呈板状腹,被动体位,深呼吸受限,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可消失,并出现移动性浊音。严重者出现休克,X线透视有时可见膈下游离气体第43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35/8/2024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在饱餐油腻食物后诱发。起病急,多位于右上腹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发射至右肩肩胛下区,右上腹有压痛及肌紧张,常有莫菲氏征阳性,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及黄疸,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第44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45/8/2024急性胰腺炎

常在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发生。为上腹中部持续性剧痛,可向左腰背部放射,上腹部有压痛,严重者有肌紧张,伴恶心、呕吐及发热。血清及尿淀粉酶增高为诊断的重要依据。第45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55/8/2024胆道蛔虫可有吐虫史,起病急,表现上腹剑突下钻顶样剧痛,病人可辗转不安,忽起忽止,停止时平静如常。查体上腹剑突下有深压痛,无肌紧张,体征与剧痛不平行。常有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第46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65/8/2024急性阑尾炎

无明显诱因,多先表现为上中腹钝痛,后转移至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可伴恶心、呕吐。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有明显压痛,严重者已累及腹膜壁层,可出现肌紧张及反跳痛,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第47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75/8/2024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多为上腹或脐周阵发性绞痛,伴有反复呕吐、腹胀,无排气排便,腹部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或有气过水声。绞窄性梗阻(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腹痛为持续性,可伴有腹膜刺激征,有休克表现。部分性肠梗阻则症状较轻,可有排气排便。X线腹部透视可见肠管内积气和液平。第48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85/8/2024腹部闭合性损伤

常见于肝、脾破裂。有外伤史,多起病急,肝、脾部位即右上腹、或左上腹有钝痛,伴肌紧张。内出血至腹腔时,可有移动性浊音,内出血量多时可伴有休克。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第49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495/8/2024宫外孕破裂

见于育龄期妇女,有停经史。起病突然,腹痛先在患侧下腹,继之全腹,以下腹痛为主,有下坠感,呈持续性伴阵发加重。查体下腹部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子宫有早孕征,宫颈举痛,后穹隆饱满,触痛明显,若在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的血。第50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505/8/2024肾、输尿管结石起病突然,疼痛位于患侧腰部,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可至会阴部,常伴血尿。病人痛苦不安,面色苍白、大汗甚至虚脱。肾区叩击痛。

第51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515/8/2024胸腔疾病的放射痛少数急性心肌梗塞可表现为腹痛,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应提高警惕第52页,共58页。急诊科急诊分诊525/8/2024急性胃炎

常有暴饮暴食或不洁食物史。发病急,上腹持续疼痛有时伴阵发加剧,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