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同名2983)_第1页
案例分析(同名2983)_第2页
案例分析(同名2983)_第3页
案例分析(同名2983)_第4页
案例分析(同名298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分析(同名2983)PAGEPAGE1案例5卖方拒不履行交货义务案【案情】1992年10月24日,中国大陆A公司(买方)与香港B公司(卖方)签订了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向买方出售5万公斤羊毛,货物单价为USD4.10/kgCIFHONGKONG,货物总值20.5万美元,分三批交货,即于1993年4月交1万公斤、5月交2万公斤、6月交2万公斤,付款条件为信用证支付方式。合同适用法律为《公约》。合同签订后,A公司便根据该合同的内容与国内的C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将5万公斤的羊毛转卖给C公司。A公司于1993年3月6日和4月10日分别开出1万公斤和2万公斤羊毛的信用证。但由于合同签订后不久,国际市场上羊毛价格大涨,B公司始终没有交货。此间A公司曾多次通过传真和电话要求B公司交货,B公司则加在称市场上没有货源,难以交货。同时又提出,如果按原合同价格交货,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备货,希望能将货物单价提高到USD7/kgCIFHONGKONG,否则就无货可交。A公司回电表示,B公司按合同规定交付货物是其应履行的合同义务,因此不同意变更合同的价格条款,并指出如果B公司不交货,则不再按期开出第三批货物的信用证。与此同时,A公司与C公司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的交货期限将至,但由于B公司不交货,A公司不得不同意C公司以USD6kgCIFHONGKONG,从其他客户手中买进5万公斤的羊毛,其羊价损失则由A公司承担。据此,A公司转而向B公司追偿差价损失,但由于双方协商未果,A公司遂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B公司承担不履行合同交货义务的责任,赔偿差价及利息损失。B公司在答辩中辩称:造成如此损失的责任并不完全在己一方,理由是:(1)A公司只开出了第一批货物和第二批货物信用证,使B公司无法履行第三批货物的交付义务;(2)B公司已将欲交付的货物备好,但由于A公司取消了其与B公司签订的买卖热轧卷板的合同,造成了B公司的重大损失,因此,B公司决定不交付羊毛。【问题】B公司的上述主张是否成立?案例6现代公司对其交付货物的品质担保责任案【案情】1994年8月4日,夏门某外贸公司与现代商事(香港)公司在厦门签订No.ITH94210号合同,向现代公司购买1250吨南韩产高碳铬轴承钢。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为JISG4805-90SUJ2(即日本标准)。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夏门公司已向现代公司说明该批货物系向厦门轴承厂出售作为制作轴承使用。合同原来是规定现代公司提供装运港元SGS检验报告,后由于现代公司提出时间上有困难,改为由现代公司出具质量检验报告。但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以目的港中国商检局的品质证明为最终依据。9月8日货物运抵厦门,厦门商检局的品质证书表明货物存在巨大及链状的碳化物液析,不符合制作轴承的使用要求。权威机构——机械部洛阳研究所,出具的技术评定结论为:“该批高碳铬轴钢不能用于制造轴承。”厦门公司向现代公司要求解除合同、退货并赔偿损失6万美元,但现代公司予以拒绝。其理由是:按照日本标准,钢材的显微组织在订货者有要求时进行检验,不得有严重的条状偏析、巨大的碳化物等缺陷。而买卖双方并未在合同中约定进行这种显微组织的检验及相关指标。所以,厦门商检局超出合同规定的检验无效,货物没有违反合同规定,不能退货,也无须赔偿。于是,双方产生纠纷。双方同意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诉诸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解决。【问题】现代公司提供的货物是否合格?案件7卖方违反知识产权担保义务案【案情】在一项转口贸易中,美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美国A公司向中国B公司出售一批机床。在订立合同时,中国B公司明确告诉美国A公司:这批机床将转口土耳其在土耳其使用。合同签订后,在履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这批机床并未按原计划转口到土耳其,而是转口到了意大利。当这批机床运达到意大利之后,一位意大利生产商发现该批机床案例13CFR贸易述语项下货物风险的承担案【案情】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以CFR术语签订合同,出口一批水果。由于承运货物的海运船舶在海运途中曾经搁浅,致使部分水果变质。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经买方检验发现损失严重,随即要求卖方予以赔偿,卖方拒绝赔偿并提出让买方找船方索赔。【问题】该项损失的风险由哪方当事人承担?案例14在途货物的风险转移案【案情】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于1997年10月2日签订出口服装合同,价格条款为FOB青岛,11月2日货物准时通过“长风”轮出运。11月4日,香港公司与德国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转卖给德国公司,价格条款为CFR汉堡,合同适用法律为《公约》。此时货物仍在运输途中。11月20日,“长风”轮在海上航行中发生海水渗漏,服装受损严重,德国公司遂向香港公司和我国某公司索赔。【问题】货物发生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此案的关键是明确运输途中的货物,订立合同的时间即为风险转移的时间。案件16货物装运前业已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否随风险一同转移案【案情】1992年3月11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签订006号合同,由被申请人向申请人出售符合GOST380工业标准的热轧钢板10216.651吨,价格条件为251美元/吨CIFFO上海,4月14日,本案合同荐下货物在上海港卸货完毕。4月16日,申请人传真致函被申请人此笔交易的代理商C公司,请其转告被申请人货物存在质量、包装和规格等问题。5月18日,中国商检局出具检验证书。5月25日,申请人发给C公司一份正式索赔函,C公司于两日后将此函转给被申请人。在中国商检局对货物进行检验的同时,被申请人委托SGS上海分公司对货物亦进行了检验。后被申请人通过C公司向申请人表示愿向申请人赔偿5万美元,对此申请人表示不能接受。双方协商未能解决争议,申请人遂于1992年12月28日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人称:根据商检局出具的重量证书,本案货物系散装,规格混乱;依商检局出具的品质证书,合同货物钢材不符合GOST380工业标准,部分抽样的化学成分严重偏离标准,造成货物的使用价值发生根本变化,不再适合合同标的一般用途。也就是说,被申请人将另一种钢材掺杂在符合本案合同标准的钢材中交货。由于货物无包装、规格混乱,致使两种钢材在外观上无法区分,无法分拣,从而使申请人原签订的转售合同无法履行,只能降价出售。根据《Incoterms1990》的规定,被申请人已违背了卖方必须提供符合合同的货物的规定,与风险转移问题无关,应负赔偿责任。被申请人辩称:本案合同的成交条件采用CIF条件,根据《Incoterms1990》的解释,买方即申请人应“自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本案中,被申请人已于1992年3月3日将总量为10216.651吨的热轧钢板装船,并取得了清洁提单。因此,本案货物在装船后发生的任何质量问题风险已转移给申请人。申请人提出的索赔请求如下:申请人转售货物的差价损失20万美元。【问题】被申请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此案的关键是明确国际贸易实践中的风险是指货物可能遭受的各种意外损失,如被窃火灾渗漏破碎等。案例17CFR交易下的货物损失风险承担案【案情】1993年,美国出口商与韩国进口商签订了一份CFR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出售小麦2000吨给买方。小麦在装运港装船时是混装的,共装运了5000吨,卖方准备在小麦运抵目的港后,再由船公司负责分拨2000吨给买方。但载货船只在途中遇到高温天气而使小麦发生变质,共计损失2500吨,其余2500吨得以安全运抵目地港。卖方在货到目的港时声称,其出售给买方的2000吨小麦已在运输途中全部损失,并认为根据CFR合同,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已经转移给买方,故卖方对小麦2000吨的损失不负责任。买方则要求卖方履行合同。双方争执不下,遂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请求根据《公约》仲裁解决。【问题】货物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案例19在卖方没有履行分批交货合同中第一批交货义务时买方解除合同案【案情】1995年1月10日,美国A公司与被申请人(中国公司)签订一份稀土复合物销售合同,由被申请人向A公司提供85吨混合稀土金属。合同约定价格条款为每吨5300美元CIF美国巴尔的摩港;货物分别于1995年3月15日、5月15日、7月15日、9月15日和11月15日分5个集装箱交货;合同还约定美国A公司必须于每批货交运前30天开出100%货价的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1995年2月23日美国A公司与被申请人以传真方式签署了合同修改协议书。双方对原合同进行了如下更改:(1)原合同前三个集装箱的交货日期改为:1995年4月15日但不迟于4月30日、1995年5月15日但不迟于5月31日、1995年7月15日但不迟于7月31日;(2)该合同可在买方合法地位不变的前提下转让给本案申请人(美国公司):(3)合同其他条款和条件不变。1995年3月28日,申请人传真通知被申请人,自该日起本案稀土复合物销售合同由申请人承担原美国A公司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同时美国A公司和其客户B公司的销售合同也转让给申请人。申请人未能在合同和协议书约定的第一批货物装运前30天(即1995年3月30日)开出信用证,而是在1995年4月17日开出第一份信用证,并表示愿意将此信用证作为第二批货物的货款。被申请人于1995年4月17日将信用证退回,并表示“我公司原合同项上的交货义务已不存在”。被申请人实际拒绝履行合同,致使申请人与B公司之间的销售合同无法履行,而使申请人遭受经济损失。申请人提出的仲裁请求事项为:(1)被申请人赔偿因不履行合同而给申请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USD95000;(2)被申请人赔偿因其不履行合同给申请人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USD51000;(3)被申请人承担本案仲裁费用。被申请人答辩称:本案争议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是申请人的根本违约,即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开立信用证。合同约定,信用证应于交货期前30天即1995年3月15日前开出,即使按最迟交货期4月30日,该信用证也应当在3月31日前开出,但申请人在1995年4月17日才开出第一份信用证,构成了根本违约。所以,被申请人有权解除合同。【问题】被申请人可否解除合同?案例20A公司就扩大的损失可否要求损害赔偿案【案情】1994年1月11日和12日,申请人A公司(买方)和香港B公司(卖方)签订了3份买卖30000套838计算器关键组件的合同,合同编号分别为001、002、003号。001号合同荐下货物为橡胶按键和液晶片,金额28020美元;002号合同荐下的货物为机壳和皮套,金额28020美元;003号合同项下的货物为电池和IC插板,金额27960美元。合同规定交货时间为1994年2月25日之前。合同对迟延交货规定了“罚款条款”:如果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按时交货则应缴纳迟交罚款,其比率为每7天付货款的0.5%,迟交10周以上,买方有权撤销合同,但卖方仍应交付罚款,金额最高不得超过货物总额的5%。双方同意合同适用《公约》的有关规定。申请人按照合同规定开立了信用证,被申请人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了001和002号合同项下的货物,但003号合同项下的货物没有交付。申请人于1996年1月8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1)将已收的两个合同项下货物全部退回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退还货款56040美元,另支付该笔货款3年的利息及利润损失,共计8406美元;(2)被申请人按三份合同总金额的5%支付违约金4200美元;(3)被申请人补偿申请人办案费用10000元人民币。申请人认为,001、002和003号合同虽然为3份合同,但是003号合同中的IC插板是关键部件,没有它,001和002号合同项下货物就无法装成整机,无法实现预期目的,所以要求向被申请人全部退货。被申请人则认为,001、002和003号合同是3个独立的合同,3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不能混为一谈,001和002号合同荐下的货物仍有价值,不能退货。仲裁庭在听取双方意见、审查核实所有的证据材料之后作出裁决:(1)申请人将已收的两个合同项下货物全部退回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退还货款56040美元;(2)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3份合同总额的5%的违约金,共计4200美元;(3)被申请人补偿申请人办案费用10000元人民币。申请人关于被申请人支付已付货款利息及利润损失的请求未得到支持。【问题】申请人可否要求解除三份合同?申请人关于支付已付货款利息及利润损失的请求应否予以支持?案例23卖方无法交货时买方未以合理价格购买替代物案【案情】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于1993年11月1日在北京签订销货合同。合同规定被申请人以FOB新港650美元/吨卖给申请人中国产花生果(带壳)2000吨,分两批交货,第一批1000吨,交货期为1993年11日;第二批1000吨,交货期为1993年12月20日之前。合同规定申请人(买方)应在1993年11月20日前开出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有效期为装运后21天。合同还规定,“买方有权在货物装运之前和装运时检查货物,如买方或期限代表发现货物不符合同规定,买方有权拒绝不合格的货物。”申请人称:1993年11月7日和11月19日,被申请人两次传真通知申请人,第一批1000吨货物已于天津备妥,请派人验货。申请人到天津验货后发现成品货仅600吨左右,且粒度不均,全部小于合同规定粒度,果实不饱满。申请人通知被申请人立即采取措施备妥货物,以便按期装船,但被申请人一方面承认确实货物不足,表示歉意;后又称由于天气寒冷,使得加工进度较慢。直到12月1日仍称第一批1000吨货物与出口要求仍有距离;第二批1000吨则没有把握,请申请人帮助另找替代货源,以便履约。鉴于被申请人一再拒绝履行合同的备货交货义务,申请人为避免对下家买方违约,不得不寻找替代货源。申请人于1994年1月18日与中国D公司签订了购买2000吨替代花生果的合同,实际装船为2025.12吨,每吨价格为725美元,由于替代货物的价格比原合同被申请人供货的价格每吨超过75美元,总计超过151884美元,申请人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要求仲裁庭裁定被申请人赔偿申请人此项替代货物的差价及其利息等费用。申请人提供了他与中国D公司于1994年1月18日签订的售货合同和这批替代货物的5份海运提单及相应的发票及银行汇款付款单等证据材料。被申请人称:5份替代货物海运提单中的4份报关单中,2份提单的报关价格均分为400美元/吨,1份报关价格为630美元/吨,1份为650美元/吨,而不是申请人所称的725美元/吨。因此,申请人根本不存在所谓差价损失。同时,被申请人在海关查到另外的同时出口的花生果报关单4份,其单价均为400美元/吨~650美元/吨,可见当时出口口岸的时价是FOB、400美元/吨~650美元/吨。【问题】申请人购买替代物的违约救济是否合理?案例1代收行未收款项即放单导致损失案【案情】国内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付款人A)与W国供货商(以下简称委托人B)谈妥,准备以托收方式进口一批原材料,并规定了交单条件为见单即期付款(D/PATSIGHT),托收金额为233万美元。19XX年2月,国内某银行(以下简称代收行C)收到W国某银行(以下简称托收行D)快递寄来的全套正本托收单据。托收行D在委托书上注明“按照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托收统一规则》(以下简称URC522)办理”,并列名了赎单条件:在到期日19XX年2月22日前实行付款交单。(Pleasedeliverdocumentstodraweeagainstpaymentmaturity:Feb.22nd,19XX)。但代收行在付款人还未付款的情况下,已先行放单给了付款人。尽管代收行多次向付款人催付,但付款人由于早已凭单提货,不但对代收行的催付命令迟迟不复,相反,在未给代收行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擅自在2月25日、28日和3月1日分3批以T/T方式向外支付该托收项下款项总数达200万美元。3月3日,托收行来电提出要求支付金额33万美元,并限定最后付款期限为3月4日,否则要求退回全套正本单据。之后,托收行又分别于3月6日、7日和8日连续3天来电催促,并在其8日的电文中警告代收行若再不付款将与该行总行联系。后代收行经再次与付款人联系,才得知T/T汇款付款之事。因此,代收行于3月11日发电至托收行要求只付33万美元的余款。3月14日,托收行来电确认了支付的余款。代收行将余额于3月22日汇给托收行。【问题】代收行的行为有何不当?案例2托收方式下托收指示不明确造成货损案【案情】我某土产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大麻籽,总值为85万美元。合同规定付款条件为:“卖方开具见票后30天付款的跟单汇票,买方应于提示时承兑,承兑时即可交出运输单据,到期后立即付款。”我进出口公司依合同规定按时将货物装运完毕,有关单证人员备齐各种单据于7月15日向托收行办理D/A30天到期的托收手续。托收行即选择D.K.行为代收行向其寄单并委托收款。8月25日买方来电:“关于第XX号合同项下XX吨大麻籽,据你7月14日装运通知电,我经与船方代理联系,货已到港多日,但至今未接到有关该货的托收单据,希速查何日办理托收手续。”我进出口公司于8月28日即复电:“你25日民悉。关于第XX号合同项下大麻籽托收事宜,经我查确实于7月15日委托我C银行为托收行办妥D/A30天托收手续,我托收行已于7月16日寄出单据,请查收。”8月30日又接到买方来电:“你28日电悉。经再三查询我往来行W银行,根本无该项托收手续。请通过你托收行径向代收行追查。”我进出口公司接买方上述电后,即持电与托收行联系。同时托收行也接到代收D.K.银行电:“第XX号托收单据及托收指示书均已收到。但因单据及托收指示书上的付款人地址不详(只有地名,即无道路名也无门牌号),经我多方努力查寻均无效果,速告如何处理。”我进出口公司经查对留底文件,单据及托收指示书的付款人确实只有城市名,无路名也无门牌号,系有关经办业务员在通知储运部门及单证人员的有关文件上遗漏付款人的地址所致。托收行对照买方30日电文又发现付款人的往来银行系W银行,本应委托该W银行为代收行。由于我进出口公司办理托收时未指定代收行,所以托收行选择D.K.银行为代收行,而且又因付款人地址不详,D.K.银行没能找到该付款人。经研究,托收行立即电告D.K.银行关于付款的详细地址,或将有关手续转交给W银行向付款人提示。但9月15日我方接到代收行的拒付通知。由于单据的延误,未按时提取货物,货因雨淋受潮,而且货物被存入费用高昂的海关仓库,付款人故拒绝承兑付款。我进出口公司与买方几经洽商、交涉,均无结果,最后委托我驻外机构在目的港就地低价处理了货物,损失惨重。【问题】本案损失应由谁承担?案例4M、N字母误用引起的信用证纠纷案【案情】1998年5月,澳大利亚的MONMEN公司与美国的A公司签订一买卖合同,由前者从后者进口一批货物。6月,MONMEN公司向本国的I银行申请,由I银行开出信用证给A公司,并指定美国的C银行作为该信用证的保兑行。9月,A公司按信用证要求如期装运货物后,备齐信用证所规定的所有单据向保兑行提示,要求保兑行付款。但是,保兑行发现A公司提交的提单上记载的被通知人名字有误,即把“MONMEN”错写成“MOMMEN”了,所以,保兑行认为单证不符,未向A公司付款。随即保兑行电传开证行,请求开证行在存在上述不符的情况下授予其向A公司付款的权利,但开证行坚持拒绝授权付款。A公司认为开证行过分挑剔,只因一个字母打印错误而拒付货款,即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保兑行付款并承担因未按信用证条款付款而使A公司所受的损失,保兑行则以多项理由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法院一审判决A公司败诉。A公司不服,再次上诉,理由是仅名字错误不足以解除保兑行的付款责任。法院二审维持原判,A公司仍然败诉。【问题】保兑行的拒付是否成立?第一节提单案例1A公司因将正本提单直接寄给开证申请人而遭受损失案【案情】1994年3月19日,某省A公司因同香港W公司签订一笔买卖化工产品的合同。合同规定采用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支付货款。签约后第7天,Y银行即开着似W公司为申请人,以A公司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信用证对受益人应提交的提单作了如下规定:“FullSetcleanonboardB/LmadeouttoorderofWCompany,marked‘Freightprepaid’,notifyingapplicant……Thebeneficiarymustimmediatelysend1/3originalB/LdirectlytotheApplicantafterthegoodsareshippedonboardthevessel.”(全套清洁的已装船提单,作成凭W公司指示,注明运费已付,通知开证申请人……货物装船后,受益人必须立即将1/3正本提单直接寄给开证申请人)。A公司收到信用证后没有提出修改要求,就向供货厂家布置生产,并按期将货物出运,同时按信用证规定制单并向中国银行交单议付。不久,开证行来电称:提单商品名称“LADIESBLOVSE”与信用证规定的“LADIESBLOUSE”不符,开证申请人不同意接受单据。为了解决这一单证不符问题A公司请某外运公司急电该公司在目的港的代理机构,要求代为更改提单的商品名称。代理机构很快复电说,提单项下货物已被开证申请人凭正本提单提走,其他提单均已失效,毋需更改。此时,A公司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致电开证行:“据船公司目的港的代理机构称,该货已被开证申请人提走,充分证明开证申请人已经接受了单据,不存在开证申请人因单证不符而拒不接单的问题,请你行立即付款,否则我们要求退回包括三份正本提单在内的全套单据。”开证行回电说,“根据UCP500号规定,我行只能根据单证严格相符原则处理信用证业务,至于货物被开证申请人用未经我行处理的正本提单提走,我行对此不负责任。如果退单,我行只能退回议付行寄给我行的包括2/3正本提单在内的所有单据。对于由你方直接寄给开证申请人的正本提单,虽L/C中有此规定,但未经我行处理,我行没有退回的责任。”A公司对开证行的复电无可奈何,只好转而求助于W公司,请其通知开证行接单付款。W公司却以市场不好不由,提出降价20%的要求,经过多次洽商,最后以A公司同意降价10了结争议。【问题】A公司错在哪里?案例3集装箱不适载造成货物损失承运人负责赔偿责任案【案情】1987年,发货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浙江茶叶分公司委托浙江省钱塘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将750箱红茶从上海出口运往西德汉堡港。钱塘外运公司又转委托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称上海分公司)代理出口。上海分公司接受委托后,通过上海外轮代理公司申请舱位。作为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以下简称远洋运输公司)代理人的上海外轮代理公司指派了箱号为HTMU—5005420等3个20英尺集装箱。由于运输条件是FCL。,因此,上海分公司作为发货人的代理全权负责对货物的点数、积载,对集装箱的检查、铅封。当年10月15日,上海外轮代理公司收到3个满载集装箱后代船方签发了清洁提单,同时发货人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省公司(下称浙江分公司)处投保海上货物运输的战争险和一切险。货物运抵汉堡,收货人拆箱后发现部分茶叶串味变质,即向浙江分公司在汉堡的代理人BURMESTER,DUNCKER&JOLY申请查勘。BURMESTER·DUNCKER&JOLY作为海外水险保险公司的检验、理赔代理人。指定HBGH公司的UweBerner先生负责检货物KRSP化学实验室进行专门化验。检验表明,250箱红茶受精萘污染。为此,浙江分公司在汉堡的代理人赔付了收货人损失7467.63英镑、1881德国马克。在检验货物时,船方的代表也在场。另又查明,该航次装运茶叶的集装箱其中一个箱号为HTMU—5005420,在前一航次中曾装载过精萘从法国的登克尔至上海。上述事实,有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浙江省茶叶分公司的出口茶叶发票、上海外轮代理公司签发的提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运输保险凭证、收货人签署的权益转让书、西德汉堡BURMESTER·DUNCKER&JOLY以及其他专门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等证据证实。浙江分公司遂以远洋运输公司为被告向广州海事法院起诉。原告浙江分公司诉称:被告远洋运输公司承运原告承保的750箱中国红茶时,提供了不清洁的集装箱,被告上海分公司作为装箱人又是未尽职检查,致使茶叶串叶污染,原告赔付了收货人的损失。要求两被告赔偿原告全部经济损失7467.63英镑、1881德国马克以及从原告赔付收货人时起至判决之日止的利息,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被告远洋运输公司辩称:该提单项下集装箱运输条款为FCL,即由发货人装箱、点数、铅封的整箱货物运输,被告所提供的集装箱应视为货物的包装,箱体检查应为发货人的职责;而且货物污染原因不明,原告赔付收货人过于草率,是否公正,有待认定。承运人出具的调箱单上并无集装箱箱号,取箱人是货主代理中国外运上海分公司;茶叶属食品范畴,货主代理未对空箱检验即装箱,因此残留气味污染茶叶的责任应由上海分公司承担;即使承运人对本案负有责任,依据提单也应享受责任限制。对于非被告原因引起的损失,被告不负赔偿责任,并要求原告赔偿其因应诉而引起的经济损失。浙江分公司称:提单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为装船后致御货前,本次茶叶污染发生在装船前,作为集装所有人和承运人提出享受“责任限制”的抗辩显属无理。【问题】承运人应否对集装箱不适载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案例4出具保函应负担保责任【案情】湖北派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有一批货物由武汉经上海运往香港,委托中国外运湖北公司办理货运手续。1994年6月20日,中国外运湖北公司在上海港宝山港务公司办理装货,因货物包装破损,宝山港务公司拒装,中国外运湖北公司上海办事处遂向宝山港务公司出具保函,称如因货物包装破损在目的港交货困难造成损失,均由中国外运湖北公司负责。宝山港元务公司收下保函,并加注“因包装破损所致一切后果由湖北外运负责,与港方无关”的说明,与中国外运湖北公司一起将保函交承运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承运人收下保函,签发了已装船货物清洁提单。6月27日,货抵目的港,经检验发现货损,货物保险人对此作出赔付,并于1995年2月9日日向承运人索赔。承运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依运输合同向保险公司作出赔付,并于10月11日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湖北外运赔付有关损失。后又以拟另案解决纠纷为由撤诉,同时,起诉要求上海港宝山港务公司承担保函责任。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均申请追加中国外运湖北公司为第三人。原告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诉称:自己作为本案承运人,是根据被告上海港宝山港务公司提供的第三人担保而签发了提单。依照诚实信用原则,被告应就提供保函一事向原告负责。湖北外运作为担保方,与本案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故原告申请法院将其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被告上海港宝山港务公司辩称:本案保函是湖北外运与原告达成的一项保证赔偿的承诺或约定,湖北外运在保函中意思表示真实,其作为货方代理未能举证证明货物所有权人对保函的同意和追认,因此湖北外运应履行保函中的承诺义务。被告即非托运人,又非承运人,仅与湖北外运一起将保函交给原告,且保函上无被告保证赔偿的内容,故被告不应对保函负责。第三人中国外运湖北公司述称:承运人明知货物包装不牢,但却未在提单上注明,这说明承运人对所接受的货物表面状况无异议,因此他必须对所承运的货物负责,而不论其是否接受了保函。第三人并非货物托运人,而仅是托运人的代理人,不应对保函负责。且货抵香港后,收货人并未提供任何检验机关有关货物残损的证明,货物保险人就向收货人赔付了损失。保险公司这种自愿赔偿的行为后果应由其自己负责。此外,保险公司向收货人赔偿损失后,再向承运人追偿损失,期间已超过《海商法》第257条规定的向第三人追偿的90日时效。承运人自愿赔付保险人损失,也应由其自负责任。因此,第三人认为承运人的诉讼请求不应受法律保护。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1)保函仅对其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本案保函系由湖北外运出具、宝山港务公司加注说明后转交承运人。宝山港务公司非保函出具人,且在保函中有免责批注,对保函可不负责。保函所涉货物属提单上托运人湖北派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湖北外运以自己名义出具保函,事后又不能提供货物所有人予以确认的证据,故湖北外运应对其出具保函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承运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同意接受保函,并签发了货物已装船清洁提单,对货方依运输合同提起的货损索赔应予赔付。承运人对货方作出赔付后,有权依保函约定向湖北外运追偿损失。(2)本案系因保函引起的纠纷,非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当事人之间因货物运输担保纠纷的诉讼时效应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而非《海商法》的规定,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起诉并未超过法定诉讼时效。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4条、第111条、第112条第1款和第135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第三人中国外运湖北公司赔付原告上海远洋运输公司70000美元及利息,利息从1996年5月16日原告起诉之日起算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企业活期存款利率计),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一次付清。逾期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被告上海港宝山港务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担责任。案件受理费计人民币10850.38元由第三人中国外运湖北公司负担。第三人中国外运湖北公司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称:自己作为托运人的代理人,所作保函因未经货物所有人确认而无法律效力。同时,该保函并不是对承运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出具的,而是对宝山港务公司出具的。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无权依保函向湖北外运索赔。此外,上诉人湖北外运对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在一审中的诉讼时效也提出了否定。【问题】湖北外运应否按照保函承担担保责任?案例6厦门中贸公司诉广州远洋倒签提单侵权损害赔偿案【案情】1991年8月,原告厦门中贸公司与日本三井公司签订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约定进口日本产聚丙烯。根据合同,日本三井公司安排被告广州远洋所属定期班轮“安涛江”轮承运货物。原告则向厦门农行申请开立了信用证。信用证载明装船期不迟于1991年10月30日,有效期为1991年11月15日。“安涛江”轮因风浪影响了船期,11月6日抵神户,11月7日装货完毕。但被告在日本的代理人签发的装船提单记载的装船日期却为1991年10月31日。1991年11月10日,“安涛江”轮抵厦门港。根据该轮到港时间,原告初步确认被告倒签了提单,使传真日本三井公司,指出不能接受倒签的提单,要求其根据市场行情将货物降价,以赔偿这一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否则拒收货物。日本三井公司对原告的要求迟迟不复,却于1991年11月14日向日本东海银行提交了信用证项下的全部单据。单据寄到厦门农行后,原告和厦门农行均发现发票和包装单上存在两个不同的合同号,此外还有个别字母有误。原告以单证不符为由要求厦门农行拒付货款。11月30日,厦门农行将不符点电告日本东海银行。12月9日,该行将更改后的单据寄到厦门。厦门农行以信用证有效期已过为由拒绝接受。1992年1月15日,日本三井公司电传回复原告,否认倒签提单,催促原告付款提货。日期东海银行也对不符点提出反驳,认为该不符点不影响单据效力,不能构成拒付理由。厦门农行经研究,认为日本东海银行的观点成立,遂将货款付出,同时划扣了原告在该行的外汇存款。由于货物入境已逾3个月未申报,海关信法有权变卖。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原告凭副本提单加其公司保函去厦门外代换取了小提单,办完报关等手续,将货物提离港区。其间,原告赎出了正本提单。其后,原告为减少损失而决定销售货物。但由于价格下跌迅猛,故所得价款比先前与下家所定的成交额少35万元。5月,原告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判令被告赔偿其货物销售损失及其利息,赔偿其支付的海关滞报金和货物在码头的费用及仓租费等。【问题】本案原告的起诉成立吗?案例8蒙星轮主张共同海损案【案情】某年某月,“蒙星”轮载着部分散装花生,找算驶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再装载1000吨花生后驶向美国纽约港。该轮在驶往布港途中,发生搁浅被迫抛锚。不幸的是,“蒙星”轮搁浅之地处于南美飓风的旁佩罗斯冷风区内。这种冷风不仅能够使水位下降,而且会使船舶因此摇晃而被推到船道边上,使得轮船不能迅速脱浅。而且船长又发现船板存在断裂危险。为了避免船体断裂渗水,影响花生受潮变质,船长决定先后3次运用主机,超负荷全速开车后退,终于成功脱浅。当“蒙星”轮驶到布港后,对主机和舱机传送线进行了临时检修。船驶回纽约港后,在全面检修中,发现主机和舱机损坏严重,该轮也受到重创。在这种情况下,“蒙星”轮对损失和费用进行了相应理算,并要求货方按比例承担损失和费用。货方对此提出异议。“蒙星”轮向美国纽约海事法院提起诉讼,遭到驳回。原告向上诉法院上诉,上诉法院认为“蒙星”轮在驶往布港途中发生了共同海损,受益各方应合理分摊由此而支出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矿依法撤销原判,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令货方支付船主6451.16英镑,并负担全部诉讼费用。【问题】上诉法院判决共同海损成立是否正确?案例9安徽远洋诉上海化工货损纠纷案【案情】1991年7月,被告上海化工委托安徽远洋运输公司(下称安徽远洋)所属的“皖祥”轮承运两个集装箱,从上海至香港。箱内装有桶装过氧化氢。该货物包装容器上方有通气孔。被告上海化工向船方提交了托运货物的“危险品货物证明书”,该证明书记载:品名:过氧化氢8%—40%;包装:塑料桶;运输注意事项:避免日晒、受热,不可与有机物、易燃物混装;包装破裂或散漏时处理方法:用干砂吸收、清理掩埋;消防方法:干砂、二氧化碳;联合国编号:2014;危规页码:5042。船方在编制配载图时,将被告货物编制载于甲板。但实际积载时,船方根据“说明书”中记载的联合国编号及货品浓度,对照船上存放的1981年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根据该规则,该种货物可积载于“舱面或舱内”,)将该货物装于该轮第三舱内。该舱同时装有棉纱等货物。7月18日,船舶装货完毕启航,7月23日抵香港。当日10:45时船方发现装有该批货物的一个集装箱内有液体渗漏,但未采取相应措施,也未将该货柜卸离船舶。7月25日01:15时,第三舱手段火。26日16:00时灭火完毕。7月25日香港公证所对装有被告货物的发生渗漏的集装箱进行检验,出具检验证明称,货物堆装不良,货柜后部有30厘米空间未固定货物,上层过氧化氢桶倒下,卡在后部的空间中,内装物泄漏。事故发生后,该航次提单项下货主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人保上海公司)向安徽远洋提起货损索赔。原告安徽远洋向货主和人保上海分公司作了赔付。原告向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问题】本案中的损失应由谁承担?案例11“亚历山大”号油轮不适航致损案【案情】美国某公司租用南欧某国籍“亚历山大”号油轮,于1994年9月8日在美国纽约港装运散装豆油20397公吨,驶往目的港上海,收货人为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价格条款为CFR。该轮船长记载,船舶中途遇8~9级大风,以致颠簸严重。8月30日发现第二左舷边舱的豆油外漏,为避免更大损失,不得已将豆油转移至其他各舱。9月6日又发现第、七右舷边舱的豆油外漏。9日“亚历山大”轮驶至海礁岛和长江口锚地之间,此时又发现第六、七右舷船壳板裂缝,致使豆油大量外漏,且裂缝越来越严重。应船长的请求,其代理要求上海救助部门援助,上海救助部门即派拖轮前往救助难轮,10日下午将难轮拖至上海检疫锚地,并于水下堵漏以减少污染。经检测,豆油损失达1463公吨,价格外汇人民币130万元。该轮船东于1994年11月宣布共同海损,并要求收货人及货物保险人提供共同海损担保书、共同海损协议书和货物价值单,双方由此发生争议,争议焦点在于船舶是否适航。在案件诉诸法院后,组成了联合检验小组。经检验查明:“亚历山大”轮有8处船壳板与强肋骨连接焊缝脱开,且均有老痕;外板多处裂;外板和舷侧铁骨腐蚀率已超过25%和50%。遂做出相应检验结论:“现该轮处于不适航状态,并取消船级。”鉴于此,化物保险人要求船东承担因船舶不适航所造成的损失的责任,要求船东提供足额担保。后经船东请求,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争议,船东实赔货损人民币125.9万元的80%,亦即105.5万元和油污所致损失人民币90.7万元的85%,即77.1万元。【问题】船东在此案中应承担何种责任?第三节保险责任案例4暴雨造成货物湿损遭保险拒赔案【案情】1997年5月,中国山西某煤炭公司向丹麦出口无烟煤1000公吨,合同采用CIF价格条件,装运期为1997年8月,信用证结算,规定由中方投保水渍险。1997年8月2日,我方按劳取酬票金额的110%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际(WA)”。8月16日,该批无烟煤装运出口,但在印度转船时,遭遇暴雨。贷抵目的港哥本哈根后,丹麦进口商发现货物有明显的湿损,即请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确定损失达38000美元。荷兰进口商遂向山西某煤炭公司提起索赔,但遭到煤炭公司的拒绝,理由是:卖方交货时,有商检部门的检验证明,货物质量符合合同要求;至于交货后的风险,在CIF合同下,应由买方承担;并指出对该批货物卖方已投保了水渍险,买方应凭保险单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索赔。于是,丹科进口商凭保险单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驻丹科的代理人提出索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丹科代理人经过调查取证得知,该批货物湿损是因为在印度转船时遭暴雨所致。【问题】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案例1技术转让合同侵犯注册商标纠纷案【案情】1992年9月18日,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XX公司、南光(香港)公司和日豪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外合作XX有限公司合同”,三方约定在中国XX市XX县共同举办合作经营企业XX有限公司(即申请人)。1995年9月12日,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XX公司、永盛企业有限公司和被申请人签订了关于被申请人加入合作经营XX有限公司的补充合同。同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签订一份技术转让合同,双方约定:被申请人同意不作价提供其已在香港注册的轻质墙板XX商标的使用权,以及制造该商标项下产品的有关技术,作为其加入申请人的合作条件。被申请人应向申请人提供涉及生产合同产品的书面及非书面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包括产品的设计、产品图纸、制造工艺、材料配方、质量控制、试验、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一切技术数据及参数等。申请人的出品产品使用被申请人提供的在香港地区注册的XX商标,并在产品的包装上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XX有限公司制造”字样。合同经申请人、被申请人授权代表签名后,报中国政府的审批机关批准生效,适用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1995年11月21日,XX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明经贸引字(95)第79号文批复,批准了上述“补充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申请人称:被申请人自1998年3月份以来,多次在香港《XX日报》发表对申请人使用XX万用墙板注册商标严重不利的“通告”等其他形式的文字消息,侵害了申请人对该商标的合法使用权,申请人于1998年3月10日致函被申请人,对被申请人甚至于1998年5月对申请人的香港客户XX有限公司因销售申请人的产品而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商标侵权之诉,严重损害了申请人及XX有限公司的利益及商业声誉。被申请人则辩称:被申请人作为XX注册商标的所有人,在法律上不可能成为其自己商标的侵权者。被申请人1998年在《XX日报》上的声明不是侵权行为,而是维权行为。虽然被申请人和申请人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但就商标问题而言,被申请人只有许可申请人使用商标,而不是将注册商标转让给申请人。又方在技术转让合同中还约定,因执行该合同所发生的或与该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应通过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仍未能解决,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该会仲裁程序暂行规则进行仲裁。【问题】1、被申请人在香港注册的轻质墙板XX商标是否是技术?2、被申请人的商标权转让和使用证可是否属于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3、侵犯被申请人的XX注册商标应该如何认定?案例4将争端提交中心解决须经当事人的同意:南太平洋(中东)房地产有限公司诉埃及案【案情】南太平洋(中东)房地产有限公司系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主要从事旅游娱乐设施的开发。1974年南太平洋依据埃及法律,其中包括1974年第43号法令与埃及旅游旅馆委员会协议设立一家埃及籍的合营公司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该协议经埃及政府批准后,合资公司就在埃及成立并开始从事旅游开发事业。后由于该项目的进行遭到埃及国内的反对,项目的批准被撤销,合资公司也被埃及政府接管,争端遂由此产生。本案经国际商会仲裁院、法国巴黎上诉法院、法国最高法院、荷兰姆斯特丹地方法院的审理后,最终诉至ICSID。在ICSID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就埃及1974年第43号法令第8和的规定是否构成当事人对将它们之间的争议提交ICSID解决的同意,以及如果争端双方当事人的同意没有明确指明采取调解还是仲裁的方式时是否导致这种同意无效这两个问题发生激烈的急诊。【问题】1、如何判断当事人同意将它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中心解决的意向?2、当事人未明确指明采用何种解决方式时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案例9“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管辖权案【案情】1990年5月,甲国A公司在乙国注册成立的B公司与乙国政府签订了成片开发土地项目协议。根据该协议,B公司有偿取得了乙国东南沿海30平方公里土地的70年的使用权;协议允许B公司在对土地进行初步开发之后,将其所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给他人。协议生效之后,B公司对取得的使用权的土地进行了开发,包括平整土地、修路、通水、通电等。对于其中的一些土地的使用权,B公司又有偿转让给其他公司,用于建设工厂、写字楼和住宅等。1996年7月,乙方政府制定了新的法律,规定:为了加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如需转让,只能转让给政府所同意受让的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规定大大限制了B公司的经营空间,使得B公司的经营业绩迅速下降。就此,A公司与乙国的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涉。甲国政府也多次向乙国政府表示:希望乙国政府从两国关系的长远利益出发,慎重处理这一问题。但经过1年多的交涉,乙国政府并没有在这一问题上做任何让步。基于甲、乙两国均为《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的缔约国,B公司于1998年2月向“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简称“中心”)提交了仲裁申请,希望“中心”能就此纠纷作出裁决。1998年3月,乙国向“中心”提出管辖异议,认为:由于乙国政府从未就仲裁问题与B公司达成过任何协议,而且,B公司作为在乙国注册的公司根本不是“他国国民”,所以,“中心”对此争议无管辖权。【问题】“中心”对B公司与乙国政府之间的争议有无管辖权?案例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履行纠纷案【案情】原告:某市电视机厂被告:香港某有限公司1999年3月4日,某市电视机厂(甲方)与香港某有限公司(乙方)签订了经营A电视机有限公司合同。合同内容大致如下:(1)该中外合同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190万美元,甲方出资140万美元,乙方出资50万美元。(2)甲方以现金、先进设备、厂房、场地使用权作为出资,乙方以先进设备作为出资。乙方负责于1999年10月31日前从联邦德国引进三条彩电E—4A型先进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单价为30元美元,共计90万美元,其中乙方负担设备款的50万美元作为出资,甲方向乙方支付余下的设备款40万美元。(3)乙方分三批将设备运至合营企业,并于每一次发货后,接货价的4/9开具发票,甲方见单后支付发票的85%,整套设备试车后合格后支付货款的10%,质量保证期过后再支付货款的5%。此外合同还规定了违约金等其他条款。在此之后,乙方接规定期限将首批设备运到,并且开具了甲方应分摊的全部货款的40万美元发票。甲方对此亦未表示反对。甲方在乙方没有将全部设备交付之前,按乙方开具的发票支付了34万美元。后乙方接期交付了第二、第三批设备。1999年11月4日,该市商检局根据检验申请到合营企业进行检验。商检人员经过检查发下以下问题:(1)分三批到货的设备,大部分是通用彩电零部件,根本不构成生产线;(2)设备大部分是产自台湾地区,而不是德国。(3)乙方滥用A电视机有限公司的名义,在台湾地区以远远低于合同价格的费用收购设备。鉴于上述原因,为维护国家利益,该市商检局于1999年11月20日依法查封了该合营企业的全部设备。甲方在上述情况下,去电通知乙方,要求退换设备并赔偿经济损失,并提出乙方如不同意甲方的要求,甲方将解除合同。乙方一面回电辩驳,拒绝甲方的要求,一面立即派代表来中国大陆与甲方协商,寻找解决办法。但终因协商未果而诉诸法院。【问题】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的投资形式有哪些?2、乙方的行为是否违反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案例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管理案【案情】1996年8月26日,中国大陆某发展公司(以下简称中方合作者)与香港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外方合作者)签订了一份关于兴建和经营某度假村的合作经营企业合同。该合同规定:合作双方以合作经营方式在中国某市某区建立度假村,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合作企业)。合作方式为:中方合作者提供度假村所需土地使用权20年,并负责兴建度假村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度假村建成前2个月完工,同时负责将该度假村工程纳入某市生活服务体系;外方合作者负责项目的全部资金1000万美元,分两次出资完毕,其中首期出资450万美元,在合作合同生效后1个月内到位,第二次出资视工程进度投入;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由外方合作者负责;利润分配为:每年以纯利润10%作为公司留存,剩余利润部分合作各方各得50%;亏损承担比例为:合作各方各占50%;合作经营期限为30年,从合作企业正式成立起计算。合同签订后,双方共同制订了合作企业章程。合同与章程报主管部门并获批准,在向工商行政管理局邻取营业执照后,合作企业正式成立。合作企业进入经营期后,由于外方合作者在提供了首期出资后,没有继续提供资金,导致合作企业资金不足,加上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合作企业严重亏损。合作双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