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表示技巧1/95表示技巧一、鉴赏修辞手法二、鉴赏表示方式三、鉴赏表现手法四、鉴赏构思技巧2/95表现技巧

修辞手法表示方式艺术构思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大、互文、双关、反问、设问、重复反语、引用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衬托、用典、赋比兴、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表现手法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承上启下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叙述、描写、抒情、议论3/95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示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个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4/95一、诗歌中常见修辞5/95一、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常考:比喻、对比、拟人、对偶。常见:借代、夸大、双关、互文、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2.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两个不一样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到达强烈表示效果。常见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对比、哀与乐对比等。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性质、特征等愈加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衬托(反衬)6/953.拟人——把物看成人来写,使此物含有些人外表、个性或情感修辞伎俩。作用:可使详细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4.对偶: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同,意思亲密相关语句成对地排列修辞方式。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示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详细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7/956.夸大:对事物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描述。作用:揭示事物本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示事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7.双关:利用词多义和同音条件,有意使语句含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作用:增加内容含量,使语言表示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8.互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语言结构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共同表示一个完整意思。作用:内容上相互补充,行文简练。“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9.重复:能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8/95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发思索,突出一些内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13.通感:把不一样感官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发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9/95判断以下诗句修辞手法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⑹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借代,设问夸大双关对偶拟人设问拟人借代,对比夸大小试牛刀10/95考题示例: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血滋润了兵器尖端。

⑴这首词中“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作简明分析。

11/95【参考答案】①借代。②“珠翠”指妇女佩带首饰,指代宫女。③词句写汴京皇宫内,宫女成群,歌舞不停,一派富庶升平气象。12/95【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怎样利用。第三步:指出利用此种修辞手法艺术效果。手法+分析+作用13/9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列问题。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①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挚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经有十年。②蕲,请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说法,这里指处事圆滑。第二联采取了什么手法?请简明分析。14/95解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想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深入抒写相别十年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愈加思念远方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反差,充分表示了诗人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但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沉重和思念辛劳。15/95①对比。②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对比;桃李春风中与江湖雨夜中形成环境上对比;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对比;相聚时高兴与离别时孤独形成情感上对比。③不但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沉重和思念辛劳。16/9517/95二、诗歌中惯用表现手法18/95常见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衬托、渲染、对比(对照)、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照应、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正侧(侧面描写、正侧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卒章显志、象征、比兴、以小见大、白描、借古讽今、以景结情、以乐景衬哀情等19/951、衬托或衬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些人来。《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利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艺术效果?这首诗歌利用了衬托(衬托)手法。将采莲少女和漂亮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罗裙和碧绿荷叶,粉嫩脸庞与鲜艳荷花相互映衬,衬托出少女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情味。20/952、对比或对照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试作简明赏析。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利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情景,前者忧,后者乐,经过大旱之日两种不一样生活场面、不一样思想感情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阶级矛盾,含有震撼人心力量。21/95对比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终一句描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对比,使读者感受到尤其深切,蕴含了诗人深沉历史思索。22/95衬托衬托与对比对照区分:A、对比是把两种对立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两个不一样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同、相关、相反事物作为背景,加以衬托。被衬托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23/953、动静结合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前一首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然听到几点人说话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一首以动衬静,经过落花、月出、鸟鸣把山幽静突现出来,以动衬静。24/954、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与实是相辅相成,又是一对相正确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25/9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化虚为实,以实写虚26/95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季节到了。黄昏,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清辉。在如此沧茫而又清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写虚,将“梅花落”拆用,好像风吹不是笛声而是落梅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写出了他们浓浓思乡情。27/95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示了作者怎样感叹?

答:诗中“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繁荣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示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叹。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8/95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停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经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离愁别绪。下阙虚实结合。经过构想“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29/95

在褒贬人、事、物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预防他人反驳,常对要褒先写其不足,对要贬先写其优点,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取欲抑先扬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经过对少妇情绪微妙改变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感伤和哀怨情绪,突出了“闺怨”主题。5.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30/956.白描

白描原是国画一个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笔墨,不加衬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一个描写手法。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画境。经过“夜归人”刹那间感触,来写主人美好心灵,透出主人好客之情。

31/95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直接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首先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首先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担心状态突现出来。7.侧面描写

32/958、用典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示作者思想感情,包含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立场和态度、个人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标是加深诗词中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33/9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无耻行径,表现作者抗金主张和恢复中原决心。34/95“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感叹。35/9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①水满堤,乱山高低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①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问:三、四句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明分析。①对比。②将暴雨过后零落殆尽桃李与翠绿齐整青草作对比。③暗示了桃李虽艳丽而生命力却很弱,青草虽很朴素而生命力甚强哲理,赞扬了青草难以摧毁顽强精神。课堂示例36/95【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怎样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第三步:说明此种表现手法表示效果。

手法+分析+作用37/95即时巩固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兴趣歌舞。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知名画家。问:本诗第三联利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明分析。38/9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问:本诗第三联利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明分析。①衬托或侧面衬托。②那漂亮勤劳能歌善舞莫愁女为观赏海棠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画家梁广也为海棠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不愿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丰姿神韵。③突出了海棠漂亮和风韵,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39/9540/95二、诗歌中惯用表示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记叙41/95表示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远近高低观察角度改变或色彩描绘、白描或细节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相关术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42/95指出下面这首诗所用表示方式。例: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记叙)(议论)(抒情)43/95鉴赏诗歌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经过登台表示了诗人功业难成、空怀壮志悲愤和失意苦闷情怀。44/952、间接抒情(1)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本身含有特征,来表示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详细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人,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示出对人内在品格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45/95(2)借景抒情:即诗人把本身所要抒发情感、表示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经过描写景物给予抒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感叹,诗人借清新美好春光景色描写,透露出了思归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46/95(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表现手法,借历史上事件来讽喻当朝。【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怀古诗。作者经过赞颂楚霸王项羽英雄气概,训斥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行为;简练而有意味,颇显豪气。绝句李清照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厉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详细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无限感叹。47/95(4)用典抒情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示作者思想感情,包含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立场和态度、个人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标是加深诗词中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48/9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无耻行径,表现作者抗金主张和恢复中原决心。49/95“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感叹。50/95(5)借事抒情:诗人把自己情感寓于叙事之中。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迫切心情。51/95直接抒情

判断直接抒情方法——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字、词、句。52/95如:杜甫:“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幸福而牺牲自己高尚情操。

苏轼:“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示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福。

李清照:“一个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示了相思之苦。53/95间接抒情判断方法:作为一个委婉含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各种伎俩委婉地表示了作者思想感情。普通来说这么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词、句。54/95常见提问方式:1、说说下面诗歌采取了哪种抒情手法?2、从抒情手法角度,分析下面诗歌。3、有些人认为某诗在表示情感上表示了“波折通幽”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55/95考题示例:

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表现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利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手法,(点)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惋惜和不平之情。(评)56/9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送温台[唐]朱放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须今朝是别离!雨夜[宋]张咏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故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上面两首诗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明分析。57/9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送温台[唐]朱放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须今朝是别离!雨夜[宋]张咏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故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上面两首诗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明分析。同:都利用了直抒胸臆抒情方式。第一首“何须”表示了面对别离豁达,对朋友宽慰;第二首“无故”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情。异:第二首还利用了间接抒情方式,“一夜空阶雨”衬托思乡之情。58/9559/95描写方式用形象语言对人、物、环境等形态、特征做详细生动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依据描写角度不一样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依据描写所用笔墨多少可分为白描(简笔)和细描(工笔)。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鉴赏诗歌描写方式:60/95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不直接进行描写,而从其它人物态度、议论、评价等方面到达间接表现事物目标。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整首诗句句写人,却处处从侧面表现夜雪之大。如:《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反应来衬托秦罗敷惊人美貌。61/952.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是惯用写景手法。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一个以动态景物来反衬静态景象,衬托出一个更宁静环境表现手法。如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经典以动衬静手法,“蝉噪”“鸟鸣”笼罩着若耶溪,山林寂静显得更为深沉。62/953.细节描写

细节指细微动作或细小情节,这些动作或情节人们普通不在意,但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抒发情感能起到主要作用。细节描写有很强表现力,能够管中窥豹,一叶落而知秋。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细节描写传递人物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示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深切思念。63/954.点面结合所谓“点”,指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形象状态特征详细描写;所谓“面”,指是对人、事、景、物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详细描写和“面”叙述或概括性描写有机结合。“面”指是对背景做粗线条勾勒,“点”指是在背景上做精妙描画。点面结合形式多样,能够是虚面上实点,也能够是动面上静点。如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交代,后用洗练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描写了词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闲适生活。64/955.观察角度改变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方位不一样、角度不一样,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展现千姿百态,改变万千。从不一样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景物产生愈加全方面认识,取得更完美体验。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些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个秋光胜似春光美感。描写角度:由远到近。65/956.调用各种感官(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等等)描写要从不一样角度,以增强描写立体感。描写大多采取视觉描写,但为了多方面地表现所写之物特点,愈加方便抒发感情,经常辅之以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如唐代诗人王建《江馆》:“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他熟练地利用各种感官,描写了一幅清新江馆夜市图。“水面细风生”是触觉,写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菱歌慢慢声”是听觉,采莲小调婉转柔美,舒缓悠扬。“灯火夜妆明”是视觉,不远处有明亮灯光,灯光下,有盛装女子婉丽身影。这首旅宿诗,透露出作者领会江边夜市时悠闲欣喜感情。66/95

7、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一个技法,纯

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衬托表现手法。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凄凉景象,经过景象有力地衬托了人物伤感之情。67/95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楚、深刻印象,这与白描大致勾画轮廓方法恰恰相反。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么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以为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示了漂泊异乡游子对故乡亲人无尽思念。68/95鉴赏诗歌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工笔69/95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长安夜雨薛逢①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①薛逢:字陶臣,历官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比喻昂贵生活费用。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请简明分析。考点·技法70/95

思维轨迹描写景物角度,普通分为仰视与俯视、远与近、点与面、整体与局部、视觉与听觉等。本诗第三联是写景句子,“早鸦”是视觉,“鼓声”是听觉,那么这道题就很好答了。

参考答案①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步骤1)②树上集聚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鼓声是作者所闻之声。(步骤2)③表现了景物凄冷萧条。(步骤3)71/9572/95B.描写:1.正面描写①多角度,变换角度。

摹形、拟声、绘色(调动视、听、嗅、触等感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②观察角度改变。远近、上下、俯仰等。“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③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73/95描写角度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数只船横

浦口,一声笛起山前。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色:香:形:声: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记叙、议论、抒情、描写74/95白描本是国画一个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衬托写法。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zhuó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利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深刻主题。75/95白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76/95④白描。不加修饰渲染,只是简单勾勒。“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虚写、实写,虚实结合。“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⑥细节描写。“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77/95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与实是相辅相成,又是一对相正确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8/952.侧面衬托(烘云托月)、对比①衬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事物鲜明突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陌上桑》)②对比:两种对立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两个不一样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好显得更加好,坏显得更坏。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79/95试题精选80/95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1.结合诗句,简析诗歌一、二句所描写春景特点。2.诗歌三、四句是本诗佳句,试分析这两句利用艺术手法及其效果。“残花落尽“点出是暮春(残春)之景;雨过天晴,杨柳阴阴,流莺啼鸣,写出了景色清新明丽美好。拟人和新奇想象。写春风吹梦,梦逐春风,形象地表现了春风多情、善解人意。抒发了诗人深切思乡之情。81/95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情感?2.有些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色调与全诗情感基调不友好,你怎样对待这个问题?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欢聚之值得留恋,越以为离别难耐。这里利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离别之愁。82/95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①第一、二句是怎么描写水面平静?②从“动”与“静”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第一句直接写水面平静视觉形象;第二句利用比喻修辞手法,水面如同轻轻磨过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平静。1、2句以“水面平”和“明镜”“照檐楹”等写出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静态,3、4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万点声响等,表现雨后池塘上一个动态之美。有静有动,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83/9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6分)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格调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轻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细节?表示了他什么样情感?[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么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以为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发对故乡亲人无限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解题指导]第一问属诗歌意象考查,也隐性地考查了表示技巧,考生是否掌握什么是细节描写,是答题关键。第二问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思想倾向,假如在脑中活灵活现地想象出意境:作者见到秋风起,便写了一封家书请人捎回,担心话没说完,信使临行时,又急急忙忙地打开,重新浏览信件,而且作了一些补充。你说他是什么情感?84/95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表达了怎样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明分析。【答案】①春夏之交乍暖还寒特点。

②经过细节和景物描写,春衫试单,桃花飞尽,野梅已酸,连青蛙也唱起了歌,可见气候温暖和煦。突然青蛙声息全无,原来天气又骤冷起来了。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表现乍暖还寒感受,表现了游子对季候改变尤其敏感心理。85/95从军行

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1)联络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作用。(2)三、四句意在写人却说“不见人”,说说作者是怎样来写人?(3)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突出自然环境恶劣,用浓重气氛衬托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精神风貌。用“横笛”“红旗”来指代人,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在壮美背景上凸现行军将士昂扬斗志。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显得生机勃勃,显示了将士们高昂士气,一往无前精神。86/95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1)前两句是怎样写紫牡丹?这跟写白牡丹有什么关系?

(2)第三句中诗人用一“别”字引出盛开白牡丹,这么写好在哪里?全诗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经过写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侧面描写出紫牡丹花开之盛、之美。写紫牡丹花开之盛之美,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描写作铺垫。一个“别”字引出另一番景象,一动一静,一热一冷对照凸显出白牡丹盛开形象和冷清处境。表示了诗人对白牡丹及裴给事高洁形象赞美和对其处境同情。87/95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1.作者写“雨中黄叶树”之景,对于抒情起了什么样作用?【答案】以秋雨落叶之景,比喻人之衰老,表现了诗人心境悲凉,同时衬托出环境气氛悲凉。2.诗题中作者为表弟卢纶来访住宿而“喜”,这喜悦之情是贯通全诗吗?请结合诗句作简明回答。【答案】不是。诗题及诗后半首虽写了与外弟相逢之“喜”,却也经过“愧君相见频”隐约表现了自己不得志悲凉之情;而前半首则全是写为自己困居荒郊处境而悲。悲喜交集,但全诗感情基调却是倾向于“悲”。88/95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