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100字(论文)】_第1页
【赤峰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100字(论文)】_第2页
【赤峰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100字(论文)】_第3页
【赤峰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100字(论文)】_第4页
【赤峰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前言“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中提到“未来五年内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同时,近些年世界各国对于气候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从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气候大会规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气候保护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开始,到1994年公约正式生效,1997年的日本京都气候大会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就是现在所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印度巴厘岛会议通过《巴厘路线图》的规定,再到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2010年的坎昆气候大会,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虽然不是每次的会议结果都达到了最佳效果,但是世界各国都在为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做着努力。国内外的政策和舆论正在向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方面倾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基本,金融必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所以,我们要研究环境保护和金融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应为哪些项目服务;如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各部门行使哪些责任等。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跟世界经济发展同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萌芽状态,各方面的发展都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的发展,但绿色金融就目前来看缺少进一步的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外的绿色金融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却相对落后。无论是对绿色金融的政策,还是有关于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部分都有缺陷,各大金融机构虽然开始逐步加强对绿色金融的重视,但是投入力度不高,有关绿色的新产品开发不够积极,推出的绿色金融产品较少,且购买绿色金融的参与者不多,所以我国绿色金融应积极创新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于生存环境较高的需求,人们在丰富了物质基础上开始将环保与金融结合起来,追求的不仅仅是利益还有自身的生活品质。绿色金融既是环境保护一种方法,也是银行业新的资产业务发展方向,它为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我国经济只追求单一的增长,而忽略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社会造成的破坏,但是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每个企业在经营决策中都要把绿色金融理念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把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标准之一。

一、赤峰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一)开设绿色金融产品机构由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存在差异,各类产品的规模、服务对象等有所区别,进而使各类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也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逐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涵盖清洁能源、能效与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不同的环保产业,涵盖领域表现出不断拓宽的特点。(二)购买绿色金融产品的个人与企业赤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中游,在当前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虽然在“十三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战略举措中提出了“充分发挥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三大传统金融产业的主力军作用,突出发展壮大绿色金融等领域,构建具有赤峰市特色的金融产业体系”,但总体来说,赤峰市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并不尽人意。从覆盖范围看,相关产品的覆盖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我国融资产品主要是针对企业而提供,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绿色金融产品相对较少。这便使得国内绿色金融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限制,很难真正深入到多个领域当中,所以影响力也明显不足。(三)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赤峰市分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是我区发展绿色金融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赤峰市从政府到各金融机构,都把绿色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绿色金融不断创新发展。今年3月份,为积极构建我区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我区出台《赤峰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以及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功能互补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多项举措,这为我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赤峰市的大力推动下,各金融机构也积极顺应绿色业态发展趋势和政策要求,将绿色金融理念嵌入业务发展流程,围绕绿色能源环保等新经济领域逐步在业务授权、利率定价、客户准入条件、信贷规模管理等方面突出差异化安排,有力地推动了绿色金融发展。二、赤峰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分析(一)绿色金融发展进度缓慢目前,虽然赤峰市政府与金融机构对发展绿色金融已有一定热情,省政府已明确提出东部地区绿色转型发展方案,部分金融机构如兴业银行等已展开实践,但大多数金融机构还是停留在某些绿色金融具体经营层面,缺乏相应的长远规划、制度安排、组织保障和企业文化等战略准备,而且绿色金融业务往往与绩效考核、经济利益相冲突,导致政府与金融机构对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不足。从国际上看,我国处于碳交易产业链的低端,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从国内来看,我国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缺乏外部约束,不利于绿色金融参与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从绿色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来看,我国碳交易平台仅在7个试点城市上线交易,全国性的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的专业技术咨询,以及中介体系尚未形成,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项目。当前碳金融交易的主动权仍在发达国家的交易市场和金融机构。(二)绿色金融储备人才较少由于绿色金融业属于新兴交叉性行业,涵盖多个方面,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这种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就目前而言,我国绿色金融缺少专业人才的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跟上绿色金融的发展步伐。(三)开设绿色金融项目所需资金问题赤峰市能源较为丰富,在国内碳交易市场上属于供应方,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依靠特色的绿色金融活动,开拓市场。如赤峰市的“绿色门槛”筑造“低碳项目”、双鸭山市低碳混合醇项目、我省农村校舍推广使用太阳能项目,等等。但由于碳金融在我国传播时间有限,企业对这些绿色金融项目的认识不足。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还没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更因为,绿色金融项目开发时间较短,地域限制性大,风险因素多,金融机构不愿向融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不够。(四)对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浅薄绿色金融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形成共识,并采取具体措施开展行动。但就目前情况看,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并没有形成共识,更难以谈到高度重视。银行是实施绿色金融的主体,但在银行业也只是监管部门和部分商业银行意识到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管理模式、业务模式转型的良好途径,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而有些商业银行对其重要性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和一些误区,进而影响其活动的开展。企业也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主体之一,但多数企业缺乏对绿色金融的了解,更谈不到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一些地方政府在利益面前,甚至采取阻碍绿色金融的发展。(五)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不完善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主流思想,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来保障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各省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本省绿色金融法规。但就整体而言,政府仍处于指导阶段,整体政策支持体系还较为薄弱,配套政策缺位。只是宏观提出建设性意见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而没有推出一套自上而下的强制有力的执行方案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以至于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无法落地而陷入瓶颈。同时,节能减排领域也缺乏政府扶持政策,导致对节能产品供给和消费激励不足等。三、赤峰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对策(一)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1.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创新第一,绿色信贷类产品创新。(1)探索新的绿色信贷管理模式,完善绿色信贷的政策法规咨询工作,资金清算工作,为企业提供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等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成为连结生产企业与环保技术企业的纽带,减少双方在合作上的障碍。(2)在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加大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着重开发支持节能减排、绿色住宅、绿色运输等信贷类产品。创造更多的服务手段,促进个人和家庭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消费倾向。第二,绿色证券产品创新。(1)为了避免投机者对绿色证券进行投机,造成市场混乱,所以要努力开发长期投资型创新产品。采用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融资组合方式,股权可选普通股和优先股,债权可选贷款和各类债券,根据不同的收益和风险需要采取不同的组合。这样既有可观的收益率,吸引资金的投入,又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对于需要长期资金支持的大型项目来说更是一剂有效的定心丸。(2)鼓励绿色企业的上市和发行债券,弥补绿色信贷所能提供的资金与实际资金需求缺口。在企业申请上市和再融资时,加入对企业拥有绿色技术和设备的审核,变为上市融资的必要条件,增加传统企业上市要求,优先满足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某一段时期内,社会上的资金总量是有限的,所以传统企业的上市必定会影响绿色企业的资金吸纳量。通过对传统生产企业上市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为绿色金融企业带来便利。第三,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对于企业,开发低碳项目保险和适用于能源管理模式的保险,政府通过发布法规政策,指导各类企业购买环境污染责任险。对于个人和家庭,合理引导购买节能减排保险产品,加大对绿色汽车保险、绿色节能设备保险的研发。加快开发与虫害、火灾、气候及其他危害相结合的保险产品,保证绿色保险的覆盖广度。2.金融机构定期培养绿色金融相关人才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从业人员的努力和不断优化的人员队伍。为了确保绿色金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相关人力资源、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银行、信贷等金融机构在培育合格的绿色金融专业人士过程中,要使其熟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掌握绿色金融业务的知识。为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意识、拓宽员工培训机会。积极给内部员工创造学习机会、提供研究平台,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专业人士给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能及时了解并熟悉财务、法律、环保等相关知识。在员工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还要时刻督促他们尽力将绿色金融理念付诸实践。(二)建设高素质绿色金融专业队伍1.在金融金融挑选人才金融机构和环保部门中挑选业务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的部门经理,实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对调工作学习,掌握彼此业务及法律法规,或者公派到国外深造学习绿色金融知识。由于现阶段我国急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所以应采取这种业务上手快的培养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弥补人才短缺的状况。2.从高校招聘人才从高校吸纳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到绿色金融部门实践学习。刚毕业的高校人员具有学习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只是缺少工作经验。在这些人员刚毕业时就吸纳到绿色金融部门工作,在两到三年的业务实践锻炼后,方可掌握重点及要点,为绿色金融的人才储备打下基础。(三)合理引导政府对绿色金融的扶持力度1.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责、监督部门保障,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发改委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计划。市财政局牵头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监督指导,做好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等工作。2.加强资本市场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由于绿色金融涉及的不只是金融部门和环保部门两个行业的工作,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行业,资金需求量十分大,有时仅依靠几家商业银行和政府补贴是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所以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转型和发展时期,为了确保绿色金融能够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融资能力,要尽快完成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扩大绿色金融融资范围。比如推出绿色金融概念板块,对于板块所包含的股票实施减免一定印花税和交易手续费等。(四)扩大宣传绿色金融的力度1.绿色金融发展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污染物过量排放、资源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等做法,导致了空气质量和水质的恶化,以及极端天气的出现。由种种现象可知,在看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的过程和方式,关注生态变化,做到可持续的发展。而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措施,应该得到重视。2.绿色金融市场未来前景(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1.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体制支持绿色金融的制度与经济的总体发展方向一致。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抑制资源浪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有具体的指标,有可行的控制措施。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强管理,给定治理期限,明确各产业的减排量和资源再利用的具体要求,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追究制度,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的指导目录。为了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应当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在法制建设方面,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法律,包括绿色金融基本法律制度、绿色金融业务实施制度、绿色金融监管制度等,通过完善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促进绿色金融的正确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有关部门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方面对绿色金融给予支持,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积极配合监管制定充分调动全社会各个阶层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广泛性作用,对企业进行监督,形成一个全民共创绿色社会的新局面。这样,不仅使企业环境风险信用管理体系具有实际意义,也降低了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可以在一个信息十分透明的环境下从事投融资工作。通过社会对信息的反馈便于对企业的实际业务跟踪,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提升双方的经济效益。

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CDM项目供应方,每年可提供1.5亿~2.25亿吨CO2核定减排额度。人力成本高和节能降耗潜力低等因素使发达经济体完成减排任务的成本比我国高得多,因此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对我国而言绿色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与发展,其内涵应当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现代金融体系。无论考虑到保护环境还是相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方面,绿色金融的实施对于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几年中,绿色金融理念将会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未来我们不但要继续提升绿色金融课题的理论研究、运行机理研究,同时应该确定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规范,不断推进绿色金融的研究。

注释[1]段光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深圳大学,2017.[2]蒋先玲,张庆波.发达国家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S1):323-326.[3]李晓西.绿色金融盈利性与公益性关系分析[J].金融论坛,2017,22(05):3-11.[4]陈超逸.绿色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碳税合理性水平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5]姬喆.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6]潘锡泉.绿色金融在中国:现实困境及应对之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03):86-89.[7]袁康.绿色金融发展及其法律制度保障[J].证券市场导报,2017,(01):4-11.[8]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周月秋,殷红,马素红,杨荇,韦巍,邱牧远,冯乾,张静文.商业银行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17,22(01):3-16.参考文献[1]克鲁格曼.美国经济迷失的背后[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1-209.[2]樊刚.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与经济学家的建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15-118.[3]大卫·皮尔斯,等.绿色经济的蓝图[M].何晓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76-81.[4]彭春芳.绿色金融、公司金融与金融发展研究[M].经济学出版社,2016,67-76.[5]徐枫.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创新—基于广东的实地调研[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24-36.[6]曾刚,万志宏.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56-70.[7]马骏.2016-绿色金融-G20与中国[M].外文出版社,2016:15-117.[8]李溪.国外绿色金融政策及其借鉴[J].苏州大学学报,2011(6):17.[9]易金平,江春,彭伟.我国绿色金融现状与对策研究[J].SpecialEconomy,2014,(5):46-51[10]马骏,施娱,姚斌.绿色金融政策及在中国的运用[J].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