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3030-2014 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1页
FZ∕T 13030-2014 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2页
FZ∕T 13030-2014 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3页
FZ∕T 13030-2014 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4页
FZ∕T 13030-2014 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Z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Viscoseyarn/polyesterfilamentinterweavedgreyfabric2014-10-14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丹阳市丹盛纺织有限公司、吴江声荣纺织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1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本标准规定了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产品分类、要求、布面疵点的评分、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机织生产的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06—2008棉本色布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FZ/T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FZ/T0110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FZ/T10004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检验规则FZ/T10009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标志与包装3分类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分类根据用户需要,按附录A制定。4要求4.1项目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织物4.2.1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4.2.2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评等以匹为单位,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布面疵点按匹2评等,纤维含量偏差、密度偏差率、断裂强力按批评等,以其中最低一项品等为该匹布的品等。4.2.3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分等规定按表1和表2。表1分等规定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织物组织按设计规定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幅宽偏差率*/%按产品规格-1.0~+1.5-1.2~+1.5-1.5~+2.0纤维含量偏差/%按产品规格按FZ/T01053执行密度偏差率/%按产品规格经向<-1.5纬向<-1.0断裂强力/N—注1:幅宽、经纬向密度应保证成包后符合表中规定。注2:特殊规格品种的断裂强力按客户协议商定执行。当幅宽偏差超过+1.0%时,经密允许偏差范围为-2.0%。4.2.4布面疵点评等规定:一匹布中所有疵点评分加合累计超过允许总评分为降等品,1m内严重疵点评4分为降等品,每百米内不允许有超过3个难以修织的评4分的疵点。每匹布允许总评分按式(1)计A——每匹允许总评分,单位为分;a——每平方米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平方米(分/m²);L——匹长,单位为米(m);4.2.5成包后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长度按双方协议规定执行。5布面疵点的评分5.1布面疵点的检验5.1.1检验时,布面上的照度为4001x±100lx。5.1.2布面疵点评分以布的正面为准,平纹织物和山形斜纹织物以交班印一面为正面,斜纹织物中纱织物以左斜(八)为正面,线织物以右斜(7)为正面,也可按客户要求确认织物正面。5.1.3检验时,应将布平放在工作台上,检验人员站在工作台前,以能清楚看出的为明显疵点。35.2布面疵点评分规定布面疵点评分规定按表3。表3布面疵点评分规定疵点分类1234经向明显疵点纬向明显疵点半幅及以下半幅以上严重疵点根数评分 4根及以上长度评分 注1:布面疵点具体内容见附录B,疵点名称说明见附录C。注2:严重疵点在根数和长度评分矛盾时,从严评分。注3:不影响后道质量的横档疵点评分,由供需双方协定。1m中累计评分最多评4分。5.4布面疵点的量计5.4.1疵点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长度量计。5.4.2经向明显疵点及严重疵点,长度超过1m的,其超过部分按表3再行评分。5.4.3在一条内断续发生的疵点,在经(纬)向8cm内有两个及以上的,则按连续长度累计评分。5.4.4共断或并列(包括正反面)是包括隔开1根或2根好纱,隔开3根及以上好纱的,不作共断或并列(斜纹、缎纹织物以间隔一个完全组织及以内作共断或并列处理)。5.5疵点评分的说明5.5.1疵点的评分起点和规定油锈疵及评4分的破洞、跳花要评分,如疵点延伸在距边1cm以外时应加合评分。无梭织造布布边,绞边的毛须伸出长度规定为0.3cm~0.8cm。边组织有特殊要求的则按要求评分。5.5.1.3布面拖纱长1cm以上每根评2分,布边拖纱长2cm以上的每根评1分(一进一出作一根计)。5.5.1.40.3cm以下的杂物每个评1分,0.3cm及以上的杂物及金属杂物(包括瓷器)评4分(测量杂物粗度)。止(经向为粘胶纤维纱线、纬向为涤纶长丝交织的品种,应降为等外品)。45.5.2.4杂色坯不洗油的浅色油疵和油花纱不评分。5.5.2.7加工坯距布头5cm内的疵点不评分(但六大疵点应开剪)。5.5.3.3凡在织布厂能修好的疵点应修好后出厂。5.5.4.1假开剪的疵点应是评为4分或3分不可修织的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5.5.4.2凡用户允许假开剪和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假开剪的处数,按二联匹不允许超过两5.5.4.3假开剪和拼件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6试验方法6.2纤维含量测定按GB/T2910、FZ/T01101执行。6.3密度测定按GB/T4668执行。6.4断裂强力测定按GB/T3923.1执行。7检验规则8.1标志和包装58.2运输和贮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包装破损,产品受潮。产品应贮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确保产品不发生霉变等变质现象。9其他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可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6(规范性附录)技术条件制定规定A.1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技术条件的制定,除下列规定外,均按GB/T406—2008附录A执行。A.2粘胶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原料代号:粘胶纤维为R,涤纶为T。A.3粘胶纤维纱线的公定回潮率13.0%,涤纶长丝的公定回潮率0.4%。A.4粘胶纤维纱线的公英制线密度按式(A.1)换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式中:T,——粘胶纤维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A.5涤纶长丝线密度换算为1dtex=0.9den,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7(规范性附录)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B.1经向明显疵点B.2纬向明显疵点B.3横档B.4严重疵点整不良、经向8cm整幅中满10个结头或边撑疵、经向粘胶纤维、纬向长丝品种的断经(50cm以上)。B.5.2如布面上出现上述未包括的疵点,按相似疵点评分。8(规范性附录)C.2粗经:直径偏粗长5cm及以上的经纱织入布内。C.8双经:单纱(线)织物中有2根经纱并列织入。C.17星跳:1根经纱或纬纱跳过2根~4根形成星点状的。9C.51双纬:单纬织物一梭口内有2根纬纱织人布内。C.57油纬:纬纱沾油或被污染。C.58锈纬:被锈渍沾污的纬纱痕迹。C.60煤灰纱:被空气中煤灰污染的纱(单层检验为准,对深色油卡)。车痕迹。C.64稀纬:经向1cm内少2根纬纱(横贡缎织物稀纬少2根作1根计)。内纬密多25%以上(纬纱紧度40%以下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