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_第1页
浅谈我国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_第2页
浅谈我国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_第3页
浅谈我国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_第4页
浅谈我国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我国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摘要专利法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应是促进产权自由交易,使标的升级,提高专利的含金量。目前的产权效益转化效率过低,不利于国际化道路的拓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希望在保持立法意图的层面上,制度能够进行破坏式创新,达到产权、市场、管制的三效合一。【关键词】专利制度制度创新产权交易导语专利制度设计的目的和它本身的产权性质密不可分,两次专利法的修改,其创新力度一次次加大,但是仍然有盈余空间。如何把握专利法制度设计的原理和规则,如何看待专利法中的“不经济”现象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将会从宏观层面来对我国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提出一些规划。正文专利的产权性质经济学家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学出版社,1996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学出版社,1996版专利不仅具有一般的产权特征,也具有其特殊性。参见《政府论》,商务印书馆,参见《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64专利法制度设计原理上述提到产权制度往往由政府进行保护,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制定法律,将产权制度及其效力固定下来。但是专利产权制度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呢?政府将会考虑什么方面进行安排?如何使这项产权制度发挥最大的效用?笔者尝试从经济法的角度探寻答案。首先,政府作为权力主体,有义务和权力制定制度来调控市场,而对于制定法律来进行调控的方式来说,尤其要注意把握好权力和产权自由的关系,做好利益平衡。在专利法制度设计中,政府要考虑到权力人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既不能使权利人权利过大,形成垄断局面,造成参见加勒特·哈丁《Thetragedyofthecommons》,《科学》1968参见加勒特·哈丁《Thetragedyofthecommons》,《科学》1968参见加勒特·哈丁《Thetragedyofthecommons》,《科学》1968参见阿克塞拉《经济政策的制定》,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做到资源分配高效。根据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理论研究,一般国家的产权效率为35%--45%,发达国家达67%以上,两者差距巨大。我国目前也还处于一个低效率的时期,这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低效率反映出制度的效率问题,这是目前中国的产权制度普遍面临的困境。下面就几个专利制度设计“不经济”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专利的申请标准我国的专利申请标准在新颖性和创造性上远远逊色于欧美国家,原因是中国专利制度授权的大多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是小发明,其创造性要求很低,外观设计更甚,只要表现出新奇,往往就可以获得授权。而且专利方面,中国的科技体制是以专利和论文形式作为产出,实践中可能会导致高新技术和产业脱节,专利“束之高阁”,效率随之减弱。专利权的滥用我国的专利制度设计者将大部分目光都聚焦在专利的侵权防范上,对于“专利流氓”或者说参见参见陈景俞《专利懈怠行为的法律规制的研究》,[D].北京大学,2009,专利懈怠是指一种隐蔽的专利权滥用,权利人故意放纵侵权行为,等达到一定规模再起诉,以获得更高价值的赔偿。专利费用问题投入与产出应当成正比,但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给出的数据,中国申请一件发明专利的费用大概在1万元左右,属于比较高的标准,而且加上请专利中介和背后的研发费用,真正投放市场产生的收益能否收回成本?尽管规定了专利补贴,但是对于新兴企业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专利制度的职务发明奖酬笔者在前面的专利激励理论中提到我国专利制度在职务发明方面是不合理的。研究一个项目成果耗费发明人和设计人巨大的心血,但是专利法规定的是企业或者单位在专利权授予后给予他们2000-3000元的奖励,着实和发明带来的效益不相称,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的创造热情,企业对轻易得来的“产权”的运用也不会积极。参考肖国兴老师《经济法教程》课程课堂笔记,整理归结所得,因为自身整理较分散,难以确定具体章节,特此感谢参考肖国兴老师《经济法教程》课程课堂笔记,整理归结所得,因为自身整理较分散,难以确定具体章节,特此感谢无效专利专利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商业化的性质,是国家和个人的商业交换,一旦授权,国家就不应当在正常运作中含有过多干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理工高校科研项目申请专利获得审批之后,上述规律似乎就被打破了,由于不是采用商业化的方法获得专利,他们可能不会实施并且进行商业化操作,满足一种静止的状态,不按时缴纳专利年费,最后专利失效,成为笔者认为的“空头专利”,产生了大量的“专利泡沫”。这其中很大程度的原因包括专利制度审查不严,后续调查不足,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途径,造成资源的浪费。专利法制度设计完善根据上述专利法制度有效性缺失反映的整体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宏观方面来设计和把握。合理设计专利法边界为什么要确定专利法的边界?诺斯认为:“一套鼓励技术变化,提高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使之接近社会收益率的系统的激励机制,仅仅随着专利制度的建立才被确立起来。”也就是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专利法制度设计的原理中所对应的,将专利法合法垄断的权利赋予发明人以弥补和奖励其创造性贡献。但是这种弥补是以一定的扭曲资源配置和牺牲社会福利为代价的因此需要界定其边界,学理上常用“三维专利制度”,即专利长度、专利宽度和专利高度进行调剂。专利长度是时间性的限定,确认保护期;专利宽度限定保护的范围,比如说专利申请权人提交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的内容;高度是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一个差距,由此来判断其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大小。这些要素的变化被许多学者探讨专利最优制度的建立,威廉·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史特林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增长经济学、工资与价格、生态管理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创新风险和创新环境创新有风险,它林恩,G.Lynn对创新的定义“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产品的整个过程。”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林恩,G.Lynn对创新的定义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1912无效产权再利用这里并不是指产权不能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福利,而是针对许多并没有进入实务领域的“专利泡沫”的再利用问题。尽管根据帕累托效应我们应当在制度设计上有所取舍,我们也反对法律采用非帕累托效应进行改变,以降低制度创新的难度,但是专利泡沫其中蕴含着很多高效的专利,尤其对于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创新项目,国家划拨资金支持教工和学生重点研究,希望研究出来的专利成果终有一日应用于实际,造福社会。但是现实中因为缺乏有效的实践对接方式,权利人消极行使权利,申请到专利权就将之“尘封”,不仅是权利人的利益的丧失,也是国家资源的流失。一方面,笔者认为加强专利权的审查十分必要,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三年没有有效利用就要进行强制许可,因此在进行定期审查时就要积极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其次是国家应当提供有效的专利对接途径,比如建立专利和企业对接的搜索网站,使“沉睡的专利”变成有效率的产权,使权利人专有的、排他的、可转让和实施的权利复活。重视专利法补充制度专利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创造,笔者认为仅凭专利法制度的绩效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还需要连接其他方式。政府在制定产权制度时,应当是“放管服”,而非限制产权的自由度。专利法制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限制性,不能因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就限制其他合理的制度设计,对于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就应当采取不同的制度。目前我国的产权制度一定程度上缺少无缝连接,那些专利空白、缄默的技术应当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只要其具有合法的市场需求,就应当让市场去调控,因为布罗姆利,布罗姆利,1996结论对于专利法制度的设计需要把握好其立法的原理和意图,根据专利的产权性质来发挥其功能,目前专利法在形式上成本过高、在实质上存在法律空白和矛盾,这些都不利于公众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需要合理设计一定阶段的产权制度,尽量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空白,发挥专利制度的绩效,使产权制度之间的空隙和摩擦减少,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附录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版顾耕耘.《经济法教程》第三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版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的解释》,转引《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S].经济学出版社,1996版刘洋.《专利制度的产权经济学解释及其政策取向》[J].知识产权,2009(03)吴志鹏.《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微观安排的三个维度》[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期叶静怡、宋芳.《中国专利制度变革引致的创新效果研究》[J].经济科学,2006.6肖国兴.《法律要推动资源产权制度创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肖国兴.《论中国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架构》[J].环境保护,2000(11)龙汪洋.《论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以专利制度为视角》[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吴晓倩.《完善我国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D].成都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6李敏、刘和东.《创新风险、创新环境与三维最优专利制度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26卷20期赵慧芳、赵肖航、闫安.《我国专利制度运行的创新绩效评价》[J].图书与情报,2010第1期马忠法.《对知识产权制度设立的目标和专利的本质及其制度使命的再认识*——以专利技术转化率低为视角》[J].知识产权,2009.11,19卷114期曹玉婷、张忠榕.《基于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