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预防策略_第1页
自杀预防策略_第2页
自杀预防策略_第3页
自杀预防策略_第4页
自杀预防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杀预防策略PPT5/9/20241自杀预防策略第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要点对象界定预防措施干预流程工作体系5/9/20242自杀预防策略一、危机对象的界定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5/9/20243自杀预防策略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2、遭遇突然打击或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1)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伤亡;父母的离异或分居;父母失业;家庭暴力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2)身体发现严重疾病(传染性的疾病,如:肝炎、肺结核等;费用很高又难以治愈的疾病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4)感情受挫(失恋;单相思情绪失控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5)受辱、受惊吓(当众受到羞辱;受到严重惊吓,如看恐怖片情绪失控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6)与他人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被多人排斥;受到歧视、误解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5/9/20244自杀预防策略3、学习压力特别大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第一次出现不及格科目的优秀生、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将要留级或被退学的学生、实习中严重不适应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有严重困难的学生。4、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5、因经济严重贫困而交不起学费、需要经常向亲友借贷且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6、由于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新生。7、有严重心理疾病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5/9/20245自杀预防策略8、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9、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10、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11、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12、心理危机的其他情形。5/9/20246自杀预防策略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叙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5/9/20247自杀预防策略二、危机预防措施:(一)预防教育1、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应组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发展自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5/9/20248自杀预防策略2、各学院应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通过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院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应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应关注寝室人际环境,形成助人与自助的良好寝室氛围。5/9/20249自杀预防策略危机预防措施:(二)早期预警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通畅,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1、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每年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根据普查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学院辅导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5/9/202410自杀预防策略2、坚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和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院需要按照规定做好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1)寝室长要负责关注本寝室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身边出现心理危机苗头的同学应及时上报。(2)班级心理委员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至少一周向辅导员汇报一次,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状况要及时向所在学院辅导员汇报,并填写《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上交学院。5/9/202411自杀预防策略(3)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应每周至少一次专门向学生辅导员了解全院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情况。学院应每月填写一次《三峡大学重点关注学生月报表》提交心理咨询中心。(4)如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院应将该生的情况及时上报学工部,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心理咨询中心报告。(5)对学生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心理中心应及时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汇报。5/9/202412自杀预防策略3、建立心理咨询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值班期间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及时将相关信息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4、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心理中心专家组对学院、心理咨询师等报告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风险评估。5/9/202413自杀预防策略5、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录入制度。心理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6、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心理中心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中的学生名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学院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名单及其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学院。5/9/202414自杀预防策略三、危机干预流程根据学生心理问题或事件严重程度将危机干预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危机干预的对象是可能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学生;二级危机干预是可能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学生;三级危机干预为可能发生自杀或他杀恶性突发事件。一旦出现上述危机事件时,立即启动干预机制。5/9/202415自杀预防策略一级干预(一)一级危机事件的干预对象如果学生同时出现与下述(表1)相符合的多种症状,尤其是第9项、第10项,且持续时间在两周以上,则表明学生可能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或者老师同学觉得当事人的行为表现和正常行为不同。一旦发现具有心理危机状态症状的学生,立即采取一级危机干预措施。5/9/202416自杀预防策略表1:识别学生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标准下面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经常出现的症状,如果同时出现多种与下述相符合的症状,则表明学生可能处于危机状态:1.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感状态之中;2.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的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3.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4.性格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5/9/202417自杀预防策略5.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6.酒精、网络、香烟的使用量增加;7.行为紊乱或古怪;8.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体重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9.日记、QQ空间、微信与微博留言或其他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绝望的表述、讨论自杀或者死亡有关的事情;10.书面或口头表达出的内容象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5/9/202418自杀预防策略(二)一级危机事件干预措施1.学生所在院系领导或辅导员首先通过全面的了解和倾听,迅速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将情况告知心理咨询中心。2.初步判断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3.迅速通告心理咨询中心。4.心理咨询中心将以合理的方式约谈该生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同学,了解当事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判断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并迅速做出进一步的判断。5.确定干预方案。5/9/202419自杀预防策略心理咨询中心根据了解的情况,确定干预方案。如果学生心理问题比较轻徽,属于心理咨询范畴,可以由咨询中心解决;如果确定当事人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可能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则必须采取二级危机干预措施。5/9/202420自杀预防策略二级干预(一)二级危机事件的干预对象二级危机事件指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根据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学生已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症状,如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参表2、表3、表4),或有明显的自杀征兆(参表5),但并未实施自杀行为,则启动二级危机干预方案。5/9/202421自杀预防策略表2、抑郁症诊断标准如果一个人在两周或更长时间内,同时存在三个及以上的下述症状,尤其是第1、第2项、第13项,便符合了抑郁症的标准。1.几乎每天心情都非常恶劣,情绪低迷;2.对以前感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失去兴趣;3.感到头脑麻木、空虚、无聊;4.经常出现躯体症状(如:胃痛、头痛等);5.睡眠困难(难以入睡、早醒或睡得过多);6.体重改变或饮食习惯改变;7.过分的挫败感和过分自责;8.注意力涣散、思考问题困难;9.和平常比,更易发怒、紧张或易激惹;10.感到无价值、内疚或羞愧;11.彻底的无助感、无望感;12.没有精力或动力,内心有压力感;13.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5/9/202422自杀预防策略表3、躁狂症的诊断标准躁狂症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同时,至少有下列8项中的3项症状(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要4项症状):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2.话语增多;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或活动;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7.睡眠欲望减少;8.性欲亢进。5/9/202423自杀预防策略表4、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如果学生在一个月以内有下列两种以上的症状,便可能患有此症:(1)幻觉(看到或听到他人对自己思想及行为的批评,或听到两人以上彼此交谈,但实际上这些声音或图象并不存在);(2)妄想(超越现实中个人所能达成或与现实不符的想法,如有的病人会说自己当总统、主宰世界、拯救众生等与现实不符的想法);(3)语无伦次;(4)痴呆或错乱的行为;(5)情感上则陷于停滞,行为退缩。2.发病后在工作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照料等社会功能上明显降低。儿童及青少年则在课业及人际关系上表现失常。以上症状至少需维持六个月以上才算构成精神分裂症。5/9/202424自杀预防策略表5、自杀征兆1.外表特征线索:体重减轻,表情平淡,疲倦,眉头深锁,忧郁,悲伤,退缩,不想动,仪表不整,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显得激动及坐立不安,当情绪由悲哀转变成正常或高昂时必须特别小心,此为高度危险期。2.精神状态线索:感到无助、无望、空虚、无能及强烈的孤独感,有丧失、羞耻、失望的感觉,无价值感、自尊心低落、思考及综合能力减低、自责感深、仇恨感、愤怒,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3.语言表达线索:说话慢、不愿与人沟通、表现出想死的念头,可能直接用话语表示,也可能用其他方式如:短信、日记、便签、随意涂画的作品中表现出来;身体不适的主诉增加。5/9/202425自杀预防策略4.行为上的线索:(1)突然、明显的行为改变(2)抑郁症状毫无理由地消失(3)写遗嘱,交代后事(4)写告别信给至亲好友(5)清理自己所有的东西(6)将自己心爱之物分赠他人(7)阅读有关死亡的资料(8)对所有周遭事物失去兴趣(9)社会隔离,少与家人、邻居、亲戚朋友往来(10)突然增加酒精的滥用或药物滥用5/9/202426自杀预防策略5.生存环境线索:(1)重要人际关系的结束(2)家庭发生大变动,如亲人死亡、财务困难(3)显示出对环境的不良适应,并因而失去信心6.并发性的线索:(1)从社交团体中退缩下来(2)显现出抑郁的征兆(3)显现出不满的情绪(4)睡眠、饮食规则变得紊乱,失眠、显得疲惫、身体常有不适、生病5/9/202427自杀预防策略(二)二级危机事件干预措施1.迅速通告相关部门:心理咨询中心发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学生所在院系负责人。如果是院系发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必须及时通知心理咨询中心。并请咨询中心做出初步诊断或判断。2.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及时转介:经过咨询中心确认是比较严重的问题,由学生所在院系领导通知家长,在家长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由院系负责人送学生到定点医院就诊(北京学生要求家长陪同就医诊断:外地学生通告家长到校监护)。若短时间内难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已严重危及到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可直接送学生到医院就诊;同时,通过发电报、特快专递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若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院、系需耐心细致做工作,争取家长配合:经争取后,家长仍不配合,紧急情况下,学校有权在保留有关证据(如与家长的电话录音)的前提下,送学生到医院就诊。或者请家长带孩子离开学校。5/9/202428自杀预防策略3.做好监护工作:家长未到达学校之前,一般情况下,看护工二作由学生所在院、系负责。4.严格遵照医嘱选择治疗方式:根据医生诊断结果和建议,可采取学生住院治疗、休学治疗或在校边学习边治疗的方式,采取哪种治疗方式,由医生决定。5.办理住院、病假或休学手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家长、学生所在院系负责老师按规定办理住院、病假或休学手续。学生休学后需要提前回到学校学习,需有学校定点医院回龙观医院的诊断结果作为依据。6.开展事后辅导工作:心理咨询中心需对与该生密切接触的学生和老师开展辅导工作,澄清事实真相,帮助学生和老师正确认识该生的心理问题,缓解紧张情绪,消除歧视心理。5/9/202429自杀预防策略三级干预1.迅速通报:一旦发生学生自杀或他杀等恶性事件,获得信息的老师或同学必须立即报告校园保卫处。保卫处需立即调配警力保护事故现场,拨打120、110报警;同时通知校医院大夫立刻到现场对伤者进行紧急抢救;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学校分管领导及学工负责人,由学工部长召集相关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处置。2.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家长安抚工作:学生所在院系领导需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如实通报学生情况,请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做好学生家属来校的各项联络和服务工作,做好亲属的心理安抚;了解亲属对事件的态度,及时汇报学校领导。3.协助公安机关进行现场勘察:保卫处配合公安机关进行死因鉴定,由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以备处理善后事宜。5/9/202430自杀预防策略4.做好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准备:出现危机事件,家属有可能会提出经过法律解决的意见。因此法律事务组负责搜集、保存证据,做好法律解决问题的准备,以免证据不足而被动。5.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统一对外口径:学校党委宣传部代表校方应对危机中的媒体采访,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接受采访,减少媒体妙作机会,维护学校声誉。6.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各院系需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澄清事实真相,切实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因学生思想不稳定给善后工作造成新的困难。5/9/202431自杀预防策略7.与家长就善后问题商谈:学生所在院系选派人员与家长就善后问题商谈,如家长对死因无异议,学校可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给予一定经济抚恤,结束善后;如家长对死因有异议,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家长反映强烈,对学校处理有意见,已经形成不稳定事端,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机关汇报并寻求当地政府支持,并要认真作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冲击学校正常秩序的事件。8.开展哀伤辅导工作:危机事件结束后,心理咨询中心需要对与当事人密切接触的老师、学生和有关领导开展辅导工作,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杀现象,给予情绪支持,帮助他们舒缓压力,以免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9.做好资料搜集、整理、总结工作:危机事件处理结束后,由学生所在院系填写《校园危机个案处理报告表》,并报送学校分管领导和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档案,保存相关资料。5/9/202432自杀预防策略四、建立工作体系对于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名单的学生或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这种危机干预的过程必须有相应工作体系来实施和维系。1、建立支持体系。学院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应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学院应动员有心理困难的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应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5/9/202433自杀预防策略2、建立治疗体系。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治疗为主,可辅以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必须在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到专业精神医院治疗。3、建立阻控体系。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学院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院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心理咨询师、医院医生在接受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来访时,在其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应不让学生离开,并立即报告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及学生所在学院。5/9/202434自杀预防策略3、建立监护体系。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督。(1)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学院应成立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同寝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学院汇报该生的情况。(2)对于心理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学院应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签订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同监护。(3)经专家组评估与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学院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学院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学院应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学院应立即将其送往校接待中心,派人协助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或在有监护的情况下送医院治疗。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学生在医院接受救治期间,学院亦应指派学生协助保卫人员根据医院要求在病房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5/9/202435自杀预防策略4、建立救助体系。心理中心设立“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电话,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携带,便于对发出危机求救的学生进行紧急心理援助。对于突发学生自杀自毁事故的紧急处理,学生所在学院的专职学生政工干部,应在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立即报告给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校学生工作部、宣传部、保卫部、校医院等部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派人赶到现场,进行紧急援助。特殊情况下,学校可先将学生紧急送医院治疗,然后向有关部门汇报。有关部门职责如下:

1、学生工作部负责现场的指挥和协调;2、宣传部负责校内媒体的积极宣传导向,避免出现消极讨论;协调、应对危机事件中外界媒体采访等;3、保卫部负责保护现场,配合学院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协助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配合学院及医院对学生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的安全监护;4、校医疗部门负责对当事人实施紧急救助,或配合相关人员护送其转医院治疗;5、院系负责做好核查学生身份、联系学生家长及其他学生的情绪安抚和思想教育工作;6、心理中心负责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心理救助,稳定当事人情绪。5/9/202436自杀预防策略第二部分:自杀预防对策

一、自杀现象的研究

自杀率是一个国家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12/10万就是高自杀率的国家,而中国目前的自杀率是23/10万。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15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自杀成为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第一死亡因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5/9/202437自杀预防策略《柳叶刀》是英国一家著名的医学杂志,2004年11月30日刊登在此刊上的一篇由费立鹏、杨功焕等完成的《中国自杀的危险因素:一项全国性病例对照的心理解剖研究》一文,首次对中国自杀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文章把中国自杀者的特征概括为:84%生活在乡村;35%从来没有上过学;62%服用农药或鼠药死亡;55%有血缘关系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63%有精神障碍;25%有过自杀未遂史;仅7%看过精神卫生专家。文章认为中国自杀死亡者的特征与西方国家有相当大的不同。5/9/202438自杀预防策略在中国,自杀的危险因素相互之间有协同效应,抑郁程度高,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以及生活在一个家人或熟人曾有自杀行为的环境中,是中国主要的危险因素。文章指出,自杀的危险性随着暴露危险因素的数目增多而显著增加,暴露上述1个危险因素或不暴露危险因素的265例中没有一个死于自杀,而暴露上述2—3个危险因素者中30%、暴露上述6个或更多危险因素者中,有96%死于自杀。5/9/202439自杀预防策略费立鹏博士这个在中国生活了18年之久的加拿大人,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基本上被汉化了。尽管普通话依然带着浓浓的“外国腔”,但费立鹏的表述却相当“中国”。他说:“预防自杀,就要在群众中开展自杀死亡的心理解剖研究,共调查了923例自杀和754例其他死亡案例,还收集了一万多个自杀未遂病例。

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年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23人。这是回龙观医院这份最新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

5/9/202440自杀预防策略首先,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自杀是对生命的自我毁灭,是一个没有改正机会的错误。而一个已经成年、且饱受父母抚育之爱、深得国家培养之恩,并在自己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后,好不容易取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完全不懂珍惜、不思回报,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亲人带来的伤害、对学校形成的影响、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断然弃世而去,这不论是因为心理的原因还是因为社会的原因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是怎样一种邪恶的力量,把年轻的生命推向了黑暗的坟墓?我们又做错了什么,以及从今天开始,应该做些什么?请记住,当年轻的生命不在时,无论你在其身上寄予了多少美好的希望,他们也都将如暴风雨中被吹落的花朵,只能落地成泥土,不能再生为果实……因为死亡是生活的彻底毁灭!5/9/202441自杀预防策略其次,从家庭的角度看,自杀行为严重破坏家庭幸福并影响生活质量。自杀或自杀未遂者,会对其家人和周围的人造成巨大的影响。一个自杀者,尤其当他是独生子女时,对于他的家人还有亲戚朋友,可能就会是全部,就是百分之百。一个人自杀身亡,对家庭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内心冲击和生活巨变,家人常常背负着内疚、自责和羞耻感,这成为他们漫长人生路途的心理包袱,使他们举步艰难。5/9/202442自杀预防策略再次,从学校的角度看,社会期望学校教育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使人幸福而不是痛苦。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学校不仅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还牵扯领导精力,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影响学校的稳定,影响事业的发展,而且学校的声誉也受损。5/9/202443自杀预防策略最后,从社会的角度看,尽管自杀是一种个体行为,但自杀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国际上的研究表明:自杀者95%以上都有精神疾病。而在中国,大多数精神卫生工作者所持的观点是,自杀并不主要是精神卫生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中国,精神病及社会压力都可能成为自杀的主因,大部分情况下,自杀是两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此外,处理自杀事件不仅要大量消耗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也影响社会的稳定。

5/9/202444自杀预防策略总之,自杀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以期减少和控制大学生自杀,这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维护教育的声誉、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具有理论探索的意义同时具有实践指导的意义。

5/9/202445自杀预防策略二、自杀概念及分类自杀概念:

自杀是指任何旨在结束自己生命的有计划的行动。—王登峰

“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个体故意损害甚至毁灭自己生命的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

—肖水源

5/9/202446自杀预防策略什么样的人会自杀呢?所有的人。

(企图自杀的人中,女人多于男人。)

自杀会给家人带来什么影响?

(罪恶感、惭愧感、自责;来自社会的

轻蔑,经济问题,忧虑而且会发生类似

事情。)

自杀的高危人群:

①老人(体衰、丧偶)

②青年、大学生(完美主义,理想与现

实不匹配,异性关系不顺)

③女性(婚姻不如意,丈夫有外遇)

5/9/202447自杀预防策略自杀分类:按动机分类:利他型自杀失意型自杀自负型自杀按性质分类:仿自杀决意自杀按自杀结果分类:企图自杀未遂自杀成功的自杀按发展过程分类:冲动型自杀理智型自杀5/9/202448自杀预防策略自杀者的心理状态1、矛盾心态2、偏差认知3、冲动行为4、关系失调5、死亡概念模糊5/9/202449自杀预防策略三、自杀原因分析(一)客观原因: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竞争激烈无法预测的天灾人祸、家庭纠纷成长环境不良、心理压力过重社会环境原因:经济变革、环境改变季节更替、信念迷失5/9/202450自杀预防策略自杀原因分析(二)精神病理学原因: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个人心理的原因:性格扭曲人际纠葛5/9/202451自杀预防策略很多大学生似乎特别容易产生自杀的动机,并且大学越大,越有声望,自杀的人越多。自杀率在大的大学里比在社区学院或其他地方院校中要高。在学校中对学业期望过高,社交方面的障碍造成的紧张以及在职业选择方面与自我价值的冲突等,使他们不能继续适应大学生活,满足他们对生活情境的期望。在美国,每年有大约一万个大学生有自杀的企图,而每年就有一千多人“成功”。

王登峰《临床心理学》

5/9/202452自杀预防策略在大学,开学与学期结束时,自杀的人最多。女性有自杀企图的是男性的3倍,但男性“成功”的多。其中一半以上是服药,l/3是自伤,其他人—大多数是男性—采用其他方法,如上吊或开枪自杀。

学生在心境(mood)和行为上的改变是可能自杀的一个重要征兆。特别表现为学生的抑郁和退缩,自我评价的明显降低,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变(肮脏)。这同时伴随着明显的对学习兴趣的丧失。他们经常不去上课而独居家中。这种痛苦经常会向别人诉说。大多数准备自杀的学生都留有遗嘱。

5/9/202453自杀预防策略

对于自杀,公众可能存在的误解

1、

自杀事件是没有先兆的

(1)

语言――与好朋友道别,在话语、文章、日记等方面表现出想死的念头,会和别人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

(2)

行为――会有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将事情安排妥当,分发自己的东西,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和分配,由开朗变成退缩,服用一些药品,喝酒等等。

(3)

环境――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故和事件,我们在激化性事件中已出了一些。

(4)

外表――睡眠与饮食状况变得紊乱,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有忧郁的征兆。

5/9/202454自杀预防策略2、

说自杀的人是不会自杀的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在做出死亡这样的决定时,个体的心理是极为矛盾和犹豫的。他们也会依恋生命,会发出一些求救的信号。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信号,让那些关心自己的人们给予帮助和指导。对这种信号决不能置之不理,否则,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3、

一般人永远不会想到要自杀

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调查显示,30%-50%的学生和成年人都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比较健康的人这种念头会在自己的调节和环境的积极帮助下即刻消失;而对于那些在缺乏爱护与支持环境中和个体,就很有可能将这种念头发展成为事实。

5/9/202455自杀预防策略

在自杀研究者中的“3P”(Perceptible,Predictable,andPre-ventable),即可知觉、可预见、可预防,要求对任何自杀的线索都很敏感。然而,要预先识别出有自杀危险的人却不容易。因此,自杀研究者要对任何可能的自杀线索都保持敏感。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言语线索和行为线索。言语线索中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死亡。比较隐讳的包括询问人寿保险政策,以及捐赠遗体的程序,或谈论死后的生活等。一般地说,以下两个方面的信息是很重要的:①喜好谈论应激或压力;②明显减少与其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5/9/202456自杀预防策略

另外,以下的行为线索也很重要,包括:①退缩和独处益加明显;②送出自己很珍贵的东西;③出现失眠并且很持久;④食欲不振;⑤16岁前的男孩失去父亲(死亡或分离);⑥年轻的女孩有着自恋的母亲和软弱的父亲;⑦工作或学习成绩下降;⑧酗酒或吸毒的出现;⑨发现过去有过自杀意念;⑩自卑感和羞耻感等。

5/9/202457自杀预防策略四、对自杀的认识(一)几种错误认识:1.自杀是突发的,无规律可循;2.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3.情绪好转后,自杀企图就没有了;4.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5.对有自杀倾向的人不要谈论自杀;6.青少年自杀多为学习问题。5/9/202458自杀预防策略正确认识自杀现象1.自杀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三阶段:

①自杀意念形成阶段,②内心生死矛盾冲突阶段,③自杀行为选择阶段。注意捕捉预兆则可有效防范自杀。2.谈论自杀的人也会自杀。谈论自杀也是自杀前的一种预兆、一种求救信号。80%的人自杀前向他人发过这类信号。3.即使情绪好转,自杀危险一般在意念产生后三个月内仍然存在;5/9/202459自杀预防策略4.一般人也会有自杀念头。椐国外的某调查资料,30%—50%的学生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意念。我国周达生1990年的调查指出,大学生中12%的人有过自杀意念。

5.对有自杀危险的人应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使其得到充分的宣泄和疏导。

6.大学生的自杀不仅仅是学习问题,父母感情、个人感情因素往往是他们自杀的重要原因。5/9/202460自杀预防策略有自杀企图的人经常会有孤独感、自卑感以及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被排斥感并伴随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失去自尊,以及羞耻感和失去所爱等。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l.倒霉(haplessness)命运似乎专门与他们形影相随。一系列消极事件连续发生,而且似乎不可避免。这些事件可能都是偶发的,但却使个体产生倒霉感,包括受伤、丢失钱物、工作失败等。5/9/202461自杀预防策略2·无助(helplessness)处于孤独和个人困难之中时,无助感一般会相继而生。人们认为无法帮助自己的观念会削弱自尊感、个人价值感,以及自信心等有效心理机能,并因而出现抑郁。

3.绝望(hoplessness)绝望是终止生命的信号,如果一个人经受了一系列的坏运气,并伴有无助和绝望,那么其自杀的危险就很高。特别是当人们表现出以上三种情感时,自杀就很可能出现。

5/9/202462自杀预防策略自杀前的预兆⒈把自己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诉说或在日记、绘画中表现出来;2.情绪性格明显反常,焦虑不安,或无故哭泣;3.抑郁状态,食欲不好,失眠;4.回避与人接触,与集体不融洽或过分注意别人;5.行为明显改变,对生活麻木且冷漠的人,自杀前像突然变了一个人,敏感又热情;6.无故送东西、送礼物给亲人或同学,无来由地向他人道谢或致歉;7.上课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成绩骤降.5/9/202463自杀预防策略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分析

1.自我价值取向的单一化。

2.心理求助方式的片面化。

3.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

5/9/202464自杀预防策略大学生自杀预防三级网络体系与运作方式

前提是必须完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并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加强学校自杀预防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并呼吁更多专业工作者(比如学校心理咨询人员)来关注和研究大学生自杀问题。1.学生心理自助体系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网络咨询、现场咨询、大型讲座、女性教育、心理测试、课程建设、学生心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管理及培训等有计划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对宣泄、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调整学生自己的心理状态起到缓冲作用。后面将有较为详细的介绍。5/9/202465自杀预防策略2.危机预警体系首先,提高预警识别能力,建构高校预警识别系统。危机事件具有很强的前期隐匿性、突发性、多因一果性和教育指导不可预演性,使危机干预的预警识别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进修”的一门功课。

预警识别主要是指教师对引导学生危机事件和状态相关诱因的敏感和对学生危机行为的辨别,它是学校教师对危机性质判断和进行及时干预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须以相关的诱因类别和危机表现为线索对各种常见危机事件和状态进行介绍,将其作为一种常识性工具,建构起高校预警识别系统。5/9/202466自杀预防策略

第一,建立针对与学生直接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知识与技能专项培训的制度。其中应包括对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干部、任课教师、学生骨干、研究生导师、公寓楼管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学生高危人群的特点、危机的表现与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危机的处理工作流程及危机后的处理技术。

经验证明对学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使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5/9/202467自杀预防策略第二,对学习困难学生的重点排查。多年的咨询经验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危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学业困难,所以可以请教务处及各院系辅导员与咨询中心配合,对大一第一次不及格学生,对大二、大三学生多门不及格学生,对大四不能正常毕业学生进行主动重点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第三,对失恋学生重点排查。可能引起学生危机反应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失恋。失恋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是重要应激事件,而且从失恋恢复到原来心理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在刚刚失恋(第一阶段)和感到绝望(第三阶段)时候人的应激反应最强,最需要心理关注。不仅对来访的失恋者高度重视,尤其应重视没有来访的但存在强烈应激反应的学生。5/9/202468自杀预防策略3.专业危机干预

研究学生的危机特点,进行可量化危机评估性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心理危机快速反应通道及危机防御系统,形成一个很好的工作模式。如,为了快速有效地处理危机,制订咨询师轮流值班制度,一旦有危机出现,保证有专人负责。再如,必要的时候提供休学、缓考、转专业等建议制度,危机事件及时汇报制度,包括迅速通知学生所在院系,大事不过夜等条例。另外,制定危机事件处理程序,及时出现场,参与危机处理过程,如果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及时转院和转介等。5/9/202469自杀预防策略五、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一)预防自杀的可能性:1.想要自杀的学生,从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到实施自杀之间要经过几天或几周的时间;2.自杀的学生中大多数人有想死和期待得到帮助的矛盾心情;3.想自杀的学生在采取行动之前,在考虑到自己的死将给至爱亲朋带来极大痛苦和震惊时,心理压力特别沉重,会有一些可观察到的反常表现。5/9/202470自杀预防策略(二)预防自杀的措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自杀预防知识的宣传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宣传和对学生管理干部的宣传)。对新入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从中了解学生的自杀意念,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提供生命线或热线电话之类的电话服务,随时为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提供及时的服务援助。5/9/202471自杀预防策略(三)自杀者的自救平时注意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密度并具异质性的支持系统,学会和他人交流与沟通,(即:会聆听也会倾诉)。培养参与体育运动或文娱活动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助于不良情绪的释放和宣泄。提高自我觉察力,一旦发现产生自杀意念,便及时实施自我救助(如,转移注意、避开特定刺激情境等)。必要时可向心理老师等专业人士咨询或寻求帮助。5/9/202472自杀预防策略

危机工作者必须准备提供简单的、清楚的、适当的转诊治疗资源。求助者可能需要获取危机转诊治疗中心的电话号码,或者需要住在一个整晚有人观察的安全地方。因此,如果危机工作者对于求助者是有效的,那么一整套转诊治疗资源是很有必要的。

全国免费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800

-8101117

(手机、IP、分机电话用户):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热线:85844666

中德医院热线:82873335

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热线:88072022

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678681525/9/202473自杀预防策略

六、自杀干预的策略

当临床心理专业人员第一次与有自杀念头的人接触时,应注意以下的干预程序。

这种干预程序是由弗雷德里克在1973年首先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5/9/202474自杀预防策略1.倾听。任何一个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他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有人能倾听他所传达出的信息。对有自杀可能的人的指责只会阻碍有效的交流。专业人员应努力去了解有自杀可能的人潜在的情感。5/9/202475自杀预防策略2.对处于危机中的人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评估。对任何自杀的想法都要认真对待。如果处于危机中的人已对自杀做了详细的计划,那么自杀的可能性要比仅仅想到自杀时大得多。在做出自杀行动之前,他们既可能表现得很安静,也可能表现得情绪激动。如果既处于明显的抑郁之中,又伴有焦躁不安,这时出现自杀的危险性最大。5/9/202476自杀预防策略3.接受所有的抱怨和情感。对处于危机中的人的任何抱怨都不应轻视或忽视,因为这可能对他们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处于危机中的人可能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谈到他们的不满或抱怨,但内心却有着剧烈的情感波动。

5/9/202477自杀预防策略4.不要担心直接问及自杀。处于情绪危机中的人可能会隐约涉及自杀问题。但却不一定明确提出来。根据过去的经验,在适当的时候直接询问这一问题并不会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一般应在会谈进展顺利时再询问这一问题,因为当与处于危机中的人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后再问这一问题效果会更好。处于危机中的人一般也比较喜欢被直接问及自杀的问题,并能公开地对此进行讨论。

5/9/202478自杀预防策略5.要特别注意那些很快“反悔”的人。处于危机中的人经常会因为讲出了自杀的念头而感到放松,并且容易错误地以为危机已过。然而问题往往会再次出现,这时的自杀预防工作就更为重要。

5/9/202479自杀预防策略6.做他们的辩护者。处于危机中的人,他们的生活中需要有坚定、具体的指导者。这时,治疗者要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已处于控制之中,并且治疗者会尽全力阻止病人自杀。这样可以让病人有力量感。

5/9/202480自杀预防策略7.充分利用合适的资源。每一个体都既有内部资源(个人的、心理的),又有外部资源(环境中的,家庭、朋友的)。心理资源包括理性化、合理化,以及对精神痛苦的领悟能力等。如果这些资源缺乏,问题就很严重,必须有外界的支持和帮助。

5/9/202481自杀预防策略8.采取具体的行动。要让病人了解你已做好了必要的安排,例如在必要时安排病人住院或接受心理治疗等。对一个处于危机中的人来说,如果他觉得在咨询会谈中一无所获,他会再次产生挫折感。

5/9/202482自杀预防策略9.及时与专家商讨和咨询。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要及时与有关专家取得联系。任何事都由自己一个人去处理是很不明智的。但同时应在处于危机中的人面前表现得沉着,让对方感到他的问题已处于完全的控制之中。

5/9/202483自杀预防策略10.决不排斥或试图否认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性”。当有人谈到自杀时,决不能把这一问题看做是“操纵性的”或并不是真的想自杀。如果这样做,处于危机中的人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排斥或谴责,这是很不明智的。

5/9/202484自杀预防策略11.不要试图“大喝一声”就让试图自杀的人幡然悔悟。公开向试图自杀的人讨论并劝告他停止自杀,并相信这种评论会使对方认清自己的问题,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治疗者应该指出如果病人的选择是去死,那么这样的决定就是不可逆的。只要生命尚存,就有机会解决存在的问题;而死亡同时也终止了任何出现转机的机会。

同时也应强调情绪低落的阶段是会过去的,情绪低落虽然是对自我的限制,但它也是有其周期的。当抑郁症状再次出现时,人们也应同时看到它不久又会消失。当正处于自杀或其他的情绪危机中时,不能自己一个人单独去面对。当一个人孤立无援或缺乏人际接触时,自杀的危险性会大大提高。

5/9/202485自杀预防策略

对自杀者的帮助与干预(一)

当我们发现个体有了自杀征兆后,要及时的加以干预,在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中,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

关怀与鼓励――与企图自杀的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鼓励他多与他人建立关系,并将自己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倾诉给他人,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联系与支持――与自杀者的家人、同学、亲近的朋友保持很好的联系,组成一个关心与支持的网络,共同帮助自杀者面对危机,开导其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自己的问题。(注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