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生药学-厚朴、黄柏_第1页
21生药学-厚朴、黄柏_第2页
21生药学-厚朴、黄柏_第3页
21生药学-厚朴、黄柏_第4页
21生药学-厚朴、黄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科Magnoliaceae1.木本,稀藤本,体内常具油细胞。2.单叶互生,托叶大而早落,托叶环明显3.花单生,多两性,花被不分化;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于延长花托上。4.果实为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1.挥发油普遍含有2.异喹啉类生物碱类3.木脂素类五味子属4.内酯类倍半萜类内酯,含笑属,八角属形态特征化学特征延长花托雌蕊雄蕊花被不分化花托雌蕊雄蕊子房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延长花托上。雄蕊花被聚合蓇葖果胚乳植物形态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功效附注厚朴CortexMagnoliae[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凹叶厚朴M.Officinalisvar.Biloba的干燥树皮及根皮。厚朴落叶乔木,树皮厚,紫褐色;叶互生,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全缘或略波状;花白色,与叶同时开放,单生于幼枝顶端;聚合蓇葖果椭圆状卵形,木质。[植物形态][植物形态]凹叶厚朴灌木状乔木,叶先端凹陷,形成2圆裂。[植物形态]以四川、湖北所产质量最佳,称“川朴”或“紫油厚朴”;浙江产称“温朴”,质量亦好。干皮呈卷筒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的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具皮孔及纵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有细密纵纹理,指甲刻划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状,偶见光亮的小结晶(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结晶)。气香、味辛辣、微苦。筒朴厚朴内表面靴筒朴[性状]根皮(根朴)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难折断,断面纤维性。枝皮(枝朴)单筒状,孔洞状枝痕,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性状]根皮(根朴)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枝皮(枝朴)单筒状,质脆,易折断。厚朴干皮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2~4列石细胞;皮层有石细胞群和油细胞散在;韧皮部纤维成束;薄壁细胞稀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并含淀粉粒。厚朴干皮横切面详图栓内层木栓层石细胞群油细胞射线韧皮部纤维束[显微特征]

1.石细胞类长圆形、类多角形或分枝状;壁较厚,孔沟较少2.纤维多成束,壁极厚,木化,孔沟不明显。3.油细胞多单个散在,类圆形或椭圆形,含有黄棕色油滴状物。偶见细小草酸钙方晶、木栓细胞。[显微特征]

厚朴粉末1.挥发油约1%,油中主为

-按油醇。2.木脂素类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l)等。3.生物碱类木兰箭毒碱[化学成分]肌肉松弛作用木兰箭毒碱箭毒样作用薄层鉴别:取粉末加甲醇提取做供试液。

展开剂:苯-甲醇(27∶1)

显色:1%香草醛硫酸试液,和厚朴酚在下方(紫红色),厚朴酚在上方(玫瑰红色)。

1.商品厚朴2.商品厚朴3.商品厚朴4.厚朴酚5.和厚朴酚[理化鉴别]1.厚朴酚与异厚朴酚具有特殊而持久的中枢性肌肉松驰活性。2.抗炎镇痛作用。3.厚朴煎剂有广谱抗菌作用4.健胃作用。另外,厚朴还有调节平滑肌、抗溃疡、中枢抑制、降血压、等作用。性温,味苦、辛。芳香健胃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主治神经性胃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药理作用功效厚朴三物汤:治疗肠粘连,用于术后腹胀、腹痛,腑气不通。厚朴15g延胡索10g木香10g乌药10g失笑散(蒲黄五灵脂)10g。每日1剂。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半夏、川厚朴甘草等。治疗淋巴结肿大。厚朴花为厚朴及凹叶厚朴的花蕾,具有理气、化湿功效,用于胸脘痞闷胀满,纳谷不香。[附注]果实(Fruit)

一果实的形成和特征二果实的类型(一)单果(二)聚合果(三)聚花果三果实的生理功能

※一果实的形成和特征外果皮(exocarp)果皮中果皮(mesocarp)果实内果皮(endocarp)种子(seed)

果实类生药的显微鉴别1外果皮通常有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观察毛茸、是否有蜡被、油细胞等。2中果皮通常较厚,由多列薄壁细胞组成。观察是否有维管束、纤维、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油管等细胞后含物。3内果皮大多由一列薄壁细胞组成。观察是否有石细胞、镶嵌细胞。1.种皮外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或长多角形,孔沟极细。2.种皮石细胞呈类多角形、不规则形,纹孔较大而密。3.果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油细胞散在。果皮表皮细胞及油细胞种皮表皮石细胞

13[显微特征]

北五味子粉末2种皮石细胞二果实的类型※(一)单果一个雌蕊形成一个果实(二)聚合果许多雌蕊形成的果实群(三)聚花果花序发育形成果实二果实的类型(一)单果(simplefruit)

1肉果(fleshyfruit)(1)浆果(berry)(2)核果(drupe)(3)梨果(pome)(4)柑果(hesperidium)(5)瓠果(pepo)※(1)浆果外果皮薄,其余果皮肉质多浆,内含1至数枚种子。宁夏枸杞(2)核果

典型的核果是由单心皮、上位子房发育而成的。

特点:内皮坚硬,木质,形成坚硬的果核,核内通常只有1果核。

(3)梨果

假果,下位子房发育而成,花托参与形成果实,一般5心皮合生,中轴胎座。山楂FructusCrataegi[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山里红C.pinnatifidavar.major

野山楂C.cuneata的干燥成熟果实。前二种习称“北山楂”,后一种习称“南山楂”。山里红山楂野山楂[植物形态](4)柑果

由合生心皮,上位子房,中轴胎座的子房发育而成的。青皮:芸香科植物橘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陈皮:芸香科植物橘成熟果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枳实: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5)瓠果葫芦科特有的果实。特点:由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侧膜胎座的雌蕊发育而来。二果实的类型(一)单果(simplefruit)

2干果(dryfruit)特征: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根据果皮开裂与否,分为(1)裂果(dehiscentfruit)(2)不裂果(indehiscentfruit)※

1)蓇葖果(follicle)

由单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时,沿心皮的一个缝线开裂。(1)裂果2)荚果(legume)豆科植物所特有,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和背缝线同时开裂成两片。(1)裂果赤豆3)角果十字花科的特征,分为长角果(silique)和短角果(silicle),由2心皮合生具侧膜胎座的上位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1)裂果菘蓝4)蒴果(capsule)

由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子房一至多室,每室含多数种子。纵裂、孔裂、盖裂、齿裂(1)裂果马兜铃纵裂射干纵裂罂粟孔裂阿片Opium[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somniferum

的未成熟蒴果割破果皮后渗出的

乳汁干燥制品。[性状]阿片为棕色或暗棕色膏状物,时间长久变成坚硬而脆;特异臭味,味极苦。药材罂粟壳

为罂粟干燥成熟果实壳,又称“米壳”。能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桔梗孔裂马齿苋盖裂齿裂石竹齿裂王不留行1)瘦果(achene)

果皮较薄而坚韧,内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易分离。

(2)不裂果何首乌瘦果具翅幼果大黄具翅幼果2)颖果(caryopsis)

果实内含一粒种子,果皮薄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2)不裂果3)坚果(nut)

果皮坚硬,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

(2)不裂果4)翅果(samara)

果实内一粒种子,果皮一端或周边向外延伸成翅状。杜仲(2)不裂果榆树5)胞果(utricle)

果皮薄而膨胀,疏松地包围种子,而与种子极易分离。(青葙、地肤子)

(2)不裂果6)分果(schizocarp)伞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由2个或2个以上心皮组成的复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成,成熟时形成2个分果瓣,特称双悬果。(2)不裂果小茴香白芷二果实的类型(二)聚合果

由一朵花雌蕊中所有离生心皮形成的果实群。每一离生心皮所形成的小果实按其类型可分聚合瘦果草莓、毛茛、蛇莓的果实聚合蓇葖果牡丹、玉兰、绣线菊、八角茴香的果实聚合核果悬钩子等的果实聚合翅果鹅掌揪的果实聚合坚果莲的果实聚合瘦果聚合蓇葖果黄连---毛茛科白芍---毛茛科聚合坚果聚合核果聚合浆果二果实的类型(三)聚花果

由整个花序组成果实,故称花序果或复果(multiplefruit),如桑葚、无花果及凤梨(菠萝)等果实。

果实类生药的药用部位1完全果实(成熟)①单果:肉果、干果②聚合果③聚花果2果实一部分①果蒂:甜瓜蒂、柿蒂②果皮:陈皮、大腹皮维管束:橘络、丝瓜络③果核3未成熟果实枳实4果实加工品果实类生药

凡药用部位为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或果实的一部分及其加工品的生药。

三果实的生理功能

保护种子、对种子传播媒介的适应。

柑、桔、橙是柑桔类水果中的三个不同品种。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桔是基本种,花小、果皮好剥、种子的胚多属深绿色柑是桔与甜橙等其它柑桔的杂种,花大,果实剥皮不如桔好剥,种子的胚为淡绿色。因此,在宽皮柑桔中,芦柑是桔不是柑,温州蜜橘是柑不是桔。五味子FructusSchisandrae[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

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植物形态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功效习题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落叶木质藤本,嫩枝红棕色。揉捻有柠檬样香气;叶于幼枝上单叶互生,在老茎上则丛生于短枝,叶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短小疏齿。花单性异株,花梗细长柔软;浆果球形,肉质,深红色。[植物形态]华中五味子枝圆柱形;花单生或1~2朵生于叶腋。[植物形态]北五味子:果实呈暗红色皱缩球形或扁球形,种子1~2粒,肾形,有光泽;种皮硬脆,富油质。果肉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或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北五味子种子南五味子种子北五味子果穗北五味子北五味子南五味子[性状]北五味子果实纵切面:[显微特征]

外果皮1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间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1列小细胞。种皮外表皮1列栅栏状石细胞;其下为3~4列较大的石细胞;再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1列,长方形,含棕黄色挥发油;种皮内表皮1列小细胞,壁稍厚。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北五味子果实横切面外果皮油细胞中果皮内果皮种皮表皮石细胞油细胞种皮内表皮细胞胚乳[显微特征]

1.种皮外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或长多角形,孔沟极细。2.种皮石细胞呈类多角形、不规则形,纹孔较大而密。3.果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油细胞散在。果皮表皮细胞及油细胞种子表皮石细胞

13[显微特征]

北五味子粉末1.含木脂素约5%,主要有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等;2.其次含脂肪油约33%,有机酸9.1%。[化学成分]R1R2R3R4

R5R6五味子素OCH3OCH3OCH3OCH3OCH3OH去氧五味子素OCH3OCH3OCH3OCH3OCH3Hg-五味子素OCH3OCH3OCH2OOCH3H五味子酚OCH3OCH3OCH3OCH3HOH五味子醇OHOCH3OHOCH3OCH3OH1.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具有适应原样作用。2.五味子甲素改善肝功能作用。3.五味子有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脏、肾脏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功能作用4.五味子提取物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等作用。性温,味酸、甘。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心悸失眠,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等症。药理作用功效习题:1.五味子的商品药材有哪两种?分述其来源、主产地及鉴别特征。2.五味子的有效成分是什么?1.商品药材:有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二种。

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东北地区。其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果肉柔软,内含种子1~2粒,呈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硬而脆,较易破碎,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富有油性。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为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湖北、陕西、山西及华中、西南等地。本品与北五味子相似,唯果实较小,直径3~4mm。外皮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肉薄,常紧贴于种子上。2.是木脂素。木脂素系五味子素和它的类似物α-,β-,δ-,ε-五味子素、伪γ-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新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等的混合物。答案:芸香科Rutaceae1.乔木或灌木,常具刺,稀草本。2.叶或果实上有透明油点(腺点),多含挥发油。叶互生或对生,单叶或单身复叶,无托叶。3.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盘发达,心皮2~5。4.果实为蒴果、核果、蓇葖果、柑果、稀翅果。重要的生药:黄柏、陈皮、枳壳、枳实、吴茱萸、白鲜皮1.挥发油2.生物碱类:异喹啉类,呋喃喹啉类,吡喃喹啉类,吖啶类生物碱3.黄酮类4.香豆精及呋喃香豆精类形态特征化学特征萼片3-5片,花瓣3-5片,雄蕊与花瓣同数或为其倍数。花丝分离或合生,着生于环状的肉质花盘周围。子房上位,心皮2-5室或更多,多合生。柑果植物形态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功效习题黄柏CortexPhellodendr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和黄皮树P.chinensis的干燥去掉周皮的树皮。前者习称“关黄柏”,后者习称“川黄柏”。黄檗为落叶乔木,树皮外层灰色或灰褐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浆果状核果球形,紫黑色,有特殊香气和苦味。圆锥花序:复总状花序,在花轴上具分枝,每一分枝为一总状花序,下部分枝较长,上部分枝较短,使整体成圆锥状。圆锥花序[植物形态]黄皮树为落叶乔木;树皮开裂,无加厚的木栓层,内层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5,有短柄;浆果状核果球形,熟时黑色。[植物形态]关黄柏板片状,外表面淡黄色;体轻,质硬带韧性,折断面纤维性片状,气微,味极苦,粘液性。川黄柏半管状或板片状,外表淡黄棕色,有横向皮孔痕;内表面淡黄棕色,断面深黄色。外表面内表面[性状]川黄柏关黄柏[显微特征]

关黄柏横切面:木栓细胞含黄棕色物,皮层有石细胞和纤维束散在,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晶鞘纤维木栓层韧皮部皮层关黄柏粉末黄色1.纤维与晶纤维多见,鲜黄色;2.石细胞分枝状,鲜黄色;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显微特征]

关黄柏主含小檗碱(berberine)0.6%~2.5%,并含黄柏碱(phellodendrine)、黄柏酮(obacunone)巴马亭(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等。川黄柏含小檗碱较高,达1.4%~5.8%,亦含木兰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1.小檗碱颜色反应;2.黄柏酮反应;3.薄层层析:

展开剂: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6∶3∶1.5∶0.5)。①~②黄柏(商品)③川黄柏

④关黄柏⑤巴马汀⑥小檗碱[理化鉴别]1.抗病原微生物及病原虫作用:小檗碱广谱抗菌;煎剂、醇浸液光谱抗菌,并对钩端螺旋体、滴虫、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2.降压作用: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具有不同程度降压作用。3.抗炎作用:小檗碱为活性成分。此外,黄柏尚有解热、镇静、利胆、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菌痢、肠炎、黄疸、尿路感染等;外用治疮疹、口疮、湿疹、黄水疮。用量3~12g。外用适量。药理作用功效习题:黄柏药材分为川黄柏和关黄柏,二者性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