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全考点_第1页
专题1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全考点_第2页
专题1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全考点_第3页
专题1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全考点_第4页
专题1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全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泄途径排出形式排出废物呼吸系统气体泌尿系统尿液皮肤汗液2、排遗的概念: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1、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水、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水、无机盐、尿素第一轮精准复习(十六)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排泄途径最多的物质是水,排泄途径最少的是二氧化碳。2、排泄指排出细胞内产生的代谢废物,而排遗排出的食物残渣是没有进入细胞参与代谢活动的。中考易考易错点:3、在人体下列各生理活动中属于排泄的是?废物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废物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废物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排出粪便属于排遗知识点二泌尿系统的组成1.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肾脏膀胱与肾脏相连的管子肾动脉内流含废物较多的动脉血肾静脉内流含废物较少的静脉血输尿管内流尿液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单位结构示意图(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2)肾单位由[A]

、肾小囊和[B]

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

①肾小球:是

球,由

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最终汇集成

②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

③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

(由

小动脉分支而成)。

肾小球肾小管肾小体毛细血管入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毛细血管出球肾小囊肾小球肾小体肾小管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肾小囊壁肾小囊腔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血管粗,这样使肾小球内的血液有更大的压力差,从而完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内流动脉血注意:有关肾小体中考易考点知识点三尿的形成1.尿的形成过程过滤重吸收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肾小囊毛细血管特别提醒:1.尿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时每刻的都在形成。2.流出肾脏的血液(肾静脉)发生的变化:

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通过肾静脉流出。两者相比,肾静脉里的血液中除二氧化碳增多外,氧气、尿素、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的含量都减少了。肾静脉是人体中尿素含量最低的血管。3.肾单位有两处毛细血管,

一处是肾小球,发生了过滤作用,但未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氧气含量不变,所以肾小球及与其相连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一处是由出球小动脉分支成的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这里发生了重吸收作用,进行了物质和气体交换,氧气含量减少,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肾静脉里流静脉血。特别提醒:2.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流经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动脉血静脉血3.尿液形成过程中流经的途径4.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液体所在部位主要成分血浆血管、肾小球中大分子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原尿肾小囊腔中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尿液肾小管末端流出水、无机盐、尿素等原尿与血浆相比较,原尿中没有

;尿液与原尿相比较,尿液中没有

,尿素与无机盐的浓度

;尿液与血浆相比较,尿液中无

;血浆、原尿、尿液共有的成分是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最高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判断尿液、原尿和血浆的方法第一步: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均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第二步: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组,确定为血浆。第三步:含有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尿素、水、无机盐的为原尿。学法指导

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血液有有有有有有

无有有有有有

无无有有有有

无无无有有有血浆

原尿

尿液

5.区别几种病症病名病症病变部位血尿尿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颜色呈现红色

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糖尿尿中含有葡萄糖

或胰岛

肾小球肾小球肾小管特别提醒(1)肾炎:常见的是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导致尿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部位是肾小球。(2)肾小管病变:重吸收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导致尿液中出现葡萄糖。(3)糖尿病:肾小管有炎症,使重吸收功能减弱,不能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或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也会导致糖尿。1.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后,浓度会升高的是

2.原尿流经肾小管后,

浓度会升高。3.肾静脉中的血液比肾动脉的血液少了

;多了

大分子蛋白质尿素氧气、尿素等废物二氧化碳中考易错点:4.血液透析装置原理图,图中透析膜相当于

。肾小球知识点四尿的排出1.排尿的过程肾脏→输尿管→

→尿道→体外。注意:肾脏形成尿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性的,这是因为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人每天形成约180L原尿,而最终只形成1.5L尿液,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排尿的意义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的平衡,维持

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膀胱体内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组织细胞知识点五汗液的形成和排出1.皮肤的结构表皮皮肤的结构示意图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由

构成。

(1)表皮由

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分为

①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②生发层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有再生能力。真皮上皮组织角质层生发层(2)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

构成,真皮内含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

(3)皮肤的附属物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2.汗液的形成及排出汗腺包括

。分泌部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无机盐、水、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由导管排出。

3.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保护: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生发层中的

分泌的黑色素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

中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2)再生:

细胞的分裂能力。

(3)感受外界刺激:

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刺激。

(4)分泌和排泄:皮脂腺分泌皮脂,汗腺分泌汗液。

结缔组织血管感觉神经末梢分泌部导管黑色素细胞真皮生发层真皮(5)调节体温:与血管和神经有关;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毛细血管

,血流增多,皮肤散发热量

,同时汗液排出量增多,汗液蒸发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扩张增加1、排汗与排尿量是相对的。寒冷环境中人体排汗少,体内的水分等代谢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增多;炎热环境中皮肤排出的汗液增多,尿液减少。2、皮衣、皮鞋是利用动物皮肤的

做的。3、手意外受伤流血了,至少伤到皮肤的

。特别提醒真皮真皮C1.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

)①膀胱②小肠③大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A.③④⑥ B.①③⑦

C.④⑥⑦ D.①⑥⑦2.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尿液不含(

)A.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葡萄糖

B.葡萄糖和尿素C.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D.尿素和血细胞A3.(2022东营)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下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4和5构成肾单位B.2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C.3与1相比,3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D.6与5中的液体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C中考真题追踪训练4.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 A.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B.若X为胃,则b内氧气含量会降低C.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会上升D.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左心房5.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为静脉,内流静脉血B.血管乙、丙、丁血流速度关系为:丙>丁>乙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乙→丁→丙D.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CB6.生物兴趣小组围绕“糖尿病”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开启探究之旅(1)阅读资料卡,补充完善右面学习笔记。胰腺基因(2)如图是人体部 分生理活动示意 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a.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动态范围内。饭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为

,后者经过图中的[

]

过程进入血液,以上过程主要在

中进行。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经图中

(填序号)过程进入血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