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安检保安服务针对本项目的详细应急预案_第1页
法院安检保安服务针对本项目的详细应急预案_第2页
法院安检保安服务针对本项目的详细应急预案_第3页
法院安检保安服务针对本项目的详细应急预案_第4页
法院安检保安服务针对本项目的详细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安检通道拥堵应急预案》 31.强化情报信息研判 32.强化警地联动排查 4(二)《处理可疑物品预案》 41.不安全信息上报流程 42.处理程序 53.发现可疑人员、可疑物品各部门职责 54. 55.爆炸及可疑物品的紧急处理预案 6(1)报警程序 6(2)各部门人员进入现场后的职责 7(三)《处理违禁物品预案》 7(1)违禁物品 7(2)“三品”范围 8(3)违禁物品物品处理办法 11(四)《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安检应急预案》 111.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12.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123.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 13(1)安全技术委员会 14(2)疫情处置指挥部 14(3)工作流程 15(4)培训与演练 184.《防冲闯安检现场处置预案》 18(五)安检应急管理预案处置流程 201.当发现安检对象随身携带枪支的处置流程 202.当发现安检对象随身携带管制刀具的处置流程 203.当发现禁带、限带物品的处置流程 204.当发现未列入管制范围但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处置流程 205.当发现液体物品的处置流程 216.当放射性物质检查系统报警的处置流程 217.安检秩序混乱时的应急处置流程 218.当安检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置流程 229.当安检员遇袭时的应急处置流程 22(六)《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231.成立应急指挥中心 232.应急处理 243.通知故障抢修 24(七)《不法侵害行为应急预案》 251.相关报警预案与措施 252.如遇偷窃情况安全保障 263. 27(1) 28(2) 28(3) 29(八)《防火消防应急预案》 30(1)防火措施 30(2)消防设备 31(3)通道、出入口与火警演习 31(4)消控安全管理 32(5)防盗、防火的安全防范巡查 32(6)消防安全、监控管理要点 32(7)强化消防意识 33(8)建立消防队伍 34(九)《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安保应急预案》 34(1)工作原则 35(2)预防预警 36(3)预警信息发布 37(4)应急响应 37(5)应急响应行动 38(6)救护和医疗 39(7)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40(8)应急结束 41(9)重大传染病疫情 43(10)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报 43(十)疫情防控措施 45(1)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 45(2)加强员工管理和健康监测 45(3)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46(4)工作前的准备 47(5)做好异常情况处置与报告 47(十一)《反恐防暴处置预案》 48(1)处理原则 48(2)反恐防暴内容 49(3)反恐怖防范预案体系及其之间关系 50①工作原则 50②反恐怖防范资源概况 50③危险分析可能面对的涉恐案事件 51④反恐怖防范工作机制 51(4)反恐怖防范工作措施 52①人力防范(人防) 52②实体防范(物防) 53③技术防范(技防) 53④信息汇报 531)信息报告程序 532)信息报送原则 533)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53⑤处置程序 541)先期处置 542)善后处理 543)培训演练 544)责任与奖惩 545)应急响应 55(十二)冬季雨雪天气安保服务 57(1)危险源分析 57(2)物资准备 58(3)应急响应 58(4)应急措施及运作程序 591)冬季雨雪天气防机械伤害应急方案 592)冬季雨雪天气防触电伤害应急预案 593)应急预案保障措施 60《安检通道拥堵应急预案》强化情报信息研判提升安检通道拥堵风险评估能力及时收集和研判各类情报信息,定期、适时开展安检通道拥堵风险评估,提前预警预判,提前部署准备。基础信息管控及时汇总和掌握院内设施设备、功能布局、人员配备等情况,同时注意采集周边的地理环境、单位建筑、治安状况、设施布局、人员构成及人口密集度等基础信息,建立工作台账,加强跟进和更新。对收集到的基础信息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查找特点、总结规律,从中发现和梳理易引发安检通道拥堵的安全隐患、薄弱环节或时间节点等情况。部门协作沟通加大与反恐、国保、安全等部门的协作和沟通,采取和依靠专业力量和方法,加大情报信息收集力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准备、早采取措施。强化警地联动排查重点部位清查加强对出入口、闸机、站台、上下扶梯等易出现客流拥堵险情点的定期排查,检查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隐患等,梳理和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重点人员防控加大防扒反扒及高危人群防控力度,压降区域内发案率,有效维护地铁治安秩序,减少有可能引发的客流拥堵现象。重点物品堵控严格安全检查,加大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查缉、堵控力度,将有可能引发安检通道拥堵的安全隐患杜绝在法院之外,压降安检通道拥堵风险。重点设施调整针对检查清查中发现的设施摆放或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如警戒线或防护栏的设置、应急售票点的设置、装备器材的摆放等人及时协商处理,调整摆放点,缓解安检通道拥堵,冲闯问题。对发现的应急处置物品缺少等情况,及时反映,协调到位。《处理可疑物品预案》不安全信息上报流程当发现可疑人员或可疑物品时,应在安全范围以外迅速用对讲机、电话等通讯设备迅速向地铁值班经理上报,同时向部门经理、工程部、保安部等上报,讲清楚自己的身份、发现可疑人员及物品的时间、地点、可疑人员数量及可疑物品的形状、数量等,以免延误事件处理的最佳时机。处理程序发现者不要惊动、移动可疑人员及可疑物品,控制现场,防止其他无关人员接触可疑人员或物品。值班人员应做好详细记录且立即向地铁领导请示处理办法,并根据领导指示进行处理。如发生爆炸或火情应按《消防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发现可疑人员、可疑物品各部门职责保安部监控室人员应随时用监控系统注意事情的发展事态,再由值班人员向地铁领导汇报,并随时将领导的指示告诉给现场巡视人员。并作好善后处理工作。各部门将危险区域内的贵重物品及受热、震动、爆炸等可以引发恶性事故的设备、物品移走,放到安全地方暂时保存。等情况处理完成后在将其移回到原来位置。做好抢救伤员所用车辆的准备工作除上述报警处理外,还要求员工本着沉着冷静的原则来处理发生的事故,同时要求大家及时报告,不轻易接近移动可疑爆炸物品,听从指挥坚守岗位配合专业人员排除险情。事故应急与救援终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完成后,由发生事故部门向经理部、经理部向实业公司安技部报告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情况。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应急响应工作结束。建立文字档案。HYPERLINK\l"_Toc45498514"可疑物品处理预案值班人员一旦发现可疑爆炸物或其他危险物品时,首先保持沉着冷静,立即用对讲机通知班长或者项目经理。保护好现场,并进行进一步观察,在没有确定危险物品前不得声张。经细致观察确系危险物品后,不得私自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班长用对讲机或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在征得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后电话报警。通知应急小组成员迅速赶到现场,视情组织进出人员疏散。专业人员赶到后,要听从指挥,协助做好排险工作。设置警戒线,控制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不法分子趁机捣乱。排险结束后,班长应及时将事情经过、处置情况以及好人好事向公司管理部报告。为了确保进出人员的安全,确保进出人员的人身财物不受侵害,积极防范及迅速消除隐患。做到发现可疑人、可疑物品时能及时制止和抢救,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结合地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爆炸及可疑物品的紧急处理预案报警程序发现者应立即通知保安,同时报告值班经理,语言清晰地讲明发现可疑爆炸物或发生爆炸的时间、区域部位和详细情况以及报警人的姓名。切记:不要轻易触动可疑爆炸物,尽可能保护、控制现场。保安员、前台当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记录报警人的姓名、部门(或租赁单位),发现可疑爆炸物品或发生爆炸的时间、区域部位等情况。前台当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值班经理,客房部主管,赶赴现场,通知时要简明叙述发生的情况、时间、区域位置等内容。各部门人员进入现场后的职责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临时指挥部,根据各部门汇报的情况,组织、指挥、协调各项工作,统一下达指令,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抢救,布置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按项目经理指令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并迅速组织人员,布置以爆炸现场或可疑爆炸物为中心的警戒线,控制现场。待公安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安保部应听从公安人员指挥,配合公安人员做好工作。随时将现场情况报告经理。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工作。立即关闭现场附近由于爆炸可能引起恶性事故的电器设备。指派专人坚守消防泵房和配电房,按项目经理指令随时应付紧急情况。向进出人员解释发生的情况,做好安抚进出人员情绪的工作,需要时按指令组织、引导疏散进出人员到安全区域。义务消防队集结待命。按项目经理指令转移现场附近可能引起助燃的物品和贵重物品。当发现可疑爆炸物品或发生爆炸时,请不要惊慌失措,应该沉着冷静,及时报警,不要轻易接近和移动爆炸物,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坚守岗位,配合专业人员排除险情。《处理违禁物品预案》违禁物品违禁物品主要包括:各类武器、弹药。如枪支、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炸弹等。各类易爆炸性物品。如雷管、炸药、火药、鞭炮等。各类易燃烧性物品,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如汽油、煤油、桐油、酒精、生漆、柴油、气雾剂、气体打火机、瓦斯气瓶、磷、硫磺、火柴等。各类易腐蚀性物品。如火硫酸、盐酸、硝酸、有机溶剂、农药、双氧水、危险化学品等。各类放射性元素及容器。如铀、钴、镭、钚等。各类烈性毒药。如铊、氰化物、砒霜等。各类麻醉药物。如鸦片(包括罂粟壳、花、苞、叶)、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大麻、冰毒、麻黄素及其它制品等。各类生化制品和传染性物品。如炭疽、危险性病菌、医药用废弃物等。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以及淫秽的出版物、宣传品、印刷品等。各种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如尸骨、动物器官、肢体、未经硝制的兽皮、未经药制的兽骨等。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明令禁止流通、寄递或进出境的物品,如国家秘密文件和资料、国家货币及伪造的货币和有价证券、仿真武器、管制刀具、珍贵文物、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包装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者损毁其他寄递件、设备的物品等。各寄达国(地区)禁止寄递进口的物品等。其他禁止寄递的物品。“三品”范围“三品”是易燃品、易爆品、危险品的简称,包括十大类物品:爆炸品。如雷管、炸药,导火索、鞭炮、烟花、发令纸(打火纸)等。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酒精、香蕉水、松节油、油漆等。易燃固体。如硫磺、油布及其制品等。压缩气体类。如打火机气体、液化石油气等。易自燃的物品。如黄磷等。毒害物品。如砒霜、敌敌畏等。腐蚀性物品。如硫磺、盐酸、硝酸、氧水等。放射性物品。氧化剂类物品。遇水易燃烧物品。如金属钠、镁、铅粉等。进出人员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携带物品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以及有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对危险物品妥善包装,作出危险物标志和标签,并将有关危险物品的名称、性质和防范措施详细记录。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携带枪支或者手榴弹的。携带爆炸装置的。携带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二十米以上的。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携带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不以犯罪论处。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不得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化学品,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货物。不得交寄危险化学品或者在邮件、快件内夹带危险化学品,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物品交寄。可以依法开拆查验。为保障进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卫生,不能携带下列物品乘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有可能损坏、污染车辆和有碍其他进出人员安全的物品。有刺激性异味的物品。尸体、尸骨。法律和政府规定的禁运物品。违禁物品物品处理办法安检员发现各类武器、弹药等物品,应立即通知公安部门处理,疏散人员,维护现场。同时通报国家安全机关。安检员发现各类放射性物品、生化制品、麻醉药物、传染性物品和烈性毒药,应立即通知防化及公安部门及按应急预案处理。同时通报国家安全机关。安检员发现各类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收寄环节发现的,不予收寄。经转环节发现的,应停止转发。投递环节发现的,不予投递。对危险品要隔离存放。对其中易发生危害的危险品,应通知公安部门,同时通报国家安全机关,采取措施进行销毁。需要消除污染的,应报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其他危险品,可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对内件中其他非危险品,应当整理重封,随附证明发寄或通知收件人到投递环节领取。安检员发现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以及淫秽的出版物、宣传品、印刷品,应及时通知公安、国家安全和新闻出版部门处理。安检员发现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和容易腐烂的物品,应视情况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无法通知寄件人领回的可就地销毁。安检员发现禁止携带的物品,应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其他情形,可通知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处理。《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安检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发现进出人员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最近诊所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进出人员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对已确定患病进出人员送医院治疗。及时通知家属。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安检员发现传染病,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和疾控中心。安检员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返岗上班。发现传染病人员,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在第一时间内利用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通知家属,由家属陪同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群众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群众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稳定。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事前往探望。如传染病烈性感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确保在突发重特大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时能采取正确而有效的行动。避免或减少突发重特大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时发生的染病人员或疑似染病人员的伤亡(包含外来人员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指传染病在集中的时间、地点发生,导致大量的传染病病人出现,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平常的发病水平。通常指以下情形: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爆发。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乙类、丙类传染病爆发或多例死亡。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共同临床表现患者,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群体性癔病,也可能是某种中毒。四级疫情预警:蓝色预警(IV级,一般传染性疾病)、黄色预警(III级,较重传染性疾病)、橙色预警(II级,严重传染性疾病)、红色预警(I级,特别严重传染性疾病)。四级应急响应:处置传染病疫情(含不明原因疾病)分四级应急响应,即四级(IV级疫情)、三级(III级疫情)、二级(II级疫情)、一级(I级疫情)。安全技术委员会安全技术委员会是处置突发重特大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的领导机构。安全技术部是其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参与处置工作。在疫情预警发布后,立即组织召开安全技术委员会专题会议,并决议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安全技术委员会主任发布《应急预案启动令》。疫情处置指挥部重特大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疫情预警发布后,立即设立疫情处置指挥部。疫情处置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启动应急组参与处置工作。疫情处置指挥部构成如下:总指挥:主管行政的总经理副总指挥:其它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成员:各部门部长或负责人。各应急组:包含协调组、治安组、通讯组、物资组与监测救护等6个专业应急组。协调组:由安全技术部牵头,计划营销部、行政事务部参与。组长:安全技术部部长组员:安全技术部与计划营销部员工主要职责:综合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事件动态。传达上级部门和领导指示精神。协调专业应急机构专家、各应急组及相关单位开展工作等。治安组:保安员,安检员。迅速组织保安及成员实施警戒。维持治安,实行交通管制。疏散和撤离人员等。实时记录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工作情况。组织起草有关公告、通报、简报等文字材料,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等。组织起草新闻稿、开展新闻报道、分阶段新闻发布等工作。组织购买、配送各类应急物资。组织安排疫情症状监测。运送应急人员、设备、物资等。转移现场伤病员。统计伤病员情况。工作流程政府有关机构发布出现重大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流行警告后,即开始着手应急准备工作。从政府有关机构得到重大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信息。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疫情预警。发布相关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疫情基本知识与预防信息。准备好应急物资。各专业应急组召集应急人员,随时做好准备。预警疫情预警通过以下渠道取得。收到当地政府发布的疫情预警(四级疫情预警)。发现首例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启动应急响应在接收到疫情预警后,立即组织召开安全技术委员会专题会议,并决议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预案。宣布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预案。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接到当地IV级疫情预警。本公司内发现首例传染病疑似病例。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接到当地III级疫情预警。-本公司内出现首例传染病确诊病例。接到当地II级疫情预警后,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接到当地I级疫情预警后,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四级应急响应区域警戒,治安组组织对相关的区域实施警戒。发现传染病病例,在卫生部门终末消毒前,禁止所有人员进入传染病疑似病例接触或污染的区域。人员监测:监测救护组使用专用仪器对所有人员进行传染病症状监测。监测救护组在上班前组织对上班员工进行传染病症状监测,如果发现传染病类似症状(或指定的症状),监测救护组需采取如下措施:登记其个人资料。通知相关负责人。专人陪同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筛查。对外部人员:先了解外部人员的有关信息:是否有传染病类似症状(或指定的症状)?是否有去疫区?是否是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其它危险情况。预先通知相关负责人,安排单独区域,此情况下的外部人员不能进入其他区域及不能接触专人之外的其他人员。监测救护组负责:传染病症状监测,如果发现传染病类似症状(或指定的症状),则采取方法处置。场所清洁、通风与消毒:所有场所加强通风换气。确保场所清洁。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对厕所、通道扶手、电梯等公共场所用消毒药水清洁。发现传染病病例,则联络并配合卫生部门对传染病疑似病例接触或污染的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实施活动审批制度限制较大规模的员工集体活动,所有较大规模的员工集体活动必须办理审批。协助卫生部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或集中医学观察。因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而引起的员工的休假等,将按照政府公布的法规和本公司规定执行。发出紧急通知,告知全体员工,增强员工的预防意识。三级应急响应在坚持四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区域警戒:发现临床诊断病例,对其工作的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人员及预防管理:员工,对内宿人员:实施临时性控制外出。对外宿员工:发放口罩等预防器材。对外出员工:发放口罩等预防器材。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进行消毒。二级应急响应在坚持三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监测: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可疑症状者立即送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筛查。定时进行消毒。管理层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安排全公司或部分人员临时放假。一级应急响应在坚持二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所有人员发放口罩等预防器材。员工外出实施严格的限制。应急响应终止当地疫情预警结束,政府应急响应终止,应急响应同时终止。后期处置应急响应终止后即进入后期处理阶段。对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对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奖惩:对应急处理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在事件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物资及劳务补偿: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的物资和劳务进行评估,并给予合理补偿。保险等善后处理事项。培训与演练各专业应急组组织成员进行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和突发重特大传染病(含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预防控制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要有记录,并保存。专业应急组组织开展疫情应急模拟综合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协同快速反应能力。模拟综合演练要有记录,并保存。《防冲闯安检现场处置预案》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带领相关人员组织救援,同时上报负责领导。设立警戒线,严禁围观。协同值班领导及保安有序进出。培训与演练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每年进行防冲闯预防演练活动。第一层级:如有进出人员强闯事件发生,应首先由维序员进行阻拦。第二层级:在维序员无法实施有效阻拦的情况下,应及时停止检查工作,验证员按下手动报警装置呼叫保安,并及时上报当日值班领导,由人身检查员和维序员共同实施阻拦。第三层级:在进出人员不听劝阻的情况下,应对强行闯入安检现场的进出人员进行强制措施并交公安处理。在安检过程中发生冲闯事件,进出人员出现冲闯行为,按以下程序处理。安检员迅速组织关闭安全检查通道,防止受检者冲闯。安全检查队长迅速派遣安全检查备勤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宣传、劝阻和疏导工作。与受检者接触时要注意避免语言和肢体冲突。对于冲进隔离区的受检者,安全检查长派安全检查员去控制。与此同时,要通知值班保安,报公安部门指挥中心。安全检查队长及时、准确地向公安部门值班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公安部门值班领导接到信息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调配,现场协调控制事态。安检员如发现不法分子乘机捣毁,应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待执勤保安赶到后配合公安部门予以处置。执勤保安到达现场后,安检队长应组织人员协助并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工作。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向公安部门指挥中心递交书面信息。安检应急管理预案处置流程当发现安检对象随身携带枪支的处置流程示意协助。安检员应立即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护,示意执勤保安或者其他安检员予以协助。控制人员。要求持枪人不许动、高举双手、岔开双腿,有执勤保安或者安检员亲自将枪去下,然后有效控制持枪人,并将其带至公安机关处理。迅速上报。协助带班民警迅速将情况上报。当发现安检对象随身携带管制刀具的处置流程注意防护。安检员应立即调整到不易受到袭击的位置,与受检人保持一定的反应距离,提高警惕,注意受检人的神态、动作。收缴上报。安检员应要求受检人高举双手勿动,示意执勤保安或其他安检人员前来协助,然后亲自或由执勤保安将管制刀具取出并收缴,将管制刀具及其携带人交公安机关审查处理,同时上报相关情况。当发现禁带、限带物品的处置流程安检人员可劝被检人员将禁限带物品暂存或放弃,处理完毕并对被检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后,允许进入。被检人员不愿将禁带、限带物品暂存,又不主动放弃的,可交带班民警处理。当发现未列入管制范围但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处置流程一般不予收缴,特殊情况下,公安派出所也可代为保管,并出具保管单据。限定30日内取回,逾期视为主动放弃,由公安派出所按无主物品处理。(活动场所可在活动结束后到安检口领取)当发现液体物品的处置流程已开封液体的检查。对已开封的瓶装液体,安检人员可采取观、闻的方法进行检查。如携带人自称所带液体为水或饮料等饮品,可采取让携带人当场喝一口的方式进行检查确认。未开封液体的检查。对封装良好、有明显外观标示的瓶装液体,安检人员可以采取观察外观有无破损的方式进行检查。不明液体的检查。如果发现不明液体,对开封的,安检人员可采取观、闻等方法进行甄别。对未开封且性质不明,安检对象不能提供有效证明的,严禁携带入内,交执勤保安处理。当放射性物质检查系统报警的处置流程重新确认。安检员应令安检对象将全部物品取出,逐一通过放射性物质检查系统进行探测。先期处置。在确定被报警物品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被报警物品放在空旷地点,安检负责人要安排专人对人和物分别看管。迅速上报。迅速将情况上报,将人和物交执勤保安和公安机关审查处理。安检秩序混乱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当收件人数众多、安检秩序混乱时。安检负责人应当迅速协调进入通道口,请求放慢同行速度,并加快安检速度。如混乱局面仍难以控制,安检负责人应暂停该点的安全检查,并迅速组织安检人员并协调警力到安检入口处,横向排成一线,进行封闭控制。同时积极宣传疏导,劝阻受检人暂时不要通过,耐心排队候检。若安检点负责人认为维持秩序困难时,应向上级报告,请求警力增援。在支援警力到达前,应尽量封闭控制现场。待安检秩序恢复正常后,在组织实施检查。当受检人拒不接受安检或者拒不交出危险物品时。开展宣传,耐心说服,争取理解支持。若说服教育无效,可交安检负责人或执勤保安处理。当受检人与安检员发生纠纷、出现围观现象时。安检点负责人应组织疏散围观人员,防止事态扩大,迅速恢复安检秩序。若疏散困难,应迅速报告,请求警力支援。将争执双方分开,把引起争执的安检对象带离现场吼再进行处理。当安检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如果其他安检口可用,安检负责人应终止该岗位实施安检,组织安检力量进行封闭控制,引导安检对象到其他安检口安检。如果仅此一个安检口可用,安检点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实施人工安检,以缓解人群拥堵,并根据需要请求增援。组织值机人员等有关设备操作人员称是进行简易故障排除。若难以自行排除故障,应立即向上级报告,通知设备保障员进行抢修。待设备修复后,再组织该案件口实施安检。当安检员遇袭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当安检员遇暴力袭击时。其他安检员根据现场情况,应劝止暴力袭击者或共同配合支付暴力袭击者,并交公安机关处理。当安检员遇枪弹袭击时。应迅速躲避,同时疏散周围人员。安检负责人应立即上报情况,请求支援。当安检员遇袭负伤时。安检负责人应立即安排专人救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向上级报告。《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未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停电,立即联系维修部,尽快采取措施恢复供电。使用紧急照明,保证公共区域及主要通道的照明。派保安员到各主要出入口维护秩序。监控中心和巡逻保安员密切注视公司各处,以防有人趁机制造治安问题。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向控制中心报告,同时电力调度员要对停电信息进行确认,之后马上向值班主任报告。控制中心接报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专业(电力、通信、信号、机电等)人员,并将停电信息向上级汇报。主管领导接报后,立即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并安排故障抢修组、行车指挥组、客运组织组、对外联系组、后勤保障组等分别开展行动。事故应急处理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应急处理在应急处理过程中,控制中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有信息的传递、指令的下达、执行情况的回复、事故现场的信息、事态的发展都应实时在控制中心的掌控之下。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在进行信息上报的同时,控制中心就应组织进行初步的应急处理工作。待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后,控制中心要在应急指挥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指挥工作,行驶事故处理过程中“统一指挥”的职能。通知故障抢修及时通知技术人员抢修。故障要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即先对故障点进行隔离,以保证正常设备的运行,必要时可以采用“单边供电”、“越区供电”的措施,使电力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能够维持正常运营的状态。待当日运营结束之后,再对相关设备进行进一步检修、更换以及事故的分析和调查工作。成立抢修小组,赶赴事故现场。电力调度员根据监控系统报警情况或相关人员的报告,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地点、原因,并及时通知电力维修人员。电力维修人员在接到控制中心发出的抢修命令后,应立即集合所有人员组成抢修组,携带必要的抢修器具赶赴事故现场。如果影响范围较大,事故点不在一处位置的应分头行动。判断事故原因,制定抢修方案。到达事故现场后,抢修人员要全面了解事故的影响范围以及设备的损坏情况,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作出初步判断,并按照“先通后复”的原则制定抢修方案,想电力调度员报告。开展抢修工作,随时保持联系。在征得电力调度员同意后,应立即开展抢修工作。在抢修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随时与电力调度与保持联系,对抢修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向电力调度员报告。如果事故范围较大,需要人力或设备、器具支援,要立即联系、紧急调配。排除电力故障,撤离事故现场。抢修工作结束后,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向电力调度员报告,注销作业手续,并试送电。应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无人值守变电站必要时可增加值守人员。《不法侵害行为应急预案》相关报警预案与措施为杜绝并减少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坠落等事故的人员伤亡损失,特制订下列相应现场紧急预案措施。“119”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及时拨通“119”,要讲清着火的单位名称、现场的详细地址、街道名称、门牌号、醒目标志、着火物质、火情大小以及报警人的姓名与联系电话。“110”匪警电话遭遇坏人袭击或发现有人盗窃时,利用一切机会及时拨打“110”电话,讲清自己的姓名、发生事故的地点及所使用电话号码,然后将案情简要报告,包括犯罪分子的人数、面貌与衣着特征、作案手段、逃逸方向等,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并保护好现场。120急救电话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现重病人或意外事故,都可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进行急救。通话中,要讲清病人的姓名、年龄、目前病情、详细地址、电话号码以及等待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讲清户外易识别的建筑物。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122”交通事故报告电话发生交通事故后,除了应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外,要保护现场,并迅速拨打“122”电话报警,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况和造成的后果。如遇偷窃情况安全保障如犯罪分子正在实施作案时,应采取:拨打“110”报警,报告领导。如有人员伤害,及时将被伤害者送往医院。通知有关人员控制各出入口,隔离作案现场,疏散围观人群,确保正常工作秩序。设法稳住作案者。公安人员到达后,协助公安人员处置。做好书面记录,上报公司。如犯罪分子已逃跑,应采取:拨打“110”报警,报告领导。如有人员伤害,及时将被伤害者送往医院。通知有关人员控制各出入口,问明涉案人员逃跑方向和主要特征、衣着打扮、交通工具、车号等,关注形迹可疑人员。保护现场。公安人员到达后,协助公安人员开展工作。做好书面记录,上报公司。发现被撬、破坏痕迹保护好现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立即报告领导和公司领导。报警“110”。引导并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做好记录,上报公司。HYPERLINK\l"_Toc45498506"突发性事件处置流程事件发生事件发生确认、判断现场向单位领导报告报警、报告布置警戒向公安报警现场救护同时开展物证固定现场疏散保护现场紧急措施确认目击者制止犯罪协助后期处置抢救财产结束处置处置原则总的原则是发现要早,处置要好,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整体作战原则。应急突发情况发生后,值班人员必须在公司和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确保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员工不得擅自处理重大应急情况。快速反应原则。处置应急突发情况,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边行动边报告,确保信息畅通,闻警而动,力戒反应迟钝,错失战机。因情施策原则。遇到原因、性质较为复杂的应急情况时,应坚持因情而异,因地制宜,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不可死板教条。密切配合原则。项目管理人是处置应急情况的指挥者和第一责任人,在确保所属人员拉得动、用得上的同时,要接受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调动、指挥,与管理人员协调一致地做好应急情况处置。队(班)长不在时应指定负责人。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救人第一的观念,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恪尽职守原则。面对突发情况,全体组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挺身而出,尽职尽责,迅速赶到应急现场。对不听指挥,擅自离岗,甚至临阵脱逃者,一律严肃处理。自身防护原则。处置应急情况重在沉着冷静,不能盲目蛮干。要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伤害和风险做出准确判断,采取稳妥、科学、适度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因防护措施不当造成自身伤害。HYPERLINK\l"_Toc45498507"发生人员闯入处置流程当在岗执勤时,如有人员闯入,应及时上前询问。如果该人员无法证明身份,态度蛮横、胡搅蛮缠,甚至恶言伤人或动手打人的,员工应立即通知周围组长并与之周旋,保持在视线范围之内。组长在听到增援信号时应及时就近拿起装备赶赴增援现场,并同时报警(说明地点、对方人员情况数量、特征)。报所在区域主管部门电话,及时关闭通道,避免伤及他人。处事冷静记住当事人特征,积极配合公安进行抓捕,保护好现场,控制现场秩序,驱散围观人群,避免事件扩大。总结报告:事后总结经验教训,查找漏洞。对事件过程进行案例分析和工作经验交流分享。对勇于与歹徒搏斗的员工进行奖励,进行通报表扬。HYPERLINK\l"_Toc45498509"发生人员意外或伤害处置流程当值人员在得知有人员发生意外、受伤或疾病时,应立即通知医疗救护中心电话求助。尽量协助伤病者,并安置于适当地方等候救护中心救治。如伤病者恢复常态,可打电话通知其亲属、朋友或同事到场照料。如伤病者情势严重,万不可擅自搬动并劝其他闲杂人员不要围观,尽量将伤者隔离。HYPERLINK\l"_Toc45498517"打架斗殴处理预案当值当值安全经理、主管报警、通知救护中心记录事件保护现场,拍照取证制止事件,控制事态打架斗殴是扰乱治安秩序的违法行为,如员工在执勤过程中,发现管理范围内的打架斗殴事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作如下处理:立即劝阻离开管辖区域,并告知打架斗殴的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双方的利害关系。在集体斗殴和事态继续发展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视情报警,不得单独解决。在事态有所平息寻找合适的机会收缴打斗用的凶器(必须戴手套),将证据保管好,有伤人或财物损失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如有重伤者应立即通知120前来抢救。并同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情况。及时了解打斗人员的工作地点等情况,报告公安机关。书写事情经过递交管理处经理。《防火消防应急预案》切勿惊慌失措,保持镇定。按响火警报警铃。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用对讲机报告,在夜间立即用电话向有关领导报告。尽可能切断电源和可燃气源。视火灾实际情况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尽可能将初期火扑灭,但切勿把自身置于危险之中。引导消防车到火警现场。报告火警现场情况(着火位置、消火栓位置、周围放置何物等)。协助疏散,维持秩序。在安全状况下留守岗位及封锁现场,直至有关方面通知解除为止。详细记录火情全过程(火情发现时间、报警报告时间、消防车到时间等)。向有关部门报告。防火措施燃烧不同的物料,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而灭火的方法亦会因此不同。熟悉燃烧的种类及不类型的燃烧及其特性对火灾应急有很大帮助。a甲类燃烧——燃烧一些常见的物料,如:纸张、布块、木材、塑料、垃圾、杂物等。一般的火苗都是由这类的燃烧引起。b乙类燃烧——燃烧挥发性的易燃液体或油类物质,如汽油、酒精、动或植物的油脂等。这类物质在液体状态时较水为轻,可浮于水上,所以能在水面上燃烧。倘若用水扑救,只会使火的面积扩散,火势因此会变得更为猛烈。c丙类燃烧——燃料为可燃烧的气体,如煤气、石油气、乙炔等。如气体燃料是由储气罐供应的话,火焰可能有机会烧进罐内,引致气罐爆炸。d丁类燃烧——燃料物为化学特性活跃的金属,如钾、钠、镁、钛等。但由此类燃烧所引起的火苗。e电器类火——火的源头是由于电器散热不良引起,继而燃烧着周围的杂物。因为水能导电,所以不适宜用带有水分的灭火剂去扑灭这类火,否则会有电压的危险。消防设备所有管理区域均需安装完善的消防设施,并经常保养和维修。当发生火警时,可将损失减至最低。这些消防设备包括:沙桶、灭火栓、手提灭火筒及消防喉等。所有消防设备,均不可干扰或破坏。如发现有任何损毁,应立即向上司报告。通道、出入口与火警演习万一不幸地发生火情,假若通道和出入口是畅通无阻、在现场的人士又经过火情演习训练,一定可以减少无辜的伤亡。下列各点应该留意:定期清理垃圾、杂物等可燃烧的物件。亦不应将此等废物摆放在消防通道、隔烟间、走廊和梯间,造成逃生时困难。巡视及检查生活区、生活区所有消防通道畅通,消防通道门没有上锁。确保消防通道无阻,出入口门没有紧锁,安全通道有提示及照明。保持火警钟、灭火器、消防设施易于取用,没有阻挡。确保以上设备每年由注册消防设备公司保养。制定紧急逃生路线及火警指示。安排定期的消防演习。成立火警应急组,当火警发生时,可充当带领疏散、垫后,在集合地方点名、联络消防员工等工作。消控安全管理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巡查,确保运行正常。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消防控制室应符合相关国标要求。在明显位置张贴平面疏散示意图、引路标志及控烟标志。定期开展防火检查,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通畅。每年组织至少1次消防安全培训及消防演练。防盗、防火的安全防范巡查徒步对所有位置进行不间断的巡视巡查。检查各类设备完好情况。检查有无出现安全隐患。检查盘问可疑人员。检查发现设备故障、环境卫生情况,联系相关岗位人员处理。检查各出口、安全重点部位、隐蔽处,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维持管理范围秩序,制止违反管理范围的行为,进行各类突发事件处理每两小时一次。巡视无盲点,各巡视人员严格执行签到制度,签到时间准确。及时反馈检查出现的设备损坏问题,一小时内通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接到报警巡逻人员2分钟内到达位置进行情况处理。所有安保人员熟悉漏水、失盗、斗殴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消防安全、监控管理要点强化消防意识:坚决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管理方针,确保火灾事故的零发生率。建立消防队伍:根据消防管理“预防为主、消防结合”方针,设置专义务消防队伍,成立消防紧急应急分队,任命义务消防队员。建立消防制度:建立周密完善的消防疏散图、防火责任制,制定消防作战方案、救护措施、定期检查各类消防设施,明确防火档案制度及消防员职责,并定期邀请消防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和定期进行消防模拟演习,以防患于未然。落实防火责任制:坚决执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各级和各项消防管理责任人和灭火指挥人员。强化消防意识:加强安保服务中心员工的消防观念和防火意识,任何管理服务人员都有消除火灾隐患之责任。加强过程控制:各个环节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之要求,各消防设施定期检测,保证完好无损,随时可以启用。各类简易灭火器材固定位置放置,便于有需要时有关人员取用方便。24小时监控:对各区域实行24小时消防安全监控,对火灾易发生区加强防范和巡查,重点防范。定期消防预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火灾演习,熟练掌握各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提高对火警的应付能力。全员防范:秩序维护员、安保员以及全体进出人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注意巡视,保持警惕,对于不应放在某处的物体,不能解释来历的物体和不适宜放在某处的物体要及时处理,对危及消防安全的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处理。标识完备:完善各类防火标志,和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说明标识。强化消防意识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管理方针。每两周举行一次消防宣传。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知识培训。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习,确保火灾的零发生率。建立消防队伍消防维保人员要求:经过相关消防知识培训,具有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动消防系统操作资格证。根据消防管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设置专业消防队伍,成立消防紧急应急分队(成员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消防安全人员)。项目经理为进出人员服务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组织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和监督总结,建立健全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并在一旦发生火情时,担任安保服务中心消防灭火总指挥。经理落实和监督消防工作,督促完善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各主管为消防管理分项责任人,具体负责组织消防工作的具体组织、落实、培训、演习、检查、完善消防设施,组织和建立义务消防队,依照有关消防法规,建立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并制定消防作战方案。指定专人为各项消防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人,负责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具体实施,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及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及时制止、纠正违章行为。全体员工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参加灭火工作的义务。《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安保应急预案》为落实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危害,保障进出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疫情传播,维护正常的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地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办法,特制定本预案。适用于局管内突然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并有可能通过地铁传播的事件。车站、列车发生的3人以上集体性或者造成人员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局属单位内部发生的3人以上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地铁运输放射性物质包装失去屏蔽效能,放射性物质撒漏或丢失等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工作原则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反应快速、处理果断。领导负责、分级负责、系统负责、岗位负责。防治结合、专群结合、路地联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应急机构职责:统一组织指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消除等应急处理工作。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疫情传播或事态扩大。做好健康保护。保证突发事件急需物资运输。协调组织做好病人的医疗救治。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在服从统一指挥的前提下,由应急领导小组集中领导指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相关部门职责: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并相互配合协调开展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协调,组织控制、处理和消除疫情。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相关单位预防和控制疫情在地铁职工和家属中传播,组织协调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负责日常对进出人员进行巡视和查验工作,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有关公共卫生工作,加强站车空调保洁清洗,保持室内、车内空气流通,确保进出人员和职工的安全,防止和控制疫情借地铁交通工具传播。负责掌握进进出人员的情况和信息,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地铁出入人员、交通工具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负责组织运输部门防止和控制疫情通过地铁交通工具进行传播,保证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人员、医疗救护器械与药品和相关物资的运输。负责维护突发事件现场的治安秩序,为抢救、隔离、运送病人等提供安全保障。协助卫生部门对拒绝按规定隔离处理的传染病患者和接触者依法强制执行。打击利用突发事件扰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治安稳定,保证地铁运输安全。负责组织职业危害事件的现场勘察、事故原因及定性分析。负责做好宣传教育。组织新闻报道和对外发布新闻等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的审批和款源落实,按照规定分别在营业外、基建、更新改造、大修及其他有关经费项下列支。预防预警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有关公共卫生工作,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高地铁环境卫生水平。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预防工作检查监督和效果评价制度,加强对防病信息和技术措施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工作人员识别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提高全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水平。对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向属地办事处和疾病预防控制所报告。建立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的监测系统,要加强对各单位传染病疫情监测,注重收集各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因素的危害情况,建立传染病发病率、食品监测合格率和有害作业场所毒物监测的分析方法,提高疾病预防预测水平。加强对各疾病预防控制所预防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与地方卫生部门的业务联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预警信息发布疾病预防控制所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标准,对预防性监测指标明显超过日常水平的,要及时向路局卫生主管部门和属地办事处提出预警报告、危害程度、防范范围和控制措施。对预警报告组织调研分析,确定预警级别,并向铁道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迅速采取防范措施。对有疾病传播可能的,及时通知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本单位值班室报告,并安排有关人员通报前方站。前方站和本单位值班室应按照规定上报疾病预防控制所,同时报告属地办事处。报告内容包括:车次、时间、运行地点、病人和密切接触人员简况及主要症状、病人所在车厢号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联络员向疾病预防控制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地点、发生时间、联络方式、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病人数以及报告人情况等。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领导小组在2小时内向应急机构报告,并根据危害程度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地方政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三级应急响应:I级响应:发生3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进出人员食物中毒,以及地铁单位发生3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职工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故。辖省、市发生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或甲类传染病,以及国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要求的事故。II级响应:发生3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的进出人员食物中毒、地铁单位发生3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的职工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发生传染病流行、地方政府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要求的和有毒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泄露引起公共人群急性中毒。III级响应:发生3人以上、30人以下进出人员食物中毒、地铁单位发生3人以上、30人以下职工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故发生传染病暴发和地铁运输放射性物质包装失去屏蔽效能,放射性物质撒漏或丢失。应急响应行动I、II和III级应急响应,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并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应急处理。应急响应启动时,应急领导小组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要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专用电话,明确接报和报告联系人员。要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联络畅通,明确通讯方式并予以公布。紧急情况时应使用电话、地铁电报形式,一般情况采用普通传真、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同时,要建立应急处理的联系备用方案。指挥和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建立应急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制度。应急领导小组要组织开展疫情处理工作,提出控制措施,明确控制权限。在应急状态时,由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应急处理工作办公室,建立报告请示、信息分析、专家咨询和损失评估小组,统一组织疫情控制、医疗救治和技术指导。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统一领导疫情处理工作。应急处理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的传染病的应急处理程序:将病人或疑似病人隔离。同时组织病人救治工作。将病人在留验站下交,并将登记资料一并交卫生防疫部门。控制病人原所在车厢进出人员的流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根据病种情况,采取列车通风等防治措施。对病人污染的车厢、隔离场所和可能污染的范围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病人的乘务人员,由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对其下达医学观察通知。救护和医疗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根据疫情情况,可采取干部和卫生人员添乘列车、站车消毒、进出人员健康申报卡、进出人员体温检测、乘务人员健康管理等应急处理措施,防止疫病通过地铁交通传播。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后方支援医院,确保救治工作。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当地医疗机构救护人员,尽快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采取在进出人员中寻找医务人员的方式,组织应急救治工作。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处理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时,应急人员须着隔离服,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穿防护靴,并扎紧袖领口。处理霍乱疫情时,应着隔离服,戴口罩、手套,穿防护靴。处理职业中毒事故时,应戴防毒面具及其它防护装备。处理传染病疫情时,应急人员进出现场应采取边消毒边进出的方式,始终保持在消毒区域内开展工作。应急人员完成传染病疫情处理任务后,对身着的防护装备进行消毒后,方可脱掉防护装备。废弃的防护装备应放入污染袋中进行集中消毒处理,或进行焚烧销毁。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疫情情况,确定动员的范围和方式,并落实责任制度。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时,可利用站车广播、公告等形式,动员广大进出人员和职工家属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当传染病流行时,对调度、信息管理等重要工作场所应实行封闭管理。根据疫情情况,可实行职工健康报告登记制度,控制人员出入,采取必要的消毒、预防投药等方法。信息发布:加强对新闻发布工作的管理,避免出现隐瞒、谎报等现象,防止新闻炒作现象的发生。要建立公共信息发布渠道,确定信息发布原则,做到规范、及时、真实。信息发布内容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审查。有关传染病疫情信息,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调查处理及损失评估:应急领导小组应指定业务技术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进行监测和后果评估,确保事件发生后环境得到有效控制,并消除危害和隐患。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明确事故的责任、性质和危害程度,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理。应急结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按照要求,应急领导小组要对防控的各项指标进行核实,达到解除条件时,以公开方式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后期处理:善后处理,要指导有关单位做好传染病污染物、食物中毒污染物、职业危害及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理和环境恢复工作。按照规定完成突发事件的监测检验和调查分析,突发事件的分析报告应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本单位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上报应急指挥部门。总结及改进意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结束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本路局卫生防疫管理部门。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畅通的通信系统,设置疫情报告电话,利用便捷的地铁电报传输渠道。可利用无线列调系统或其他移动通讯设备,与车站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救援装备和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要明确医疗机构、120急救中心和留验站的设置单位,建立业务联系,保证应急处理的需要。建立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并公布人员名单。对防疫物品(包括检测器械、防疫药品等)要造册登记核准入库。要保证经费落实和应急处理的需要。交通运输保障:配备适合疫情处理需要的交通工具,保证机动需要。应急状态时,应急领导小组应向单位征用交通工具,保证疫情应急处理的需要。医疗卫生保障:统一安排,积极在本单位选拔人员进行红十字急救知识的培训工作,建立基层预防保健组织。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治安保障:配备设置隔离区的安全防护设备,以及必要的治安保障设施包括警戒带、护栏等。物资保障:配备应急处理和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隔离服、口罩、体温计、消毒药品、医用手套等。各疾病预防控制所除上述物品外,还要配备医疗药品、消毒器械等。在可能发生食物或职业中毒事件时,还应配备监测采样器械和设备,取证(照相机、摄像机)设备。资金保障:应急处理所需的药品、器械、设备等物资,应事先储备、定期更换,由主管部门统筹计划,在运输总支出或资产投资中安排解决。技术储备与保障:卫生监督所与各疾病预防控制所应对所在地的重大传染病、食品、职业病危害开展日常监督监测,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研究,对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的包装运输安全情况,新型危险化学品进入地铁运输、使用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指导运输部门采取预防措施。宣传、培训和演练: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定期组织进行应急处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熟悉并掌握地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时组织开展地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新传染病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我国尚未发现传染病是指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在我国尚未发现过的传染病。我国已消灭传染病是指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报工作人员收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分公司领导、中心/部负责人,并关注事件的进展,随时通报事件变化。现场人员及时了解所在地点设备、人员情况,向行车调度员汇报,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疫情等情况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行车调度员关注疫情情况,及时报应急领导组组长,并随时续报。各中心办公室收到信息,随时关注疫情变化,准备应急救援。信息通报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影响程度等。已采取的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后续跟进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进展。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进行修订完善。奖励与责任追究: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人员,应给予适当补助。对作出贡献的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而致病、致残、死亡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或抚恤。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路局应分别给予领导者、直接责任者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等相应处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地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不力、工作失职,造成一定影响和损失的。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未按照优先安排的原则,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运输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对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未按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成立疫情防控机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成立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建立内部疫情防控体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企业要将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岗位和个人,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生活保障。治安保卫等工作。配备专人负责体温检测、通风消毒、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宣传教育等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的收集和报送工作。加强员工管理和健康监测有序组织员工返岗。提前调度掌握返岗员工健康情况,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员工,合理组织分批次返岗。对返岗员工能够集中运送的,鼓励采取专车或包车等方式运送并做好防护。严格返岗员工管理。建立员工健康台账,按照当地要求进行报备和分区分类进行健康管理。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向本单位如实报告。做好日常体温检测。每天在员工上下班时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指定专人每天汇总员工健康状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强化宣传教育。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教育,让员工掌握正确佩戴口罩、清洁消毒等防护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厂区和生活区显著位置张贴卫生防疫直传海报挂图等宣传品。加强个人防护。员工在进入项目场地后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接触粉尘的工作场所保证优先选用KN95/N95及以上可更换滤棉式半面罩、全面罩,定期消毒,更换滤芯,使用过程中保证有效防止因喷雾、水幕、湿式作业淋湿滤芯而降低防护性能。接触化学毒物的劳动者,除配备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的防毒面具(含滤毒盒)外,还保证根据工作场所人员情况,选配具有防顺粒功能的滤棉。在宿舍、食堂、漫堂、地面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等区域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手部卫生,尤其是在佩戴和摘除口罩/面具,更换虐棉后,保证及时洗手。现场没有洗手设施时,可使用免洗消毒用品进行消毒。打喷唯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手网、衣袖等遮挡,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班后活动管理。休息期间,员工要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流动性差的场所,不得聚集聊天。打牌等,降低聚集感染风险。工作前的准备保障防护物资配备。准窗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速干手消电剂、体温计等防控物资。强化人员培训。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训,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入口处要提醒人员,必要时佩戴口罩。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可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并注意及时清理。预防性消毒。日常以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为主,同时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必要时对地面、墙壁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体温监测登记本。外地返回工作人员需进行登记,并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管理。每天上班前保证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健康教育。对复工人员发放宣传手册,在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卫生防护海报,揭放宣传视频,以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定向推送防护知识资料。做好异常情况处置与报告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当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保证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时安排员工就近就医。封闭相关区域并进行消毒。发现可疑症状员工后,立即隔离其工作岗位和宿舍,并根据医学观察情况进一步封闭其所在工作场所以及员工宿舍等生活场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活动场所及使用物品进行消毒。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密切接触者防控措施。做好发现病例后的应对处置。企业一旦发现病例,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暂时关闭工作场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复工作。《反恐防暴处置预案》处理原则反恐怖防范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涉恐案事件,为保证及时进行的前期防范和事后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处置工作、降低涉恐案事件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反恐怖防范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司在发生突发恐怖、暴力事件时的危害,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维护进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遏制恐怖暴力犯罪事件发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编制本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在地铁站内发生的恐怖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人身及财产不受伤害和损失,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企事业单位内保条例》《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反恐怖工作责任制》《反恐怖防范工作责任制》《反恐怖防范督导检查工作规定》《城市建设反恐怖标准》等法律法规。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在发生的极端分子、反社会分子、恐怖分子为实现其政治、经济目的,利用各种恶性暴力恐怖手段,给乘进出人员身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协调其他有关政府职能单位直接指挥处置的各类恐怖暴力事件。反恐防暴内容恐怖活动: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保安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恐怖活动组织:指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集团。恐怖活动人员:指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反恐怖防范重要目标(简称:重要目标):指一旦遭受恐怖袭击,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对社会保安、公共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场所、建筑、工程、设施等。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简称:重要部位):指反恐怖防范重要目标中对功能和使用起决定性作用的区域、设备等。人力防范(简称:人防):指执行反恐怖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实体防范(简称:物防):指用于反恐怖防范目的、能阻止或延迟恐怖活动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技术防范(简称:技防):指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反恐怖防范技术手段。反恐怖防范预案体系及其之间关系反恐怖防范预案是针对行业单位内部特点和当前恐怖活动特点规律制定编写的防范性工作预案,意在通过责任认定和完善反恐怖防范措施,对涉恐案事件提前进行防范和先期处置。本预案是以防为主,以处为辅,与我单位管理处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配合使用,构成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工作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我单位成立突发恐怖暴力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处置应对恐怖暴力事件工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发生恐怖暴力事件后,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当地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并在第一时间报告我单位管理处和项目单位管理处。预防为本,及时控制。严格执行门岗人员管控制度,加强地铁站巡逻检查制度,强化监控中心监视职能,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全员发动,群防群控。发动我单位所有人员,涵盖各工种形成全员联动、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处置,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结合实际,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参照各类预案的应急响应办法,果断处置,正确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反恐怖防范资源概况内部应急力量:管理处现有员工百余人,包含管理处、保安部、保洁部、设备部、客服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物资装备资源:微型消防站、物品(每站):消防水带、水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